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2春《环境生物学》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21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75279724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22春《环境生物学》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2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环境生物学》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2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师范大学22春《环境生物学》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2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2春《环境生物学》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2春《环境生物学》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21(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2春环境生物学离线作业1答案参考1. 什么是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参考答案: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是指每一供试单位都有同等机会(等概率)接受所有可能处理的试验设计方法。2. 合成氨基酸的氮源和碳架可以从哪里获得?合成氨基酸的氮源和碳架可以从哪里获得?正确答案:合成氨基酸的氮可通过生物固氮、大气固氮、工业固氮转变为氨或硝酸盐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后用于氨基酸的合成。合成氨基酸的碳架直接或间接来自糖代谢、光合碳循环等过程中产生的酮酸及其他有机酸如一酮戊二酸、草酰乙酸、丙酮酸等。合成氨基酸的氮可通过生物固氮、大气固氮、工业固氮转变为氨或硝酸盐,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后用于氨基酸的合成。

2、合成氨基酸的碳架直接或间接来自糖代谢、光合碳循环等过程中产生的酮酸及其他有机酸,如一酮戊二酸、草酰乙酸、丙酮酸等。3. 凡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都进行循环光合磷酸化和不产氧光合作用。( )凡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都进行循环光合磷酸化和不产氧光合作用。()错误4. 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于减数分裂的( )。 A前期工 B中期I C后期工 D末期工 E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于减数分裂的()。A前期工B中期IC后期工D末期工E前期A5. 环境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受到过度利用或人为破坏引起生态系统( )的改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把

3、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破坏。A.空间B.环境C.结构D.功能参考答案:CD6. 通过反转录法可以得到真核生物基因吗?为什么?通过反转录法可以得到真核生物基因吗?为什么?不行,因为真核生物基因中含有内含子,而反转录得到的互补DNA是不含内含子序列的。7. 下列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蜘蛛是节肢动物门中的食肉动物 B蛤是软体动物门中的滤食动物 C蚯蚓下列动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蜘蛛是节肢动物门中的食肉动物B蛤是软体动物门中的滤食动物C蚯蚓是节肢动物们中的食腐动物D文昌鱼是脊索动物门中的滤食动物C8. 某染色体各区段的线性顺序是abc.defg,变成了abc.dfeg,这叫_。 A臂内倒位 B

4、臂间倒位 C顺接重复 D某染色体各区段的线性顺序是abc.defg,变成了abc.dfeg,这叫_。A臂内倒位B臂间倒位C顺接重复D反接重复A9. 大气污染的来源极为广泛,可来自天然污染源,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细菌、病毒、植物花粉等,也可来自人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如工业企业、生活炉灶、采暖锅炉等,及流动污染源如( )等交通运输工具。A.汽车B.火车C.飞机D.轮船参考答案:ABCD10. 生物浓缩是指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学浓缩,

5、生物学富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 玉米第二染色体上的gs2基因与ch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00,表明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100%,即两基因的杂合体Gs2C玉米第二染色体上的gs2基因与ch基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100,表明两基因间的交换值是100%,即两基因的杂合体Gs2Ch/gs2ch。所产生的配子全部都是交换型配子Gs2ch和gs2Ch。错误12. 受精卵每次分裂,它的_。 A遗传物质都是均等地分配到每个子细胞中 B细胞质都是均等地分配到每个子细受精卵每次分裂,它的_。A遗传物质都是均等地分配到每个子细胞中B细胞质都是均等地分配到每个子细胞中C二者都是D二者都不是A细胞分裂

6、后产生的两个子代细胞基因组(遗传物质)相同,而细胞质并不均等地分配,这也是细胞分化方向不同的原因。13. 2016年大学生物专业英语期末考试英文短文1翻译答案1.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4”Press Release(15分)4 October 2004The Nobel Assemblyat Karolinska Institutet has today decided to award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2004 jointly toRichard

