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15556607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5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资源描述:

《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ppt(7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第12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四、政府干预的有限性,2,政策目标,政府调控,涉及三方面问题: 1为何调控-要同时实现四大目标 2用何调控- 财政政策两个工具 货币政策三大工具 3如何调控- 运用 萧条时扩张 繁荣时紧缩,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的内在矛盾: 充分就业不利于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有利于经济增长,却不利于国际收支平衡。因为居民有钱了就要购买外国商品,这就会形成国际收支逆差的压力 经济增长不利于物价稳定,会造成通货膨胀。,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保持在社会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2、经济要适度增长, 国际收支则既无逆差也无顺差。,4,一、政策目标 (一)充分就业(几个关于失业的概念、奥肯定律) (二)价格稳定:不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三)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四)国际收支平衡 二、政策工具:达到目标的手段 三、政策及理论的演变 大致分为四个阶段,5,充分就业,(1)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 (2)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允许自然失业存在 (3)空缺职位等于寻找工作的人数,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即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1个百分点。,6,政策工具,(一)需求管理:管理总需求 1、源:20世纪30年代

3、大萧条,AD不足 2、代表:凯恩斯 3、目标:治理失业和通货膨胀 4、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 (二)供给管理:管理AS 1、源:20世纪70年代石油价格大幅度上升 2、工具: (1)收入政策:控制工资与物价 (2)人力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 (3)经济增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三)国际经济政策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政策,7,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阶段,(一)20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前夕:试验时期 理论依据:通论 目标:摆脱危机 最成功的例子:罗斯福新政(new deal) (二)二次大战后20世纪60年代末:新时期 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官方经济学” 目标:充分就业与经济繁荣 工具:财政与货币政策

4、 案例:1944年英国就业政策白皮书/1946年美国就业法 (三)70年代初1992年:第三阶段 理论依据:自由放任思想复兴,凯恩斯主义失宠 目标:四个 特征:经济政策自由化与多样化,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并存 典型:1978年美国充分就业和平衡增长法/里根经济学 (四)1993年2000年:克林顿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疑似”复兴,8,第二节财政政策,1.财政(政策)的构成 2.自动(内在)稳定器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4.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与财政方向 5.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6.IS、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9,一、财政(政策)的构成,1)政府支出(G): 政府购买(政府投资):实质

5、性的支出,有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构成国民收入,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是财政政策的有利工具。 分三种情况:一是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出,如提供国防服务,保证公共安全,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等职能所发生的支出。二是为了维持政府系统运行和发挥职能而发生的购买性支出,如行政事业费。三是直接投资的购买性支出。,10,1)政府支出(G):,政府转移支付 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出去而发生的支出。 与购买性支出不同,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与商品和劳务交易行为没有发生直接联系,不以取得本年产出为补偿,而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的而采取的

6、资金转移措施。转移支出具有无偿性,单向性,它不必得到等价补偿,收益者也不必归还。例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扶助贫困人口等支出都属于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对收入再分配具有最直接影响。,11,2)政府收入(T),税收:国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入手段。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间接税:可以转嫁,如消费税,关税。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间接税体现效率影响公平。如商品税,对商品劳务征税。 直接税:对收入,财产征税不可转嫁,是收入的再分配,影响收入,即消费者对社会财富的占有份额。直接税体现公平影响效果。所得税,以纳税人的净所得纯收益/纯收入为课税对象。 以

7、何种税制为主体,会影响财政,我国长期以间接税为主体,会拉大贫富差距。,12,3)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就是功能财政。这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思想。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这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体现。 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减税和扩大支出所造成。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增加税收和减少政府支出所形成。,13,4)平衡预算,凯恩斯之前,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衰退时,收入减少,为了平衡支出,必须增加收入,

