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专题41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9121462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扩大内需专题41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扩大内需专题41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扩大内需专题41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扩大内需专题4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内需专题411(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 坚持扩大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规划建议指出,坚持扩大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必须充分挖掘我国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此次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扩大需战略独立成篇,并提出了相对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目标,力图使我国国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这透露出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实质步伐。”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大力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增强消费拉动力。充分挖掘我国需的巨大潜力,着力破解制约扩大需的体制机制障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容,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

2、稳较快发展的关键。规划纲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需的战略重点,通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的发展阶段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发展导向处在历史性转折时期从经济总量导向转为国民收入发展导向;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投资主导转为消费主导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央提出了扩大国需求的方针,并逐步明确为我国经济发展

3、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一、扩大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坚持扩大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意味着我国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但建立长效机制则说明扩大需不仅是面对金融危机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把需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个永远的、战略性的举措。而且三驾马车的动力机制上的顺序是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好地实施扩大需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 、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三驾马车:外需出口 需投资、消费(最终

4、消费是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两部分组成)扩大需就是一单元隔壁几家人,你拿钱给我,我拿钱给你,换着买东西。这样产生税收,产生GDP 。 (话说,这单元有你和A两人,你是卖衣服的,A是个卖酱油的,你用你的钱买了A的酱油,你消费了,A有钱了,A就可以拿着钱干点儿别的事了,比如买买你衣服,于是你又有钱了,可以再买盐啊米啥的,需扩大了,你除了酱油,又可以吃米吃盐了,A也有衣服穿了。当然了,A也可以留点儿钱扩大他的厂,比如开发个苹果醋啥的,这就是投资,你一看不错,也买了一点儿,钱又回到A那里去了,需又扩大了,生活水平又提高了。这其间因为A和你都卖东西,又得交税,政府也有钱了,可以补贴给穷人买点儿酱油醋,这样A

5、就可以多卖点儿酱油、醋,多赚点钱,他卖完了再去买你的衣服,于是你又有钱了。政府也可以建个公路,方便你去的地方买比A更好的酱油,于是你又拉动别的地方的需了。当然了,如果你太有钱,看不上国的酱油、醋,非要去买老外的酱油、醋,那你就不是扩大需,是给老外送钱,是扩大进口了。在外部市场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市场正在加速成长,巨大的消费潜力可以转化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国国消费每年17-18%的速度增长,超过GDP速度。国需求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78年至2009年,我国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始终在90%以上。今后,我国仍然有条件主要依靠扩大国需求拉动经济发展。我国是拥有13亿

6、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工厂-中国市场,消费潜力是任何一个国家不能忽视的。综观世界各国,大国经济发展一般都以需为主导。日本85%产品自产自销,15%出口;美国78%自产自销,22%出口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扩大需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1998年2008年的12年,政府消费从24%-26.8,居民消费76%-73.2 居民消费比重低。统计局核算,2010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不足9,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中,政府和企业的贡献率66,二城乡居民消费占34.城乡居民消费不均衡。30年来,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反响发展,78年到90年,城镇居民消费

7、率37.9-50.4,农村居民消费率62.1-49.6,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率达70以上,农村下滑到30以下,这种趋势一直在持续。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着力拓展需增长新空间。必将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需空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双轮驱动的宝贵时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镇人口与在城市里居住半年以上的农村人口。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既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时,随着农村转移人口融入城市、享受市利,也将带动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着力拓展需

8、增长的新空间。201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47.5%,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近80%,也低于一些人均收入与我国接近的周边国家的60%。因此,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很大潜力。而城镇化率的稳步提高,在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随着农村转移人口的融入城市也将带动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十二五将6000万进入城市。要加速城镇化,应该说我们总体发展目标是这样一个目标要求,因为小平同志曾经提出来,2020年全面小康,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50年离现在只有30多年了,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对于城镇化就应该有一个要求,因为理论界大家都公认,国是现代的一个中等发

9、达国家,中国的省也算得上是一个中等发达的地区,中等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农村人口都在20%以下。南和的农村人口,现在都是12.5%,而我们现在的农村人口还是50%以上。要在这30多年40年的时间之,把我们国家的农村人口降到20%以下,这个城镇化的任务是很重的。如果不实现城镇化,大量的人还进行农业劳动,那是不可能成为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平均每年恐怕要有1400万到1600万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这个转移当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一是能不能创造那么多就业岗位,二是能不能有效地解决转移到城市的农民的住的问题,那也就是中国的安居乐业的问题,有工作岗位,非农的就业岗位,又有一个基本的居住条

