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消解——比较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之异同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6200023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构与消解——比较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之异同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建构与消解——比较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之异同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建构与消解——比较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之异同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建构与消解——比较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之异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构与消解——比较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之异同(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构与消解比较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之异同摘要:新理学体系是冯友兰熔程朱理学、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新实在论的潜在共相说于一炉,并运用正的逻辑分析法和负的直觉体认的方法进行系统地理论论证而建构起来的哲学体系,其结构严谨,表意清晰,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重要尝试。本文吸取了前人自逻辑学角度对新理学体系进行分析批判的理论成果,侧重在方法论层面上比较冯友兰与维也纳学派所共同运用的逻辑分析法之异同,指出二者同在逻辑学的大背景下,基于不同的逻辑学理论而产生了不同的致思取向:维也纳学派运用数理逻辑的符号分析法,采用科学主义的态度,消解了传统的形上学;冯友兰则依据形式逻辑的概念分析法,系统阐发了“理”、“气

2、”、“道体”和“大全”等传统哲学概念,建立了新理学体系。而这也是二者的逻辑分析法的根本异同之所在。关键词:冯友兰 新理学体系 维也纳学派 逻辑分析法一、 时代思想的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分析哲学造就了西方哲学的革命性转变:在哲学理论形态上,新的哲学体系的开端不再是传统的认识论,而代之以现代的、新兴的数理逻辑;在哲学理论研究方法上,对哲学理论的系统论证不再是建立在单纯的个人主观的心理解析上,而代之以客观的、形式的逻辑分析。逻辑不仅被认为是关于人类思维形式的科学,更多的是被看作人类思维的基本属性之一,是哲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哲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要澄清语句的涵义,哲学研究的方法是运用逻辑分析

3、法义释概念和语词。因此,哲学是一种澄清语义的活动。正如维也纳学派的代表人物石里克所宣称的:“哲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体系,而是一种活动的体系,这一点积极表现了当代的伟大转变的特征;哲学就是那种确定或发现命题意义的活动。”同时,“哲学的授义活动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开端和归宿。” 石里克哲学的转变,载于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第9页,商务印书馆,1982中国古人曰:“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立德”包括对天人关系的领悟和实践,它被认为是人之存在最重要的意义;“立言”包括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思想,而这是传统的学人所忽视的。受这种传统影响,同时期的中国哲学尚处于中古时期的学术形态。学者们所注重的是对天人

4、关系的体认和实践,而不是经过严格理论论证的鸿篇巨制,多数的学术著作仍是以格言隽语、师生对话、朋友书信等形式出现的,而很少有大部头、系统的哲学论著。冯友兰曾对中国哲学缺少方法论思想发表过议论,他明确指出,中国的哲学著作缺少逻辑体系的连整性,而中国的传统学者“其最高理想,即实有圣人之德,实举帝王之业,以推行其圣人之道,不得已然后推而立言,著书立说,中国哲学家视之,乃最倒霉之事,不得已而后为之。”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第9页,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鉴于中国传统哲学疏于理论证明,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要加强对哲学研究方法的考察。他认为,“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总

5、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有靠人之思与辩。” 冯友兰新理学,贞元六书(上),第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思”就是关于哲学世界观的理论,“辩”就是关于哲学研究的方法论。二者必须兼而有之,不可有所偏废。中国哲学长于直觉体认的方法,而短于严谨的逻辑论证。因此,要建立“最哲学底哲学”,必须将二者统一起来。这也是冯友兰建构新理学体系的两种方法:正的逻辑分析法和负的直觉体认的方法。而冯友兰所用以建立“最哲学底形上学”或“真正底形上学”的逻辑分析法也是维也纳学派用以消解传统形而上学的方法。他说:“康德的批评底哲学工作,是要经过休谟的经验主义而重新建立形上学。它于武断主义及怀疑主义中间,得一中

6、道。新理学的工作,是要经过维也纳学派的经验主义而重新建立形上学。它也于武断主义及怀疑主义中间,得一中道。这中道也不是只于两极端各机械地取一部分,而是照原理确切地决定地。” 冯友兰新知言,贞元六书(下),第918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为什么同样使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他们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呢?他们所使用的逻辑分析方法有何异同呢?这恰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二、 维也纳学派及其逻辑分析方法维也纳学派是一个由一群活跃在维也纳的青年科学家组成的学术团体。他们定期聚集在一起讨论关于哲学、科学、政治、历史和宗教等方面的问题。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石里克(M.Schlick)、汉恩(H.Hahn)、弗兰克(Ph

