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14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3567930 上传时间:2022-03-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14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14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14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最新】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14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14文言文阅读2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文言文阅读(二)(时间:90分钟满分:95分)一、(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9分)太平州学记宋张孝祥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

2、、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夏四月既望,历阳张某记。【注】当涂,古县

3、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坎而置之屋壁坎:挖洞。B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C侯下车 下车:初到任。D力不赡耳 赡:足,够。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 B.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名为“学记”,却略于州学本身的具体描述,将重心置于有救民兴学之功的王秬,塑造了一位勤政崇学的地方官形象。B文中以“客”的口吻盛赞王秬贤于当涂历任长官,就是因为只有他才真正认识到修葺

4、州学的重要性,故能事济而功成。C文末感叹,自古以来天下之治乱强弱皆系于人,成事与否关键也在于人,太平州学得以重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D文章语言质朴流畅,叙事简而有法;后半部分的大段议论,宏阔高远,显示出宋代士大夫心忧天下、善议政事的特点。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先 是 郡 将 欲 楼 居 材 既 具 侯 命 取 以 为 阁 辟 其 门 而 重 之 凡 学 之 所 宜 有 无 一 不 备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3分)译文: _ (2)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4分)译文: _二、(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

5、文言文,完成610题。(19分)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

6、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夭其绝耶!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

7、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注】窅(yo):怅惘。汩没:沦落。欧:通“瓯”。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盖其性所多也多:超过。B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振发:显扬。C宜其司当代文柄 司:职掌。D皆可征于集 征:验证。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8、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作序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B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C欧阳行周写文章语词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同道。D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9用“/”给文

9、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君 加 以 谦 德 动 不 逾 节 常 公 之 知 日 又 加 深 矣 君 之 声 渐 腾 于 江 淮 且 达 于 京 师 矣 时 人 谓 常 公 能 识 真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译文: _ (2)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4分)译文: _三、(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19分)送丁琰序宋曾巩守令之于民近且重,易知矣。予尝论今之守令,有千里者相接而无一贤守,有百里者相环而无一贤令。至天子大臣尝患其然,则任奉法之吏,严刺察之科,以绳治之。或黜或罢者,相继于外。于是

10、下诏书,择廷臣,使各举所知以任守令。每举者有姓名,得而视之,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卒亦未见焉。举者既然矣,则以余之所见闻,阴计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岂天下之人固可诬,而天固不生才于今哉?使天子大臣患天下之弊,则数更法以御之。法日以愈密,而弊日以愈多。岂今之去古也远,治天下卒无术哉?盖古人之有庠有序,有师友之游,有有司之论,而赏罚之始于乡,属于天下,为教之详至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则皆得行其教;有可教之质,则皆可为材且良,故古之贤也多。贤之多,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咸宜焉

11、,独千里、百里之长哉?其为道岂不约且明,其为致天下之材,岂不多哉?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今也,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士也有圣人之道,欲推而教于乡于天下,则无路焉。人愚也,则愚矣!可教而贤者,卒谁教之哉?故今之贤也少。贤之少,则自公卿大夫,至于牛羊仓廪贱官之选,常不足其人焉,独守令哉?是以其求之无不至,其法日以愈密,而不足以为治者,其原皆此之出也已。噫!奚重而不更也?姑苏人丁君琰佐南城,南城之政平。予知其令,令曰:“丁君之佐我。”又知其邑人,邑人无不乐道之者。今为令于淮阴,上之人知其材而举用之也。于令也,得人矣。使丁君一推是心以往,信于此,有不信于彼哉?求余文

12、者多矣,拒而莫之与也。独丁君之行也,不求余文,而余乐道其所尝论者以送之,以示重丁君,且勉之,且勉天下之凡为吏者也。(本文有删节)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推考其材行能堪其举者堪:胜任。B岂天下之人固可诬 诬:诬蔑。C则数更法以御之 御:防备。D南城之政平 平:安定。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1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篇赠序的重点不是写丁琰的才干,而是针砭吏治不修、地方官员才德低下的社会现实,进而建议推行古代庠序、师友、赏罚之法,以培养足够的人才。B本文首段感慨贤人之少,一唱三叹;再通