8、会加深衰退。反之,过热时通货膨胀,税收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必然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会加剧通货膨胀。 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经济衰退时,扩张性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紧缩性政策,有意安排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得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消而实现预算平衡。 问题是很难估计繁荣与衰退的程度和时间,两者也不一定完全相等。,14,5)赤字弥补,弥补赤字的途径是: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借债有两种,一是向中央银行借债,实际是央行增发货币,即货币筹资,结果是通货膨胀。 另一类是向国内公众(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居民)和国外借债。 国内借债,是购买力向政府部

9、门的转移,不立即直接引起通货膨胀,但是往往是利率上升,如果要稳定利率,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15,6)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当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发行的。灵活、有偿、自居原则(公共信用制度)可根据政府需要随时发行。税收:固定、无偿、强制。 内债:具有再分配性质,不视为负担。 外债:构成真实负担、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大大影响政府信誉,且使用要更为谨慎。 按债务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债、地方债。,16,二、自动(内在)稳定器,Automatic(or builtin)stabilizers 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

10、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 自动稳定器的功能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体现:,17,1)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国民产出水平下降,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时,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留给人们可支配收入会自动少减少一些,从而使得消费和需求也自动少下降。 累进所得税下,经济衰退使得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低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下降的幅度会超过收入下降的幅度,可以起到抑制衰退的作用。 反之,经济繁荣时,税收随着个人收入增加而增加;累进税率使得

11、政府税收幅度超过收入增长幅度。,18,2)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包括政府失业救济和其他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经济衰退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加,社会转移支付增加,可以抑制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 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增长。,19,3)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 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抛售农产品,限

12、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20,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由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要小,自动稳定器的作用效果小,作用有限。 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或扩张或紧缩。 政府必须审时度势,斟酌使用、权衡使用,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即是斟酌使用的、权衡性的财政政策。 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实行,交替使用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补偿性财政政策。,21,1)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即:总需求总供给时;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消费储蓄税收进口。 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

13、府支出,减税,降低税率,即刺激需求、抑制供给。这种政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22,松政策,(1)减税 (2)扩大政府支出,23,2)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政府开支与增税,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这种政策为紧缩性财政政策。,24,六(回忆)、IS、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LM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越不明显。 IS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IS曲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25,2010年我国的财政政策,1.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科学技术支出1632亿

14、元,增长8%。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环境保护支出1412亿元,增长22.7%。 二是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进一步增加农民补贴,中央财政安排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指出1334.9亿元,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的付息和生活补助标准。安排补助资金846亿元,努力扩大就业,支持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加大对就业困难家庭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健全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引导居民消费。,26,三是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10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

15、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文化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安排8077亿元,增长8.8%。 其中,保障性住房支出增长14.8%。 四是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方式的改革,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基本的财力保障。改革资源税制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进一步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制度,公平税费负担,完善增值税、消费税和房产税制度,使税收制度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制度改革,大力支持其他重点领域的改革。,27,第三节 货币政策,28,货币政策

16、的机制,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 【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与总供给】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货币量是手段。 调节利率的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和总供给,所以总需求与总供给变动,最终达到平衡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9,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1)货币供给。包括货币和准货币两大部分。其中,货币指银行以外的通货(指现金,即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准货币指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外币存款。 基础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提供,通

17、常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通货,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基础货币对于货币供给具有决定性作用。 2)市场利率 3)货币流通速度,30,一、银行制度,货币政策涉及到银行。银行一般分为两类: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的性质一样,只不过经营的是特种的业务货币。 1、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或管理商业银行的银行,是行政机关而不是企业 (1)发行的银行:垄断一国货币发行权,代表国家发行货币 (2)银行的银行:同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往来,并管理与监督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 (3)国家的银行:执行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监督其他