7、.Frank)、纽拉特(O.Neurath)、魏斯曼(F.Waismann)、费格尔(H.Feigl)、卡尔纳普(R.Carnap)、克拉夫特(V.Kraft)、考夫曼(F.Kaufmann)、哥德尔(K.Gdel)及伯格曼(G.Bergerman)等人。中国哲学家洪谦当时作为石里克的学生参加了该学派在19301936年间的活动。该学派成员承认自己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经验主义传统和现代科学成果的影响,主要包括休谟、孔德、密尔、马赫的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赫尔姆霍兹、黎曼、彭加勒、迪昂、爱因斯坦的经验科学理论和方法;莱布尼茨、皮亚诺、弗雷格、罗素、怀特海、维特根斯坦的逻辑思想等等。在休谟和马赫

8、的经验主义传统的基础上,维也纳学派继承了由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等人开创的逻辑分析思想,主张以科学为内核,以逻辑分析为方法,以物理学为统一语言,彻底改造哲学,使哲学真正成为科学的哲学。该学派在成立之初发表了纲领性文件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宣称科学的世界观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科学,即把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统一在一起。他们明确指出,要建立这样一个统一的科学,必须要使用逻辑分析法,而正是这样一种方法把他们所提倡的实证的经验主义和传统的、具有生物学和心理学倾向的经验主义区别开来。他们认为这种科学的世界观包括两个基本点:“第一,它是经验主义的实证主义的,只有来自经验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建立在直接

9、所予的基础之上的;第二,科学的世界观概念是以一定的方法即逻辑分析的运用为标志的。” 汉恩、纽拉特、卡尔纳普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载于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第443页在这份宣言中,维也纳学派也表达了他们同传统形而上学的决裂:“科学世界概念的某些代表根本不愿再用哲学这个词来表示他们的工作,以此更强烈地强调与哲学(形而上学)体系的对立。人们可以用任何一个语词来表示这种研究,但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作为并列于或超越于各门经验科学的一种基础科学或普遍科学的哲学是没有的,除了经验方法之外,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达到真正的知识,经验之外或经验之上的思维领域是不存在的。” 同上,第451页维也纳学派

10、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诘难是致命的,而正是逻辑分析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关于逻辑分析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逻辑分析是消解形而上学的工具逻辑分析法是维也纳学派用以消解作为一种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的主要工具。具体而言,就是运用现代的数理逻辑思想严格区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这个关于命题的区分的思想来源于休谟和维特根斯坦。休谟认为,人类的知识可以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观念的知识,如几何学、代数学等。它所使用的命题是关于观念的关系的命题。这一类命题,只靠思维的活动就可解决,不待经验事实的证明就能断定其真值;另一种是关于事实的知识,这一类知识是否真实是不能只通过思维的活动就可以解决的,它必须

11、依据经验事实的验证才能断定其真值。这是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两种区分最早的形式;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数学和逻辑命题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都为真。因为这类命题是重言式,不具有关于事实的知识,不需要借助于经验事实即可确证它们为真。这就为维也纳学派区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在石里克和卡尔纳普等人看来,具有认识意义的命题只有两类,即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分析命题就是逻辑命题,包括重言式和矛盾式,它们对于事实不作任何陈说,其真值取决于命题本身的形式,如“三加二等于五”这个命题,我们仅通过其形式就能断定它是真的;综合命题则是经验命题,它们对于事实有所陈说,因此其真值依赖于经验事实的证

12、实,如“明天太阳会出来”这个命题,我们不能通过其形式而判断它的真假,必须等待“明天太阳出来”这个事实才能断定它是真的。而形而上学的命题既不属于分析命题也不属于综合命题,因为这类命题既不符合逻辑句法,也不具有经验的可证实性,因此它们只是一些没有认识意义的假命题,如“一个针尖上能站三个天使”。出现这类命题的原因是对日常语言语法规则的误用:或者是句子中包含了看似有意义实则无意义的语词,例如“存在”、“物自身”等;或者是句子由有意义的语词构成但违反了逻辑句法规则,例如“桌子是道德”、“砚台是爱情”等类似的句子。因此,通过对概念和语词的逻辑分析,澄清语句的涵义,维也纳学派坚信他们可以从根本上消解形而上学

13、。卡尔纳普就曾明确指出:“逻辑分析便宣判了一切自称超越经验的所谓知识为无意义。首先,这个判决打击了一切思辨的形而上学,打击了一切自称不要经验,通过纯思维或纯直观就可以办到的所谓知识。但这个判决也同样适用于那样一种形而上学:它从经验出发,却想凭借一些特殊的推断获知超经验的东西而且,这样的论断还必须扩展到整个规范哲学或价值哲学,扩展到任何作为规范科学的伦理学或美学最后,这种宣告无意义的判决也打击了那些通常不恰当地称为认识论运动的形而上学运动,那就是实在论(因为它超出经验事实,声称事件的相继就表明有某种规律性使应用归纳法成为可能)和它的对手,主观唯心主义、唯我主义、现象主义和(早期意义)的实证主义。

