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参考:7341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53968810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题申报参考:734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申报参考:734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申报参考:734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参考:734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参考:734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高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建设研究 、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我国已把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 发展规划,强调2030年,我国的AI理论、技术与应用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 要的AI创新中心,这标志着发展AI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18年制定了人工智 能标准化白皮书,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奠定基础。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国内人工智 能产业发展很快;湖北省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加快发展,据赛迪智库中国大数据 发展指数报告(2018年),湖北大数据发展指数4

2、2.1,位列全国第8名,中部第一。武汉、 襄阳、宜昌入选中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已建成楚天云、襄阳云谷、华为大数据中心、武汉 超算暨云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科技园、5G工业互联网联合创新实验室等产业基地, 已经聚集了华为、烽火通信、腾讯、天喻信息、达梦、深之度、火凤凰、立得空间、光谷北 斗、小米等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 化升级;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赛跑,中国教育在行动。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人工 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着力从高等教育领域推动落实人工智能发展,2019年2月,中国教 育现代化2035发布,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 如何

3、在新形式下,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建设,培养满足湖北省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本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大数据、人工智能产 业迅速发展,对人工智能从业人员的需求剧增加,对接人工智能产业加快人工智能应用型人 才培养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 课题界定 (1)本课题涵义:分析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链需求,特别是是湖北省新一代信息产业需求,以高职相关信息类专业组建人工智能 技术与应用专业群与产业对接,优化专业定位形成专业合力,培养满足本区域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湖北省经济发展。 (2)本课题研究内容:围绕适应湖

4、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从 高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专业建设方 面提出建设思路和建议,为职教管理部门和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3)课题研究的范围:本课题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是高职专 业,所涵盖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 管理、通信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移动应用开发等专业。所针 对产业是以湖北省为重点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 业。 一代信息技术产业。3. W 究现状述评 国家推动建立人工智能专业和一级学科建设,本科院校通过新工科研究,强化

5、学科与新 兴产业对接,培养适合新形式下的工程技术人才。目前,许多本科院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划 或拓展了相关专业,增加博士、硕士招生名额。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其研究重视人 工智能与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 叉融合。 高职院校还没有设置人工智能专业,但已开展人工智能专业方向,更多研究是在云计算、 大数据和相关专业的研究。2018年,谷歌牵头联合20多家高职院校组建高职人工智能专家 组,开展人工智能方向专业建设思路探讨,试点人工智能师资培训、课程项目开发等工作。 同年7月,华为发布HCAN-AI认证,与之前发布的华为云、大数据认证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

6、 术认证的体系,充分利用了企业理论坚实、技术领先、框架强大、应用广泛、实战应用与时 俱进的优势,对培养具有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并能应用业界通用人工智能框架进行应用开发、 创新的专业人才将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课题研究重点是面向湖北省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一代人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人 才需求,理清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建设思路,尝试设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对接 的、逻辑合理的专业群结构,探索有效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围绕1+X认证的复合技 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法。 4.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是缓解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迫 切需求矛盾需要。云计算、大

7、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急缺,特别是 在云计算系统运维、云计算软件开发、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及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等技能人才紧缺。据工信部预计,未来几年的人才缺口将达百万。而大数据技术技能人才培 养相对滞后,我国新增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目录,人工智能技 术与应用专业目前只能以专业方向开设,由于专业开办的师资、条件及家长学生认知等原因, 实际办院校开办专业数并不多。新形式下专业建设模式有待优化,师资和教学资源有待进一 步加强和建设。本课题正是从专业群建设入手,包括专业群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源、 复合人才培养等研究,其成果可以用于或借签到我省信

8、息类专业,为加快专业建设,加快新 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2)是推动我省ICT类专业与产业对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需要。计算机、通信与 网络技术相关专业,开办时间长,师资多,学生多,是优势。但也存在专业方向不突出,新 标准新技术学习不充分,培养学生不能适应当前岗位需的问题。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 业群建设是专业发展需要。二、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创新之处 1. 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湖北省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以及我 国高职人工智能专业群建设的分析,提出我省高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思路,突出 专业群基于产业链定位、专业群人才培养模

9、式探索、“1+X证书制度”在专业群复合性人才 培养作用、专业群的课程体系思考、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等专业建设实践指导作用,为 我省高职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相关专业建设提供指导,加快我省新一代信息技 术产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 2. 研究内容 (1) 分析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专业群专业逻辑关系和专业定位究。 (2) 基于产业园集群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3) “1+X”证书制度在专业群复合人才培养应用。(4) 基于共享、互补和互选的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5) 基于产教融合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3. 研究重点(1) 基于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调研和相关专业调研,

