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教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725045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课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课程教案(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航集团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建筑力学 课程教案教 师 姓 名 系 部 名 称 建筑工程系 授 课 专 业 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 授 课 班 级 管理2-131、技术2-131、132、133 授 课 时 间 _9 月23日- 12 月 30 日课程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建筑力学类型(理论/实训)理论(课程设计)总课时64理论 课时64实践课时0考核方式(理论/实践)理论性质(选修/必修)必修是否精品课程否是否核心课程否教材名称建筑力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作者杨丽君是否高职高专 教材是出版时间2013教材性质(部规划/部精品/自编/其他)部规划参考资料建筑力学作者刘宏,孟胜国,聂堃出版社及出

2、版时间建筑力学作者钟光珞、张为民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结构力学作者胡兴国出版社及出版时间教学目标及基本 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培养学生具有一般结构受力分析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静定结构的內力和位移计算;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基本掌握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內力的计算;通过观察,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基本力学原理和理论的讲授以实际应用和后续专业课程的要求为目的,教学內容以必需够用为度,讲授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的几何组成、静力学基础等基本知识,重点讲授常用杆

3、件及静定结构的內力分析和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应力分析和强度计算、位移分析和刚度计算,讲授杆件的稳定性计算、简单超静定结构的內力计算、內力图的绘制方法.教学重点 3.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教学难点静定结构的內力和位移计算课程教案(分页)课程模块名称静力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平衡计算总课时10课程任务名称1、力的平衡的概念2、静力学的基本概念3、约束与反约束力4、物体的受力分析5、结构的计算简图与分类上课地点普通教室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明确力、平衡、约束、约束反力的概念。2.深刻理解静力学公理。3.掌握常见约束的特点及相应约束反力4.能对单个物体和简单的物体系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正确绘出受

4、力图职业技能要求了解职业岗位力学知识;掌握刚体静力学的力学分析方法职业素养要求主动性与创新能力; 学习与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问题导向,演示,实践练习,总结归纳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案例任务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系的约束反力。实训任务画受力图;计算约束反力教学重点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及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教学难点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二力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及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教学过程设计绪 论一、建筑力学的研究对象在建筑物中承受并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

5、的部分叫做建筑结构,简称结构。组成结构的单个物体叫构件。构件一般分三类,即杆件、薄壁构件和实体构件。在结构中应用较多的是杆件。对土建类专业来讲,建筑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杆件和杆件结构。二、建筑力学的主要任务建筑力学的任务就是为解决安全和经济这一矛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三、建筑力学的内容简介第一部分讨论力系的简化、平衡及对构件(或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构件受力后发生变形时的承载力问题。为设计即安全又经济的结构构件选择适当的材料、截面形状和尺寸,使我们掌握构件承载力的计算。第三部分讨论杆件体系的组成规律及其内力和位移的问题。四、建筑力学的学习方法建筑力学是土建

6、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习时要注意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切忌死记硬背;还要多做练习,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是很难掌握建筑力学的概念、原理和分析方法的;另外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应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及时纠正。引 言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称为力系。对物体作用效果相同的力系称为等效力系。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相对于地球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称为平衡。它是物体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建筑力学中把运动状态没有变化的特殊情况称为平衡状态。满足平衡状态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使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力系时应满足的条件,称为力系的平衡条件。第一章 力的基本性质与物体的受力分析第一节

7、基本概念一、刚体的概念在外力作用下,几何形状、尺寸的变化可忽略不计的物体,称为刚体。二、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外效应)或使物体发生变形(内效应)。实践证明: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三要素。1. 力的大小 力的大小表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2. 力的方向 力不但有大小,而且还有方向。3. 力的作用点 当作用范围与物体相比很小时,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点。在描述一个力时,必须全面表明这个力的三要素。力是矢量。用字母表示力矢量时,用黑体字F,普通体F只表示力矢量的大小。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一、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

8、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也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二、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三、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如果两个力系只相差一个或几个平衡力系,则它们对刚体的作用是相同的,可以等效代换。推论1 力的可传性原理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动到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果。推论2 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同一刚体上共面而不平行的三个力使刚体平衡时,则这三个力的

9、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四、作用与反作用公理两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并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必须注意:不能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与二力平衡公理相混淆。第三节 工程中常见的约束与约束反力一、约束与约束反力的概念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体,简称约束。阻碍物体运动的力称为约束反力,简称反力。所以,约束反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由此可以确定约束反力的方向或作用线的位置。物体受到的力一般可以分为主动力、约束反力。一般主动力是已知的,而约束反力是未知的。二、 几种常见的约束及其反力1. 柔体约束 FT2. 光滑接触面约束 FN