14、” 卡尔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载于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第3132页维也纳学派认为,形而上学虽然不具有认识意义,但它具有抒发情感的作用,而传统形而上学的错误就在于混淆了这两种意义,将情感意义充当认识意义。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在于形而上学命题具有与一般命题相似的形式,看似对事实有所肯定,能为人们提供关于实在和世界的知识,实则是不具有认识意义的伪命题。他们认为,只有运用逻辑分析法将这两种不同的意义严格区分开来,我们就能很容易消解掉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2、 逻辑分析是哲学的根本任务维也纳学派将传统的哲学区分为形而上学、伦理学、心理学、认识论和逻辑学等部分。他们强调,形而上学和伦理学是

15、由没有认识意义的命题构成的,心理学则属于经验科学,因此这三门学科不是真正的哲学。而认识论是心理学和逻辑学的统一,心理学又是经验科学,所以认识论也不算作真正的哲学。归根结底,真正的哲学就是逻辑学,因此,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对概念和语词进行逻辑分析,以澄清语句的涵义,避免出现形而上学那样看似有意义实则荒谬的命题。维也纳学派的这种思想根源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罗素在他的著作哲学问题中就阐述过哲学的任务在于逻辑分析;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认为知识论和心理学都不是哲学,而真正的哲学应当使思想清晰,为思想划定明确的界限,这些都是通过逻辑分析来完成的。三、新理学体系及其逻辑分析法新理学体系是指由冯友兰在19

16、381946年间写就的“贞元六书”所组成的思想体系。这六本书是新理学(1938)、新事论(1939)、新世训(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4)和新知言(1946),它们都是“贞元之际所著书”,因此被称为“贞元六书”。其中新理学是该体系的总纲及形上学部分,它规定和引导了该体系其它部分,如社会文化、生活方法、人生哲学、哲学方法论等的内容和走向。他认为新理学的哲学体系是“最哲学底哲学”,它的形上学也是“最哲学底形上学,”或是“真正底形上学”。他说:“真正形上学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正底方法,一种是负底方法,正底方法是以逻辑分析法讲形上学,负底方法是讲形上学不能讲。” 冯友兰新知言,贞

17、元六书(下),第869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本文讨论的重点是逻辑分析法即正底方法,新理学的形上学,主要是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因此它“也是合乎真正底形上学的标准底。”他关于逻辑分析的思想在新理学、新原道和新知言等书中都有所涉及。1、 肯定事物存在,运用逻辑分析建构形上学新理学的哲学体系主要是通过四组逻辑命题建立起来的,而“这四组主要命题,或是,或几乎是,重复叙述底,就一方面说,这些命题都是包括甚广;就又一方面说,又都是对于实际没有,或甚少,肯定。” 同上,第919页“新理学的形上学的第一组主要命题是:凡事物必都是甚么事物。是甚么事物,必都是某种事物。某种事物是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

18、某种事物者。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有物必有则。” “第二组主要命题是:事物必都存在。存在底事物必都能存在。能存在的事物必都有其所以能存在者。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有理必有气。”“第三组主要命题是:存在是一种流行。凡存在都是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都是其气实现某种或某某理的流行。总所有的流行,谓之道体。一切流行涵蕴动。一切流行所涵蕴底动,谓之乾元。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无极而太极。又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第四组主要命题是:总一切底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切底有。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同上,第921926页从上述四组命题来看,经验实际是其逻辑分析法的基点

19、。他说:“正底方法,以逻辑分析方法讲形上学,就是对经验作逻辑底释义。其方法就是以理智对于经验作分析、总括及解释。这就是说以理智义释经验。”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5卷,第174页他举了禅宗中的一个例子:“禅宗中有禅师问僧云:金刚经的头一句的头两个字是甚么?僧云:如是。师云:如是如是。如是二字,应该是真正形上学的开端,也应该是真正形上学的收尾。所谓如是者,山是山,水是水,山如山的是,水如水的是。这座山如这座山的是,这条水如这条水的是。一切事物,各如其是,是谓如是。一切底如是,就是实际。形上学就是从如是如是底实际出发,对之作形式底释义。” 冯友兰新知言,贞元六书(下),第918919页,华东师范大学

