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教(学)案挑战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6830642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教(学)案挑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教(学)案挑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教(学)案挑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教(学)案挑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教(学)案挑战(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生态问题的现状1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第一 ,全国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有的在逐年降低,有的在逐年增加,总量水平仍远远高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污染仍很严重。第二 ,从环境质量来看,一些大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 ,但是许多城市与地区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尤其是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堵塞成为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第三 ,从水环境来看,全国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质占41% ,其中珠江 、长江水质良好 ,松花江 、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 、辽河为中度污染 ,海河为重度污染。( 来自 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

2、普查公报)2.资源消耗过大 ,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我国仍是以追求GDP 为核心的 “高投入 、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 ”的传统工业模式 。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 1/10 、日本的1/20 、德国的1/6 ;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美国的 2.1 倍、印度的 1.65 倍 我国综合能效率仅为 33%。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是世界上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必然会导致废弃物的高排放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3.自然灾害日益频繁 ,生态环境承载力低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

3、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专业学习资料.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4.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部分河流 、湖泊污染不断加重 ,水资源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确保食品安全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专业学习资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不利因素人口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人均资源不足 ,可持续力弱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2257 立方米 ,相当于世界水平的27% ;人均森林面积0.12 公顷,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 ;大多数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养活着占世界 22%

4、 的人口 。 加上,我国很多自然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又进一步加剧一些地区资源短缺 ,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由于人均资源短缺 ,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 。生态保护和宏观决策机制不健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环境立法不健全,部门分割 ,管理混乱 ,加上市场失灵 ,造成公共资源的生态环境超出了合理限度。虽然从 1979 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以后 ,我国环境立法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一制度仍不健全 ,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理,很不完善 ,政府生态保护宏观调控不

5、力,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生态环境的破坏 。 在区域 、流域生态保护方面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执法方面存在着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的现象 。 加上,生态保护参与决策缺乏制度保障,许多开发与建设项目缺乏生态保护的制约措施,由此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发展思想的偏差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这就决定这个阶段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量.专业学习资料.大,导致大量的资源需求和环境负荷压力。 2010年出现了恶性环境损害事件,紫金矿业污水泄漏致福建汀江流域大面积污染、吉林7000个化工原料桶飘入松花江以及中石油大连石油泄漏造成海域污染等事件。表现在 :在政

6、府层面 ,片面强调GDP 的增长 ,以 GDP 来衡量政府工作绩效,使生态环境问题得不到遏制;在民众层面 ,公众环境意识较低,还没有养成良好的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 ,消耗了大量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在企业层面 ,为了追求利润的驱使,加上较小的污染成本 ,使企业成为环境的制造者。由于对自然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其结果是自然界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 ,生态逐渐恶化 。 人们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结果导致自然界的报复。对自然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 。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过去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经济高增长,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重要代价

7、 ,中国资源的利用效率确实跟国际先进水平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受可获得技术的限制,无力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和城市建设。在工业生产中 ,许多工厂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混乱 ,资源利用率低,工业废物排放量大 ,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在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地区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一直沿用传统农耕技术,未能建立稳定、高效 、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质量退化 ,土地生物量减少,形成恶性循环。尤其在一些生产力比较弱的农村地区,人们通过砍伐树木等低级的经济模式为生,如何让扶贫工作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使 “生态贫民 ”转化为 “生态富民 ”将成为政

8、府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虽然目前我国大力扶持高科技清洁环保企业,但不可否认像上述污染性产业和先发展后治.专业学习资料.理的粗放型经济依然会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存在。.专业学习资料.调产业结构变增长方式 以黔东南为例简述生态建设具体措施一、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以生态经济功能区为主的镇远历史文化和氵舞阳河山水风光旅游经济圈;以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和自然生态旅游经济圈;以黎平侗族原生态文化和三板溪湖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以城市经济功能区为主的凯里城市经济圈;以工业经济功能区为主的黔东工业经济区,这是黔东南根据州情划分的“四圈一区”,“四圈一区”中,有 3 个是生态经济功能区。实践证明,“四圈一区”非常符合黔

9、东南州的实际,达到了预期效果,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实现了较快发展。2009年,凯里城市经济圈的生产总值占全州生产总值的近 40% ;2006 年至 2009年,雷公山旅游经济圈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9% ;2009 年,黔东工业经济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 2006 年增长 122%。这些大幅增长,为黔东南州近几年来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夯实了基础。二、发展生态主导型工业工业发展是黔东南州经济发展的“短腿”,该州抢抓探索建立生态文明实验区这一机遇,从 4个方面发展生态主导型工业,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短腿”不短。.专业学习资料.一是集约化。引导工业企业向包括炉(山)碧(波)循环经济带、革

10、一产业循环经济工业区、金钟产业承接区在内的凯里经济开发区,以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为核心区的黔东工业经济区,洛贯产业城街区等产业园区聚集,相互配套,集中发展,彻底摆脱过去那种“处处点火,遍地冒烟”的工业经济粗放型发展路子,确保在发展经济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绿水青山。二是清洁化。对已有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进行清理整顿,按照“扬大、弃小、汰劣”的要求,不能改造提升的坚决予以关停;设置准入“门槛”,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一律不得引进。2007年以来,自治州以壮士断腕的气魄,依照国家产业政策,毅然关闭了凯里纸厂、凯里电厂,淘汰了落后产能企业 20 户、产能 97.7万吨;将符合国家产业政