10、件,那就算是真正的转移了。十二五规划:一句话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图表加了稳妥两个字,过去我们都是加快城镇化,现在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当中不要盲目,防止城市化的“大跃进”(比如城市的大拼盘 摊大饼)。现实中这个问题是存在的,并有一定的普遍性。各级政法推动城市化发展和区域布局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相适应的,问题在于,这个推动是否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区域布局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会以此合理确立城市化、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否则,以行政手段来拼人口规模、土地规模,大规模地上的基础设施项目,大规模的征用农地,必然对城市化进程产生诸多的负面影响,也会使城市化的功能

11、和作用大打折扣。我们要的是发展型新阶段的城市化,必然使消费拉动的城市化。城市规划问题 生活质量不高。突出问题是2个多亿的农民工如何市民化。先要尽快改革户籍、土地、社会福利的制度安排。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都决定了扩大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从国来看有一个广阔的国市场空间。十几亿中国人在本世纪,我们要通过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这样一个变化加上这样一个巨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国市场需要的潜力是史无前例的,是各个国家无法比拟的。那么这就对我们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从需方面会形成一个非常有利的、可持续的这样一个支持。第二,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实现我国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

12、途径。“坚持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这是五中全会建议中的原题,意义就是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一个战略提出来。马克思讲到整个社会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四个环节,生产是起点也是决定性的因素。消费是终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一个社会要能够存在和发展,没有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而生产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消费,如果产品没有最终消费就等于没有生产。如果考虑的问题不是消费,而是生产,或者说是生产和交换,比如现在的住房,建房的目的是为了卖,买房的也是为了卖,如果进不了最终的消费,在生产和交换环节里转来转去,最后的出路只能把整个社会流通环节堵死,如果建房和买房的货币是银行的,那么这种堵死的出路

13、就是货币危机。2005年至2009年,我国净出口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5%、7.5%、8.8%、7.7%和3.9%,投资率从41.6%上升到47.5%,消费率则从52.9%下降到48.6% 。目前,投资仍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因为消费是一个慢变量,具有稳定性,不大起大落。投资是一个快变量,特别是在2009年,对GDP的贡献达到92%,主要是投资拉动的,投资拉动不是最终的拉动,需不足,会带来恶性循环。经济由两匹骏马和一头瘸驴拉动的我国制造业仍处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服务业增加值占的比重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单位能耗仍居高不下。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14、。瑞士信贷银行2007年3.24研究报告预测,中国2006年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额的5.4%,与意大利(6000万)相当,美国42%、美国金融危机钱储蓄率为0,甚至负的。我国2009年为51.4%,比78年提高13.5%,年均增0.44.日本11.1%、德国7.3%、英国6.6%,但2015年中国的消费额占全球比重将达14.1%,将超过意英德日,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消费市场。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矛盾加剧,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一是经济增长过多依靠资本形成,在产能过剩问题日趋严重的同时,盲目重复建设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导致经济波动;二是强化了经济的外部依赖性,使我国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低端位

15、置,加剧了国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9.5%的经济贡献率和接近18%的资源消耗率不吃正比的。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们必须尽快走上均衡发展之路,立足扩大需促进经济增长。扩大需的关键,是扩大消费需求。只有把经济发展真正建立在消费需求的基础之上,我国经济发展才有持续稳定的增长动力。第三,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可能处在一个缓慢复、低速增长、结构转型的时期,外需的不稳定性加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客观上对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需外需和投资消费关系形成倒逼机制。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

16、只有立足扩大需,努力开拓国市场,才能有效克服外部环境变化的不利影响,防和化解外部冲击带来的各风险,增强我国经济安全性和稳定性。08年的危机挽救了中国,没有沿着以前的那条路再继续走下去,敲警钟,换一种活法,危机前我们替别人打工,危机后,迫使我们练功。2005年底,中国GDP超过意大利,世界第六。2006年,超过英国,世界第四大。中国经济总量07年超德国世界第三,2010年7月超日本第二,有些省份“富可敌国”,甚至赶超当年的“亚洲四小龙”。开放之初,一个省位居全国第二梯队的中后面,98年超新加坡九五;2002年超十五;2007年超十一五;加等于国。 将近40万个亿。全国世界经济巨人,是一个拄着拐杖

