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上册总结PPT学习教案

上传人:深*** 文档编号:10529985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469.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物理上册总结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学物理上册总结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大学物理上册总结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上册总结PPT学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上册总结PPT学习教案(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学1大学物理上册总结大学物理上册总结25、加速度6、运动方程22dtrddtda kajaiazyx kdtzdjdtydidtxd222222 k)t( zj )t(yi )t(x)t(r )(tyy )t(xx )(tzz 第1页/共45页3一、直线运动(一维运动)二、抛体运动(二维运动)三、圆周运动(二维运动)1、圆周运动加速度2、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 aaan dtdnR 2)t ( 角位置角速度dtd 角加速度22dtddtd 角位移 12 四、一般曲线运动(二维运动)牵牵连连相相对对绝绝对对u五、运动的相对性牵牵连连相相对对绝绝对对aaa第2页/共45页4内容要求: 经典理论式:

2、amdtrdmdtvdmF 2222xxxdtxdmdtdvmmaF 22zzzdtzdmdtdvmmaF 22yyydtydmdtdvmmaF 笛卡尔直直角坐标系RmmaFnn2 dtdmmaF 自然坐标系(平面)1 深入理解牛顿三定律的基本内容质点动力学 小 结:第3页/共45页5解题类型:amF ra 分两类由:(1). 运运动动、已已知知:mFFm运运动动和和已已知知 :(2).也可由已知部分量求出另一部分量 解体步骤及注意事项:4、分析力,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5、选定坐标系按牛顿定律列方程;6、解方程,先字母,后代数,结果有单位; 7、分析讨论所得结果。1、确立研究对象 认清是哪一

3、个物体或那几个物体。2、看运动3、取隔离体第4页/共45页60F 外外常常矢矢量量 P动量守恒定律 21tt12PPdtFI外外质点系的动量定理I 21ttidtFIdI冲 量12vmvmI 质点的动量定理可应用于任何一个分量常矢量xxPF0常矢量yyPF0常矢量zzPF0内力不影响总动量(解析式法, 矢量图法)2、熟练掌握动量和冲量的概念,灵活运用动量定理和动 量守恒定律。第5页/共45页73、熟练掌握功的定义即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深入理解 质点系的动能定理及计算。rdFdA baabrdFAKaKbbaabEErdFA 1K2KEEAAA 内内外外所有外力对质点组的功和系统内力对质点组做的

4、功之和等于质点组总动能的增量。质点的动能定理:质点组的动能定理:变力做功:第6页/共45页84、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保守力:保守力所做的功与路径的形状无关,而只决定于相互作用的质点的始末相对位置。PPAPBPBPAE)EE(EEA 势能 势势能能零零点点APArdFAE功能原理当A外 + A非保内= 0E k+ EP=常量机械能守恒定律条件A外 + A非保内 = E k+EP= )EE(PK 第7页/共45页95、深入理解两个力学守恒定律的物理意义,并联合应用。 碰撞(两个或多个物体相遇,物体间相互作用仅持续 极为短暂的时间)完全弹性碰撞非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动能守恒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完全

5、非弹性碰撞碰后有共同速度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第8页/共45页10刚体内容小 结 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amF JM 力和力矩的瞬时效应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第9页/共45页11力和力矩的空间积累效应、功 dMA 21 ArdFba 力的功:力矩的功:、动能平动动能:转动动能:221mvEK 221 JEK 第10页/共45页12KKKEEEA 123、动能定理刚体平动:刚体转动: dM 21rdFba 21222121mvmv 21222121 JJ 4、重力势能刚体势能:质点势能:CPmghE mghEP 第11页/共45页135、机械能守恒定律2211KPKPEEEE 守恒条件:质点:刚体转动

6、:2222112121mvEmvEPP 2222112121 JmghJmghcc 0A第12页/共45页14力的时间积累效应PPPdtFtt 12213、动量守恒定律12PP 0 外外F、质点的动量定理守恒条件:适用于质点系。PPPdtFtt 1221外外2、质点系的动量定理第13页/共45页151、角动量质点的角动量刚体的角动量 JL prL vmr 1221LLdtMtt 对于质点:对于刚体:力矩的时间积累效应2、角动量定理112221 JJdtMtt 112221vmrvmrdtMtt 第14页/共45页163、角动量守恒定律0 M质点:刚体:1221LLdtMtt 守恒条件:1122

7、 JJ 1122vmrvmr 对于物体或物体所构成的系统都适用。 内内外外MM 0 外外M单一物体:物体组:第15页/共45页17假设 1-在任何参照系中,物理定律的数学形式都相同假设 2-真空中的光速是一恒量一、爱因斯坦的两个基本假设二、洛仑兹坐标变换22cu11 )cuxt(tzzyy)utx(x2 三、洛仑兹速度变换2xxxcu1u )cu1(2xyy )cu1(2xzz 相对论小结:第16页/共45页180L220cu1LL 在相对于棒静止的惯性系中测得的长度 固有长度L 在相对于棒运动的惯性系中测得的长度 运动长度物体沿运动方向长度收缩,物体沿垂直运动方向长度不变(最长) 在各个不同

