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6917148 上传时间:2022-03-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个人课题”结题报告新沂市合沟镇彭庄小学 杨胜利一、课题的界定:“留守儿童”:指在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后,留守在家里接受学校义务教育的孩子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人们习惯上把他们称为“留守儿童”。“学困生”:关于学困生,当前有两个主流概念,一个是学习障碍的学生,一个是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习障碍生是由于先天原因造成,在学习方面有显著的困难。学业不良的学生指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是后天原因造成的。本文学困生指个体的智力正常,侧重于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较多表现为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缺乏学习主动性,成绩起伏不定且具有下降趋势;失去学习

2、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对学习感到厌恶,产生对抗心理;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严重不足,贪玩。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目标背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人们普遍认识到,综合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要靠全民素质的提高。小学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基础,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村学生多,因此,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质量,关系到我国劳动者素质的质量,关系到全民素质的质量,而转化“留守儿童”学困生的教育问题,更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社会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了美好未来的生活涌向城市,农村

3、小学的留守子女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我校300多名学生中父母有一方在外打工的有109户,占36.3;父母双方都在外的有60户,占20。在我所担任的六年级44名同学中就有17名是留守儿童,他们有的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有的住在外公外婆家,有的虽然父母一方在家,但由于也要工作,几乎无暇顾及到他们。所以这些留守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不容乐观,表现在:一、家长只注重经济投入,没有注重子女的思想和学业问题,有所教育也只是偶尔落实在口头上;二、家长不管,全靠学校;三、老年人听之、任之、贯之;四、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从而导致他们行为习惯、自我控制能力普遍较弱,进而成为学困生的主力军。我校明显存在这种现象:各班每次检查

4、作业,总有几个同学完不成,且总是完不成,还总是那几个同学,考试成绩下降、考不及格也是他们,他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老师想尽了一切办法,可还是作用不大,不知怎么办才好,都反映头疼的要命,特别想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发现问题,力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留守子女同样绽放美丽的花朵,使“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得以实现,促进“和谐社会”早日实现。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子女学困生问题的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的目标:1、本课题旨在研究的过程中,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研究“农村小学留

5、守儿童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探寻形成类型和特点。2、寻找“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的方法和手段,探寻转化规律,纠正家庭、学校教育实践中的不良育人观,构建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教育规律的转化留守儿童学困生模式,从而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理论依据:1、素质教育理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求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术素质和身心素质以及健康的个性都得到全面提高。2、多元智能理论。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Gandner.H.)认为,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身上至少存在八项智能:(1)语言智能;(2)逻辑数学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身体运

6、动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关系智能;(7)自我认识智能;(8)认识自然的智能。在加德纳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至少每个学生都有可以优秀的潜质。但现实教育环境下,“学困生”并不少见。学困生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他们真的就无药可救吗?在多元智能理论下,我们究竟怎样转化这些学困生?基于此认识,我决定以多元智能为理论支持,开展“学困生”转化行动研究。3、心理学理论。走进学生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学会准确体验学生的感受,学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让学生感受最真最纯的爱。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指导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先做人,再学习。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它强调我们必须坚持“

7、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学资料、信息,研读学科的课程标准,使课题实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支撑基础上。2、调查法:采用问卷、走访等。3、观察法:对这几位同学的行为举止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做好记录及分析。阶段性的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真实掌握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并对其思想及行为状况及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阶段性的与本班的部分班干部进行交流,掌握他们在班级中的表现,以助于进一步采取措施,并联合班干部一同帮助他们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促使他走向健康的成长道路。阶段性的进行家访,并与家长联合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

8、作,逐渐改善其行为,帮助其树立健康、远大的目标及理想。4、个案分析法:开展研讨、讲座、展示活动,收集典型个案,认真分析反思。5、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提炼、提高的认识。四、研究的内容和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1、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产生的具体原因。为了使这次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选择的研究对象是我所教的六年级的五位“留守儿童”,其中一位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起榜样带头促进作用),其余几位皆为学业不良的学生。从后天原因展开调研分析,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家庭教育状况方面;家庭环境方面;学校管理方面;教师的教学方面;同

9、学方面;个人方面等。通过问卷(在课题研究之初对本班的学生作了调查并发放调查问卷,初步分析“留守儿童”学困生产生原因,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走访等活动力求找出具体原因。2、研究转化的对策。针对发现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产生的具体原因,研究转化的具体对策。准备采取的做法如下:开展家访和个别谈心活动,建立互信平台;绘制温情联系卡,感受师爱、友爱,唤回失落的心灵;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引入生动活泼的生活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作业的布置方式,征求学生喜爱的作业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指导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改善评价机制,树立学习信心。3、积累和形