17、的,远看吓一跳,近看偷着笑。“外商、外资、外贸,拉动”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从80年代的20%上升到08经济增长在60%。血脉不通,这种靠三外拉动经济增长,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了。把这个拐棍拿走,巨人就会轰然倒地。“对外超低性送礼”“送礼性出口”“不挂牌的殖民地”南方工厂4美元鞋美国经销商-美国柜台100美元,污染回家、消耗资源、承担所有的问题,4美元计入我们的GDP,90多美元成了美国的GDP,美国美元制造。工人1 小时的收入是德国1/37,是美国的 1/27;。我们瞎忙活。出口越过,造福美国。的手工缝制的足球4、5元,美国至少70-80元。零次分配,发达国家通过现代的分配体系攫取他国的利益。同

18、时,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增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到处找我们的岔,找毛病, 09年奥巴马对中国出口的美国的轮胎签署特别保护案,结果世界各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进行制裁,最高峰是阿根廷队我们出口他的不锈钢餐具加收1450%的反倾销税,与时这样他本国制造的餐具也无法我们的相抗衡。对我们反倾销诉讼的次数日益增多;被诉倾销产品的围不断扩大 轻工 纺织到机械电子 知识产权;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定标准铁矿石2008 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任何外交都是政的的表现,给外交部寄钙片。不使用否决权,美国不让你进市场,几千万人就失业,08年我们的拐棍被踢折了,沿海千万

19、的人失业,企业停产、半停产。苦练功。“十一五”出口全球第一。贸易顺差连续2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减少6.4%。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改革开放初期和世界经济挂钩脱钩的问题。第四,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扩大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要求我们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发展社会事业,增居民消费能力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这与保障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要求,具有高度的在一致性。实施扩大需战略,有利于把发展经济与保障和改善民生

20、有机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二、“十二五”时期扩大需主要途径建议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和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十二五”时期破解制约扩大需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挖掘我国需巨大潜力的主要着力点。把这些部署落实到位,必须着重抓好五大重点工作。(一)(一)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总理将要让人民有尊严的生活,不是到政府办事要笑脸相迎,不是强制拆迁的时候打不还手、骂不还手。是民生,根本的是就业。08年我们拿出4万

21、亿投资,有人说搞了那么多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豆腐渣、喂饱了一批贪官污吏,不如分给全国人民,人均3000,拉动需,需决定不是看而是他有没有稳定的预期稳定收入、持续的收入、应该有稳定的工作,未来的收入才稳定。所以划定了7%的GDP发展死线。 中国GDP每增长1%,可以创造130W的就业机会。每年900W最少的新增就业人口。所以要保八, 保证高速增长,让多余的人口尽快就业,创造财富。否则低于7%的发展,就是完蛋!但我们没有着重发展能够容纳更多就业人口的服务业,而是用大量资源去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结果提供就业机会的能力就下降了。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GDP每增加1%,就业可以增加0.43%,到了

22、90年代就降到了0.11%,到了21世纪的前4年减到了0.098%。 就业压力:城镇就业人口2400万 提供1000万个 农村劳动力5亿人,加上农村半劳力,60岁以上,17、18以下的,加上30%,6亿多。土地是减少的,不增加,1.5亿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上来 我们三产结构有关系 一产薄弱 二产比重大 资源环境压力大 三产比重低 附加值低 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生产总值比重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就业比重两项指标未完成,反映出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增长主要依赖工业带动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加快发展服务业。要调整完善相关税费和要素价格

23、政策,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愿意消费 有消费能力有钱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格局,着力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既是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和挖掘消费潜力的决定性因素,又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并将“城乡居

24、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作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央行最新调查显示,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包括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与储蓄存款,只有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创下了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据统计,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报酬增长相对较慢,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下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这已经成为影响扩大需,尤其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障碍。一项权威调查数据显示,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已从1995年的51.4%下降到2007年的39.7%,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已从1992年的68.6%下降到2007年的52.3%。扣除价格因

25、素,1979年至2009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9%,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3%和7.2%。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9%和13.9%。我区经济增长为11.5%。党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 劳动力群体大 7.8万亿廉价 不是靠技术创新 现在不堪重负 不利于提升劳动者的整体素质 廉价也无法扩大需 总理讲有尊严的劳动,活得有尊严。建议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显著特点的。一是从“强国富民”转变为“富民强国”。过去的规划追求“强国富民”,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但不能由此而把“国富”与“民富”对立起来,因为当今世界仍然是依靠经济实力来

