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权威资料]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76408102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权威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权威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权威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权威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权威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 内容摘要:侵权法中的可预见性标准既体现了过错责任的一般思想,也体现了因果关系链合理切断的需要。因此,可预见性规则可谓是融可归责性与责任限制于一体的规则。尽管过失与近因的判断都要考虑到预见性问题,但两者的侧重点不一样,不能相互替代。在过失侵权中,后者是在前者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细致化判断。此外,预见性问题在过失与近因判断中的重叠出现,有助于反思侵权构成要件的判断流程。 关键词:侵权法 可预见性 直接限制 间接限制 一、可预见性的基本功能过失与近因(或责任限制)的判断标准 在英美法中,可预见性在合同法与侵权法中均有适用的余地。在合同法中,它主要被用来限制违约责

2、任的范围;在侵权法中,特别是在过失责任背景下,它被用来判断过失(或注意义务),也被用来限制责任(主要是以判断近因的名义来操作的)。 可预见性理论如此重要,以至于埃德格顿曾言:“除去有关侵权人存在故意之场合,没有哪一个理由能像可预见性这样影响着我们对事件的判断。” 1 可预见性被用来判断被告对原告注意义务的存在,或者作为另外一种选择,用来判断被告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近因的存在。2 在这两种情况下,它都为责任的归因作了一个外围的限制。3 无独有偶。在大陆法系中,学说也把预见可能性作为过错与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如根据法国法“心理的因果关系说”,“损害的预见不能必然与关于该损害他人的有责的欠缺相一致,只

3、有基于道德的有责始有法的因果关系。换言之,预见可能性意味着过错,而且,意味着因果关系”。4 又如在德国法中,过失的判断考虑预见性当无疑问,而“相当因果关系说”也与可预见说存在很多共性,诚如Honor所言,“一般而言,对于相当因果关系说的论述,可适用于合理可预见说”。5 (一)可预见性标准认定过失的功能 过失概念包含两项因素:注意义务的存在及其违反。易言之,过失责任的成立,须行为人对受害人负有注意义务,并违反其注意义务而损害害人。行为人何时违反其注意义务而负担过失责任,应考察行为人是否适度运用其注意能力以避免或防止可预见损害结果的发生。6 就注意义务的存在而言,法庭探究的是,该案中的原告是否在被

4、告负担的义务范围之内。通过参照风险产生当时对于其结果的可预见性,法庭可以限定被告所负的义务。7 在英美法中,过失是对注意义务的违反。为了确定注意义务的存否,以英国法为典型,学说判例经由“邻人原则”、“两步检验法”最终发展为“三步检验法”,又称“Caparo原则”。8 作为过失判断标准集大成的“三步检验法”,是英国法官在Caparo v. Dickman一案中提出的,即:注意义务存否的认定。首先,应探讨损害是否合理可预见;其次,应探究原告与被告的关系是否足够紧密关联;最后,考虑在具体案例情况下,为保护一方的利益,而对他方课以注意义务,是否合理公平而符合正义要求。9 在此,可预见性成为判断是否存在

5、注意义务的基本标准。美国法对于过失与注意义务,大致承继英国法,对于注意义务存否的判断,仍以预见性为核心要素,并加以法律政策的考量。10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对于过失责任的注意义务论述不多,法院实务的发展,则与英美法相类似。11 我国大陆地区对于过失的内涵,民法无正面的明文规定。12 只是从诸如“不可抗力”等条文可反推行为人不存在过错,多少涉及预见性标准。13 关于侵权过失的认定,学说一般会从预见性展开。如引用苏联学者观点认为:“行为人丧失他的应有的预见性,叫做过失。” 14 过失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疏忽,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应当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一种为轻信(或懈怠),即虽预见而轻信可以避