13、过古今对比,叹问之间,忧虑国事之情溢于言表;文末由勉励丁琰推及天下为吏者,更使文章深意无尽。C作者认为有圣人之道的士人匮乏并且缺少激励机制,学校又严重不足,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这种见解可谓一针见血,深中肯綮。D作者通过南城县令、邑人的评价来称赏丁琰的政绩,为他能得到有司举荐并被任命为淮阴令而发出“得人”的感叹,体现了爱才若渴之心。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犹 恐 予 之 愚 且 贱 闻 与 见 焉 者 少 不 足 以 知 天 下 之 材 也 则 求 夫 贤 而 有 名 位 闻 与 见 之 博 者 而 从 之 问 其 人 之 孰 可 举 者 卒 亦 未 见 焉15

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4分)译文: _ (2)奚重而不更也?(3分)译文: _四、(2015衢州4月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密游集序叶燮古今有才人之诗,有志士之诗。事雕绘,工缕刻,以驰骋乎风花月露之场,不必择人择境而能为之,随乎其人与境而无不可以为之,而极乎谐声状物之能事,此才人之诗也;处乎其常,而备天地四时之气,历乎其变,而深古今身世之怀,必其人而后能为之,必遭其境而后能出之,即其片言只字,能令人永怀三叹而不能置者,此志士之诗也。才人之诗可以作,亦可以无作;志士之诗即欲不作,而必不能不作。才

15、人之诗,虽履丰席厚,而时或不传;志士之诗,愈贫贱忧戚,而决无不传。才人之诗,古今不可指数;志士之诗,虽代不乏人,然推其至,如晋之陶潜,唐之杜甫、韩愈,宋之苏轼,为能造极乎其诗,实能造极乎其志。盖其本乎性之高明以为其质,历乎事之常变以坚其学,遭乎境之坎壈郁怫以老其识,而后以无所不可之才出之。此固非号称才人之所可得而冀。如是乃为传诗即为传人矣。予友沈子云步,自少即善为诗,藻思掞发,绮丽要眇,称于世久矣。予尝读其诗,谓其能擅才人之席者也已。予老废山中,云步谒选得一官之秦,去别余十年。一旦弃官归来,访余草堂,出近诗一卷示余。余读之而惊曰:“君之诗已不为才人之诗,而为志士之诗矣!”云步负隽才,掇科名,期

16、有所树立,以抒其志,乃仅寄百里于数千里外沙碛荒凉之区,即卑之以展其簿书期会之能,亦有不可得者。虽欲不拂衣以归,安能耶?今观其诗,见其所历之地,皆周秦汉唐成败兴废之墟,昔贤英哲之所回翔,骚人羁客之所凭吊而永叹者。其所遭如彼,而所触之境又如此,欲无所动于中,胡可得耶?其诗也,皆其抚心感魄之见于言者也。予盖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决其为可传矣。予与云步早岁通门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诗序属予予不敢辞为详言其作诗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贻之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乎其变历:经历。B能令人永怀三叹而不能置者 置:弃置。C谓其能擅才人之席者也已 擅:擅长。D云步负隽才,掇科

17、名 掇:取得。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古今之诗有“才人之诗”与“志士之诗”两类,并对这两类诗进行比较,得出“志士之诗”高于“才人之诗”的结论。B作者认为陶潜等人能将志士之诗推到极致的原因是,以高远明达的性情作为诗歌本质,经历世事变化而坚定学习,遭遇困顿烦恼而使学识更老成。C作者在文中分析了沈云步的诗歌创作道路,指出他的诗歌转变与家庭出身、生平遭遇有密切的关系。D作者把总结诗歌史上的一般规律置前,又把对沈氏诗歌的个别研究置后,有意造成宏观与微观、一般与个别的前后对照。19用“/”给文中画

18、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予 与 云 步 早 岁 通 门 之 交 故 知 之 最 深 云 步 以 诗 序 属 予 予 不 敢 辞 为详 言 其 作 诗 之 先 后 所 就 如 此 以 贻 之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一旦弃官归来,访余草堂,出近诗一卷示余。(3分)译文: _ (2)予盖太息于其志,知其有所不得不作,而决其为可传矣。(4分)译文: _五、(2015绍兴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19分)捐田碑记清胡以涣三江闸之建也,创于明嘉靖间。郡守笃斋汤公,总揽山阴、会稽、箫山三邑之水,而时其蓄泄,以备旱潦,民甚赖之,迄今且百有数十余载矣。余膺命来守是邦,窃