10、成一些典型的案例与经验,以指导教学实践。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72008.10)制定课程方案,论证,申请课题,并学习、上网搜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112009.9)具体细化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边实践边总结,积累实验资料,及时进行调整,完善课题实验方案。首先,确定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家访、个别谈心方式,理解学困生家庭教育状况,找出学业不良的内在原因,同时形成调查报告。然后尝试运用一定的策略来转化学困生。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9.10)对实验资料和成果加以搜集整理和总结研究,形成研究报告。五、课题研究的结果通过问卷走访及

11、日常的观察等活动,我发现了“留守儿童”学困生产生的具体原因。家庭因素:随着农村家长外出打工的越来越多,孩子的抚养教育问题就落在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甚至是其他亲属这些人身上。整体而言,这代人要么素质普遍不高,要么不能全身心投入教育,对孩子他们不敢管,不会“管”,更不会“育”。有些家长长期不能照顾孩子,为了补偿亲情,经常用金钱来打发孩子,所以就造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乱花钱、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在学习上不勤奋,怕艰苦,没规矩等。此外,有些家长由于素质不高,教育方法、管教方式、教育思想都存在偏差。平时不关心,回家后当看到子女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时,或对其冷眼相加,或对其棍棒教育,导致学生厌学

12、。某些家长在价值取向也会深刻地影响着这类学生。有些家长受到“知识无用论”的思想影响,认为读书再多也不如将来打工、经商实惠,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这类学生家长不懂得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注意身教重于严教的力量,任凭其个性自由发展,这也是造成学生向学困生转变的重要原因。学校因素:1、传统的教师家长制的作风,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造成了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有色眼镜下成了“学困生”。2、由于传统的评价机制,教师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沉重的课业负担,枯燥的学习过程,老师严厉的批评,共同把学生推向厌学的深渊。同时,有些教师

13、缺乏高尚的师德形象,缺乏献身教育事业的责任心、事业心,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简单、粗暴,发现几次的教育活动没有起到自己期望的效果,就失望、放弃,认为不可救药了,缺乏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不但没能使教育收到实效,而且会促进学困生向更坏的方向转变。3、由于他们的种种问题,使班级里的同学也渐渐地疏远他们,不愿与他们交往。同学的不信任更使他们感到迷茫。社会因素:当前部分不良社会风气对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产生了较大的消极影响。有些同学流连于游戏厅、网吧等消遣场所;有些同学在假期或周末的时候,缺少家长的监护,与社会不良青年混到了一起。这些对于还不能明辨是非的小学生来说,极具诱惑力和教唆力,从而导致学习困

14、难,成绩落后。这些来自社会的外部因素,会使学生不求上进,脱离集体生活,厌学、弃学。自身因素:(1)被迫而学,学习缺少内动力。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造成了学习效果差。(2)心理健康问题,导致学习困难.主要有以下一些表现: 1、逆反心理。由于成绩不好,又不能获得大家的好评,索性表现的与众不同求得大家的关注。 2、过于情绪化。 家人的过分溺爱,导致了自己喜怒无常。3、被遗弃的孤寂。许多留守孩子多数时候只能独自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由于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自认为自己是不幸的,甘愿自暴自弃,不求进取。4、缺乏良好的意

15、志品质,导致学习困难。(3)、绝大多数学困生喜欢上网吧或游戏厅,迟到、逃学是家常便饭。针对以上原因,经过一年对我班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工作的研究实验,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对任课教师和同学们作了关于他们的综合表现的调查,结果让人欣慰。他们普遍反映这几个“留守儿童”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他们已不再是大家心目中的“学困生”了。在毕业留言上,小凡说:“老师,马上毕业了,回想今年给你带来的麻烦,我对不起你,我真想向你下跪”小文说:“老师,感谢你给了我父亲一样的关怀,我永远忘不了你。”回首一年的研究过程,通过实验,对于“留守儿童学困生”转化的方法我总结出以下策略:一、亲情感化,唤回失落的心灵。小迪、小凡、小

16、昆、小文是我班“老牌”“留守儿童”,教过他们的老师都说,他们是最顽固的无可救药的学生,他们成绩差,不做作业,书写潦草、不认真,不守纪律,顶撞老师,乱花钱,热衷于玩具、游戏,自由散漫,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到了六年级,他们更加变本加厉。经常迟到,还谎称自己生病而请假,直到有一天,有两个同学逃学了,他们给我的电话都是假的,我也联系不到他的家人,有同学告诉我他们去网吧了。我找遍了街道的游戏厅和网吧,终于在一个十分隐蔽的网吧里找到了正在津津有味的他们。我实在是气疯了!怎么办?自从教他们,我没有少费心,道理讲了那么多,方法用了无数种,在他们的面前却显得是那样的无能为力,我想再严厉的批评也不可能改变他们什么