6、免。15 在实践中,法院在判决中也大致援引学者的上述观点。学者在分析案件时也常援引预见性标准。16 与英美法相比,在过失的认定上,我国大陆地区学说判例仅围绕可预见性,而非如英美法那样,还要关注原被告关系的紧密关联性与政策考量,至少形式上如此。 可见,可预见性在各国或地区传统侵权法上,均为过失考量的核心概念。17 (二)可预见性标准认定法律因果关系(或限制责任范围)的功能 现代侵权责任是以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为中心而展开的。与合同法不同,侵权法贯彻的是“完全赔偿原则”,但该原则从未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实现过。除了行为人有限实际赔偿能力的现实制约外,基于平衡行为人自由与受害人安全的基本考虑,各国侵权法

7、以各种方式对该原则予以一定的限制。构成要件本身就是基本的限制。此外,定额赔偿等则在满足构成要件时在赔偿效果上予以限制。就以可预见性标准来限制责任而言,理论上可能的方式有两种:间接限制与直接限制。 1.间接限制 以可预见性规则间接限制侵权责任,即在构成要件上,以损害的不可预见性或不可完全预见性为由,来否定或部分否定因果关系的存在。在最终法律效果上,既可限制责任成立,也可限制责任范围。 “间接限制”方式在英美法中被普遍采用,即以可预见性规则作为判断法律上因果关系(近因)的重要标准,从而达到责任限制的最终目标。易言之,在英美法中,通常认为可预见性规则是通过对因果关系的限制来限制责任范围的。18 虽历

8、经反复,但美国第三次侵权法重述:物理与精神性损害第六章的标题最终还是定为“责任范围(近因)”,表明其对传统“间接限制”方式的坚持。19 在欧洲侵权法小组起草的欧洲侵权法原则中,将“责任范围”放在“因果关系”这一章,作为第二节,将损害的可预见性作为第一考量因素,规定为:“某活动构成本章第一节规定的原因时,损害是否可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归责于某人,取决于下列因素:a)一个理性人在活动时预见该损害的可能性,尤其要考虑致害活动与其结果在时空方面的接近性,或与这种活动通常造成的后果相比,该损害的严重程度” 20 其所采取的也是“间接限制”方式。 2.直接限制 以可预见性规则直接限制侵权责任,即在充分满

9、足侵权构成要件时,在法律效果上,以损害的不可预见性来限制赔偿责任范围。 翻阅各国规定,“直接限制”方式尚未找到明文。但在学说上,英美法少数说认为,可预见性概念不是对因果关系的概念的说明或者补充,而是和它共存的另一种选择。21 所谓“另一种选择”,可合理地理解为:以可预见性规则“直接限制”赔偿责任范围。 持这种见解的学者,是以因果关系的“纯粹性”作为立论前提的。其代表人物为William L. Prosser。他认为,因果关系应为纯粹的事实问题(即因果关系=事实因果关系),在(事实)因果关系确立后,所要解决的“近因”或“法律原因”问题,只是假借“近因”之名。实质上,判断近因的因素,都是限制责任的

10、规则和政策,这些因素当然包括可预见性。按照这种基本判断,理论和实践中关于“可预见性”的适用,就应绕开“近因”或“法律原因”之名,直接将其作为责任限制的工具。类似观点如,“责任范围议题并不会提出因果关系问题,因而,最好避免使用近因概念” 22 。因果关系“纯粹性”的优点在于表达上的简单,即只有两个标准:事实因果关系与责任范围。其缺点在于,后一方面的问题太开放,原则上与其相关因素是很多的。23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近因问题是一个法律政策问题这种思想,美国第三次侵权法重述:物理性损害(最终建议稿)曾用“责任范围”取代“近因”这一术语,以表明该问题并非因果关系问题。24 从而,可预见性就被用来直接限制责

11、任范围了。与之类似,由杨立新教授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研究”课题组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草案建议稿(修改稿)第35条财产损害赔偿的范围规定:“对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赔偿受害人实际损失,包括对现有财产造成的损害以及侵权行为发生时已经预见或者可以预见到的可得利益损失。”杨立新教授主笔的东亚侵权法示范法(中国大陆部分草案第三稿,2015年1月4日)第七章“损害救济方式与责任保险”第四节“财产损害赔偿”第53条预期损失赔偿规定:“侵权人非因故意造成他人财产损害,实际损失超出其可预见范围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损害赔偿责任。”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与第三次侵权法

