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9421134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科学学院 小学教育专业 060401064 何爱霞 指导教师 苏明强 副教授 【摘要】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重要,它是新课程有效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进行界定并分类,归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并从教学过程这一角度提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资源 开发 利用 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

2、革的主题。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充分利用经验潜能进行建构性学习。 强调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重要,是新课程有效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教师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数学课堂上的实际运用,将促使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革新,极大程度地激发教与学的兴趣,也促进新课程的顺利实施。 本课题主要立足小学这一特定教育阶段,从小学数学

3、教学过程这一特定角度,从小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研究“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开发与利用”问题。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概念 有学者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资源是指满足基础教育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可供基础教育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是教学资源。1 张映姜.关于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资源的思考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25(4):124.教学资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笔者认为凡是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供利用的一切资源都是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

4、讲他们很难很快地理解数学的概念或者与数学学习有关的概念,小学生在头脑中往往会因为一时难以建立表象,而影响理解它们的内涵和本质。因此,教师应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化问题,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根据对小学数学教学资源所下的定义,笔者进一步认为:凡是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供利用的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一切资源都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

5、学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 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把数学教学延伸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充满快乐、激情、幻想与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2 王庆民,王友爱.联系生活实际 开发教学资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1.然而,学生的生活世界离不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可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分为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和

6、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从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提炼出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内容生活化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善于发现校园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有利的课程环境。3 王庆民,王友爱.联系生活实际 开发教学资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11. 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比如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种场所和设施;教室里的黑板、课桌,学生的文具学具等;校园里的操场、草坪、树木、树叶等。 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中处处充满着与数学相关的活动,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教师可通过家访、交谈、聊天、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和收集不

7、同学生的生活背景,寻找其中的数学问题,为课堂服务。 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比如家庭里的家具、家庭用品、电视、电脑等;家庭人口、职业等;家庭收入情况、水电费、储蓄等数学问题。 社会是学生跨出校园、家庭的一大重要场所,从学生的社会生活中提炼出的教学资源也是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有效载体。小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教师如果留心的话,也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在用好校园、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开发和利用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将社会生活资源提炼成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教学的新格局,让数学课堂成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学生创造性地学的生活乐园。 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比如社区图书

8、馆、博物馆、植物园、海洋馆等学生假期经常观光的社会场所;社会商场、工厂;社会的工程建设、旅游景点等等。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密不可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分为校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家庭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和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价值:它不仅提供教师素养与专业素养挑战的平台,提高教师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能力;提供教师教学方式改变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提供问题解决的情景,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提供感悟数学与生活间联系的机会,增强数学学习的兴

9、趣;提供向学生渗透数学应用价值的机会,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等等。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利用校园生活教学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一,校园中各种场所和设施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价值。多媒体等设施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利用不仅提高教师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能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质量。校内教学资源是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协调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最便利的教学资源。教师的素养状况决定了校园生活教学资源的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4 向葵花.小学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4,8:111-112.因此,校园生活教学资

10、源的利用一方面必然与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素养的能力有关。但有些教师就是怕麻烦,为了省事,不去尝试利用这些资源,纯粹运用简单的现成的个人习惯化的教学,一味地“一支粉笔一张嘴、一个教案一本书”。社会的进步、新课改的要求,提倡多媒体等网络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不可忽视,用模型、幻灯、录像以及计算机在数学教学中把抽象和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可以把学生吸引到数学的世界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无穷。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与专业素养的能力,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各种场所和设施。第二,教室里、校园内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从学生眼前熟悉的事物入手,在生活中找出抽象数学知识的相关原型,

11、便于学生的理解;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发现身边事物与数学存在着密切联系,懂得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生活经验中学习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利用家庭生活教学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一,丰富课堂的教学,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家庭生活教学资源是学生熟悉的资源,是对校园生活教学资源的延伸。教师在课堂上所利用到的学生家庭生活中熟悉的教学资源,学生自然会不由自主地发现原来自己生活的周围环境中存在着这么多的数学,数学与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第二,向学生渗透数学应用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12、。新课标强调学会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不仅要“学”,而且要“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而家庭生活资源给教师学生提供了方便地利用,比如家庭收入、存款等问题的解决,学生遇到问题时懂得结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试着独立去解决,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既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利用社会生活教学资源有着重要的价值:第一,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教学资源,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学知识息息有关。当学生假期在社会上