10、3. 圆柱铰链约束4. 链杆约束 画出简图 分别举例三、支座及支座反力工程中将结构或构件支承在基础或另一静止构件上的装置称为支座。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三种支座:固定铰支座(铰链支座)、可动铰支座和固定端支座。1. 固定铰支座(铰链支座)2. 可动铰支座3. 固定端支座 画出简图 分别举例作 业:思考题5、6 复习第四节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图。受力图是进行力学计算的依据,也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熟练掌握。一、单个物体的受力图例1 - 1、2、3二、 物体系统的受力图物体系统的受力图与单个物体的受力图画法相同,只是研究对象可能是整个物体系统或系统的某一部分或

11、某一物体。画物体系统整体的受力图时,只须把整体作为单个物体一样对待;画系统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物体的受力图时,只须把研究对象从系统中分离出来,同时注意被拆开的联系处,有相应的约束反力,并应符合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公理。例1 - 4、 5 受力图注意以下几点:1. 必须明确研究对象。2. 正确确定研究对象受力的数目。3. 注意约束反力与约束类型相对应。4. 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作 业:习题1、2、3 复习【课程】2平面汇交力系【教学要求】掌握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合力投影定理;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重 点】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掌握物体系统的平衡条件。

12、【难 点】 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法【授课方式】 课堂讲解加练习【教学时数】 共计4学时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静力学是研究力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空间力系本章将用几何法、解析法来研究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一、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1. 两个汇交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 三角形法则2. 任意个汇交力的合成结论: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合力作用线通过原力系各力的汇交点。例2 - 1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FR=F =0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为:力多

13、边形自行闭合。例2 - 2例2 - 3通过上述例题,可以总结出几何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的步骤如下: 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题意选取与已知力和未知力有关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并画出简图。 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在研究对象上画出全部已知力和未知力(包括约束反力)。注意运用二力杆的性质和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来确定约束反力的作用线。当约束反力的指向未定时,可先假设。 作力多边形。选择适当的比例尺,作出封闭的力多边形。注意,作图时先画已知力,后画未知力,按力多边形法则和封闭特点,确定未知力的实际指向。 量出未知量。根据比例尺量出未知量。对于特殊角还可用三角公式计算得出。作 业:题2-1、2、3第二节 平面汇

14、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几何法简捷、直观,但精确度有赖准确作图。力学中常采用解析法。这种方法以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计算为基础。一、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1.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简图说明投影符号正、负的规定:当从力始端投影到终端投影的方向与坐标轴的正向一致时,该投影取正值;反之,取负值。两种特殊情形: 当力与轴垂直时,投影为零。 当力与轴平行时,投影的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投影与分力二者不可混淆。例2 - 4 2. 合力投影定理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3. 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式中为合力FR与x轴所夹的锐角。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力系的汇交点

15、O,合力FR的指向,由FRX和FRY(即FX、FY)的正负号来确定。例2 - 5 二、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由上节可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根据式(2-5)的第一式可知:上式中(FX)2与(FY)2恒为正数。若使FR =0,必须同时满足FX=0FY=0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解析条件是:力系中所有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上式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这是两个独立的方程,可以求解两个未知量。这一点与几何法相一致。例2-6 例2-7 例2-8 通过以上各例的分析讨论,现将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问题时的步骤归纳如下:1. 选取研究对

16、象。2. 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当约束反力的指向未定时,可先假设其指向。3. 选取适当的坐标系。最好使坐标轴与某一个未知力垂直,以便简化计算。4. 建立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尽量作到一个方程解一个未知量,避免解联立方程。列方程时注意各力的投影的正负号。求出的未知力带负号时,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假设指向相反。作 业:题2-4、5【课程】3力矩和平面力偶系【教学要求】掌握力矩的概念及合力矩定理;掌握力偶的性质;掌握物体系统的平衡条件。【重 点】掌握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掌握物体系统的平衡条件。【难 点】 力偶性质的利用,求物体系统的平衡时如何选取研究对象。【授课方式】 课堂讲解加练习【教学时数】 共计4

17、学时第三章 力对点的矩与平面力偶系第一节 力对点的矩的概念及计算一、力对点的矩力F与距离d两者的乘积来量度力F对物体的转动效应。转动中心O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矩心到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称为力臂。改变力F绕O点转动的方向,作用效果也不同。力F对物体绕O点转动的效应,由下列因素决定:(1)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2)力使物体绕O点的转动方向。MO(F)= 通常规定:逆为正,反之为负。在平面问题中,力矩为代数量。力矩的单位:()或()。MO(F)=2AOB力矩在下列两种情况下等于零:(1)力等于零;(2)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即力臂等于零。二、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