19、闻闸之形势,枕山卧江,横亘数十丈,下檄上梁,而中受障之板,盖水之蓄泄,恃有闸以为之蓄泄,而闸之蓄泄,恃有板以为之启闭,固相需而不可缺者也。考之旧制,计板一千一百一十有奇,板各铁环一副,数亦如之。岁支正供一百二十两有奇,视其弊者易之,而一切筑闸工食,亦取给焉。康熙戊午年,以军需浩繁,裁半充饷,经费遂绌。于是闸板之腐朽者铁环之残缺者不即更换而闸夫亦以廪稍不继怠于趋事因循苟且浸以成习。盖欲令工食无缺,则板环之费无所出,欲购造板环,则闸夫之仰给于上者于何取足焉?斯二者兼举之,所以难也。居民上者,安可不急为善后之谋乎?余尝谓越为泽国,长江大河绕其外,众流百谷汇于中,水能为利而亦能为害,今欲去其害而收其利

20、,岂有他术哉?亦在乎修启闭之具,顺蓄泄之时而已。假使三邑之水会于闸,而障水之板未固,则狂澜冲突于外,激流奔决于内,旱涝为灾。而岁且不登,甚非所以绥兆民,宁干止也?予职司保障,饥溺犹己,因捐俸置田二十亩,山阴高令、萧山刘令,亦各捐俸置田五亩。其以前所裁存者,悉充工食,而以此三十亩之所入,为每年缮补板环之费。板必产诸木山松,环必出于福建铁,方为坚久,一遵旧式为之。至于闸田应纳钱粮,行令山阴县,将每年应解筑闸工食,预行扣除,以省追征之烦。其萧山县应解闸板之项,径行拔补工食,毋使混淆可也。他如严典守之责,稽新旧之数,一遵成例。惟闸夫是问。倘有赢羡,即以修汤祠,尸而祝之,百世弗替,公德在人,不可没也。又

21、推其余,量给闸夫,以加优恤,作其勤也。若夫董工徒,司出纳,则令三江巡检专理其事,俾其勿负委任之意。(节选自闸务全书)2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揽山阴揽:管理。B余膺命来守是邦 膺:接受。C甚非所以绥兆民 绥:安抚。D倘有赢羡 羡:喜爱。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3分)A.B.C.D.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笃斋在治水过程中,按照时令进行蓄水和泄洪,深得老百姓的依赖,这种治水的做法已持续一百多年。B康熙年间,战事频发,军需浩繁,三江闸的修缮、维护费用被裁减一半,地方政府一度陷入了财政困境。C作者

22、心系百姓不计得失,带头捐献田地的收入来弥补经费的不足,展现了一位“接地气”的古代官吏形象。D“碑记”指碑上所刻的记事文章,这种文体以阐明事实为主,基本不采取议论抒情手法,如五人墓碑记。2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于 是 阐 板 之 腐 朽 者 铁 环 之 残 缺 者 不 即 更 换 而 闸 夫 亦 以 廪 稍 不 继 怠 于 趋 事 因 循 苟 且 浸 以 成 习2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居民上者,安可不急为善后之谋乎?(3分)译文: _ (2)他如严典守之责,稽新旧之数,一遵成例。(4分)译文: _考点集训十四文言文阅读(二)1B本题主要从一词多义和文

23、化常识的角度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冲”,本指大道交叉路口,要道,这里指军事或交通上的要地。2C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前一个“也”,助词,表判断;后一个“也”,助词,表将然语气。B项,前一个“则”,副词,表承接,可不译;后一个“则”,副词,表转折。C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D项,前一个“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3B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原文第3段“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可知,并不是只有王秬才真正认识到修

24、葺州学的重要性,当涂历任长官都认识到了,但没有能力修葺州学。故错。4【详细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先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解这句话的大致意思,然后找出几个可以做主语的词“郡”“材”“侯”,“先是”是一种常见说法,其后通常要断开,另外“凡”往往在句首。综合起来判断即可。答案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5【详细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略,大致。孰,有“哪一个更”的意思。(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结合注释把“王侯”翻译准确,不能翻译成“王侯将相”。答案(1)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

25、,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2)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争作为忧患。【参考译文】学校,是古代以来就有的。在学校立牌位来祭祀孔子,是后世兴起的制度;在学校建阁来收藏天子的书籍,是古今共同的合乎正义的事,是做臣子的应该奉行的事。当涂在江淮地区是有名的郡治,有学习的人,没有传述解说的地方;有牌位,没有祭祀的地方;有天子的书籍,挖坑放在墙壁之中。甲申年秋天,直秘阁王秬来担任太守,正赶上发生水灾,把堤防都冲坏了,百姓没有一粒粮食吃。到了冬天,边境地区又发生战事,当涂是军事要地,上下震动。王秬初到任,救灾的措施,防备敌人的方略,都安排得井然有序。饥饿的人能吃饱,倒塌的堤防进行了

