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2018最新版)考试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2116867 上传时间:2022-04-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2018最新版)考试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2018最新版)考试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2018最新版)考试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2018最新版)考试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2018最新版)考试用(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2018最新版)考试用一、名词解释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号至19号在北平举行。出席代表824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等人的报告。这次大会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就与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2、双百方针: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其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争论,发扬学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以迎接和顺应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方针的贯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逐渐从胡风事件的阴霾

3、里走出,在文学创作上初现百花齐放的苗头。3、八大样板戏:“样板戏”又称“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八个样板戏”。4、地下文学:“文革”期间,主流文学之外,部分作品通过非常态的媒介运行、传播,以尽可能隐蔽的手抄渠道传阅,称之为“地下

4、文学”。如第二次握手(张扬),秋歌、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船赠(舒婷),城市、太阳落了(芒克),以及1976年“四五”天安门运动中涌现的“天安门诗歌”等。代表作是第二次握手和“天安门诗歌”。地下文学像“林中的响箭,黎明的曙光”,挖掘了埋葬阴谋文学的坟墓,揭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序幕。5、新民歌运动:“大跃进”背景下,毛泽东指出要搜集民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周扬作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为题的发言,把“新民歌”作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范例。在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新民歌创作,成为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对于诗坛的影响,在于它被许多人视为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

5、诗歌发展的新道路。实际上,新民歌运动的发生直接受当时政治、经济政策的操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政治冒进和经济失衡延伸下来的一次文学上的片面繁荣,确立的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创作理念,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6、杨朔模式:杨朔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讲究艺术构思,注重创造诗的意境,往往采用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形成清新俊逸而含蓄的艺术风格。但由于作家自身的局限及其时代的影响,其作品存在明显的弊端:颂歌体的艺术格调。海市、香山红叶、茶花赋、雪浪花等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诗性肯定与庄严歌颂,称为颂歌体”,以一种失真的描写来粉饰太平。单调的结构方式。写景一一记事写人一一议论点睛(三

6、段式)。大多不直接叙述,而用曲笔:开头时欲扬先抑,中间转弯,最后点题。属于一种现代八股的叙述模式。在这种写作中,想象的能力、求异的思维、诚实的品格、自然的情感都受到残酷的压抑。7、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文坛涌动“文化寻根”思潮,作家们致力于“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其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陆文夫美食家,王安忆小鲍庄,贾平凹“商州系列”等。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

7、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寻根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深化,是一种深层的反思,一种对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反思。同时,“寻根文学”也是“改革文学”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另一支流。8伤痕文学:粉碎“四人帮”后,作家敏锐的感应到人们的意愿和历史的要求,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利用文学对既往历史进行清算,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等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发轫之作是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得名于卢新华的伤痕。主要作家作品还有: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的最宝贵的,周克芹

8、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芙蓉镇,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张贤良刑老汉和狗的故事。从1977年到1979年,“伤痕文学”达到高潮。“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小说中第一股壮观的文学思潮,是对林彪、四人帮”的控诉,也是对文革”的否定。对新时期文学的意义,首先在于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另一贡献,是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写出了畸形的政治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的灾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创作领域的许多禁区,为以后文学创作现实主义精神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基础。9、改革文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阶级斗争转移到抓经济建设。与此相应,作家们开始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

9、乔厂长上任记开其先河,随后有张锲的改革者,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蒋子龙的燕赵悲歌,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浮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大体类型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类。改革文学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的形象塑造。“改革文学”对社会心理,社会问题的探讨,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10、先锋小说:80年代中期出现,作家以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进行的创作,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开其端,代表作家主要有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洪

10、峰(瀚海)、苏童(1934的逃亡)、余华(死亡叙述)、格非(迷舟)等。先锋小说具有现代派小说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机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先锋小说对小说叙事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对后来的

11、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它将“叙述”和“语言”视为小说写作活动的全部,对意义的放逐,导致其渐趋衰落。11、新写实小说:1989年3月,钟山杂志“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刊提出“新写实小说”概念,并推出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言等作家的一大批新写实小说,形成80年代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高潮与热点。新写实“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它们“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明显有“实录精神”、“平民视野”和“反英雄”。进入90年代,新写实小说形成新的发展轨迹。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方方落日、桃花灿烂,刘震