18、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和。这就是平面力系的合力矩定理。用公式表示为简单证明:例3-1例3-2课堂练习(补充)作 业:题3-1、2【课程】4平面一般力系【教学要求】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掌握物体系统的平衡条件。【重 点】掌握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掌握物体系统的平衡条件。【难 点】 求物体系统的平衡时如何选取研究对象。【授课方式】 课堂讲解加练习【教学时数】 共计6学时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是指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全交于一点,也不全互相平行的力系。举例。本章将讨论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问题,并以平衡问题为主。第一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力的

19、平移定理由此可见,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力可以平移到此物体上的任一点,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新作用点的矩,这就是力的平移定理。此定理只适用于刚体。应用力的平移定理时,须注意下列两点:(一)平移力F的大小与作用点位置无关。(二)力的平移定理说明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一个力可以和作用于另外一点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等效,反过来也可将同平面内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化为一个合力二、简化方法和结果主矢主矩Mo=M1+M2+MnMo=Mo (F1)+Mo(F2)+Mo(Fn)=Mo(F)综上所述可知: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的结果,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作用在简化中心,它的矢量称为原力系的主矢

20、,并等于这个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这个力偶的力偶矩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心的主矩,并等于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主矢描述原力系对物体的平移作用;主矩描述原力系对物体绕简化中心的转动作用,二者的作用总和才能代表原力系对物体的作用。三、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的讨论FR=0,MO0 一个力偶FR0,Mo=0 一个力FR0,Mo0 可继续简化:一个力FR=0,Mo=0 平衡(下节讨论)四、平面力系的合力矩定理Mo(FR)=Mo(F)例4-1 例4-2沿直线平行同向分布的线荷载,荷载合力的大小等于该荷载图的面积,方向与分布荷载同向,其作用线通过该荷载图的形心。作 业:题4-1、2、3、4第二节 平

21、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一、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FX=0FY=0Mo(F)=0二、平衡方程的其它形式FX=0MA (F)=0MB (F)=0式中x轴不可与A、B两点的连线垂直。 MA (F)= 0MB (F) = 0 MC (F)= 0式中A、B、C三点不共线。三、平衡方程的应用应用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主要是求解结构的约束反力,还可求解主动力之间的关系和物体的平衡位置等问题。其解题步骤如下:1.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受力并画出受力图。3.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例4 - 3 4 5 6 7作 业:题4-5、6、8、10、12、第三节 平面平行力

22、系的平衡方程平面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互相平行时,称为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为FY = 0MO(F)= 0平面平行力系平衡方程的二力矩式MA(F)=0MB(F)=0其中A、B两点的连线不与各力的作用线平行。例4-8例4-9例4-10作 业:题4-16、17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在解决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时,既可选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也可选其中某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然后列出相应的平衡方程,以解出所需的未知量。 研究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不仅要求解支座反力,而且还需要计算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应当注意:我们研究物体系统平衡问题时,要寻求解题的最佳方法。即以最少的计算过程,迅速而准

23、确地求出未知力。其有效方法就是尽量避免解联立方程。一般情况下,通过合理地选取研究对象,以及恰当地列平衡方程及其形式,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合理地选取研究对象,一般有两种方法:1.。“先整体、后局部”2. “先局部、后整体”或“先局部、后另一局部”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当画整体、部分或单个物体的受力图时还应注意:同一约束反力的方向和字母标记必须前后一致;内部约束拆开后相互作用的力应符合作用与反作用规律;不要把某物体上的力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正确判断二力杆,以简化计算。延展任务引入墙体设计案例教学反思计算对于学生难度较大,加强学生结构计算能力课程教案(分页)课程模块名称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总课时26课

24、程任务名称1-1杆件的基本变形及内力的概念1-2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计算1-3梁的内力计算1-4刚架的内力计算1-5桁架的内力计算上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能正确分析直杆在常见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形式,2、能较熟练的分析杆件的内力,绘制相应的内力图。职业技能要求熟练掌握直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工程设计;可对杆件进行内力分析与计算,以判断工程中是否满足条件职业素养要求主动性与创新能力; 学习与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问题导向,演示,实践练习,总结归纳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过程案例任务梁、刚架、桁架、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计算实训任务绘制弯矩图和剪力图教学重点求取剪力、弯矩的基本规律和方