18、银行 2、商业银行 (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 (2)资产业务:发放贷款,投资购买债券 (3)中间业务:代客结算,31,二、存款准备金制度,1、准备金:Reserve 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必须保留一定比例现金,以便支付给前来取款的客户。 吸收存款额准备金发放贷款额 2、法定准备率:Required Reserve Rate 由中央银行规定的准备金占商业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rd,32,三、货币创造乘数: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1、货币创造乘数 2、前提: (1)商业银行无超额储备excess reserve,否则, (2)银行客户不在手边保存现金cash,否则 (3)考虑到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19、33,货币乘数1/准备金率,货币乘数也称为银行创造货币的倍数。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总额。 银行创造的派生存款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或者说,货币乘数与法定准备率反方向变动。此外也与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有关。 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也可以说明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通过银行的作用,将数倍地扩大,中央银行可以运用这一机制来调节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进而调节利息率,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就业率或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34,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客户在银行的存款为原始存款,通过银行的作用派生出来的存款为派生存款或派生货币,两者相加为银行的存款总量。派生存款为银行创造的存款。商业银行一般在按法定准备率扣除法

20、定准备金后会仅可能地全部贷出,以增加银行利润。 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现在银行原始存款为100万,即:,35,准备金与货币创造,银行吸收了100元“原始存款”,其中20元“缴存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0元放贷款; 客户得到了80元贷款后,用于支付给另一个客户。,进行了无限回合后,在最初存进银行的100元“原始存款”全部变成准备金后停止。 最后银行总体的账户上负债有500元存款,资产有400元贷款和100元准备金。,另一个客户将这80元资金存入另一家银行; 这家银行在缴存16元存款准备金后,放64元贷款。,36,银行是如何创造货币的?,37,四、货币政策的总原则,逆经济风向行事 1、萧条时期,扩

21、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刺激消费和投资。 2、繁荣时期,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使利率上升,减少消费和投资。 总之,萧条时期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繁荣时期要泼水降温,而不是火上浇油。,38,五、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供给量是怎样影响总需求的? 1、利率渠道(主要渠道) MrC、IAD,39,六、货币政策的具体应用(工具),三种基本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买卖政策、贴现政策、法定准备率政策,其中前两个属于间接货币政策,后者属于直接货币政策,其力度更强、效果更明显、见效更快。 此外还有:信贷政策、中央银行贷款、信贷指导性计划、利率、道义劝告和政策性贷款(发债)计划八项政

22、策工具。此外中国对贷款常常是数量控制,还有不少是“安定团结”性贷款,这些贷款是有贷无还,使得货币政策失去了经济调节作用。,40,六、货币政策及其工具,1、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灵活/结果容易预测/最常用 (1)原则:央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 (2)操作: 2、再贴现率政策:央行被动地等待 (1)释义: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由于准备金临时不足而向央行借款,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为再贴现率。 (2)操作:萧条,再贴现率下降,商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增加,货币供给上升。繁荣时期,再贴现率上升,货币供给下降。 3、调整法定准备率:效果猛烈,较少使用/存在时滞 萧条,降低法定准备率

23、,商业银行对外贷款增加,另外货币创造乘数上升,从而货币供给增加。 美国,rd变动1%,导致M变动20亿美圆。所以不能轻易变动rd.,41,42,4、其他措施,1)道义劝告 无法律地位,但效果不错 2)垫头规定:对证券市场放款 3)Q号条例:规定商业银行的利率上限 4)控制分期付款和房地产抵押贷款条件,43,七、局限性,(一)公众预期的影响 利率下降、产生悲观预期C、I不会显著增加 (二)货币流通速度的限制 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致使降低M的效果不明显 (三)流动偏好的存在 致使利率不可能降得太低,使货币政策效果打折扣 (四)时滞的困扰: 认识时滞 影响时滞 行动时滞,44,九、ISL

