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问题情境创设探究(共4352字).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71893309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历史问题情境创设探究(共4352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问题情境创设探究(共4352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问题情境创设探究(共4352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问题情境创设探究(共4352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问题情境创设探究(共4352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历史问题情境创设探究(共4352字)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不断革新,教育教学的方法也要不断更新,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方法和路径,才能保持教学的高效性。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符合历史学科特点,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就此展开探究,能够为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助力。关键词:初中历史;问题情境;有效导入;认知冲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实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养成,以此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自行发现问题,并能够围绕问题实现对相关知识点的归纳,由此达成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及历史核

2、心素养的目的。有鉴于此,教师要立足于每节课所讲授的历史知识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点,为学生营造历史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生成足够的历史知识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情境中洞悉新的问题,在对问题的求解过程中领会历史知识。从这个层面来说,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情境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有积极的意义。一、在初中历史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历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所以具有非常高的价值。(一)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在

3、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之中,依托特定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表现,精心安排问题,能够让学生进入到历史情境中,能够使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产生足够的期待,并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投入到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二)能够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结合每节课的知识点及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领会提问的技巧,能够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碰撞,学习历史知识的激情也进一步高涨。(三)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历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为了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教师会对于教科书当中涵盖和涉及的知识点加以认真的分析,梳理历史知识脉络,这样能

4、够结合相关历史知识点的顺序安排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对历史知识循序渐进地学习,有助于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路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依托问题实现对新课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为了让学生在每一次历史课上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教师应当借助问题提出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到情境中,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致,并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可以说,在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必然会对答案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并且急于知道自身给出的答案是不是与问题的真实答案一致。在前述心理的驱动之下,学生表现出的学习状态以及

5、学习情感,必然不同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动荡的春秋时期这部分教学内容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烽火戏诸侯的图片。在组织学生认真观看之后,要求学生对该图所代表的历史故事加以叙述,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学生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选取几名学生进行登台叙述,之后再引入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一教学导入模式,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内容形成更为深刻的领悟与认知。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好不同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免出现孤立的知识点造成学生产生认知盲区。同时,教师也应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采取游戏教学法、图片展示法、视频播放法以及故事讲授法等方式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

6、,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学习是有趣的,是吸引他们的。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鸦片战争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以往未接触过这部分知识,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并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片段,由此让学生对于鸦片战争形成直观的认识。之后,教师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二)制造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为了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对于知识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比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制造认知冲突:“谭嗣同出身于官宦家庭,原本可以有非常舒适的生活,为

7、什么他要放弃舒适的生活,毅然参与危机四伏的变法呢?为什么变法失败以后,谭嗣同在完全可以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却选择从容赴死呢?”这些问题提出后,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促使学生迅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最终,学生通过研究、探索、交流,发现谭嗣同在老师欧阳中鹄的影响下,对王夫之的思想非常感兴趣,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他心怀治世救世的信念,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向封建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解决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理解了谭嗣同的行为,也深受感动和鼓舞。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推动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教材内容,还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三)在重点

8、与难点处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教学效率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对于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领会和理解难度,但是如果无法充分地领会历史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内容,那么后续的历史知识学习也会不连贯,会受到不利的影响。为此,教师应当在向学生讲授重点知识以及难点知识的过程当中,营造问题情境,以便能够依托问题带动学生展开充分的思考,这样一来,学生将会对历史事件形成完整的认知。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初中历史第一册“三国鼎立”这部分知识内容时,可要求学生就自身观看过的三国题材影视剧,对赤壁之战加以描述,学生纷纷抢着举手作答。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思考赤壁之战当中孙刘联盟之所以能够战胜强大的曹操势力的原因

9、,由此让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难点知识形成深入的理解与领会。(四)依托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培养自主思考能力很多时候,如果教师过多地为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会逐渐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自主思考能力则得不到培养和加强,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此,教师应当在历史课程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而不是简单地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加以全盘接受,这样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学生深化认知,提升历史核心素养。比如,在讲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历史上有很多红颜祸水的说法,比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你认同这一说法吗?你认为

10、唐朝的衰亡是由杨贵妃所致吗?如果是,说出你的理由,如果不是,说出你的想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刻展开了辩论。有的学生说:“虽然不是杨贵妃导致的,但是杨贵妃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唐玄宗就是因为她才不理朝政的。”也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唐朝的衰亡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综合因素所致,不可能是杨贵妃导致的。”学生各执己见,进行了辩论。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难,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于当今的中学生信息广泛,视野开阔,且求异心理和探究心理强,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是会收到很好效果的。(五)依托思维的灵活性设置评价性问题初中学生的思维是非常灵活的,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用多种

11、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在一些历史课堂上,教师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反而选择灌输式教学模式,直接为学生灌输历史知识点、必考点,让学生死记硬背。这对于历史素养的培养是没有价值的。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依托思维的灵活性为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评价性的问题,使学生真正从学习历史中感受历史、以史为鉴。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史实设置一些评价型问题,如:“秦始皇统一六国,被誉为千古一帝,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个十分残暴的君主,在后世争议不断。你是如何评价秦始皇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曾国藩?”由于这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弹性”,即问题的可争议性和研究性,在“是”与“不是”之间存

12、在着较大的思维空间。只要学生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允许有不同的结论。这样能使学生获得极大的自主权,从而能更加自由地投入对问题的研究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三、结语以上,从初中历史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价值入手,分析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路径。创设问题情境成为越来越多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也在历史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经常容易出现一些不足,比如问题无法吸引学生、问题偏离学生认知等,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认识冲突,更精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每一个问题都能够引领学生更深入地学习与感知历史的魅力。参考文献:1武兴.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情境的创设方法J.考试周刊,2021(46).2刘芳.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考试周刊,2020(78).3杨建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3).4蔡淑贞.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78).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