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93022073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调研论文论文名称: 当代民间信仰调查与研究 年级专业: 提交时间: (学期) 201320142 当代民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摘要: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就是如何看待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民间信仰。近几年,学界对什么是民间信仰,展开热烈的讨论,有关“民间信仰”的定义也众说纷纭,但是,大多论者对民间信仰往往只注意其信仰的层面,并以宗教学的知识、理论进行解说,缺乏该信仰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研究。关键词: 民间信仰、生活、当代社会、文化。 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

2、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某物或某种主义、学说、理论等的极度信任和景仰,以至在它面前表现出敬畏和依赖感,并神圣地奉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和指南。一、民间信仰概述 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民间信仰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经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约93%的人有着自己的民间信仰,在这之中又有5

3、6%的人认为信仰是一种思想以及37%的人认为信仰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而且大多数民众还比较喜欢参加一些与信仰有关的活动。由此可见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伴随农民的一生。 由调查可以得出76%的人认为民间信仰对当代中国传承文化有帮助。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民

4、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因此,对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校对,而且对于理解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二、民间信仰的特征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民众都能够清楚地认识信仰,约有85%的人明确表示信仰绝对不是迷信,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所谓民间信仰就是以广大的乡村为土壤,它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各种信仰,内容相当庞杂,既有远古时期的巫教巫术,也有民间的方土方术,还有神仙传说、对各路自然神的崇拜、阴阳五行风水、医术与养生学等等,其中也包括寄寓于普通民众心态中的社会

5、理念与人生理想。基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祖先崇拜,内含牌位崇拜和坟墓崇拜,其中牌位崇拜又分家内崇拜与祠堂崇拜;(2)神灵崇拜,内含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3)岁时祭祀;(4)农业祈仪;(5)占卜风水;(6)咒符法术。迷信则是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是指人们对事物盲目信仰或崇拜,如迷信书本、迷信金钱、迷信人等。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迷信是由于没有判别能力,对事物本质分辨不清,而对某些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并确实相信,进而自相信至信仰,甚至到崇奉、毫不怀疑的地步。 从上述民间信仰体系可以看出,我国民间信仰崇拜没有明确的教义、划一的仪式、严密的组织,呈现出多彩多样、纷繁复杂的特点,有独特的行为特征,这就是

6、:原始性、多样性、农事性、人性、功利性等。民间信仰还具有群众性、民俗性、松散性、海外性等特点,使得民间信仰成为民俗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三、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 民间信仰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有着数千年所形成的深厚积淀,在农民的生活习俗中有着深广细微的渗透。 村落生活是乡村农民在乡村空间里随习俗形成的一种生活式样。它是与城市社会的生活方式相对的一种生活方式。乡村社会及其成员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相应的生活方式也是变化与发展的。它在古代、中世纪、当代、当代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差别极大。今日乡村农民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和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前的同日而语了。同时,即使在同一时代,由于各民族、各

7、地区的乡村社会发展情况十分不同,在它们基础上产生的生活方式也就极有差异。总体而言,乡村生活方式有如下几个特点:(1)“乡土” 性。(2)个体差异较少、同质程度很高。(3)有较高的封闭性、变化相当缓慢。(4)崇尚吃苦耐劳与生活简朴。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将近78%的人认为民间信仰能为自己提供精神支持力量以及73%人的觉得民间信仰对社会稳定有没有一定给的促进作用,因此我觉得让民间信仰“名副其实”和“归其本位”。 所谓的 “名副其实”是要让民间信仰不再被随意地贴上“迷信”标签。近代以来,民间信仰被学者用 “迷信”污名化,成为精英阶层、政治权力通过建立贬低民众的话语而驯化民众、领导民众的功利性知识。自然

8、发展状态下的信仰是以神圣之心、敬畏之心为基础的仪式体系,善意和正面的社会功能是其常态;迷信是变异到有害状态的民间信仰,是信仰中一个极端的状态。今天已经过了需要这项污名化技术所生产的知识的时代了。应该通过充分的反思、充分的经验研究来提供一种公共知识,在社会中形成通识:迷信是迷信,民间信仰是民间信仰;迷信和民间信仰之间是一种可能的联系,不是一种必然的联系;知识界和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是努力减少民间信仰转化为迷信的可能性,而非以一个 “迷信” 标签贬损一切民间信仰。 所谓的 “归其本位”是要让民间信仰不被恶意利用。我们毕竟生活在一个具有丰富的科学技术可资利用的时代。信仰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科学技术也

9、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了大多数人有更大的机会过一种幸福的当下生活,应该有民间信仰一席之地的方面,就应该将其归于民间信仰;应该归于科学技术的方面,学界和政府有道义为民众提供应有的科学技术的硬件和软件。民间信仰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就真成迷信了,甚至成为黑道、邪教的帮凶了。这是要认真对待的。我们希望,今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感召下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在我们的共同体之中让民间信仰和科学技术各就各位,让民间信仰更好地成为积极的公共意识的组成部分。四、 当代民间信仰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当代民间信仰发展情况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表现在信仰种类逐渐减少,人们信仰的意识

10、也在不断淡薄。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以前该地区信仰的种类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很多信仰种类都消失了,这在文化及精神建设领域无疑是一种损失,特别是一些对社会有意的传统习俗、民族信仰的渐渐消失,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其次是一些西方宗教比如基督教在该地区活动比较活跃,它们到处宣传基督教义,发展教徒,现在基督教徒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甚至有超越本土信仰人数的趋势。最后的问题是,现存的各类信仰活动形式普遍过度简化。(二)改进建议:(1)政府应该引导群众继续传承和发扬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的信仰及信仰活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保护这一类信仰及活动,并把这些作为本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政

11、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对外来传教进行规范管理与监督,使其在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防止西方国家借助宗教进行渗透,从事危害国家的行为。(2)提高管理意识。民间信仰是存在于农村的普遍现象,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组成部分,对社会有一定影响。既然存在于社会之中,作为党和政府就有责任把它管理好、引导好,使它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3)政府还应该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有意识地引导民间信仰管理机构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和扶贫救灾工作。利用“神缘”关系加强与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交往,把民间信仰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到吸引外资来家乡投资办厂、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目标上来,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积极做贡献。五、参考文献: 1 吕大吉关于宗教与文化之关系的若干思考(之三) J, 2002,(4). 2 王键近年来民间信仰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社会史角度的考察J, 2005,(1). 3 袁亚愚乡村社会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4 彭兆荣文化特例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271页. 5 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2007,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