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艳京教杯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75281051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徐小艳京教杯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徐小艳京教杯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徐小艳京教杯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徐小艳京教杯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小艳京教杯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年北京市中小学第一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评选 合唱曲小龙舟授课年级:初一授课教师:徐小艳组 别:中学组学 校:北京中学教 龄:8年电 话:13810004797教学基本信息课题合唱曲小龙舟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音乐学段: 初中年级初一相关领域初中: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教材书名:阳光下成长校园合唱歌曲集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2年 9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徐小艳北京中学13810004797实施者徐小艳北京中学13810004797指导者李桂英 刘娜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13501360265 13811981155

2、课件制作者徐小艳北京中学13810004797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应用“体验-模仿-合作”理论,结合学情分析,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合唱中体验并初步理解学习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进而喜爱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二)理论依据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效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合唱正是以其要求均

3、衡、协调、和谐、统一所产生的音响艺术效果,加上合唱作品本身的多元性和民族合唱音乐的特色来培养学生艺术综合表现力,提高音乐素养。以上正是本课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小龙舟是一首D羽调式的多声部童声合唱作品,蒋明初作词;万里,成洪平作曲。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云南地方音乐特色,歌词发音模仿云南方言,演唱形式活泼多变。作品为单三部曲式,ABA结构,多采用轮唱和主题叠加的方式进行演唱,是一首典型的复调作品。演唱音域从g到f2,适合变声期前及正在变声期的学生演唱。综合歌曲整体特点,此曲适合初一年级学生学习。(二)学生情况分析1歌唱基础普遍较薄弱,缺乏规范的歌唱状态,歌唱声音比较“炸

4、”,唱的同时倾听他人声音的能力不强。 2学生有一定的识谱能力与唱谱能力,但读谱速度较慢,缺乏复调作品歌唱经验。3有部分学生正处在变声期,增加了歌唱难度。4学生喜爱合唱,有比较强烈的学习愿望。(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本节课是合唱课,音乐实践贯穿始终。教学中针对声音的音色、音量、音准、演唱的速度、节奏以及声部的配合,曲目的色彩变化等要求,采取了以下方法:1讲授法:对歌唱方法、气息运用等对学生进行讲解。2示范演示法:教师进行演唱、歌词朗读等对学生进行示范。3参与体验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歌唱,参与到合唱中来。4对比发现法:教师将排练中的录音播放给学生听,引导学生认识到歌唱时的听觉效果和录音后的听

5、觉效果不同,发现问题,从而更好的认识合唱。(四)技术准备1精选演唱作品。从课内外合唱资料中选择适合初一学生演唱的作品小龙舟。2精选预备练习。依据学生现有水平以及歌唱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合的热身练习、气息练习和音准等练习。3精心制作课件。(五)教学思路1选择一首难度与音域适中有比较有趣的作品,借此提高学生识谱和演唱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2学习过程中由慢到快,由单声部歌唱到多声部融合,从简单模仿到识谱歌唱再到多声部配合歌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合唱,逐一突破歌唱方法和节奏等难点,感受合唱魅力。(六)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学生歌唱状态不稳定,容易松懈。歌唱前的热身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

6、歌唱状态;在歌唱的过程中强调积极的歌唱状态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歌唱状态进行及时调整。2学生歌唱时的音高不够准确。采取柯达依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和字母谱帮助学生练习,固定音高位置。3学生歌唱时的声音容易“炸”,没有倾听他人的习惯。采取学生与教师一起唱不同声部,然后模唱教师的声部的办法帮助学生练习“听”。4学生缺乏多声部合唱经验,识谱慢,声部间不易融合。利用字母谱和柯尔文手势先引导学生唱出作品音高,再利用作品动机,采取游戏方式,将各个声部逐个引入,帮助学生建立多声部概念。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唱合唱作品中体会“和”的力量和人声的魅力,乐于参与到合唱这个集体表演艺术项目中,并发扬集体主义

