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江西历史试题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12795989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读江西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解读江西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解读江西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解读江西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江西历史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解读2009江西省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2010-02-05 12:01:02 阅读24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从网上搜到一篇2009江西省历史试题评价文章,于是辗转与作者刘伟清联系,索要此文。文章发表在新课程研究上,不能全文阅读。作为2008和2009历史试题的命制者,很为有知音高兴,因此在此转载此文。稳定与创新并举 历史和现实结合-浅谈2009年江西中考历史命题及今后教学建议 刘伟清 工作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章贡中学 :341000一年一度的中考又落下帷幕,作为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三教学工作的历史老师,本人深深感受到: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历史中考这根义务教育阶段的终极指挥棒不仅充分发挥了教学评价

2、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且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观2009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其命题呈现三个总体特征:一是侧重基础呈稳定发展状态;二是命题立意能力化显示了更多的创新,三是中外历史智慧聚析当今时政热点。一、侧重基础呈稳定历史课程新标准规定: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历史中考正是依据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而进行命制的学段终结性考试 :要体现发展性,首先要注意普及性和基础性,这就决定了今年历史中考试题承续了往年抓住主干、落实基础

3、的精神,稳定在以中低程度的基础题为主、开放应用题适量的总体状态中。2009年中考历史试题全卷15道题,共考查了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祖国统一大业、三角贸易、拿破仑、第二次科技革命、一战、慕尼黑会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罗斯福新政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等17个考点,这些都是考试说明中要求要掌握的基本史实。其中,中低程度的易答题占30分左右,这也反映出此次命题紧随标准、侧重基础的理念。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和去年都考查了辛亥革命、南昌起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基本史实,这就更显2009年

4、命题的总体特征:侧重基础呈稳定发展状态。同样是考查基础知识,2007年的中考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教材知识的简单再认或再现,如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我国的“863”计划是什么之类纯概念性、记忆性的知识考查;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2008年中考虽然还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之类的直白问法出现,但已属个别现象,代之而起的是以知识为载体,突出对学生能力考查的题目明显增多,且有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如13题小题: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学习)即所谓死知识活考查,重理解 ,考运用,体现“命题立意能力化”的特点;

5、2009年智慧的命题者延续了此特点,基本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并在“命题立意能力化“方面尝试着有更多的突破与创新,而因这些创新更进一步凸显了试卷命题的灵活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人文性原则。二、能力立意创新多(1)能力立意创新显灵活性。是表现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材料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多样。图有第4题的旧照片,第11题的表格统计图,第13题的漫画,第14题的座标图;文字材料有杰出人物丘吉尔(第10题)、李长春(第14题)等国家领导人的言论,有史学家的描述(第6题),也有普通人在生活中的留言条(第8题)等。形式或借用其它学科的知识能力来理解分析相关史实,如第1、6、9和10题,都是用语文的

6、修辞手法,对历史事件或概念换种表述方式,分别考查了南昌起义、三角贸易、凡尔登战役和慕尼黑会议;或给所要考查的“是什么”穿上新颖、别致或繁琐、丰厚的外衣,如将课本知识与课外材料有机结合,创设新的情境,变换新的设问角度,给考生一种似曾相识,又有所不同;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像2009年第15题的命题。还表现在对答案的组织上,要求试题的答案不是教材知识的简单照搬,不是某一个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或多个知识点简单相加,而是根据材料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加工或整合,即答案生成整合化,如第5、8、11、和12 题。灵活多样的试题或答案呈现形式,表明命题者在“命题立意能力化“方面尝试着更多的突破与创新,目的

7、就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若相关学科理解能力不足、思维不够灵活或知识面狭窄都可能会影响到答题正确度。(2)能力立意创新显开放性。2009年开放性试题题量加大,有近8分的开放性试题,且分值提高,难度加大。如第13题第4问:为了弘扬五四精神,请向校团委撰写一份我的青春宣言的誓词。第14题第4问“民族复兴,任重道远”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你认为未来要迈上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什么?第15题第3问:感受列宁和罗斯福他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这些命题都重视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符合初中生爱张扬个性的心理特征,有利于培