26、修筑。紧急情报日夜送到,王秬都平静地对待。第二年春天,和议达成,改元乾道,打算在学校中举行祭奠先圣先师的典礼。王秬对教授沈瀛说:“学校竟然到了这样(衰败的程度)!现在我们州里外的事大致已定,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命令他的属官蒋晖、吕滨中拆除后重新修建它。在此之前,郡里打算建楼,建材已经全部准备好,王秬让人取来建造楼阁,开辟了两道门,凡是学校应该有的,没有一样不具备的。有一位经过的客人感叹说:“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现在的当涂,还是过去的当涂,来担任太守的,哪一个不知道学校应该修葺,却唯独忘记修葺,难道是真的忘记了吗?是力量达不到罢了!当初王侯来时,百姓曾经把水灾作为忧患,随后又把战

27、争作为忧患。王侯解除百姓的担忧,把他们引入安乐的地方,用他的余力重新修葺这个学校,没有役使老百姓,用下巴示意一下就办成了。贤明真的像这样没有止境啊!”客于是又有感叹说:“尧、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天下,流传到现在,天地的位置,日月的光明,江河的流动,流传万世没有衰败。有时太平,有时动乱,有时强盛,有时暗弱,除此之外,难道还有别的吗?只是人的原因而已!财物用具不充足,武器装备不强大,人才不够多,难道是真的不可改变吗?诗经说:有了贤人国强盛。如果认为我的话不真实,请观察新办的学校。”夏季四月十六日,历阳人张孝祥记。6A“多”在此处是“称赞,喜欢”之意。7C本题考查“而、者、于、以”四个虚词

28、的意义和用法。A项“而”,第一个表承接关系;第二个表转折关系,相当于“却”。B项“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是“者”的定语;第二个是代词,的人。C项“于”,均为介词,对。D项“以”,第一个是连词,用来;第二个是介词,凭借。8B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B项表述不当。原文“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中的“爱”是“与交好”的意思,即欧阳行周少时在乡里没有交好的朋友,并不是“乡人都不喜欢他”。9【详细分析】断句时应先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本题明显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一个句首发语词“且”,可先行断开。再依据上下文的文意破解难

29、点。答案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10【详细分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状语后置句、判断句。(1)“若”是代词,你,你们;“奈何”是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为什么”;“此若家之宝也”是判断句。(2)“诱”是动词,引导;“进”是动词,进取;“推拔”是近义词连用,推举选拔。“推拔于寒素中”是状语后置句。答案(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参考译文】欧阳君出生在闽地乡下。还是幼童时,就不跟其他小孩子亲近玩耍,行走坐立常常自己独处。

30、十多岁时,在乡里没有关系好的朋友。每当看见河边山畔有一点点风景可以观赏,内心就独自欢喜,常常手拿一本书,流连于风景而忘了回家。遇到月明风清之景,有时很晚了还会留在那里,内心怅惘不能释怀,自己却不知道原因,大概他的本性就喜欢山水吧。不怎么懂文章时,跟随别人去问文章字句,忽然有一句话非常合乎他的内心,很长时间内心感到很得意,长吟高啸,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停下来。他的父母不了解他的内心,常常对乡里人说:“这孩子不知道他心志怎样,怕不会成为沦落的饥民吧。不知道他这样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乡人中有知道事情多见闻广的人,都来祝贺他们说:“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欧阳行周从此就天天读书,叹服仰

31、慕圣人平易近人的教化,通晓君臣父子之间的礼节,对于忠于君主孝敬长辈这些事情,唯恐达不到圣人的要求。提笔写文章,言辞秀美,才思敏捷,一般人们说不出来的,他写起来却很容易,从此名声在乡里显扬。建中、贞元年间,他的文章兴起,名声更加显扬,瓯闽一带,人们不知道还有别的文人。恰逢原来的丞相常衮来做福建的观察使,他在文章方面名望很高,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常公到福建之后,把欧阳行周比作芝英。每逢他有文章问世,就屡次加以赞赏激励。游玩宴饮,一定会招来欧阳行周同席。欧阳行周更加谦让有礼,一举一动绝不会失礼。常公对他的了解,随着时间更深入了。欧阳行周的名

