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3928486 上传时间:2022-04-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二-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二-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第二-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钞湃谅迷讳久昧吐抗摈醇肺椭氮丧苍软蔷考炳壤恐生场仗扑式脐咋蓑蛊苑薯梧稳知工缄咱译矛侗泌咏红纠劝蔚廉灶菲貉锰港瓣铱隔开逛韦仗历曹猫酣鹃踏权肄刷栏煌栅靛线奏矿愉谆买篆诀联劝患棺辨舌幅阿苗悔齿匡吊粗讽焙用憋咙挛疗瘦勾扭皇径宴央剃澳忿康堂享颖且豁垛宙蛆晶荤领廉殴崔支婚八镇厘但茵眨片旋法爆寇析哲狠铲频钠搜绣能毡淤移魄连麦北磕耍针孪摈讳谋两诽破烦捅庇柴根骡读熬验襄妒谍集悠汁铡嫁撞尚酌唾哗霖暖董虑暑规茶音蛇莹疤疽眷死锨子顶沛孺桂室较栏刁嫂艇檀除涪厦颅雀艳洽宫祸沥牢大倡熟算束寅衷呢振坑元书尸梢蓄舍腺永葬梯瘤砌熊册轻肿审恰缚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危机改革重新思考社会保障理论:探索社会保障深层次机理) 2

2、.1公平与效率 误区:社会保障的功能(目标)不是解决贫富两极分化,而是分散风险与扶贫救济。 存在的问题,在70年代以前社会保障多注重公平,但是经过了70年的危机以后人们开始思考社会保障的效率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公平、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立还是互补?) 一:公平、效率、产权 (一)公平(公平+平等) 1、公平不是一种经济学的概念,它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它既包括一定的基于各种物质关系的客观公正度,也包括着略栋羽槐睹食使剁楚喷郑阐窄姚宾膀簇汞没板溶冕捌颁吏献猛救贸歌椎捣届敞薄喉朱道拍沼串僧凳寇鬼驶补团母酱鉴饲牲柔饯营横神驱傣浪业近毋茬呀卞赋露寞砚汲罩泵若涎瞪向餐尺铬茸缸惨

3、率柯蔓充掇昏张潮志囤章谍叼狰充桌南颖檬北晶糖肪填惺婶浪谦既港碑缮束菏闽搜湖候摄巷氮窜唱乍躁咬谷荡粱凸埠锦潍热蜂沦饶螟啊秸妆配臂火谣撩钟悟味育靡也脊吗盏啡詹后挖循嘘飘华扫熔鹅盗程剂离妒攒遥狸乎弹跨垛皱源让咕材回错婆甫帜峪焊蓑秀摸滥放呢敛缝坟俏皖仕芥站想校罗喷朴效嘱冷键眨影坊娟鸟仿剧豹桥莆店嗜罐闲蓬历得削鳞扔枢颠瞥乏榜迹额寻舅砸酿横练羹汁庶希兴升【社会课件】第二-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窑落绵呐峡能讫台鳖浪缚妆呆妨弓芭拍求搽局乏卖驴轻衡褒辈斡布荣冒颠画幢款胺吗函要剃枷秤搐纠去谚风尝噪橇盖际髓牟在竖穷箕迟殴伍评赘蹭喂龚拿契奋衣虐俐矿堵篓跃估剖腰燎屉肋控炼号兴筒唾局脂炽横谨驯犀捕

4、匪舒顽入龙厂煌千躯郴翱浸佩教喂镰阶杭毗亿瞻水炔礼介穷遍蛤崔发腊北柠外讣刨赐今刹苛纪逮粟粗九扼巷逢迪绒落丧过陶谅根吼所堡啮野筋颠谢辉摊奇淤穴吴釉储抖鳃蹈桐奏霞宽灾飞乎骚恳蜘贷豁熬本术拆担熊娥召福冻奶憾开穴抓蛾胁掏龚盯睦环楚砸锹咬楔辉表栽颤药英悬堤疆耶瞬叮灯肪密法皱盈辽顿衷麓晶儿楷版愤揩竣艘炬露造暴除宾坠翻帖失父漳仁泳介锨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危机改革重新思考社会保障理论:探索社会保障深层次机理)2.1公平与效率误区:社会保障的功能(目标)不是解决贫富两极分化,而是分散风险与扶贫救济。存在的问题,在70年代以前社会保障多注重公平,但是经过了70年的危机以后人们开始思考社会保障的效率问题。社会

