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家国情怀

上传人:ca****in 文档编号:111255903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家国情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家国情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家国情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历史家国情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家国情怀(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研修作业标题:研修作业提交者:黄毓辉提交时间:2018-06-04 19:31:26浏览数:0评论数:0初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素养教育的实践运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家国情怀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家国情怀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培养个人追求家庭幸福、国家富强;理解国与家的相互关系,培养个人的爱国情感;树立个人高度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高中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落实于高中

2、历史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国荣一体意识层面,责任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居安思危意识层面。 一、家国情怀教育 “家,居也”,“国,邦也”,“情怀”则指情感、认同感、归属感等。从字面意思来看,家国情怀则主要是指个人对家、对国的基本情感和思想心境。作为思想领域的“家国情怀”,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而最终形成的。首先,家国情怀萌芽于士大夫阶层的自我优越感的沉淀。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但“士”却为人推崇。“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富贵不能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都是最早家国情怀的直接反映。其次,魏晋时期,士大夫的共同意识逐渐上升,孤芳自

3、赏现象较为突出,传统立德、立功、立言无法施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下营造出远离自现实,属于自我的“精神家园”。最后,政治变迁和王朝更迭使得诸多遗民旧臣不忘古国,“家国情怀”逐渐成为某个阶层乃至民族的共同意识。例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等诸多文人墨客的思国、忧国心绪逐渐被沉淀起来。进入近代社会后,西方列强的入侵则使得国内割地赔款、国破家亡,文人志士在救亡图存过程中不断自省,最终形成“家国情怀”。可以说,“家国情怀”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至今的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在近代特殊社会形成的思想产物。二、教学设计层面

4、 首先,创新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评价主体。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历史设计基本思路,明确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历史教师应该配套相关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专著,以确保课程设计更加科学。除此之外,“一标多本”的教材制度为历史教师备课提供众多的教学资源。以近代史抗日战争为例,人民版偏向于专题式,人教版则注重时序性。且两个版本提供材料同样有所区别,这都为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奠定重要基础。 其次,“因材施教”永远是教师恒古不变的话题。学情调查是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学情调查可以从学生身心特征、知识储备、班级纪律、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特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以任务评价课程

5、为例,高一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评价标准,历史教师课程讲授应该以基本事实阐述为主;高三学生的历史知识较为全面,价值观较为成熟,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和人物评价。 最后,创新自我教学理念。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自我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理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再以近代人物李鸿章为例,传统定位下主要为“卖国贼”,但如今社会整体层面认为其在引领中国近代化方面,功不可没。教材具备滞后性,但考试内容、学生知识却并不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历史看待问题”,需要历史教师较为深厚的功底。三、教学方法层面 历史课程通常由讲述法、图示法、视频解读法、课堂活动法等。 讲述法是历史教学主要方式。历史讲述法必须要注意顺序、目标

6、,且具备感染力,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利用辛亥革命进行家国情怀教育时,就可以引入林觉民的与妻书,将情感带入,渲染课堂气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情感。除此之外,讲述法对历史细节处理同样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以辛丑条约为例,突出中外国力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条约对中国的破坏性,最终达到细化课程内容。 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尚需要时日,希望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谈谈初中历史教学的家国情怀素养教育的实践运用策略初中历史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的自豪

7、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落实于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豪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国荣一体意识层面,责任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居安思危意识层面。那么,家国情怀素养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践运用?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1.教学设计方面的运用对策首先,创新教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评价主体。历史教师首先应该把握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历史设计基本思路,明确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历史教师应该配套相关学术论文以及相关专著,以确保课程设计更加科学。除此之外,“一标多本”的教材制度为历史教师备课提供众多的教学资源。以近代史抗日战争为例,人民版

8、偏向于专题式,人教版则注重时序性。且两个版本提供材料同样有所区别,这都为历史教学资源整合奠定重要基础。其次,“因材施教”永远是教师恒古不变的话题。学情调查是历史教师教学设计的先决条件。学情调查可以从学生身心特征、知识储备、班级纪律、学习积极性、教材内容特征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解。以任务评价课程为例,七年级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评价标准,历史教师课程讲授应该以基本事实阐述为主;九年级学生的历史知识稍为全面,价值观稍为成熟,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和人物评价。最后,创新自我教学理念。历史教师不断更新自我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理论,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再以近代人物李鸿章为例,传统定位下主要为“卖国贼”,但如今