26、说话的,如果国力衰弱、国家不够强盛,“民富”根本没有可能;同样单纯只有“国富”,老百姓生活改善不快,那也不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2002年至2009年7年间,下降幅度开始减少,2008年为37.11%,基本维持在37左右。美国自1980年以来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16.45%,日本1990年以来平均为24.12%。由此可以看见,中国城镇居民总体是远远谈不上富裕的。进入2010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达到39.76%,接近40%,幸福指数大幅降低。19782009,恩格尔系数城市57.5-36.5 农村67.7-41%。走需路,关注民生 提高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

27、生活,让我们的人们又尊严的劳动,过有尊严的生活。大城市压力大,成为奴隶了,车房孩子 没有尊严,顺应这种要求,通过政策调整过上好日子。在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不管是生产收入、投资收入、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都有很大提高。但相对而言,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的收入提高得更快、更多,而普通劳动者,尤其是部分省市出外打工的农民工,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但收入提高的速度太缓慢,这种状况对经济的长期发展极为不利。“如何让利于民,藏富于民,必须改变当前GDP一大步,财政收入两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的严重不同步状况,通过政府减税、企业让利,联手推进收入分配关系合理化。”1、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28、。研究推进房地产税等改革,加强对财产性收入的调节。高储蓄率 低消费率 CPI 居高不下 负利率 股市跌幅全球第一 积极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尽快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合理调整税率级距和水平,加大对过高收入调节力度。目前实行的中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从1980年第一次制订以来,已修订了五次。本次修订是第六次。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形势、人民收入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仅73亿元,2008年增加到3722亿元。个人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由1994年1.4%上升至2008年的6.4%。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约4800亿元,而全国税收总额约7.3万

29、亿元。个税收入只占全国税收的6.5%左右。虽然是中国第四大税种,但个税收入在中国财政总收入中占的比重并不大。因此中国个税改革的空间是很大的。今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我国将提高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随后在3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原则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并确定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与调整级次级距的改革方向。这次会议同时决定,中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3月20日,财政部部长旭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上表示,2011年我国将进一步健全个人所得税制度

30、,合理调整税率结构,降低中低收入者税负,强化对高收入的调节。可以说中国这一轮的个税法修订,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具体改革方式,还有待有关部门的最后敲定。个税起征点2000资源税费改革在破题。将在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稀土价格是大白菜价格。遗产税特别是利用高税率的遗产税,减少财富的代际积累,日本,英国最高遗产税达90%,被称为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去世时留下的27亿美圆遗产,传到第三代不到3%。推进发展慈善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体系对调节收入的作用。光标去年死后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目前,固定资产和现金加一起,大约有50多个亿,大陆第一个裸捐的。2、进一步规收

31、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完善职工工资统计制度,建立全国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和完善高收入人群的收入申报制度。通过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收入差距30年前一条线 现在是金字塔补低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保证他们的生活基本需要。涉与农民、城乡困难居民、企业退休人员和低收入工薪劳动者四类群体的收入提高。农民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有的省还有自己的补贴。种粮、提高农民收入,提高落后地区的收入。现在我们居民收入低的

32、重要原因是农民收入太低 增产不增收增产100亿斤,增收1分钱;粮价提高一分钱,增收10元钱。 补贴 家电下乡低收入人群补贴: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由2005年城市标准117元/月提高到2010年225元/月,农村标准由800元/年提高到1300元/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7年提高,年均增长10%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在提高 找各地图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免费服务:交通、场馆参观 医疗、义务教育等 少收税费,08年利息税去掉了,但是如果穷人没有存款就得不到好处,减了半天还是给富人减了。我们应该向老百姓倾斜 提高标准 老百姓少掏一点 实际上就是多得或补贴一点 老百姓支撑税收。富人通过一些办法逃税

33、。拓中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拓展壮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将社会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围之。调高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垄断行业改革滞后,行业间收入分配不公并非竞争力和人力资本差异的体现,而是因为垄断行业获取了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收益。垄断行业改革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尽快出台遗产税 美国最高税率达55。日本70% 德国70% 英国40% 法国40% 松下27亿美元遗产 三代后几千万高收入人群的申报我们地区2010年储蓄存款101.6亿,人均将近2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岗职工工资突破2万,20630元。城镇-农村10548-68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946元。城镇恩格尔系数3

