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4076222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三篇 路基路面一、设计依据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4.3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5、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0、天府新区2015年第二批项目新兴28、新兴33、新兴34路 初步设计;11、成都市城市道路沥

2、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12、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技术导则之城市道路路基路面设计导则(2014年试行版);13、其它国家、行业、地方现行执行规范、规程、标准。二、工程施工和验收标准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CJJ 44-91);3、沥青路面施工和验收规范(GB50092-96);4、城镇道路与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2008);5、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和维护规范(GB50642-2011);三、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1、建议膨胀土边坡为永临结合性质,在坡脚或土石交界处应考虑隐形挡土墙、埋

3、置式抗滑小桩等加固措施。回复:本项目周边为工业区,后期将进行场平挖除处理,为避免工程浪费,现设计的所有边坡不采用永久性圬工加固措施。2、软弱地基路段建议采取盲沟或强夯进行方案比较。回复:本项目软土分布于地表局部段落,一般厚度为11.5m左右,个别段落最大厚度不超过2.5m,故仍采用清除换填处理。3、核查地勘报告,路槽至地下水位高差不应小于1.5m,否则应加深盲沟排水。回复:经核查地勘报告,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与地下常水位高差小于1.5m的地段路床换填砂卵石。4、补充道路交通等级,核实车行道路面结构是否满足交通需求。回复:根据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支路

4、交通等级为轻、中交通,结合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交通量分析,考虑今后重车的作用,三条道路的路面按中交通设计,路面结构组合和厚度满足以上的导则要求。四、设计范围 1、本文件为新兴28路、33路、34路施工图设计,设计里程范围新兴28路:XX28K0+042.683 XX28K0+928.910;新兴33路:XX33K0+023.109 XX33K0+650.414;新兴34路:XX34K0+042.734 XX34K0+867.035;设计内容包括路基设计、路面设计、路基排水设计。2、由于雨污水管线开挖需要,道路两侧开挖宽度各加宽5m。该范围土石方数量计算原则为:挖方段由雨污水管线开挖引起的路面设

5、计标高以上土石方计入路基工程,路面设计标高以下开挖和回填量由管线工程计量;填方段加宽范围内的填方均计入路基工程。五、路基设计1、路基横断面布设根据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市政基础设施设计技术导则之道路设计基本规定和线形设计导则(2014年试行版)规定,新兴28路、33路、34路横断面组成如下:新兴28路XX28K0+042.683XX28K0+928.910、新兴34路XX34K0+042.734XX34K0+867.035为城市支路,道路横断面宽为20m,断面组成为3.5m人行道+2.75m非机动车道+3.5m车行道+0.5m中分标线+3.5m车行道+2.7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车行道横

6、坡为双向坡,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为内单向坡,坡度为2.0% 。新兴28路、新兴34路路基标准横断面新兴33路XX33K0+023.109XX33K0+650.414为城市支路,道路横断面宽25m,断面组成为3.5m人行道+2.25m非机动车道+7.5m车行道+0.5m中分标线+7.5m车行道+2.25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车行道横坡为双向坡,坡度为1.5%,人行道横坡为内单向坡,坡度为2.0% 。新兴33路路基标准横断面2、一般路基设计2.1 路基填料和压实标准要求(1)优先选用级配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150mm。(2)泥炭、淤泥、膨胀性岩土

7、、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和盐化岩石、有机质土、有机垃圾、不满足强度和粒径要求的建筑垃圾不能用作路基填料。(3)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能用作填料。(4)路基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路基压实度和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按照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年版)要求执行。如下表所列: 路床和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最大粒径(mm)路床填方路基00.36951000.30.8495零填和挖方路基00.36950.30.8495路堤上路堤0.81.53948m上部8m边坡

8、1:1.5,下部边坡1:1.75;路面下8m处分别设置一级平台,平台宽为2m。为达到美观的效果,边坡修饰时可利用超宽碾压削坡,将边坡做成弧形。受水浸淹部分的边坡坡率采用1:2.0,并在设计水位下填砂砾石。 路堑边坡高度和坡率设计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留后患的原则,尽量减少破坏天然植被和避免破坏山体平衡,在坡形坡率设计上,应放缓坡率,避免生硬的切坡坡形,堑顶应避免生硬的折线尽量采用弧形过渡,主要采用植物绿化防护。根据各个坡体不同的地质情况,路堑边坡坡率值详见下表岩性风化程度每级坡高坡率泥质砂岩中风化8m1:0.751:1.0强风化8m1:1.01:1.25全风化8m1:1.251:1.5素

