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

上传人:zou****hua 文档编号:15823430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及处理摘要:本文对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就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作出了阐述,并针对 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作了简要介绍。关键词:固体废弃物;污染现状;处理方式固体废弃物就是一般所说的垃圾,是人类新陈代谢排泄物和消费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品。 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工业生产排 出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成分日益复杂。我国大部分地区现阶段存在的固体废 物收集和利用方式仍然是以简单填埋为主,导致了固体填埋量持续迅猛增加,资源化效 率极低,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并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1-2。固体污染成为造成环 境污染的主要原

2、因之一,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和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要求。1 我国固体废弃物现状1.1垃圾产生量持续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相应资源消耗量不断增加,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长期居 高不下,并以每年近10%的速度迅速增长,在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物方面,城市生活垃 圾清运量由2004年1.55X 108t增长到了 2012年的1.71X108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增加更为显著,从2004年的1.20X 109t增加到了 2012年的3.29X 109t。2013年我 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X1091,其中建筑施工和建筑拆除分别为2.6X1081和7。4X 1081建筑垃圾的综合

3、利用总量约5X1071,其中用来生产再生骨料等建材制品约为3X 1071,其他用途约为2X1071远远小于建筑垃圾的产生量。随着人民生活消费方式的改 变,非传统的固体废物产生量也迅猛增长(如电子垃圾),其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固体废物 的重要构成部分2013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了可回收电子垃圾为资源的报告指出, 中国电子垃圾年产量约为2。30X 1061,仅比最大的电子垃圾制造国(美国)少7X1051。2013 年我国电视机理论报废量为 3.85X107 台,同比增加 108。7;洗衣机理论报废 量1。27X 107台,同比增加19.7%;四机一脑总计约1。14X108台,同比增加38.3%;

4、电冰箱理论报废量 1.28X107 台,同比增加 37。7%;微型电子计算机理论报废量为3.21 X107台,同比增加20.9% ;房间空调器理论报废量1。83X 107台,同比增加2.7%4 除了我国自身产生的电子垃圾之外,还面临着洋电子垃圾的入侵,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 我国对电子垃圾回收并没有成熟的产业链和管理体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简单分解处理 后与生活垃圾一同进行填埋处理,从而带来严重的环境隐患。1。2 无害化处理不足截止到 2013 年,我国县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9.0%,但在建筑垃圾和 电子垃圾回收方面存在显著短板.工业固体废物电子垃圾建筑垃圾、废旧金属、农林剩 余物、

5、生活垃圾与废水处理厂污泥等大宗废物年产生量超41091,综合利用率平均不到 40%,堆存量巨大,造成巨大环境负担.1。3 资源化利用率偏低2013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1X1091,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量51071,资源化利用率仅 为5%同时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率较低,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报告称中国手机的 产量大,回收率却不足1%,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会长潘永刚表示,1 1废手 机,经过加工提炼后,能产生300-400 g的黄金500 g左右的白银。因此,我国回收利 用率低使得资源浪费严重。2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2。1 侵占土地 固体废物的堆积,占用大量土地,不但污染环境,还浪费土地资源据

6、估计每堆积1X104 t废物,占地约需666.7 km2国内仅工业废渣和尾矿就堆积占地3 X 99 6X 105km2,全国各 大城市市区几乎被环状的垃圾堆群所包围5。2。2 污染土壤废物堆放,其中的有害组分很容易经过风化 雨雪淋溶 地表径流的浸蚀,产生高温有毒 液体渗入土壤,杀害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微生物与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导致草 木不生。2.3 污染水体固体废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污染水a)固体废物直接倾入江河湖泊,既减少水域面积,又大面积污染水域;b)固体废物 随地面径流进入江河湖泊,使水域成为污水沟,水域中鱼类大量死亡;c)固体废物中的 有害物质在降水的淋溶,渗透作用下进入土壤,