25、法教学难点内力计算教学过程设计第3章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第一节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一、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能产生一定变形的固体称为变形固体。外力解除后,变形也随之消失的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变形并不能全部消失的塑性变形。在弹性范围内,构件的变形量与外力的情况有关。当变形量与构件本身尺寸相比特别微小时称为小变形。二、基本假设三点基本假设: 连续性假设。 均匀性假设 各向同性假设总之,本篇所研究的构件是均匀连续、各向同性,在小变形范围内的理想弹性体。第二节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一、杆件的几何特征及分类横截面总是与轴线相垂直。按照杆件的轴线情况,将杆分为两类:直杆、曲杆。等直杆是建筑力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6、。二、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有下列四种: 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剪切 扭转 平面弯曲第4章轴向拉伸和压缩【教学要求】了解轴向拉压变形的概念; 掌握轴向拉压杆与内力的计算方法; 会绘制轴力图。【重 点】绘制轴力图图。【难 点】 正负号的判定。【授课方式】 通过模型课堂讲解第4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第一节 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 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是杆件基本变形形式之一,它们的共同特点:杆轴线纵向伸长或缩短。这种变形形式称为轴向拉伸或压缩。第二节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一、内力的概念杆件相连两部分之间相互作用力产生的改变量称为内力。内力与杆件的强度、刚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讨论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27、必须先求出杆件的内力。二、求内力的基本方法截面法截面法是求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计算内力的步骤如下: 截开:用假想的截面,在要求内力的位置处将杆件截开,把杆件分为两部分。 代替:取截开后的任一部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画受力图时,在截开的截面处用该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另一部分对研究部分的作用。 平衡:被截开后的任一部分也应处于平衡状态。三、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与杆件轴线相重合的内力称为轴力。并用符号FN表示。规定:拉力为正;压力为负,轴力的常用单位是牛顿或千牛顿,记为N或kN。 说明:(1)先假设轴力为拉力。(2)可取截面的任一侧研究。为了简化,取外力较少的一侧。四、轴力图表明轴力随横截面位置变

28、化规律的图形称为轴力图。从轴力图上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最大轴力所在位置及数值。习惯:正上负下。第三节 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强度和变形方面的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质都要通过实验来确定。一、低碳钢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拉伸图和应力应变图 变形发展的四个阶段1)弹性阶段2)屈服阶段屈服阶段内最低对应的应力值称为屈服极限,用符号s 。3)强化阶段最高点对应的应力称为强度极限,用符号b 。冷加工4)颈缩阶段 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1)延伸率 工程中常按延伸率的大小将材料分为两类:5%的材料为塑性材料。5%的材料为脆性材料。2)截面收缩率 低碳钢压缩

29、时的力学性质二、铸铁的力学性质 拉伸性质 压缩性质三、其它材料的力学性质塑性材料,在强度方面表现为:拉伸和压缩时的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基本相同,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后有屈服现象;在变形方面表现为:破坏前有明显预兆,延伸率和截面收缩率都较大等。脆性材料,在强度方面表现为:压缩强度大于拉伸强度;在变形方面表现为:破坏是突然的,延伸率较小等。总的来说,塑性材料的抗拉、抗压能力都较好,既能用于受拉构件又能用于受压构件;脆性材料的抗压能力比抗拉能力好,一般只用于受压构件。但在实际工程中选用材料时,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力学性质方面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经济的原则。需特别指出:影响材料力学性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上述关

30、于材料的一些性质是在常温、静荷载条件下得到的。若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如温度不是常温,或受力状态改变),则材料的性质也可能随之而发生改变。第四节 剪切与挤压一、剪切与挤压的概念二、 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一) 剪切的实用计算 假定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均匀分布 说明该公式各字母代表的意义剪切强度条件 (二) 挤压的实用计算假定挤压面上的挤压应力均匀分布 强调为挤压面的计算面积挤压强度条件 第5章梁的弯曲【教学要求】了解梁平面弯曲的概念; 会用截面法、直接法求指定截面的弯矩和剪力; 理解内力方程法画单跨梁的内力图; 重点掌握简捷法、叠加法画梁的内力图; 会画多跨梁的内力图。【重 点】掌握简捷法、叠加法画梁