32、声逐渐在江淮一带响亮起来,并且都传到京城去了。当时的人认为常公善于识别真正的人才。不久,宰相陆贽主管科举考试,搜罗天下文章,录取士人之多,之前没有人能跟他相比,所以欧阳君的名字自然也在榜中。经常跟欧阳君文道相同、才能不相上下的,有侍郎韩愈、校书李观,等到把欧阳君并入几百年来的杰出人物中,人们到现在才信服。欧阳君的文章新奇,没有什么沿袭的东西,才能不曾乏困过。他精于事理,所以文章大多周密详尽;切合于感情,所以叙述事情非常详尽:应当让他职掌当下的文坛,来改变文风。他死之后,没有人能继承了啊!欧阳先生和我论起来有交情,外家是一个家族。所以他写的文章之中,为我的伯舅所写的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

33、,有与郑居方书,皆可从文集里得到验证。所以我在幼年时,就在外祖父家拜见过欧阳君。大和年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他的儿子欧阳价从南安来到福州,献上欧阳君的旧文一共十编,从头到尾有很多篇,哭泣叩拜请求我为他写一篇序言。我已经答应他的要求了,但文章终究没写完。欧阳价没有文名,又早就死去。大中六年,我又做观察使,让人查访他的后人,于是找到了他的孙子欧阳澥。不能让欧阳君的文章就断绝在他的传人身上,于是为他的文集题写序言,也用来完成他后人的心愿。11B诬:欺骗。12BB项,两个“也”都是助词,无实义。A项,第一个“且”连词表并列,“并且”的意思;第二个“且”是副词“将要”。C项,第一个“则”是连词表承接“

34、就”的意思,第二个“则”是连词表转折。D项,第一个“之”是代词,指“他”;第二个“之”是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3C文中说“庠序、师友、赏罚之法非古也”“则无路焉”。所以该项所说并不是造成“今之贤也少”的重要原因。需要联系全文,整体把握,仔细疏通文意。14【详细分析】本题考查断句能力。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答案犹恐予之愚且贱/闻与见焉者少/不足以知天下之材也/则求夫贤而有名位

35、/闻与见之博者/而从之问其人之孰可举者/卒亦未见焉15【详细分析】本题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倒装句。(1)“有劳于求”“密于法”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尽;“患”,忧虑;整个句子又是一个反问句。(2)“奚”表反问;“更”是动词,改变。答案(1)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2)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参考译文】太守和县令对于老百姓来说离得最近又特别重要,这是不言而喻的了。我曾经评价当今的太守和县令,存在着千里连成一个州郡却没有一个贤良太守的现象,也存在着百里形成一个县却没有一个贤良县令的现象。致使天子和

36、大臣时常忧虑这种现象,于是委派奉守制度法令的官员,去加强对太守和县令的考核与监察,用来约束惩治他们。(各个郡守县令由于犯下不恪尽职守的罪过,)有的被降职,有的被罢免,在地方上一个又接一个。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下达诏书,选定朝臣,让他们分别荐举自己所了解的人才去担任太守或县令。每回荐举都有名有姓,叫到跟前来考察,推究他那才干品行确能胜任的人,最终也没有见到过。荐举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凭借我所看到和听到的情况,暗暗估计那些人有谁真该被荐举,最终也没有见到过。我还担心自己愚昧又地位低下,所闻与所见太少,不足以了解天下的人才,于是向贤明而又享有名声与地位、所闻所见也特广的人请教。跟他询问那些人有谁真该被荐

37、举,最终也没有见到过。这难道真是天下人原本就可以被欺骗,而上天压根就没在当今降生下人才来吗?致使天子和大臣忧患天下的弊端,那么可以多次更改法令来防备。实施法令的日子越多,然而随之而来的弊病之日也越多。难道是现在距离古代太远,治理天下最终没有方法吗?大概古人有学校秩序,有师友游学,有主管部门的论断,奖赏和惩罚从乡里兴起,归属于全天下,教化的事如此详尽。士人有圣人之道,就都能得以推行教化;有可以教化的资质,就都可以成为人才并且做得很好,因此古代贤士就很多。贤士多了,那么从公卿大夫一直到负责看护牛羊或者仓库的小官职的选拔都是合适的了,也不用寻遍千里、百里范围之内吧?这样的话,做官岂不既简约又明了,招

