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56462624 上传时间:2022-02-2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6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6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6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6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ZW06 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 修改码:B/0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指导书 一 野外工作1 总则1.0.1 野外技术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ISO9001标准要求,加强对野外现场技术工作的管理,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过程质量实施有效地控制,确保勘察质量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规程、合同及顾客要求,保证工作质量,特制定本程序。1.0.2 本文件是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编制的,若实际工作与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相抵触时,以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为准。1.0.3野外技术工作的任务是将现场勘探、测试所得到的各种数据结果形成书面文件,也称原始资料,它是勘察成果的主要组成

2、或依据,必须采取可靠措施,切实保证质量。2 基本规定2.0.1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技术工作应由相应专业技术人员承担。野外技术人员应具有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精神,对该专业有较全面的理解,熟悉工作目的、任务和要求,严格执行规范及有关规定。2.0.2 岩土工程勘察野外技术人员应在项目负责人领导下,负责测试机具的校核、孔位确定、岩性界线的划分、各种尺寸的丈量记录、岩土的描述、地下水的量测、取岩土水试样的记录标识及各种原位测试数据的原始记录和报表、岩芯卡片填写及钻孔回填的检查督促等工作。2.0.3 技术人员应对所提交的原始资料的质量负责到底,野外原始技术资料严格按“三检制”规定进行检查,并经项目负责人检查

3、签字验收。未经检查验收的资料不得作为报告编制的依据。2.0.4 野外技术资料必须确保齐全、真实、整洁、清晰,禁止任意涂改,凡记错的内容应用铅笔划掉,不得用橡皮擦除。2.0.5 野外原始资料必须在现场及时完成,并在现场进行检查、校对,认定不正确或不可靠的资料应及时解决或补做工作,严禁事后回忆、编造和补记;原始资料不宜重抄,若必须重抄时,应将原稿一并附上。2.0.6 现场原始资料与试验资料不一致时,不得单凭试验资料整理或修改原始记录,应通过综合分析或现场复查确定。2.0.7 野外原始资料应根据存档要求,按工程项目装订成册,经档案管理人员验收,与本工程的其它资料一起归档。所有野外原始资料要妥善保管,

4、不得散乱、遗失或擅自处理。现场资料如未采用应签注说明,完整归档。3 岩土描述3.0.1 岩、土野外描述的目的是:确定岩、土名称、划分层次、厚度、鉴别成分、状态、湿度、成因类型、地质时代及工程地质特征,为地基的工程性能和土、石材以及围岩的评价取得第一手资料。3.0.2 记录人员必须本着实事求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记录工作,如实反映客观情况。3.0.3 为了消除对同一土层认识上的差异,在描述工作正式开展之前,项目负责人应进行现场示范性描述,统一描述标准。项目负责人应在现场随时处理各种技术问题。3.0.4 岩、土的结构、构造、成因类型及地质时代等难以确定时,应将直观特征详细描

5、述,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调查结果综合分析、研究后确定。3.0.5 野外记录应使用标准的专业术语,记录要准确、详细、客观。3.0.6 对同一土层中相间成韵律沉积,当薄层与厚层的厚度比大于1/3时,宜定为“互层”;厚度比为1/101/3时,宜定为“夹层”;厚度比小于1/10的土层,且多次出现时,宜定为“夹薄层”。当土层厚度大于0.5m时,宜单独分层。3.0.7 充填物及包含物的描述,经常用“含”、“混”、“夹”字样,其含意是:“含”指土中含有的包含物,如含铁锰结核、碎砖块等。“混”指某类土中均匀地含有另一类颗粒。“夹”指某类土中不均匀地夹有另一类土,如粘土夹碎石。3.0.8 本文件包括下

6、列各类岩、土的描述: 1 岩石2 碎石土3 砂土4 粉土5 粘性土6 特殊性土本文件未包括的岩土的描述,可参照有关规定进行。3.1 岩石分类和鉴定3.1.1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岩体是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由各类结构面和被其切割的结构体(岩块)所构成的刚性地质体。3.1.2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时,应鉴定岩石的名称和风化程度,并进行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3.1.3 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的划分,应分别按表3.1.3-13.1.3-3执行。表3.1.3-1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坚硬程度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 岩极软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7、MPa)fr6060fr3030fr1515fr5fr5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可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GB50218执行;2 当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表3.1.3-2 岩石完整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 碎极破碎完整性指数0.750.750.550.550.350.350.150.15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选定岩体和岩块测定波速时,应注意其代表性。表3.1.3-3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 完整程度坚硬程度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 碎极破碎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 岩极软岩3.1.4 当

8、缺乏有关试验数据时,可按表3.1.4-1和表3.1.4-2划分岩石的坚硬程度和完整程度。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可按表3.1.4-3执行。表3.1.4-1 岩石坚硬程度等级的定性分类坚硬程度等级定性鉴定代表性岩石硬质岩坚硬岩锤击声清脆,有回弹,震手,难击碎,基本无吸水反应未风化微风化的花岗岩、闪长岩、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片麻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硅质砾岩、硅质石灰岩等较硬岩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稍震手,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1 微风化的坚硬岩;2 未风化微风化的大理岩、板岩、石灰岩、白云岩、钙质砂岩等软质岩较软岩锤击声不清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1 中等风化强风化的坚硬岩