17、,可再这样下去,别说这个六年级,就是今后他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现在我能做的是先要把他们拉回来。班会课上,我叫起了他们四人,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以他们为嘉宾进行了一次谈话。我问他们:“你们的父母亲在哪儿打工?做的是什么工作?”他们分别告诉我他们的父母亲有的在建筑工地,有的在工厂,有的在捡废品,还有的不知做什么工作。我问:“他们这么辛苦在外面打拼挣钱是为了什么呢?”“为了我们在家好好学习,过上好日子。”“当他们知道我们在家所做的一切,你们想一下,他们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他们低下了头。我说:“你们知道父母亲在外是怎样生活的吗?”“不知道。”“想过吗?”“没有。”我告诉他们:“我经常出差学习,在大城

18、市里,我看到了我们的父母亲是怎样生活的。早晨,在街头的某处地方,好多来自农村的人们很早就来到这儿焦急地等待着有人来雇他们去干活,被雇去的带上工具高兴的随着雇主去了,没有人雇的,则愁眉苦脸的蹲在那儿发呆,如果不出工,就挣不到钱,孩子在家就无钱上学了,也吃不好、穿不好了。今天找不到活干,没有挣到钱,午饭也别吃了吧。好容易挨到了晚上,得有地方住吧,可住店得花钱呀。于是在城市的广场上,店铺的屋檐下,车站的候车大厅里,我们的父母亲找到了免费的“旅馆”。那可是正下着大雪的寒冬呀,当我在赏雪的时候,我发现在广场的一个角落里,我们的好多父母亲正各自在用几根木棒支起一块塑料纸,两人把又脏又破的被褥铺在硬纸板上相

19、拥而眠,我问他们,怎么睡在这儿,这样不冷吗?他们说,省钱,习惯了。而我们却在用关爱我们的父母亲这样省下来的钱去送给坑害我们的网吧、游戏厅,心下何忍!” 我的眼睛湿润了。小文和小迪早已是泣不成声了。我想他们有所感悟了吧,我适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感言。然后,他们几个人在集体面前下决心要对得起自己的父母亲,一定会改掉坏习惯。我轻轻的舒了一口气,起码这样的效果从来都没有过。看来他们仍然善良、仍然纯洁,一切从今天开始吧。二、家校联系,及时鼓励。他们果然有了变化,当他们所在组的小组长兴高采烈的向我汇报他们的家庭作业做完了,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掌声时,看到他们不好意思的表情,我也是发自内心的表扬了他们。在

20、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帮助他们获取成功,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哪怕是一丁点的进步,我都会由衷的把他们和过去对比而进行表扬,使他们经常焕发出新生的喜悦。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发展。我及时与他们外地的家长取得联系,一方面及时把孩子们的进步转达给家长;另一方面,希望他们经常打电话给孩子们以鼓励并且起到监督作用。我还深入到他们家去家访,见到了他们年迈的监护人,我要求孩子们要负担起照顾老人的重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这样,学校与家庭的经常交流,不断调整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促进学生进步。 三、树立榜样,共同进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人物去学习,去模仿。运

21、用学生自己身边的典型教育学生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更有教育意义。由于这种榜样是从本班同学中产生的,和他们的年龄、生活经历相接近,所表现出来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为,他们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仿效,所以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小东,也是一个留守儿童,在学校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被评为“新沂市优秀少先队员”,全班同学都喜欢他。我让他讲述他的学习经历。小东拿出一封信说:“开始的时候,我的成绩不太好,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全都出去了,我和爷爷奶奶生活,爸爸临走时在我的文具盒里放了一封信,其中有几句使我十分感动:儿子,你敬爱的爸爸在外地的职业是收废品,每天一早起来,吃了一个烧饼就出车了,一天辛辛苦苦地吆

22、喝,晚上回到住的地方,还要把一些坚固的东西拆开来分类包装,最快要到九点多才能睡觉。我希望我在那边劳动,你在家好好学习。每当我想玩的时候,就看看那封信,这成了我学习的动力。”我让他们组成一个小组,互相帮助,互相谈心,互相鼓励。我也经常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于他们聊天、谈心,给他们打气,相同的留守经历,使他们很快融为一体,共同进步着。四、活动引导,充实灵魂。新课程提倡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重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安排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灵。小凡的“无可救药”曾使我无计可施。这时,朱永新老师的话提醒了我,