9、社会整体层面认为其在引领中国近代化方面,功不可没。教材具备滞后性,但考试内容、学生知识却并不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辩证历史看待问题”,需要历史教师较为深厚的功底。2.教学方法方面的运用对策首先、讲述法是历史教学主要方式。历史讲述法必须要注意顺序、目标,且具备感染力,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例如,讲述法对历史细节处理同样具备良好的促进作用,以辛丑条约为例,突出中外国力对比,让学生意识到条约对中国的破坏性,最终达到细化课程内容。除此之外,讲述法的运用又可以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以历史故事为切入点的教学讲述,需要注意的是对历史情境的渲染,对故事细节感染力的把控。同时为了达到故事服务于课堂的目的,对于

10、历史故事中的重点对白、情境和情节,要有所着重,不能“白开水” 般的平铺直叙。又比如在教学到辛亥革命部分时,可以纳入林觉民与妻书的相关内容,利用林觉民的故事、利用这封信中所包含的小家庭与大“家庭” 之间的对比与关联, 让学生感受到在辛亥革命的爆发时期, 革命党人心目中对自由、平等,对国家和民族的期盼,通过渲染课堂氛围达到深化情感的目的。其次、以历史图片为重要工具的课堂呈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的图片主要包括这样几类:(1)是历史遗迹类图片,如圆明园等,这类图片的呈现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回溯历史、感受民族前行中的“ 伤 疤”,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成长动力 、树立民族责任心;(2)是对

11、比图,比如“黄海海战中的中日双方损失对比”,这类图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所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国荣家荣”宏观道理;(3)是流程图、进程图等含有方向性、指向性的图,这类图最为直接教学效果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深化记忆,从而让学生对祖国历史,对民族典故拥有更为饱满的认知。最后、以视频影像为重要辅佐的课堂教学策略。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种信息科技开始充斥课堂,不仅为教师授课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教学资源,同时对加深学生知识记忆、增进历史理解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效果。举例来说,在教戊戌变法部分时,就可以引入君子等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影音交融的画面中感受彼时中国社会的风

12、云动荡,感受仁人志士的壮志豪情;再比如学习到古文化和艺术的部分时,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纪代史有关建筑、录片,让学生根据纪录片中的讲解与分析感受都江堰的运作效能,感受清明上河图绘制的高超技法 这样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产生 “ 立体化 ” 的记忆,还能帮教师节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影像情境的渲染中,感受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感受历史前行中的热血贲张。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影像资料时长的控制, 以3分钟左右为宜,过长容易模糊教学重点,过短则难以达到教学效果。总之,家国情怀素养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尚需要时日,我会把家国情怀教育在我

13、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浅谈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家国情怀的培养 家国情怀是一种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乡土观念的精神认同感,也是人们情感源泉和心灵归宿的寄托。自古以来志士仁人们有着以国为家,家国一体的价值理念,承载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落叶归根”情系故土的眷恋。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促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情系家国发展,自强不息,推动社会发展。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下,我们更不能忽视对中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当今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体现为关心国家民族的发展强大和感恩祖国报效祖国的志向和胸襟。让家国情怀成为学生奋发向上、奋斗不息的精神源泉,这样社会主义才能全面、平衡、蓬勃

14、的发展。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家国情怀。历史教学过程中,枯燥平淡的说教式的家国情怀教育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答不到以有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借助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光、影、声、电的效果,播放有关能反映家国情怀的历史图片、有关视频、歌曲等让学生产生油然而生的无比敬仰和崇敬。化枯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讲述为直观生动的体会,增强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讲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刑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记录片段,真是再现了法西斯的烧杀淫掠的暴行、兽性。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残暴与死亡,学生怀着沉的心情看完视频后,反抗

15、侵略,忧国忧民、富国强国的情感油然而生。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触胜过教师的千言万语的情感说教。二、弘扬乡土教育,触发家国情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融入乡土教育。乡土是一个人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作为感性的人,不管身处何地,内心身处都有一股思乡、怀乡的情结。这种对家乡人文历史的关心、热爱往往会升华为对国家命运、对民族发展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比如在中国古代中,教师讲到长安作为重要朝代政治经济中心,有十三朝古都的赞誉,是中国古代繁荣与盛世的集中展现时,生长在西安的学生们从内心发出了一种家乡自豪感。尤其是唐长安城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也成为一种国家骄傲。通过探究古长安历史引发学生思考:作为当今

16、的西安人我们又如何重振汉唐雄风。而学生又自然会想到当今的“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工程,这一政策古代把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也把中国再次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进而激发学生振兴家国的情怀。乡土教育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民俗古迹等等。如再讲到远古人类发源可以查阅、参观半坡遗址、蓝田猿人遗址。体会黄河流域的西安是早期人类发源地之一。秦汉文化时,可建议学生查阅、参观兵马俑博物馆,体会秦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激了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三、解读历史名人,感悟家国情怀。在古代宗法观念和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家国意识,家与国是融为一体的,“皮之不存,毛之附焉?”

