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用手来测量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40143700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3.用手来测量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用手来测量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用手来测量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3.用手来测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用手来测量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用手来测量教学设计课题用手来测量课时1教材分析用手来测量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3课,也是前2课的比较方法的继续。本课将在前面比较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测量能让比较更准确,而身体可以作为一个非标准单位,用来比较更多物体的尺寸。学生通过利用手来测量比较桌子高度的方式,体验用手来测量的方法,以及用手测量的技巧,学生在这一课将测量标记与课桌高度等长的纸条有几拃,并相互比较同样高度的课桌拃数是否相同。通过这样的比较,理解为了测量更加地准确,让比较结果更科学,需要统一测量的标准。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还期望学生能学会用手拃来测量物体长度,并能在有些物体不方便测量时,想方法借助道具来解决。同时,在测

2、量过程中能相互合作,使测量操作更准确,这为后续进一步采用统一标准来测量打下基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他们的心理、行为、思维方式还有明显的幼儿特征:好奇、好问、好动手,喜欢东摸摸西看看,喜欢探索,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对抽象的词汇不敢兴趣,孩子们对于物体的长度高度宽度等都没有概念,对测量也是陌生的,可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测量,对测量方法的指导上需要老师扶着,对问题的思考方向也需要老师引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1.人体可以作为一种测量工具,方便测量。2.知道“拃”是张开的大拇指到中指两端的距离,测量时一拃和下一拃要紧紧相连。 过程与方法:1.能初步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

3、测。2.能用“一拃”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的过程。3.会观察、比较纸袋上的标记的不同之处,并对结果的不一致提出自己的想法。科学态度: 1.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2.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3.意识到细致地一拃一拃地测量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比较和测量室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一拃”来测量,并学会标记测量的过程。难点:学会在图表中分析数据,并对结果的不一致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多媒体课件、视频学生材料(每组一份):纸袋,记号笔,姓名贴纸过程设计课前游戏:认手指游戏1.老师做,学生说。2.老师说,

4、学生做。【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手指游戏,调节课堂氛围,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帮助学生认识五个手指,并为后面的做一拃环节做了一个很好的方法铺垫。一、 开门见山,导入课题1.教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手可真灵活呀,可以变出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你知道吗它还可以变成我们的小尺子帮量一量呢?这节课我们要一起用手来测量.(直接板贴课题:用手来测量)【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课前游戏,孩子们已经关注到了手指,并通过把手变成小尺子这个有趣的话题来引起孩子们对这节课的兴趣,直接并且干脆。二、 生生游戏,认识“一拃”1.怎么测量呢?我们要用手的一拃来进行测量,图片出示“一扎”,指导学生会读“一拃“。2.同学们仔细观

5、察下,一拃是哪个指头到哪个指头的距离。(大拇指到中指的距离)3.我们一起来做作”一拃”,把手打开,把食指藏起来,大拇指向下压,伸长中指,压在我们的桌面上,提醒手要张开的大大的,把大拇指向下压,尽量伸长中指)表扬:我发现他做得很好,把手张得大大的。4.玩游戏“你做我查”:1号和2号同学互相检查。【设计意图】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来帮助学生学会做“一拃”的手势,并通过“你做我查”的游戏来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让课堂更加有效。 三、 初步测量,掌握方法1.活动:学生用自己的“一拃”来量科学书的长度。2.请生上来量一量。教师:那我现在把科学书请到我们的黑板上,请一个小朋友能上来给大家看看你是怎么量的吗?其他

6、同学请你们当小小观察员,仔细看。你觉得他量得好不好?预设1:量得好,学生没发现。教师:用一拃的手势卡纸也来量一量,故意中间漏掉,请学生们比较谁量得好,为什么?(紧紧相连)预设2:量得不好。教师:你觉得她哪里量的不好?应该怎样量?预设3:学生只放一拃上去。教师:量完了吗?一拃够吗? 3.教师指导如何记录结果。教师:书本的长度有几拃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1.2两拃还是三拃呢?请学生发表看法。统一表示方法:用符号“+”来表示多一点。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量科学书的长度,来让学生初步感知测量,并通过学生上台展示这个活动来解决本节课的两个重要测量方法:1.一拃和下一拃要紧紧相连,不能漏掉。2.结果的

7、计算,多一点用“”。四、 活动升级,测量高度。1.教师:会量了吗?现在老师就要请你们来量一量我们的好朋友课桌的高度有几拃?(板贴:测量桌子的高度有几拃?)2.教师:桌子的高度是从哪里到哪里呢?请学生上来比划一下。3.猜一猜:你觉得桌子的高度大概有几拃?你能用“我觉得桌子的高度可能有”来说一说吗?(表扬:说得真完整!说的真大声!说得真清楚!)【设计意图】通过比划帮助孩子们建立高度的概念,并通过肢体的动作来引导学生对桌子高度的猜测,同时强化学生完整表述的科学表达习惯。4.教师:同学们猜了这么多可能,那课桌的高度到底是几拃还得我们亲自去量一量呢?5.教师:可是老师有个问题呢,桌子下面是凹进去的,上面

