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籍选教学大纲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76363296 上传时间:2022-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针灸医籍选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针灸医籍选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针灸医籍选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针灸医籍选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医籍选教学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针灸医籍选教学大纲(供针灸推拿、针灸推拿外向型五年制本科专业用) 前言针灸医籍选读是专门研究古代医家关于针灸理论和临床有关论述的一门课程。其中选取了内经及历代针灸医家原著中理论意义大、指导实践作用强的篇章,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及针灸专业多方面知识,是针推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对于加深本专业学生对经络、腧穴、刺法灸法理论的理解,指导临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针灸推拿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对针灸医籍选原著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针灸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同时,熟悉黄帝内经及历代针灸医家的学术思想、理论体系的学术特点及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研读古籍及运用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能力。本大纲适用

2、于针灸推拿、针灸外向型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2、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3、总教学理论课36学时。 正 文上篇 医经选第一章 黄帝内经选第一节 黄帝内经的针灸学理论体系一、教学目的:

3、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中针灸学理论体系的论述,明确不同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理论、针灸临床特点、针灸学理论体系对后世的影响,正确认识黄帝内经的针灸学理论体系及针灸理论体系形成的特点。二、教学要求:1、熟悉黄帝内经针灸理论体系形成特点的论述。2、了解黄帝内经中不同的经络、腧穴、刺法灸法理论、针灸临床特点、针灸学理论体系及对后世的影响。三、教学内容:1、黄帝内经中不同的经络、腧穴理论。2、黄帝内经中不同的刺法灸法理论。3、黄帝内经中的针灸临床特点。4、黄帝内经针灸理论体系的形成特点。5、黄帝内经中针灸学理论体系对后世的影响。6、正确认识黄帝内经的针灸学理论体系。第二节灵枢经文选一、九针十二原第一(节选)

4、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灵枢经九针十二原中针刺应用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十二原穴的作用、针刺作用、迎随之意、脉诊的重要性等原文及其深刻含义。明确影响针刺的基本环节及针刺操作的基本要求。二、教学要求:1、掌握本篇关于针刺应用的基本原则、针刺操作的基本要求、十二原穴的作用等原文及其深刻含义。2、熟悉本篇的学术思想、迎随之义、脉诊的重要性等论述。3、了解本篇的篇名含义、本篇对针刺作用的描述。三、教学内容:1、“九针十二原”的学术思想。2、编纂针经的主要目的。(“篇首始于一,终于九焉。” )3、针刺应用的基本原则。(“小针之要,急取诛之。” )4、“持针之道”。(“持针之道,切之独坚。” )5、脉诊的重

5、要性。(“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致气则生为痈疡。” )6、十二原穴的作用。(“五脏有六腑而知五脏有害矣。” )7、针刺的作用。(从“今夫五脏之有疾也,未得其术也” )三、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节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明确病邪侵入人体的特点、“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的原则、针刺的基本要求、不同性质病邪中人的部位及原因、病邪中于人脏的病因特点、六种不同脉象的不同针刺要求、“合治内腑”的内容及主治病症的理论。二、教学要求:1、掌握病邪侵入人体的特点、“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的原则、针刺的基本要求内容的原文及其深刻含义。2、熟悉本篇的学术思想、不同性质病邪中人的部位及原因、病邪中于

6、人脏的病因特点、六种不同脉象的不同针刺要求、“合治内腑”的内容及主治病症的论述。3、了解本篇的篇名含义。三、教学内容:1、“邪气脏腑病形” 的学术思想。2、病邪侵入人体的特点。(“黄帝问于歧伯曰:邪气中人也奈何?中于阳则溜于经。” )3、病邪中于阳的部位及原因。(“黄帝曰:阴之与阳也,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4、病邪中于阴的部位及原因。(“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 )5、五脏受邪的不同病因特点。(“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汗出浴水,则伤肾。” )6、六种脉象决定针刺的方法。(“黄帝曰:病之六变者,而调以甘药也。” )7、“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的原则。(“余闻五脏六

7、腑之气,胆入合于阳陵圈。” )8、“合治内腑”的具体应用。(“黄帝曰:愿闻六腑之病,其寒热者取阳陵泉。” )9、针刺的基本要求。(“黄帝曰:刺之有道乎?以顺为逆也。” )四、根结第五(节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灵枢经根结篇,明确病气与形气的轻重关系及针灸补泻的根本目的及原则的理论。二、教学要求:1、掌握针刺的根本目的及原则的原文及其深刻含义。2、熟悉本篇的学术思想、本篇的篇名含义、病气与形气的轻重关系的论述。三、教学内容:1、“根结”的学术思想。2、病气与形气的轻重关系及针灸补泻的根本目的及原则。(“黄帝曰:形气之逆顺奈何?而后取之也。” )五、寿夭刚柔第六(节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灵枢