12、云一地鸡毛等。这些小说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新写实小说的艺术原则,而且在小说的文化探索和形而上精神上也比80年代小说有了新的超越。由80年代较典型的悲剧形态向着诙谐甚至喜剧的形态转化,某些小说已具有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解构”、“消解”和“反讽”特征。新写实小说过分零乱、繁琐化的描,显得缺乏艺术想象力和艺术上的高远境界,叙述的过于沉闷、单调,导致小说灵动艺术魅力丧失,使其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日趋式微。12、朦胧诗:“朦胧诗”有时也被称为“新诗潮”,是一种回归“五四”传统的文学潮流,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发端于“文革”期间,1978年12月北岛与芒克创办今天,“朦胧诗”第一次以群体的姿

13、态公开亮相。1979年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代表作家作品有: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顾城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江河、杨炼、芒克、多多等。“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意象的经营。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其本质特征是对崇高文化价值的再造,即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13、归来诗人群:随着一批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一个庞大的“归来”诗人群。包括七月派诗人(鲁黎、绿原、牛汉、曾卓等)和在反右派斗争中被

14、迫停笔的诗人(艾青、公木、唐祈、流沙河、昌耀等),以及50年代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归来”诗人在诗歌内容的历史反思和艺术的个性化方面,为诗歌发展作出了探索:自觉参与了反思主题的抒唱,带有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如艾青的鱼化石、梁南的归来的时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公刘的沉思等;特别关心社会问题,以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理性的思辨精神,作深刻的社会探求。如艾青的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14、第三代诗人:“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集体亮相于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

15、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代表性诗人诗作有:韩东有关大雁塔、于坚对一只乌鸦的命名。其诗歌观念主要有三:提倡“非文化”,“回到本身”,从表达文化、历史或政治理念回到诗,回到生命或事物本身;试图反叛和超越朦胧诗,重建一种诗歌精神,这种精神建立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个体的感性生命体验,以“解构”为核心,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语言上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企图还原到前文化状态。15、新生代小说:亦称“新状态小说”、“晚生代小说”,是指朱文、韩东、鲁羊、

16、毕飞宇、林白、陈染、刁斗、李冯、王彪、述平、刘继明等一批年轻作家创作的作品,是90年代边缘化文学语境的产物,也是80年代以后先锋小说的延续。至少存在三种写作类型:哲学型。代表作家有毕飞宇、鲁羊等;私语型。代表作家有陈染、林白;写实型。代表作家有朱文、韩东、述平等。新生代小说,表现出全部独特性和个人性:对于存在的态度以及对于“存在版图“的体认、言说和“绘制”上,“在边缘处叙述”。艺术形态上体现为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的实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意义和美感的缺失、叙述的琐碎与粗鄙化、理性力量的不足、作品气度和格局的狭隘、自我重复与模式化倾向,阻碍着新生代小说向更高的境界迈步。二、简答论述1、怎样理解整个

17、整个十七年“左”倾文艺思潮逐步升级,而小说创作却仍能取得成就,而此时期小说的缺失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论述)原因:首先,“左”的政治运动、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毕竟分属于两个范畴,前者对后者有影响,但不总是或者绝对地决定后者的全部状况;“左”倾思潮本身有一个萌发、演进、膨胀的过程,一方面它不断恶化,一方面在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又促使当时的文艺政策断断续续地有所调整,如“双百”方针,纠“左”抑“左”;一些作家采取各种方式抵制“左”倾思潮,或公开,或隐蔽,或清醒直接地,或听从生活召唤地在创作实践中进行了非自觉的抗衡;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与现实题材保留了距离,沉入了历史题材的精心构筑,如姚雪垠李自成。缺失:

18、文艺政治化。简单、机械地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把文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等同于直接服务于政治。把现成的政治结论奉为创作宗旨,只赋之于图像,缺乏来自生活的独到发现,缺乏经得起时间严格检验的思想深度。一些小说采用非文学的构思手法,形成同一的图解理念的思维模式,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题材单一化。主要集中于现实和历史题材,以党的革命斗争和现实政策为主要参照点,忽视了社会生活丰富性、复杂性。手法简单化。一方面,创作方法不够多样。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潮,使它几乎变成包容一切的唯一的创作观念,片面理解现实主义,只承认肯定性的歌颂;忽视人的心灵、人的情感,不能按照人物命运的线索,构成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的艺术