34、6.8%。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3309、住房低7平米,恩格尔系数高1.4.,十二五期间收入两个倍增目标。3、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三)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无后顾之忧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但总体上看,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目前我国的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比重仍然较低,分布不均衡问题也较突出。图表在行政支出中,我国的三公消费(公车购置和运行、公费出国、公务接待费用)每年高达9000亿元,占行政支出三分之一。三公消费-全球第一! 今年3项行政开支零增长 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与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中国官民比例是日本的2

35、7倍,行政管理费用是美国的3倍,印度的4 倍;用于教育、医疗的费用是日本的1/6,是印度的2/5;三公消费2009年达9000个亿(以上为2000年数据)。近年财政收入连年两倍于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而政府仍缺钱发债券,仍是土地财政。如何建设一个人民养得起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通过实物转移方式调节收入分配最有效的手段,具有明显的再分配作用。国际经验,随着发展,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在政府支出的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人均3000到1万美元居民消费由耐用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虽然我国近年来加大投入,但总体仍然不足。2008年,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3项占政府总支出的的比重37、7%,和其他国家比3000

36、6000美元的,低16.3百分点。2009年我国教育社保就业支出占财政收入14.9%,美国这一比重占61%。这使得居民过多地把收入用来支付快速增长的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支出,既直接挤压了居民其他消费的增长,也使居民不得不增加储蓄,降低了即期消费。“十二五”时期如何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良好的居民消费预期。收入分配解决有钱的问题,解决无的问题,后顾之忧。“十二五”时期要按照建议的要求,进一步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的比重,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老百姓手里有没有钱、有多少钱,适应要扩大需,老百姓有钱,现在是没有钱或者有钱不敢花,70万亿存款中40多是

37、百姓存款,储蓄率50%以上。房 病 学养老 不敢拿, 报告:“十一五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消费中,学:各类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行:医疗保健、道路和通讯等方面的消费;住:住房以与与居住相关的各种消费。各类消费占居民收入比重变化:1990年-2009年,教育文化、医疗保健、居住、交通通讯分别为8.79(94年)12.01;2.01-6.98;6.63-10.02;1.2-13.72 高于GDP的增长一要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图表维稳 教育支出

38、的比重教育投入是2011年最大的支出增长点。2009年中国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2万亿。根据2010年5月发布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继续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一个硬性的指标是到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4%。2010年教育投入占财政14%。军费2011年6011亿 二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有病返贫三要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加快推进社会保障

39、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围、提高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2009年占财政收入12% (8331/68518)四要加大保障性住房设力度。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房贷 房奴 短信 各地出台控制房价的都是房价的涨幅不高于经济增速。市稳中有降。2010 年政府土地出让金2.7万亿,拿出10%建保障性住房,2700亿可以建设2亿平方米,10年20亿平方米足足够2亿人居住,如果从土地出让金拿出 6000亿可人人看病不要钱,再拿出1000亿可人人上学不要钱,所以从郎咸

40、平土地出让金拿出1/3,可以解决老百姓住房、看病、上学“三座大山。“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建立和不断完善财税、投融资、土地供应等政策体系,强化各级政府职能,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者住房供给。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规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四)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有钱、无后顾之忧,钱还要花得出去“十二五”时期,如何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何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要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积极促进消费结构升级。2010年我国人均国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未来我国居民消

41、费将加速转型,这为扩大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了良好契机。因此,“十二五”时期要抓住机遇,着力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以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现代消费品营销体系;要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规市场秩序;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树立新型消费理念;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养老等消费热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已经进入结构变动和升级换代较快的时期。按照国际经验,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有望出现加速转型,这为扩大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提供了良好契机。“十二五”时期,要着

42、力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一要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城乡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建立健全现代消费品营销体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的便利性。二要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让广大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建立健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体系,使人们敢消费。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让消费者能放心消费,这就一定要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包括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品牌标识认证体系、社会监督举报体系、质量监管责任体系、质量安全法规体系。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主要是要解决消费

43、者“有没有东西消费”、“有没有钱消费”、“想不想消费”、“敢不敢消费”等问题。消费产品:新的消费点 汽车数字电视电子产品手机的多功能 服务业提供更多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保险金融有消费渠道:作为全球奢侈品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国奢侈品消费已经从去年的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而且40%以上的奢侈品是从境外购买。高盛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65亿美元,连续三年全球增长率第一,销售量第一。在国消费常年萎缩、政府绞尽脑汁刺激消费的时候,却将一个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群体通过价格杠杆驱逐到了国外。去年到美国去的大概有100万人,平均每个人退税购买的商品在7000美元以上,就是70亿。”如果算上国人在英国、