9、或较硬岩;2 未风化微风化的凝灰岩、千枚岩、泥灰岩、砂质泥岩等软 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1 强风化的坚硬岩或较硬岩;2 中等风化强风化的较软岩;3 未风化微风化的页岩、泥岩、泥灰岩、泥质砂岩等极软岩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手可捏成团 1 全风化的各种岩石; 2 各种半成岩表3.1.4-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完整程度结构面发育程度主要结构面的结合程度主要结构面类型相应结构类型组数平均间距(m)完整121.0结合好或结合一般裂隙、层面整体状或巨厚层状结构较完整121.0结合差裂隙、层面块状或厚层状结构231.00.4结合好或结合一般块状结构较破

10、碎231.00.4 结合差裂隙、层面、小断层裂隙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30.40.2结合好镶嵌破裂结构结合一般中、薄层状结构破碎30.40.2结合差各种类型结构面裂隙块状结构0.2结合一般或结合差破裂状结构极破碎无序结构很差散体状结构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表3.1.4-3 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风化程度野外特征风化程度参数指标波速比KV风化系数Kf未风化岩质新鲜,偶见风化痕迹0.91.00.91.0微风化 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裂隙0.80.90.80.9中等风化 结构部分破坏,沿节理面有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发育,岩石被切割成岩块。用镐难挖,岩芯钻方

11、可钻进0.60.80.40.8强风化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0.40.60.4全风化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有残余结构强度,可用镐挖,干钻可钻进0.20.4残积土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镐锹易挖掘,干钻易钻进,具可塑性90)、较好的(RQD=7590)、较差的(RQD=5075)、差的(RQD=2550)和极差的(RQD25)。7、岩石的胶结物与沉积岩的胶结类型可按下列内容描述。岩石的胶结物有泥质、钙质、铁质、硅质等。沉积岩的胶结类型有充填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和基底胶结等。3.1.7 岩体的描述应包括结构面、结构体、岩层厚

12、度和结构类型,并宜符合下列规定:1 结构面的描述包括类型、性质、产状、组合形式、发育程度、延展情况、闭合程度、粗糙程度、充填情况和充填物性质以及充水性质等;2 结构体的描述包括类型、形状、大小和结构体在围岩中的受力情况等;3 岩层厚度分类应按表3.1.7执行。表3.1.7 岩层厚度分类层厚分类单层厚度h(m)层厚分类单层厚度h(m)巨厚层厚 层h1.01.0h0.5中厚层薄 层0.5h0.1h0.13.1.8 对地下洞室和边坡工程,尚应确定岩体的结构类型。岩体结构类型的划分应按表3.1.8执行。表3.1.8 岩体按结构类型划分岩体结构类型岩体地质类型结构体形状结构面发育情况岩土工程特征可能发生

13、的岩土工程问题整体状结构巨块状岩浆岩和变质岩,巨厚层沉积岩巨块状以层面和原生、构造节理为主,多呈闭合型,间距大于1.5m,一般为12组,无危险结构岩体稳定,可视为均质弹性各向同性体局部滑动或坍塌,深埋洞室的岩爆块状结构厚层状沉积岩,块状岩浆岩和变质岩块状柱状有少量贯穿性节理裂隙,结构面间距0.71.5m。一般为23组,有少量分离体结构面互相牵制,岩体基本稳定,接近弹性各向同性体层状结构多韵律薄层、中厚层状沉积岩、副变质岩层状板状有层理、片理、节理,常有层间错动变形和强度受层面控制,可视为各向异性弹塑性体,稳定性较差可沿结构面滑塌,软岩可产生塑性变形碎裂状结构构造影响严重的破碎岩层碎块状断层、节

14、理、片理、层理发育,结构面间距0.250.50m,一般3组以上,有许多分离体整体强度很低,并受软弱结构面控制,呈弹塑性体,稳定性很差易发生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失稳散体状结构断层破碎带,强风化及全风化带碎屑状构造和风化裂隙密集,结构面错综复杂,多充填粘性土,形成无序小块和碎屑整性遭极大破坏,稳定性极差,接近松散体介质易发生规模较大的岩体失稳,地下水加剧失稳3.1.9 对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和级的岩体,鉴定和描述除按第3.1.6第3.1.8条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软岩和极软岩,应注意是否具有可软化性、膨胀性、崩解性等特殊性质; 2 对极破碎岩体,应说明破碎的原因,如断层、全风

15、化等; 3 开挖后是否有进一步风化的特性。3.2 土的分类和鉴定3.2.1 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土,应定为老沉积土;第四纪全新世中近期沉积的土,应定为新近沉积土。根据地质成因,可划分为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淤积土、冰积土和风积土等。土根据有机质含量分类,应按表3.2.1执行。表3.2.1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分类名称有机质含量Wu(%)现场鉴别特征说明无机土Wu5%有机质土5%Wu10%深灰色,有光泽,味臭,除腐殖质外尚含少量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体,浸水后水面出现气泡,干燥后体积收缩1、如现场能鉴别或有地区经验时,可不做有机质含量测定;2、当L,1.0e1.5时称淤泥质土3、当L,e1.5