31、的内力图。【难 点】 q与剪力和弯矩的关系的应用【授课方式】 课堂讲解和习题练习第5章 弯曲内力第一节 平面弯曲的概念一、弯曲和平面弯曲1. 弯曲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通常称之为梁。举例2. 平面弯曲当作用于梁上的力(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反力)全部都在梁的同一纵向对称平面内时,梁变形后的轴线也在该平面内,我们把这种力的作用平面与梁的变形平面相重合的弯曲称为平面弯曲。二、梁的类型工程中通常根据梁的支座反力能否用静力平衡方程全部求出,将梁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两类。凡是通过静力平衡方程就能够求出全部反力和内力的梁,统称为静定梁。而静定梁又根据其跨数分为单跨静定梁和多跨静定梁两类。单跨静定梁是本章的研究对

32、象,通常又根据支座情况将单跨静定梁分为三种基本形式。1. 悬臂梁 一端为固定端支座,另一端为自由端的梁2. 简支梁 一端为固定铰支座,另一端为可动铰支座的梁3. 外伸梁 梁身的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的简支梁第二节 梁的内力一、梁的内力剪力和弯矩用求内力的基本方法截面法来讨论梁的内力。剪力FQ 弯矩M二、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1. 剪力的正负号规定:顺转剪力正2. 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下凸弯矩正三、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1. 用截面法求梁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时的步骤:(1) 求支座反力。(2) 用假想的截面将梁从要求剪力和弯矩的位置截开。(3) 取截面的任一侧为隔离体,做出其受力图,列平衡

33、方程求出剪力和弯矩。3. 总结与提示 (1)为了简化计算,取外力比较少(简单)一侧 (2)未知的剪力和弯矩通常均按正方向假定。 (3)平衡方程中剪力、弯矩的正负号应按静力计算的习惯而定,不要与剪力、弯矩本身的正、负号相混淆。(4) 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发生突变,没有固定数值,应分别计算该处稍偏左及稍偏右截面上的剪力,而弯矩在该处有固定数值,稍偏左及稍偏右截面上的数值相同,只需要计算该截面处的一个弯矩即可;在集中力偶作用处,弯矩发生突变,没有固定数值,应分别计算该处稍偏左及稍偏右截面上的弯矩,而剪力在该处有固定数值,稍偏左及稍偏右截面上的数值相同,只需要计算该截面处的一个剪力即可。四、直接用外力

34、计算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1. 用外力直接求截面上内力的规律(1) 求剪力的规律 左上右下正,反之负(2) 求弯矩的规律 左顺右逆正,反之负显然,用截面法总结出的规律直接计算剪力和弯矩比较简捷,所以,实际计算时经常使用。课堂练习第三节 梁的内力图内力沿梁轴线的变化规律,内力的最大值以及最大内力值所在的位置一、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FQ=FQ(x)和M=M(x)二、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和弯矩在全梁范围内变化的规律用图形来表示,这种图形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作剪力图和弯矩图最基本的方法是: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分别绘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剪力正上负下,并标明正、负号;弯矩正下负上 (即弯矩图总是作在梁受拉的一侧)

35、对于非水平梁而言,剪力图可以作在梁轴线的任一侧,并标明正、负号;弯矩图作在梁受拉的一侧。例11-5 作图11-18a所示悬臂梁(1) 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方程为:FQ =FP(0xl )弯矩方程为:M =FP x(0xl )(2) 作剪力图和弯矩图例11-6 作图11-19a所示简支梁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求支座反力FAy = ()FB y =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3 ) 作剪力图和弯矩图若集中力正好作用在梁的跨中,即a=b=时,弯矩的最大值为:Mmax= 作图示简支梁在满跨向下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第四节 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一

36、、M(x)、FQ (x)、q(x)之间的微分关系上式说明:梁上任一横截面的剪力对x的一阶导数等于作用在梁上该截面处的分布荷载集度。这一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是:剪力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对应截面处的荷载集度。FQ (x)上式说明:梁上任一横截面的弯矩对x的一阶导数等于该截面上的剪力。这一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是:弯矩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对应横截面上的剪力。可见,根据剪力的符号可以确定弯矩图的倾斜趋向。再将FQ (x)两边求导,得上式说明:梁上任一截面的弯矩对x的二阶导数等于该截面处的荷载集度。这一微分关系的几何意义是:弯矩图上某点的曲率等于该点对应截面处的分布荷载集度。可见,根据分布荷载的正

37、负可以确定弯矩图的开口方向。二、用M(x)、FQ (x)、q(x)三者之间的微分关系说明内力图的特点和规律序号梁段上荷载情况剪力图形状或特征弯矩图形状或特征说明举例1无均布荷载(q=0)剪力图为平行线。可为正、负、零弯矩图为斜直线或平行线平行线是指与x轴平行的直线斜直线是指与x轴斜交的直线例5-12有均布荷载(q0)剪力图为斜直线在FQ=0处弯矩图为二次抛物线M有极值抛物线的开口方向与均布荷载的指向相反(或抛物线的突向与均布荷载的指向一致)例5-2例5-3的AB段上FQ=0处弯矩取得极值3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出现突变现象弯矩图出现尖角剪力突变的数值等于集中力的大小弯矩图尖角的方向与集中力的指向相