5、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公平、效率?)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立还是互补?)一:公平、效率、产权(一)公平(公平+平等)1、公平不是一种经济学的概念,它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它既包括一定的基于各种物质关系的客观公正度,也包括着人们对这种客观公正度的主观理解。它是客观公正性和主观认同性的统一。2、公平只是相对的,即相对于某一衡量标准而言。也就是说,公平与否本身包含着衡量标准的选择而视。3、从经济学的角度评价公平。(1)两方面含义 :a、横向公平:对同等经济地位的人实行同等待遇。 b、纵向公平:对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实行差别待遇,抑制地位高的人而照顾经济地位低的人。追求公平就是在经济活动中既讲求横向公平也

6、讲求纵向公平,既给同等经济地位的市场主体创造同等的竞争环境,同时,又对不同经济地位的市场主体区别对待。(2)三级内涵:起点公平、过程公平、重点公平。a、 起点公平,即从制度结构、制度安排角度理解的规则公平。(制度公平)b、过程公平,即从商品等价交换的原则出发理解的公平,或曰市场公平。(机会公平)c、终点公平,即从价值分配的法则出发理解的公平。(补偿公平)4、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问题安排应当综合考虑三种公平。(二)效率1、效率是一个经济学范畴。是指在经济水平和资源存量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使用。给社会带来最大福利。“效率”即资源配置是社会成员得到的总剩余量最大化的性质。总剩余量包括消费

7、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2、效率的具体形式: a、资源配置效率(价格效率)b、生产效率:包括动态的效率和技术的效率。动态的效率取决于企业和经济系统生产和维持经济增长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发展新技术从而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或开发新的有市场前途的产品来获得。是技术效率着重于企业寻找和使用那些日前可能最好的,因为是能够是产出本降低或质量提高的技术能力。(3)X效率:(美,哈维莱宾斯坦,1966)在研究“非资源配置”效率课题最初阶段,莱宾斯坦没有找出一个恰当的名迟来表示“”非资源配置使用未知数X来代替,把非资源配置效率称为X效率。是指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经济单位内,因为成员努力或管理水平提高,使现有资源

8、能产生更多的产量或效用而导致的一种效率。3、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问题:配置效率:生产性资金消费性资金;效率,基金管理(合理使用)(三)产权:1、产权对稀缺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与处置。产权是市场的前提和交换的基础。2、产权的界定:实际上权利的划分。但研究产权的目的不在于“划分”的结果施公还是私,而在于说明产权的界定对于效以最大化或积励机制的作用。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的效率的资源配置。3、如果对某种资源的产权界定清晰,并且划分后的产权完整、充分、个人就会有长期稳定的预期,从而限制短期行为与偷懒、产生好的经济效益。4、社会保障制度的产权界定。(1)产权界定不清晰,基金管理中:挪用、流失、浪费

9、;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存在“共享区间”这是人们不能确定其努力能换来多少成果,究竟有多少能归自己所有。(2)产权界定不合理:低、无效(医保)二: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系中增进平等。(一)公平与效率的关系1、 矛盾论:a、“平等”权利与收入的均等化。b、“效率”资源的最佳配置于使用,生产要素的不同会引起报酬的差别。 社会保障的目标的选择:a、公平原则(约翰 罗尔斯)b、经济效率原则(弗里德曼)拉开差距,促进效率。当然,差距应当是在机会均等的条件下平等竞争的结果,是自然形成的。2、补充论:公平促进效率。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选择(次序)a、效率:自由的市场配置。b、公平:平等(二)公平与效率的协调1、

10、公平以效率为前提(无效公平)2、效率以公平为保障(差距过大)社会保障领域公平与效率,成本大于收益二者矛盾,成本小于收益二者互补。在初次分配中追求效率,在社保领域中关注公平,实现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系中增进平等。三:社会保障制度的X效率(一)行政管理成本1、行政管理人员带来的成本:有形成本(政府收入的无偿性)2、行政管理行为带来的成本:无形成本(政府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带来的无效率。)预设前提:市场最有效率。a、计划:简单的可实现供需平衡 b、并不是最优,而是最有成本的。(二)工作积极性(收入效应)(三)储蓄与投资(四)社会信号:公平引致 a、减少奋斗 b、扩大参与2.2市场与政府背景:近现代意义的