19、整体,人物形象类型化、模式化。另一方面,表现手法上,片面追求民族化、大众化,注意故事的完整、情节的生动和语言的通俗,忽视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技巧手法与方法,未充分体现作家的创作个性、风格特色。作家非专业化。作家往往借助自己熟悉的历史和生活写作,具有历史再现性质,但文学创作的修养不够,许多成为“一本书作家”,如杜鹏程、洪波、杨益言等,自身文学素养不能够支持长期的创作。2、分析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简答)思想主题:小说通过对林震、刘世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揭露了人民群众与思想僵化的官僚主义等现象的斗争,对生活进行大胆干预,意在唤醒人民在和平年代,要保持战争年代的热情和责任心,其深

20、层意蕴上,是对人物精神状态的思考。艺术手法:作品结构严谨。小说以处理麻袋厂组织问题为中心构思,线索单纯清晰,结构严谨。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特别是刘世吾形象的塑造。运用细节描写来进行人物心理刻画。通过富于个性化的语言、典型的细节,把笔触伸展到人物的灵魂世界,剖示出人物思想上的矛盾和性格上的复杂。3、简析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刘世吾这一人物形象特征。(简答)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作品成功地表现了他从一个革命者蜕变为官僚主义者,同时,又展示了其性格的复杂。刘世吾把“就那么回事”作为口头禅,似乎什么都了如指掌,什么都看透了,对工作中的缺点、干部中的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随波逐流

21、,找各种理由,把自己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蜕变的灵魂掩盖起来。他又不同于一般昏庸无能的官僚主义者,精明、能干,目光“锐利”,一旦“条件成熟”后,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在思想上,也时时表现出一定的矛盾。人物思想上的矛盾和性格上的复杂,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4、分析梁斌红旗谱中朱老忠的人物形象。(简答)朱老忠的性格集纳了中国农民英雄的传统要质,形象醒目: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性。燕赵遗风和少年时的遭遇,滋生了他阶级本能的反抗性,并贯穿一生,铸成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主导性格。20年闯荡江湖的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对乡人的救危扶困,冒险探监等都体现了他的慷慨仗义。不寻常的人

22、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其身上既保留了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英雄的精神。他的生活道路、斗争经历和性格特征,集中概括了20世纪初期,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中国农民,由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的历史踪迹。5、试述青春之歌的思想主题及主要的艺术特色,对林道静这一形象如何评价?(论述)思想主题: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反映了从“9?18”到“12?9”运动这一历史时期爱国青年学生为抗日救亡所进行的顽强不息的斗争。其特

23、殊价值,不在一般地展示知识分子道路,而在独辟蹊径地探索和表现了中国一类知识女性充满矛盾的追求解放之路。艺术成就: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情节解构,贯穿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和纷繁的生活环境,从而概括大量的社会内容。同时,简笔勾勒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群像,揭示了时代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影响。浓郁的抒情笔调。笔墨含情,情景交融,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阴柔情愫。人物形象:一方面,林道静出生在官僚地主家庭,受过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教育,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印记;另一方面,她的生母被迫害而死,从小失去母爱,受尽封建家庭的折磨,又形成了她富于反抗的性格。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她有可能走上革命之路,同时又

24、注定了她革命化过程的艰难。为了反对包办婚姻,她毅然离开了封建家庭,走向社会,但又摆脱不了黑暗势力的包围,因而想以死来表达对黑暗世界的最后诅咒。这种不幸遭遇,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说明了个人反抗奋斗的软弱无力。后来她被余永泽搭救,并与之相爱、同居,但仍然不时感到人生的苦闷。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引导下,她逐渐投身于革命运动,最后,终于走出了狭窄的金丝笼,走上新的人生之路。林道静所走的道路,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准确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6、简析红日的艺术特色。(简答)红日是战争