9、填土、坡残积土等8m1:1.5弱膨胀土6m1:1.51:2.02.3 基底处理一般地段:路堤基底为耕地、草地时,必须先清除地表种植土后方可填筑,清表平均厚度为0.30.5m,采用挖方合格填料回填和压实,清除的表土应集中堆放,用作绿化用土。在积水洼地上填筑路堤时,应排除明水、清淤后方可填筑。填方地段当地面横坡(或纵坡)为1:51:2.5时,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3.0 m的台阶,并设置向内倾4% 的横坡。填前基底均需夯压,基底压实度不得小于90%。地面横坡陡于1:2.5的填方路基应按路基工点设计。水(鱼)塘地段:当路堤全部侵占水塘时,抽水、挖淤后直接进行填筑;当路堤部分侵占水塘时,采用设围堰抽水

10、清淤后在设计水位+50cm以下部分路堤填筑砂砾石。挖方地段:挖方地段应进行清表处理,清表平均厚度为0.30.5m,清除的表土应集中堆放,用作绿化用土。2.4 填挖交界处理当地面横坡(或纵坡)陡于1:5时,需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3m的台阶,并设向内倾4%的横坡,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填筑应由最低一层台阶填起,然后逐台向上填筑,分层夯实,所有台阶填完之后,可按一般填土进行。对于横向半填半挖路基,挖方一侧应对路床深度范围内的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压实度不小于95%;并沿横断面方向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处理。对于纵向填挖交界处,纵向填挖交界处的挖方部分在路面结构层以下沿路线方向10m范围内超挖,最大

11、超挖深度2m。碾压夯实后沿路线方向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加筋处理。对地下水或基岩裂隙水丰富路段为避免下渗水软化路堤,填挖交界处应设置纵向或横向碎石盲沟以拦截地下渗水并于合适位置横向引出。填挖交界部分填料由挖方部分的岩土性质确定,一般挖方为土质和软质岩时,填方部分采用砂砾石填料。挖方部分为岩质时,填方部分宜采用填石路堤。超挖回填部分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5%。2.5低填浅挖路基设计由于受地形、地貌等条件的制约,部分路段路基填土高度较低,有部分路段为零填挖。为保证路床强度,对填土高度不超过2m的路段,路基填筑时采用换填措施。具体措施如下:地基天然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应至少超挖到路床底,分层回填砂砾石,保证

12、路床范围压实至95%;当地下水发育,低填段应根据前后地势设置盲沟,盲沟应与路面的碎石垫层相连。2.6不良地质路基设计原则(1)软弱地基本项目软弱地基段主要为表层浅层软土和杂填土等。浅层软土主要分布在鱼塘、水田段,层厚03m,采用挖除换填处理。松散杂填土层厚12m,采用换填处理。换填均采用砂砾石。(2)膨胀土处理本项目范围膨胀土存在于地表,为厚1-2m的粉质粘土,为弱膨胀土。连续填方高度大于5m路段较少,膨胀土多存在于浅层地表,根系杂质含量较多,且成都地区雨季较长,不易翻晒控制含水量,故本项目挖方弱膨胀土均作弃方处理。有膨胀土地层的路堑边坡,考虑到两侧地块后期需要进一步开发,故采用放缓坡率的方法

13、处理其边坡。位于膨胀土内的路堑采用4m分级,平台宽3m,边坡坡率采用1:2,位于基岩上的膨胀土,基岩上层平台采用4m的宽平台。路堑最上一级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其采用客土喷播防护。挖方路床位于膨胀土地段采用换填砂卵石处理,厚度1.2m。2.7路基防护方案(1)路堤防护填土高度4.0m,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填土高度时4.0m时,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防护;浸水边坡塘坎以下(或设计水位+0.5m)边坡采用现浇C20砼实体护坡。(2)边坡平台、护坡道边坡平台、护坡道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可喷播草籽或植野草。(3) 稻田、苗圃、水田地段和鱼塘、水渠等浸水地段路基通过稻田、水田地段,设置护脚防护;当通过鱼塘、水渠等