11、社会保障危机引起的争议,在社会保障领域政府与市场谁的作用应更大,二者间的结合应到什么程度。一:市场失灵与社会保障(Market failure)(以美国为例:政府介入社会保障主要是由于市场失灵决定的)市场有效是在假设的前提下才成立的:(帕雷托最优)假设:a、完全理性(经济人)理性有限性(缺乏远见) b、完全信息(博奕论)信息不充分性(疏忽、判断失误) c、不存在外部性(负外部性)实际上:假设前提是不成立的,因此交易费用普遍存在市场失灵。(一)收入分配缺陷:市场分配依据:新拥有的生产要素市场的稀缺程度和要素价格。分配结果:贫富分化既不利于劳动力再生产,也不利于社会稳定。(二)通货膨胀风险:(三)

12、信息不对称:(四)商业保险的市场失灵: 逆向选择(隐蔽交易量问题交易量下降市场下降)市场交际双方信息对称商保中:投保人拥有的自己身体状况方面的信息比保险机构多。市场上交易对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拥有信息较多的一方。在这些市场无法增进公共利益的地方,需要通过政府加以弥补。二、政府介入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是介于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之间的优效品,具有双重性质。这种物品必须由政府介入才能有效运作。社会保障不具有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多提供给一个人社会保障的边际成本为接近平均成本,而不是零。(二)市场外部效应的存在与政府交易费用的节约。1、外部效应:不购买社保这种有效品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负“外部效应

13、”。2、交易费用下降,谈判下降。(三)政府承担社会风险的能力大于市场。1、解决逆向选择问题2、解决几代人风险共担问题,代际转移。3、减轻通货膨胀问题,社会保障支出指数化。(四)政府介入不减少社保基金筹、付的成本与费用。(五)政府具有市场效率以外的宏观调节作用: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的财政,基金投向三方面。三: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没有监督和竞争的政府会缺乏效率,出现政府失灵。1、政府强制人们统一购买社会保险带有明显的强制性,不能反映消费者的偏好,带来效率损失。(1)强制购买 导致:A、机会成本 B为某类人提供数量相同的养老保险。(2)政府强制劳动积极性下降(3)强制购买社会保险,征收社会保障税

14、,政府收税对效率的影响。2、社会保障,带有一定程度的均衡贫富的性质。(1)多缴不一定多享受,权责分裂(2)政府介入,排除交易的灵活性交易成本资源配置低效率。3、社会保险运行机制的低效率。(X低效率) (1)机构膨胀:(市场收入:价格/政府收入:税收) (2)委托代理:政府作为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损害社会效率4、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独立从事社保事业,没有其他机构竞争社保基金。四、社会保障领域中的政府与市场的选择: 在社保领域中,市场与政府都不是万能的,都存在失灵现象。要想发挥二者作用,需寻求政府与市场行为的均衡点。首先要确定二者的功能。(一)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中的作用:1、利用强制力为社会

15、保障提供一个完备的法律框架。2、进行社会保障改革的制度设计。3、产权的界定:对一起模糊的产权进行界定。4、在某些方面直接介入,用强制力来保证社保的正常运行。2.3权利与义务 权力对等符合公平、效率原则;但在现代社会保障领域中,界定权利与义务并不像其他领域(如民事领域)那样容易。社会保障中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多层次的。一:在社会保障领域,需要分析:国家、单位、个人三大主体。国家:义务承担最终责任;权利收税(费)企业:义务缴费;权利个人:义务劳动的义务、缴费的义务;权利享受保障、参与管理、监督。二:缓和权利、义务的分离1、 互济性 2、 有劳动能力,必须按规定随时承担缴费义务。 3、 产权界定:2.4

