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业的相关知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159901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37.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旅游业的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生态旅游业的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生态旅游业的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生态旅游业的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旅游业的相关知识(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9页 共39页旅游行业-生态旅游相关理论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第一节 生态旅游相关文献回顾一、定义与特色生态旅游的实质发展与论述起源大体上与环境意识的觉醒和观光旅游的迫切需要有关(黄跃雯,2001)。从1960年至1970年初期,人们开始关心经济成长对水质、野生动物、森林等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思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而造成一股生态保育发展的趋势。学者Hetzer于1965年呼吁文化、教育与旅游业者,应重新再思考游憩之意义,并提出生态性的旅游概念(Ecological tourism 或 Ecotourism)(Gren

2、ier,1993;刘吉川,1997)以来,世界各国对于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不断地研究与充实。但是生态旅游的概念演变至今并没有发展成一个可以为各界普遍接受的定义,国内外的学者也都不断尝试给生态旅游做出一个清楚的界定。关于学者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见解如下:(一)Weaver(1999)认为生态旅游其要素有三项:1.以自然(包括动、植物和地表特征)和文化特色为主要基础,享受和研究当地资源为主,反对将资源用于其它活动(包括划船或做日光浴等)。2.游客和其它参与者,应尊重当地自然和文化环境,并将冲击减少到最低的程度。3.结合永续旅游中地区的承载量(carrying capacities)观念,和维护当地社区的

3、完整性。(二)Orams(1995)根据许多生态旅游的定义,归纳出积极性(active)和消极性(passive)两种生态旅游定义的形式:1.积极性的生态旅游是以特定的目的为主,对生态旅游有所约束,如游客行动守则等,在资源永续利用的基础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工设施和外来物资的输入,游客与当地居民皆有较高的行为自觉,以提升环境保育。2.消极性的生态旅游则只要求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冲击降至最低的程度。(三)Ceballos-Lascurian(1987)定义生态旅游为生态旅游是到未受人为干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进行特别目的的研究,欣赏及享受风景、野生动植物及文化的旅行(Weaver,1999) 。(四

4、)Kutay(1989)定义生态旅游为生态旅游是一种自然倾向的旅游方式,直接或间接的提升当地的资源保育,和支持永续经济的发展(Weaver,1999) 。(五)生态旅游协会(1991)定义生态旅游为一种负责任的旅行,其负有环境保育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使命(Honey,1999) 。(六)加拿大环境咨询委员会(1992)定义生态旅游为生态旅游可提升自然旅游经验,对生态保育有所贡献并尊重整体社会完整性。(Wight,1996a)。 (七)澳洲观光局(1997)定义生态旅游为一种自然倾向的旅游活动,在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生态上做永续的经营。(Hall and Page,1999)(八)Weaver(1

5、998)定义生态旅游为一种自然倾向的旅游活动,附有环境教育的功能,以达到生态和文化上的永续经营(Hall and Page,1999) 。故综合上述生态旅游之定义与内容,可归纳出生态旅游具备有下列特色:(一)强调自然保育: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不同处在于强调自然与人文生态的完整性。所以生态旅游在本质上必须改变游客的偏好,让游客透过行动参与的方式来唤起对于环境保育的重视。(二)规划及环境教育:生态旅游是迅速成长的产业之一,它需要更好的计划、管理和规则以避免脆弱的环境受到伤害。所以必须妥善的计划,从设计、引导解说活动,除提供游客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游憩体验外,并透过环境的学习来提升环境保护的意识,以

6、降低人为对于环境生态的冲击(Kimmel,1999)。(三)注重当地社区利益:因为旅游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由当地居民承担,故生态旅游必须寻求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并分享利益,生态旅游的最大经济效益才会实现(Mullar,2000)。(四)以永续发展为目标:Stewart(1994)提出基于永续利用的观念,尽量对生态体系及文化冲击降至最小的方式(陈慧如,1995)。我们应当对当地环境的自然以及人文资源合理的应用,以期达到生态保育与经济效益的均衡发展,并尊重文化,以达到永续发展的目标(李素馨,1996)。合理的生态旅游定义应包含积极面和消极面,综合国内外学者对生态旅游的定义,皆以享受及保护自然为出发点,

7、故本研究将国内外学者有关生态旅游之定义加以整理,归纳成表2-1-1与2-1-2,并将生态旅游的操作型定义为一种倾向于自然的旅游方式,游客藉由此种旅游方式可获得游憩体验,并附有环境教育的功能,以达成实质环境的永续发展,并回馈当地社区。表2-1-1:国外学者对于生态旅游定义整理国外学者旅游地的特色游客的特性旅游方式与策略Hetzer(1965)1.对当地文化最少的冲击。2.对当地的草根性文化有最大的经济效益。3.提供游客最大的游憩满足。Ceballos-Lascurain(1987)未受人为干扰或污染的地区旅游。怀有特定目标的旅行(包括,研究欣赏及享受当地的景观,野生动植物,及任何现存的文化特质)

8、Kutay(1989)一种游憩发展的模式,在选定的自然区域中,针对游憩与生物资源两部份进行规划。1.标示出游憩,生物资源与社会经济区域各节点之联系。2.妥善的事先计划,并且必须谨慎处理利益与冲突的发生3.设计引导解说活动4.提升当地人的知识,技能与生活品质。Zieffer(1989)一种启发性的旅游型式,主要建基于当地自然历史,固有文化。扮演一种非消耗性的角色,使用野生与自然资源,透过劳力或经济的方式,直接贡献于当地保育活动及居民的经济福利。1.应加强游客欣赏和提倡与保育议题以及照顾到当地居民的特定需求。2.是一种国家或地区的经营管理策略,可藉由经费的补助、立法、当地民众参与规划方式,进而促进

