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龙虾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48420271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杂交龙虾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杂交龙虾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杂交龙虾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杂交龙虾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交龙虾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总结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杂交818龙虾养殖技术研究工作总结报告杂交818龙虾是长沙高新开发区创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发的优质龙虾品种,其相对于野生龙虾个体更大、品种长期不退化,一次引种,多年收益;而且其食性比野生龙虾更杂,因此饲料投入少;其对环境气候要求不高,耗氧量也非常低,而且自然越冬。针对上述特点,加上目前市场上对淡水龙虾的高需求量,我们于2008年引进了杂交818龙虾进行试养研究,经两年来的工作努力,我们探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淡水杂交龙虾养殖技术,并进行了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项目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大龙虾是一个典型的繁殖力极强的水生动物,它不仅肉质营养丰富、美味可口,而且全身是宝,就是经过食品

2、加工后剩余的“下脚料”也是很好的工业原料,其加工出来的“虾壳素”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及日用品工业,且利用率很高。近几年,龙虾在国内外市场上越来越走俏,价格不断上涨,如果单靠野生繁殖捕捞,不进行人工饲养,市场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鉴于此,农业部以及各省市有关部门都十分重视龙虾养殖,出台了扶持淡水龙虾养殖的一系列政策。而水稻田养殖淡水龙虾,因为其成本低廉,收效快,经济效益好的优点,成为大力倡导的淡水龙虾养殖方式。二、国内外同类研究情况目前,随着安徽省第一个施行在4月份前禁止捕捞野生龙虾开始,全国野生龙虾资源已渐趋枯竭的警报已经拉响。每年仅首都市场需求量即达上万吨,且货源奇缺,有价无市。供货

3、渠道仅靠野生龙虾,只能满足市场需求之十分之一,推广和发展龙虾人工养殖已刻不容缓。国家农业部、科技部有关单位已将龙虾人工养殖申报“星火科技”发展计划,获取强势产业化政策扶持。鉴于此,各地纷纷开展人工养殖淡水龙虾的示范项目,也培育了一些适合养殖的像818、816系列淡水大龙虾新品种。在我市开展水稻田818龙虾养殖技术研究,针对性强,项目成功后必将产生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填补我市淡水养殖业的空白。三、项目开发内容本项目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既种稻又养虾,旨在研究和推广适合本地的水稻田杂交818龙虾养殖技术,包括研究稻田的选择与整理、虾苗的放养、田间管理、防病除害、捕捞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我

4、市稻田养殖大龙虾提供参考。四、项目实施工作安排为成功开展本项目,专门成立了以王同桂为项目负责人的项目组,并制订了项目实施计划。项目负责人在2007年9月份特意赴湖南长沙创丰水产养殖公司实地学习了20天。在2008年项目起动后,专门聘请创丰水产养殖公司工程师担任项目顾问,定期前来现场指导,并对项目成员进行培训,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获得市科技局立项后,项目组认真组织实施,项目组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制订了养殖场管理规章制度,并制订了龙虾养殖操作规程,督促技术人员依照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进行生产管理,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五、项目工作完成情况1、2008年工作情况项目于2008年3月上

5、旬从湖南长沙创丰水产养殖公司引进4700斤虾种,每亩投放100斤虾种,养殖规模为47亩,采用循环滚动式的繁殖饲养方式。由于项目组工作到位,加上2008年自然灾害少,项目取得了初步成功。2008年亩产量达2300斤左右,超过了合同指标(1200斤)。亩产值为2300斤10元/斤23000元,去除购种成本68元100斤6800元,以及其它成本包括人工和饵料成本,亩利润达15500元。2、由于本项目采用循环滚动式的繁殖饲养方式,项目充分利用818龙虾品种不退化,繁殖能力强的特点,一次投种以后不再购种投放,采用自繁自育。现以每亩投放100斤虾种为基数概算,每亩年产仔的母虾只数为:投放量100斤/亩15

6、只/斤=1500只/亩;每亩公母总数1500只母虾比例1/2=750只/亩;按每只母虾一年产卵繁殖二次,一般每次产卵500-800只,按500只计算则每亩年产幼虾总数为:712只/亩2次/只年500只/次=712000只/亩.年;种虾从产卵到长成幼虾过程中的成活率为10%-50%,按10%计算,则年产成虾总数为:712000只/年10%=71200只/亩.年,产卵2-3月即可上市,每只成虾体重长到55克(约19只/公斤),每亩年产总量为:71200只/亩年19只/公斤3748公斤/亩.年。按此计算亩产量将非常可观,但是由于受到2009年夏季暴雨影响,虾种出现了大量死亡,2009年亩产量只有12