7、 Axel and Linda B. Buckfor their discoveries of odorant receptor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olfactory systemSummaryThe sense of smell long remained the most enigmatic of our senses. The basic principles for recognizing and remembering about 10,000 different odours were not understood. This years N

8、obel Laureat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ave solved this problem and in a series of pioneering studies clarified how our olfactory system works. They discovered a large gene family, comprised of some 1,000 different genes (three per cent of our genes) that give rise to an equivalent number of olfac

9、tory receptor types. These receptors are located on the olfactory receptor cells, which occupy a small area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nasal epithelium and detect the inhaled odorant molecules.Each olfactory receptor cell possesses only one type of odorant receptor, and each receptor can detect a limi

10、ted number of odorant substances. Our olfactory receptor cells are therefore highly specialized for a few odours. The cells send thin nerve processes directly to distinct micro domains, glomeruli, in the olfactory bulb, the primary olfactory area of the brain. Receptor cells carrying the same type o

11、f receptor send their nerve processes to the same glomerulus. From these micro domains in the olfactory bulb the information is relayed further to other parts of the brain, where the information from several olfactory receptors is combined, forming a pattern. Therefore, we can consciously experience

12、 the smell of a lilac flower in the spring and recall this olfactory memory at other times.Richard Axel, New York, USA, and Linda Buck, Seattle, USA, published the fundamental paper jointly in 1991, in which they described the very large family of about one thousand genes for odorant receptors. Axel

13、 and Buck have since worked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nd they have in several elegant, often parallel, studies clarified the olfactory system, from the molecular level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ells.2004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新闻稿(发布公告)2004年10月4日卡罗琳斯卡研究所的诺贝尔大会于今天已经决定将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同授予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是因为(以表彰)他们

14、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组织”的发现摘要1.2 第1段汉化(4分):长期以来,嗅觉仍是人类感觉中最神秘的。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气味的基本原理并未被理解。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用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工作,阐明了我们的嗅觉系统如何工作(的原理)。他们发现了一个庞大的基因家族,它由1千种不同的基因组成(占人类基因组数目的百分之三),因而产生相同数量的嗅觉受体类型。这些受体位于嗅觉受体细胞上,它们占据了小面积的鼻上皮上部,并且在此感知吸入的气味分子。1.3 第2段汉化(5分):每个嗅觉受体细胞只拥有一种类型的气味受体,而每种受体可以感知(探测)种数有限的气味物质。因此,我

15、们的嗅觉受体细胞对于一些特定气味则是高度专化的。这些细胞发出细长的神经突起直接到达嗅球的不同微域嗅小球,而嗅球是大脑的初级嗅觉区域。拥有同种受体的受体细胞发出它们的神经突起(即轴突神经)到达同种嗅小球。从嗅球的这些微域中,信息是被进一步传达至大脑的其他部位,在那里来自几种嗅觉受体的信息相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嗅觉模式(格局)。因此,我们能够在春天自觉体验丁香花的气味,并在以后时间里回味这些(美好的)嗅觉记忆。1.4 第3段汉化(3分):来自美国纽约理查德阿克塞尔,和来自美国西雅图的琳达巴克,于1991年共同发表了那篇奠基性论文,在该文中他们描述(报道)了具有大约1千种气味受体基因的一个巨大家族。自

16、那以后,Axel(人名可不译,照搬即可)和Buck各自独立开展研究,而且取得了若干漂亮的、往往是平行的研究成果,从分子水平到细胞构成,阐明了嗅觉系统(的结构和原理)14. 用SDS-酚来抽提DNA时,SDS的浓度十分重要,当SDS的浓度为0.1%时( ) A只能将DNA抽提到水相 B只能将RNA抽用SDS-酚来抽提DNA时,SDS的浓度十分重要,当SDS的浓度为0.1%时()A只能将DNA抽提到水相B只能将RNA抽提到水相C只能将蛋白质抽提到水相D可将DNA、RNA一起抽提到水相EDNA和RNA都不能进入水相B15. 生物界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何特点?生物界遗传密码如何编码?有何特点?正确答案