25、题材中长篇小说的精品,它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应和时代的同时,体现了艺术上的创造性。具体而言:以宏大的战争场面的描绘代替了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性故事;小说对战争环境中的人物性格有较好的刻画;小说在战争与和平场景的相互对照转换的描写中,既在叙述上体现了适度的节奏感,又在战争观念上隐含了对时代共鸣的某些偏离;在谋篇布局上做到了有张有弛,疏密相接,战争场面的描写做到了点面结合,同时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军人形象,尤其对高级将领的塑造是一个突破;缺点是缺乏含蓄,情感倾向过于外露,以至叙述上留下较大疑点;常常混淆客观叙述与主观叙述的界限,有损于叙述方式的和谐统一。7、分析茹志鹃百合花的的思想主题及其艺

26、术特色。思想主题:百合花通过对人民战争广阔背景下前沿包扎所里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人物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表现了军民团结一体、生死与共的思想主题。艺术特色:构思新颖独特,选取生活激流中的一片微澜-通过一床绣有百合花的被子的故事,表现了拥军爱民的重大主题;语言精练、流畅、委婉而饱含情感,同时运用第一人称叙事,表现出浓浓的抒情味;全篇结构严密,层次清晰,自然而巧妙地安排了一系列前后呼应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人物风貌;擅长于针脚细密的心理描写。通过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在借被子过程中引起的细微、隐蔽的感情波澜,层层揭开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之美。8闻捷的诗歌

27、创作有哪些基本特点?(以苹果树下为例)(简答)苹果树下写得极有生活情趣,诗人从欢快的劳动画面中,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其艺术特点:构思新颖,灵巧地以苹果代表爱情,通过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表现了爱情的孕育、发展和成熟;感情细腻,突出了姑娘的心理;富含民族韵味的音乐美,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创造了浓重的牧歌情调。9、“三家村札记”的杂文有哪些特色?60年代初期,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

28、能够有的放矢地触及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与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其中邓拓针对性、批评性较强,吴晗富有书卷气、学者气,廖沙沫则显得平和、亲切。邓拓燕山夜话犀利明快、机智幽默,融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炉。正如老舍所说,“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独具一格”。10、十七年散文的成就和不足之处有哪些?成就:1949年1956年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如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如柳青的王家斌、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萧乾的万里赶羊等。1957年1966年第二阶段,是当代散文的活

29、跃时期,题材广泛,思想较为深刻,艺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的作品。如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的花城,刘白羽的红玛瑙集等;报告文学迅速得到发展,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出现。如刘白羽的万炮震金门、田流的忠心耿耿、徐迟的祁连山下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如“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开设等。不足:“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持续地、长期地强化着作家“左”的思想意识,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形成了一统的歌颂性的思想表现模式,未能很好地发挥散文应有的文化批判功能;从根本上悖离了五四以后散文真切表现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存在比较严重的反现

30、实主义倾向。习惯于豪言壮语式的歌颂赞唱,说假话、大话、空话,背离了抒写真情实感的美学原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11、具体分析茶馆的艺术特色。(论述)茶馆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其艺术特色有:构思独特,使用“反描法”,生动而精炼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戊戌政变后清末社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展现了旧中国将近半个世界的历史画卷;采用“侧面透露法”,“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反映出社会的变迁(选择茶馆的原因:首先,中国的茶馆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次,旧中国的茶馆是五方杂处的地方,可以同时聚集各色人等;再次,茶馆活动着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相应地反映出

31、各阶层,以及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后,茶馆具有象征意味,是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有意识地舍弃中外传统戏剧的“一人一事”的方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艺术结构上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具有“史”与“象”结合、“虚”与“实”结合,广度和深度相结合的特点和优越性;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怪异的事件,以自身非同一般的荒诞性,表现社会的荒诞性和怪异性。人物众多,性格鲜明。使用“单纯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不绝对排斥在冲突中塑造人物,在人物间偶然碰撞的火花中刻画形象;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