12、重述(最终建议稿)相同的立法旨趣。 间接与直接限制体现了概念法学与现实主义法学对待因果关系的不同态度。传统概念法学把政策衡量伪装成纷繁复杂的因果关系理论,而现实主义法学则干脆将因果关系逐出归责领域,将其严格限定在事实联系的范畴之内,而把归责问题赤裸裸地交给政策衡量去完成。25 这样,在概念法学的指引下,以因果关系限制侵权责任,而将可预见性作为法律因果关系判断的主要标准,其中可贯彻政策衡量,从而间接限制侵权责任;在现实主义法学的指引下,将因果关系局限于事实因果关系范畴,而在因果关系之外,则以可预见性等政策因素直接限制侵权责任。 二、过失与因果关系认定中可预见性标准的比较 (一)引论:Palsgr

13、af案的争议 26 1.案情概要与争议观点 对过失与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都可能运用可预见性理论。27 两者究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还是有所区别?先从著名的1928年美国Palsgraf案 28 说起。 在该案中,一名乘客跑着登上火车,然而似乎站立不稳。被告公司的铁路员工从背后推挤他,试图将其推进车厢。这导致该乘客身后背着的小包掉落,不想里面竟然装着火药。火药因碰撞而爆炸,使得站台上的一台磅秤被震倒,砸伤了正在等车的原告,原告对被告提起诉讼。本案的争议点在于:虽然被告对于那个被推的乘客具有过失,然而被告对站在远处的原告根本无法预见产生该损害的风险。 卡多佐法官代表多数派作出判决,认为本案中法院

14、根本就不用探究因果关系问题,因为被告的过失不能成立。原因在于过失概念具有相对性,仅对于可预见发生损害的受害人才能适用。本案被告职员的过失仅针对被推挤上车的旅客存在,而对于远方的原告,则无任何过失可言。何况无人可以预见,被推挤上车的乘客所携带的以报纸包住的小行李,竟然为爆炸物,会发生爆炸而伤及无辜。从更广泛意义上说,至少在过失侵权中,过错是根据可能性或者自然性得到限制的。29 可见,多数派意见是通过认为“义务”概念具有相对性而否定被告责任。相反,安德鲁斯法官则认为:“被告正如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一样,应当承担保护社会、避免不必要危险的义务,而不单单是保护A、B或者C。所以当一个人的行为对这个世界

15、增加了不合理风险时,他不仅应当对于他可以预见的那个人的损害负责,而且应当对那个实际受到损害的人负责,即使那个人通常不被认为在危险范围之内。” 30 接着,安德鲁斯指出应当在最近原因的认定中来讨论被告是否要承担责任这一公平性的问题:“一个小孩向池塘扔了一块石头。波纹向四周散开,水平面上升。这个池塘的历史被无限地改变下去。然而,真正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某种近因理论限制这些无限后果的责任。” 31 他在仔细考察了被告过失行为与原告损害的联系之后认为,该案中被告过失不是原告损害的近因。关于近因的判断,安德鲁斯认为:“我们用接近的一词所表达的是,因为方便,或者公共政策,或者对正义的朴素感觉,法律武断地倾向

16、于推动一系列事件超越某个点。这不是逻辑的,而是现实的政治。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并没有固定的规则制约我们的法官。事实上并没有比常识更多的东西指导着我们。” 32 此后,这两种观点在不同法院都被多次引用。尤其是卡多佐法官所确定的规则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为很多法院所适用。被告过失行为的责任,仅对于其危险范围内合理可预见的受害人才能适用。然而这一观点适用的结果,使得一些无辜受害人的损害无法得到补偿。如何在行为人行为自由和受害人损害赔偿之间找到平衡,就成为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 2.本案引发的问题 以本案卡多佐与安德鲁斯法官为代表,产生了美国侵权法上的两大对立观点。首先,关于责任限制的原理,应放在义务(或过