8、桌角又是凸出来的,这可不好量,要是平平的该多好啊?(引发学生思考)6.教师: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助手纸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用纸袋来帮我们测量呢?生发表想法。7.出示第一步匹配桌子高度的图片,说一说。(看懂了的同学请你安静地举手来告诉老师.表扬:你真会看图)8.老师请学生上来配合沿着桌面划线,然后把多出来的剪下来。问:“那现在这条就是、”(课桌的高度。你们太棒了,真厉害,掌声送给你们自己。)9.教师: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就是量纸袋了,怎么量的?(真会观察,描述的真仔细)【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量出桌子的高度的方法,并借助图片让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启发,通过教师的示范解决量桌子高度

9、时的起点和终点,以及从桌子的高度过渡到桌子的长度的思维改变。10.教师:量纸袋这个过程其实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呢?请仔细看视频。视频解说:两个人合作,将剪好的纸袋平铺在桌面上。1号同学用手的一拃来进行测量,2号同学用记号笔划线标记。一拃画一条线,两拃画一条线,三拃画一条线,测量结束后数一数,将结果写在红色红色线的上面,并贴上自己得名字贴,然后同桌互换,2号同学在黑色线的另一边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测量,结束后同样将结果结果写在红色红色线的上面,并贴上自己得名字贴。11. 看清楚了吗?老师有两个问题:刚才谁看到了是从哪端开始量的?(你看的真认真)从红色线量到黑线结果写在哪里?红色线上。测量几次?(同桌两人

10、,每人轮流测一次)12.学生同桌两人合作测量,教师适时指导。13.播放音乐,整理材料。(表扬整理好的小组)【设计意图】借助视频的动态效果,让量纸袋的过程变得清晰明了,同时将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集中到视频中,动静结合让课堂轻松有效。五、 分析数据,提出想法1.分享结果。(指导:你是第几组,你量出来的桌子高度是( )。2.引发思考。教师:咦,我们的桌子都是一样高的,怎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啊?3.教师:你的意思是不是说每个人的一拃的长短不一样?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不一样的这两组他们的每一拃的长短一样吗?4.老师也测了一张纸袋,就在这些纸袋中,老师现在想请你们帮老师找一找,老师测量的纸袋在哪里?(你是怎么找

11、到的?)5.教师小结:原来每个人手的一拃的长短不一样会影响我们的测量结果啊!【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全班集体展示纸袋,发现不同结果的小组的每一拃的标记来比较发现学生间的手的大小不一样,通过教师事先测量的纸袋结果的明显对比,强化每个人的一拃长短不同。六、 视频指导,课后拓展 1.小朋友们,你们今天表现真棒,用手量出了桌子的高度,你知道吗?除了手,我们还可以用身体的脚和手臂来进行测量呢.(视频播放)2.好玩吗?课后,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量一量我们教室的长度和宽度。好吗?【设计意图】借助视频指导学生课后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测量的方法,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测量的兴趣。作业设计1.用脚或者手来

12、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板书设计3.用手来测量 一拃 教学反思用手来测量这一课就是一个主要活动用手来测量课桌的高度,从学习“一拃”预测课桌的高度直接用手测借助纸带用手测量,最终测出比较准确的课桌的高度,结果比较后会发现大家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再分析其中的原因。这一课的主线是很明确的,思路也很清晰,问题就在于如何组织好学生的活动。一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就20分钟,如何在40分钟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组织好孩子们的活动是本节课的关键。这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动和组织课堂:1.借助课前活动,调动气氛。课前的手指互动游戏孩子们参与度很高,课堂从一开始就活起来了。2.借助肢体语言,调动情绪。在课堂上我通过童趣化

13、的语言表扬,如“哇”“这样的啊”“你太厉害了”“你真会帮忙”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在动作上也比较夸张,比如在预测桌子高度环节,孩子们在听到“我们桌子的高度有几拃”的问题的时候,都会控制不住直接去测量,根本停不下来先预测, 我就通过自己亲自将一张桌子搬上讲台这个大动作来吸引孩子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这里,这样就可以进行理性的预测。效果很好!3.借助图片、演示和视频等方式,吸引注意力。在用纸袋来量桌子高度的实验环节,我将这个实验分解为3个步骤,第一步通过图片观察来认识“量高度”,第二歩通过教师亲自示范来渗透“剪纸袋”环节中的起点和终点,第三歩通过视频播放来学习如何“量纸袋”,这样三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能够让课堂显得活跃灵动。课堂的效果也很不错,孩子们都是出于乐学爱学的状态。在这一课中我也一直有一个困惑和矛盾,就是在用纸带测时是让每个孩子测两次呢还是每个孩子各测一次加起来也有两次了?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说实验是要重复测量才能避免偶然性,但是一堂课的时间也确实是有限的,每个孩子都测两次的话,时间势必要花去很多,那么从前面哪里把这部分时间给省出来呢?前面的内容似乎也没什么可以再省的了。这个问题还是要再琢磨琢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