8、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3)能力立意创新显人文性。人文性是指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由能力立意的创新凸显人文性的试题也是史无前例地增多。如第7题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判断。第13题(1)、(3)、(4)小题通过作答五四运动的原因、五四运动精神的主要内涵和弘扬五四精神的青春宣言,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第(15)题(3)小题感受列宁和罗斯福相似的精神品格或人格魅力,从世界伟人中汲取精神营养,由此自然地回归到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提出“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这样的命题

9、作为全卷的压轴,可见命题者纵横阖捭、放收自如,对其能力立意创新所显示的人文关怀是有的放矢、用心良苦的。立意创新所彰显的人文性,有利于学生从历史中汲取人类智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且极有可能成为今后中考历史命题的一种重要倾向。三、史今结合聚焦时政中外历史智慧聚析当今时政热点,从来没有像2009年的命题那样:让历史与现实结合得如此紧密,让“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功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这种命题风格不仅反映在第8题(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现实日常生活相结合),还反映在第5题和12题(今年是澳门回归、科所沃战争爆

10、发十周年纪念);让现实铭记历史,让历史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更加突出地反映在第13、14、15三大综合材料题的命制上。众所周知,2009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如何贴近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命题者可谓是煞费心机又不露痕迹:第13题由丧权辱国的原因到爱国运动的组织者青年学生,由五四精神的内涵到如何继承发扬五四精神,思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果说对五四运动相关史实的考查体现了历史中考命题聚焦时政热点的显性化,那么14、15题的命制则使热点知识考查隐形化,即从某个其它具体的角度隐性介入的方式来影射热点。命题一方面体现热点,另一方面又防止猜题押宝、死记硬背,因此在材料

11、的选择、情境的设置、呈现的方式、设问的角度等方面充分体现出新颖和隐性的特色。如:14题考查的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的三次历史巨变到“民族复兴,任重道远,你认为未来要迈上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什么?”其切入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隐含的时政热点是:庆华诞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15题考查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其切入点是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的重要推动作用,而其所隐含的时政热点是:席卷当今世界的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历史中考命题侧重基础,呈稳定发展状态的特征提醒我们,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要继续重课标、重教材、重考试说明。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国家对初中学生学习基本历史知识和能力的要

12、求与定位;教材和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我们应该针对每一个考点核对教材的内容、把握课标的要求,从中分析出应该掌握的基本重点内容和学生应提高的基本能力,然后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把握和培养学生解决相关历史问题的能力。2009年历史中考命题立意能力化方面创新多的特征则提醒我们,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实际运用能力,不仅仅是“学历史、教历史”;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来解决和分析历史,即所谓的综合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另外,今年开始的网上阅卷,也给学生的书写整洁能力

13、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优秀考生中考历史不能拿高分或满分的重要原因就是出现了书写的错、漏现象,作为历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书写方面不仅要提醒学生对历史专有名词、专业术语,重要的已成定论的字词书写务必要清楚、规范,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2009年历史中考史今结合聚焦时政,且“热点知识考查隐形化”的特点实际上对初中历史教学发出了新的信息,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把对高中的历史教学要求下放到了初中,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 因此,今后的历史教学要更加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与时政的结合,在日常教学的每一堂课里,多让历史穿行于现实之间,让历史的智慧与现实的启迪交相辉映烙印在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后事不忘前事之师”、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 总而言之,稳定与创新并举,历史与现实结合不仅仅是2009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的总征,也应该是今后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的一种总体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注重基础,注重能力,做到稳定与创新并举;联系时政,联系生活,实现历史与现实结合-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赋以历史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让我们高举稳定与创新的大旗,在历史与现实的探索路上携手共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