32、,进行简洁的刻画。亦悲亦喜的内在感情基调。全剧内在感情基调统一,在喜剧因素下面,隐藏着深刻的悲凉情调;在悲凉和绝望之中,又包含着对光明的确信。12、简析春之声中的“意识流手法的创新特点。(简答)春之声写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出国考察之后乘火车回阔别多年的家乡沿途的所思所感。从情节来看时间跨度很短,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却跨过了三十余年,借鉴了意识流的表现技巧,运用了心理结构的艺术方式。创新特点:立足于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内容。春之声表现了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人们的典型情绪和感受,牢固地立足于民族性、现实性,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烙印。追求题材和手法多样性的创作原则。糅入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如白描、比兴、

33、象征、巧合、悬念、旁白、独白、对比、反衬、正衬、空白与停顿等等,使其“意识流小说具有开放的品格。充满诗情画意的文风。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意象明丽,文风飘逸清新。可以说,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改造,因而被称为“东方化意识流”。注:“意识流是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其叙述竭力保持着意识过程中纷杂多变,色彩交错,头绪多端的天然状态,保持着各种尖锐淋漓的触觉、味觉、听觉与视觉。诸多现象不是客观地,逻辑地展开,而是根据情绪的波动起伏显现。在小说中,所有物象之间的时空顺序与因果关系都被这种心理过程所取代。13、试述哦,香雪的主题意蕴及其创作风格。(论述)主题意蕴:哦,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

34、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作者极力在“一分钟里开掘,通过写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对新生活的纯真、炽热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又寄予了严峻的思考:纯净的乡村与贫穷联系在一起,能保持多久。创作风格:构思精巧,以清新婉丽的笔调,将小小的生活场景诗化,创造了空灵、蕴藉的艺术境界。具体而言: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小说感情基调清新、婉丽、优美、纯净。14、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内容?体现出哪些艺术特色?(论述)思想内容: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巧妙地选取团结大楼居民的眼光为视角,描写了一对身高成

35、反常比例的知识分子夫妇的生活命运,用他们的悲剧性遭遇,以小见大折射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谴责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残酷的政治斗争对人性的严重摧残。艺术特色:未从正面展示主人公的内心心理,而是用团结大楼居民在外在视角展开叙述,以白描为主,间以客观性的议论,表现了客观、内敛的叙述风度。其中“裁缝老婆”在作品中具有重要的结构功能,是小说所采用的外在视角的主要承担者。采用了散文的笔调,以及疏淡平缓的语式,抑扬相照的手法抒写了凝重的人生悲剧,形成了独特的相反相成的艺术张力;在人物塑造上采用对比手法,高与矮,美与丑,忠贞的爱情与习惯的冷漠,显示出文化批判的鞭挞力。15、分析人到中年的思想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36、论述)思想主题:谌容人到中年通过对以陆文婷为典型的中年知识分子的生活与工作、事业与情感、现实与理想的种种矛盾冲突的描写,揭示了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与他们所承担的重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品对“左”倾思想进行了批判,揭示出要全面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现实意义:1980年,人到中年一问世,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陆文婷的“断裂”、傅家杰的未老先衰和姜亚芬夫妇的出国,揭示了中国一代中年知识分子在庄严的责任感、神圣的使命感和不胜负担的工作重担、生活重担之间的矛盾困扰。作品尖锐而深刻地提出了人才问题、中年知识分子问题、以及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小说进

37、一步把中年问题加以升华,提到人生价值这一更具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高度,使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现实性和尖锐性。16、阿城小说代表作棋王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体现在哪里?(简答)思想内容:棋王讲述了一个擅长下象棋的知识青年的故事。作者通过写棋呆子王一生的呆,体现了一种特别的处世之道,即道家文化。尽管王一生把淡然无争,以柔克刚的棋道作为自己的处世哲学,但无为而无不为,骨子里仍充盈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作品入乎世俗,却超然物外,在现实的羁绊中,达到个体精神的超越,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艺术特色:平和淡远的艺术氛围,具有安静闲适,虚融淡泊的美学特征;语言老到、瘦拙、凝重,很少用形容词,追求简洁质朴的白描;略带幽

38、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17、棋王主人公王一生的性格特征及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论述)棋王主人公王一生的人生,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对物质生活要求很少和对“棋道”的追求很高,构成其性格结构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出身清贫,又受到一位老者的指点,知道衣食是本,但对物质生活不奢求,不囿于其中,养成一种崇尚实际、淡泊无争的性情。另一方面,精神上耽迷象棋,起初是“何以解不痛快,唯有象棋。后来,“为棋不为生,下棋成为精神享受,成了生命的组成部分。最后,又进一步悟到:“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小说通过王一生的性格特征,蕴涵了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中正平和而又锲而不舍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现了人的生命