9、社区的发展。Fennell &Eagles(1990)资源的观光。不只是追求自己的经验,并且寻求解说员及观光经营者的协助以及指导。生态旅游协会(1991)一种负责任的旅行,其负有环境保育以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使命。亚太旅游协会(1991)前往一个未开发的地区,且可由当地自然历史及固有文化所启发的旅游型态。1.珍视,欣赏与参与的态度和精神。2.不消耗任何野生或自然资源。3.对该地的保育活动和地方性需要有所贡献。1.透过管理的模式,结合居民与企业力量。2.促进土地管理与社区发展。日本自然保育学会(1993)1.理解、鉴赏自然地域2.为地域、自然及文化做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加拿大环境咨询委员会

10、(1993)1.重视对生态系保育有所贡献的自然旅行经验。2.尊重整体社会的完整性。Space(1993)狭义:以自然和古迹文化为基础。广义:将固有或当地文化视同为自然资源。1.透过旅游的方式,维持自然系统。2.连结旅游和自然。3.平衡经济与地区发展。东亚第一届国家公园与保护区会议。(1993)敏感地1. 利用敏感地的旅游方式和设施,提供宣传及环境教育,使游客能够参观,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2. 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或当地社会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与损害。Stewart(1994)基于永续利用之观念,尽量对于有生态体系及文化的冲击降至最小的一种旅游方式。澳洲观光局(1997)以自然为基础在自然、人

11、文环境做永续经营。Weaver(1998)以自然为基础1.富有环境教育功能。2.达到生态和文化上的永续经营。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自赵芝良(1996);Hall&Page(1999)表2-1-2: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旅游定义整理国内学者旅游地的特色游客的特性旅游方式与策略宋秉明(1995)具有生态特色为对象。在游程中了解自然生态环境之奥妙,进而产生爱护之心。在接触环境之过程不破坏资源,而其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亦能做为资源保育之经费来源。曹正伟(1995) 1.以自然生态保育为本位。2.亲近在地文化与自然背景为目标的游憩概念及态度。洪慎忆(1995)以自然为基础。 1.利用永续经营将游憩冲击减至最低。2.

12、提高保育工作财务上的支持,及对个人环境态度的培养与教育的旅游方式。王柏青(1995) 1.对生态系保育有所助益 的旅游。2.其内涵应建构于以环境伦理的理念为基础,提供环境教育与之机能,而达到环境的永续经营。陈慧如(1995)较少受到人为干扰的地方。1.对当地实质与人文环境资源抱持珍惜与关怀的态度。2.藉由增加该地之财务与劳力使用回馈当地。1.兼具规划与管理形式的旅游。2.可提供适当开发利益给当地人民。郭来喜(1996)以大自然为舞台。1.参与性强,品味高雅,形式多样。2.获得身心健康,知识乐趣,又能增加享受自然保护环境意识,促进环境优化的健康型旅游活动体系。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以休闲保健求知探

13、索为载体。卢云亭(1996)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所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生态工程和旅行活动。陈章波(2000)以自然原乡环境为基础。建立在保育、管理与教育上,并结合文化与产业,使地区得以永续发展的旅游方式。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自赵芝良(1996);陈章波(2000)二、生态旅游概念架构和相关理论的探讨 由于生态旅游着重在游客到生态旅游地区游憩的一种旅游方式,故与传统旅游在旅游地的特性、游客特色乃至旅游产业都有所不同,诚如上述学者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见解往往是规划角度不同所致,因而有必要加以说明。(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学者Fenn

14、ell and Eagles(1990)认为生态旅游的重点在于到自然资源丰富的旅游地区从事旅游,并建构出资源维护以及游客使用的概念图(图2-1-1),共分成游客与服务产业两方面:1.游客:包括市场分析、游客管理及游客态度。不仅要了解游客所需要的旅游体验,也需要了解游客对当地社会的适应性。2.服务产业:包括旅游运作、资源管理和社区发展。主要在于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并提供适当的旅游模式,以保护当地的动植物,减少游客对环境地区造成负面的冲击;旅游运作则需要当地社区的投入,包括交通运输、住宿、食物供应以及导览、信息服务。 服 务 产 业 游 客遊客市場旅遊運作遊客管理資源之旅資源管理遊客態度社區發展图

15、2-1-1 生态旅游概念图资料来源: 引自Gunn(1999:101)。此图将资源保育及游客所需服务区域的发展做一紧密的结合,结论是生态旅游的成功在于游客及服务产业来做密切的沟通,使永续的发展得以进行(Gunn,1999)。(二)生态旅游经济观点的概念架构:Stewart(1994)以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以探讨,供给面是指由当地提供资源服务,以及观光活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繁荣,回馈给当地居民所拥有,并透过合作与民众参与的机会,可保存当地的自然资源,且可自给当地的保育经费,以达观光环境资源的永续经营。其供给与需求的概念见下表2-1-3(交通部观光局,1997)。表2-1-3 Stewart之供给和

16、需求理论架构生态旅游定义相关名称相关科学活动(需求面)1.描述性到原始地区体验自然本土旅游自然旅游文化旅游冒险旅游行销学容纳量顾客行为学2.规范性最小冲击的旅游尊重当地文化伦理的旅游绿色旅游负责任的旅游野生动物生物学人类学产业 (供给面)规划为游憩用的自然地区与私部门相关的生物资源保育永续经营景观、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自然资源经济社会道德资料来源:Stewart(1994);交通部观光局(1997)(三)环境观点的架构Buckly(1994)对生态旅游所涉及的领域,进行相关的整理与比较,他认为生态旅游应以环境观点为出发点,严格的说,生态旅游应该是以自然为基础,然后推广保育、环境教育和永续经营的旅游