20、出版,1996他认为从如是如是的实际出发,形上学对于实际所作的第一也是唯一的肯定,就是事物存在。这个命题虽然对于实际有所肯定,但它只是形式的肯定,而不具有关于客体世界的具体知识。因此,它是形上学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实际世界的肯定。由这个判断出发,我们对于事物及其存在,只作形式的分析,就能得到“理”及“气”的观念。同时,我们对于事物及其存在作形式的总括,就能得到“大全”及“道体”的观念。进而就形成了新理学形上学的大体架构。这也是逻辑分析法的逻辑功用。2、 辨析语言命题,区分哲学和科学在新知言中,冯友兰将人类的知识分为四种:第一种是逻辑学和数学。这一种知识,是对于命题形式或对于概念分析的知识;第

21、二种知识是形上学。这是一种对于经验作形式的释义的知识。知识论及伦理学的一部分属于此类知识;第三种是科学。这种知识是对经验作积极的释义;第四种是历史。这种知识是关于经验的记述的知识。他认为,逻辑学中及数学中的命题,都是分析命题,因此它们都是必然的真的。科学中的命题是综合命题,它的真是或然的。形上学中的命题几乎是重复叙述的命题,它也是综合命题,其为真也是或然的,但这类命题除肯定其主词的存在外,对于实际的事物不作任何积极的释义,不会增加我们对于实际事物的知识,因此它是假的可能性很小。只有当它所言说的对象是假的情形下,它才能是假的。形上学是对于一切事物只作形式的释义,只要有事物存在,它就是真的。任何事

22、物都不存在,如果有这种可能,其可能性也是很小的。所以形上学中的命题,虽不如逻辑学和数学中的命题,是必然的真的,但亦近乎是必然的真的。据此,他认为“形上学的工作,是对于经验作逻辑底释义。科学的工作,是对于经验作积极底释义。所以形上学及科学,都是从实际底事物说起。所谓实际底事物,就是经验中底事物。这是形上学与逻辑学、数学不同之处。在对于实际事物底释义中,形上学只作形式地肯定,科学则作积极地肯定,这是形上学与科学不同之处。” 同上,第873页他还举例进行了论证: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一次钟会造访嵇康,正巧嵇康在大树下扬锤打铁。嵇康“扬锤不辍,傍若无人”,钟会看了一会儿,一言不发,起身要走。嵇康问道:“何

23、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另据宋元学案记载,有一次邵雍与程颐相聚,忽然听到雷声,邵雍问道:“子知雷起处乎?”程颐回答:“起于起处。”冯友兰认为,在这两个案例中,钟会和程颐的答案都是形式的。也就是说,这种答案是空的无内容的。因为专凭程颐的答案,我们并不能知道雷到底起于何处。因为专凭钟会的答案,我们也不能知道他到底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这就是形上学的命题。而如果程颐回答说雷从北邙山起,如果钟会回答说他听说嵇康是个狂妄之徒,他看见嵇康打铁,那么他们的回答就不是形式的,而是有内容的。是对实际的事物有所肯定的,而这正是科学命题的特性。四、“消解”与“建构”对逻辑分析

24、法的不同解读通过上述对维也纳学派和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思想的简要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哲学意义上的逻辑分析法是运用一套关于语言符号的形式演绎系统,对构成语言的概念、语词和句法规则进行逻辑分析,以保证逻辑语句的清晰和明确。但它并不涉及这些言语符号的自身意义,因为它们的涵义是人们事先“约定”好的。这种形式理论追求的是语句的清晰性和恰当性,并说明如何由此种清晰性和恰当性出发引出其应当的逻辑结论。逻辑分析法是由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等人开创并引入到哲学研究领域的,它所使用的形式演绎系统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的数理逻辑。现代数理逻辑的主要特征是建立一种形式语言。要建立一种语言,首先要给出一套关于语言基本单位的人工符

25、号,也就是所谓的“初始符号”。然后要制定出一套关于符号演绎的语法规则,即所谓的“形成规则”。而由这些人工符号建立起来的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就是“合式公式”。根据现代逻辑的定义,给出这样一套初始符号,形成规则,并由此构造出合式公式,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逻辑句法”。本文中提到的逻辑分析法所涉及的主要是一阶逻辑。在一阶逻辑中,初始符号一般包括了命题变项、谓词变项、个体变项、个体常项、命题联结词、量词、括号等等。形成规则包括了关于命题、复合命题、项、量词的规则。使用这两个部分就可以得到一阶逻辑语言的“合式公式”。同时,这种形式语言的基本语句包括了两类命题:即原子命题和复合命题。原子命题的表达形式为

26、:f(x),g(x)。加上量词等初始符号后就成为了复合命题,如Vx(fxgx)等。由于一阶逻辑是关于量词的逻辑,因而关于量词的句子形式“fx”就是一阶逻辑中的最基本句子,即“x是f”这种句子形式在现代逻辑中是最为基本的句子形式。在这个句子形式中,x是一个个体变项,f是一个谓词变项,这两者是不会被混淆的。 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论述可参见王路走进分析哲学,第858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以上我们简要探讨了逻辑分析法学理属性。以此为基点,我们可以看到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异同:首先,可以认同的是他们都认为进行逻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经验事实。维也纳学派在成立