24、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IS曲线的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IS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LM曲线的斜率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45,十、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扩张的货币政策。一般而言,在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应放松银根,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并放松贴现条件,降低准备率等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息率刺激经济发展。 紧缩的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应收紧银根,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25、,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条件,提高准备率等一系列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息率,防止经济过度增长。,46,2010年的中国的货币政策,2009年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实施了名为适度宽松实为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出现了跳跃式增长。货币供应量M1和M2增速自年初起逐月加快,到11月末,两者增速分别达到34.6%和29.7%,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四个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高峰。从信贷增长情况看,全年贷款余额达到40万亿,新增贷款达到9.59万亿元的历史高位,47,与去年相比,2010年的货币形势更加复杂,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26、。这些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如何妥善处理好通胀压力与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系。由于2009年的货币高投放和信贷高增长,2009年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负转正,表明通胀压力正在释放,48,从M1、M2长期波动曲线和物价走势看,大体可以将货币政策分为四种类型:从紧(货币供应量增速小于15%)、稳健(15%20%)、宽松(20%25%)和扩张(25%以上)。每当货币供应量增速进入宽松区间都会引起通胀率上升(有一个滞后期),进入扩张区间则会带来严重通胀,而且延续的时间越长通胀率也越高。例如在1984年1987年和1991年1995年期间,M1和M2增速都超过了25%,在紧随其后的1

27、988年1989年和1994年1995年,便发生了17%以上的恶性通货膨胀。20世纪90年代初期扩张性货币政策延续了5年之久,由此导致CPI上升了24.1%,为改革以来最高。,49,第二,如何调控资产市场,避免出现过大泡沫。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刺激经济,多个经济体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适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资金流动性大增,大量资金流入亚洲新兴国家,刺激资产市场投资活动。在中国,2009年投放的巨量信贷有相当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这些资金或者已经进入资产市场牟取短期收益,或者蛰伏在银行体系等待资产市场更好的投资时机。因此,2010年不仅通胀压力较大,而且资产市场也仍然存在着

28、泡沫继续膨胀的风险。,50,第三,如何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近期,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炒作再度升温,并得到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呼应。随着我国出口情况的改善,日本、部分亚洲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会加大。在某种程度上,人民币汇率正在演化成为政治问题。2月25日,美国参议院15位议员联合上书美国商务部,认为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处于低位,以此在对外贸易中获利。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放言要与中国打贸易战,MIT商学院教授约翰逊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威胁要把中国操纵汇率放入今年4月的财政部评估报告。华盛顿一家研究所甚至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了40%左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也推波助澜,称人民币实际有

29、效汇率贬值,并被严重低估,中国应使其汇率更具弹性。,51,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我国坚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肯定会遇到一些经济贸易摩擦甚至其他报复性措施;如果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则有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热钱涌入和资产价格上涨。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看,货币升值通常会导致资产市场价格上涨。国外热钱的升值预期,会吸引投机资金流入,从而推高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价格。,52,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与通货膨胀两者之间还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如果能够容忍一个较高的通胀率(例如5%8%),就可以间接地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因为巨额贸易顺差会因为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相当于实际汇率上升)而减少。当然与直接升值相比,通胀

30、率影响实际汇率的过程较长,有关因素也更加复杂。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让人民币升值还是保持汇率稳定,对中国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总之,2010年中央银行将面临货币政策的两难处境:过紧可能影响经济复苏,过松则助长泡沫和难以抑制通胀。而且随着刺激政策对于经济复苏驱动力的逐步弱化,如果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没有跟上,这种两难的局面将会更加凸显。因此,时机和力度的把握成为考验央行调控能力的关键因素。,53,2011年货币和财政政策,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1年经济工作作出最新部署,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国货币政策基调从实行了两年多的“适度宽松”转为“稳健”,

31、将有利于抵御通货膨胀的趋势,也有助于抑制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负面效应的演化发展。,54,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超过17万亿元,中国货币供应规模也接近70万亿元,超过美国成为货币供应量第一大国。美联储上月初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导致世界面临通胀和热钱涌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表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后,中国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信贷总量、调整信贷结构,此外,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也要相应作出调整。,55,“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内涵,是指货币政策介于宽松和从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它意味着货币政策既要改变宽松的基

