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复习课件:追求真理的历程.ppt

上传人:xin****828 文档编号:1549595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复习课件:追求真理的历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复习课件:追求真理的历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复习课件:追求真理的历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复习课件:追求真理的历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复习课件:追求真理的历程.ppt(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例10】(福建省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继“家电下乡”之后,2009年6月,国家又出台了鼓励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试点省、市凡在规定时间内交售旧家电并购买新家电的购买人,可享受新家电售价10的财政补贴。小周同学家里有一台五年前的旧电脑,家庭成员围绕是否将它“以旧换新”展开了讨论。 爷爷: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生活好了,也不能将勤俭节约的美德丢掉,这台电脑还能用,换了太可惜,我看就不要换了 爸爸:“以旧换新”好是好,可换下来的这么多旧家电会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新的污染? 小周:我们家的电脑虽然能用,但内存小,速度慢,耗能大,效率低。家电“以旧换新”,国家有补贴,换

2、一台电脑,既能提高我们的学习工作效率,又有益于国家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呢?至于爸爸的担心,我看是不必要的,政府会处理好这些问题的 小周一家经过讨论,决定将电脑“以旧换新”。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挑选新电脑。(12分),答案: 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根据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挑选电脑。(5分) 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市场调查,挑选价廉物美的电脑。(5分) 把尊重客观实际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购买电脑时要考虑当前需要,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2分) (考生若回答要把握变化发展的实际,要从整体上把握客观实际或运用重点论与两点论知识回答,分析有理,可酌情给分。),小测:为适应新形势、新

3、任务的要求, 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党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 谈谈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答案: 物质决定意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是完全必要的。(必要性)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民族精神,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必将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4、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重要性),2012年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 六 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长乐二中政治组,考点1:实践的概念 考点2:实践的特点 考点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考点4:真理的客观性 考点5:真理的具体性 考点6:真理的条件性 考点7:认识的反复性 考点8:认识的无限性 考点9:认识的上升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马克思主义真理观,认识的发展过程,考 点 扫 描,考点1:实践的概念和特点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5、。 2、实践的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变革社会的实践。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3、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诸要素是客观的,并且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要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制约,因而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 (2)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转变为现实的存在,因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 (3)社会历史性:任何实践活动都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随

6、历史条件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误区警示】: 1、实践是指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运动。 2、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例1】:(09年海南)“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时,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B. C. D. 解析: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否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

7、性,排除;承认了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否认了主观能动性,排除。,B,【例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A,考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如何理解?)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问题、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

8、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所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而这就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认识就失去了意义。,【误区警示】: 1、是否对

9、人类有用,也可以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我们获得知识则有两个途径:一是亲身实践即直接经验,二是学习书本知识即间接经验。 【区分难点】: 怎样辨别“来源”、“动力”、“标准”和“目的”。导P161特别提示,【例3】(09海南) 最近,我国有科学家采用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技术手段测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约七十七万年前,此前,根据其他测年法,学术界采信“四五十万年前”的说法,上述考古研究情况表明: 任何具体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都具有局限性 专家公认的检验手段和考古结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不同

10、的考古实践手段必然得出不同的考古结论 不同考古结论应不断接受新的考古实践的再检验 A B. C. D. 解析:题干材料体现了人们认识的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故的说法不正确;中“必然”的说法太绝对;的说法正确。,D,【例4】:一位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运用学到的试管冻制、胚胎移植等新技术进行试验,使奶牛产下了良种牛犊。他把这一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重要标准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 C正确的认识只有为实践服务才能发挥其实际意义 D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解析:该

11、博士把自己学到的养殖良种奶牛的技术传给了当地牧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事例表明,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小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推动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和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总之,就是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例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之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是因为科学理论( ) A.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B.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C.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解析:科学理论可以指导社会实践的开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但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错误。A、B不符合题意。,D,【例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

13、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长期以来,黄河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年,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 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9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生态水”新理念和

14、“以供定需”的用水新思路适应了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及其利用的认识的深化。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生态水”新理念推动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对于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黄河连续8年未断流发挥了积极作用。,考点3: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

15、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4、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小结: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例7】:鲁迅先生

16、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至于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 ( ) 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 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A,【例8】(08江苏)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

17、: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 ( ) 因人而异的 具体的 有条件的 客观的 A.B. C. D. 解析:读懂题干,从中提炼有效信息,即真理不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错误,未体现,故D项正确。,D,考点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认识具有反复性: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18、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小结: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认识是/要不断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例9】:“地球外存在着智慧生命吗?”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了携带着地球人多种信息的宇宙飞船,期望有朝一日能被太阳系之外可能存

19、在的智慧生命收到并发回音讯。可据专家们估计,飞船要飞到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体系,需要八万年的时间。这说明 ( ) A.科学有时能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B.由于实践的局限性,人类不具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 C.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具有有限性 D.有些认识不能依靠实践检验,只能依靠逻辑推导证实,C,【例10】:(09浙江)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 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

20、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 B. C. D. 【解析】排除错误的选项,联系是有条件的,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D,重点 把握,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原理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小结: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例12】:今年是改革开放30年,为此,某校高三学生围绕着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开展了探究活动。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以下材料,并根据材料探究相关问题。 材料:由于30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

21、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1)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4分) (

22、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例11】(08宁夏)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 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 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 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

23、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 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 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答案:(1)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研究课题既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又是科学家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2)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人类对地球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真理性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3)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

24、目前人类获得的关于地球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不是终极真理,而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气候变暖原因的认识必然会不断扩展和深化。,小测:,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将于同年6月1日起施行。民以食为天,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令世人震惊,针对“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对食品安全法草案重点做了多方面的修改,以从法律制度上预防和处置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针对免检制度的问题,法律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取消了食品以往存在的免检制度,这将有力地保障食品安全。 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5、颁布的正确性。,(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问题的出现,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食品安全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食品安全法也因此而出台,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食品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企业的行为,必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总之,食品安全法的出台,迎合了时代的要求。(2分)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3分)食品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企业的行为,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权益,顺应民心,必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3分),【例13】(0

26、9江苏) 2009年4月以来,从墨西哥蔓延开来的流感,最初被诊断为猪流感。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研究发现,这种流感病毒实际包含猪流感、人流感和禽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于是将这种新型流感改称为A(H1N1)型流感,我国称之为甲型H1N1流感。随着研究的深入,诊断技术不断改进,防治手段逐步完善,疫苗研制加速推进。 国外疫情一经发布,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为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全力开展防控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卫生部、农业部专门制订并下发了诊疗方案和应急预案。各级地方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指定定点收治医院、成立防控和救治专家组等,切实做好防控工作。 对甲型H1N1流感的研究过程体现了有关人类认识的哪些哲学道理?,【解析】本题紧扣热点背景甲型H1N1流感,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问的回答要扣准知识的限定范围“人类认识的哲学道理”,审准题型“体现型”。 【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