17、: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又称三联体密码。其特点有:(1)三联密码;(2)无标点符号;(3)不重叠;(4)通用性和变异性;(5)简并性;(6)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遗传密码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核苷酸,又称三联体密码。其特点有:(1)三联密码;(2)无标点符号;(3)不重叠;(4)通用性和变异性;(5)简并性;(6)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16. 试述轮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试述轮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体微小,多为纵长形,分头部、躯干部及尾部;头部具有由12圈纤毛组成的一个纤毛器官,称为头冠;躯干呈囊状,体表的角质膜在躯干部加厚形成兜甲;尾部又称足

18、,具足腺,尾部末端有趾。体壁具角质膜,由上皮细胞分泌,上皮细胞之内为成束的肌肉,肌肉之内即为原体腔。口位于身体前端腹面,常被轮盘环绕,咽膨大,肌肉发达,称咀嚼囊,咽内具有轮虫特有的咀嚼器,功能为机械消化用以研磨食物。没有呼吸及循环系统,以体表进行气体交换,靠体腔液完成物质的输送。排泄器官为一对由排泄管和焰球组成的原肾管。神经系统主要由位于咽的背面的双叶状的脑神经节及伸向体后的两条腹神经组成,由脑向前和背侧发出许多神经。雌雄异体且异形,雄性个体很小,一些结构如泄殖腔、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均退化消失,体内只有一精巢、一输精管和阴茎。通常在外界环境适宜时,雌虫行孤雌生殖,由雌性个体产生不需要受精的非需

19、精卵,它直接发育成雌性个体,这种雌体又行孤雌生殖,称非混交雌体。如此重复可行许多代孤雌生殖。当外界环境发生改变或有其他刺激时,轮虫孤雌生殖产生混交雌体,它产生的卵在成熟过程中经过了减数分裂,称需精卵,需精卵如果不受精,则孵化成雄性,雄虫的寿命很短。卵如果受精,则发育成一个具厚卵壳的休眠卵。休眠卵待环境转好时,再孵化成非混交雌体,继续进行孤雌生殖。17. 造血干细胞可以向红细胞和白细胞分化。( )造血干细胞可以向红细胞和白细胞分化。( )正确答案: 18. 靶向制剂可以分为( )A.被动靶向B.生物靶向C.物理化学靶向D.主动靶向靶向制剂可以分为( )A.被动靶向B.生物靶向C.物理化学靶向D.

20、主动靶向参考答案:A、C、D19. 凡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都发挥非特异免疫作用,而无吞噬能力的白细胞则都发挥特异免疫的作用,只有巨噬细胞兼凡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都发挥非特异免疫作用,而无吞噬能力的白细胞则都发挥特异免疫的作用,只有巨噬细胞兼有两种功能。()正确20. 危害评价是生物毒性评价概念的拓展,对生物个体来说,危害评价就是( )。A.毒素评价B.毒性评价C.毒害评价D.毒理评价参考答案:B21. 线粒体基质中的tRNA是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在细胞核中转录后,从核孔复合体运送到细胞质,再通过线粒体线粒体基质中的tRNA是由细胞核基因编码在细胞核中转录后,从核孔复合体运送到细胞质,再通过线粒体内

21、外肽接触点位置一次性跨越两层膜运送到线粒体基质中。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由线粒体自身的基因编码。22. 对同一种微生物,其世代时间不会随培养条件的改变发生变化。(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3. 多环芳烃污染( ),并通过呼吸、饮食和接触等进入人体A.大气B.水体C.土壤和食品D.摄入参考答案:ABC24. 海鞘属_门,具_变态现象。海鞘属_门,具_变态现象。尾索动物亚$逆行25. 生物对污染物的抗性机制是外部排斥的结果。(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6. 头索动物亚门的动物终生具有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即具有_,_和_,其代表动物是_。头索动物亚门的动物终生具有脊索动物