27、之初就发表了标志着他们的哲学理念的纲领性文件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文件中他们宣称要在经验知识的基础上,运用逻辑分析的手段来建立一门统一的科学,而哲学的任务是用逻辑分析来澄清句子的含义,以便把不同领域的学科联系起来,为统一科学的建立扫清路障,这就表征了经验事实是他们哲学工作的理论基础;而冯友兰在新理学中也明确指出:“哲学乃自纯思之观点,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总括及解释,而又以名言说出之者,哲学有靠人之思与辩”。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经验知识,那么维也纳学派与冯友兰关于逻辑分析法的思想就纯属空谈。但是他们运用逻辑分析的理论走向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维也纳学派的哲学观是彻底的经验主义的,而冯友兰的

28、新理学体系则具有理性主义的倾向。维也纳学派的成员公开宣称他们思想的经验主义来源和实质,尤其强调休谟、孔德、密尔和马赫的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对休谟经验论的肯定是他们思想产生发展的源动力;而孔德的实证主义让他们看到了经验证实原则的理论根基;密尔的逻辑体系让他们坚信逻辑分析是建立科学哲学的唯一方式;而马赫对绝对空间的批判,反对关于物自身和实体概念的形而上学以及根据所谓要素一元论构造科学概念的立场,对维也纳学派思想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正如我们在前面所阐述的,逻辑分析法是维也纳学派建立所谓的“科学的世界概念”的工具,而这种科学世界观的实质是“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的;作为新理学体系核心的人生境界说,冯友

29、兰在其中的相关论述展现了他的哲学理念的理性主义实质。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觉解。人于作某事时,能够了解其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了解即解,也就是运用概念了解客体实在;而他于作某事时,能自觉其是在作某事,这是自觉即觉,它是一种心理状态。“觉解”是二者的合称,即了解并自觉。这就是人的本质,而动物只是凭借着本能活动。同样是吃,人能了解吃是怎样一回事,而动物却不能;人在吃的时候能自觉他是在吃什么,而动物却不能。人对事物的了解不同,则此事物对人的意义也就不同。由于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程度存在着差别,因此宇宙人生对人的意义也就不同。这种差别造成了人生境界的不同。他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

30、可有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某种境界。” 冯友兰新原人,贞元六书(下),第55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进而他在逻辑上对人的各种精神境界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一样的,但我们可以“忽其小异,而取其大同”,就大的方面来看,人的境界可有四种: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这四种境界是一个道德自觉意识的渐进过程,即从自然境界的无道德自觉意识到天地境界的超道德的自觉意识。冯友兰认为,从中国古代儒家开始,就已经阐明了真正的道德行为必须是有觉解的行为,必须对道德价值有所觉解,

31、对道德准则有所遵从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他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理智,而动物没有理智。他指出:“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义也。”舜对于事物、人伦有“明察”,有理性认识,能由仁义之心出发自觉地行动做事,而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自发地“行仁义”。孟子在这里强调了道德原则的自觉性,而后世的儒家学说都有这个传统。冯友兰继承了这个传统,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具有自觉性,有理性认识,否则它只是自发的合乎道德的行为,这就体现了他的思想的理性主义本质,这里笔者只是举一二例以示之,且不评论其本身的正误。从根本而言,由于二者对于逻辑认知的差异,导致了二者关于逻辑分析思想理解的

32、根本不同,进而出现了在哲学形上学方面不同的致思倾向。关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思想通常强调的是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对他们的直接影响。根据对维也纳学派有着深入研究的哈勒分析,维也纳学派从维特根斯坦那里主要接受了三个观点:1、维特根斯坦对逻辑和逻辑命题的界定。他认为,逻辑陈述的本质仅仅在于形式和结构。因此,逻辑命题仅仅是同义反复;2、维特根斯坦对于经验命题的阐述。他认为,为了能说明某个命题是真的,必须已经确定在什么条件下可以说这个命题为真,由此也就确定了这个命题的意义,这也是“证实原则”的雏形;3、维特根斯坦对于哲学的本质及其任务的观点:他认为,大多数的哲学问题和命题都是由于我们不了解语言逻辑而造成的