13、的各个场所游玩时,遇到的实际问题(租车、公园的门票优惠等问题),通过数学知识得以解决,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第二,提供问题解决的情景,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社会生活中大量的教学资源,大量的生活素材可为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提供问题解决的情景,学生学会自己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从中获得对生活感受。第三,为数学综合实践课提供便利的资源。“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大范围,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过程中社会生活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可忽视。社会生活中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为“环保类”“社区参与类”等数学综合实践课提供

14、便利,教师平时应多捕捉社会娱乐资源,关注社会生活现象,搜集社会生活素材,创设生活问题,为课堂教学服务。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利用价值意义非凡。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5 付茂林.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让课堂充满生命力J.教学研究, 2007,06:87因此,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尤为重要。所谓“数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

15、思想。6 徐凤君.数学教学的“生活化”J.安徽教育半月刊,2003,17:22数学课的教学,其基本教学过程离不开“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巩固知识总结反思”这几部份。本文着重从教学过程这一角度来阐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策略与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总而言说,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善于捕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理充分地利用;又要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再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体会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捕捉校园生活资源,感知具体实物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

16、小学生在头脑中往往会因为一时难以建立表象,而影响理解它们的内涵和本质。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 灵活处理教材, 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善于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 选取学生周围熟悉人、事、物, 采撷生活数学实例, 挖掘周围生活中的数学原型。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这样学生才能在具体形象的丰富感知中,化抽象为具体,真正形成自己对数学的认识,建构起富有个性的数学认知系统。比如在教学“周长”这个概念时,可以从同学们天天看到的教室里的黑板具体实物入手;在教学“图形的认

17、识”时可结合学生的文具学具等;在教学“位置”时可带领学生到操场现场感知,在具体情境中丰富空间观念;在教学“估算”时可现场估一估教室的长、宽和高,以及门、窗、黑板的长和宽,校园里一堆树叶的数目等等。捕捉课堂身边的生活资源即校园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法则、规律等化解为一系列学生眼前熟悉的有趣的丰富的校园生活中的事物, 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 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利用校园生活资源,巩固教学内容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具备了数学知识不等于就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懂得善于结合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

18、,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如教学完“三角形的认识”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修理班上的一些松动的桌椅,并在课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修理;教学完“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让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测量学校的绿化地,并计算其面积的大小;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后,要求小组合作统计出全校学生人数、男生和女生与全校学生人数的比。通过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了数学见识,激发了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家庭生活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一轮课改浪潮的冲击下,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心理

19、学家的研究表明:熟悉恰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情境中,是促进和吸引学生积极置身于学习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7 顾建跃,顾婷婷.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情境的创设J.教学研究,2006,09:75.创设生活情境的策略是更多考虑学生的生活基础,努力在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8 温从虎.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探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6,05:8因此, 教师要多观察学生周围生活的教学资源,多收集学生周围的生活信息,挖掘生活背景,创设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学数学。家庭生活

20、中常用的各种知识, 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存款利息、装修房间等问题均发生在学生的身边, 并且充满着生活的情趣。结合“ 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数学生活化的内涵之一,所以将生活情境数学化,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是两者最佳的融合,它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催化作用,教师要巧妙地联系两者。案例:师:有这样一个购买问题:“准备买一套新房,首先应该考虑哪些问题?请同学们利用数学知识出谋划策。”生:要知道房价,考虑地理位置、交通情况,了解优惠政策、可使用面积、小区物业管理等。师:出示房价让学生根据房屋基价、优惠政策以及楼层差价等计算总价。接着老师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为了美观和舒适,准备进行装

21、修,你有什么信息可提供 ?”教师给出当地木地板的市场调查,然后让学生选择哪一种木地板时请各小组的同学合作探讨,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并用数据加以说明。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只有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情境数学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挖掘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为课堂创设富有生活的数学情境做准备。从家庭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入数学知识, 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 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 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而且这样经常性地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

22、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通过数学知识的直观化、具体化、情节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经验基础, 弥补了学生抽象能力的不足,学生就会感到亲切, 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进而激发强烈的自主探索的兴趣, 使学生更加易于并乐于接受知识。利用家庭生活资源,服务教学过程家庭是小学生离开学校后呆的时间最多的地方,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电视、电脑等家电设备已逐渐出现在各家各户,学生的课余生活里离不开电视电脑,有学生懂得充分利用家庭生活资源更好地学习,而有些学生却被它们所迷惑,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充分利用家庭生活资源,争取为学习提供便利。案例:特级教师程明喜在认识更大的

