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实词) (2)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111062294 上传时间:2022-06-2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实词) (2)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实词) (2)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实词) (2)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实词)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复习课件:(文言实词) (2)(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文言实词高考文言文知识提纲 实词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 虚词虚词:十八个虚词。通常是把命题材:十八个虚词。通常是把命题材料中的句中虚词与课文中的虚词对照设题。料中的句中虚词与课文中的虚词对照设题。 特殊文言句式特殊文言句式:被动句,判断句,倒:被动句,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装句,省略句。 文意分析理解、文言翻译和断句是各文意分析理解、文言翻译和断句是各个角度的综合考查。个角度的综合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谓谓“常见实词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

2、,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从词义上看,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在文中的含义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字、词类活

3、用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形容词。对名词的分析,一是防止望文生义,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二是注意确定所指名物的范围;对形容词的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分析,主要推敲一下其与所修饰的对象或动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作的联系。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多义动词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

4、常见文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言实词考查的重中之重。 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文言文阅读中考查常见的实词,有“显显”和和“隐隐”之分。之分。 “ “显显”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是指那种直接在所考查的词上上加点加点; “ “隐隐”是指在文句的是指在文句的翻译翻译判别中,判别中,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只要理解原句中某些实词的确定意思,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就可以翻译或分辨出译句的正误。 命题规律命题规律 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从近几年来

5、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 命题角度 2011年高考“文言实词”的考查会有如下特点: 1题型较稳定,以客观题的形式直接考查。考查命题材料中的句中实词,有可能是课内实词的迁移。 2重点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 3还将在翻译与断句题中间接考查。 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无论是对文言实词的专项考查,还是对文句的翻译、文意的理解,都涉及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辐射面广,占分值大,失误率也较其他知识能力点要高。究其错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种情况: 1.1.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不辨古今,以今义解释古义。从词从词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代汉语作义角度,将古代汉语的实词与现

6、代汉语作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比较,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词义完全相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同,一类是完全不同,一类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又有区别。高考重点考查的是第三类。这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一类实词,从词义的古今变化来看,又可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分为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单音词变复音词等五种情况。情色彩变化和单音词变复音词等五种情况。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所谓不辨古今,就是考生没有注意到词义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古今联系与区别,误将它们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词在词

7、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相应的词在词义上混为一谈,以今义去解释古义。释古义。 2.2.不知通假,以通假字为本字。不知通假,以通假字为本字。 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对古汉语中部分实词的通假现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象,考生如果不能洞察,就不能按它们的本字去解释,而仍按字面义它们的本字去解释,而仍按字面义去解释,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去解释,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 3.3.不明活用,未按活用类型解不明活用,未按活用类型解释词义。释词义。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

8、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种情况。如果不明白这些词类活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用现象,不按活用的类型解释词义,而是望文生义,就势必造成义,而是望文生义,就势必造成理解的错误。理解的错误。 4 4不分单双,将两个单音宇误作不分单双,将两个单音宇误作一个双音词。一个双音词。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在文言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到这样一种语言现象,就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的单音词恰好与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相同。如词相同。如“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城”(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9、) )中的中的“地地”和和“方方”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是两个单音词连用,释义时应分别解释为应分别解释为“土地土地”和和“方圆方圆”;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如果把它们误作现代汉语的个名词个名词“地方地方”,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句子就解释不通,释义也必然错误。必然错误。 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已不相同的词,有的词义意义和用法已不相同的词,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有的词义演变转移了,有的是单音节词和双音演变转移了,有的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古今节词的变化,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古今异义。(异

10、义。() 例例1.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理解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错误的一项是( )( ) A A 灾,灾,绝食绝食者千余家者千余家( (断绝粮食断绝粮食) ) B B小学小学而大遗而大遗( (小的方面要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 ) C C古之古之学者学者必有师必有师( (读书求学的人读书求学的人) ) D D师者,师者,所以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受业、解惑也 ( (表因果关系表因果关系) )D 【解析解析】 “ “绝食绝食”是词义演变了。是词义演变了。“小小学学”古是古是“小小”和和“学学”两个单音两个单音节词相连,今义则是一个双音节词;节词相连,今义则是一个双音节