17、(交通部观光局,1997)。综合上述整理, Stewart(1994)所提出的供给和需求架构与Fennell and Eagles(1990)的生态旅游概念相类似,但是Stewart认为经营者不但要提供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也加入必须规范游客行为的概念,并把生态旅游与相关的科学研究分类,更加可以了解生态旅游相关领域的科学偏重于那些方面,以便对于后续的研究发展有所助益。Buckly(1994)所提出的环境观点架构则清楚的说明生态旅游必须透过环境教育来调整游客行为,以达到环境资源的永续发展。本研究主要着重于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故综合上述可知生态旅游包含了环境资源、游憩体验、游客规范、环境教育等概念,

18、提供游客可供游憩的生物资源与并与当地社区连结;同时不同于一般旅游区的规划,生态旅游必须更加强游客环境保育之概念,调整游客行为,以达成生态地区的完整性。三、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比较有鉴于传统旅游活动对于环境的冲击,近年来许多学者都针对传统旅游的缺点而提出调整性的观光活动(Alternative tourism) (Weaver,1999),虽然名称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减少对生态环境或是人文社会的负面影响。传统旅游的特征为人数众多且大规模,强调的是旅游事业的娱乐游憩与经济消费面,而新型态的生态旅游则为小规模、低密度、分布在非都市区,除了原有的因素外,也强调旅游环境的生态特色、资源型

19、态,并考量到游客的环境体验与参与环境的识觉与行为模式(汪静明,2001),游客不再是以消极的获取实质利益,刺激体验为主,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环境认知及获取知识。 而就生态旅游地区而言,由于大部分位于环境敏感地区,其角色较于一般旅游地点更为复杂,故应先严格界定旅游的规则与形式,尊重旅游环境的完整性,再诱导并调整游客的旅游行为,使之学习并适应新的旅游方式(交通部观光局,1997)。在其它方面,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在目标、受益者、环境资源、游客特性、管理和影响方式都有显著不同。兹整理如下表(2-1-4):表2-1-4 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比较表比较项目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目标1.利润最大化2.价格导向3.享

20、乐为基础4.文化与景观资源的展览1.适宜的利润与维护环境资源的价值2.价值为导向3.以自然为基础的享受4.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展示与保育受益者1.开发商与游客为净收益者2.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利益与环境代价相抵3.所剩无几或入不敷出开发商、游客和当地社区与居民分享利益环境资源1.资源的多样性2.资源的可利用性3.环境资源所带来的附加价值1.尊重环境伦理2.不耗损环境资源3.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4.关切当地资源游客特性1.获取实质的利益2.以自身体验为目的3.主动追求环境享受1.参与环境2.以欣赏及教育为目的3.环境认知管理方式1.以游客为主的管理方式2.渲染性的广告3.无计划的空间扩展4.为求最高利

21、益的超额开发5.交通工具不加限制1.以物种为中心的维护管理2.温和适中的宣传3.有计划的空间安排4.减少开发的冲击并订立永续发展的策略5.交通工具受到限制正面影响1.创造就业机会2.刺激区域经济增长,注重短期利益3.获取外汇收入4.促进交通、娱乐和基础设施的改善5.追求经济效益1.创造持续性就业机会2.促进经济发展3.获取长期外汇收入4.交通、娱乐与基础设施的改善与环境资源保护相互配合5.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整合负面影响1.高密度的基础设施和土地利用问题2.车辆拥塞、停车场空间的扩张造成环境冲击3.扰乱当地社区与居民之生活1.短期内旅游人数减少2.交通受到管制3.游客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限

22、制4.游客活动以不打扰当地社区与居民为前提资料来源:吕永龙(1998)第二节 行为地理学相关文献回顾一、行为地理学的缘起地理思想的发展,从早期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机率论,主要都是以人类受到环境影响或控制为前题,地表各种不同的空间分布以及空间行为的产生,只是基于环境的改变,而忽略了人类本身的想法与选择,强调的重点主要是环境如何控制人类的活动(王洪文,1988)。后来生态学的出现,认为研究的重点应放在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例如人类对环境的适应、冲击或影响,而不是放在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上。地理学研究的重心才从地转移到人为主,成为研究的趋势。1960年代初期,计量革命开始出现,企图透过理论模式的建立和应

23、用,以及数学、统计学的方式分析,来解释和预测地表上人类各种空间的分布。但是这些理论与模式大多数都假设有一群具有理性和完整知识的经济人为前题,而把人类视为常数,并没有特殊的想法或选择,以及空间行为的产生(施添福,1990),但是在真实的世界中并非如此。例如学者将瑞典一个地区的农场劳动力与最佳决策者所应有的成果相比较,发现光靠地表自然环境的数据是无法了解真正的原因,所得的结果与真实世界也有一大段距离,正反映了农民主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依据现有的信息而产生空间行为,以致预测的空间类型与实际的空间类型产生极大的差异(Johnston,1997)。有鉴于许多理论与模式在提供可行的理解途径上失败,于是许多

24、地理学者开始注重人们真实世界空间行为的产生,并对个人小团体或群体行为做出有经验性和理论性的阐述,加上其它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在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而促使行为地理学的兴起。行为地理学的目的主要在深入探讨人类的环境识觉和行为,以彻底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王洪文,1988),因为人类是在对地理环境产生知觉后,进行判断而做出评价与决策,产生行为,所以行为地理学的目的,就是企图去解释这些过程,以求进一步由人类本身的意象去解释其行为。它的基本内容有(Johnston,1997): (一)探讨人类模型,此处人类的概念,与常规区位理论的经济和空间理性人的概念有所不同。(二)探讨环境的概念,这个环境的概念不