17、失)名下,还是因果关系名下,法院通常接受安德鲁斯的观点,将其放在因果关系名下。33 美国权威法学词典也认为,Palsgraf案发展了近因的法律概念,安德鲁斯的意见在之后的近因案件中经常被引用。34 其次,关于该限制的性质,应基于可预见性规则,还是更广泛的现实政治,法院通常接受卡多佐的可预见性标准。35 无独有偶,在大陆法系中,学术判例对于可预见性在过失与因果关系问题上的定位,也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 有观点从与过失规则相契合的角度,赞同将可预见说用于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在预见可能性说中,有着与过失法的基本哲学契合的魅力。预见可能性在注意义务范围的同时也决定了责任的范围,这可以论证为在将过错

18、作为责任基础的体系的不可分裂的关系上。” 36 也有观点从可预见性在注意义务与因果关系判断上相重合的角度,倾向于用一般注意义务取代因果关系的判断,并认为:从因果关系和一般注意义务的关系来看,两者在相当程度上有重合。有鉴于注意义务对于因果关系的功能重合,以及一般注意义务和责任成立上因果关系判断时点的同一性,因此在采纳一般注意义务以后,是否可以松动因果关系考察,甚至以一般注意义务取而代之,以改变侵权因果关系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不失为侵权法上未来可研究课题之一。37 相反观点则把预见性定位为过失而非法律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如“有谓预见与否,为过失责任问题,而非因果关系问题。苟有适当条件,其所发生损害

19、不问有预见或可得预见与否,均为有相当因果关系。日本过去判例,多倾向此说”。38 德国一些学者(特别是Deutsch)认为,在“诉因因果关系”(即行为和权利侵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范畴内可以完全放弃可预见性标准,因为“过错”概念已经承担了它的功能。39 更有极端观点认为,如果把预见性纳入因果关系的考量,那就“混淆了因果关系与过失认定的界限,形成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过失,没有过失即没有因果关系这样一个循环论证的逻辑怪圈”。40 两种鲜明对立的观点,看似都有道理,以下将从可预见性在过错与法律因果关系判断中的相似点与不同点进行分析。41 (二)相似点 在过失与法律因果关系判断中,预见性的考察因素很多是重合的

20、。学者认为,在英美法上,认定法律因果关系的可预见结果说,其考察对象为不可预见损害范围、不可预见事件发生过程和不可预见受害人等,与注意义务成立的考察要素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因为多数学说和法院认为,侵权行为加害人的归责与否(过失行为是否存在),既以对于损害是否合理可预见为判断基础,则同样标准亦应适用于责任成立与范围(即损害是否应予赔偿)的判断上。42 Prosser也曾试图将法律原因概念与义务概念联系起来,他认为,法律原因的问题实际是“被告是否有义务保护原告免于遭受已实际发生的损害”。不过,他并没有详细提出义务如何与法律原因具体相连。但这揭示了问题的实质,即整个侵权责任的问题就在于行为人是否有义务就

21、被告的损害承担责任。43 在实践中,也有法院对判断责任范围与过失时的预见性不予区分。例如,“在1850年的一个判决中,被告的责任必须被限定在由其行为造成,并可预见的风险范围之内,对其责任范围的检验与对其过失的检验是一样的”。44 总结学说判例的见解,可预见性在过失与近因判断中的相似点或交叉点主要有以下这些: 1.可预见原告 在英美法系的过失侵权法中,注意义务的存在是判定被告是否承担过失侵权责任的前提。而被告只对“可预见的原告”负有注意义务。典型案例,除了上述最著名的Palsgraf案外,又如Tarasoff案(Tarasoff v.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

22、alifornia) 45 :被告心理医生的一名精神病人杀死了原告的女儿,而在此之前,病人曾向被告透露过要杀死她的企图,但是被告没有采取合理措施告知死者或其亲属,或有关执法部门,以避免危险的发生。原告认为,被告对其女儿的死负有责任。被告律师抗辩认为,虽然病人曾对医生表示过,要杀其女儿,但医生无法预料该危险是否肯定会发生;医生有为病人保密的义务,违反这一义务,有损医生与病人间的特殊信任关系。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支持了原告的主张,认为被告未尽到注意义务。主审法官Tobriner认为,医生完全有可能预见,且事实上也预见到了死者的危险,因此对原告负有注意义务;当病人将会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时,医生应放弃