7、00斤。但是由于不需要再次投入资金购买虾种,去除饵料以及繁育成本后,2009年亩利润仍有9000元。六、项目应用前景在水稻田养殖杂交818龙虾,是利用水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以提高水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推广该项目,可有效提高水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可为水稻田除草,除害虫,少施化肥、农药,并可增加水稻产量,采取单季稻和淡水杂交818龙虾轮作的模式,还可以采取水稻和杂交龙虾轮作的养殖模式。该项目成本低、收效快,经济效益好,推广该项目,可为我市渔(农)民提供一种新的致富门路。七、项目过程中的难题及解决方法;1、亲虾消毒方法欠妥。常规的消毒方法是用浓度为3%的盐水浸泡亲虾,

8、这对带水运输的亲虾来说是正确的。但对离水运输的亲虾而言,用盐水进行消毒将加重其脱水症状,不利于放养成活率的提高。建议用高锰酸钾溶液替代盐水对亲虾进行消毒。2、大量施肥造成水草死亡。项目组起先认为水草主要起隐蔽作用,其饲料作用不如浮游生物重要,因而当水中浮游生物数量减少时,通过施肥的方式加以调节,水透明度因此大幅度下降。当池水透明度降至30厘米以下时,池中的水草因光合作用受阻而难以生存。水草死亡不仅减少了虾苗的饲料来源,还导致了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和水环境恶化,最终使生物饲料培育效率及饲料利用率降低。这种养殖方式不但生态效应差,而且最终还将影响小龙虾养殖产量和效益。因此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应对水草的种

9、植和利用予以足够的重视。3、对龙虾自相残杀特性认识不足。龙虾的自相残杀特性是阻碍养殖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试验表明,亲虾对幼体和幼虾的残食率较低,这与亲虾具有护幼特性有关,而亲虾对大规格虾苗的残杀率则较高。除此之外,幼虾之间的自相残杀率远高于成虾对幼虾的残杀,尤其是大规格虾苗对幼虾的残食率高达60%以上。因此大规格虾苗及幼虾间的自相残杀行为是影响虾苗成活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生产中应重视人工隐蔽物的设置,如投放水草、石棉瓦、塑料管和竹筒等供虾苗和成虾栖息与隐蔽,可起到降低自相残杀率和提高养殖产量的作用。4、不注意及时换水。项目组起先认为淡水龙虾可以在污水沟中生存,对水质要求不高。事实上,在人工养

10、殖条件下,水质污染是龙虾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适量换水不但有利于改善水质,而且可以刺激龙虾蜕壳,有利于加快生长速度和提高产量。八、经费使用情况市科技局拨款8万元,2008年12月到位资金5.6万元,主要用于购买设备并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九、结论在水稻田养殖杂交818龙虾,是利用水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以提高水稻田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推广该项目,可有效提高水稻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该项目可为水稻田除草,除害虫,少施化肥、农药,并可增加水稻产量,采取单季稻和淡水杂交818龙虾轮作的模式,效益十分可观。目前市场上淡水龙虾货源紧缺,推广和发展淡水龙虾人工养殖已是大势所趋。鉴于此,本项目

11、引进818系列龙虾,参考湖南长沙等地的先进养殖技术,在*率先开展818龙虾养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818龙虾其品种不退化,一次投种,多年受益。相比其它品种的龙虾,它具有产量高,个头大、食性杂、适应性广、肉多鲜嫩细腻。耐寒耐暑,冬季无需转塘变温, 该虾每年511月份均可投种,春夏秋季都能捕捞。繁殖力强,生长快、常年产卵繁殖,产卵2-3个月即可上市。色美、个大,是目前市场上极抢手的品种。投资小、效益高。池塘、水田、湖泊、河流、河汊以及部分鱼类难以存活的水体或半咸水地域均可饲养。818龙虾生存能力强、适应广、简单易养、食性杂且容易管理,一人可养100亩以上。结合以上优点,在我市推广本项目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