32、调,又不能急刹车。” 明年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下,新增信贷的规模或确定为6.57万亿元,M2增速设定在15%16%。这既符合经济增长的需要,也有利于防止银行信贷出现新的风险。多家券商的研究报告认为,明年年内将有23次的加息过程,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可能上调至20%以上。,56,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提出,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此,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在抑制通胀的同时,中国还面临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因此在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后,财政政策有必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适度的扩张,与货币政策“一松一稳”搭配发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

33、货币政策组合,既可以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可以控制好通货膨胀,保证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性,这对中国、世界来说都是一个积极、正面的贡献。,57,补充一、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1.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 2.注意事项 3.宏观政策的效果依赖 4.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区间 5.政策组合的效应,58,1.财政与货币政策配合使用,政策的使用必须相互配合,不能互相冲突,一种政策抵消另一种政策的作用。这涉及到政策运用的技巧问题,也体现了政府管理经济的水平问题。 不同的政策调节经济的力度是不同的,如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法定准备率的变动对经济影响迅速、猛烈,而税收政策起作用比较缓慢。 不同的政策作用范围是不同的。 不同

34、的政策见效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 任何政策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59,2、注意事项,1)及时更新政策,防止政策失效或发生负效应。 2)消除非经济因素对政策应用的干扰,如地方利益、为突出政绩、掩盖问题等等。如美国政府在大选前夕,既使存在通货膨胀,也不会采取紧缩性的政策。 3)防止政策的变形。 4)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人们的预期对实施政策的反效果;可利用人们对政策的预期,并不实际采取经济政策,而只是制造舆论,去达到真实政策的效果,即“引而不发,跃如也”。 5)界定中央与地方的责、权、利关系。地方必须负责提供地方的公共物品。防止地方政府权利膨胀,形成地方割据或封锁,使统一的经济搞成“诸候经济”。

35、,60,3.宏观政策的效果依赖,连续降低利率,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之一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不配套,社会保障不健全,人们不敢花钱。 中国的存款实际上分为两极,一极是极为富有的人,这些人对降低利率不在乎,二是一般储户,其存款有限,未来有许多因素不确定,不敢也没有更多的钱可消费。使得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降低利率没有刺激消费,增加内需,同样也没有增加投资,国有企业是敢于贷款,有多少都无所谓,“赢了归自己,亏了归银行”,现在的银行是不敢贷给国有企业,即“银行惜贷”。私营企业由于政治、意识形态原因是贷不到款。结果使得银行存款大于贷款,许多银行亏损。银行贷款70%给国企,30贷给私有企业,而在效率和对

36、GDP的贡献上则是倒过来。此外民间的贷款利率一直居高不下。,61,4、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区间,古典主义区域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凯恩斯区域 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无效 中间区域财政政策有效货币政策有效,62,63,补充二、政府干预的有限性,1、政府的干预是有缺陷的 2、政府政策效应的滞后性 3、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 4、政策效力的递减 5、政策本身的问题 6、政府干预具有自我膨胀性 7、政府干预必须适度 8、政府干预过度的后果,64,1.政府的干预是有缺陷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干预行为也是非理想化的;存在着市场失灵,也存在着政府失灵,两者都不是万能的。 政府行为的非理想

37、化,首先是两种观念的不同。 理想化的政府正如理想化的人一样,实际中是不存在的。政府行为非理想化具体表现在:,65,2、政府政策效应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是由于政府对经济现象的认识与形势判断的滞后性。 由于认识与判断的滞后性所带来的政府选择政策的滞后性。 由于上述两种滞后性又导致政策实施后发生作用的滞后性。,66,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时滞,1)认识时滞是指政府有关部门对宏观经济形势作出判断所需的时间。2)决策时滞是指政府制定具体调控政策所需的时间。其中包括政策选择和文献起草所需时间。3)批准时滞是指调控政策的有关文献按法定程序呈报、听证、辩论及通过所需的时间。4)传递时滞是指政府制定的宏观经济调控政