23、为病人保密的义务。本案尽管引起争议,但足以作为判断“可预见的原告”的案例典范。 须注意的是,关于注意义务的判断,还有“密切关联性”(又称“近邻性”)标准。这一标准一度等同于“合理预见性”(合理可预见的关系被推定为具有密切关联性的关系)。现在“密切关联性”被独立出来,作为另一个考察注意义务是否存在的标准。这是因为,除了可预见性外,密切关联性还考虑更广泛的方面。如,在惊骇案件中,原告必须证明其与直接受害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时间和地点上与事故的接近;又如,在纯粹经济损失案件中,原告必须证明,被告为特定任务的履行“自动承担了责任”,当事人之间才存在密切关联性。46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近邻性”界定的

24、关系,其实都是可预见的关系。如在惊骇案件中,与直接受害人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在时间和地点上与事故接近的受害人,都是合理可预见的受害人。“密切关联性”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法律现象,它的存在为损害的可预见性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持,可以作为“可预见性”的初步证据,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预见性推定的作用。因此,“密切关联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可预见性”所涵盖。 在近因判断中,同样要考虑原告是否属于可预见的类型。 2.可预见损害 无论在注意义务的判断还是在近因的判断中,都须对损害有所预见。 在过失(或注意义务)的判断,如果仅对原告有所预见还是不够的,必须对原告受到某种损害的可能性有所预见,方能产生避免损害的注意义

25、务。在近因的判断中,因其本身就是确定损害及其范围的方式,首先须对损害发生的可能性有所预见;进而须对可能发生的损害的范围有所预见。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原告的可预见性服务于注意义务的判断,而对损害的可预见性服务于近因的判断。47 该论断的理论假设是:义务的相对性与近因的非相对性。48 义务的相对性,即侵权法上的注意义务只是被告针对特定原告而存在的。因此,注意义务的存在须被告对特定原告有预见。而近因只是用来确定赔偿范围,而非确定特定相对人的,从而不是相对的。所以,近因判断的不是对特定原告的预见,而是对特定损害的预见。但以上义务相对性与近因非相对性的区分本身是有问题的。 先看义务相对性问题。在Pals

26、graf案中,对此问题本身就存在分歧。卡多佐与安德鲁斯两位法官分别持注意义务相对性与对世性的观点。但两者的区分本身也是相对的:对世义务也可解释为相对义务,因为相对人属于某个特定群体的人。49 当然,可预见性在注意义务判断中的功能,主要还是将义务主体特定化。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近因是否就不涉及“相对性”问题。事实上,近因同样发挥着“确定关系(即相对性)”的功能,这一功能在Palsgraf案中恰恰与“注意义务”和“原告可预见性”所发挥的功能相重叠。50 所以,对原告与对损害的可预见性分别服务于注意义务与近因的判断,其基本前提(义务的相对性与近因的非相对性)是存在问题的。实际上,义务与近因要件都提出

27、相同的问题:被告是否从事了与原告损害有关的行为。51 3.政策因素考量 在过失与近因判断中,是否可预见,通常会考虑政策因素。 在过失判断中,损害等是否可预见,考虑政策因素的典型案例,如wrongful conception案:医生给某男做结扎手术,表示手术很成功。其后该男与非妻之第三人发生性关系,而未采取避孕措施,致第三人怀孕。第三人诉至法院,请求医院承担损害(子女养育费用)赔偿责任。法院判决认为,医院对第三人并无注意义务,进而无过失,从而驳回请求。52 在笔者看来,其实原告的类型(第三人)是可以合理预见的,但出于政策考虑,为避免大开诉讼闸门,使可能成为原告的当事人数量过于庞大,而使医生责任过

28、重,法院说此等第三人是不可预见的。这是因果关系判断中的政策性考虑。 又如,在某些社会活动中为参与者供酒,法院为了保护特定的活动召集机构,往往不会赋予其避免参与者酒后致损的防范义务,说这些损害是无法预见的。此时,不可预见性可看作隐蔽的政策决定工具。53 在近因判断中,损害等是否可预见,基本上是个政策问题,这已是英美法众所周知的现实。前引安德鲁斯法官在Palsgraf案中的观点,已将可预见性的政策判断本质表露无遗。 总之,尽管两者构造预见性标准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规则是一样的:责任必须有合理的界限。54 两者都是被设计用来回答一个公共政策问题:“被告是否有义务保护原告,使其免遭实际上发生的损害?