22、的三大特征,即具有_,_和_,其代表动物是_。脊索$鳃裂$背神经管$文昌鱼27. 生物放大是指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可以逐级浓缩外源性物质的作用,结果使在级别越高的生物中浓度越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28. 根据农药的( )等,分类的方法也多种多样。现根据防治对象将农药分类如下: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软体动物剂等。A.用途B.成分C.防治对象D.作用方式参考答案:ABCD29. 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以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以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错误30. _开始有皮肤肌,但并不发达。 A鱼类 B两栖

23、类 C爬行类 D鸟类 E哺乳类_开始有皮肤肌,但并不发达。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鸟类E哺乳类B31. 质粒的复制像染色体的复制一样,是从特定的起始点开始的。然而,质粒的复制可以是_向的或是_向的。在质粒的复制像染色体的复制一样,是从特定的起始点开始的。然而,质粒的复制可以是_向的或是_向的。在杂种质粒中,每个复制子的起点都可以有效地加以使用。但是在正常条件下只有一个起点可能居支配地位。并认为,当某些具有低拷贝数的严紧型质粒与松弛型质粒整合后,在正常情况下_的复制起点可能被关闭。单$双$具有低拷贝数32. 将视锥细胞分为( )。A、红锥,黄锥,蓝锥B、红锥,绿锥,蓝锥C、橙锥,紫锥,绿锥D、红

24、锥,紫锥,蓝锥将视锥细胞分为( )。A、红锥,黄锥,蓝锥B、红锥,绿锥,蓝锥C、橙锥,紫锥,绿锥D、红锥,紫锥,蓝锥正确答案:B33. 核被膜的结构特点。核被膜的结构特点。正确答案:核被膜的结构特点有:rn (1)核被膜由内外两层平行不连续膜组成。rn (2)向着胞质侧的一层核膜叫外膜其胞质面上附有大量核糖体颗粒外膜常常与糙面内质网相连。近核质侧的的一层核膜叫内膜其表面光滑含有一些特异性的蛋白质。rn (3)内外层核膜之间有2040nm的间隙称为核膜间隙与糙面内质网上相通。rn (4)核被膜并非完全连续其内、外膜在一定部位相互融合形成一些环形开口称为核孔核孔周围有许多蛋白质共同形成一个大型的核

25、孔复合物。核孔复合物在核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方面起着调控作用。核被膜的结构特点有:(1)核被膜由内外两层平行不连续膜组成。(2)向着胞质侧的一层核膜叫外膜,其胞质面上附有大量核糖体颗粒,外膜常常与糙面内质网相连。近核质侧的的一层核膜叫内膜,其表面光滑,含有一些特异性的蛋白质。(3)内外层核膜之间有2040nm的间隙,称为核膜间隙,与糙面内质网上相通。(4)核被膜并非完全连续,其内、外膜在一定部位相互融合,形成一些环形开口,称为核孔,核孔周围有许多蛋白质,共同形成一个大型的核孔复合物。核孔复合物在核质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方面起着调控作用。34. 变异的实质是基因突变。(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

26、:B35. 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有机物既是电子最终受体,又是被氧化的基质。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有机物既是电子最终受体,又是被氧化的基质。正确36. 臭氧层减薄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在地球表面,臭氧在吸收紫外线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气臭氧层能吸收强烈的太阳紫外辐射,使地球生物得以正常生长,从而成为地球生命的( )。A.保护层B.有效保护层C.产生的保护层D.有效隔离层参考答案:B37. 空气当中的微生物主要以_的形式存在,是动、植物病害传播的重要根源,测定其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可采用_空气当中的微生物主要以_的形式存在,是动、植物病害传播的重要根源,测定其中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可采用_或