14、浸水地段,采用现浇C20砼护坡加固防护。 (4)路堑防护 坡形、坡高:根据地层岩性、风化状况、不利结构面性质、地下水发育程度、地形地貌以和受地质构造作用的影响程度等综合因素考虑。尽量采用放缓边坡,以植物防护为主,一般不采用圬工加固工程措施。土质边坡、全风化强风化质岩边坡一级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多级边坡时,最上一级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其余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防护。中微风化软质岩、硬质岩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植草防护(挂镀锌铁丝网)。2.8 土石方工程新兴28路:挖方178044m3(土53412 m3石124632m3),弃方184146m3(土59514m3石124632m3),清表21846 m3

15、。新兴33路:填方5614m3, 挖方69801m3(土20908 m3石48893 m3),弃方14853m3,清表14853 m3。新兴34路:填方121815m3, 挖方41884m3(土12560m3石29324m3),弃方21565m3,清表21565 m3。本路段清表土作绿化用土;挖方中的泥质砂岩、砂岩等经试验合格后用作路基填料。借方协调周边建设开挖土方情况,以综合利用并满足施工进度为原则。路床换填的砂砾石可就近到双流等地拉运。弃方可以被周边建设和景观用土消化,故不单独设置弃土场,尽量根据周边建设进度尽快消化弃土,减少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3、公路用地界路堤以路堤边沟外侧沟壁以外1.

16、0m(挡土墙段以墙址以外1.0m),堑顶以外(有堑顶截水沟时以截水沟外侧沟壁以外)1.0m。六、路面设计1、设计原则路面设计应根据路面服务功能需求、交通量和组成,以和沿线气候特征、水文地质、路面材料资源情况等自然条件,结合国内路面发展情况和当地实践经验、施工技术水平,并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结构方案设计,选择适宜的路面结构组合厚度。同时加强路面结构内部排水,防止路面产生早期破坏现象,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提高行驶安全与舒适性。基层、底基层设计贯彻就地取材的原则,选择技术成熟、性能优良、经济合理的结构。2、 沿线自然条件(1)沿线自然条件路线所在区属亚热

17、带温暖潮湿气候区,属自然区划V2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冬无严寒、冬暖春早,多云多雾、日照少。多年平均气温1617.0。最热7月份,月平均气温2628;1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56.9。降水量分布不均,年际内变幅大,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41252mm,主要集中在69月份。3、 路面设计主要技术标准道 路 等 级 城市支路路 拱 横 坡 1.5%标 准 轴 载 BZZ-100路 面 类 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10年设计计算指标 设计弯沉值4、路面结构设计路线所经地区属公路自然区划V2区,路基处于中湿干燥状态,土基回弹模量取值E030MPa。结合工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交

18、通量分析,行车道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1.12 E+07,道路交通等级为中交通,路面设计弯沉值28(0.01mm)。根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成都市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道路结构设计导则(2011.5)和规建局初步设计审查纪要,道路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如下表:道路面结构(新兴28/33/34路)层位材料名称厚度(cm)上面层SBS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4粘层改性乳化沥青中面层SBS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地AC-20C6粘层改性乳化沥青下面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地AC-20C6封层改性乳化沥青(ES-2型)稀浆封层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7d抗压强度34MPa)20下基层水泥稳定碎石(7

19、d抗压强度23MPa)20垫层级配碎石20 总厚度765、路面压实和弯沉值检验要求5.1路面压实要求沥青路面上面层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8%,中、下面层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7%,禁止超过100%。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不小于98%,下基层不小于97%,级配碎石不小于97%。5.2路面抗滑技术指标横向力系数SFC6050,构造深度TD(mm)0.5。5.3路面弯沉值检验要求采用多层弹性体理论进行路面结构计算,各结构层竣工验收弯沉值的要求如下:主干道路面结构层和土基弯沉值要求结构层上面层AC-13中面层AC-20下面层AC-20水稳上基层水稳下基层碎石垫层土基厚度466202020-弯沉值(1/100mm)