25、是指客观的物体,而是指人类的决策与行动发生的场所。(三)侧重对人类行为与物质环境过程性解释,而不是结构性了解。(四)旨在于展示心理、社会以及其它方面的人类决策与行为理念的空间特性,由侧重研究聚集人口转变为侧重研究分散的个人与小团体。(五)需要发展新的数据来源,而不是概括起来的政府部门所汇集的大量统计,这些统计混淆并概括了决策过程与行为结果。(六)力求将地理学与跨学科的更广泛的探索的主流结合起来,去发展理论和解决问题。经由以上的内容,可以让我们对行为地理学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以及更清楚其研究方向。二、环境识觉与空间行为环境识觉与空间行为是人类与环境关系体系里不可分割的部分。在区位决策时,人们日益注意

26、到环境的品质,所以有必要去了解人们怎样去评价他们的环境、看法。环境识觉与行为的研究对于政府官员和规划者在环境政策的制订、环境问题的改善有所助益,并且对于民众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也有潜在的贡献(Mitchell,1989)。(一)环境识觉:1.环境识觉的概念在行为地理学当中,最早由Wright提出地理识觉(Geosophy)一词,认为地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应只限于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而应同时涉及那些主观显现于各阶层人物脑海中的地理知识、人的态度、意像、与地方的涵义。是故识觉研究者深信每个人都有一幅世界的意象(image),个人的价值观、偏好、评价、决策与行为均以此意象为依据,而不是以客观的现实世界

27、为准,研究的重点在于个人内在情感结构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研究,期能更进一步了解及解释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关系的多样性(张长义,1977a)。Goody发表过一篇评论(Johnston,1997):如果我们同意空间行为是我们所关注的事情,那么人们所具有对于周围空间的感知图像,可能反映了人们在地球表面行动的结构模式与过程关键。所以探讨环境识觉有助于我们了解实际行为如何产生。心理学对这方面也有许多研究。在行为地理学研究当中,常借助许多心理学的专有名词。如Perception一词,主要来自心理学中的认知,着重于人与身体方面的关连性研究,考量的向度可分为神经(neurological)、生理(physical

28、)、以至于社会(social)反应,而地理学者所谈论的识觉,事实上已包括心理学中的知觉(perception)和认知(cognition)两个差异不显著的过程,它包含了知觉、记忆、偏好、态度等概念(林裕彬、林宜君,2000),这也是地理学者在探讨识觉之前应先界定清楚的地方。国内外学者对于环境识觉的定义如下:Schiff(1971) 对识觉定义为一个人对一项或一组社会刺激所产生的印象,这个印象会因识觉者受到从前相同或相似经验影响,以及他对当时刺激所做的解释,会使他对刺激中感兴趣的部分加以筛选而将印象加以修正(Mitchell,1989)。Fein and Slater认为识觉是指个人透过感官,接

29、受环境的讯息或刺激,并将此讯息储存和组织而成环境意像;此意像能满足个人的立即需要,并符合个人的早先经验和价值体系(倪进诚,2000)。 Lowenthal(1961)认为有关环境的意象和概念,都是由个体经验、学习想象、记忆的合成品(王洪文,1988)。刘鸿喜、陈文尚(1996)对环境识觉所下的定义为有机体(个体群体或任何被研究的系统)对于所处环境之状况或影响,企图连续不断,做完全接收之过程。综合以上学者的见解,可知人们对于外在环境所获得的识觉,实际上是一种结合信息来源、意象与评价而形成的连续过程。故环境识觉的研究侧重在环境信息之接收、意像之形成及评价与决策等三方面(张长义,1984):(1)信

30、息的接收:真实世界每天散发大量的讯息,个人只能藉由 感觉器官来吸收极小的部分,用眼、听、闻、尝和接触等器官所感觉的信息视个人需要而加以挑选。(2)环境意像:环境意象为个人接收外在环境的信息加以过滤挑选而形成的一种主观理解经验,通常可分为直接经验(个体亲身接触所体验的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体未曾有亲身接触,而是经由他人经验的传述,使其感受到相似的经验而加以记忆)。无论是直接或间接的经验皆可对个体产生刺激,这些刺激让个体对外在的环境事物产生比较与知觉,进而产生对环境、事物在精神及心里层面的表现(交通部观光局,2000a)。(3)评价与决策的形成:个体在行动前,根据形成的意象,经过审慎的评估和决定的过

31、程。从以上叙述可知,由于个人对于环境信息的解读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环境下面对相同刺激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意象,并透过此环境意象来感受周围或远方的环境空间,而形成识觉的空间,也就是心智图(mental map)的呈现。Adams在研究都市居民的移动的模式中,将居民的心智图分为行动空间(action space)与生活空间(activity space)两部分(Walmsley and Lewis,1993):(1)生活空间:为个人每日生活空间,具有亲身经历,识觉内涵较接近真实世界。(2)行动空间:包含生活空间以及人们行为可能发生的潜在区域空间的强调、人们对从未去过的地方的感应。行动空间由一系列的上班