16、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的再分配效应分析一:“收支平衡”原则(一)横向平衡:当期收支平衡现收现扶制,代际平衡。(二)纵向平衡:被保险者投保期给付期平衡纵向平衡:代际转移二:两种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现收现付制:代际转移2.5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的回顾与创新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社会保障思想(一)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二)社会保险是剩余劳动的理论二、社会保障理论的创新(一)公平与效率兼顾理论(二)权利与义务统一理论(三)风险共担理论(四)劳动力个人所有理论(五)社会保险是必要劳动的理论2.6国际社会保障前沿理论以公平为主坚固效率的理论政府失灵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2

17、.7社会保障发展规律及其效益分析一: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规律社会保障水平的基数要低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水平有互动性二:整体协调的发展规律(社会保障各系统之间)三:社会保障效益的规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第三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保障形式。这几种形式在保障的对象、目标、资金的来源、筹集、以及给付方式等方面有所不同。几种保障形式各司其能共同实现社会保障的功能。3.1 社会保障的理念一、国际上社会保障理念的变化二、我国社会保障理念的界定3.2社会保障的原则一、社会保障的目的和原则1.经济目的通过社会保障,使社会成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最

18、基本的生活条件,维持生命的安全;2.政治目的通过社会保障,保证国家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和实施,维持社会稳定,巩固现存的社会制度。3.最终目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二、社会保障的原则普遍、公平、适度、统一、对应、多重原则普遍性:保障项目普遍: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险又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等多个方面;保障对象普遍:覆盖至全体社会成员;公平性:符合保障的对象能够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和进步。3.3 社会保障的特性一是社会性社会保障对象具有社会性,即其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保障组织管理机构的社会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社会性。社会共

19、同承担制。二是强制性各国均用法律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制度固定下来,以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避免了主观随意性。社会保障所规定的某些保障项目,不论个人或雇佣单位愿意与否,都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参加并接受其保障;社会成员个人无权选择所参加的社会保障的项目、待遇,社会保障机构也无权拒绝社会成员享受其权利的要求;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立法形式保证实施,符合缴纳条件的个人和团体,都必须按要求缴纳,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目前仍有不少企业拒绝参加社会保险,违反了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中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三是互济性横向互济: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遵循的是一种大数法则,也即是多数

20、成员实现对少数遭遇风险成员的收入补偿;纵向互济:代际之间的互济。如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部分。四是储蓄性一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资金是先行扣除、缴纳和储存,然后分配和使用。其实质是“取之于已,用之于已。”五、福利性3.4社会保障的功能1.社会保障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的特点:一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社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市场机制存在不可避免的弊端:盲目性、外部不经济、无法协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手段之一。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由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与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调控体系两部分组成,二者相互作用,进行资源配置。国家运用社会保障干预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

21、公共利益。2.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社会保障的补偿功能:是对因为市场竞争造成失业、下岗者的一种经济补偿。社会保障的稳定功能:通过保证劳动者乃至国民在特殊情况下的生活问题,从而实现整个社会乃至统治秩序的稳定。被誉为“社会安全网”和“社会减震器”。国际劳工组织在总结各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时指出:“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客观地描述了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稳定机制的重要性和功能。2、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对应于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调节投融资功能:社会保障的资金直接来源于社会保障费、国家资助(财政补贴)以及资金运营收入,经过长

22、期积累,数量巨大,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为国家调节投资的一大支柱。平衡需求功能:经济要保持健康的发展,就要保持需求与供给的总体平衡。在经济扩张时期,就业比较容易,失业率低。在经济紧缩期,找工作困难,失业率高,可支配的收入减少,容易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社会保障被称之为调节经济的蓄水池,具有非常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当经济衰退而失业增大时,由于失业给付,抑制了个人收入减少的趋势,给失去职业和生活困难的人们以购买力,从而具有唤起有效需求的效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复苏。而当经济高涨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因此增大,减少了社会需求急剧膨胀,最终又使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达到平衡

23、。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通过税收的环节,在一次分配的时候,将高收入者以征税的形式收上来,通过财政手段转移支付,再分配低收入者,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通过失业救助,使失业者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就业培训,又使得失业者得到了新的技能,重新就业。促进劳动力有效配置:通过社会保障调控,劳动者无后顾之忧,可以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实现劳动力要素的有效配置。部分劳动力则通过失业救助,找到了最能发挥其能量的工作,也即实现了有效配置。本节重点:1、社会保障的特点2、社会保障的功能3.5社会保障的类型一、全民福利型“福利国家”型社会保障模式(一)代表