11、词;“学者学者”古义是泛指求学读书之人,古义是泛指求学读书之人,今指有专门学问之人,词义缩小了;今指有专门学问之人,词义缩小了;“所以所以”古义表示古义表示“的原因的原因”或或“通过通过的途径、方法的途径、方法”,今,今表示结果,词义转移了。表示结果,词义转移了。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例例2.2.下列名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理下列名句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 A非夫人之物而强非夫人之物而强假假焉焉 ( (借借) ) B B君子性非异也,善君子性非异也,善假假于

12、物也。于物也。 ( (凭借,借助凭借,借助) ) C C大臣犯法,无所宽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假 ( (假如假如) ) D D乃悟前狼乃悟前狼假假寐,盖以诱敌寐,盖以诱敌 ( (假,不真,与假,不真,与“真真”相对相对) )C【解析解析】 C C项中的项中的“宽假宽假”:宽容。:宽容。 “ “假假”的义项有借、凭借、借助、的义项有借、凭借、借助、不真、给与、如果、假如等,这些都不真、给与、如果、假如等,这些都是课内常见的。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是课内常见的。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实词,就会联想到这中,遇到某一个实词,就会联想到这个词在教材见过哪些义项,试着把这个词在教材见过哪些义项,试着把这

13、个义项代入到具体语境中去判断,则个义项代入到具体语境中去判断,则能推断出正确的理解。要逐步形成触能推断出正确的理解。要逐步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类旁通的能力。 通假字通假字: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音同或音近的乙字,乙字就是甲字的借用音同或音近的乙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有的是本无其字;有的是本有其通假字。有的是本无其字;有的是本有其字。如字。如“君子生非异也君子生非异也”,“生生”通通“性性”。 有一些有一些古今字古今字,在课本中也被列为通,在课本中也被列为通假字。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假字。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

14、它的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今字。如“至莫夜月明至莫夜月明”中中“莫莫”通通“暮暮”;“莫莫”是古字,是古字,“暮暮”是今字。是今字。 例例3.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错误的一项是( )( ) A. A.则则知知明而行无过矣明而行无过矣 ( (智智) ) B. B.欲欲信信大义于天下大义于天下 ( (信用信用) ) C. C.行李之往来,行李之往来,共共其乏困其乏困 ( (供供) ) D. D.虽有槁虽有槁暴暴,不复挺者,不复挺者 ( (曝曝) ) B【解析解

15、析】信,通信,通“伸伸”,伸张,伸张 【答案答案】 B B 偏义复词由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语义相近型。如: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孔雀东南飞)。“父兄”偏指“兄长”。 语义相对型。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息”一词是“劳动”的意思,那么这个词语的意义就偏重于“作”,“息”就成了陪衬。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请找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1 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 2忘路之远近忘路之远近3 3昼夜勤作息昼夜勤作息 4 4死生,昼夜事也死生,昼夜事也 5 5孰与君少长孰与君少长 6 6便可白公

16、姥,及时相遣归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7 7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8.8.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罚臧否,不宜异同9.9.能谤讥于市朝能谤讥于市朝1 1备他盗之备他盗之出入出入与非常也与非常也 ( (偏义在偏义在“入入”,进入进入) )2 2忘路之忘路之远近远近 ( (偏义在偏义在“远远”) )3 3昼夜勤昼夜勤作息作息 ( (偏义在偏义在“作作”,劳作、织布,劳作、织布) )4 4死生死生,昼夜事也,昼夜事也 ( (偏义在偏义在“死死”,死亡,死亡) )5 5孰与君孰与君少长少长 ( (偏义在偏义在“长长”,年长,年长) )6 6便可白便可白公姥公姥,及时相遣归,及时相遣归 ( (偏义在偏义在“姥姥”,婆婆,婆婆) )7 7我有亲父母,逼迫兼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弟兄 ( (偏义在偏义在“兄兄”,哥哥,哥哥) )8.8.陟罚臧否,不宜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 ( (偏义在偏义在“异异”,不同不同) )9.9.能谤讥于能谤讥于市朝市朝 ( (偏义在偏义在“市市”,闹市,闹市) )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四大类七种情况。(见专题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