20、2224.227.832.568.1207310.8人行道基层和土基弯沉值要求结构层厚度(cm)弯沉值(1/100mm)23MPa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65.4路基顶面310.56、路面结构主要原材料、混合料技术要求(1)沥青 沥青采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混凝土上面层采用SBS改性沥青。沥青原材料应严格按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规定的方法执行,其技术要求见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改性沥青应符合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表。沥青用量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 试验项目70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 (1/10mm)60

21、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R&B) 不小于 ()46T060610延度 不小于(cm)15T060515延度 不小于(cm)100蜡含量(蒸馏法) 不大于(%)2.2T0615闪 点 (COC) 不小于 ()260T0611溶解度 (三氯乙烯) 不小于 (%)99.5T0607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0603老化试验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 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残留针入度比(25) 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10) 不小于 (cm)6T0605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表 试验项目SBS (I-D)试验方

22、法针入度(25,100g,5s) (1/10mm) 4060T0604针入度指数PI, 不小于0T0604延度5,5cm/min 不小于(cm) 20T0605软化点 T R&B, 不小于() 60T0606运动粘度135, 不大于(Pas) 3T0625、T0619闪点, 不小于() 230T0611溶解度, 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复25, 不小于(%) 75T0662储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2.5T0661老化试验TFOT(或RTFOT)后残留物 质量变化, 不大于 (%) 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 不小于 (%) 65T0604延度5, 不小

23、于(cm) 15T0605(2)粗集料 沥青面层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不宜采用颚式破碎机加工。路面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力好的碎石或破碎砾石,不得使用筛选砾石、矿渣和软质集料。粗集料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其粒径规格应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4.8.3选用。应对沥青的粘附性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检验,如不符合要求时,可采用掺加部分消石灰或水泥代替石粉等措施。必要时可同时掺加耐热、耐水、长期性能好的抗剥落剂,掺入量由试验确定。集料质量应从源头

24、抓起,派专人驻集料加工厂,对不合格的集料不得装车、装船,对进场粗集料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查。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指 标单位表面层下面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洛杉矶磨耗值,不大于%2830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0吸水率,不大于%2.03.0坚固性,不大于%1212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1215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820水洗法0.3mmm部分),不小于%12含泥量(0.075mm的含量 ),不大于%3砂当量,不大于%60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4) 填料 沥青混合

25、料的矿粉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质量应符合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试验项目指 标试验方法视密度,不小于 (t/m3)2.50T0352含水量,不大于 (%)1T0103烘干法粒度范围0.6mm (%) 0.15mm (%) 0.075mm (%)100T03519010075100外 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 塑性指数 (%)4T0354(5)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应采用S9、S10、S12、S14和S16集料规格配合生产,集料加工时应装设除尘设备。沥青混合料用集料规格见下表。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表 规格名称通过下列筛

26、孔(mm)质量百分率(%)31.526.519.013.29.54.752.360.6S910090100/01505/S101009010001505/S121009010001505/S141009010001503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机制砂)规格表 规格名称水洗法通过各筛孔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0.150.075S161008010050802560845025010注:关于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说明:对进场的拌和设备应事先标定经过二级除尘后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是否符合要求(03mm热料仓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得

27、超过3%,其余各级热料仓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如果设备之最大除尘能力仍不能满足此要求,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冷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含量,尤其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并据此确定细集料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的控制上限(将上表中0.075mm筛孔通过率的上限10%下调,但不得上调)。沥青混合料矿料设计级配要求。沥青混合料用矿料级配表(方孔筛)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质量百分率(%)31.526.519.016.0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13C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

28、51548AC-20C1009010078926280507226561644123382451741337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应在施工前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按规范进行马歇尔试验和各项配合比设计检验,并满足下表要求。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以下步骤进行:1) 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附录B的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沥青用量,符合配合比设计标准和配合比设计检验要求,以此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合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和试拌使用。2)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对间隙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

29、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OAC、OAC0.3%等3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通过室内试验和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不宜大于0.2%。3)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拌和机按生产配合比结果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同时从路上钻取芯样观察空隙率的大小,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的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和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优选的工程设计级配范围的