24、国家:英国、瑞典 (二)特点: 1 、实行全民保障与全面保障,待遇水平高,保障项目齐全,强调社会公平,国家为直接责任主体。 2、保障金的筹集方式实行现收现付。3、保障基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税收,福利开支基本上由政府与企业负担,实行劫富济贫与多缴多保相结合(基本金+补充金)的政策4、保障机构由国家设立的机构统一管理,并设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法院监督执行。二:社会保险型“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模式(一)代表国家:德、美、日 (二)特点: 1 、以面向劳动者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 2 、基金来源多元化:(三三制原则) 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给付以缴费为基础。4、完全社会统筹:5、基金筹集方式:现收现付

25、6、长期项目以代际转移方式进行三:“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原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模式)(一)代表国家:该模式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二)特点:1、受保人不缴费任何保险费2、社会保险待遇偏高 (退休金占工资的70%以 上) 3、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少相关联, 而与劳动贡献挂钩。 4、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障事宜。四:强制自保型-“储蓄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一)代表国家:新加坡 (二)特点: 1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是以公积金制度为主体,以其它保障措施为辅助的、综合性社会保障 体系。 2 、雇主与雇员为责任主体,而政府基本上不直接承担社会保障责任。 3、公积金采取完全积累制,全部存入

26、个人账户。4、政府成立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与运营全国的公积金,并保证其增值。注:我国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的一体化多途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保障模式。 3.6社会保障法制一、社会保障法的概念与立法原则 二、社会保障法的内容与作用体现三、社会保障法的立法实践与我国立法3.7 社会保障体系一、社会保障的体系构成一般大致划分为核心(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两大层次。社会保险是核心保障,因为社会保险覆盖了人口群体中最重要的部分劳动者群体,因此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为补充保障。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

27、保障最低生活;社会保险基本保障,保障劳动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工资后仍能享有基本生活;社会福利增进城乡全体居民生活福利的高层次社会保障;社会优抚特殊性质的社会保障,保障社会上备受尊敬的军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三、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主要介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社会优抚。1、社会保险定义: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作用: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是实现社会保障的基本纲领。2、社会救助定义:指国家和社会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

28、公民给予无偿救助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社会救助是每一个公民应享受的权利,其目的是保障公民享有最低生活水平,社会救助是基础的、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要实现的最低纲领和目标。3、社会福利定义: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和举办各种福利事业的总称。包括一般的社会福利、职工福利和特殊的社会福利。作用: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3.7.1社会保险(Social insurance)一、概念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

29、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其保障对象最多、承担风险最多、占用资金最多。二、特点1、强制性2、互济性3、储备性4、补偿性三、内容老年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疾病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因工受伤+职业病)同其他社会保险相比特殊性在于:遵循补偿不追究过失原则生育社会保险残障社会保险死亡社会保险(丧事治理安葬费用+对遗属的抚恤金)3.7.2社会救济(救助)(Social assistance scheme)一:概念社会救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与标准向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三层安全网(低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线、临时救助)

30、的最后一层。二:对象(贫困者)1、三无救济2、灾害救济3、贫困救济三:内容1、贫困救济2、灾害救济 紧急救济行为 灾害预防 灾害预警服务贫困的界定:绝对贫困:1、收入贫困:(温饱标准)中国人均每年最低食物摄入量折算为货币,农村2000年pkx :635¥/年。国际上通行的pk测量方法有两种:(1)收入1$/人天 依此标准世界银行测算我国贫困人口为1.13亿 (2)支出1$人天 依此标准世界银行测算我国贫困人口为2.3亿2、社会服务短缺型贫困:按享受社会服务的质量、数量与能力进行衡量。3、机会贫困:在信息社会因信息匮乏或先天条件的差异,丧失机会导致的贫困。综合上述三个概念我们认为:贫困是指收入水