33、,因此,哲学的根本任务应当是对语言的分析和批判。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的逻辑澄清 参见哈勒新实证主义维也纳学圈哲学史导论,韩林合译,第117125页,商务印书馆,1998。这些构成了维也纳学派哲学思想的核心。洪谦在逻辑经验主义概述一文中对维也纳学派所理解的逻辑进行了这样的论说:逻辑是关于语言形式或符号使用的思想活动,而逻辑规律是表达思想的普遍法规。作为一种普遍的思维形式,数、元素、项、类和子类、命题以及用“如果”、“和”、“或者”、“不”等连词组成的组合命题,就是形成这种思维形式的基础。逻辑是纯形式的,毫不涉及特殊内容,在逻辑中,任何特殊内容都是以变项来代替。演绎推理是命题中间的相互变形,是依照类

34、的元素或子类的可替换性来规定的。逻辑既然仅仅以纯粹形式关系为其唯一的对象,谈不上有何实际的认识。据此,他们展开了对形而上学的消解工作。首先,他们分析了语词的意义。认为一个语词具有意义在于它的成真条件,即它可以归结为另外一些词,最终归结为出现在观察句子或记录句子里的词。正如卡尔纳普所指出的:“只有确定了一串词与记录句子之间的可推关系,这串词才有意义,不管这记录句子的特点是什么。同样,只有那些可以有某个词在其中出现的句子能够归结为记录句子,那个词才是有意义的。” 卡尔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载于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第14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形而上学中所出现的词是无意义的。如

35、“存在”、“上帝”、“本原”等这些词,它们的所指都是超验的东西,而不是经验的认识,因此,它们不具有认识意义,是应当被取消的。其次,他们着重对语句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把逻辑语句归为两类。一类是分析命题,其为真为假在于其形式,逻辑学、数学中的命题均属此类;另一类是综合命题,其为真为假依赖于事实的验证。科学中的命题属于此类。而形而上学的命题既不属于分析命题,又不属于综合命题。如“上帝存在”这个判断,它既不是纯形式的判断,也不是对事实有所肯定的判断,因此,它是无意义的伪命题。维也纳学派对语词和语句的无意义也做了规定,即如果断言某个陈述或者提出某个问题而得不到任何效果,就说那个陈述或者那个问题是无意义的

36、。用卡尔纳普的话就是:“一串词,如果在某一特定语言内并不构成一个陈述,那就是无意义的。”因此,他说:“逻辑分析揭示了形而上学的断言陈述是假陈述。” 卡尔纳普:通过语言的逻辑分析清除形而上学,载于洪谦主编逻辑经验主义上卷,第1617页最后,他们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逻辑分析,以澄清概念和命题,为经验科学和数学奠定统一的科学的基础。卡尔纳普说:“逻辑分析的明确任务就是探讨逻辑基础,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科学的哲学指的就是这个”。 同上,第33页 相比之下,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所依据的逻辑学不是数理逻辑,而是形式逻辑。他认为通常人们会追问直言三段论的大前提的真值,这是不必要的。形式逻辑中将直言三段论的推理看成是

37、一种“如果则”的蕴涵关系,即不肯定其主词的存在,不对实际做出任何判断,只要构成“如果则”的蕴涵关系,这个推理就是成立的。例如:“凡人皆有死,甲是人,甲有死。”这个命题,它的形式可以转化为“对于所有底甲,如果甲是人,甲是有死底。”他认为,“此对于实际中有否是人之甲,并不作肯定,但肯定:如果有是人之甲,此是人之甲是有死底。” 冯友兰新理学,贞元六书(上),第101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他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逻辑学,也就是他所谓的“新逻辑学”。以此为基础,他论述了哲学意义上逻辑的“思”的涵义。他认为“思”就是“对于经验,作理智底分析、总括及解释”。分析有两种,一种是物质地,一种是理智地。

38、物质地分析是于实验室中将所分析者实际拆开,所得的是科学的原素和观念;理智地分析是分析物质的属性,所得的是哲学的原素和观念。总括与分析相对。它与综合不同。综合是把不同的事物或观念合而为一;总括是把具有共性的事物看作一类。综合是一种工作和手段;总括是一种看法。总括在分析之后。比如我们对于一方的物进行分析,了解了其诸多属性。再将所有方的事物进行总括,得到“方类”这个观念。我们不可能知道实际的方的事物到底有多少,但我们可以把具有“方”的共性的事物看作一类。据此,我们可以看出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与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分析法的根本区别在于维也纳学派所遵从的是数理逻辑及在此基础上的符号分析;而冯友兰所遵从的是形式

39、逻辑及以此为基础的概念分析。他运用这种方法辨析了“实际”与“真际”,“理”和“气”,“道体”和“大全”等观念,从而建构起了新理学体系。首先,他根据“如果则”的蕴涵关系推出了“真际存在”的结论。他说:“实际底事物涵蕴实际;实际涵蕴真际,此所谓涵蕴,即如果则之关系” 冯友兰新理学,贞元六书(上),第23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他先从“有实际底事物存在”这个自明的命题出发,肯定“实际必然存在”。“实际”是一切实际事物的总名,相对于“实际底事物”具有逻辑优先性;进而他由“实际存在”出发,论证了真际必然存在。真际是“某物之所以为某物者”即“理”的全体。它是相对于“实际”的逻辑优先概念。但这里存在一

