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165853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发病的机理,在于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正气是决定 发病的主导因素,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一)正气不足 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正气的基本概念正气,是一身之气 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 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一身之气又称人气,是构成人体 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细微物质,其在体内的运行分布,既 有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脏腑机能的作用,又有抗邪、 驱邪、调节、修复等能力。气由精化,并与吸入的自然界清 气相融合而成,故正气的充盛取决于精、血、津液等精华物 质的充沛以及呼吸机能的完好;而精血津液的化生和气体的 正常交换,又依赖脏腑生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和

2、相互协调以维 持新陈代谢的有序进行。各脏腑经络之气及营卫之气,都是 一身之气的分化,也是正气的分化,而各脏腑经络之气和营 卫之气的防御、调节、修复等作用,虽因其构成成分的不同 而有所区别,也都是正气功能的体现。正气的概念,源于内 经内经中多处论及正气,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 “夺人正气。”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刺法论(遗篇)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但有时 以“精气代之,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故邪气胜者,精 气衰也。”有时以真气代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虚 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 从来。”元李杲又将“谷气作为正气。但真气、谷气都只是一 身之气

3、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之代正气,是强调它们在疾病发 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是重视先、后天之本思想的反映。 为了说明正气对邪气的防御作用,依据“气分阴阳”的观点, 正气可分为阴气和阳气两部分:阴气有凉润、宁静、抑制、 沉降等作用,阳气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功能。阴气 抵抗阳邪(如暑邪、火邪、温邪等)的侵袭,并能抑制阳邪, 阻止阳热病证的发展和祛除阳邪以使病情向愈;阳气抵抗阴 邪(如寒邪与湿邪等)的入侵,并能制约阴邪,阻止阴寒病 证的传变和祛除阴邪以使之康复。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实 际上就是人体的阴气与阳邪或人体的阳气与阴邪之间的相 互斗争。 2.正气的防御作用正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及时驱 除病邪

4、而防止发病的作用。正气的防御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1)抵御外邪的入侵:邪气侵入机体,正气必然 会与之抗争。若正气强盛,抗邪有力,则病邪难以入侵,故 不发病。或虽邪气已经进入,但正气盛,能及时抑制或消除 邪气的致病力,亦不发病。(2)驱邪外出:邪气侵入后,若 正气强盛,可在抗争中驱邪外出。或虽发病,但邪气难以深 入,病较轻浅,预后良好。(3)修复调节能力:对邪气侵人 而导致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精血津液亏耗及生 理机能失常,正气有自行调节、修复、补充的作用,可使疾 病向愈。(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分布到脏腑经 络,则为脏腑经络之气。脏腑经络之气的运行不息,推动和 调节

5、各脏腑经络的机能,使之正常发挥,并推动和调节全身 精血津液的代谢及运行输布,使之畅达而无郁滞,从而防止 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以及内风、内寒、内湿、内燥、 内火等内生五“邪”的产生。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中医发病 学说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正气的强弱对于疾病的发生、 发展及其转归起着主导作用。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关键因素。 邪气之所以能够侵袭人体而致病,必然是因正气虚弱,故说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1)正虚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抗邪无 力,外在邪气乘虚而入,疾病因之发生。如灵枢百病始生 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

6、不病者,盖无虚,故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 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正气不足,适应和调节功能低下, 也易对外界的情志刺激产生较为强烈的反应而发为情志病。 (2)正虚生“邪”而发病:正气不足,对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 推动和调节能力下降,脏腑经络功能失常,精血津液的代谢 运行失常,可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 “邪”而发病,或导致痰饮、瘀血、结石等病理产物的产生而 引起新的病变。如灵枢口问说:“故邪之所在,皆为不 足。”元侏震亨丹溪心法说:“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 有怫郁,诸病生焉。”(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 质:邪气侵人,若正气充盛,奋起抗邪,邪正相搏剧烈,多

7、表现为实证;若正气虚衰,不能敌邪,邪气深入内脏,多发 为重证和危证。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精血津液代谢输 布失常而发病,多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综上,说明正 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的盛衰决定着发病与不 发病以及发病的深浅和病证的性质。(二)邪气是发病的重 要条件 1.邪气的基本概念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 “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 的因素。如六淫、疠气、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痰饮、瘀血、结石等。邪气的概念也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 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 阴阳