30、中值,并避免在0.30.6mm处出现“驼峰”。对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检验等沥青混合料试验。(6)沥青混凝土面层混合料技术指标对于沥青路面各沥青结构层,除要求其使用的沥青或改性沥青、矿料等原材料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外,施工单位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和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提供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的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AC-13C、中下面层AC-20C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见下表。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表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备 注改性

31、沥青AC-13C普通沥青AC-20C击实次数(双面) (次)75次75次AC-13C为上面层,AC-20C为下面层。试件尺寸(mm)101.6mm63.5mm稳定度 MS (KN),不小于9.08.0空隙率VV(%)深约90mm以内3636深约90mm以下3636沥青饱和度VFA(%)65756575流值FL(mm)2424矿料间隙率VMA(%),不小于设计孔隙率(%)相应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13.219313124141351514沥青混合料上、中、下面层AC-13C、AC-20C必须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性能等试验,其设计验算指标应满足下表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

32、AC-13C、AC-20C)使用性能检验技术要求表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不小于改性沥青AC-13C3000T0719普通沥青AC-20C1200浸水马歇尔稳定度(%),不小于改性沥青AC-13C85T0709普通沥青AC-20C80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 (%),不小于改性沥青AC-13C80T0729普通沥青AC-20C75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不小于改性沥青AC-13C2500T0715普通沥青AC-20C2000渗水系数(ml/min),不大于改性沥青AC-13C120T0730AC-20C120(7)粘层、透层和封层1)粘层 沥青层与沥青层、沥青

33、层与基层或结构物之间应严格做好防污染工作,要求做到沥青面层施工零污染。同时沥青面层之间和其与基层之间、与沥青混凝土接触的路缘石、雨水进水口、检查井等侧面和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水泥混凝土桥面也应喷洒粘层油。沥青用量0.30.6L/ m2(沥青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乳化沥青总量,乳化沥青的残留物含量以50%为基准)。粘层油宜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其质量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40-2004表4.7.12PCR的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破乳速度_快裂或中裂(PCR)T0658粒子电荷_阳离子()T0653筛上剩余量 (1.18mm) 不大于

34、0.1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 E25_110T0622沥青标准粘度C25,3s825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 不小于%50T0651针入度(100g,25,5s)0.1mm40120T0604软化点 不小于50T0606延度(5) 不小于cm2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 不小于%97.5T0607与矿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积 不小于_2/3T0654贮存稳定性1天 不大于%1T06555天 不大于%5T06552)透层 基层施工完毕后,必须在基层上浇洒透层油,沥青层必须在透层油完全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气温低于10或大风天气,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透层油。透层沥青宜采用煤油稀释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

35、(M)-2,有关技术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40-2004表4.4要求。喷洒后通过钻孔或挖掘确认透层油渗透入基层的深度不小于5mm,并能与基层联结成为一体。透层油粘度通过调节稀释剂用量得到适宜的粘度,基质沥青的针入度通常宜不小于100。透层油用量通过试洒确定,液体沥青用量为0.61.5L/m2(沥青用量是指包括稀释剂和水分等在内的液体沥青总量)。透层油应紧接基层碾压成型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3)下封层 路面基层在喷洒透层油后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ES-2型稀浆封层法施工,相关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40-2004表6.5.5、表6.5.6要求

36、。稀浆封层采用普通乳化沥青作结合料。下封层厚度不宜小于6mm,且做到完全密水。封层应选择坚硬、耐磨、洁净的集料,各项性能应符合沥青混合料用粗、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稀浆封层矿料级配表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筛孔尺寸(mm)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率1009010065904570305018301021515 稀浆封层混合料技术表 项 目指 标试验方法可拌和时间(25),大于(S)120手工拌和稠 度 (cm)23T0751湿轮磨耗试验的磨耗值(WTAT)浸水1h (g/m2)800T0752(8)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基和底基层层采

37、用骨架密实型结构,其中碎石的单个颗粒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其颗粒的级配组成应在下表范围内。在施工前应进行水泥稳定碎石的配合比实验,基层以水泥稳定碎石7天龄期饱水抗压强度为34Mpa时的水泥剂量作为实际施工时水泥掺加量,底基层以水泥稳定碎石7天龄期饱水抗压强度为23Mpa时的水泥剂量作为实际施工时水泥掺加量。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集料级配 层位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31.519.09.54.752.360.60.075基层和底基层10068-8638-5822-3216-288-150-3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碎石,但应选