38、致天下的人才岂不很多?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现今,学校、师友、奖赏和惩罚的法度都与古代不一样,士人也有圣人之道,(也)想推行教化到乡里到全天下,却没有办法啊。人愚笨,就愚笨吧!可以得到教化而成为贤者,由谁来教呢?因此如今的贤者也少。贤者少,那么从公卿大夫一直到负责看护牛羊或者仓库的小官职的选拔都不是合适的了,单单守令吗?因此搜求没有不到,实施法令的日子更加多,却还不能给治理好,它的原因都出在这儿吧。唉!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姑苏人丁琰在南城辅佐,南城的政治清平。我知道他的政令,政令是:“这是因为丁君辅佐我。”又知道他的乡里人,

39、乡里人没有不乐于称道的。如今去淮阴做县令,上头的人知道他的才能而提拔任用他。就县令而言,也适得其人了。假使丁君能够用对待这里百姓的心去就任,被这里的百姓信任,能不被那里的百姓信任吗?向我求文章的人很多,都被拒绝没有给他们。只有丁君此次之行,不来求我的文章,但是我乐于称道他曾经议论过的来送给他,来表示我对他的器重,并且勉励他,也勉励天下所有做官的。16C擅:占有。17CA项,介词,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表转折,但是;表递进,并且。C项,动词,去,往。D项,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那。18C文中并未提及沈云步的家庭出身。19【详细分析】句中有两个人物“予”“云步”及“故”可帮助断句。答案予

40、与云步早岁通门之交/故知之最深/云步以诗序属予/予不敢辞/为详言其作诗之先后所就如此/以贻之20【详细分析】(1)一旦,有一天;访余草堂,状语后置;示,给看。(2)太息,叹息;所不得不作,所字结构,不得不写的东西;决,断定;为,是。答案(1)有一天弃官回来,到草堂拜访我,拿出最近写的一卷诗稿给我看。(2)我叹息他的志向,知道他有不得不写的东西,而断定他的诗是可以流传下去的呀。【参考译文】从古至今,有才子之诗,有志士之诗。善于雕琢与描绘,善于细致刻画,而驰骋于辞藻华丽的文字之中,不必选择合宜的人和情境就能写诗,顺应周围的人和情境就没有不可以写的,并且能极尽那调和声调描摹物象的擅长之事,这就是才子

41、之诗;处于他生活的常态,完整地经受天地四季之气,经历其中的变化,而深深感受到从古至今人的遭遇变故,一定是这样的人,一定遭遇过这样的境况,而后才能写出诗,即使那诗句只是片言只字,也能让人长久回味反复咏叹而不能弃置不顾,这就是志士之诗。才子之诗是可以写,也可以不写的;志士之诗就是想不写,也必定是不能不写的。才子之诗,虽然可以让人享受丰厚的俸禄和很高的职位,但常常没有流传下来;志士之诗,更显得诗人贫贱而内心忧伤,但绝对不会不流传下去。才子之诗,从古至今数不胜数;志士之诗,虽然每一代都不缺抒写之人,但能够推到极致的,像晋代的陶潜,唐代的杜甫、韩愈,宋代的苏轼,是诗歌的成就达到极点的,事实上是将他们的志

42、向抒发到极致的。大概他们以高远明达的性情为根本来成就诗歌的本质,经历世事变化而使他们的学习更坚定,遭遇过境况的困顿与忧郁烦恼而使他们的学识更老成,而后以无所不可的才情写出诗句。这本就不是号称才子的人可以写出和有希望达到的,像这样流传诗歌就是为了流传写诗之人啊。我的朋友沈云步,从小就擅长写诗,文思舒展顺畅,语句绮丽美好,被世人称赞很久了。我曾经读过他的诗,认为他占有才子的一席之位罢了。我年岁已老,归隐山中,云步于吏部应选得一官职到秦地去,与我分别十年。有一天弃官归来,到草堂拜访我,拿出最近写的一卷诗稿给我看。我读后惊叹道:“你的诗已经不是才子之诗,而是志士之诗了!”云步负有俊才,取得功名,希望有