27、_。气溶胶$培养皿沉降法$液体阻留法38. 只有芽孢或孢囊是细菌的繁殖方式。( )只有芽孢或孢囊是细菌的繁殖方式。()错误39. 厚垣孢子是由有隔菌丝的真菌产生的。( )厚垣孢子是由有隔菌丝的真菌产生的。()错误40. 某一化学农药厂合成一种化学农药,请你提一种实验方法来评价这种农药的生物降解性。某一化学农药厂合成一种化学农药,请你提一种实验方法来评价这种农药的生物降解性。化学农药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农药的生物降解主要体现在土壤中的生物降解。因此生物降解可以在土壤-植物组成的微生境中进行。把农药按标准使用量溶解后洒入微生境,即时测定土壤中的农药的含量,以后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分析测定土壤

28、中农药的浓度,这样即可测出农药在自然土壤中的生物降解速率,从而知道这种农药的生物降解性。41. 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原核与真核基因表达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正确答案:42. 在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生长在_上的_形状或生长在_上的_现象,可推测某细菌可能在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通过观察生长在_上的_形状或生长在_上的_现象,可推测某细菌可能长有鞭毛。平板表面$菌落$半固体直立柱穿刺线$细胞扩散43. 海鞘具有的独特的血液循环为( ) A开管式 B闭管式 C不完全闭管式 D无动脉、静脉之分海鞘具有的独特的血液循环为()A开管式B闭管式C不完全闭管式D无

29、动脉、静脉之分AD44. 列表比较下列人体寄生虫的寄生部位,进入人体途径及危害。列表比较下列人体寄生虫的寄生部位,进入人体途径及危害。人体寄生虫的寄生部位、进入人体途径及危害见下表。 寄生虫名称 寄生部位 进入人体途径 危害 蛔虫 小肠 误食感染性虫卵 机械性损伤,变态反应 钩虫 小肠 丝状蚴钻入皮肤 吸食血液及肠粘膜;分泌抗凝素;造 成贫血 丝虫 成虫在淋巴系统内幼虫生活在血液内 按蚊等吸血昆虫灯咬 淋巴回流受阻,下肢象皮肿 鞭虫 盲肠、阑尾 误食虫卵 钻入肠壁,肠粘膜水肿,出血等 蛲虫 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 接触感染;自身感染;逆行感染 吸取营养,导至失眠,烦躁,继发炎症45. 选出

30、所有正确的选项。( ) A 基因必须经过完全的甲基化才能表达 B 具有活性的DNA是非甲基化的 C 随着选出所有正确的选项。()A 基因必须经过完全的甲基化才能表达B 具有活性的DNA是非甲基化的C 随着发育阶段的改变,DNA的甲基化状态是变化的D DNA的复制过程中,通过识别半甲基化的酶,甲基化得以保存BCD46. 对病毒紫外辐射灭活的部位是:( )A.蛋白质衣壳B.核酸C.细胞质D.核膜参考答案:B47. 酸雨中含有的酸性化合物是( )。AHCl与H2SO4BHNO3与HClCH3PO4与HNO3DH2SO4与HNO3酸雨中含有的酸性化合物是( )。AHCl与H2SO4BHNO3与HClC

31、H3PO4与HNO3DH2SO4与HNO3正确答案:D48. 多孔动物是处在_水平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是处在_水平的多细胞动物。多孔动物是处在_水平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是处在_水平的多细胞动物。细胞$组织49. 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纳米生物学研究工具,为何能用来观察活的生物样品?扫描隧道显微镜是纳米生物学研究工具,为何能用来观察活的生物样品?扫描隧道显微镜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当原子尺度的针尖在压电陶瓷的驱动下沿不到1nm的高度上扫描样品的表面,针尖与样品间产生隧道效应,从而获得样品表面的高分辨率甚至是原子分辨的图像。 特点有:具有原子尺度的高分辨本领;无样品条件限制,可以在真空、大气、液体等多种条件下工作;非破坏性测量,因为扫描时不需要接触样品,又无高能电子束轰击,原则上可以避免样品的变形。因此,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是纳米生物学研究工具,同时能用来观察活的生物样品。 50. 郎飞氏节轴突上形成鞘,更快传递神经冲动。( )郎飞氏节轴突上形成鞘,更快传递神经冲动。( )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