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7603871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1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技术白皮书(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0页 共50页中国移动技术白皮书BEA公司谨呈2022年5月26日BEA公司作为当今软件应用服务器市场的翘楚,公司技术和产品脱胎于电信业巨子AT&T,解决方案成功服务于世界500强中所有的电信公司,在电信行业积累了深厚的经验。BEA中国公司则始终关注着中国移动的信息化建设,致力于将先进的行业经验和优秀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于中国移动。本方案详细阐述了对当今中国移动的竞争分析、NGOSS系统的建设分析、中国移动本土化的解决方案设计以及BEA公司的解决方案综述,本方案力图为中国移动提供一个先进的而又是可行的整体解决方案。BEA中国

2、系统有限公司中国移动技术白皮书1综述51.1规模竞争向业务竞争转变51.2新业务的诞生61.3移动业务竞争对软件平台的需求映射71.3.1EIS整体框架结构71.3.2企业应用集成平台91.3.3现有业务与Internet的嫁接111.3.4CRM系统的客户感知渠道的建设121.3.5建立新的商业价值链132NGOSS系统概述152.1NGOSS的体系结构综述172.2NGOSS系统实现192.2.1规划管理192.2.2企业级应用体系结构192.2.3技术实现233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分析243.1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现状分析243.2NGOSS与中国移动253.2.1综合接入门户26

3、3.2.2核心业务平台283.2.3系统互联平台294BEA TELCO-PLATFORM解决方案334.1解决方案综述334.2Weblogic Enterprise 构筑核心平台344.2.1核心业务平台描述344.2.2BEA WebLogic Server核心功能简介354.2.3BEA Tuxedo核心功能简介384.3Weblogic Portal 实现综合接入门户394.3.1接入门户方案描述394.3.2Weblogic Portal核心功能简介414.4Weblogic Integration 建立EAI平台444.4.1解决方案描述444.4.2BEA Weblogic I

4、ntegration核心功能简述474.5BEA PS助力完整解决方案495结语501 综述中国的电信市场无疑是当今全国、亚太乃至全球市场中最为炙手可热的市场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中国的固定电话用户超过1.8亿、移动电话用户近1.4亿、Internet用户数近3000万。今年1至3季度,我国电信业务收入达到2575.5亿元,在整个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国的电信市场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n 移动通信市场,从起步到今天不过六七年的时间,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一;n 互联网,短短4年间就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n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电信市场还孕育着更为巨大的发展空间。固定

5、电话全国普及率只有24.4,移动电话的全国普及率更是仅为10左右。 尽管如此,与国际各大电信巨头相比,中国的电信行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列强对中国市场觊觎已久,入世后的电信行业竞争强度和竞争战场将与迄今为止国内7大运营商的竞争截然不同。1.1 规模竞争向业务竞争转变中国移动用户普及率目前只为10,加之中国的人口基数巨大,移动通信正处于高度发展的时期。目前来看,用户数量的增长为中国移动通信业的主要增长点,换言之即对客户的争夺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愈演愈烈。移动运营商增加业务收入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扩容,发展更多的用户以提高在网的绝对用户数;二是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不断满足顾客除话音以外的需要,增

6、加单个用户的收益。前者属于粗旷型的途径,在网络发展的高速期非常有效。但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比如中国移动建设网络、中国移动建设、中国电信和网通等非移动运营商逐步进入移动运营市场,移动市场逐渐进入平稳发展阶段,竞争机制逐渐完善。此时后者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势必成为将来提高公司网络业务量、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从全球电信市场看,规模竞争早已为业务竞争所取代。其中最为成功的案例是日本NTT DoCoMo的I-mode业务模式。在1亿2千万人口的日本,NTT DoCoMo的用户数为3700万,其中I-mode的用户数为2526万,共有近40,000个业务相关网站。而I-mode的成功也主要是在移动数据

7、业务范畴内的新业务模式的开发。显然可以认为3G的到来无疑会给以业务竞争为核心的NTT DoCoMo带来更大的市场机会。1.2 新业务的诞生如何产生新业务,新业务的主要来源通常来自两个方面: 新技术可以带来新业务; 原有的业务通过碰撞衍生出新业务;前者可以归结到规模竞争的产物,在采用了新的技术如SMS、WAP、GPRS、CDMA、3G等技术后,新业务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从业务竞争的视角来看,运营商更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于后者。即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开发出新的业务,增加更据用户群亲善特点或是地域亲善特色的业务,从而保障运营商的长远发展。在上述两种产生新业务的途径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吸纳新技术还是衍生新

8、的业务,承受最为直接压力的将是运营商的业务支持平台。对业务支持平台最为直接的挑战在于: Time-to-Market的能力; 如何衔接商业开发人员、市场分析人员商业视图与具体IT人员的技术实现视图; 通过有效的途径,采用自动的数据搜集功能,获知客户行为、产品投放的反应、市场热点走向; 在2G逐渐成熟的中国移动市场,迎接2.5G或3G所带来的新的价值链的有效搭建模式;如上所示不一而足,而所有的要求归根到底是考察对软件平台能否实现上面的需求。1.3 移动业务竞争对软件平台的需求映射电信的发展与软件技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息息相关的。随着网络技术、CTI技术、智能网技术等电信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是Int