7、精神,牺牲个性的声音,融合到共性的声音当中去,理解作为合唱团员的“小我”和合唱团“大我”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法聆听教师范唱,体验自然积极的歌唱状态;和与其他声部配合歌唱,体验多声部合唱魅力。2模仿法声部间相互模仿互换,提高多声部听唱能力。3探究法听录音,找问题,探究合唱的特点和学习合唱时遇到的难点,以及解决的方法。4对比法将作为合唱团员“唱”和作为听众“听”时的不同感受作对比,从中发现演唱时的音准不够准及谐和程度不够等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三)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唱中国作品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2通过多种声音练习、变化节奏的气息练习和柯尔文手势辅助进行的字母谱音准练习,建立正确的歌唱

8、状态,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3 通过学唱节奏音型多变的多旋律以及声部间的相互配合,了解多声部合唱特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用统一的音色和均衡的声部音量进行歌唱。2完整的有表现力的演唱小龙舟。(二)教学难点1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进行歌唱。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五、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一、导入1、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1)接龙捏肩拍背,放松身体;(2)一手够天,一手够地,拉伸身体;(3)模拟伸懒腰,配合深呼吸;(4)“大张口”练习,活动下颌关节和面部肌肉。引导学生进入歌唱状态;针对教学难点1、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进行演唱。2、调整学

9、生站姿和歌唱状态;引导学生进行气息和声音练习。(1)模拟高空抛物,高位置发出“yoho”声音,伴随肢体活动拉长声音。(2)用“shi”母音做气息练习: 3、指挥学生唱作品主和弦三个音高,并用手势指挥调整音量的变化。用“u”母音唱l,d m三个音。固定本节课即将学到的作品的主和弦音准,调整歌唱的音色、发声位置、音量,提醒学生看指挥;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二、 新授课1、用字母谱和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唱音高。1、唱字母谱,练习音高位置。1、(1)固定学生音准;熟悉小龙舟调内音和音阶走向。(2)引出小龙舟的三声部旋律;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2、用“bom”母

10、音引导学生唱小龙舟旋律,导入小龙舟的第二、三声部。(1)用“bom”母音范唱小龙舟第三声部旋律。(2)在第三声部旋律上方唱第二声部的上声部音高,让学生听辨模仿。(3)在两个声部中间唱第二声部的下声部音高,让学生听辨。(1)聆听、模唱教师范唱的小龙舟第三声部旋律: l, l, r, m, l, l bom .(2)唱小龙舟第三声部旋律,听辨教师歌唱的音高旋律。(3)分二声部歌唱,同时听辨教师歌唱的音高。2、(1)“bom”母音易于统一合唱声音,也便于学生找到头腔共鸣;针对教学难点1、保持正确的歌唱状态进行歌唱。(2)从模唱声部旋律入手,借助教师的二声部配合,学生由听辨、模仿逐步学习各个声部,从慢

11、到快,易于学生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唱准各声部的音准和节奏;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教学难点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3、引导学生看小龙舟谱子并进行读谱练习。(1)提问:刚才模唱的是哪个声部?(2)引导学生打拍子唱第三声部。(3)打拍子唱第二声部的上声部。(4)引导学生唱第二声部的上声部。(5)打拍子唱第三声部。(6)打拍子唱第二声部的下声部。(7)引导学生唱第二声部的下声部。(8)打拍子唱第一声部。(9)打拍子引导学生唱第一声部。(10)引导学生分声部歌唱。(11)找一位学生唱带有切分节奏的乐句。(12)唱第一声部,引导学生唱其它两声部。(13)柯尔文手势辅助引导学生唱

12、最后两小节四声部音高;并提示咬字要圆,位置要高。(14)引导学生无伴奏唱本节课所学全部乐段并录音播放录音提问。(1)看谱回答提问:刚才模唱的是哪个声部?(2)打拍子唱第三声部。(3)打拍子唱第三声部,听老师唱二声部。(4)打拍子唱二声部的上声部旋律。(5)打拍子唱第二声部的上声部。(6)分成两个声部分别唱第三声部和第二声部的上声部,并聆听老师歌唱另一声部。(7)唱第二声部的下声部。(8)分成三个声部打拍子唱第二声部(上、下)和第三声部,并聆听老师歌唱的第一声部旋律。(9)打拍子齐唱第一声部。(10)分声部歌唱小龙舟。(11)一位学生唱,其他学生听,看谱,分辨对错。(12)唱第二、三声部,聆听第