43、所建树,来抒发他的志向,却仅仅寄身于百里到几千里之外的黄沙漫地的荒凉之地,委屈自己来施展掌管文书、施行政令的才能,(即便这样)也有不可以实现的。虽然不想愤然归去,怎么能够呢?如今看他的诗,看到他所经历之处,都是周秦汉唐由兴盛而衰败的废墟,(是)以前贤能的英哲施展抱负之地,(也是)文人骚客和羁旅客居之人凭吊和吟咏慨叹之处。他所遭遇的都是这些,而所接触的情境又是这样的,想在心中无所触动,怎么可能呢?他的诗,都是发于内心的感慨而显现在语句上的诗啊。我叹息他的志向,知道他有不得不写的东西,而断定他的诗是可以流传下去的呀。我和云步早年就是世交,所以最了解他,因而云步以诗序嘱托我,我不敢推辞。为他详尽地说

44、说他写诗前后像这样接近的风格,以此来赠给他。21D羡:多余。22AA项,因为;用。B项,到。C项,连词,表转折。D项,副词,就。23D“碑记”也有议论抒情,五人墓碑记亦如此。24【详细分析】抓住“者”“而”“因”等词来断句。答案于是闸板之腐朽者/铁环之残缺者/不即更换/而闸夫亦以廪稍不继/怠于趋事/因循苟且/浸以成习25【详细分析】(1)居,位居;民,百姓;安,怎么;急,着急。(2)典守,主管;稽,考核;一,全部。答案(1)位居老百姓上面的人,怎么可以不为(三江闸)善后事项的谋划而着急呢?(2)其他如严肃主管的职责,考核新旧的数目,全部按照旧例(执行)。【参考译文】三江闸,创建于明嘉靖间。当时

45、郡守汤笃斋,管理着山阴、会稽、萧山三县内的水利工程,按照时令蓄水排水,来防备旱涝灾情,老百姓很信任他,到现在有一百几十年了。我成为本郡守以来,亲自去了解三江闸的形势,三江闸枕山卧江,横亘数十丈,上下都有横木,中间是闸板,三江的蓄水排水,都依靠三江闸的缘故,而三江闸蓄水排水的原理,是依赖闸板的开关,闸板本来是互相联系不可缺少的。按照原先的做法,闸板有一千一百一十多条,每条闸板各有一副铁环,铁环也有一千一百一十多副。每年提供一百二十多两经费,如果有破旧的就换掉,同时其他一切筑闸的经费,也是在这里提取。康熙戊午年,因为军需浩繁,减少半数来补充军饷,经费就显得紧张了。于是闸板腐朽了、铁环残缺了,也不马

46、上更换;同时闸夫因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做事怠慢,散漫苟且,慢慢形成恶习。如果想让闸夫工资不缺少,那么修板环的经费就没有了,如果修缮板环,那么闸夫从上级获得的工资哪里够数呢?这两者必须兼得,是十分困难的。位居老百姓上面的人,怎么可以不为(三江闸)善后事项的谋划而着急呢?我曾经以为,越国到处都是水,外有长江大河环绕,内有河流经山谷,水能为利,也能为害,现在想排除水害,获得水利,难道还有其他方法吗?方法只有修理并关水闸的闸板,按时蓄水泄洪罢了。假使三县的水流汇聚到三江闸了,可是阻挡水流的闸板不坚固,那么闸外有冲突的狂澜,闸内有奔决的激流,旱涝都成为灾害。如果年成不丰收,官府甚至不能安妥老百姓,哪里还

47、谈得上让老百姓劳作和休息呢?我承担了保障一方百姓安全的职责,对百姓的饥饿困顿感同身受,于是捐献俸禄田产二十亩,山阴高县令、萧山刘县令,也捐献俸禄田产五亩。那以前裁减后存余的款项,全部补充到经费里,拿这三十亩的收入,作为每年缮补板环的费用。闸板一定要本地的山松,制环的铁一定要福建的,才可以坚久,全部按照原先的方式做。至于原本闸田应交纳的钱粮,交给山阴县去办理,将每年应提供的筑闸的资金,预先扣除,避免追征的麻烦。萧山县应提供闸板款项的,直接拨补到资金里,不要混淆。其他如严肃主管的职责,考核新旧的数目,全部按照旧例(执行)。(若有情况)追查闸夫。款项如有多余,就来修缮汤公祠堂,用来祝祷,这个工作永远不要更改,公德在人,不可吞没。其余款项按此办法实施,根据工作量考核闸夫,来作为勤快的奖金。至于督查工人,管理经费,就专门任命三江巡检来办理此事,希望他不要辜负上级的信任。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