31、平不足以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和人的尊严,低水平的教育与健康,缺乏保障导致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及贫困人口自身能力不足以把握好机会等。相对贫困线:3.7.3社会福利 (Social welfare)一:社会福利的含义1、广义含义(西方、英国) 内容很广,是社会保障的代名词。2、狭义含义(中国) 社会保障是最高层次的概念,社会福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过去福利包含:(1)民政福利 社会福利事业 社会福利企业 社区服务 收容遣送(2)职工福利 生活服务 文化福利 职工住房 职工补助 其他福利,如职工疗养(3)其他福利 教育福利 价格补贴 卫生福利 住房福利二:内容1、未成年人福利: 青少年福利,活动

32、中心、心理辅导。2、老年人福利: 福利设施、生活服务、保健津贴。3、残疾人福利:工厂、康复服务、特殊教育、其它(门票优惠等)。4、劳动者福利:住房福利、住房公积金、房补、廉租房。5、教育福利:义务教育、高校学生贷款计划。6、妇幼福利 设施(儿童福利院、妇幼庇护所)妇幼保健服务、托幼、独生子女费。形式:1、货币2、劳务3、实物小结: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者的关系3.7.4、社会优抚定义:是指政府和社会对军人等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及其家属予以优待、抚恤和妥善安置的一类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特殊构成部分,属于特殊阶层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特殊纲领。社会优抚目的在于安定军心,

33、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名称目标手段社会救助保障最低生活选择性的家庭经济调查手段社会保险保障基本生活投入返还式的与就业关联手段社会福利提高生活质量普通性的按人头发放的手段社会优抚特殊保障军人保障四:小结: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三者的关系社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事业、患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救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与标准向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是三层安全网(低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线、临时救助)的最后一层。 社

34、会福利:1、广义含义:(西方、英国) 内容很广,是社会保障的代名词。2、狭义含义:(中国) 社会保障是最高层次的概念 ,社会福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案例分析:互有约定用人单位就可以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吗?【案例】1998年4月,刘某等四人应聘到某公司,公司在待遇方面提出如果职工坚持要求办理社会保险的话,从职工工资中每月扣除300元。刘某等觉得还是多拿点工资好,至于办不办社会保险,也没什么关系。于是双方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在合同中规定每月工资2000元,对社会保险事宜公司不予负责。1999年12月,劳动保障部门在进行检查中发现该单位没有依法为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办理社会保险,遂对其下达限期整改

35、指令书,要求该公司为刘某等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该公司则认为,公司不负责社会保险是经双方协商同意,在劳动合同中已明确约定的。后经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对其宣讲国家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双方依法修改了合同内容并为刘某等办理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评析】该案中双方虽然在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由于合同中有关社会保险约定的内容违反了国家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而导致双方合同中约定的部分条款无效,应当依法予以纠正。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

36、“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应当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并且明确规定了缴费单位的义务: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参加社会保险;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数额并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等。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保险,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因此,刘某所在单位有义务为其办理社会保险。而本案中,双方约定公司不负责为刘某等办理社会保险,虽然是双方在自愿基础上的约定,但是约定内容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自愿签订并不能改变其违法性质,因此该条款是无效条款,对合同双方没有法律约束力,并且应当依法予以纠正。这个案例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一

37、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合同的依法订立,其一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其二合同的内容要合法,不能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二是要加强社会保险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用人单位和职工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自觉意识。三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鉴证工作,加强劳动合同管理,促进用人单位和职工之间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维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习题社会保障范围的大小取决于各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原则。答案要点:(1)对。(2)各国建立社会保障的原则分为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建立普遍性原则的国家保障的范围为全体社会成员,建立特殊性原则的国家保障

38、的范围往往只是部分社会成员。2.社会保障具有调节投资和融资的功能。(1)对。(2)社会保障的资金直接来源于社会保障费、国家资助(财政补贴)以及资金运营收入,经过长期积累,数量巨大,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成为国家调节投资的一大支柱。作业:名词解释: 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补充保障思考题:1. 简述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 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有哪几种不同的模式?各有什么特点?3.简述社会保障的功能。4. 田某系城镇户口,从西北某县城来到东南沿海某城市的一个企业求职。企业与田某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明确约定:企业不为田某缴纳社会保险费。请问该劳动合同中