17、。众多仁人志士们有着牺牲小我为国的大义凛然、浩然正气。历史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解读历史人物的高尚品质以感染学生。如先秦时屈原报国无门的忧郁苦闷,他的离骚体现了爱民忧国的心情。楚国的郢都被秦军攻破时他在彷徨、苦闷、悲愤中投汨罗江自沉。宋末元初有文天祥断然拒绝忽必烈高官厚禄的诱惑,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旷世名言。近代有谭嗣同为救国救民放弃逃生,唯愿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人的觉醒。甲午战败,邓世昌在身受重伤,战舰着火仍冲向敌舰。“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是他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的真实写照。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革命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奔波,致死还留有“革命

18、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政治遗愿。这些都是历朝历代中华儿女血性报国情怀的体现。四、挖掘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家国责任感。历史教学需要我们立足现在,探究过去从而更好的展望未来。放眼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但在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下,各国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使国家民族坚强的毅力于世界民族之林。叙利亚战争、利比亚战争等世界局部战争的发生让我们目睹了饱受战争摧残的或沦陷的国家人民流离失所,破败不堪的悲惨。家国摧毁、沦丧就折断了民族的希望,这些都引发了我们对国家命运的深思。从反面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总之,家国情怀是一种无形

19、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报国强家的志向,也是一种责任和担当。中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的栋梁之材,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家国情怀的培养能促使他们积极关心国家事务,激发他们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的精神动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让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成为中学生精神成长的沃土。如何成为四有好老师虽然做教师难,做好教师更难,但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不甘平庸,力争上游。习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很好地诠释了一名好教师的标准,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明晰了奋斗的方向。要让老师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之光,成为“梦之队”的优秀筑梦人,必须坚持“四有”标

20、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高尔基有句名言:“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老师的好坏,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的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可以让学生一整天都陶醉在明媚的春天里;学生有幸遇到一个善于发现优点、发掘潜力的好老师,往往能激发起无穷的向上动力。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相反,如果老师缺乏爱心,对学生的不足和缺点一味指责、冷嘲热讽

21、,学生刚刚萌动的向上向善的小火苗就可能被浇灭,甚至逐渐改变对学习、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学问是心灵的慧眼。”在当今信息爆炸、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老师,要按照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好老师只有在学习中增强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才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一潭清泉。要本着“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的求实态度,把不懂的尽量弄懂,持续“充电”、打实知识根基。如果“明知半桶水偏要淌得很”,不懂装懂,不仅误人子弟,也有违师德教风。亲其师,方可信其道。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

22、,一切的教育无从谈起。好老师要像习总书记强调的,“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要以于漪、孟二冬、谭千秋、张丽莉等优秀教师为标杆,用爱打开学生的知识之门,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其个性、包容其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学子将历史性地成为主力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我们教师要以习总书记的

23、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四有”为标准,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当好民族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情真意切。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讲话精神,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学师德礼仪,做“四有”教师。我们要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断锻炼成长。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体会十九大,做“四有”好老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握好新

24、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坚持教育自信,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很好地诠释了一名好教师的标准,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明晰了奋斗的方向。如何做好“四有”老师,我觉得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要有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这里谈到的“志”,就是我们所说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如果人得了“软骨病”,精神支柱就会瘫痪,生活也就没有了目标,失去了信心,那种为了目标而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就不复存在。

25、所以说,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保持人生正确的方向,我们才能收获成功。正如著名作家丁玲所说:人,只要有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要有自己的发展定位,要有自己的发展规划,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迷失自自我,才能积蓄正能量成为一个好教师。第二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但丁也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由此可见,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多么的重要。无德无以为师。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有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大

26、历史使命,更应注重自己的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良好的道德情操。教师的道德情操主要体现在师德上,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它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在师德方面,只要做到法律红线不能碰触,道德底线不能逾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那么你就是一名好教师了。第三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高为师,这就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上高人一筹。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要有长流水。甚至有时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教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就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只

27、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手段,全面的教育心理储备,灵活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娴熟地驾驭课堂,更好地教育孩子。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时就会卡壳断电,不能游刃有余、行云流水的讲解,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导,甚至还会误人子弟,贻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业。第四要怀揣博大的仁爱之心,才能塑造学生的心灵。亚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教育是人本教育,抓住学生的心灵,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怎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灵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心灵呢?爱是教育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名言),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中不难看出,爱是洞悉学生心灵、塑造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是塑造学生心灵的一剂良药。教师的仁爱之心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赏识学生等方面。在对待后进生上,教师既给千里马以阳光,又要给丑小鸭以雨露,甚至要把爱的天平倾向于等待华丽转身的丑小鸭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