9、ernet逐渐成熟和产品化、CRM系统的跃进、B2B、B2C、B2E、B2P等各类新价值链的形成。分布式组件技术(DCT:Distributed Component Technology)对整个软件工业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相应的主流技术包括CORBA、J2EE、.net、Web Service、XML等均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商用化,极大提升了现在软件平台的能力。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的巨大市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依托于应用服务器使企业的EAI应用、工作流应用、CRM应用、DSS应用等有了实现的基础,同时对开发人员而言则屏蔽了复杂的底层技术,使软件技术向工业化迈出

10、了坚实的一步。具体到电信业务系统的业务竞争需求来看,BEA公司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移动而言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1.3.1 EIS整体框架结构 移动运营商的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在以下的几个章节中将从几个与移动运营支撑系统密切相关的专业系统角度进行讨论。在讨论每个专业系统的之前,应充分认识到Infostructure的重要作用。下图为电信运营商的EIS结构示意图:从上图中不难看出,软件平台将成为整个系统的核心所在。核心软件平台负担各种业务逻辑,并通过各种技术与各类应用相连。软件平台的应用范畴从适用角度来看可以分为2个领域: 夯实各类专业

11、应用的基础软件平台对外屏蔽底层各类技术细节:如何解决OLTP应用的性能和Failover;如何解决Workflow应用的创建、监控和运行;如何解决硬件平台、网络协议、数据库厂商以及软件结构之间的异构性?如何实现软件的集群结构和负载分担技术;如何保障分布式环境下的事务一致性控制;在传统C/S结构业已为三层或多层结构取代,传统的Client端为Browse、Wireless Client取代,J2EE成为国外大型电信运营商核心业务系统的当然之选后,构建各类专业系统时系统集成商不在制肘于缺乏底层技术开发人员、无法专注业务逻辑的实现等问题,所有的底层技术细节迁移到了Application Server

12、的覆盖范围之下。 构筑系统之间、系统与人之间、系统与硬件设备之间以及内部系统与合作伙伴的系统之间的桥梁;作为移动运营商的内部系统,按照中国移动关于BOSS系统的规范定义,包含7大模块。在这些模块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系统互联的需求。此外,作为BOSS系统的功能外延,势必需要构建从BOSS系统到网络设备、移动运营商与SP以及银行、邮储的互联问题。此外,当Web服务模式在中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中逐渐推行,则Internet的接入方式、企业Portal的接入等也应归于互联平台负责的范畴之内。上述的互联问题在现有的系统中存在一些原始的应用形式,通常异步的消息传递机制,解决信息路由转发的问题。而根据现在系统的

13、需求,互联将是商务层面、业务层面的互联,需要软件平台提供包括交易控制、并发连接控制、安全性控制等更加复杂的技术保障。综上,正是由于电信技术的发展对于业务支撑平台的产生了众多新的需求,而软件技术的发展则为实现业务支撑平台的新需求提供了可能。1.3.2 企业应用集成平台应用系统与企业外系统,如银行系统、邮储系统、供应商的ERP系统等之间互联。通过统一平台提供应用互联平台(EAI)。企业应用集成(EAI)是一集成计算机系统及应用的解决方案。企业应用集成具有精简用户接口及子系统的能力,因此可将系统架构简化。尽管如此,企业应用集成要求各种应用能够顺畅地交换功能及数据信息,并要求尽量少改动或完全不改动应用

14、本身。这一集成过程需要规划不仅要使各子系统能够相互通信,并且还应允许将来进行灵活的改动。企业在异构平台上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连完整的企业应用互连解决方案EAI(企业应用集成)。通过它,能够帮助客户能够在一个复杂的企业应用环境下实现不同厂家产品,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有效的互连,为企业构造一个紧密协作、集中管理的,同时又是一个高可靠、高可用、易于扩展的企业应用环境,为企业的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1) 域管理策略为了有效的区分、管理不同的应用系统,多个应用系统之间的互连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互连域。各种应用系统间互连的属性被定义在域管理属性文件中,统一电信支撑平台通过分析域管理属性文件来实施对不同应用系

15、统间互连的管理。 域是可互操作的。客户可以根据应用系统的特点,定义域是单向操作还是双向操作。 域访问是安全的。客户可以定义不同域互连时开放的程度,定义特定用户所能访问的特定服务或对象。同时,域间传输的数据是可加密和压缩的,这也是由客户来定义的。 域管理是通过域网管来实施的。通过域网管,集成平台可以控制不同域之间的互连,可以关闭/启动域连接,统计域连接的各项指标等。 域是独立的。通过域,可以把应用划分成比较独立的模块,使得多模块间的影响相对减少。2)事务完整性控制在应用域间的事务完整性控制方面通过两阶段提交协议支持。两阶段提交协议是为解决分布计算环境下数据一致性问题提出的,目前所有主流的数据库产

16、品都提供了两阶段提交协议的接口。3)标准协议支持在应用域互联中应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协议。具体实施互连方案时可根据应用系统的要求来选择系统间的互连协议。4)B2B集成随着移动梦网的开展,业务不断推陈出新,B2B的集成能力将成为对系统的未来需求之一。1.3.3 现有业务与Internet的嫁接通过Internet来推行自身的业务,开展网上营业厅、网上客服、网上自服务甚至电子商务将会成为各大电信经营商竞争的主要战场,因此Web类型的应用将逐渐成为电信经营商需要花费巨大精力的应用类型。在将移动现有业务推行到网上后,随着业务种类的不断发展以及用户对网上应用便捷性的认识的提升,网上系统支撑的容量以及面临的