8、经寿夭刚柔篇,明确三变刺、据阴阳不同而定腧穴的应用原则、人体阴阳的划分、区别人体阴阳的具体应用、针刺治病要因人制宜的理论。二、教学要求:1、掌握据阴阳不同而定腧穴的应用原则、三变刺内容的原文及其深刻含义。2、熟悉本篇的学术思想、篇名含义、人体阴阳的划分、区别人体阴阳的具体应用、针刺治病要因人制宜的论述。三、教学内容1、“寿夭刚柔”的学术思想。2、人体阴阳的划分及应用。(“黄帝问于少师曰:其形不久。” )3、针刺治疗要因病因人制宜。(“黄帝曰:余闻刺有三变,以药熨之。” )六、终始第九(节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灵枢经终始篇,明确针刺疗效的评定标准、阴阳错杂的治疗及部分病症的治疗、循经远道取穴

9、及局部取穴法、针刺补泻与深浅结合及如何辨针下之气、据病发阴阳的先后而定针刺的先后、治神的要求的理论。二、教学要求:1、掌握针刺疗效的评定标准、阴阳错杂的治疗及部分病症的治疗、循经远道取穴及局部取穴法、针刺补泻与深浅结合及如何辩针下之气内容的原文及其深刻含义。2、熟悉本篇的学术思想、篇名含义、主旨、据病发阴阳的先后而定针刺的先后、治神的要求的论述。三、教学内容:1、“终始”的学术思想。2、“终始”的内容。(“凡刺之道,则五脏气坏矣。” )3、古代评定针刺疗效的标准。(“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5、阴阳错杂的治疗等。(“阴盛而阳虚,在筋守筋。” )6、针刺补泻与深浅的关系及

10、如何辩针下之气。(“补须一方实,其脉皆实。” )7、循经远道取穴及局部取穴法。(“故曰:从腰以上者,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8、据病发阴阳的先后而定针刺的先后。(“病痛者阴也,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9、治神的要求。(“深居静处,气至乃休。” )八、四时气第十九(节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灵枢经四时气篇,明确四时人气变化与针刺的关系、温疟等八种病的针治、邪在六腑的病机及证治理论。二、教学要求:1、熟悉本篇的学术思想、四时人气变化与针刺的关系、温疟等八种病的针治、邪在六腑的病机及证治的论述。2、了解本篇的篇名含义。三、教学内容:1、“四时气”的学术思想。2、灸刺需合四时及四时的不同取

11、穴。(“黄帝问于歧伯曰: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3、温疟等八种病症的针治。(“温疟汗不出,无食他食。)4、邪在六腑的病机及证治。(“腹中常鸣,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十四、周痹第二十七(全篇)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灵枢经周痹篇,明确“周痹”的学术思想、众痹与周痹的异同及治疗痹证的一般方法。二、教学要求:1、熟悉众痹与周痹的异同。2、了解本篇的学术思想。治疗痹证的一般方法。三、教学内容:1、“周痹”的学术思想。2、众痹的证治。3、众痹与周痹的异同及治疗痹证的一般方法。第二章 难经选第一节 难经的针灸学术思想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难经,明确难经的学术思想、成书年代、书名、基本内容。二、教学要

12、求:1、熟悉难经的针灸学术思想。2、了解难经的成书年代、书名、基本内容。三、教学内容:1、难经的成书年代、书名、基本内容。2、难经的针灸学术思想。第二节 难经文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难经,明确难经的学术思想、十二原穴与三焦之气的关系。井荥输经合五穴的意义及主治疾病。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针刺深浅的操作要求。补泻的方法并熟悉其步骤。两手配合在补泻手法中的应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十二原穴与三焦之气的关系。(熟记“脐下肾间动气者,取其原也。” )井荥输经合五穴的意义及主治疾病。(熟记“六十八难” )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熟记“六十九难” )针刺深浅的操作要求。(熟记“七十一难” )补泻的方法并熟

13、悉其步骤。(熟记“七十六难” )两手配合在补泻手法中的应用。(熟记“七十八难” )。2、熟悉脏腑井荥数目有差异的原因。五输穴以井为始的意义。阴阳经五输穴的五行属性。井穴、合穴的含义。五脏俞穴、募穴的分布及机理。四时刺不同刺法的道理。迎随及调气的含义。刺井泻荥法的运用。因病因时的针刺方法。泻火补水的原理及应用。母子迎随补泻法。误用补泻的后果。3、了解十二原穴的内容。上工、中工处理疾病的不同方法。针入和针出的时机。三、教学内容:六十二难八十一难中篇 医论选第三章 针灸甲乙经选第一节 皇甫谧的针灸学术思想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皇甫谧的针灸学术思想,明确针灸甲乙经的基本内容、针灸学术思想。二、教学要求