44、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购买商品的金额,数目将更高。而据调查,中国人40%以上的奢侈品都是在境外购买的。“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5类产品的20种品牌高档消费品,地市场比要高45%左右,比美国高51%,比法国高72%。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曾经做了个比较,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财政统计年鉴(2007)公布的2006年数据计算,倘若国家征税的总量均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响不论,那么,作为价格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种商品售价之中的税收数额分别为:中国700元,美国168元,日本186元,欧盟15国300元。” 中国商品中所含的税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高:是美

45、国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欧盟15国的2.33倍。这导致中国的商品价格也普遍比国外高与国外2倍以上的价格差已经非常普遍。即使是“中国制造”的产品,国的售价也远远高于国外,差价1倍以上也已非常普遍。 因此,不是中国人不愿意消费,而是商品价格因为包含过高的税而变得太昂贵了,抑制了他们的消费能力。要想拉动需,就必须把商品中所包含的税收降下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税收也降到西方发达国家那种水平,消费还需要去拉动吗?那些乘坐国际航班去国外“扫货”的国人,就可能改变主意,在国消费了,毕竟,省出的机票钱就可以买不少商品。有消费信誉:我们身边每天充斥着大量的假冒伪劣盗版山寨产品。 食品药品问题,“

46、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偌大的中国容不下一平静的餐桌。从生猪到猪肉所有的环节都是可以买通的。从纸面上我们的食品规定必美国还严格。2001-2008年出台2个管理规则,不许用瘦肉精,美国都可以用一种,我们一种都不行。2010.10.20,出台一个管理规则,政府的六大部门方工职能界定清楚,防止其使用。我们2007年有食品召回制度,美国2011年1月才有。我们的监管比美国还严。食品安全涉与的法律20多部,近40部行政法规,150部部门规章。我们的安全却没有保障。放心消费老百姓有条件的买国外的奶粉。三要合理引导消费行为。树立新型消费理念,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与我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

47、消费模式。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大力促进文化消费、旅游消费和养老消费。促进三项消费是我国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有助于让经济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其文化消费很重要,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经济格局中占的比重还比较低,但近年来电影、动漫等文化产业已经显出了比较强劲的势头。我们有着悠久的文化积淀和传统,只要做好规划,加大政府投入,扬长避短,利用自己的优势,文化产业一定能搞上去。促进这些消费可以更好地扩大需,也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这次不仅纳入“十二五”规划建议,还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个定位,有预见性、也有实践意义。美国是老大 文化输出 法国的

48、时装香水文化 日本的动漫 国的剧 音乐 一部泰阿凡达票房 25亿美元 建国伟业这是个新提法。“软实力”,是相对于国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文化是事业也是产业。文化产值占GDP美国25%,日本 20% 中国2.6% 发展空间大旅游消费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衡量发展数据:国旅游人数;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出境旅游人数;旅游业总收入“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2%;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年均增

49、长3.5%;出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9%,我国目前已跃居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消费国,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居民人均出游率达1.5次;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加突显。排名第一的法国。旅游局一月份预计到2015年三大旅游市场(国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 的总人数将超过35亿人次,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并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国旅游市场。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1.57万亿元。2010年初,国家地理杂志联合国100多名旅游摄影记者,评选出中国三大低碳旅游景区

50、,即香格里拉、东北大兴安岭、贡嘎山燕子沟,大兴安岭名列第二。2010年接待各类旅游者223.2万人,总收入超过2个亿。旅游市场化程度低,政务接待占比重大。规划到2015年,接待国外游客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100亿元。养老消费:有人说,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人口老龄化。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总人口的12%,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超过8%。目前是2.3个工作的人供养1个退休的人;2030年是1个工作者供养1个退休者;2050年就会变成1:2.6。然而,有业人士指出,“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带来了养老服务的旺盛需求,给我国养

