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4675621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2.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颖,第五单元学案,必修二(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年级1部历史学案导学案 编号:第五单元 编者:李颖 审核:陈军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前检测】1. 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创办哪些经济特区?2.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3.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4. 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是?【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重点难点】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局面出现的原因【知识梳理】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物质生活衣长袍马褂、布衣

2、_进入中国城市的百姓生活;_以后,中山装;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裙子;衣着朴素;服装颜色以灰蓝色调为主;单一款式;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_;从单一款式走向_;食满汉美食、粗食开始出现_、面包房、咖啡店;食物比较简单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_”丰富了百姓的餐桌;住深宅大院普通民居西方建筑样式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城市住房比较拥挤城市高楼鳞次栉比,人均面积增加;1995年,“_”;农民兴建新房,楼房比比皆是;社会风俗戊戌变法时期:_派主张“_”“废止缠足”,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_成立后:颁布剪辩易服和

3、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活动、外出旅游;新的社会风尚在逐步形成,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释疑解惑】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的主要因素。解题关键: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变化的表现及原因。答案:1. 变化表现为以下:衣的表现:长袍马褂到西装、到休闲服装;食的表现:传统饮食到西餐,讲究营养的均衡与健康;住的表现:传统平房到宽敞楼房风俗的表现:陈规陋俗到文明习俗2.原因:外因: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入侵,使西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传入中国;内因:先进中国人认识到自身落后,主动向西方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国

4、民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作为工作重心。【板书设计】【教后记】【课堂巩固】一、选择题 1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 )A. 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 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 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 D. 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1869年,教会新报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3.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

5、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文化教育日渐衰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B C D 4.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5. 5. 1871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眼中的广州“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清真寺、商商镇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广州出现这种 种状社会状况的原因有() 清代闭关后广州成为当时唯一对外贸易港口广州是

6、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口岸 近代生产方式较早在广州产生广州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A B C D6、 下列服饰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B CD7、我国最早主张“断发易服”的是( )A洋务派 B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无产阶级8、“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民国 C清朝 D新中国9、“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 A中山装 B列宁装 C军装 D西装 10.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7、。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这项变革是希望在人际关系中树立一种(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我7岁的时候,(一个妇女向普鲁伊特说),我的妈妈给我洗过脚后擦上些明矾,剪去脚指甲,然后把我的几个脚趾压到脚掌心,用一尺长二寸宽的布裹住,先裹右脚,后裹左脚。过了几个月,除大拇趾外,几个趾头都压在脚心上了妈妈打开裹脚布,擦干脚上流出的浓血。她说,只有把肉去掉,我的脚才能变得娇

8、小可爱每两个星期给我换双新鞋,每次新鞋都比前一双旧鞋小一两分。四个脚趾弯得像死毛毛虫一样,过了两年才达到三寸的模式我的小腿细了,两只脚背拱起,又难看又臭。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请回答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哪一个风俗?这一风俗在什么时候被改变? (2)这项风俗给女性带来了哪些消极的影响?(3) 为什么这一时期,这项风俗会发生改变?(4) 除了这项风俗外,请你再举出几个与女性有关的风俗变化。(至少两项)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前检测】1. 我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是?表现是?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出现原因是?表现是?【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9、,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重点难点】重点:交通事业的发展难点:交通事业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知识梳理】一、铁路与公路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_铁路。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新中国建立以后,相继修建了_、兰新等铁路与西南、西北联系。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_位、世界第_位。1876年,中国出现第一条铁路,它是由英国商人建造的由上海至吴淞的淞沪客运铁路。其命运是被清政府以28.5万两白银赎回,拆毁并掷人大海。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运行的火车因慈禧迷信的缘故,不用蒸汽机做动力,而以内监四人贯绳曳之。这些看似笑话的往事,说明中国近

10、代化之路充满荆棘。今天中国的铁路已修上了世界屋脊,中国的陆路交通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1近代以前的交通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平民百姓外出多为步行。2 近代以来的交通(1)铁路运输晚清时期a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b到辛亥革命前夕,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民国时期:铁路修建进展缓慢。新中国时期a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方便了西北、西南地区人们的出行。b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2)公路交通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后来,