17、问题也将不断攀升,从而对软件平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l 在电子商务系统的各个实现层次上应当完全遵循业界相关标准,使得电子商务用户的业务系统具备充分的平台无关性,当其应用从一家产品转换到另一家产品时,其业务系统的程序代码不需任何改动或只须做极少的必要调整,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的投资。l 多层的结构设计使电子商务系统在设计和实现上可以分别实现,各个功能层次相互之间相对独立,其设计、实现和维护的工作可以分步和独立完成,不会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简化电子商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维护。l 电子商务系统由于业务模式和发展周期的不同,系统可能出现运行瓶颈,而瓶颈的出现可能发生在多层结构中的任一层。这时企业可以根据

18、实际情况,在发生瓶颈的位置增加投资(扩充硬件资源:,内存或者增加新的服务器),实现整个系统性能的提升,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的位置,充分提高企业投资的利用率。l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各个从事电子商务的厂商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在多层结构的各个方面可能出现不同厂商各领风骚的局面,这对从事电子商务的用户来讲当然是件好事,但传统的电子商务实现模式无法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优化其系统性能,而多层的体系结构允许企业在电子商务的各个层次选择不同厂商的产品,使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组合,而不是只能捆绑在一家厂商的产品之上。l 多层的体系结构允许企业灵活地部署其电子商务应用,在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安装安全

19、产品,提高整个电子商务应用系统的安全性。1.3.4 CRM系统的客户感知渠道的建设当业务竞争取代规模竞争成为移动经营商主要的竞争手段后,如何吸引新用户、保持老用户对所有运营商而言将十分关键。Hurwitz Group曾给出了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它们是:l 信息分析能力尽管CRM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同客户打交道的自动化程度,并改进与客户打交道的业务流程,但强有力的商业情报和分析能力对CRM也是很重要的。CRM系统有大量关于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信息,企业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些信息,对其进行分析,使得决策者所掌握的信息更完全,从而能更及时地做出决策。良好的商业情报解决方案应能使得CRM和ERP协同

20、工作,这样企业就能把利润创造过程和费用联系起来。l 对客户互动渠道进行集成的能力对多渠道进行集成与CRM解决方案的功能部件的集成是同等重要的。不管客户是通过Web与企业联系,还是与携带有SFA功能的便携电脑的销售人员联系,还是与呼叫中心代理联系,与客户的互动都应该是无缝的、统一的、高效的。如前所述,统一的渠道还能带来内外部效率的提高。l 支持网络应用的能力在支持企业内外的互动和业务处理方面,Web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使得CRM的网络功能越来越重要。以网络为基础的功能对一些应用(如网络自主服务、自主销售)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网络作为电子商务渠道来讲很重要,另一方面,从基础结构的角度来讲,网络也很重

21、要。为了使客户和企业雇员都能方便地应用CRM,需要提供标准化的网络浏览器,使得用户只需很少的训练或不需训练就能使用系统。另外,业务逻辑和数据维护是集中化的,这减少了系统的配置、维持和更新的工作量,就基于互联网的系统的配置费用来讲,也可以节省很多。l 建设集中的客户信息仓库的能力CRM解决方案采用集中化的信息库,这样所有与客户接触的雇员可获得实时的客户信息,而且使得各业务部门和功能模块间的信息能统一起来。l 对工作流进行集成的能力工作流是指把相关文档和工作规则自动化地(不需人的干预)安排给负责特定业务流程中的特定步骤的人。CRM解决方案应该能具有很强的功能,为跨部门的工作提供支持,使这些工作能动

22、态地、无缝地完成。l 与ERP功能的集成CRM要与ERP在财务、制造、库存、分销、物流和人力资源等连接起来,从而提供一个闭环的客户互动循环。这种集成不仅包括低水平的数据同步,而且还应包括业务流程的集成,这样才能在各系统间维持业务规则的完整性,工作流才能在系统间流动。这二者的集成还使得企业能在系统间收集商业情报。1.3.5 建立新的商业价值链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不断发展,随着中国移动搭建好自己的网上企业门户,使得业务提供模式多样化,直接带来的将是新的商业价值链的形成,如中国移动与各个内容服务SP、中国移动与其它商家、中国移动与其它电信运营商等。搭建新的价值链对业务支撑平台也带来新的需

23、求,如何灵活部署、动态形成基于HTTP(HTTPS)的商业通道;如何解决B2B、B2C、B2P、B2E的门户建设;如何控制并发连接、维持交易完整性;如何因人而异控制权限,提供个性化服务?如何保障自己的支撑平台的开放性,以保证能够顺利与其它实体的平台相连?对支撑平台而言,从软件标准角度分析各类需求: 处理异构系统的互联方面的标准以及规范n J2EE1.3规范中的J2EE Connector Architecture(JCA)n Web Servicen XML 处理B2B协作n ebXML(e-business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n XOCP(eXtensib

24、le Open Collaboration Protocol)n RosettaNet 1.1、RosettaNet 2.0n CXML(Commerce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处理安全方面n X.500n X.509n PKIn SSLn SETn 除了上述的协议以及标准之外,工作流的流程管理、Portal的管理、内容管理、Catalog管理等方面也是软件平台必备的功能。2 NGOSS系统概述从OSS的演进历史看,OSS的发展是伴随着OSS所服务的通信行业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共同演进的。这样的转变是从70年代的大量的手工操作生成流程开始的,在80年代和90年