8、喜怒。”明确指岀了邪气分外感和内伤两类。素问八正 神明论将邪气分为“虚邪”与“正邪”,灵枢刺节真邪又分 称之为“虚风”和“正风”,指出四时不正之气(如六淫、疠气) 乘虚侵人,致病较重者,为虚邪或虚风;四时之正气(六气) 因人体一时之虚而侵人,致病轻浅者,称为正邪或正风。 2. 邪气的侵害作用邪气侵犯人体,则对机体的形质和机能产生 损害和障碍。邪气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主要体现为:(1)导致 生理机能失常:邪气侵人发病,可导致机体的阴阳失调,精 气血津液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等, 可表现为心肺的呼吸行血功能失调而见心悸、呼吸困难,脾 胃的运化功能失常而食少、呕吐、泄泻或便秘,肾的主水

9、功 能无权而见水肿、尿少,肝的疏泄功能失调而见情志抑郁或 亢奋,以及心脑的藏神功能失常而见神志失常等。(2)造成 脏腑组织的形质损害:邪气作用于人体,可对机体的皮肉筋 骨、脏腑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或致精气血津液等物质 的亏耗。(3)改变体质类型:邪气侵人,还能改变个体的体 质特征,进而影响其对疾病的易罹倾向。如阴邪致病,损伤 阳气,久之可使机体由原型体质转变为阳虚体质,又易感受 阴寒之邪。3.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中医发病学中,虽强调正 气的强弱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但并不排除邪气的重要作用 邪气作为发病的重要因素,与发病关系至为密切,主要体现 于:(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

10、体而 引起邪正相搏的结果,没有邪气的侵袭,机体一般不会发病。 (2)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不同的邪气作用于人 体,表现出不同的发病特点、证候类型。如六淫邪气致病, 发病急,病程较短,初起多有卫表证候,证属风、寒、暑、 湿、燥、火证。七情内伤,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发病途 径是直接伤内脏,首先作用于心,然后波及相应的脏,使脏 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产生病变。饮食所伤,常损伤脾胃, 或致五脏的功能失调,或致气血不足,或致食物中毒等。外 伤,都是从皮肤侵入,损伤皮肤肌肉、筋骨、脏腑。毒蛇咬 伤还可致全身中毒,甚至死亡。(3)影响病情和病位:邪气 的性质与感邪的轻重,与发病时病情的轻重有关。一般说

11、来, 虚邪伤人,病情较重;正邪伤人,病情轻浅。感邪轻者,临 床症状表现较轻;感邪重者,症状表现也重。受邪表浅者多 形成表证;受邪部位深者多形成里证;表里两部同时受邪, 称为“两感”,表现出症状、传变、转归都较重。邪气的性质 与病位有关。如风邪轻扬,易袭阳位,多在肺卫;湿邪易阻 遏气机,多伤及于脾;疠气发病急骤,传变快,病位停留于 肌表非常短暂,易传入于里,损伤人体的重要脏器。(4)某 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在邪气的毒力和致病力特别 强,而正气虽盛但也难以抗御的情况下,邪气对疾病的发生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疠气、高温、高压、电流、枪弹伤、 虫兽伤等,即使正气强盛,也难免被损伤而产生病变。故

12、历 代医家都十分强调应避其侵害,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三)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 与不发病邪正相搏是指正气与邪气的交争。邪正相搏的胜负, 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也影响着疾病发生的证候特点。 1.决定发病与否(1)正胜邪却则不发病:病邪入侵,正气抗 邪,正气充足,驱邪外出,正胜邪却,机体不受邪气的侵害, 不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即不发病。(2)邪胜正负则发病: 正虚抗邪无力,邪气得以入侵或致病邪深入,造成阴阳气血 失调,机能异常,形质损害,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机体便 发生了疾病。2.决定证候类型发病后,其证候类型、病变性 质、病情轻重与正邪都有关。如正盛邪实,多形成实证;正 虚邪衰,多形成虚证;正虚邪盛,多形成较为复杂的虚实夹 杂证。感受阳邪,易形成实热证,感受阴邪易形成实寒证或 寒湿证。感邪轻或正气强,病位多表浅,病变多轻;感邪重 或正气弱,病位常较深,病变多重。另外,疾病与病邪所中 的部位有关。无论外感之邪,或是内生之邪,有阻于筋骨经 脉者,有在脏腑者,病位不同,病证各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