39、追求向审美层次的升华。18、简析莫言透明的红萝卜的思想主题。(简答)透明的红萝卜是红高粱家族系列之一,小说反映的是“文革”动乱年代里的一段农村生活。黑孩的形象,既是对苦难现实的真实写照,又具有童话般的、超现实的象征色彩。作品依托黑孩形象,借助他奇异的感觉,写出了艰难时世中现实生活的压抑在其心灵中的折射,同时又幻化出一个明丽温煦的童话世界,在现实与想象世界的强烈反差里,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否定与批判,对在苦难中生存的黑孩以及菊子、小石匠、小铁匠、老铁匠等的同情。19、汪曾祺小说代表作受戒的主题意蕴和艺术风格是什么?(论述)主题意蕴: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作品通过一个世俗化的佛门故事,描写了普通人的

40、人生欢乐,表达了作者对原始淳朴的民间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对健康人性的呼唤和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现出对清规戒律的否定和批判。艺术风格:在文体风格上追求小说与散文、诗歌的融合,淡化情节和人物性格心理,将散文笔调和诗歌的意境营造手法引入小说创作,以纯朴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原始浑朴的南方水乡生活的诗意化图景,形成了一种清新独特的田园抒情风格,具有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诗化小说效果。具体而言:总体风格超脱、通达、冲淡,闲适,意境深远而富有诗意。乡土气息和地域风情。如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生活器具、民歌、对联、剪纸、绣花、上庙进香、受戒等,展示了一幅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文化图景。同时,带有理想化特

41、点。淡化情节,重写氛围和情绪,风格近似随笔,表现出田园牧歌式的散文韵致。语言简洁质朴,纯净透明、生动传神。以叙述为主,既口语化又典雅脱俗,是一种“诗化的小说语言”:简洁、幽默,多用白描和短句(包括对话),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感。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是对建国以来单一的审美情趣和单一的小说形式技巧的一次冲击,标志着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多元化趋势的开始。注:汪曾琪小说艺术特色 浓郁的乡土风俗画描写。汪曾祺的小说是一幅幅清新隽永、淡泊静雅的风俗画,由于对故乡的热爱和对苏北水乡风土人情的谙熟,使得他描述起来潇洒自如,而且大量的风土人情描摹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在汪曾祺笔下,地方风俗多靠人物来体现,风俗即人。 鲜明的传

42、统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汪曾祺的小说融会了儒道互补、儒内道外的哲学意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存意识。其人物大多重入世、重实践、重世俗,又不为功名利禄所左右,追求自由放达的人生。当然,在描写传统的真善美人物的同时,他也对人性的丑恶发出了深沉的喟叹,对于自私、自卑、平庸、麻木的心理状态有所针砭。 小说散文化。重氛围描写,消除了一般小说中的“戏剧化”设计,显示出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轻情节结构,小说的结构大都散漫随便,貌似随笔,无拘无束,随物赋形,姿态横生;散文化的语言,叙述语言简洁干净,文白相间,雅俗互现。雅则简洁冲淡,不乏幽默情致,俗则贴近口语,多用短句,质朴鲜活。在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让人感到清新自

43、然的同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妙、绝、雅,韵味悠长。20、“朦胧诗”的重要特征有哪些,从哪些方面给人以新”的感觉?作为新思潮的“朦胧诗”,以迥异于传统的现代诗歌艺术,打破了1949年以后诗歌创作逐渐形成的自我封闭的艺术僵局,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内容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通过诗歌,让人们重新发现自己的个性,重新学会自由地进行思考;对历史本质进行了新的探索。朦胧诗人共同选择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支点,作为他们冥冥求索的出发点,追索历史的本质;在迷惘感伤的诗情中,建构起了属于自己的诗学主题。艺术特征:意象化

44、、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21、简析回答这首诗的主题意蕴及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简答)主题意蕴:回答写于1973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强音,说出了一代人的心声,最大限度地表达