11、汽车相继在各城市出现。清末民初,近代公路修筑技术传人中国,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公路交通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二、水运与航运_年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_航线开通,拉开了中国民航业的序幕。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_架设。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_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_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

12、内电话,但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释疑解惑】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百姓的生活带来怎样影响呢? 解题关键:机车的改进对社会的影响 思路引领: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 答案: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与劳动力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的出行带来方便。【板书设计】 【教后记】 【课堂巩固】一、 选择题1“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 D电报通讯2铁路在中国近代的发展之路充满荆棘,其原因不包括( )A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B中国

13、封建思想的阻碍C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D中国暂时没有能力单独设计施工3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4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 )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前夕D抗日战争前夕5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

14、度阻碍社会发展C清朝天朝大国思想根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6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7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BCD8假如你生活在民国初年的天津,不可能遇到的生活现象是( )A普通居民大都居住在四合院里B偶尔乘有轨电

15、车上街购物C穿西装、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时尚D电话进入寻常百姓家9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件说的主要问题是 ( )A慈禧生活俭朴 B中国不需要汽车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10.看下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 )A莱特兄弟 B詹天佑C冯如 D陈纳德二、 材料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到1911年中国铁路的修筑简况: 材料二 近代火车站 1940年的上海 民航客机 外滩(照片)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911年前中国铁路的投资状

16、况怎样?这种投资状况说明了什么问题(2) 根据材料二,三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些交通方式的出现?(3) 交通工具的变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4) 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课前检测】1、标志中国铁路诞生标志是哪条铁路?何时?2、服饰何时由灰蓝色调变为多彩缤纷?3、何时“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色彩?4、中西合璧的服饰有哪些?【课标要求】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重点难点】重点:报刊业走向繁荣和影视事业的发展。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知识梳理】1报刊业走向繁荣 (1)

17、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_万国公报等。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_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_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_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有_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_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_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建国初,工农生活如_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2)电视:1958年,_

18、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普及原因: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3互联网(1)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_,发展迅猛。(2)特点:迅速传递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_。(3)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_,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释疑解惑】 网络传媒与大众传媒相比,有哪些优势? 网络优势:(1)集报纸、广播、电视优势于一体;(2)费用低廉;(3)高度互动,双向传授;(4)可

19、以更主动、更便捷、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板书设计】 【课堂巩固】 1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A唐胥铁路开通 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2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享誉全球。“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彰显中国茶文化魅力的流行语。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3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

20、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有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经成为清政府的喉舌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4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聋发聩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恰当解读是 (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5“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

21、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6“饮早茶、叹(粤语,意为享受)报纸”仍为当今广州的一大民俗。1833年,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影响包括( ) 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使广大民众更热心地关注国事、天下事 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 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A B C D 7中国大众传媒发展

22、情况表(19852000年) 1985年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报纸总印数(亿份)246.8211.3263.3318.4329.3广播节目制作时间(小时)280799647762233216429316823381466电视节目制作时间(小时)3805691572383513526483585007互联网用户(户) 721330145189021717 对以上表格反映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报纸业发展缓慢,呈现被其他大众传媒取代的趋势 B广播业发展最快,广受观众欢迎 C技术的进步是电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 D互联网集前三者的优势于一身,但费用昂贵,因此发展受到制约 8民国

23、初年,生活在上海的某君能够享受到( ) 打电话与女友约会 坐小汽车逛街 穿着中山装看电影 喝着咖啡读新华日报 A B C D9.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互联网的主要理由是 ( )A.互联网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 B.互联网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C.互联网比其它媒介更加快捷与方便,信息量更大 D.互联网的技术含量高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恢复了生机,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下列四种报纸中,明显与其他三项不同是 ( )A.人民日报 B.光明日报 C.南方周末 D文汇报11中国自己拍摄第一部电影是 ( )

24、A定军山 B一江春水向东流 C渔光曲 D三毛流浪记 12.我国第一家电视台 ( )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中央电视台 D南京电视台 13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 )A广播 B报纸 C电视 D互联网14在下列文献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是 ( ) A BC D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25、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一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70年代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2) 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