8、的惯性系中测量同一根棒的长度,在相对于棒静止的惯性系中测得的棒最长四、长度收缩第17页/共45页190 2201cu 在相对事件发生地点静止的惯性系中测得的时间 固有时间 在相对事件发生地点运动的惯性系中测得的时间相对论时间(最短)在各个不同的惯性系中测量二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在相对事件发生地点静止的惯性系中测得的时间最短相对于观察者运动的时钟变慢某种粒子从产生到衰变所经历的平均时间粒子寿命S固有寿命0 u2201cu 实验室S运动寿命 粒子五、时间膨胀第18页/共45页20六、同时性的相对性注意:“同地”指沿X轴上同一点; “异地”指沿X轴上不同两点S 系S系(1)同地异时异地异时(2)异地同

9、时异地异时(3)异地异时异地异时(同地异时或同时异地)(4)同地同时同地同时第19页/共45页21七、相对论动力学主要结论1. 质量02201mcvmm 2. 动量vmP vcvm2201 3. 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dtPdF )(vmdtd dtdmvdtvdm 202cmmcEk 4. 动能5. 静能6. 总能量200cmE 2mcE 第20页/共45页227. 动能定理)1()2(20 cmA合合8. 质能关系式2mcE m 2c E9. 能量、质量守恒)(2cmEii =常量常常量量 im10。能量、动量关系22202cPEE 处理力学问题时,一定要搞清问题是否满足经典极限条件(v0.1

10、c)第21页/共45页23合外力与位移正比而反向加速度与位移正比而反向位移随时间按余弦规律变化1、简谐振动的三条判据kxF 0 xdtxd,xmka222 )tcos(Ax 2、简谐振动的描述 解析法、 函数图线法、旋转矢量法振动学小 结:第22页/共45页244、位相 t质点的运动状态由位相唯一确定)tcos(Ax )tcos(Aa2 )tsin(A 3、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22020 xA 000Asin,Axcos ,A)tcos(Ax 第23页/共45页25)t(sinkAmvEK 2222121)t(coskAkxEP 22221215、简谐振动势能6、简谐振动动能7、简谐振动能量常

11、常量量 2m2PKm21kA21EEE 最大位移时势能平衡位置时动能动能势能相互转换、总能量不变。第24页/共45页26)cos(AA2AAA12212221 22112211cosAcosAsinAsinAant 2 1= 2 k (k =0,1,2,)21AAA 2 1= (2k+1) (k=0,1,2,)21AAA 极大条件:极小条件:8、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合成)tcos(Ax111 )tcos(Ax222 )tcos(Ax 第25页/共45页27波源一、机械波的产生与传播1.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媒质2. 波的两种基本类型横波纵波简谐波:当波源作简谐振动时,媒质中各质元也作简谐振动,其

12、频率与波源的频率相同,振幅也与波源有关3. 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物理本质 (1)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质元本身并不随波的传播而向前移动,所有质元均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作同方向、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 沿波的传播方向,后一质元的振动总是重复相邻前一质元的振动,只是在时间(或者在位相)上依次落后 (3)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随着振动状态的传播,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2) 波的传播过程是振动状态(位相)的传播过程4.波的几何描述波线、波面、波前、波动动学小 结:第26页/共45页28二、描述波动的物理量1.波长: 波波源源 T1 x2T 22.周期T: xTt3.频率4.波速u: Tux tx 周期、频率与介质

13、无关,与波源的相同 波长、波速与介质有关 波在不同介质中频率不变 不同频率的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第27页/共45页29三、波动方程(波函数) )(cos,0 uxtAtxy 1。若已知某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x)cos(0 tAy.yx.uop)2cos(0 xtAT 22 uuT“-”表示沿x轴正向传播“+”表示沿x轴负向传播 )(2cos,0 xTtAtxy )(2cos,0 xtAtxy )(2cos,0 utxAtxy波动方程振动状态、振动曲线、波形图第28页/共45页302. 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2cos(,0 xtAtxy(1) 当x一定)(0 xx )2cos(00 xtAty)

14、2cos()(00 xtAxy(2) 当t一定)(0tt (3) 当x,t都变化 xytt + txtu u3.质元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uxt(sinAty )(cos222 uxtAtyax第29页/共45页31)uxt (sinVA21E222k )uxt(sinVAE222 )uxt(sinVA21E222p 动 能势 能总机械能结论 (1) 动能和势能在任何时刻位相相同(2) 动能和势能在任何时刻量值相同(3) 总机械能不守恒四、波的能量1. 波的能量表达式 第30页/共45页322.波的能量密度2221Aw 3.能流 suAP2221 单位时间通过媒质中某一面积的能量 4 . 能 流