45、了社会变革时期一代青年的愤怒呼喊和抗争,对十年动乱的荒谬现实进行了尖锐有力而又形象地否定和批判,是我国当代人本主义文学思潮的先声。艺术特色:以抒情主人公“我”的感情起伏为线索,进行构思;悖论性思维。悖论性思维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的乖谬性和非逻辑性,为诗歌赋予深厚的美学特质;艺术手法上,既使用象征、暗示,又直抒胸臆。通过象征、暗示,诗人的主观境界过渡到了诗的世界;精炼、简洁,概括力强,形成了悲壮、雄浑的风格。22、简析致橡树主题意蕴及主要艺术特色,“木棉”所蕴涵的意义。(简答)主题意蕴:致橡树透露出的女性的自豪心理及对爱情的理想追求,是新时期女性文学的重要主题,反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表现了知识女

46、性的自觉与自强。“木棉”体现着具有新的审美气质的女性人格,她脱弃了旧式女性纤柔、抚媚的秉性,而充溢着丰盈、刚健,独立的生命气息,与诗人所歌咏的女性独立自重的人格理想互为表里。艺术特色:手法上,运用整体象征构造意象,表达深刻的主题。“木棉”是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的象征,而“橡树”是男性伟岸、刚强的象征;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风格上,以情取胜,热烈和冷静相结合,既闪烁理性的光芒,又使诗的感情在委婉细腻中见出深沉与苍劲。全诗韵律舒畅而有节奏感,读之琅琅上口,韵味售永、悠长。23、分析亚洲铜主题意蕴及主要艺术特色。主题意蕴:海子的亚洲铜是海子的代表作,作者独立于当时

47、的主流话语,另辟溪径,求助于“幻想”依靠个人感情、直觉、宗教经验来书写,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想象空间。“亚洲铜”具有深刻的双重象征含义,既是贫穷祖国形象的精妙比喻,又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形象命名与概括,表达了诗人对于民族苦难生存景况深沉广阔的文化反思。艺术特色:悠远的历史意蕴,清新质朴的民谣风味,朦胧疏淡的意象世界,纯净生动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民间想象力;同时,联想丰富而大胆(如“我们把在黑暗中跳舞的心脏叫做月亮”)、视域广阔、节奏张驰有效,极具情绪感染效果。二者与作品深刻的思想性互映生辉,共同成就了一首抒情杰作。24、简析秦腔的主题意蕴。(简答)贾平凹的秦腔通过对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

48、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八百里秦川人潜藏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作者以平静从容的笔调,呈现出一个充满生气与活力的、完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一个单纯清澈而又丰厚充实的世界。作品语调平静、崇高,富于深沉的历史感和史诗般的韵味。25、分析怀念萧珊的艺术特点。(简答)怀念萧珊是一篇悼亡之作。作者写个人遭遇,又把这场遭遇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劫难联系在一起,使散文所写的日常生活场景超越了个人的意义,成为特殊的历史年代里一个知识分子的见证。其艺术特征包括两个方面:情感真挚,蕴意深刻。作者怀念自己的妻子,汩汩的感情,从心灵之源不断涌出。同时,又真诚地进行“自责”,

49、情感真挚;通篇文章只是对生活琐事的回忆与怀念,却随处透露出“文革”给社会、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带来的悲剧。表达自然天成,不事雕琢。散文从艺术构思到遣词造句,纯出于感情的自然流露,以文字的本色来反映生活的本色,不雕琢、不虚饰,无拘无束,笔到情至。26、绝对信号深刻的思想蕴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体现在哪里?(简答)主题意蕴:绝对信号的主题意蕴有两层:剧本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即表现了几个年轻人在历史变革时期所产生的惶惑、苦闷和矛盾心理及其变化过程。剧本在整体上以象征手法处理故事,大大拓展了剧本的寓意,那一节守车车厢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犹如我们这个国家的缩影。表现手法:绝对信号是一出无场次话剧,在艺术上大胆探