32、、上学、购物、走访亲友和空间探索等旅游活动所组成之外,它还受广告、阅图、读书和与他人交谈等信息来源因素的影响所形成与真实世界的交互过程(如图2-2-1)。旅遊偏好社會經濟屬性居住地點行動空間生活空間都市空間結構的認知意象居住地的距離都市環境的客觀空間結構图2-2-1 行动空间影响因素资料来源: 引自Walmsley and Lewis(1993:109)。由于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人们可能或未曾去过的观光地区,因此可视为一个远方的识觉空间,倪进诚(2000)把观光空间视为为行动空间的一部分,并整理如下表2-2-1: 表2-2 观光空间与生活空间的识觉比较分類特性生活空间识觉观光空间识觉空间分类活动空

33、间(每日生活空间) 行动空间接触情况事件多且频率高事件少且频率低亲身经验易有亲身经验少有亲身经验自我主张易有自我主张易随媒介管道信息跟随他见清晰程度识觉较清晰识觉不清晰真实程度识觉内涵较接近真实世界识觉内涵多经筛选扭曲远离真实世界。资料来源:倪进诚(2000)故综合以上叙述,个人对于真实世界所透露的讯息,透过感官的接收,经过识觉、评价的过程,而在脑海中形成环境意象,此意象反映出人们内心对外在环境之理解状态,并构成人们用以评价、决策之基础。是故环境识觉的形成,和其个人属性、社经背景、过去经验、区域属性与居住地的距离、旅游偏好、信息的来源皆有关系,也可作为影响个人环境识觉因子的参考,故基于本研究的

34、需要,对于环境识觉的操作型定义为个人对于外在环境属性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环境信息的接收、环境意象与空间评价的过程。(二)空间行为空间行为是主体对外在环境意像的反应,个人因为决策而产生实际行为,所以空间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藉感官直接观察得知而加以分析处理的外显活动。环境本身及其改变则会影响个人行为,人们如何感受及阐释环境,促成环境带给他们的影响力决定于人们对过去环境所持有之经验和对未来环境之期待。Zeisel(1996)认为人们响应的环境包括了他们平日确实经验的环境:工作的地点、家、休闲游憩的地方。他们对这些地方的反应不只影响他们在这些地方的行为,也影响了在别的地方的行为,并进一步将环

35、境分为:1.实质环境:包含物品、地方、地方之间的关系、品质。2.管理环境:包括正式规范与非正式规范人们行为。3.行为环境:包括人们的特性、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以上可知,人们对于客观环境认知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是对于环境属性的认知方式,在环境识觉与行为却有明显的不同。现象环境和行为环境组成了这个世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的行为,行为环境为现象环境的一部分,但是个人的评价与决策过程主要是由现象环境透过价值观所转变而成(王洪文,1988)。所以本研究主要以行为环境为主,探讨人们如何去看待环境以及对环境的认知程度,则愈可以了解人们对环境行为上的反应。三、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架构在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当

36、中,环境识觉较注重于研究意象,是关注个体在环境中各种事物的想象;空间行为则是注重在研究意象产生后所展现的各种行动。事实上这两者是密不可分且互为因果,故我们在进行研究时,应同时考虑两者之间相互的关系(林妙芬,1998)。关于各学者提出环境识觉与行为的研究架构如下:(一)Gold(1980)提出人与环境关系的传统典范,来说明从环境的刺激到人类行为反应之最基本关系,即环境、意象(识觉)和行为三者之间为一交互影响的循环过程。環 境意 象行 為 回 馈图2-2-2 人与环境的传统典范 资料来源: 引自Gold(1980:38)(二)Downs的研究架构:Downs(1970)提出环境识觉的研究架构,他认

37、为个人自真实世界获得各种信息,经由感觉器官接受后,透过环境识觉的形成过程,经过价值观过滤评估而形成意像,个人会根据此意象而做出决策及行为。若是个人认为所得到的意象不够完整,会再向真实世界寻求更多的信息,直到得到更完整的意象后,才会采取行动。此概念图右半部是属于环境的属性,是一个可见(visible)、易接触的、符合逻辑的过程;左半部是属于个人属性,运作的情况如同一个黑箱(black box),是不可见,不易接触的,且不见得符合逻辑推演的(王洪文,1988)。Downs的概念图虽然十分简略,但是他将个人与环境属性因子独立出来,并探讨彼此之间的关连性,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这个领域提供了可行性的实证

38、论研究。 个人(individual) 环境(environment)價值系統(value system) 意 象(image) 決 策 (decision)行 為(behavior)探 索(search)真實世界(real world) 資 訊 (information)感覺器官(perceptual receptor) 图2-2-3环境识觉研究概念图资料来源: 引自Downs,1970(三)Golledge和 Stimson的研究架构:相较于Downs的研究架构,Golledge和 Stimson(1987)对于个人和环境属性、以及对外在环境信息所形成的识觉过程和实际行为的关连性提出了一个

39、更为清楚的概念图(图2-2-4)。此基本架构将个人属性分为基本属性、社经背景以及过去和现在的经验,环境属性则分为客观环境和行为环境。由于外在世界所发出的信息,经由个人属性的过滤、评估等识觉过程而对环境属性产生意象与空间评价,并成为决策的依据,进而产生明显的空间行为,此行为也反映在环境上,并重塑环境。由此可见,环境意象、空间评价、决策与行为之间的关系,逐渐发展成为地理学的概念架构。图2-2-4 个人行为、空间认知与外显行为概念图资料来源: 引自Golledge和 Stimson(1987:13)。由以上的文献整理,可知环境识觉包括环境意象与评价,是个人受到外在环境刺激,而在内心去识觉环境与评价环