14、:1、了解针灸甲乙经的书名含义。针灸甲乙经的基本内容。皇甫谧的针灸学术思想。三、教学内容:1、针灸甲乙经的基本内容。2、针灸甲乙经的针灸学术思想。第二节 针灸甲乙经文选阴受病发痹第一下(节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阴受病发痹第一下”篇,明确不同腧穴对痹证的主治特点。二、教学要求:1、熟悉本篇不同腧穴对痹证的主治特点。2、了解本篇的篇名含义。三、教学内容:1、主治痹证的风府、腰及至阴穴的主治特点。(“足不仁,刺风府。痛无常处,阴主之。” )第四章 千金要方选第一节 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思想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思想,明确千金要方的书名含义、基本内容、针灸学术思想。二、教学要求:1、

15、了解千金要方的书名含义、基本内容、针灸学术思想。三、教学内容:1、千金要方的学术思想。2、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思想。第二节 千金要方文选一、用针略例第五(节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千金要方用针略例第五(节选),明确针刺时的基本要求及误刺的后果。不同脉证的不同刺法。二、教学要求:1、熟悉千金要方中对治病时有关取穴、补泻手法及针刺深浅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三、教学内容:1、针刺时的基本要求及误刺的后果。(“夫用针刺者,不能起生人也。” )2、不同脉证的不同刺法。(“凡用蜂针针者,此为中病,勿恠之。” )二、灸例第六(全篇)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千金要方灸例第六篇,明确 “灸例”的学术思想、灸之生熟法、灸

16、量与年龄体质的关系、不同部位的施灸量。灸以防病及阿是穴等内容。二、教学要求:1、掌握灸以防病及阿是穴等内容。(熟记“凡入吴蜀地游宦,故曰阿是穴也。” )2、熟悉灸之生熟法、灸量与年龄体质的关系、不同部位的施灸量。3、了解取尺寸法。三、教学内容:1、取尺寸。2、灸量与年龄体质的关系。3、灸之生熟法。4、不同部位的施灸量。5、灸的防病作用。6、阿是穴。第八章 针灸大成选第一节 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明确针灸大成的基本内容及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二、教学要求:1、熟悉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2、了解针灸大成的基本内容。三、教学内容:1、针灸大成的基本内容。2、

17、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第二节 针灸大成文选一、诸家得失策(全篇)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针灸大成诸家得失策,明确杨继洲的学术思想、阴阳协调在自然界和人体的作用。针 、灸 、药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为何素问、难经为针灸之源。二、教学要求:1、熟悉阴阳协调在自然界和人体的作用。针 、灸 、药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为何素问、难经为针灸之源。杨氏对素问、难经以后,后世医家对针灸学术的发展的看法。三、教学内容1、提高针灸方书源流及其得失取舍。2、阴阳协调在自然界和人体的作用。3、针 、灸 、药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4、素问、难经以后,后世医家对针灸学术的发展的看法。二、头不可多灸策(全篇)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

18、针灸大成头不可多灸策,明确灸治必须掌握周身经穴的论述、腧穴以十二经脉为纲纪的论述、灸治循经取穴和头不可多灸的论述、发灸疮的论述、灸治必须善于辨证、掌握经穴和补泻方法。二、教学要求:1、熟悉杨氏对灸治必须掌握周身经穴的论述、腧穴以十二经脉为纲纪的论述、灸治循经取穴和头不可多灸的论述、发灸疮的论述、灸治必须善于辨证、掌握经穴和补泻方法。三、教学内容:1、灸治必须掌握周身经穴。2、腧穴以十二经脉为纲纪。3、灸治循经取穴和头不可多灸。4、发灸疮的方法。5、灸治必须善于辨证、掌握经穴和补泻方法。三、穴有奇正策(全篇)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针灸大成穴有奇正策,明确针灸起源、穴有奇正、针有九数。九针的主治及

19、制作依据。灸有法无数及灸有多少。奇穴意义及数目。证使用针灸的原则。二、教学要求:1、掌握临证使用针灸的原则。(熟记“治法因乎人,不主乎奇正之陈迹。2、熟悉杨氏对针灸起源、穴有奇正的论述。杨氏对穴有奇正、针有九数的分析。杨氏对九针的主治及制作依据的论述。杨氏对灸有法无数及灸有多少的论述。杨氏对奇穴意义及数目的论述。杨氏对临证使用针灸的论述。三、教学内容1、针灸起源、穴有奇正。2、有奇正、针有九数。3、九针的主治及制作依据。4、灸有法无数及灸有多少。5、奇穴意义及数目。6、证使用针灸的原则。四、针有深浅策(全篇)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针灸大成针有深浅策,明确杨氏对寒热先后针灸方法的论述。杨氏对阳中