25、代早期进入了Point automation时期;90年代末期到现在,有关业务流程的管理的市场演变的更加复杂。这种演变的趋势引发了系统技术的重组。上一代的OSS技术基于一个基本的前提,即订单和“游戏规则”所运转的商业环境是可以清除理解和分析的。但是,现在的市场则是非常不同的,其灵活性、流动性以及不可预知性均大大提高。过去的计费模式也可以支持某种程度上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因此在缺少time-to-market压力的市场环境下,允许制定相对缓慢的标准。而时至今日OSS供应链上驱动力是适应迅速变化的技术,以处理系统对速度、规模、灵活性、易于编程以及价格的需求。 NGOSS对Service Prov

26、iders(服务提供商)而言: 将引入一项新的服务或技术的周期缩短至少50,如18个月减少到9个月; 减少每个组件需要的物理接口数量; 重定义多个OSS系统之间点对点通讯的模式为一个逻辑的接口环境; 将工作流、业务处理过程的管理集中化; 提升通用的、统一的工具和服务环境; 提供通用的数据模式和实现方式; 推动从遗留的OSS环境中的发展; 新OSS系统提供统一形式的观感和感受; 减少运维的费用; 增加运营商选择提供商的机会; 国外的电信服务提供商业已将发展和部署NGOSS系统作为提升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引入NGOSS系统为电信服务提供商带来以下的收益:市场占有率: 提供新的服务、获取新的

27、收益 获得新的市场占有率 得以进入新的市场 提升客户忠诚度 增加Time-to-Market的能力,换言之即引入新技术的能力和开发新业务的能力; 将引入一项新的服务或技术的周期缩短至少50,如18个月减少到9个月;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建立集中的工作流和生产流程的管理; 增加通用的和统一的工具和服务环境; 建立统一、一致的接口和门户;运维方面的收益 降低操作的消耗; 降低IT扩容和修改的消耗; 提升系统的开放性,可以方便的引入多个服务提供商; 提升系统的伸缩能力和适用能力; 在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和Single Sign On的技术; 降低开发的费用和周期 将原始的Point-to-Point的物理

28、接口模式改为逻辑的接口平台模式;2.1 NGOSS的体系结构综述NGOSS系统提供给业界的是一套整体的方案视图以及实现方案,以帮助运营商更加有效的辨识商业机会、构架企业级解决方案,并提出了如何基于现有的高分布式模式环境下的实施方案。 NGOSS Knowledge BaseNGOSS的核心目标是在运营商的核心支撑系统的不断演进过程中提供信息的重用机制,包括对业务和系统过程的信息传递。NGOSS从各个视角都提供了适当的视图,包括业务设计人员、系统设计人员、系统实现人员以及运行维护人员。NGOSS的基础来自多个全球的核心组织,如TMF、ITU、T1等。在TMF中,由Infrastructure t

29、eams(如eTOM、BAC、SDM、TNA以及TSA)协同工作,以完成NGOSS体系架构的设计和实现。NGOSS包括了一组原理以及过程,并形成了一个Framework。此框架将作为基于分布式计算解决方案开发和部署的指导。这样做的意义在于提供这样的能力,即商务过程的产生是通过现有的软件系统的集成或互操作的方式而形成的。在NGOSS系统中,主要可以分为3个层面来理解其系统结构: Process content主要包括商业过程管理(business process flows),系统过程计划( system process plans)以及过程实现脚本,contracts和reference co

30、de; Information Content主要包括业务实体(business entities),数据共享模式(shared data models), 和实现数据模式(realization data models); Infrastructure主要由TNA (technology neutral architectural )和TSA(technology specific architectural)组成TMF一共提交了2个NGOSS系统的版本:Release 1(2001年9月14日):NGOSS 第一版提出了一个整体的OSS集成框架结构。提供了一个通用的业务逻辑过程的视图,以及

31、如何分析、分解一个系统的业务过程的方法。同时,提供了共享信息的模式以及Contract的定义方法。并阐述了业界标准的分布式计算环境如何应用到系统中的原理和方法。Release 2(2002年3月14日):NGOSS第二版通过定义了一个核心的Infrastructure以及灵活的服务定义方法和灵活的系统集成机制有效的提高了OSS系统的适应速度和灵活性。NGOSS 2的核心技术中立框架TNA,提供了 Business Process顺序以及交互的方法; Service之间共享数据的Meta-model; 定义Services的可靠并且是技术中立的Contract定义机制。2.2 NGOSS系统实现

32、2.2.1 规划管理 NGOSS 具有先天的复杂性,其实现过程需要详尽的计划和控制。NGOSS的项目管理过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选择优秀的软件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如Rational Unified Process And Phase管理。 确保系统对标准的开放性,以保障系统自身的健壮以及不同系统之间的平滑互联。 制定设计、编码的标准; 创建详尽的项目计划; 控制对系统的任何变更; 制定QA保障计划2.2.2 企业级应用体系结构优秀的软件体系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清晰界定软件层次,每个层次代表统一的功能抽象,通过统一的接口进行交互。 接口实现、内部实现具有清晰的界限,保障系统内部实现的变革对