40、境的过程。环境意象与评价则受个人的基本属性(性别、年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教育等),以及外在因素(过去的经验、区域属性与居住地的距离、旅游偏好、信息的来源)影响,最后做出决策而产生明显的空间行为。故基于研究需要,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个人对于环境属性信息而形成的环境意象、空间评价以及实际行为。四、行为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当中,由于要讨论人内在看不到的内心机制或是外在看得见的行为机制都实属不易(倪进诚,2000),但是在经营管理决策上仍有许多贡献。Downs(1970)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将环境识觉的研究分为三种:1.结构的研究:分析识觉的性质。2.评量的研究:透过空间意象的评

41、量环境,并探讨其决策和行为的关系。3.偏好的研究:依据偏好的尺度分析一些空间分化的客体和某些特别的行为。国内学者张长义(1993)提出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取向主要有下列两种:1.环境识觉的研究:即直接对于环境意象进行研究。认为人类脑 海中的环境意象会影响决策过程,进而影响人类的行为。并假设环境意象是可以量度,且环境意象与实际环境有强烈的关系。在方法的执行上乃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但是此研究方法受到两方面的批评:(1)一个人的意象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与社会、政治、经济及个人背景等观念连接起来,当设计问卷时忽略了任何一点都会导致研究结果有所偏差。(2)口语行为与实际行为的不一致:口语行为是指人在某

42、种预设情境下凭感觉所说或想做的事实,实际行为是指真实环境的感觉或是真实环境下所做的事,经过一些研究证实以上两者的相关性小。2.行为研究法:指个人或群体相互间行动表现的观察及解释。试图从实际的行为出发,以了解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因素。其所受到的批评为研究者只重视行为表现的表面事实,而忽略了个人当时的心境,或过份归纳而产生太简化的结果。经由以上的了解,本文主要以Downs(1970)所提出的评量研究为主,以行为环境代表游客认知的空间,并以游客的满意度来代表游客对于旅游地的空间评价,作为本研究的重点。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法探讨游客对于真实环境属性所产生的环境意象、评价与行为,一方面以个人属性与旅游特色作为

43、研究变项,尽量减少研究结果的偏差,另一方面以野外实察方式来调查游客在生态旅游地区的实际行为,用问卷的方式呈现,以避免口语行为和实际行为的不一致,其目的是将最接近真实的情况呈现出来。第三节 游客环境识觉及行为之研究DriverToucher(1970)提出以行为取向之探究法(behavioral approach)将游憩定义为游憩为参与后所获得之体验,并提出户外游憩需求可分为四个层次(交通部观光局1989):一、活动的需要:此为传统游憩研究和规划之重点。二、可进行活动之各类环境的需要:不同之实质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均会带来不同的游憩机会,但此层次无法自存。人们在不同环境从事活动是为了实现各种

44、体验,所以必须和第三层次来探讨。三、游憩体验:包括游客之动机、满足等,追求游憩参与所获得实现之体验与满足感。四、经由游憩参与所获得之体验满足、带来之终极利益:这些可能是属于社会或个人之利益,较为抽象且难以测度。本论文主要是属于行为取向之实证研究,故着重在二、三层次,在游客环境识觉及行为与游憩环境的属性两者之间作一关联性之研究。一、游客环境识觉的研究:在旅游研究中,FakeyeCrompton (1991)提出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对于旅游地点的意象可以包括三阶段,分别是对一个观光地点最初的原始意象,经过诱导后的意象,到复合的意象等三种,原始的意象乃是藉由他人转述或是报章杂志、电视广播等相关信息媒体

45、报导所获最初的意象;诱导的意象乃是直接由观光旅游信息的影响所产生的意象;复合的意象是旅客在经由实际前往实际地点旅游后的体验,再与先前的原始和诱导意象混合后所得的一个比较复杂的意象(杨文灿、吴佩芬,1997)。所以游客的意象是表达心中对于此一地点,经一段时间后,整合不同信息来源后的整体识觉的表现。由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对于游客的环境识觉形成过程如下表示:游客的环境识觉过程为一个黑箱,包含个人的基本属性、动机、情绪、团体和文化等内在因子和过去和现在的经验、学习、态度等外在因子,对于游憩区的属性有了一个模糊的了解。当他受到环境,或是各种信息来源(朋友、大众媒体传播等)的刺激,会经由上述因子的影响,从

46、感觉的接收、识觉到认知的过程,而在心灵中组成了一个模糊的游憩心灵地图,也就是对于游憩机会初步拥有一个意象,在经过价值的评价、空间的决策而形成外在的游憩行为。他并藉由这个新环境当中,不断修正他的心灵地图,获取新信息,导致他对于这个新环境有了一个重新的评价。若是对一个有类似经验背景甚至到过此区域的游客,对于此区域的游憩心灵地图则会更佳清晰(修改自倪进诚,1992)。而游憩行为可藉由语言、文字描述,以及行为的展现来表达,故我们可藉由问卷调查与实地访查的方式来探讨游客环境识觉及行为。二、游客空间行为的研究(一)游憩行为的涵义:游憩行为研究是指以旅游地环境意象为基础的游客的内在心理变化所产生的外在响应(

47、张长义,1977b)。其行为不仅取决于对环境信息进行感应、评价(判断和选择),还取决于人的主观上(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偏好)的观察和感觉,强调人的感知(感应和认知)到行为对环境变化和分布规律的影响(聂献忠,1998)。(二)游憩环境的涵义:在游客游憩过程中,环境属性是影响游客的环境识觉与行为非常重要的一部份,本研究根据Driver(1975)和Zeisel(1996)对环境属性的区分将游憩环境属性综合整理为:1.实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设施环境,有水、湖泊、空气、植群、地形、动物等和人为景观。2.社会环境:包括游客多寡、活动象征性、历史文化、学习功能、交谊机会等。3