38、用初凝时间4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不应选用早强水泥以和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标号P.0. 32.5或42.5的水泥。2) 碎石碎石的压碎值应不大于30%,碎石中的扁平、长条颗粒的总含量不超过20%,碎石中不应含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9)级配碎石垫层轧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采用各类坚硬的岩石、圆石或矿渣,圆石的粒径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三倍以上,矿渣应是已崩解稳定的,其干密度和质量应比较均匀,干密度不小于960kg/m3,碎石中针片状颗粒总含量不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杂质。压碎值不大于30%。级配采用骨架密实型,组成见下表。级配碎石参考级配范围 筛孔37

39、.531.5199.54.752.360.60.075垫层100901007388496929541737820077、人行道人行道采用花岗岩面砖铺面,下设3cm厚砂垫层调平,20cm厚度水泥稳定碎石基层(7d抗压强度23MPa),级配等参数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人行道路基压实度不小于90%。人行道面砖、缘石材料和树池等布设以景观设计为准。8、盲道和无障碍设计(1)盲道设计人行道盲道宽0.3m,距围墙、花台、树池、绿化带0.3m,盲道连续设置,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应避开井盖铺设。盲道面砖颜色和材料根据景观设计,与人行道面砖协调。人行道成弧线形路线时,行进盲道应与人行道走向一致

40、。距人行横道入口、广场入口等0.3m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相对应。(2)无障碍通道平面布置根据道路人行道、人行横道线设置和各路口的实际情况确定。三面坡缘石坡道适用于无设施带或绿化带的人行道,人行道与缘石间有设施带或绿化带时,设单面坡缘石坡道。所有道路交叉口和路段人行横道均应设置供残疾人通过的缘石坡道,供手摇三轮车和轮椅为工具的残疾人通过。在人行横道与缘石坡道处不得设雨水口,如有冲突,可稍微移动缘石坡道的位置或雨水口的位置以错开。缘石坡道处车行道、人行道的路面结构和做法与路段上相同。缘石坡道用人行道面砖铺砌,路面结构组合与人行道相同,坡面转折处人行道面砖须切割齐整。七、路基、路面排

41、水1、路基排水路基排水设计原则:路基排水结合桥涵等排水设备,并与自然沟槽水系形成合理网络,同时考虑当地农田水利设施,不使农田失灌或冲毁,不使水源保护污染。(1)填方路段:路堤两侧设C20砼排水沟,排除路基范围的坡面水和地表水,与桥涵和排灌系统形成综合排水系统。排水沟采用矩形,并根据排水流量的大小调整排水沟的宽度和深度。路堤排水沟采用C20砼现浇,一般情况下沟深0.6m,沟宽0.6m,沟壁厚0.2m。(2)挖方路段:边坡高度较小,汇水量小路段,不设置路堑边沟,边坡水经人行道汇入市政管网排水。 (3)边坡平台截水沟:平台设截水沟,用C20砼现浇。各种排水沟尺寸可根据地形或相接的排水构造物情况作适当

42、调整,沟底纵坡应不小于0.5%,特殊困难计段不得小于0.3%。2、路面排水本项目路面排水按照城市道路排水系统布置,设置雨水篦子,集水井收集路面水,并由地下管线排水道路范围,相关设计见第七篇排水工程。八、施工注意事项1、道路周边地块场平可能改变地形,施工前应复测横断面地面线,按设计坡率调整开挖边界,填方范围若出现新增弃土应予以清除。防护和排水工程调整请和时通知业主和设计代表。2、对路基的技术要求(1)路基施工应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要求办理。(2)路基在填筑前应对场地进行整平夯压。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

43、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3)路基应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平整度、路拱横坡度和土基回弹模量后,方能进行路面施工。(4)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经常检查土的含水量和均匀性。(5)路基验收按相应标准规范进行。(6)C20混凝土实体护坡施工前应夯平边坡,每隔15米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0.02m,填充沥青麻絮;每隔5米切缝一道,采用沥青贯缝。(7)平台截水沟浇筑前应夯平边坡,严重超挖时,应先用砂砾回填,平整后再进行现浇防护。排水沟、平台截水沟和改沟每隔5米设置一道切缝,沥青贯缝。3、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要求在路基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底基层施工:在