33、客户端透明。 系统结构简单清晰。2.2.2.1 Technology Neutral Architecture NGOSS最为显著的特点为:将具体的业务逻辑的实现具体技术剥离。NGOSS定义的TNA结构保障了系统对飞速发展的分布式组件技术的适应能力。NGOSS通过定义TNA、TSA的分离将框架设计和具体技术设计有效的分离。TNA可以支持开发人员采用业界最为优秀的分布式组件技术来实现TSA。采用这样的结构,从某种意义上将使NGOSS系统很难过时,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投资保护的问题。同时,TNA、TSA结构保障了系统引入新的技术时,不必对原有的体系结构进行全部的再设计,而系统中可以允许多种技术体制共存

34、。TNA的关键设计: Distribution Support(对分布式环境的支持)TNA在业务服务、流程控制以及系统底层服务之间定义了通用的通信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支持位置透明(Location Independence)、分布式交易( 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ntrol)、在分布式系统环境下组件(component)与服务(service)的交互方法。但是,在TNA中并未制定Service之间以及Inter-Service的精确的通信机制,而是定义了技术中立的封装业务的语义方法。 业务流程和软件实现分离OSS集成归根到底是对业务流程的支持,所有的组件协同工作的目标

35、也是实现某个特定目标的业务流程。TNA的观点是业务流程的闭环即可能以客户为终点的,也可能是跨越不同协同边界的其它SP的系统。因此,NGOSS基于TNA的模式定义业务流程,采用技术中立的服务定义方法。所有的业务流程的执行最终依靠过程执行引擎(Process Execution Engine)、规则引擎(Policy-based Rules Engine)。同时依靠过程执行引擎和规则引擎建立工作流的管理机制。这样的结构使每个组件(component)并不需要流程组装的逻辑,而只注重自己的功能逻辑的实现。随之而来的是应用组件的自然重用能力、业务逻辑的灵活修改能力。业务流程与Service实现的解偶对

36、Service的接口和语义的定义的技术中立性要求十分苛刻。在NGOSS中,依靠“Contract”的概念来实现。所谓的Contract,即定义分布式环境下的业务流程的语义方法。Contract最初以技术中立的形式定义,定义每个Service在业务流程中的功能。而将来在TSA中定义Service激活所需要的技术相关的信息,包括相应的通信协议以及激活方式等信息。NGOSS中还提供了Contract Registry以支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基于Contract发现、调用Service。 共享信息(Shared Information)NGOSS规定任何业务信息必须能够支持被所有的Service共享。

37、在这里NGOSS系统使用的是即Shared Information的概念。通过信息服务(Information Service)来协调对信息的访问、信息访问的接口以及信息一致性保障。NGOSS中包括了对不同的信息模式、不同的信息格式的转换方式。同时,还定义了多种技术体制下实现统一的信息服务调用的方式。2.2.2.2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下图展示了一个面向服务的NGOSS企业级系统的技术实现框图:EOM(Enterprise Object Model):在整个框图中的核心位置即企业对象模型EOM。EOM即一个面向对象的框架结构,封装和隔

38、离了应用层次上的业务逻辑和底层的技术实现、软件硬件平台。在中国移动的系统之中,EOM可以作为业务逻辑层的标准。EOM层面主要应包括以下组件: 人群(Community):代表一组个人、组织、机构、SP等。基于规则和属性可以获取人群中不同个体的关系。 服务(Service):包括各个层面上可供组装、调用的服务。 框架(Infrastructure):人群调用服务的所需要的系统组件和体系结构。 角色(Actors):包括访问EOM的个体和应用,如有线用户、无线用户、Internet用户、营业人员、客服人员、系统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等。EOM的要点: 将技术实现、不同技术体制的特性与应用层面上的业务逻

39、辑、呈现逻辑剥离。 依照松耦和的集成方式建立Service-delivery平台,提供调用位置透明和故障透明迁移能力。l Service-delivery平台应提供完整的安全机制,保障权限的控制和发放。l 保证一个分布式的数据模型(Distributed Data Model),基于这样的模式可以支持某个业务流程逻辑上可以跨越多个Service-delivery平台。2.2.3 技术实现 TMF的EOM的模型可以采用多种著名的分布式组件技术来实现,如J2EE、CORBA、.net(当然.net需要企业所有的平台均基于Windows平台,在本文中不做讨论)。从总体上看,J2EE技术是实现NGOS

40、S体系结构的最为优秀的技术体制之一。在TMF推出了TNA到J2EE的TSA后,众多的ISV、SI基于J2EE开发了NGOSS的系统实现方案。而随着JCA、XML、BPM等基于J2EE的技术的不断推出和丰富,J2EE对NGOSS系统的映射图愈加全面。CORBA技术对于电信、金融、制造业等业务流程服务、业务实现异构的企业系统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尤其针对NGOSS系统而言,CORBA IDL是对NGOSS TNA Contract的最直接的实现方法,同时RMI over IIOP提供了CORBA到J2EE的衔接桥梁。但是,CORBA至今没有提供对业务流程定义以及工作流管理的实现方法。此外,在CORB