20、隐阴、阴中隐阳方法的论述及养生防病的重要意义。二、教学要求:1、熟悉杨氏对寒热先后针灸方法的论述。杨氏对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方法的论述及养生防病的重要意义。三、教学内容:1、寒热先后的病机及不同的针刺方法。2、论述阳中隐阴、阴中隐阳是治疗受邪部位深浅和寒热先后的针法及养生防病在预防寒热病中的作用。五、经络迎随设为问答(节选)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明确奇经八脉名称和作用的论述。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的论述。杨氏对候气和得气的论述。杨氏对补泻手法的论述。二、教学要求:1、了解杨氏奇经八脉名称和作用的论述。经络的生理和病理的论述。杨氏对候气和得气的论述。杨氏对补泻手法的论述。三、教

21、学内容:1、奇经八脉名称和作用。(“问:经络有奇经八脉。诸经不能复拘也。” )2、经络的生理和病理。(“问:经络。便不和矣。” )3、候气和得气。(“问:候气之法何如?其穴不闭也。” )4、对补泻手法的论述。(“问:补泻得宜。是皆欲攻其邪气而已矣。” )下篇 歌赋选第九章 针经指南选第一节 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明确针经指南的书名含义。针经指南的基本内容。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二、教学要求:1、了解针经指南的书名含义。针经指南的基本内容。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三、教学内容:1、针经指南的基本内容。2、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第二节 标幽赋(全篇)一、教学目

22、的:通过学习针经指南标幽赋,明确标幽赋中窦氏对针灸的有关论述。二、教学要求:1、了解本赋的篇名含义。针灸需明天时、经络、脏腑虚实。十二经脉的起止和阴阳经的走向规律。经脉气血多少情况。毫针与五行的相应情况。对针刺应注意治神和病人气血变化的论述。窦氏对针灸的有关宜忌的论述。2、掌握气至的论述。(熟记“轻滑慢而未来,气迟至而不治。” )部分病症的取穴。(熟记“必准者,虚损天枢而可取。” )窦氏对针灸补泻的时间宜忌及操作的论述。(熟记“由是午前卯后,随济左而补暖。” )3、熟悉腧穴的治疗特点。窦氏对取穴方法的论述。各种经穴的治疗作用。两种按时取穴法。对针灸要掌握补泻手法、配穴方法、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的

23、论述。窦氏对针刺前应注意的准备工作的论述。三、教学内容:1、针灸需明天时、经络、脏腑虚实。2、十二经脉的起止和阴阳经的走向规律。3、经脉气血多少情况。4、气至的论述。5、毫针与五行的相应情况。6、对针刺应注意治神和病人气血变化的论述。7、腧穴的治疗特点。8、对取穴方法的论述。9、各种经穴的治疗作用。10、两种按时取穴法。11、对针灸要掌握补泻手法、配穴方法、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的论述。12、对针刺前应注意的准备工作的论述。13、部分病症的取穴。14、对针灸补泻的时间宜忌及操作的论述。15、对针灸的有关宜忌的论述。 教学组织与方法1、实施机构:由中医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执行。2、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

24、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3、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课堂教学形式,辅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介绍为主,一般内容自学为主。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作业辅导等。4、考核办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期末考察。 针灸医籍选教学时数分配表讲课内容教学手段时数教学内容实验内容时数类型核心重点上篇 医经选第一章 黄帝内经选第一节内经针灸学理论体系讲授22第二节 灵枢经文选一、九针十二原第一(节选)讲授22三、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节选)讲授21四、根节第五(节选)讲授2五、寿夭刚柔第六(节选)讲授21六、终始第九(节选)讲授

25、22八、四时气第十九(节选)讲授2十四、周痹第二十七(全篇)讲授21第二章 难经选第一节难经的针灸学术思想讲授21第二节 难经文选一、六十二难 第六十七难讲授21二、第六十八难第七十四难讲授21三、第七十五难八十一难讲授21中篇 医论选第三章 针灸甲乙经选第一节 皇浦谧的针灸学术思想讲授11第二节 针灸甲乙经文选 阴受病发痹第一下(节选)讲授1第四章 千金要方选第一节 孙思邈的针灸学术思想讲授0.5第二节 千金要方文选一、用针略例第五(节选)讲授0.5二、灸例第六(全篇)讲授12第八章 针灸大成选第一节 杨继洲的针灸学术思想讲授1第二节 针灸大成文选一、诸家得失策(全篇)讲授11二、头不可多灸策(全篇)讲授0.51三、穴有奇正策(全篇)讲授0.51四、针有深浅策(全篇)讲授0.51五、经络迎随设为问答(节选)讲授0.5下篇 歌赋选第九章 针经指南选第一节 窦汉卿的针灸学术思想讲授1第二节 标幽赋(全篇)讲授12考察2合计讲授36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