38、策由决策部门向执行部门传达、布置所需的时间。5)执行时滞是指政府的各经济职能部门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所需的时间。 6)作用时滞是指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付诸实施以后到其对经济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所需的时间。在整个调控时滞中,作用时滞是最关键、往往也是最耗费时间的。有专家估计,在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作用时滞一般要占12 18个月。,67,2)扩张性财政政策,往往要经过以下过程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促进作用:政府采购企业库存减少企业扩大生产工人增加收入社会总需求扩大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则要经过以下过程才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抑制作用:货币供应减少市场利率提高投资减少社会总需求收缩物价水平下降。,

39、68,3、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政策效应的不平衡性是指政府一项政策实施后,不可能对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利,它常常在有利于一个方面的同时,损害了另外其他方面。如货币紧缩政策,抑制了一般性的投资,也很可能同时打击了国家急需的基础性投资项目。 政策往往是“一刀切”式地贯彻的,而实际现实却往往是不能一刀切的,强行贯彻,必然利弊兼有。,69,4、政策效力的递减,政府的干预政策被付诸实施后,一开始可能是有效的,但政府政策效力递减,主要原因是: 1)情况的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 2)政策自身的负作用越来越大,抵消了政策的正面积极的效应; 3)人们针对有关政策采取的“反政策”;时间一长,人们对付政策的办法增多或

40、客观情况的变化,政策的效力就开始递减,以至到了后来,使该项政策完全无效。 4)人们对未出台的政策采取的预防性措施。,70,5、政策本身的问题,如制定的不科学,脱离实际;信息掌握的不及时、不全面、不真实;有意或无意地维护某种既得利益。 要解决政策制定的科学性问题,就必须实行真正的政治民主化。使纠错机制更多地在事前、事中就发生作用,而不是仅仅在事后。,71,6、政府干预具有自我膨胀性,政府干预一旦进行,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扩张冲动或自我膨胀性,原因在于: 第一,政府的权力天然的大于个人,因为政府可以有各种手段而百姓没有,比如使用警察、军队等; 第二,权利具有自我创造机制,政府对经济随意干预的倾向是很难

41、自我抑制的,比如乱收费屡禁不止,就是一例; 第三,权力与利益边界不可能绝对分开,因而总是自发地以权力去追逐利益,牟取“灰色收益”或“寻租收益”; 第四,权力得来的利益,任何人都不愿自动放弃,这种既得利益带有很强刚性。】 瓦格纳法则:政府的自我膨胀。,72,7.政府干预必须适度,指政府干预不要包揽一切,取代市场;政府不要去做本来应当由市场去做的。 “适度”政府干预应该是 1)仅仅限于管理那些其他社会主体(自然人、企业法人、非法人社会团体等)自身无法承担而社会又不可缺少的事务。 2)能充分动员社会中每一个个人发挥其最大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管理职能。 3)服务于市场调节并积极参与旨在消除市场缺陷

42、的理性导向、行使最低限度的必要管理权的管理职能。 4)政府干预由市场机制决定,政府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一个运转正常的市场经济必然产生既需要政府干预又限制其作用强度的客观要求,使政府职能保持在“适度”的临界点。,73,8、政府干预过度的后果,1)导致社会成员效率降低,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丧失或萎缩,整个社会失去活力; 2)导致高昂的社会发展成本,延缓社会发展速度,一个干预过度政府,维持自身的运转需要高昂的费用,同时还要求有庞大的管理者规模,即使这种庞大规模的公务员自身管理严格有序,也会耗费大量的制度维持费用。 3)所带来的既得利益有很强的惯性和自我膨胀性,这对改革极为不利,使改革成本大大增加。,74,4)腐败和官僚主义滋生蔓延。往往不能实现科学的管理。 5)政策繁多、易变,一旦民众的预期对政府失去信心,会导致不愿投资,或做扭曲投资(短、平、快),或贿赂官员,这是“双输”局面,不要以为不受约束的政府对政府自身有多大经济利益,比如政府的税收反而会减少,75,7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