40、个问题。他在新知言中有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形上学常先讲内容少底概念,因为在逻辑上它先于内容多底概念。形上学所讲内容少底概念,乃所以义释内容多底概念,并不是从内容少底概念,推出内容多底概念,至少就真正底形上学说是如此。”例如我们通过人的概念可以推出动物的概念,但不能由动物的概念推出人。比照于“真际”、“实际”、“实际底事物”,我们能看到“实际底事物”是内容最多的概念,其次是“实际”,再次是“真际”。按他的说法应当是由真际义释实际,由实际义释实际的事物。现在问题在于“义释”包不包含“推理、证明”的含义,如果包含,那么新理学中就隐含了两个相反的推理过程和结果,这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吗?这显然有

41、违于作者的本意;如果不包含,那么根据形式逻辑对概念的规定,由真际到实际再到实际的事物,是包含关系,我们只能进行从真际到实际再到实际的事物的推理,而不是像作者所说的由实际的事物到实际再到真际的推理。作者在此之所以出现偏差的原因,我认为是混淆了概念间的演绎推理所依据的是概念的外延,而不是作者所说的概念内涵的多少。其次,他曾说过新理学的形上学的主要观念是通过四组主要命题建立起来的。他力图将这四组主要命题理解为重复叙述的分析命题,以确保它们的逻辑必然性。他说:“在新理学的形上学的系统中,有四组主要底命题。这四组主要底命题,都是形式命题。” 冯友兰新原道,贞元六书(下),第84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

42、996分析命题或形式命题的特征是对于事实无任何肯定,它的真值只靠其形式就能断定,因为它是“重复叙述”的。这四组命题中,前两组是由分析而得来的,后两组是由总括得来的,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前两组命题是不是分析命题。以第一组命题为例:“某种事物是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这句话是这一命题中最具“分析命题”特征的,它可以概括为“有物必有理”。按照新理学的说法,“物属实际,而理属真际,”真际是超越于实际的优先概念。根据形式逻辑对重言命题的要求,只有主词与谓词的外延相同才有效。而在这句话中主词“某种事物”与宾词“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不具有相同的外延,它们是两个逻辑层面的概念。因此,

43、此命题不是重复叙述的,它只是综合命题向分析命题转化的尝试,它是不成立的。而第二组命题中,“理”与“气”也不具有相同的含义,它也是不成立的。这两组命题都力图将形上的综合命题“分析化”,使之成为对于实际几乎无所肯定的、接近必然地真的分析命题,以确保新理学主要观念的合法性,但由于他违背了形式逻辑规则,他的做法是难以成立的。并且,在逻辑学中,命题的真值只有真与假的区别,没有接近真的说法;即使有的话,那也意味着新理学的这四组命题也有为假的可能,那这几个主要观念怎么会必然地成立呢?再次,他也继承并发展了维也纳学派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论断。他认为,逻辑学和数学属于分析命题,科学和历史属于综合命题。形上学

44、属于综合命题,但由于它对实际“甚少肯定”,所以它是接近必然地真的。因此它实质上是重复叙述的分析命题。在这里,冯友兰显示了他与维也纳学派的不同。首先,他认为:“逻辑分析法,就是辨名析理的方法。”“我们以为析理必表示于辨名,而辨名必归极于析理。维也纳学派则以为只有名可辨,无理可析。照他们的意见,逻辑分析法,只是辨名的方法;所谓析理,实则都是辨名。” 冯友兰新知言,贞元六书(下),第929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6他认为分析命题之所以是必然的真,是因为它是析理的命题,而理是永恒的,所以它是必然的真的。其次,他对维也纳学派关于分析命题真值的“约定说”进行了批判。维也纳学派认为分析命题的真值在于其中

45、所包含的符号的定义,判断一个分析命题的真值关键是要看它包含的符号,而命题间的演绎推理也只不过是一些符号的变换。冯友兰首先批判了维也纳学派认为对于符号的所指是人们主观的约定的说法。他认为符号总有所指,否则它就不是符号。以什么代表所指是人们主观约定的,而那个所指是不能被约定的。例如“或者有些马是白的,或者无马是白的”这个分析命题,用“或者”表示“有些马是白的”和“无马是白的”两个子命题的关系是人们主观约定的,假若我们给“或者”设定一个新义,则“或者”就不表示此种关系,但并不代表这种关系有所改变。因为如果不以“或者”表示这种关系,则包括“或者”的命题可以不是分析命题而是综合命题,但这个综合命题不是原