41、A标准中并没有给出标准的部署方法,OMG正在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3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分析3.1 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现状分析前面详细讨论了NGOSS系统的设计原理和要点,本章将着重讨论如何将NGOSS系统应用到中国移动的系统建设之中。中国移动目前IT系统建设按照两级系统、三层结构的原则,目前正在大力建设BOSS系统,对计费、结算、帐务、业务管理及客服等功能进行集中、统一的规划和整合,使中国移动BOSS系统成为一体化的、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支撑系统。BEA公司从软件设计的角度深入分析移动各业务应用系统的应用类型,可以将这些系统基本分成以下几类应用:l OLTP类型应用n 计费系统中的批价

42、、计费、话单入库、优惠处理、累帐等核心处理;n 营业系统中的营业受理、开户、变更、查询等处理;n 帐务系统中的帐期销账、实时扣款等处理;n 客服系统中的客户投诉受理、客户申告受理、客户查询等处理;OLTP类型的应用在中国移动的系统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成为各专业系统的核心能力的实现。l 可靠消息传输类型n 采集系统:采集前置机需要可靠传递原始话单数据到计费中心;n 清算结算系统:在移动全国清算结算中心与各分中心之间的清算结算数据互传;n 消息上传下达:在全国中心与各分中心之间、各分中心之间有关政策、资费的传递以及省际业务数据的交互;l Web应用类型n 移动网上营业厅n 网上客服系统n 移动网站

43、建设n 网上充值卡业务n 电子商务l 工作流应用类型在中国移动的业务管理系统中,运营支撑系统、客户服务系统以及综合业务管理工程改造工程中涉及到多种工作流的管理,如代理商放号流程、客户投诉跟踪流程、营业受理稽核稽查流程等。工作流管理直接关系着运营系统的是否能够合理有效的运转。l EAI企业系统集成在中国移动的业务类型存在两类的EAI应用类型: 中国移动内部的各专业系统之间的企业级系统集成的应用; 中国移动与其他系统如银行、邮储系统的代收代缴业务以及与ISP、SP之间的互联系统。 系统互联的应用3.2 NGOSS与中国移动NGOSS作为众多国际领先的电信运营商、软件厂商、硬件厂商共同协力发展的体系

44、结构,无疑对中国移动的业务支撑系统具有巨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当然,在研究如何引进NGOSS系统的体系结构时,一定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系统在中国移动目前的系统背景下以及目前中国移动面临的市场和客户群体,只有这样才能真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洋为中用”。综合前面对NGOSS系统的整体描述,将NGOSS系统的要点结合中国移动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移动的业务支撑系统已经在针对OLTP以及可靠消息传递类型的应用方面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新的着眼点在于: 基于服务的平台建设营建基于服务的平台的建设,应成为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建设的核心所在。依照NGOSS系统TNA、TSA的核心结构设计,首先建设业务

45、支撑的核心平台,在实现软件平台底层功能的需求基础之:n 突出以服务为核心的NGOSS系统的理念。n 采用分布式组件技术作为将服务原子化、组件化的底层实现基础。n 遵循开放平台的原则,采用J2EE、CORBA等平台无关的技术和产品。n 遵循工业标准,如JCA、XML、ebXML、cXML、RN、SSL等技术标准。n 引入工作流、Web Flow、Pipeline的应用模式,提高系统的组装能力以适应变化万千的市场需求。只有建立了功能健壮完备的底层平台,所有基于平台的应用才谈的上应用的基础。 Web模式的服务渠道建设NGOSS系统中一再提及Internet技术对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模式和思路的影响之巨大

46、,在国外基于Internet提供各类服务已经是司空见惯的服务模式,几乎没有一个运营商不能够提供基于Web服务的服务。因此在中国移动面临中国联通甚至将来的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的竞争压力之下,依托软件平台开展多业务渠道的建设是必然的选择。Internet带给运营商绝非仅仅是客户端PC上的Browser,而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的转变。基于Internet这样一个无处不在的媒体,客户与运营商之间、合作伙伴与运营商之间、运营商与运营商之间的经营手段和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基于Internet建立企业门户绝非是仅仅是在门户上提供通常网站的基础服务,而是要把目前中国移动的各项业务推行到网上,

47、同时将原有业务与新的渠道相结合衍生更多的新的业务模式。3.2.1 综合接入门户门户的概念源自Internet。作为拥有众多接入媒体(GSM/Internet/SMS/ WAP),面临各种接入人群(既有客户、潜在客户、内部人员),提供各类型服务(网上客服、核心数据访问、网上营业厅等)的中国移动,其门户的概念更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l 智能化门户需求在搭建了企业门户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当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由前台员工与客户的面对面的双向交流,转变为由用户自主通过Browser方式、借助Internet形式享用运营商提供的各项服务。此时,运营商无法再借助于前台员工获取客户的资料、进行行为分析,

48、因此对企业门户提出了更多的新需求。要求企业门户能够支撑智能化的客户行为追踪和分析,并能够自动提供促销、打折以及广告信息,形成智能化感知的企业门户。l 接入手段多样基于移动网络能够提供给用户的接入手段,包括Browser、语音、SMS、WAP。众多的接入手段,如果分别建立其应用系统,提供相应的服务,显然是一种无奈之举。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分立系统的弊病毋庸置疑。因此,如何建立统一的接入系统,而又能够根据不同的接入手段提供不同的服务成为建立业务网上系统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l 接入人群多样服务推行到Internet上,势必造成享用服务的人群形形色色,其中有我们既有的客户,也有对公司业务感兴趣的潜在客户