13、一声部。(13)分声部两个声部合唱四个声部合唱最后两小节。(14)合唱本节课所学全部乐段听录音回答提问,找出歌唱中的问题。(1)考查学生读谱能力,为后面展开学习做好铺垫;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针对教学难点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2)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3)针对教学难点3、歌唱时多声部间的配合。(4)这个声部的音的拍子为弱起拍,并有跨小节的连音线,比较难唱,所以要着重练习。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5)学生和老师配合,并运用打拍子统一速度。针对教学难点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6)师生配合,边唱边听,针对教学难点3

14、、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7)这个声部带有变化音,需要着重学唱,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8)边唱边听,感受多声部合唱的音响效果。针对教学难点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9)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10)针对教学难点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11)考查学生识谱能力和对切分节奏的把握情况。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12)唱两声部,听一声部,针对教学难点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13)柯尔文手势引导识谱,针对教学设计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两声部到四声部逐步推进,针对教学难点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1

15、4)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针对教学难点1、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进行歌唱;针对教学难点2、歌唱时把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针对教学难点3、歌唱多声部时声部间的配合。4、钢琴伴奏,引导学生完整展示。全体学生完整演唱多声部作品小龙舟。完整的作品展示,培养学生歌唱兴趣,提升自信心,解决教学重点1、用统一的音色和均衡的声部音量进行歌唱。2、完整的有表现力的演唱小龙舟。三、拓展及总结介绍云南少数民族打击乐器铓锣;提问并讲解小龙舟的调式和作品结构。回答中国五声调式都有哪五声。分析作品,为下节课做准备。六、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评价方式本次课的学习评价

16、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教师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生自评体现在两处:一是上课过程中听自己的录音时作出评价;二是在课程快结束时完整演唱,演绎是否到位。(二)评价量规 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气息与发声练习充分、到位歌唱音准、音量和音色练习状态积极,调整有效关注声部配合歌唱表情状态积极、到位说明: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价。1导入环节的各项练习是否符合要求; 2歌唱环节是否状态积极,演唱音准、音量和音色是否到位;3声部间的配合是否准确;4合唱时表情状态是否积极到位。七、教学设计的特点1作品选材范围广,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作品;2

17、注重课堂效率,各项练习安排均与所学作品息息相关;3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精选民族合唱作品,让学生体验民族音乐之美。八、教学反思1强调良好的歌唱状态训练,必须从常规课抓起。本次课是音乐课程中一次常规的合唱排练课。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是音乐教学的长期目标。针对合唱中的歌唱状态、气息、音准节奏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让学生反复练习与体验,教师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重视技能训练发声练习、节奏和音准练习等技能练习,并且在作品练习中贯穿始终,是不断提高学生合唱技能的有效手段。2优选合唱作品,要从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出发。就如同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依据学生实际水平一样,只有选择适合学生练习的合唱作品,才能促进学生合唱技能

18、的提高。本节课所选择的多声部民族合唱作品,恰恰是依据学生已有的歌唱能力进行选择的。从声部数量、和声配置特点、节奏进行、旋律线等方面的难易程度上分析,与学生能力对比,同时兼顾训练的循序渐进性。在本节课中,学生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这说明所选曲目合适学生的能力训练。3把控教学时间,从果断推进教学环节入手。本节课为40分钟的唱歌课。为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间的把控方面力求严谨。因此,在课程前半段的发声练习和节奏练习中,采用了合唱作品中的元素,更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了演唱中的难点。同时,也使得各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环节推进更为顺畅。4适时使用特殊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本节课上采用了录音的办法,还原学生歌唱时的声音,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和更加客观的认识到歌唱时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可以更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