29、” 55 (三)不同点 1.考察目的 在过失判断中,考察预见性,在于确定行为的可归责性。在近因判断中,考察预见性,在于确定责任的成立及赔偿责任范围。 与过失相关的可预见损害,是指行为人如果尽到必要注意,就可能避免损害或可以将其程度降至最低。在普通法上,该可预见性被称作“实践意义上的可预见性”,以足可影响谨慎之人的社会行为的风险为限。而因果关系认定中可预见性考察,其目的在于为应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的损害结果设定合理的界限。如果说过失的认定是对侵权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价值评判,那么因果关系的认定则在于明确侵权事件的客观事实,从而这种可预见性更重视事物发展的自然层面。可预见的损害包括一切在任何情况下理性的

30、人将可以接受或可以通过特定行为予以防止的损害。因此,大量不能构成过失的风险对因果认定而言,却被认为是可以预见的。此类风险是以已实施的过失行为所造成的初级损害为先决条件的。损害事实的可预见不仅包括可能,而且包括不是不可能或不是完全不可能的含义。这又被称为“理论意义上的可预见性”。56 2.预见性地位 在过失判断中,首先要考察后果的可预见性,在认定存在可预见性之后,还要考察后果的可避免性。此时结果预见义务只是判断过失的一个考量因素,另一因素则是结果避免义务。这是一般学说的观点,尽管在日本法上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预见可能性直接引致结果回避义务因而有过失的。57 而在近因判断中,如果适用可预见性标准,

31、那么,考察可预见性即可,无需考察结果避免义务问题,因为这纯粹是个过错(义务违反)问题。 3.预见范围 史尚宽先生认为:“条件(损害发生之原因)之可得而知,与故意过失之所在,并不相同。例如搬夫甲搬运一箱上书瓷器而其内实为炸药,乙不知其为炸药而击以手杖,因使箱坠地而伤甲及其它多人。此时乙之过失在于击箱之行为,对于物之毁损,自应负责。然箱内为炸药,不独甲乙二人,亦为一般人所意料不及。若不问可得而知与否,则乙对甲及其它多人之死伤,甚至引起房屋之烧毁均应负责。故为损害发生原因之条件,亦应为可得而知。然此非加害人之过失责任问题,而应依客观的以为观察。” 58 即其认为,对于构成过失的预见性,只须满足预见到

32、行为对某种利益产生损害的可能性即可。换言之,行为人只须预见到行为可能损害某种利益,即可认为对他人一般利益存在过失。之所以如此,学者是从过失责任的目的来解释的,认为其目的“不是保护某个特定的人,而是防止某种针对不特定人的危险,受害人仅仅因为碰巧置身于危险之中才成为特定的请求权人。因此,可预见性要求的客体是某类伤害危险,原则上不涉及真实的伤害进程”。59 但因果关系判断是为了确定责任范围,其预见性就不能只满足过失中的预见标准(预见到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利益的损害),而须达到进一步具体化甚至量化的标准。 文档资料:侵权法中可预见性标准的基本功能及其比较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

33、下载阅读相关文档:存在主义视野下小王子的电影改编 从极乐空间看西方社会的阶级内涵 影子写手的叙事张力 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博弈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叙事学分析 浅析凯撒必须死的三重叙事模式 太平轮彼岸的美学创作及艺术风格 师父落魄武林的江湖想象 英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像转换 夜莺的空间审美建构 国产爱情喜剧电影对当下社会的关注 新时期中国女导演之共性研究 老炮儿新时代的游侠江湖 菊豆封建礼教与火海中的悲剧礼赞 今村昌平电影的“底层叙事”研究 蒂姆伯顿“暗黑童话”的美学风格探析 彼得格林纳威电影作品的美学意蕴 存在主义视域下的大岛渚电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