50、索、勇于创新,提供了一种新颖的审美感受。整体上的象征性。那一节守车车厢本身就是一个象征,犹如我们这个国家的缩影;打破了传统的戏剧表现手法,进行了现代化的尝试一一主观化的时空结构方式。剧作在形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忆、现实与想像有机的交织穿插,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迭加;借助灯光、列车运行快慢的不同音响与双时空结合使表现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增强表现力和冲击力;借鉴戏曲虚拟的手法,舞台布景不用实景,突破了第四堵墙,加强了剧中人与观众的直接交流。27、结合扬绛的冒险记幸谈谈作者独特的散文创作风格。(论述)扬绛冒险记幸取自干校六记的第五篇,是六记中的精品。以平淡含蓄的语言,以平

51、常心和普通人的情感,揭示社会悲剧和个人悲剧的关系。作者观察和表现纤细入微,哀而在于不伤,怨而不怒,淡远平和中不乏幽默和调侃,传达出淡泊、宁静、乐观的生活态度,显示了一种身处历史漩涡中心之外的冷静和清醒。作品语言朴素,言近旨远,意味深长。具体而言,分为六点:作者的冷幽默贯穿全文;意蕴丰厚的历史态度;简洁、生动、平实、准确、克制而不乏讥诮的文字;堪称日记文体和回忆录问题的完善结合;立足喜剧精神压倒悲剧精神的努力;从整体美学角度看,充满恬淡、平和、睿智的风格。28、余华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哪里?余华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前后期有所不同,前期:主题性颠覆。明显表现在“冷漠叙述”,近乎偏执地迷恋于对

52、暴力、灾难和死亡的叙述。余华的冷漠叙述实现了对历史(一九八六年)、时间(往事与刑法)、理性(河边的错误)、爱情(爱情故事)和伦理(现实一种)的彻底颠覆;文类性颠覆,即对旧有的文类实行颠覆性戏仿。如鲜血梅花是对武侠小说的颠覆,河边的错误是对公案侦探小说的颠覆,一个地主的死是对抗战小说的颠覆,古典爱情是对才子佳人小说的颠覆。后期则一改以前那种对苦难的极度渲染、对血腥场面的精雕细琢,而采用极简洁的笔法勾勒苦难的历史,注重表现人在困境中的精神气韵,如活着。29、王安忆小说长恨歌在对上海风貌的艺术创作方面的成败得失是什么?长恨歌对上海商业化大都市的艺术表现,摒弃重大社会政治事件展示,将其推向叙事的深层背

53、景,融化在平淡的叙事之中:有意回避王琦瑶社会关系,时代对命运的直接影响,从叙事场景到人物设置拒绝二元对立结构模式,以平常生活情境取代异常戏剧冲突,以舒展平缓叙述取代紧凑激烈行为叙述,并侧重于理性思考与阐发;作家并不在对人物形象进行刻意塑造,而是将人物融会到上海的文化精神与历史的生活情韵中。王琦瑶作为一个具体的上海弄堂的女儿,身世遭遇隐含了40年代到80年代上海小市民民间生活场景的某种侧面,是上海生活精髓化身,具有象征意义,代表过去时的上海,是由历史与现状构成的上海旧梦的神话;选择王琦瑶,并不是为了炫耀旧上海的声色繁华,而恰恰是讽刺其梦幻,为所谓的上海寻梦奏起一曲挽歌。长恨歌中那种深巷里面的阴凉

54、的,潮湿而略有些霉腐的味道,是一种苔藓上的世俗心情。30、谈谈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意蕴。(论述)余秋雨散文突破了传统游记散文移步换形、借游说理的简单套路,而是将游历过程退居为某种断续的、或隐或显的情节框架或开启情感闸门的触点,凭借山水风物以探求和透视民族文化底蕴、传统文化精神及人生真谛,反省民族文化和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构成。其笔下的山水并不仅仅是自然山水,更是人文山水,是镌刻着历史名人印迹的文化场所,作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号,承载厚重的文化内涵。比如道士塔、阳关雪等。其散文常常通过在荒漠与闹市、往古与现实的追寻,最终触探文化人格这块民族心理的暗礁,构筑起一座透出无限生机的“精神道场”,为读者解读历史提供一个新鲜的视角。如风雨天一阁,由天一阁的“风雨写出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探寻中国古代文人的“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