46、来的分析命题变成的,而完全是另一命题。而原来的命题仍是分析命题,只不过其中的符号要有所改变。再次,他对维也纳学派关于分析命题真值的“真”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维也纳学派所说的分析命题的真是一种“妥当”。这种妥当可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所谓妥当就是合乎语法规则。但这样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继续追问下去,语法为什么这么规定,它这么规定又作何解释呢?可见这种说法是很难成立的。另一种是,所谓妥当就是合乎逻辑规律。即便是这样,我们仍可以追问逻辑规律是关于符号演绎的规律,符号是人们所约定的,那么逻辑规律也就是人们约定的,那它的合法性又从何而来呢?我们是不是可以凭主观任意约定一个逻辑法则呢?这显然是荒谬的。

47、冯友兰把维也纳学派的“约定说”称做对“言语文字,有原始人的迷信”。他们对于“所谓符号及定义,正有与符咒相似底魔力”。他们的本意是想通过对符号的约定来消解形而上学,但这确给他们带来了新的问题。笔者认为冯友兰对维也纳学派的“约定说”的批判切中了要害。虽然维也纳学派内部对分析命题真值的观点不一致,但总体而言,他们在此问题上确实受到过法国的“约定论”的影响,而没有看到符号与其所指间的实质,也为维也纳学派的理论困境埋下了伏笔。这也给当代的逻辑学特别是以人工语言符号的演绎为基础的数理逻辑出了一个难题,如何看待符号与其所指的关系,是关系到其理论根基是否合法的大问题。 综上所述,维也纳学派与冯友兰基于对逻辑学

48、的不同解读,运用逻辑分析方法得出了相反的哲学结论。维也纳学派立足于经验主义传统,运用现代化的数理逻辑分析方法,倡导人们正确对待作为工具理性及价值理性两种不同的形而上学。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违反了逻辑规则,是伪哲学,应当被消解而代之以科学的哲学;而真正的形而上学能够给人们提供长久的情感安慰,应当用对诗的态度去对待它。冯友兰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整合了中国传统哲学,逻辑地诠释了“理”、“气”、“道体”、“大全”等观念,建构了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开中国哲学现代化之先河。虽然冯友兰所谓的“新逻辑学”存在着一些理论矛盾,如学界早有人指出他对“逻辑真”的误读;错误地运用“如果则”的蕴涵关系替代充分条件的假言判

49、断,进而形式地推出了新理学的主要观念以及本文指出的相关问题 对新理学体系进行批判的有关论述,详见宋志明、梅良勇著,冯友兰学术思想评传,第133135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但正如文中开头指出的,本文讨论的是方法论层面的逻辑分析法。用这种严谨的方法建构新的哲学体系,无疑给疏于理论论证的传统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也是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重要贡献。从某种程度而言,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也是哲学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冯友兰将逻辑分析方法引入中国哲学研究中,使哲学研究更符合逻辑,表意更严谨、清晰,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是深远的,而这也是本文的理论归宿。参考书目: 1、冯友兰贞元六书(上)(下),华东师范

50、大学出版,19962、洪谦逻辑经验主义(上)(下),商务印书馆,1982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4、陈启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北京大学出版,1992年1月5、冯友兰著、涂又光纂三松堂全集第四卷、第五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6、王路走进分析哲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7、哈勒新实证主义维也纳学圈哲学史导论,韩林合译,商务印书馆,19988、宋志明、梅良勇著,冯友兰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9、冯友兰著 、谢遐龄编选阐旧邦以辅新命 冯友兰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10、邓联合著传统形上智慧与社会人生的现代开展 冯友兰先生“贞

51、元六书”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1、田文军著冯友兰传,人民出版社,200312、陈岱孙等著冯友兰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0月13、田文军著冯友兰新理学研究,武汉出版社,1990年8月14、蔡仲德编冯友兰研究(第一辑)(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15、单纯,旷昕主编解读冯友兰(学人纪念卷),海天出版社,199816、单纯,旷昕主编解读冯友兰(学者研究卷),海天出版社,199817、郑家栋、陈鹏选编解析冯友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8、高秀昌编旧邦新命 冯友兰研究(第二辑),大象出版社,199919、单纯著旧学新统 冯友兰哲学思想通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20、郑家栋、陈鹏选编追忆冯友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1月22、陈波著逻辑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3、(奥) 维特根斯坦著、徐为民译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24、(奥)克拉夫特(Victor Kraft)著、李步楼、陈维杭译维也纳学派 新实证主义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9925、涂纪亮、陈波主编蒯因著作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