11、策的 68 家高载能企业清理整合为7大电冶企业集团;对 994家木材加工经营企业进行了清理。关闭了 780家,并将符合国家政策的106 家木材加工企业整合为 17 个企业集团。三 是循环化。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实行精细化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资源能源投入,实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四是特色化。立足资源优势和特色,着力引进浆纸一体化等优势大项目 。2010年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63亿元,同比增长 21.1%。发展生态主导型工业的效果又一次凸现。三、推进生态农业化.专业学习资料.黔东南州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

12、展无公害蔬菜、中药材种植、现代烟草农业、高标准茶园、油茶产业、竹笋林产业示范基地和草地畜牧示范县建设。目前,全州累计建设工业林基地40 余万亩;新建优质茶叶基地 6.26万亩;中药材产业基地 5.83万亩,占全省的 65% ,其中何首乌、太子参和头花蓼3个品种已通过GAP认证。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中药材种苗快繁中心。榕江车江、凯里万潮等现代蔬菜生产示范基地生产的优质绿色蔬菜远销粤港市场。天柱清香型烤烟生产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10年,黔东南州又有15 户企业入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使全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增加到 24 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 81 家。全州通过省级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地达 65 个

13、,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 23 个,年产无公害农产品和畜产品 630多万公斤。黔东南州已成为“珠三角”等地的生态蔬菜食品供给基地 。黔东南州还坚持开发农业生态旅游,现全州有 10 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5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乡村,年接待游客超过 10 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10 多个,从业人员 10 万多人,村民年人均收入 7000多元。2009年,黔东南州旅游总收入达到 100.07亿元,对 GDP的贡献率达8%左右。四、加快生态城镇化和加快实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城镇化建设,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圈,使凯里市形成 50 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黔东新城、黎平、榕江 3个区域次中心

14、城.专业学习资料.市,稳步发展以县城为重点的小城镇,在城镇建设中注重凸显地方文化和苗侗民族特色。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针对区域具体情况完成河流、空气、土壤等的污染治理规划,明确环境 立 法.专业学习资料.毕节地区作为生态试验区的成功典例1988年 ,在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的倡导和支持下,贵州省委 、省政府作出了建立 “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毕节把胡锦涛同志当年倡导确立的 “开发扶贫 、生态建设 、人口控制 ”三大主题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将物质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以及人口生产力统一协调起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综合性社会发展实验。经过 20多年的改革探索 ,2007

15、 年毕节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25 亿元 ,经济总量在贵州9个地(州、市 )中从倒数第一位跃升到第三位,农民人均年收入从1987年的 184元提高到 2007 年的 2458 元 ,绝对贫困人口从 312.2万人下降到 56.6 万人 ,森林覆盖率从15% 提高到 35%,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幅下降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990年,国务院 发办行文指出 :“毕节试验区是具有国际意义的小试验、大方向 ,是贵州扶贫开发的一大创举,对我国贫困山区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尽管 2006年毕节社会经济发展与黔东南还在同一起跑线上 ,但毕节 2007 年国内生产总值就跃居贵州省第

16、三位,显然 ,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毕节的制胜法宝 。作法 :相继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国 3356 、生态工程 、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 、天保工程长治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水土保持等多个生态建设项目。这些项目立足生态重建与经济开发相结合,近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 ,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以基本农田建设 、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恢复草林植被为重点,工程措施 、植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 ,人工治理和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促进群众脱贫致富和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专业学习资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17、历程及具体情况分析1.20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不断增强(1) 环境保护开始法制化进程1978 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中,将包括 “森林法 、草原法 、环境保护法 ”等在内的各项法律提上了制定日程。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1979年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 ),将每年 3 月 12 日以立法形式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植树节;197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正式试行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法 。(2) 首次提出集约经营发展理念1987 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上,我党基于我国社会

18、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 ,底子薄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的基本国情 ,首次提出我国的经济应该“从粗放经营为主逐步转上集约经营为主的轨道”。在这次报告中,将人口问题 、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不仅指出 “生态平衡 ”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并且首次强调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环境效益三者相结合的问题。2.20 世纪 90 年代到 21 世纪初期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创新性发展(1) 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选择伴随着全球化的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议题。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不断深化 ,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接轨,全球的

19、生态危机也随之影响到中国的发展。(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党中央 、国务院做出的又一项重大决策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专业学习资料.大开发战略当中的重要一步。江泽民同志就此曾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的原则 ,要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特别要把长江、黄河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统筹规划源头地区的保护、上中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与流域污染治理 、实施综合整治 。”生态环境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 。在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关系到我国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

20、明发展之路的健康发展。(3) 与全球环境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在这一时期 ,中国不仅在自身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与全球环境交流合作方面,也展现出大国应有的姿态。 1992 年 ,李鹏同志参加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 这次会议结束后,中国便发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紧接着又制订了中国21 世纪议程 和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3.2002 年到 2012 年,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趋向成熟(1)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2)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2007 年的 10 月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

21、构、增长方式 、消费模式 。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4.2013 年至今 ,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新境界(1) 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高度2012 年 11 月 8 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同志在此次大会的报告中指出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专业学习资料.全面落实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

22、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文明发展道路 。” 在这次报告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五位一体 ”的新布局 ,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步入了新的阶段。(2) “美丽中国 ”概念的提出“美丽中国 ”的概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 坚持和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十三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专家解读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十八大提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当前 ,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专业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