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57969518 上传时间:2022-02-2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2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总复习 专题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选修选修2 2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专题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伟大贡献生活与哲学一、马克思与资本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意义(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使劳动价值论进一步科学化,而且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实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变革。(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把生产关系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3)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根本的方法。(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含义及意义(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2、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即交换价值,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二因素,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3)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这一学说不仅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而且为剩余价值论等其他理论奠定了基础,从而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4)全面把握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之间的关系区别:商品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称为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特有属性。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形式上各不相同的劳动叫具体劳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种劳动,也不是两次劳动,而是生产商品的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联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而价值的源泉却是唯一的,那就是抽象劳动。(2011天

4、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解析:首先要回答出劳动的二重性及其作用。其次,阐释失业人口不参加社会劳动,就做不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也就不能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答案:(1)任何生产商品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2)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3)失业人口无法通过直接参与社会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2价值规律理论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按照价

5、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3)作用:其一,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其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三,实现优胜劣汰。(4)深刻理解等价交换原则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原则,关于等价交换主要应弄清四点:等价交换要求交换双方商品的价值量相符;货币产生以后,要求价格相等;现实生活中商品交换时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等价交换是在动态当中实现的,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3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意义(1)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在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6、。(2)马克思正是在其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趋势。 (2011浙江高考)A、B两企业原本是规模相同且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A企业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改进经营管理,企业发展蒸蒸日上。而B企业只是作了局部的设备更新,生产效率提高慢,价格缺乏竞争力,企业发展步履艰难。结合材料,运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分析A、B两企业的不同命运。解析:根据设问要求,回答时首先阐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容以及提高科技水平的意义,其次要具体分析A企业由于注重改进技术、改善管理,使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蒸

7、蒸日上,B企业由于忽视技术改造,使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步履艰难。答案: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按其价值量实行等价交换。注重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A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改善经营管理,使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下,在等价交换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发展自然蒸蒸日上。B企业不重视技术改造,其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或勉强接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企业获利不多甚至亏本,发展必然步履艰难。三、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1剩余

8、价值的生产(1)含义: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2)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3)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区别:a.概念不同。在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工作日的长度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科技进步等因素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b历史阶段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较发达的阶段相适应并发挥主要作用。c手段和方法不同:绝对剩余价值

9、生产靠延长工作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靠提高劳动生产率。联系: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从根本上说,都是依靠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来增加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都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和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都体现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2剩余价值的实现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要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3剩余价值的分割(1)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未必全部归其所在企业的资本家所有,它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银行资本家之间分割。(2)农业雇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4剩

10、余价值理论的意义剩余价值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关系,揭示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对工人认清自己的地位、提高阶级觉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人认为,剩余价值的产生不在流通领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请谈谈你对此的认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剩余价值的相关知识,回忆剩余价值产生的全过程:在流通领域,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生产领域,工人的劳动创造出剩余价值,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直接带来剩余价值,只是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在流通领域,资本家卖出新产品实现剩余价值,所以此观点正确。答案:(1)资本是在运动中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只有当货币为它的所

11、有者带来剩余价值时才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产生或货币向资本的转化,既不能在流通领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2)之所以不能在流通领域是因为:如果等价交换,那么交换双方不会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不可能产生剩余价值;如果不等价交换,或贱买贵卖,或只贱买,或只贵卖,结果也只能是价值在交换各方进行再分配,价值总量仍然不变。总之,在流通领域只是价值形式的变化,即货币转化为商品,商品转化为货币,价值量不会改变,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里生产出来的。(3)之所以又不能离开流通领域是因为:只有通过流通领域,才能购买到创造剩余价值的特殊商品即劳动力和生产剩余价值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即生产资料;也只有在流通领域里,才能通过商

12、品的销售,实现剩余价值。四、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1经济危机理论的主要内容(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指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过剩。(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有(1)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破坏,从而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给生产带来的破坏,使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强制性地得到调整,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进行下去。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完整的经济危机理论,他们不仅科学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而且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