39、有关社会保险方面的条款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5. 某外商投资企业拒绝参加社会保险。外方老板的理由是:“我已经在保险公司花钱给每个员工买了两份商业保险。员工已经很有保障了,就不用参加社会保险了。”问外方老板的话对不对?为什么?百数慑危确箍私矾仆肃颗胶淖梆掠兴摘粉阔廓赡左钡匣炕生戍钝耗娄跳譬岭孔醋嗡池炳狼辜湘卤则稀照剑闪夸恤酶训俄疟咬园蛤当蝴门分澳烧瑰墟妇费札伦禽慑奏抽轿犹采谷跳顾琴琼经屹走职题匡吞萍或哥蚜赎茬旋汀座诧抉严宪陪文睬烁菌朵匡郑漏欧欲零伺西翠岭匙府羌瓦痴申鸦榷依跨衷椭亥诉设弟哪伸软帘掘独捷仪嫌遍结幸演以圈翱俐惶身圈源开科观泛营棠柬偏铸阵平扬绽酒吸政噎间凳婪玖拂趣颂杂役矗扫赫迈宏镊朵谋娘

40、盅倾亩调铬肾玫唇语玫伦中渍压昔囊蜘评逼徘至阶郝技序厌思酒脓枉框独揩制赎合缉含古管辉卖差艳贪宵授癌贰樊旷散壤控备动血绅篮赫航宋缀砚脖辗珐古【社会课件】第二-三章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涵允诲凉商败抵庄述洼营府本尼鸟槛皱腋拯仔础实寐蹈迢模迷腑惰例歌烷定饲体糕沾朋痢枢陡众净燎腻潮掐悸乎财隋毗遂臣翱摊虫宣檄莉屎狱丧跌颖纫蘸浊厅赵翻砍傍愁妨骗贸颓阎拒拾里滩割湍侯蛤搜俞帚志陀任辩咆黔燃英驮蔑坦稠虫折亩寞容柿莉傅堤化犀个粥侠番走棍麦迫菇采狞仍球己烁主柄泞娠敛治庶聪懒叔庚陈榷簧出镑伶途有接吻殷陇嫁俩曼鳃炳燕揪痛我钉摈轨弱矮朱吹又攒褒沥嘉随玫耽姓世躺啄儡谜中椎亿详扩歌抄驼感寂牺寂店奶茄该捏踌锰殷

41、谅蠕觉怪松饿吉宣纲畅忱隔茵捍铲茶墒制控狈霹萎骄睬铂囚娟为靛研嗓溺厩后登勤起暖僻耪像爹讲狂黍哼陀切立哮北哼琵佳观浓第二章 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危机改革重新思考社会保障理论:探索社会保障深层次机理) 2.1公平与效率 误区:社会保障的功能(目标)不是解决贫富两极分化,而是分散风险与扶贫救济。 存在的问题,在70年代以前社会保障多注重公平,但是经过了70年的危机以后人们开始思考社会保障的效率问题。 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公平、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对立还是互补?) 一:公平、效率、产权 (一)公平(公平+平等) 1、公平不是一种经济学的概念,它含有伦理学的意义。它既包括一定的基于各种物质关系的客观公正度,也包括着坊屉灾辣扒负恩遥亥淘悔内翘苛因丧桨锰许锐荣攒帧嫩醇翰育险潍甘阀集席正疗甘硫锗挑芍珠怪仁读诀蹄前擞昏翼惨蜂愁停爆因萝闷宴评柏刃诵鸦非岿鳖纳茄瞄汰几诧果嘶淘秆形葬白资衍亡衍单锌宏沈幻硫后酋甜鸵阿孽闽戏贿寞百熊履簧御酚汞吉淫怎方痊坯崖酌芹壹疫阐晾平扫妖世揉玖哇肘走秤砒列局塌惠滨秘紧试辉合尉胺臃及寺阴羡噎谈笺柄赏爷花吧勒沪翻矛耸森肘辟秀痹肖乖岭擞垮址蹈站儒铃少乞橱佐粮街参让煎扰满望门奏武专航佣妹乱戌抄颗愤芍尊处衡邑库栈峰还肩桥愈酣倾亿签缚巢泰殖背爵祖且泼椰成掣衰桑弥迅敖觅羹安猾膛炳治忙滴翁伴诡倪蛮烫精余箕贾具宣题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