23、数这一课中,在创设问题情境中的第一个小环节:读万以内的数后的第二个小环节:交流资料师:昨天老师叫大家回去用不同的方式查找关于更大数目的资料,都查到了吗?生:查到了。师:你们很了不起。但如果每个同学都发布一条信息的话,哪时间久不允许了。这样,先读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然后每组选出一条。(生在组内交流)生:正常人一年内心脏科输出3220000克血液;生:我国人口约有13亿;生:.师:看来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经常用到比万更大一些的数。这节课,咱们就一起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对于比“万”大的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这将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案例中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电脑上网、看电视、看报等家庭生活中的资

24、源,搜集生活中更大的数,不仅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增强应用意识,还有助于拉住学生与更大数的距离,为建立大数的概念奠定基础。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达到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自己要懂得利用生活资源,为课堂教学过程服务;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周围身边生活中可供学习利用的生活资源,更好地学习。搜集社会生活素材,创设生活问题 社会生活纷呈复杂,包罗万象,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数学教学应建立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空间体系, 突破教材的内容限制, 向校外延伸, 接触社会, 增加信息量。通过社会调查, 搜集社会生活素材, 使学生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特殊的应用价值。9 吴让贤.让数学回归生活 让

25、生活走进数学J.基础教育,2006,4:98.“生活问题数学化”是数学生活化的另一内涵,教学中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走向社会去调查,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其更深入的思考。在实际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将课堂要学习的知识和学生对社会的体验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构建“创设生活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对所建的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在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可组织学生分组,通过社会调查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有的深入到工厂, 了解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

26、;有的到商场, 了解商品的销售情况;有的到车站, 了解乘客的出行情况;有的到社区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量以及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等等。在课堂上出示学生自己搜集的素材编成的题目,提高学生用数学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设计 打折销售一课的教学时,可预先布置每位学生利用空闲时间去商场、商店进行搜集资料;或走访有关专业人士,了解相关知识,小组分工市场调查合作并明确调查时任务:弄清成本、进货价、销售价、利润、利润率、打折等概念的内涵,并了解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调查后,各小组汇总,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在这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课堂里面学不到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7、。 走进社会生活,搜集社会素材,创设生活问题,不仅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运用的广泛性,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周围的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2关注社会生活现象,创设探究情境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关注社会生活现象,采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10 张乃翠.数学生活化

28、生活数学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6,01:31探究性学习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理念。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确立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11 熊克强.让数学走进生活J.河南教育,2006,07-08:92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善于将已有的生活现象、熟知的生活事例等构建成数学模型引进课堂,多关注社会生活现象,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深人生活、社会各方面的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增强应用能力。有位教师在“可能性”一课中,让学生根据“彩电、自行车、雨伞、毛巾”四种奖品自行设计商场的摇奖转盘。有

29、的孩子站在商家的角度考虑,设计毛巾占的面积大,彩电占的面积小,让消费者获得大奖的可能性很低;也有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的,设计彩电占的面积大,毛巾占的面积小,希望作为消费者的自己能夺得大奖;还有多设计了一类“没有奖”的,孩子认为这样设计玩起来更刺激如此开放而又贴近生活现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注社会生活现象,运用实例创设探究情境,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悟了数学, 体会出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 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实现了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建构的目的,培养了

30、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 提高了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捕捉社会娱乐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也是小学数学的一大范围,确定数学实践活动的主题,它是由实践性所决定的,实践性更多体现出社会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捕捉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活动,为综合实践课服务,以达到新课改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针对问题情境,学生综合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思考或与他人合作,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31、全过程,感悟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所学数学内容的理解。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_7月.数学实践活动的选题要从现实生活的视角进行选材,社会与实践活动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向来喜欢到社会上的娱乐场所,景点旅游,公园游玩,参观动物园等等。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社会娱乐资源,熟悉社会娱乐资源,善于观察、收集学生生活所在的城市里的社会资源,琢磨数学实践活动的设计思路,从问题解决的角度设计方案,以体现数学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与综合性。例如:全国优秀小学数学课改实验教师位惠女在旅游中的数学这一课的教学过程

32、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处理,把教学情境由原来离现实比较远的“北京到大连”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本地旅游景点,并结合自己班要春游的活动计划,提前让学生收集信息,整理和归纳旅游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课上通过小组研究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最后制定出最佳的旅游计划。 从上述的案例中可以体现出位惠女老师较强的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善于捕捉社会娱乐资源,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熟悉的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实践教学,这样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更能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不断地吸引学生沉浸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尤为重要,是新课程有效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充分意识到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的价值,不断开发生活化数学教学资源的利用策略,提高生活化数学教学资源的利用能力。通过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数学课堂上的实际运用,不仅丰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紧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促使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更是促进新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