51、老、养生产业的带来巨大机遇。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养老、养生产业的市场约有1万亿元,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5万亿元。人口加速老龄化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消费市场。然而,我国老年人消费市场开发还在初始阶段据辽晚报10月14日报道,目前开发的国老年人消费市场,仅占需求的1/8。老年人用品种类单一,养老院缺口很大,老年人精神消费市场更是有待开发。据了解,很多发达国家对老年人产品市场的开发非常细致,从老年人专用坐便器,到拐杖、雨伞、防暴电棍等一应俱全,而智能眼镜、增音机、假牙口香糖、休闲乒乓球等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在老年人用品专卖店更是普遍。在我国,这些产品在

52、市场上难觅踪影。在不少西方发达国家颇具人气的“银发旅游”,在我国也遇冷。去年11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世界旅游和旅行理事会的调查显示,老年人旅游占世界旅游市场的50%至60%,而在我国还不到20%,“银发旅游”的广阔市场尚未得到有效开发。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70%的老年人有出游愿望,其中17%的老人经济比较宽裕,出游意愿强烈。为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和发展“银发经济”。“银发经济”可以大致分为日用品经济、保健品经济和服务类经济,包括传统老龄产业,如服装、食品、特殊商品、交通、保健、老年福利设施,以与现代老龄产业,如娱乐、旅游、住宅、社区服务业、

53、老龄教育等多种行业。“研发投入比”在“十五”时期就未能达标,说明全社会科技投入仍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主创新能力,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之路依然漫长艰辛。(五)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十二五”时期,如何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十二五”时期,既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又要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有效拉动经济增长。一要充分用好政府投资。政府报告:政府投资带动射虎投资,国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

54、口,较短时间扭转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投资没有增长没有就业没有收入特别是“十二五”前期,要确保国家扩大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完成并发挥效益。明确界定政府投资围,加强和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防投资风险。规国有企业投资行为,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方政府卖出的债券 超过2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景源的访问二要坚持有保有压,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以往基础设施投资占比重过大,投资效益不高。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有效遏制盲目扩投资和重复建设。发挥产业政策作用,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

55、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地方投资对国债的依赖性增强。扩大消费领域的投资。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报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最终需求。三要鼓励扩大民间投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抓紧制定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和支持政策,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真正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

56、、指导和规管理,促进社会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 报告 不能否定民营企业的价值 500家利润不如2加中石油和中石化 民企不是创利润的大户,但是它的社会功能是不可取代的,全国4300万企业,民营92%,就业人口7.7亿人,国有安排6300万,91.8%民营承担的。工商局投资的带动性不强,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不够,2010年国有投资同比增长35.2%,高于非国有投资7.15个百分点。按照国际经验,1元的涨幅投资应带动5元的民间投资。 4万亿都投到国有企业里了,民营企业没有分到多少。民间投资增长比较缓慢。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下,投资呈现加快增长趋势,总体上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有所增强

57、,但投资的加快增长主要是增加国债与相关配套投资作用的结果。凡是国家法律和政策没有明文禁止的领域,都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切实打破“玻璃门”,拆除“弹簧门”。对民间资本难以进入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要通过改革行业管理体制尽快消除准入障碍,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三、正确处理好需和外需的关系坚持把扩大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是不是意味着外需已经不重要,如何看待和处理好需与外需的关系。本世纪,中国的外贸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01-2007年均21.6%,即使在外部环境开始变化的2008年仍保持17.2%的增长率,是改革开放3

58、0年发展最快,最稳定的时期,但是这个阶段出口高速增长的特定国际经济环境在金融危机后难以重现,在今后一个时期,外部需求随经济的增长拉动作用将因外部环境变化而明显减弱。坚持把扩大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并不意味着外需可有可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外需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十分重要、不可或缺。一是扩大需是一个渐进过程,在相当长时期必须继续发挥外需对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扩大消费必须建立在居民收入增加、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国投资增速已经很高,继续加快投资增长既有困难,也有相当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突降或下降过快

59、,就可能引起经济大的波动。二是稳定外需有利于更好地扩大需。我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稳定外需对增加就业仍然具有重要作用,这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进而对扩大需产生促进作用。三是稳定外需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产能,提高经济效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形成了较大的适应外部需求的生产能力。由于我国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加上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综合优势通过国际市场加快自身发展,带动国技术进步,增强产业和产品竞争力,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抢占制高点,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正确处理需与外需的关系,既要坚持立足国、以我为主,把政策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需求上,充分发挥我国经济回旋余地大、需潜力大的优势;又要坚持利用好国际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认真实施稳定外需的政策,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我区的情况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