15、 密度通过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平均能流(波的强度)uAI2221 u单位体积内波的能量 五、惠更斯原理 媒质中任一波阵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在其后的任一时刻,这些子波的包迹就是新的波阵面。在均匀各向同性媒质中,平面波的强度不变,球面波的强度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介质无吸收)5. 平面波和球面波的振幅第31页/共45页33六、波的干涉1.波传播的独立性几列波在传播过程中,在某一区域相遇后再分开,各波的传播情况与相遇前一样,仍保持各自的原有特性(即保持原来的波长、频率、振幅和振动方向),继续沿原来的方向传播2. 波的叠加原理在几列波相遇的区域内,任一点的振动,为每个分振动

16、单独存在时在该点产生的振动的合成两列相干波在某一区域相遇时,使 某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加强,使另一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结果使波的强度形成稳定分布振动方向相同位相相同或位相差恒定频率相同相干条件干涉现象3.干涉现象第32页/共45页34(1)干涉加强条件 k2),2, 1,0( k21AAA 21212IIIII (干涉相长)(2)干涉减弱条件 ) 12( k),2,1,0( k|21AAA 21212IIIII (干涉相消)若21 krr 212) 12(21 krr, 2, 1, 0 k, 2, 1, 0 k加强减弱4. 干涉加强、减弱的条件 12122)(rr第33页/共45页35七、驻波1

17、.驻波的形成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叠加后形成的波0|2cos2| xAtxAy cos2cos22. 驻波方程 波节位置:振幅为零的点4) 12( kx,2, 1,0 k 波腹位置:振幅有最大值A2|x2cosA2| 2 kx,2, 1,0 k 相邻波节(波腹)间距:2/1 kkxx第34页/共45页364. 半波损失波疏媒质u uu小大波密媒质 u大 u小有半波损失无半波损失5. 求驻波方程的基本步骤 位相分布位相分布一波节两侧各点的位相相反相邻波节间各点的位相相同3. 驻波的波形不前进,能量也不向前传播,只是动能与势能交替地在波腹与波节附近不断地转换 八、多普

18、勒效应八、多普勒效应观察者接受到的的频率波 源观察者RS)(S R )(R SSRRuu 第35页/共45页37一、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 质量一定时(2) 常用形式RTMPV (3) 分子数密度n表示nkTP 常常量量 TPV二、 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wnP32 221vmw kT23三、理想气体的温度公式wkT32 mkTv32 RT3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分子物理学小 结:第36页/共45页38四、 理想气体的内能1.自由度(1) 单原子分子3 i(2) 双原子分子5 i(3) 多原子分子6 i2.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的平衡态下,气体分子的每一个自由度上都均匀分配 的平均动能。

19、kT21kw一个分子的平均总动能kTi2 一个分子的平均总能量wkTi2 一摩尔气体内能0ERTi2 3.理想气体的内能RTiME2第37页/共45页39五、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在速率v 附近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NdvdN)(vf2223224vekTmkTmvpv六、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 vfv dvvfvv 21 NN 1 10 0dvvfm一定时,T升高,曲线变宽变平。T一定时,m减小,曲线变宽变平。第38页/共45页40分子的平均自由程pdkT22 平均碰撞频率vdnZ22 分子数按高度分布规律kTmgzenn 0压强按高度分布规律RTgzepp0八、重力场中

20、理想气体分子按位置的分布七、三种统计速率最可几速率 RT4.1vp 平均速率 RT6.1v 方均根速率 RT7.1v2 第39页/共45页41一、 理想气体的内能TCMEV R2iCV 二、 热力学第一定律AEAEEQ12 系统吸热;系统放热。三、 等值过程等容过程:)(12V12VTTCMEEQ 0dV 0Qd 0Qd AddEQd 0Ad TCMEV 热力学小 结:第40页/共45页42等温过程:12TTVVRTMAQln 0dT 0dE 等压过程:)(12PP12PTTCMAEEQ )()(1212PTTRMVVPA RCCVP 绝热过程:)()(12V12QTTCMEEA i2iCCV

21、P 0Qd 第41页/共45页43在P-V 图上是一条闭合曲线。 0E 正循环(热机循环): 在P-V 图上顺时针闭合曲线。21QQA 121QQ1QA 逆循环(制冷循环): 在P-V 图上逆时针闭合曲线。21QQA 2122QQQAQ 四、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在P-V 图上由两条等温线、两条绝热线构成。12TT1 卡诺正循环:卡诺逆循环:212TTT 恒恒量量 PV恒恒量量 TV1 恒恒量量 TP1第42页/共45页4412TT1 在相同的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不可能高于可逆热机的效率。12TT1 在相同的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效率都相同,与工作物质无

22、关。六、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统计意义 在孤立的系统内,一切实际过程都是向着热力学概率增大的方向进行。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五、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开尔文表述:不可能制成一种循环动作的热机,只能从一个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其它物体不发生任何变化。克劳修斯表述:第43页/共45页45 =该宏观状态所对应的微观状态数热力学概率。 lnkS熵公式:S 是系统内分子热运动无序性的量度,是状态量。七、 熵增加原理克劳修斯熵公式: BA12TQdSSTQddS 在孤立的系统中,自然过程总是沿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是不可逆过程。平衡态对应于熵最大的状态。第44页/共45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