49、,同样是既有客户也存在着忠诚度高的客户和信誉度差的客户。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当Web方式推行到企业内部的包括营业部门、帐务部门、市场部门、客服部门的同时,企业内部的员工也需要一个内部门户,这个门户虽然可能输入专网内部的系统、鉴权要求、权限控制更加严格,但是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门户。l 涉及核心生产信息众多全面的服务是需要企业核心数据的支持的,包括提供用户数据、用户帐务数据、客服记录等等。因此,企业对外的门户系统,势必需要与企业后台的各个核心应用系统交互,从而获取服务信息。l 并发压力巨大网上服务最严峻的考虑,无疑是不可预知的同时又是十分巨大的并发压力,企业构建的系统必须能够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50、才能真正保障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信誉。3.2.2 核心业务平台计费系统、帐务系统和综合营业系统无疑是企业系统的核心。此外,随着经营范围和方式的不断发展,客服系统、反欺诈系统等子系统的重要性也在逐渐增强。因此,在此将客服系统、反欺诈系统也归结为核心系统平台的组成部分。构造核心业务平台,势必考虑现有系统的建设情况。从中国移动的服务系统建设情况来看,各个子系统一般采用分立、合作的形式存在。即计费系统、营业系统、帐务系统、客服系统均独自存在,但是由于彼此之间的业务交错,在各系统之间存在大量的数据、应用接口。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类型逐渐丰富并涉足IP服务领域,原有的系统架构在新的市场环境和新的技术时代

51、下,逐渐捉襟见肘。结合NGOSS的设计,针对中国移动的核心业务系统,以下几个问题尤为关键:n 分布式组件化技术分布式组件技术带给核心平台灵活、迅速的部署的能力,对应用设计而言则大大提供软重用能力,有效提升系统的适应能力。n Web服务模式纵观国外的大型电信运营商无不将Web方式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业务渠道,依靠电信运营的先天优势,提供各种Web服务。n 工作流、企业门户的基础只有搭建了健壮的核心业务平台,才能为工作流管理、企业门户、个性化服务等各种实际的业务功能提供一个基础。3.2.3 系统互联平台作为中国移动的综合电信业务支撑系统势必需要提供系统互联的平台,一方面能够方便的部署与银行、邮储系统

52、互联,支持中国移动方便、灵活的与各类外系统进行业务交互;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内部的各种系统提供互联的平台。根据NGOSS的体系结构,互联平台的主要功能可以归结为2类: 系统互联,通过有效标准的方式将运营支持系统内部的各类系统连接; 工作流管理,以支持工作流(workflow)技术为核心,通过业务子系统适配器调用各个业务子系统来完成这些业务;3.2.3.1 系统互联系统集成层的应用主要是EAI类型的应用。BEA建议中国移动不应仅仅注目于功能的实现,而是应从平台建设的角度来考虑这一层次的应用设计。而作为系统的集成,业务子系统适配层是基础,负责连接底层的各个业务子系统,因此该层的建设对于能否很好地实现

53、中国移动的BOSS有重大的影响。集成已有的业务子系统的方式一般有三种:n 数据库级的集成:这种方式需要直接访问各业务子系统的数据库,执行纪录的增、删、改、触发器等的操作,从而实现数据同步和数据通信的目的。该方法需要对于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十分熟悉,否则,极有可能造成数据的不完整性与不一致性,也无法保证相应的业务子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只要数据库表的格式一发生变化,相应的OSS/BSS系统也必须进行更新,非常不灵活,相应的维护工作量很大,因此不是一种适合用于OSS/BSS的集成方式;n 协议级的集成:为各业务子系统采用的不同协议,例如CORBA,COM,RMI和TP Monitor专用协议等开发适

54、配器,该适配器可直接调用CORBA 对象、Java对象、TP Monitor Servicde、COM/DCOM对象,或将消息封装成HTTP/SMTP/SNMP等的协议格式,从而向业务系统发送请求或接收响应;该方式适用于已采用三层结构进行设计开发的业务子系统,例如基于BEA Tuxedo构建的本地网计费帐务系统。但对于采用专有技术构建的专有系统,则很难对跨越不同系统的安全、交易等进行管理。n 应用级的集成: 基于标准的J2EE JCA(Java Connector Architecture)技术,使用相应的Adapter Development Kit开发适配器,可管理跨越不同系统的安全、交易

55、等,直接与业务系统进行紧密集成。以往,遗留业务子系统的应用集成技术因缺乏标准平台而无法满足业务的需求。但现在,形势已发生变化,基于J2EE JCA规范的应用集成技术成为目前企业应用集成(EAI)的热点之一,它可以提供统一的交易、安全和连接管理,满足复杂业务的处理要求。3.2.3.2 工作流管理电信企业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大多数管理经营人员熟悉自己的业务,了解电信的发展情况,但不熟悉具体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业务系统实现;而实现这些业务系统的集成商则正好相反,熟悉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但并不清楚电信企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尤其是各种迅速变化的新业务。这就造成了矛盾。即当电信企业出于企业发展和市场的要求

56、需要改变OSS/BSS综合业务处理流程时,企业管理经营人员清楚业务的处理过程,知道需要哪些功能和服务,但无法将这一过程程序化;而集成商虽然知道如何将具体的某项功能或服务用计算机程序实现,但不熟悉经常变化的电信业务流程,因此,解决方案中将业务流程的管理与具体功能的实现分离开,使得经营管理人员只需要懂业务,通过图形化的工具将一项业务映射为一个工作流,进一步分解为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对应于具体的业务子系统中的某项功能;而集成商则不需要懂得电信的所有业务流程,只需要实现具体业务子系统的相应功能即可。工作流管理平台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 l 设计业务流程。OSS/BSS统一平台应提供可视化的工具,通过该工具

