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校直机文献综述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52962710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液压校直机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液压校直机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液压校直机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液压校直机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校直机文献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液压校直机的文献综述液压机是利用液压传动技术进行压力加工的设备,可以用来完成各种锻压及加压成 形加工。例如钢材的锻压,金属结构件的成型,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的压制等。液压机 是最早应用液压传动的机械之一,目前液压传动已成为压力加工机械的主要传动形式。 在重型机械制造业、航空工业、塑料及有色金属加工工业等之中,液压机已成为重要设 备。所以该课题是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的,对液压校直机有一定了解可以帮助我更好 的完成毕业设计。由文献1文献6明白了液压传动系统是以压力变换为主,系统压力高,流量大,功 率大。液压机的液压系统有主油路、辅助油路和低压控制油路三部分组成。文献15论 述了主油路和辅助油路能

2、源为大流量的恒功率变量泵,控制油路的能源是低压泵。液压 缸工作压力由远程调压阀来调整。运动速度由改变泵的流量来调节.利用液控单向阀(充 液阀)来实现快慢速度转换。液压缸的上下和保压,都由相应的阀来控制。1. 校直定义所谓校直机,就是用来对轴杆类零部件进行校直的机器,通过校直以便获得理想的 直线度要求或回转精度要求,保证零部件能够达到装配精度或获得下道工序最小切削加 工余量。根据文献6和文献14 可知校直狭义上是指针对回转类零部件的弯曲校直,例如: 阶梯齿轮轴、电枢轴、花键轴、活塞杆、半轴、光轴、齿条、石油钻杆等;广义上校直 包括盘圆、丝杠、螺纹杆、钻头、直线导轨、多边形及椭圆杆类零部件、不规则

3、形截面 杆类零部件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校直仅限于金.属材料。因为微观下的非金属材料分 子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不具有移位重组的稳定性,即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在可延展性、韧 性与塑性的同时存在。随着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批量轴杆类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是 校直机便应运而生,手动液压式压力机就是其中之一。手动压力机的出现满足了当时轴 杆类的校直工艺要求,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随着机械工业的进步,特别是 现代汽车、纺织、石油钻探等工业日益蓬勃的发展,手动压力机在校直方面的不足日益 凸显。手动校直方式不但人工成本高、校直速度慢,满足不了大批量生产加工的需要, 而且产品的精度等级低,无法实现高精度轴类的工艺

4、要求,容易断轴及产生裂纹,无法 实现自动流水线作业。自动校直机的出现改善了这种状况,自动校直机能够实现自动上 下料、自动装夹、自动旋转测量、自动校直、并可自动检测裂纹,并且在校直精度、校 直节拍、校直种类上较手动压力机相比有很大提高,同时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减 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但是,在设备成本上自动校直机是手动校直机的210倍,这也是 手动校直机至今仍沿存的原因之一。这点在文献14中得到充分展现,可以说校直工艺 是一种古老的方式,而自动校直机是依赖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产品。2. 校直原理文献2和文献3介绍了校直原理可认为金属变形超过弹性变形的极限之后,变形进 入塑性阶段。在这

5、个阶段,不管变形量如何增加,其弹复能力不再增加,或者有较少的增加, 同时出现永久变形。因此准确地说,这个阶段应属于弹塑性变形阶段。轴类零件的校直即 属于该弹塑性变形阶段。由于弹性变形是可逆的,塑性变形是不可逆的,所以弹塑性弯曲 后必然有一部分变形得到恢复,另一部分被残留下来。要想完成校直过程,必须确定这样 几个参量,即:反弯变形量、压点位置以及支点位置。这些量都是我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 题,给了一个解决方向。文献1文献12 介绍了压力校直工艺应与原始曲率的随机性和 规律性保持相适应。如支点距离可调,压点位置也可调,就可保证压力作用在原始曲率 最大处;支点应能移位,保证压力集中作用在原始曲率最大处

6、;零件还可翻转角度,可使 各方向的弯曲得到校直。我们知道在压弯同一种零件时,支点距离增大,校直力变小, 所以如果零件的原始曲率变化很大,则应减少支点距离;另外,大截面的零件一般原始曲 率校小,曲率变化梯度也较小,故需要较大的支点距离,所以支点距离应可调。这样才 能得到较好的校直效果。看了这些文献让我对校直原理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对我研究 的课题有很大的帮助。3. 液压校直主机文献5介绍了主机采用整体焊接式结构。结构特点是机身为开式结构,可三面观察 和接近工作区并且装卸工件方便。在上梁部分设计安装工作油缸,下梁部分安装有滑动 工作台,工作台上采用支承部件,测量部件,驱动部件等以便于轴杆类零件的校

7、直。立 柱部分采用封闭截面或框架结构,内部安装电器元件。由于机身受力后产生变形,根据 材料力学原理变形指标有两种方法:(1)上下梁内侧在工作油缸中心线上的两点,在公 称载荷作用下的相对位移。(2)在公称载荷作用下,工作油缸中心线的转角。根据C型 机的结构特点和工艺要求分析,采用限制工作油缸中心线转角的方法。这种形式的主机 给我们研究提示的是主机结构的构想。文献4介绍了现有校直机主要有“门”型和“C” 型两种结构,传统的校直机多为“C”型结构,多数国内企业直接使用Y系列单柱校正 压装液压机进行校直。该产品自动化程度低,使用中由操作工人人工检测轴类零件的变 形情况,校直过程中监测校直载荷(液压压力