48、.管理环境:包括入场费(费用)、路标、解说设施、不同活动区的配置、维护管理工作、活动限制等。在游憩的研究上,为了探知游客或潜在游客的内心意念,常采用社会心里学上的名词,如知觉(perception)、偏好(preference)、体验(Experience)等,虽然名词不同,但目的则类似,均在探索游客的内心意象(image),因为一个人的知觉或感觉(sensation)不可能只论及存在与否,他必定多少加入了一些判断(judgement)或评价的成分(杨文灿,1994),而这也符合了行为地理学中环境识觉的意涵。由以上的文献内容可知,地理学中的环境识觉与行为,除了包括上述观念外,更加深了与环境属性

49、的互动关连性研究。三、游客的环境识觉与行为研究架构:在旅游地理中,游憩活动乃出门前往目的地,至返抵家门为止的一系列过程。某些学者认为户外活动的游憩行为应包括从产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开始,至参与活动之后的身心反应变化的整个历程。Clawson and Knetsh(1969)提出游憩体验理论(recreation experience):包含预前处理阶段、去程、现场活动、回程以及回忆阶段,整个过程所有的内在与外在的识觉与行为反应(交通部观光局,1989)。故本论文主要参照Clawson and Knetsh(1969)提出游憩体验理论并结合环境识觉与行为的相关文献整理而成为本论文的研究架构,兹叙述如

50、下:(一)客源地:主要包含游客属性与旅游特色两部分,游憩行为的发生必与人们了解此一旅游地的游憩机会有关,游憩者根据本身的属性、游憩动机,与对旅游地的环境识觉,而有游憩需求的产生。兹叙述如下: 1.游客属性:是指游客是否参与游憩活动的这段时间。此阶段的影响因子有:个人的属性、社经背景、空间分布、信息来源、过去经验等。2.旅游特性:本阶段是由家中前往游憩区的这段过程。此阶段的影响因子包括:游伴性质、游伴人数等、交通工具等。(二)旅游地(现场活动):此阶段为游憩者实际到达旅游地体验所产生的环境识觉与行为的重要阶段,其实兼随旅游地的环境属性有关。游客所产生的环境识觉与行为,因环境属性不同而有所差异。旅

51、游地的环境属性包括实质环境(空气、湖泊、动植物、地形、人为设施等)、社会环境(交谊功能、学习功能、拥挤程度等)、管理环境(维护管理、活动限制等)。四、生态旅游游客环境识觉及行为的研究 “Who are ecotourists”就如同”What is ecotourism” 在目前各界并没有一个可以普遍接受的定义(Meric and Hunt,1998),因此在生态旅游者的区别上仍不明确。在国外的文献中研究生态旅游游客的特征大多是以客源地为主,以曾经去过生态旅游地区的游客作为抽样对象,探讨其动机、想法并归纳特征,以区别生态旅游游客与一般的旅游者的不同,如Eagles(1992)、Wight(19

52、96a;1996b)、Meric and Hunt(1998)等,或以旅游地为主,如聂献忠(1998)。事实上生态旅游游客的动机与环境态度与一般的旅游者重迭性太高,难以加以区别,反而以旅游的操作者与资源的经营者所提供游客在旅游地的实际体验,包含环境伦理与价值观,游客可以认同、且行为合乎规范作为判别标准较适当(Wight,1996a)。本论文将国外学者对于生态旅游游客的相关研究加以整理,如Eagles(1992)对于加拿大生态旅游游客的研究、Wight(1996a;1996b)对于北美生态旅游游客的研究、Meric and Hunt(1998)对于北卡罗来纳州生态旅游游客的研究、聂献忠(1998

53、)对于九寨沟旅游者的研究等,企图归纳出生态旅游游客的属性特征,并且从实质环境、社会环境、管理环境三方面来探讨生态旅游地区游客的环境识觉与行为。(一)游客属性:1.性别:并没有显著的差别。Wight(1996a)认为性别的差异与活动的内容有关,一般女性生态旅游者对于徒步旅行的喜好较大,对于野营、骑车探险等活动较不推崇。可见不同活动内容对于性别的差异度是有相关的。2.年龄:有显著差别。Wight(1996a)与Meric and Hunt(1998)的研究显示有经验的生态旅游游客年龄介于3554岁之间;聂献忠(1998)认为是在2544岁之间。各种研究结果均认为生态旅游游客比一般游客年龄较高。3.

54、教育程度:有显著差别。加拿大与北美生态旅游游客所作调查差不多,大学学历占有82%(Eagles,1992;Wight,1996a);聂献忠(1998)研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有57.95%。可见生态旅游游客的教育水准较高。4.所得:有显著差别。研究均显示生态旅游游客为中高收入所得者(Wight,1996a;Meric and Hunt,1998;聂献忠,1998)。 5.家庭组成:没有显著差别。Wight(1996b)调查结果大多为单身旅游者或是双人夫妻较多,并认为应与活动内容有关,如家庭组成较不喜欢冒险性活动;但是研究显示带小孩出游的生态旅游者有愈来越多的情形,并且以使用自用汽车居多(Eagle

55、s,1992)。 6.地区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是Wight(1996a)研究显示生态旅游游客的分布以大都市居多;聂献忠(1998)的研究结论也是以大都市为主。7.信息来源:Meric and Hunt(1998)认为生态旅游的信息来源以过去有类似的旅游经验最多,其它依序为旅游书籍、口语相传、报纸杂志、电视等。(二)环境属性在行为地理学的文献回顾中,可得知游客对于不同的环境属性会有不同的环境识觉与行为,故依照前述环境属性的区分为实质环境、社会环境、管理环境三方面,并参照国内外相关性文献对于生态旅游地区游客的环境识觉与行为来探讨:1.实质环境:生态旅游游客在自然环境上对于自然资源较具有独特性的原野