44、底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基层施工。底基层、基层施工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1)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配料要准确,根据施工时的气温情况,用水量在拌和时以处于最佳含水量1.5%为宜,以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现场摊铺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2)摊铺作业基层和底基层应采用机械摊铺。(3)碾压作业要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时开始碾压,并严格控制压实质量,按重型压实标准,基层的压实度应达到98%,底基层的压实度应达到97%。(4)基层和底基层施工时,应加强现场的排水设施,以便降雨时,降在路基范围的雨水能和时排走,确保工程质量。(5)基层施工完成后,应尽快进行透层和封

45、层的施工,以防雨水下渗和满足施工期临时过车的要求。(6)底基层(基层)施工结束,即开始养生,养生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包括施工车辆)。(7)养生结束,即可按照有关文件和验收规范规定进行验收。当强度达不到规范和设计文件质量要求时,应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杜绝质量隐患。4、沥青透层油和粘层油以和封层施工技术要求在路面基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透层油宜紧接在基层碾压成型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浇洒透层油,透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下列要求:(1)在路面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在沥青砼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面层结合良好。透层油用煤油稀释的中凝液体石油沥青AL(M)-2,粘层油采用喷洒

46、型改性乳化沥青PCR。(2)喷洒透层油之前应清扫路面,遮挡防护路缘石和人工构造物避免污染。(3)透层油的洒布宜采用沥青洒布车一次喷洒均匀,有花白遗漏应人工补洒,喷洒过量的立即撒布石屑或砂吸油,必要时适当碾压。(4)若透层油被摊铺机粘起油皮、透层油达不到渗透深度,应更换透层油的稠度或品种。(5)透层油洒布后的养生时间应能确保液体沥青中的稀释剂全部挥发,然后尽早铺筑沥青面层,防止工程车辆损坏透层。(6)下封层采用稀浆封层宜紧接着透层油施工后进行,封层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原路面的泥土、杂物,修补坑槽、凹陷,较宽的裂缝宜清理灌缝;经养生和初期交通碾压稳定的封层在行车作用下应不飞散且完全密水。5、沥青混合料

47、的施工技术要求(1)沥青铺筑前,应检查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不符要求的不得铺筑沥青面层,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必须清洗风干或经铣刨处理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合料。(2)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合格后铺筑试铺段,并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同时从路上取芯观察检测孔隙率大小,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标准配合比矿料合成级配中,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和公称最大粒径筛孔的通过率接近目标配合比级配值,并避免在0.3mm0.6mm处出现驼峰。(3)铺筑上、中面层前,需检查中、下面层的工程质量和与下面层、基层的粘结性,对中、下面层局部质量缺陷应按规定进行

48、修复; 铺筑上、中面层前,对中、下面层表面应进行彻底清扫,清除纹槽内泥土杂物,风干后均匀喷洒粘层沥青。粘层沥青喷洒后应进行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和人员踩踏,不粘车轮时才可摊铺上、中面层。(4)沥青加热温度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表5.2.2-2、5.2.2-3的规定,并根据沥青品种、标号、粘度、气候条件和铺筑层的厚度选择。(5)在施工缝和构造物两端的连接处必须仔细操作,保证紧密、平顺。(6)沥青混合料拌制过程中:1)要严格掌握改性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和出厂温度。2)注意目测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和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青烟和离析

49、、析漏等现象。如确认是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和时予以纠正。3)要严格控制油石比和矿料级配,避免油石比不当而产生泛油和松散现象。4)混合料不得在储料仓中长时间储存,以不发生沥青析漏为度,且不得储存过夜。(7)沥青混合料摊铺应注意:1)连续稳定的摊铺,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未压实前,施工人员不得进入踩踏。2)要注意摊铺机接料斗的操作程序,以减少粗细料离析。3)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应选择在当日高温时段进行,路表温度低于15时不宜摊铺。摊铺遇雨时,立即停止施工,并清除未压实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应废弃。(8)沥青面层施工初压严禁使用轮胎压路机,以确保面层横向平整度。路面压实完成12小时后,方能允许施工车辆通行。6、其它未尽事宜参照有关规范、规定办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