8、),凭经验校直,校直精度低,校直效率取 决于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因压装工艺与校直工艺对设备和液压系统要求不一 样,企业应用必须经过改装,增设相应的工装辅具C”型校直机的校直特点是压校点 固定,依靠调节各支撑块的位置和工作台的横向位置来完成零件不同部位的压校工艺。 手动操作时由人工手动调节,半自动校直时部分手动部分自动调节。文献13中讲到由 于“C”型结构下装卸零件的运动方向不可能同生产线的运动方向一致,全自动校直时 将校直工艺同生产线结合需要设计复杂的零件取送机构。因此“C”型一般不用于高速 的生产线,主要用于手动调节、半自动校直生产。“门”型结构校直机可以直接横跨安 装在生产线上,可以

9、很容易地同生产线组合,多用于全自动生产线。了解到校直机的种 类和其发展。让我们有了全面的认识。4. 双立柱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文献14和文献7 介绍了双立柱液压机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分为如下四个步骤:(1)快速下行一按下启动按钮,相应的电磁阀得电吸合液压缸活塞滑块在自重 作用下快速下行。仅靠液压泵供油是不能满足快速下行的要求的,必须靠位于液压缸顶 部的油箱供油来补充上腔形成的局部真空。(2)慢速加压一当主缸活塞滑块下行到一定位置并压下行程开关时,相应的电 磁阀得电,油箱供油结束,转为液压油泵为主的供油形式,完成快速下行向工进的转换。 液压缸活塞滑块不断下行最终会抵住工件,阻力急剧增大,液压缸上

10、腔的压力提高。(3)液压缸保压一当液压缸上腔的油压达到设定压力值后,压力继电器发出信 号,相应的电磁阀得电,阀芯回到中位密封上下油腔,靠单向阀完成保压功能。(4)液压缸卸压一保压一段时间后,保压过程结束,时间继电器发出信号,使 相应的电磁阀得电,液压缸活塞处于回程状态。由于上腔的压力很高,为了防止液压冲 击,应将上腔先卸压再让液压缸活塞回程。采用带卸荷小阀芯的液控单向阀将高压油泄 回油箱,使液压缸上腔的高压油的压力降到较低值,实现主缸活塞的安全快速回程。5. 液压系统的分析液压机工作循环中,压力、形成速度和流量变化较大,泵的输出功率也较大。如何 满足液压机工作循环要求,又使能量消耗最小,是液压

11、机的液压系统中要考虑的问题。 文献8中讲到两种常用的供油方案:一种是采用高低压泵组,用一个高压小流量柱塞泵 和一个低压大流量齿轮泵组合起来向系统供油;另一种是采用恒功率变量柱塞泵向系统 供油,以满足低压快速行程和高压慢速行程的要求。在文献9和文献11中也讲到这个问题。在不增加主油泵功率的前提下提高快速行 程速度以提高生产率,其基本方法是增加低压供油的流量或减小活塞面积,可采用自重 充液、蓄能器强制充液、快速缸、辅助缸或差动回路宋提高低压快速行程的速度。当快 速行程转为慢速工作行程时,为了避免冲击,可通过减速回路减速。立式液压机为使滑块可靠地停留在任何位置,须采用平衡回路,可根据具体要求选 用各

12、种基本回路来组合。由于液压机主油路压力较高,为避免换向冲击,电液换向阀一般由低压、外控油路 来控制,不宜直接引用主油路的高压油。文献10中谈论到液压机工作循环中的保压过程与制品质量密切相关,很多液压机 均要求保压性能。保压后必须逐渐泄压,泄压过快,将引起液压系统剧烈的冲击,振动 和噪声。因此保压和泄压是液压机系统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液压机的液压系统属高压、大流量和大功率系统。因此,合理利用功率以降低温升 非常重要。这类液压系统是高压,又有保压要求,密封问题更为突出,应予以特别注意。参考文献I 李繁荣.全自动液压校直机的研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2 .12 钦明浩,张向军,蒋守仁,徐业宜.轴

13、类零件校直理论分析.合肥工业大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6.123 范永海.齿轮轴液压校直机的半自动化改造.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年份:2004.124 董超.C型半自动校直机的原理及应用.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9年第39卷(第1、2期)5 弓海霞.全自动液压校直机校直理论及其液压系统仿真的研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002.126 李骏,邹慧君,熊国良.压力校直工艺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机械设计与研究.第20卷(第 4期)2004.87 曹爱文,熊国良.压力校直技术的发展.华东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8 刘爱云,何全茂,康英.液压校直机额定推力的力学分析.1995年9月.第13卷(增刊河南科

14、学)9 弓海霞,匀通海,王进礼.钻具校直的理论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 23(3):116-119.10 弓海霞,闫通海,王以伦.Mat lab在液压校直机力伺服系统仿真中的应用.应用科技, 2002,29(3):3-4II 陈永新,柯尊忠.基于状态空间的精密校直机电液伺服系统的最优控制.北京:机床与液压,2004,3:33-3412 单淑梅.液压自动校直机的应用与研究J.汽车技术,1998,(11):27-29.13 范永海,董迎武.液压与气动.液压压砖机液压缸维修工艺.2003.914 蓝恭谦.精密型材校直液压机国内外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锻压机械,1991(4): 4852.15 高安邦,张海根.机电传动控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