38、同例11-6的C处例11-9的B处4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无变化弯矩图出现突变弯矩突变的数值等于集中力偶的力偶矩大小例11-7的C处三、应用简捷法绘制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1. 用简捷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步骤(1) 求支座反力。对于悬臂梁由于其一端为自由端,所以可以不求支座反力。(2) 将梁进行分段 梁的端截面、集中力、集中力偶的作用截面、分布荷载的起止截面。(3) 由各梁段上的荷载情况,根据规律确定其对应的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4) 确定控制截面,求控制截面的剪力值、弯矩值,并作图。控制截面是指对内力图形能起控制作用的截面。水平直线 确定一个截面 任一;斜 直 线 确定两个截面 起、止;抛 物

39、线 确定三个截面 起、止、极。先定性 再定量 多种方法校核第四节 弯矩、剪力和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剪力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对应截面处的荷载集度。FQ (x)弯矩图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对应横截面上的剪力。弯矩图上某点的曲率等于该点对应截面处的分布荷载集度。水平直线 确定一个截面 任一点;斜 直 线 确定两个截面 起、止点;抛 物 线 确定三个截面 起、止、极点。牢记两个基本图形 先定性 再定量 多种方法校核(课本补充内容)叠加法做弯矩图引 入叠加原理:由几个外力共同作用引起的某一参数(内力、应力、变形)等于每个外力单独作用时引起的该参数值的总和。举 例课程教案(分页)课程模块

40、名称杆件的应力与强度计算总课时2课程任务名称1-1轴向拉压杆的应力与强度计算1-2平面弯曲梁的应力与强度计算上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知识要求1、杆件在轴向拉伸和压缩时的应力2、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虎克定律职业技能要求熟练掌握直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工程设计;可对杆件进行内力分析与计算,以判断工程中是否满足条件职业素养要求主动性与创新能力; 学习与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问题导向,演示,实践练习,总结归纳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教学过程案例任务直杆件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工程设计;杆件弯曲条件实训任务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许用应力、强度条件;梁的正应力的强度计算;弯矩图和剪力图教学重点直杆件轴

41、向拉伸与压缩问题的强度校核及力学分析;求取剪力、弯矩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教学难点应力计算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 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一、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称为许用正应力。许用应力与极限应力的关系可写为: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 式中:nS与nb都为大于1的系数,称为安全系数。塑性材料 nS取1.4脆性材料 nb取3二、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 强度条件为了保证轴向拉(压)杆在承受外力作用时能安全正常地使用,不发生破坏,必须使杆内的最大工作应力不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即max式中max是杆件的最大工作应力。 强度条件在工程中的应用根据强度条件,可以解决实际工程中的三类问题。 强度校核 设计截面 计算

42、许用荷载FNA第二节 应力集中的概念一、应力集中的概念因杆件截面尺寸的突然变化而引起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为应力集中。二、应力集中对杆件强度的影响塑性材料在静荷载作用下,应力集中对强度的影响较小。对于脆性材料,应力集中严重降低了脆性材料杆件的强度。第三节 许用应力、安全系数和强度计算一、简要复习上节: 强度条件max三类问题 强度校核 设计截面 计算许用荷载FNA第四节 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目的要求:掌握塑性材料弯曲 正应力强度计算。教学重点: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的应用。教学难点: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的理解。教学内容:一、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 对于塑性材料,一般截面对中性轴上下对称,最大拉

43、、压应力相等,而塑性材料的抗拉、压强度又相等。所以塑性材料的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为: (1)、强度校核 (2)、截面设计 (3)、确定许可荷载 、 弯曲正应力强度计算的步为: ()、 画梁的弯矩图,找出最大弯矩(危险截面)。 ()、 利用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求解。二、例题: 例1:简支矩形截面木梁如图所示,L=5m,承受均布载荷q=3.6kN/m,木材顺 纹许用应力10MPa,梁截面的高宽比h/b=2,试选择梁的截面尺寸。 解:画出梁的弯矩图如图,最大弯矩在梁中点。 由 得 矩形截面弯曲截面系数: 最后取h=240mm,b=120mm课程教案(分页)课程模块名称构件的变形和结构的位移计算总课时18