56、地区和未受干扰的自然地区或是生态保护区、水体景观(湖泊与溪流)、山岳、公园(包括国家或地方级的公园)、湿地等较具吸引力。除此之外也包括文化特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地区、当地的传统手工艺等。特别是可引起兴趣的生物体包括:热带植物、鸟、树林、野花、哺乳动物等(整理自Eagle,1992;Wight,1996b;Meric and Hunt,1998)。在环境设施方面,Wight(1996b)提出生态旅游游客对于当地环境适应力较强,不需要豪华的设备,易于接受当地的食物与文化,不过适应环境决定于团体的组成、地点、和旅游目的,如是大自然的旅游则倾向于木屋。(Eagle,1992;Meric and Hun

57、t,1998)2.社会环境:生态旅游游客较偏好大自然的徒步旅游活动、利用旅行来学习自然,全新的生活方式、遇见相似兴趣的人,同时对当地的保育活动付出较多的心力,在旅游上具有团体性,并希望由一个对于当地环境充分了解的专家来带领,并倾向于有导游的旅游方式(Eagle,1992)。 Laarman(1987)提出生态旅游游客具有低度的社会容纳量(low social capacity)观念,意即生态旅游游客极易察觉拥挤度的问题。3.管理环境:Stewart(1994)认为生态旅游不但要提供游憩资源,也要有规范性的活动,以达到对该地区最小冲击和尊重当地文化。陈章波(2000)提出生态旅游建立在保育、管理

58、与教育上,并结合文化与产业,使地区得以永续发展的旅游方式。五、生态旅游地区评估原则世界旅游组织(WTO)和联合国环境计划机构(UNEP)曾列出下列主要影响生态旅游地区的评估因子:(WTO& UNEP,1992;交通部观光局,1997)(一)环境因子:包括可使用空间区域的大小、环境敏感程度、野生动物资源(数量、歧异度、分布状况)、地表及植物覆盖状况(禁止或阻隔游客),可能有某些物种的特定行为容易受人类旅游的干扰。(二)社会因子:观看模式(包括时间及空间的分配)、旅游重点(避免造成游客的拥挤)、游客意见(对拥挤的看法、评估主要使用的程度)、设施的便捷性(可利用交通、旅馆床位、露营地为控制因子)(三

59、)经营管理因子:包括评估容纳量的策略,设计观赏路径、布道等,以减少竞争使用的冲突,并提供足够的信息及解说服务,以达到环境保育的目的。故综合游客在生态旅游地区应有的环境识觉与行为与生态旅游地区评估因子,我们可以把影响游客在生态旅游地区的评估内容区分为实质环境、社会环境、管理环境三方面,并整理如下图2-3:(一)实质环境:包含自然、人文资源和游憩设施。(二)社会环境:包括活动类型、拥挤程度、观看模式、交谊性、环境教育。(三)管理环境:包括容纳量管制、分区规划、收费制度、环境规范。 實質環境 自然資源人文資源環境設施交誼性活動類型觀看模式 社會環境管理環境環境教育容納量管制分區規劃收費制度環境規範生

60、態旅遊擁擠程度 图2-3生态旅游评估因子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由以上的文献回顾,我们可以根据生态旅游的定义与特色、环境识觉与行为的相关理论,以及对生态旅游地区环境属性的评估因子来探讨游客在生态旅游地区的环境识觉与行为。第四节 相关实证研究一、环境识觉与行为之相关实证研究 在环境识觉与行为的相关实证研究中,张长义(1977b)以不同居住区域的台湾留学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的学生及其眷属为抽样调查对象,提供十对表现各种不同台湾地理景观的黑白照片作为地理景观研判,探讨地景等级之分析,并认为资源观念以不局限于传统上之实体、单目标的使用,和静态自然界有形之物,而必须兼具调剂身心、赏心悦目功效的无形资源。徐美玲

61、(1990)以基隆河流域居民为例,认为个人的知识、经验、价值观等对于认知与行为决策的影响乃出现在于对环境讯息的认知、生活安定感的查核以及消灭环境冲击的可行性评量等关键过程,并以此关键过程作为比对前述因子相对影响力的有效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多重选择题的形式设计问卷。研究结果显示各项受访者个人特性对于环境识觉的形式并未出现显著相关性,并建议未来的研究可以试图利用某些特定环境项目检验其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张长义(1993)主要利用结构性问卷来探讨宜兰县五乡镇养殖业者对于水患、地下水位下降、地层下陷等环境识觉与调适行为的空间差异,以了解受访者对于灾害问题的看法与评价,其中在问卷设计项目中并以满意度、严重度

62、等名词来代表居民对于灾害识觉的空间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养殖业者对于上述灾害识觉与调适行为存在有空间性之差异。张长义、倪进诚(1995)以问卷调查法对于游客、当地居民、桃园县老师三个组群为对象,着手研究环境变迁对于游憩资源使用者在游憩行为的反应,检视工业带状、观光点状之可行性,并认为游憩资源使用者所做之决策来自游憩活动进行之品质、体验或满意度等空间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于与游憩活动关系较为密切的土地利用较为了解,并认为使用者的环境意识和使用行为间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 刘鸿喜、陈文尚(1996)以阳明山国家公园游客为例,由身体-主体的概念出发,利用知觉碗为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主体摄影法为主。研究中指出当景观具备有意义时,主体可辨识地形的限制,选择在该地活动,建构出主体知觉的空间原型及其所展现人与环境之关联性结果。黄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