10、撰写产业发展和需求报告。 (2) 对接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云计算、大数据等人工智能专业群的定位、 专业群建设思路的研究。(3) “1+X”认证、产业职业资格认证在专业群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及应用研究。 4. 创新之处 (1) 基于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调研和相关专业调研,撰写产业发展和需求报告, 从整体上反映湖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反映人才需求情况,为高职IT 类专业发展有一定指导作用和参考作用。(2) 服务产业的专业群建设,专业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接与定位的方式。本研究的 目标是在一定范围内构建专群的合理结构,既要很好的与产业对接定位,又要以最小的成本 优化现有专业结构,

11、为高职专业建设有着一定的指导。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1. W 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思路为:首先是调研,撰写调研报告,一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 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调研,二是现有信息技术专业调研。其次,通过专家讨论和论 证等形式,明确专业群专业逻辑关系和专业定位。最后,构建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建 设思路,基于研究思路进行试点和总结。 2. W 究方法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调查问卷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结合本课题说明如下: 文献法: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国内外产业政策从而理解产业发展形势。了解专业群建设 最新成果,使得本课题研究得到方法上的支持。利用文献中研究成果,特别是

12、最新的行业标 准的查询,提高研究速度。 数据分析法:主要用在调研后的需求分析上和专业群建设基础分析。问卷调查法:主要调研企业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岗位需求,包括岗位和规格,将调查 问卷的数据通过统计分析,为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经验总结法:已有成熟专业建设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可应用于本课题的研究。将新研究 初步成果进行试点,比较效果再进行总结,纳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中。 3. $ 施步骤第一阶段(2019年7月-9月):调研相关行业和企业,调研学校,撰写调研报告 第二阶段(2019年10月-12月):对调研报告进行讨论和论证,界定专业群边界,明确 专业群的定位。 第三阶段(2020年1月-6

13、月):基于产业园集群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总结探索。“1+X” 证书制度在专业群复合人才培养应用的研究。 第四阶段(2020年7月-9月):基于共享、互补和互选的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基于 产教融合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 第五阶段(2020年10月-12月)总结,撰写结题报告。4. 期成果形式 预期成果是研究报告、论文。四、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1.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 本课题参与人共12人,高级职称7人,讲师2人,助教3人,均是研究生学历。主要 参加者均为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均有较深厚的研究能 力和丰富的研究经验,其中大部分人主

14、持过省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项目主持人为院部教学院长,6人为云计算技术与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 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开发、电信工程专业研究室主任或骨干教师。聘谛名企业 专家(紧密合作企业)。均有丰富课程研究经验,团队有信心完成此课题研究任务。 从专业结构看,本研究的主要参与者从事的专业基本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所涉及 的专业,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通信、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从职务结构上看, 分别包括初级、中级和高级,以中高级为主,其中多数为专业主任;从年龄结构看,全为中 青年,有精力和能力集中攻坚。综上所述,有信心开展本课题研究,并保证课题顺利完成。 2. 前期相关

15、研究成果 本团队有较丰富的科研经历和研究成果。(1)基于智能制造的高职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索与实践项目研究(2016年国家社 科基金项目),其成果获第八届(2017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该项目调研 了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状况与人才需求,分析了面向中国制造2025制造类专业群人才培养存 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BP神经模型的人才培养要素优化的方法,对计算机和制造类专业群 建设提出了针对些的建议。(2)面向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建设思考论文,最近已发表。本 文阐述了人工智能发展过程,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形势和产业结构,在进一步分析人工智能 产业需求和我国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情况基础上,

16、从思维转变、平台建设、机制创新、专业结 构、课程体系、师资建设、校企合作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提出了面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 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发展建议。(3)完成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目(2017年湖北省 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D20174601)研究,撰写了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人才 培养研究与实践论文,从当前社会对信息安全与管理人才的需求和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实际 情况出发,研究、探索、实践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3. 核 心观点(1)专业群是职业院校面向产业链上职业群,以核心专业为依托而构建的专业或专业 方向集群。(2)专业群的建设是以较小的投入适应区域产业

17、转型升级的需求。(3)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 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已深入到我们生活各个方面,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4) 湖北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正加速发展,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EB/OL.2017-07-20.2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EB/OL. 2018-01-24. 湖北省人民政府.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EB/OL. 2017-09-05.a href= :/ 3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EB/OL . http: /www. gov. cn. 4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数据概念与发展J.中国科技术语/2017年第19卷第4 期:43-485 工业和信息化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http:/6 付长军.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研究.无线电通信技术J 016年第42卷第4期1- 57 高校大数据应用与平台设计.科技广场2017年第7期44-48 8 涂家海.面向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专业群建设思考.湖北主播电视大 学学报2019年第2期37-4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