44、课程任务名称1-1轴向拉压杆的变形1-2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1-3图乘法1-4梁的变形及刚度计算上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知识要求掌握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职业技能要求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的理解职业素养要求主动性与创新能力; 学习与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问题导向,演示,实践练习,总结归纳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案例任务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实训任务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教学重点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教学难点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的理解教学过程设计目的要求:掌握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教学重点: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教学难点: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的理解。教学内

45、容:第一节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及虎克定律轴拉压沿轴线方向(纵向)的伸长或缩短变形,这种变形称之为纵向变形。与杆轴线相垂直方向的变形称为横向变形。一、纵向、横向变形杆的纵向变形量为l=l1l杆在轴向拉伸时纵向变形为正值,压缩时为负。其单位为m或mm杆的横向变形量为a=a1a杆在轴向拉伸时的横向变形为负值,压缩时为正。二、泊松比当轴向拉(压)杆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时,横向线应变与纵向线应变的比值的绝对值为一常数,通常将这一常数称为泊松比或横向变形系数。用表示。三、胡克定律这一关系式称式(7-4)为胡克定律。EA反映了杆件抵抗拉(压)变形的能力,称为杆件的抗拉(压)刚度。上式是虎克定律的另一

46、表达形式。 它表明:在弹性范围内,正应力与线应变成正比。第二节图乘法计算位移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和变形,由于结构的变形,结构上任一截面的位置将有移动,称为位移。截面的位移用线位移和角位移来度量。例如图12-1所式的梁,在荷载P作用下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此时,截面C变形后位移到C,距离CC称为截面C的线位移。同时,截面C还转动了一个角度,称为截面C的角位移或转角。一、 图形相乘法(简称图乘法)计算位移的步骤(1)绘出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这个弯矩图叫做荷载弯矩图,记作Mp。(2)在求位移的位置处(B点)沿所求位移的方向(竖向)施加一个单位荷载P=1,并绘出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这个弯矩

47、图叫单位弯矩图,记作M.(3)计算荷载弯矩图Mp的面积,并确定荷载弯矩图的形心位置。(4)荷载弯矩图Mp的性心所对应的带为弯矩图M上的竖标与Mp图的面积相乘,再除以梁的抗弯刚度EI,就得到所求的位移。二、图乘法的应用条件和规则(1) 杆件的轴线为直线;(2) 杆件的抗弯刚度EI为常数,当杆件刚度变化时,要分段计算;(3) 单位弯矩图应当是直线,当M图是折线时,应将折线分成几段直线,分别图乘后,取其代数和。(4) 当Mp与y0在弯矩图基线的同一侧时,乘积取正号;反之取负号。 第三节梁的变形概述概念: 、挠度和转角:梁变形后杆件的轴线由直线变为一条曲线。梁横截面的形心在铅垂方向的位移称为挠度。挠度

48、向上为正,向下为负。梁横截面转动的角度称为转角,转角逆时针转动为正,顺时针转动为负。 、挠曲线方程:梁各点的挠度若能表达成坐标的函数,其函数表达式称为挠曲线方程。挠曲线方程 ()挠曲线方程对坐标的一阶导数等于转角方程。 第四节 用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一、 叠加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多个载荷引起的某量值(例如挠度),等于每单个载荷引起的某量值(挠度)的叠加。二、 用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步骤:将梁分为各个简单载荷作用下的几个梁,简单载荷作用下梁的变形(挠度和转角)可查表得到。然后再叠加。 、例题:例1:用叠加法求(a)图所示梁的最大挠度yc和最大转角c。解:图(a)可分解为(b)、(c)两种情况的

49、叠加,分别查表得三、梁的刚度条件:梁的刚度计算以挠度为主 梁的刚度条件: max max 1、刚度校核 2、截面设计 3、确定许可荷载 在设计梁时,一般是先按强度条件选择截面或许可荷载,再用刚度条件校核,若不满足,再按刚度条件设计。第五节 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一、 合理安排梁的支承:例如剪支梁受均布载荷,若将两端的支座均向内移动0.2L,则最大弯矩只有原来最大弯矩的五分之一。(图) 二、 合理布置载荷: 将集中力变为分布力将减小最大弯矩的值。(图) 三、 选择合理的截面: 、截面的布置应该尽可能远离中性轴。工字形、槽形和箱形截面都是很好的选择。 、脆性材料的抗拉能力和抗压能力不等,应选择上