7、污染地下水;d)粉状固体废物随风飘 入地面水,造成地面水污染2。4 污染大气固体废物一般通过如下途径污染大气:以细粒状存在的废渣和垃圾,在大风吹动下会随 风飘逸;一些有机固体废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被微生物分解,能释放出有害气体; 固体废物在处理(如焚烧)时散发的毒气和臭味等,都能污染大气 典型的例子是煤矸 石的自燃,曾在各地煤矿多次发生,散发出大量的SO CO NH等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 223污染。2.5 危害人体健康固体废物中的病原体和有毒物质,经大气、水体、生物为媒介传播和扩散,危害人体健 康。许多传染病,如鼠疫等都同固体废物处置不当有关 危险废物具有一些伤害性特别强 的特性,如易燃,

8、易爆强环境资源。对人类的长期危害包括重复接触导致的长期中毒、 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化学品中如某些重属(Cd和As)有机化合物(CHCC1 )是致7 8 4病物质,Hg是致突变物质,可能使脑脊髓,神经或肾脏受到伤害6.2.6 危害生物固体废物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质成分和土壤结构,有毒废物还能杀伤土壤里的微生物和动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影响农作物生长某些有毒物质,特别是重金属和农药,会在土壤中累积并迁移到农作物中。3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废物,减量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和减小固体废物的数量和容积;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任务是采取工艺措施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下面介绍的固体废

9、物治理技术,均围绕实现上述三化为目的7。3。1 物理法a) 压实技术,压实是利用外界压力作用于固体废物,使其体积减小,密度增大,以利于 降低运输成本,延长填埋场寿命的预处理技术; b) 破碎技术,破碎是利用外力使大块 固体废物分裂为小块,使容积减小,便于运输,也便于回收废物的有用成分等;c)填埋 法,填埋法是指在预先进行地质和水文调查的基础上,选好干旱场地来掩埋有害废弃物 要做到安全填埋,必须保证不发生渗漏3。2 热处理法3。 2.1 焚烧法通过焚烧可以使可燃性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达到减少容积,去除毒性,回收能量 (焚 烧产生的热能可以利用)的目的对于有机和无机混合型固体废物,若有机物是有毒 有

10、 害物质,也最好用焚烧法处理,这样处理后还可以回收其中的无机物3。2。2 热解法固体废物热解是利用其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的过程焚烧是放热的,而热解是吸热的热解的产物有气态的H2 CH4C0,液态的CHO、C H60、43CHCOOH、CH CHO及焦油,溶剂油等有机物,还有固态的焦碳或炭黑 这些都是可以回收的 33有用物质3。2。3 固化法固化法是采用固化剂使有害废物形成基本不溶解的物质或将它们包封在惰性固化体中 的处理技术 通过这种处理,有害废物的渗透性和浸出性都大大降低,利于进一步处置和 运输,达到无害化的目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水泥 塑料 水玻璃 沥青等作凝结剂

11、和危险 废物加以混合进行固化3。2.4 化学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有害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产物 的方法 最常用的是酸碱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例如氧化还原法常用于处 理氰化物和铬酸盐有害物质,用强氧化剂与氰化物反应,用还原剂与铬酸盐反应,就可 以分别消除氰化物和铬酸盐的毒性3.2.5 生物法许多危险废物是可以通过生物(微生物)降解来解除毒性的,解除毒性后的废物可以被 土壤和水体所接受 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处理固体废物的技术,应用最广的是堆肥化. 堆肥化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以生物 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转化的生

12、化过程,其产品被称为堆肥 堆肥外观呈黑色腐 殖质状,结构稀疏,其中可被植物利用的养分含量增加,具有明显的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4 结论随着天然资源的短缺和固体废物的排放量激增,近几十年来,许多国家把固体废物作为 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利用。中国根据自身的国情,提出实现固体废弃物 无害化、减量化、 资源化作为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基本任务是将固体废 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8参考文献1陶建格。中国环境固体废物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 37 (11):15。2朱东风.城市建筑垃圾处理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4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回收再利用:电子废物转为可用资源EB/OL。20151213.5陶建格中国环境固体废物污染现状与治理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 :1-5.6陈岑.我国固体废弃物处置现状与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A。天津市环境卫生工程设20167岳秀萍,李波.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与处理A。山西: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院,20148康红普,王金华.煤巷a支护理论与成套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