23、“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快到元旦了,我打算开一次联欢会。当我提前几天把这个消息向大家宣布时,平时死气沉沉的教室突然沸腾起来了,但我提出一个要求,必须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否则就取消。大家异口同声地答应了下来,小凡更是跳了起来。接下来的几天里,最令我想不到的是,小凡居然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到了活动的那一天早上,我来到班级,刚一取开门,一把小花突然洒在了我的头上,撒花人正是小凡,同学们疯狂的笑着。等我回过神来,只见眼前为之一亮,多美的教室呀!原来大家早早就来到已经自发的把教室布置好了。小凡往我手里塞了一张贺年卡,蹦跳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下午的联欢会上,小凡自告奋

24、勇要当主持人,我同意了。他努力地模仿电视里节目主持人的样子和另一位同学使联欢会一次又一次的进入高潮,他自己也唱了两首跑调的歌,但他毫不在乎同学们笑他。当看到窗外围满了别班同学羡慕地目光的时候,我发现,他显得非常自豪,充满了自信。五、培养习惯,教授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他们终于回到了同龄人的健康的队伍里来了。但如何使他们摘掉“学困生”的帽子是我下一个努力的方向。我先从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开始。要求他们做到预习的习惯、笔记的习惯、复习的习惯、认真作业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我还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并让成绩优异的同学进行“一帮一”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影响着他们。我每天都关注他们,让同学们时刻提醒他们。表扬

25、着一点点的进步。六、营造环境,创造学习气氛单调的学习环境仍会阻碍着他们的进步,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改进作业的布置方式,征求学生喜爱的作业形式;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引入生动活泼的生活课堂,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感受知识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在微笑中体会课堂的快乐,在鼓励中感受课堂的快乐,在合作交流中发现课堂的快乐,在美妙的情境中享受课堂的快乐七、正确评价,尊重人格。很多老师的成功经验表明,正确评价学生、甩掉“学困生”帽子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之路。由于这部分学生表现自己的方式方法好像不合常理,但也不应首先给他们扣帽子。这时极需我们去关心他们,了解他们,

26、全力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首先要认真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次是找原因,要找各方面的原因。正确评价他们,及时有效地引导、教育他们,让他们理解“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是谬误”的道理,使他们主动、自觉地掌握好分寸。他们表面坚强,其实在一些方面是很脆弱的。他们渴望被关爱,渴望被尊重。“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学生某方面的不足,就歧视学生,甚至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爱。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学习上辅导他们。实践使我认识到,转变学困生的关键,最困难的是不仅在道理上,而更要在情感上爱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到其可爱之处。你是真爱他们,还是表面上做文章,他们都可以体验

27、出来,只有真诚爱他们,教育他们才有效果。 总之,转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是每一位农村教师时刻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特别对学困生要多关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找到快乐。要用爱心去感化他们,感染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沟通,使更多的留守儿童脱离学困生的队伍。孩子需要的是理解和爱心,教师要有深入儿童精神世界的本领,只有了解和感受了儿童隐私的内心活动,才能打开那一扇扇心灵的窗户,才能去塑造他们美好的灵魂,把他们从不良的环境中拉回来。虽然这一过程是艰难的,但一定要做到真爱,不放弃!六、课题研究的反思此项课题的研究,既使我

28、在农村教育实践中得到一次全面锻炼,又加深了我对农村小学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感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的关注和转化工作是一项很烦琐很细微的工作,这需要我们老师更多的付出,但是,尽管有了很大的付出,而结果与现实却有着不小的差距,面对这样的差距,我们老师是继续付出,还是望而却步?这是我们面对的考验。今后一段时期内还会有新的留守儿童,随着社会的进步,必定会出现新问题,更会出现不同特点的学困生。怎样从源头上就避免出现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呢,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虽然我已经申请课题结题,但课题研究我还将继续,还有许多的问题等待我去思索,去探求。只有这样,才能更

29、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加快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总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让我更加充实了自己,也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后,我一定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断发现总结、不断探索改进,更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在课题研究中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争取做一个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我坚信:只要努力进取,我今后的科研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参考文献:陶行知:陶行知教育诗文选徐州市陶行知研究会编,伊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霍华德加德纳(美):多元智能,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沃建中 :走向心理健康,华文出版社2000年版。附:读书笔记和案例 一本书净化一个孩子的灵魂 我用“拥抱”惩罚了他们 关于小凡的一节生成课 家长,请给孩子引好路 邻居家也有个“留守儿童” 大爱无边 喜创“王倩法” 关在“笼子”里的德育以上八篇文章我认为质量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