50、下不对称的截面,例如T字形截面。课程教案(分页)课程模块名称压杆稳定总课时2课程任务名称压杆稳定的概念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压杆的稳定计算上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知识要求学习掌握压杆稳定的工程概念、欧拉公式职业技能要求了解工程中常用的压杆稳定现象,掌握压杆稳定工程计算的基本方法职业素养要求主动性与创新能力; 学习与理解能力;总结归纳能力。教学方法理论讲解,问题导向,演示,实践练习,总结归纳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案例任务了解压杆稳定与失稳的概念; 理解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的概念; 能采用合适的公式计算各类压杆的临界力和临界应力实训任务熟悉压杆的稳定条件及其应用; 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51、。教学重点1、计算临界力。2、掌握折减系数法对压杆进行稳定设计与计算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折减系数法对压杆进行稳定设计与计算的基本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 压杆稳定的概念一、稳定问题的提出对受压杆件的破坏分析表明,许多压杆却是在满足了强度条件的情况下发生的。例如。细长压杆由于其不能维持原有直杆的平衡状态所致,这种现象称为丧失稳定,简称失稳。短粗压杆的破坏是取决于强度;细长压杆的破坏是取决于稳定。细长压杆的承载能力远低于短粗压杆。因此,对压杆还需研究其稳定性。二、压杆稳定概念平衡状态有稳定与不稳定之分。压杆将从稳定平衡过渡到不稳定平衡,此时称为临界状态。压力Fcr称为压杆的临界力。当外力达到此值时,

52、压杆即开始丧失稳定。在设计压杆时,必须进行稳定计算。第二节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一、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 (16-1)式(16-1)即为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计算式,又称为欧拉公式。式中EI为压杆的抗弯刚度。当压杆失稳时,杆将在EI值较小平面内失稳。所以,惯性矩I应为压杆横截面的最小形心主惯性矩Imin。二、其他支承情况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的欧拉公式例16-1 例16-2作 业:16-1 3 4细长压杆的临界力计算的欧拉公式 (16-2)第三节 临界应力与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临界应力当压杆在临界力Fcr作用下处于平衡时,其横截面上的压应力为,此压应力称为临界应力,用表示,即令,(i即为惯性半径)

53、则式(a)可改写为令,则式(b)又可写为 (16-3)式(16-3)称为欧拉临界应力公式。实际是欧拉公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称为柔度或长细比。柔度与、l、i有关。i决定于压杆的截面形状与尺寸,决定于压杆的支承情况 。因而从物理意义上看,综合地反映了压杆的长度,截面形状与尺寸以及支承情况对临界应力的影响。二、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是:压杆的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比例极限。即crp对应于比例极限的长细比为 (16-4)因此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可以用压杆的柔度值p来表示,即只有当压杆的实际柔度p时,欧拉公式才适用。这一类压杆称为大柔度杆或细长杆。三、超出比例极限时压杆的临界应力 临界应力总图压杆

54、的应力超出比例极限时(p),这类杆件工程上称为中柔度杆。临界应力各国多采用以试验为基础的经验公式。cr=a-b2 (16-5)临界应力为压杆柔度的函数,临界应力cr与柔度的函数曲线称为临界应力总图。第四节 压杆的稳定计算一、压杆稳定条件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将稳定许用应力值写成下列形式压杆稳定条件可写为或 (16-8)二、压杆稳定条件的应用稳定条件可解决下列常见的三类问题。1. 稳定校核。2. 设计截面。计算时一般先假设=0.5,试选截面尺寸、型号,算得后再查。若比假设的值相差较大,则再选二者的中间值重新试算,直至二者相差不大,最后再进行稳定校核。3确定稳定许用荷载。例15-3 稳定校核问题例15

55、-4 稳定校核问题例15-5 确定稳定许用荷载问题例15-6 设计截面问题第五节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一、减小压杆的长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使压杆的长度减小,或者在压杆中间增加支撑。二、改善支承情况 ,减小长度系数在结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使杆端约束牢固些,以使压杆的稳定性得到相应提高。三、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增大惯性矩I,从而达到增大惯性半径i,减小柔度,提高压杆的临界应力。四、合理选择材料对于大柔度杆,弹性模量E值相差不大。所以,选用优质钢材对提高临界应力意义不大。对于中柔度杆,其临界应力与材料强度有关,强度越高的材料,临界应力越高。所以,对中柔度杆而言,选择优质钢材将有助于提高压杆的稳定性。课程教案(分页)课程模块名称截面的几何参数总课时2课程任务名称静矩和形心上课地点教室教学目标知识要求掌握平面图形的静矩和形心计算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惯性矩计算职业技能要求掌握平面图形的静矩和形心计算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惯性矩计算职业素养要求主动性与创新能力; 学习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