57、,管理经营人员只需在屏幕上拖放元素就能完成业务流程的设计。l 执行业务流程。基本业务流程机制负责管理流程在操作环境中的执行,自动排序和执行预定流程元素,并借助XML表示数据,用基于标准的消息服务传送信息。对于以应用为中心的业务视图,流程行为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此机制还可以在业务流程中涉及到人,将工作分配给具体的用户或职位。l 监控和优化业务流程。管理经营人员能跟踪流程状态,实时查看流程,并收集统计数据形成报告。接下来,他们还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评估流程,提高性能和吞吐量,并增加开机时间。无需中断业务流程就可能进行必要的修改。l 流程封装。使用户能将业务流程逻辑封装在一起,并从流程机制独立管理。这种

58、封装提供电信业务需要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隔离这些元素,用户无需影响整个流程或编写另外代码就能快速修改流程。最后,流程封装还有利于快速开发和部署组件应用或业务流程,进而大大节约成本,缩短市场推放时间。l 流程逻辑与应用组件的分离。业务流程管理层中必须能够将流程逻辑与应用组件分离开来。应用开发人员首先对低层业务流程组件编程,并允许管理经营人员利用这些流程,即借助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端到端业务流程。管理经营人员可以查看关键数据,而且在几分钟之内就能修改业务流程。这种功能使IT人员能集中精力处理战略价值更高的问题,而不只是实施全方位修订。l 动态业务流程。在生产环境中,流程管理机制能主动执行和管

59、理工作流应用。通过联机监控、动态重配置和统计报告功能,还可以进行连续改进和精确调整。l 基于标准。尽管各个业务子系统可能采用互不相同的专有技术设计,但这不妨碍作为OSS/BSS核心的业务流程管理层采用基于标准的技术构建。目前EAI领域的标准并未完全统一,主要有以下3种标准:J2EE Connector Architecture(J2EE CA)。J2EE Connector Architecture是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的扩展,它对应用开发进行革新。J2EE CA为所有应用的应用集成和适配器开发提供了标准方法。Java Messaging Service(JMS)

60、。正在简化集成的第二种标准是Java Messaging Service(JMS)。JMS提供与消息传输机制的标准编程接口,如IBM MQSeries、Microsoft Message Queue等。JMS尤其重要,因为它通过标准方法将现有消息传送系统集成到现代电子业务应用中,最终增强Web型企业的实力。Web Services。Web Services将XML作为数据格式,将标准HTTP协议作为传输协议,以此方式将现有应用集成到企业中。与其它方法(如CORBA或消息传送)相比,这种方法的侵入性不强,因而是与现有系统(如用C或COBOL写成的应用)集成的最佳方法。4 BEA Telco-Pl

61、atform解决方案4.1 解决方案综述BEA公司作为全球中间件市场的领导者,无论在交易中间件方面、Java应用服务器方面以及电子商务领域应用方面均具有业界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尤其是在电信领域,BEA公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在世界财富500强的垂直行业中,所有的电信公司无一例外的采用了BEA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秀产品只有服务于优秀的公司和具有针对性的应用才能实现产品的价值。BEA公司在深入了解中国移动的应用需求的基础之上,在本方案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BEA公司产品解决方案。4.2 Weblogic Enterprise 构筑核心平台4.2.1 核心业务平台描述整个

62、平台以BEA公司的核心产品Tuxedo、WeblogicServer(BEA WebLogic Enterprise包含了上述两个产品 )构成整个平台的底层平台。在这个平台上BEA公司的产品不仅囊括了当今最为流行并且成为事实工业标准的J2EE、CORBA技术体制,而且提供了业界最为优秀的交易中间件平台Tuxedo。在此平台上,可以提供业界最为优秀的所有软件平台的底层功能,包括clustering、负载均衡、数据路由、鉴权授权机制、消息优先级控制等所有底层复杂的技术实现。使应用开发人员彻底从底层详细的技术细节脱离出来,而更加专注于中国移动的业务逻辑的设计。同时,又充分保证中国移动的业务平台遵循所

63、有业界主流的技术体制,不仅使项目初期的开发工作能够充分沿用标准的体系结构,同时从长远看又充分保证了系统的长期稳定的技术体系领先性和兼容性。中国移动的所有核心业务系统,包括计费、营业、帐务、客服、网管等核心系统均可以构建在核心平台之上。针对不同系统的不同应用特点,如OLTP应用、可靠消息队列、工作流、Web应用类型,均可以利用核心平台提供的Tuxedo交易中间件、J2EE平台、CORBA平台来构建。尽管出于各个垂直专业系统的应用类型的差异,可能采用不同的技术体制来建设,但是在各个系统之间必然存在协同工作的需求。因此,就涉及到不同平台之间的交互;跨平台跨系统的事务一致性控制、集群实现等复杂的技术。而BEA的核心平台完全可以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供不同平台之间的协作机制。4.2.2 BEA WebLogic Server核心功能简介BEA WebLogic Server是用于开发、集成、部署和管理大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