16、时称淤泥泥炭质土10%Wu60%深灰或黑色,有腥臭味,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结构,浸水体胀,易崩解,有植物残渣浮于水中,干缩现象明显 可根据地区特点和需要按Wu细分为: 弱泥炭质土(10%Wu25%)中泥炭质土(25%Wu40%)强泥炭质土(40%Wu60%)泥炭Wu60%除有泥炭土特征外,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干缩现象极为明显3.2.2 碎石土3.2.2.1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碎石土,并按表3.2.2.1进一步分类。表3.2.2.1 碎石土分类土的名称颗粒形状颗粒级配漂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块石棱角形为主卵石

17、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碎石棱角形为主圆砾圆形及亚圆形为主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角砾棱角形为主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3.2.2.2 碎石土应描述颗粒级配、颗粒形状、颗粒排列、母岩成分、风化程度、充填物的性质和充填程度、密实度等。3.2.2.3 碎石土的密实度可根据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按表3.2.2.3-1或表3.2.2.3-2确定,表中的N63.5和N120应经过杆长修正。 表3.2.2.3-1 碎石土密实度按N63.5分类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63.5密实度N63.55松散5N63.510稍密10N63.520中密

18、N63.520密实注: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50mm,且最大粒径小于100mm的碎石土。对于平均粒径大于50mm,或最大粒径大于100mm的碎石土,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或用野外观察鉴别。表3.2.2.3-2 碎石土密实度按N120分类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N120密实度N1203松散3N1206稍密6N12011中密11N12014密实N12014很密3.2.2.4碎石土密实度的定性描述可按表3.2.2.4的规定执行。表3.2.2.4 碎石土密实度野外鉴别密实度骨架颗粒含量和排列可挖性可钻性松散 骨架颗粒质量小于总质量的60%,排列混乱,大部分不接触锹可以挖掘,井壁易坍塌,从井壁取出大颗粒后

19、,立即塌落钻进较易,钻杆稍有跳动,孔壁易坍塌中密 骨架颗粒质量等于总质量的60%70%,呈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锹镐可挖掘,井壁有掉块现象,从井壁取出大颗粒处,能保持凹面形状钻进较困难,钻杆、吊锤跳动不剧烈,孔壁有坍塌现象密实 骨架颗粒质量大于总质量的70%,呈交错排列,连续接触锹镐挖掘困难,用撬棍方能松动,井壁较稳定钻进困难,钻杆、吊锤跳动剧烈,孔壁有较稳定 注:密实度应按表列各项特征综合确定。3.2.2.5 采用不同的鉴别方法有可能得出不同的密实度结果,故应交待依据的是“野外鉴别”、“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还是“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3.2.3 砂土3.2.3.1 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

20、总质量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的土,应定名为砂土,并按表3.2.3.1进一步分类。表3.2.3.1 砂土分类土的名称颗粒级配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2550%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85%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50%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3.2.3.2 砂土应描述颜色、矿物组成、颗粒级配、颗粒形状、粘粒含量、湿度、密实度等。3.2.3.3砂土的密实度应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实测值N

21、划分为密实、中密、稍密和松散,并应符合表3.2.3.3的规定。当用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划分砂土密实度时,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表3.2.3.3 砂土密实度分类砂土名称密实度N10松散10N15稍密15N30中密N30密实3.2.3.4 砂土的野外鉴别可按表3.2.3.4执行。表3.2.3.4 砂土密实度分类砂土名称颗粒粗细干燥状态湿润时拍击状态粘着感砾砂约1/4以上的颗粒接近或超过小高梁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粗砂约1/2以上的颗粒接近或超过细小米粒大小颗粒完全分散,有个别胶结表面无变化无粘着感中砂约1/2以上的颗粒接近或超过鸡冠花籽粒大小颗粒基本分散,部分胶结,但一碰即散表面偶有水印无

22、粘着感细砂颗粒粗细程度较精制食盐稍粗,与粗玉米粉相当颗粒大部分分散,少量粘结,但稍加碰即散表面有水印(翻浆)偶有轻微粘着感粉砂颗粒粗细程度较精制食盐稍细,与小米粉相当颗粒少部分分散,大部分粘结,但稍加压即能分散表面有显著的翻浆现象有轻微粘着感3.2.4 粉土3.2.4.1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粉土。3.2.4.2 粉土应描述颜色、包含物、湿度、密实度、摇震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等。3.2.4.3 粉土的密实度应根据孔隙比e划分为密实、中密和稍密;其湿度应根据含水量(%)划分为稍湿、湿、很湿。密实度和湿度的划分应分别符

23、合表3.2.4.3-1和表3.2.4.3-2的规定。表3.2.4.3-1 粉土密实度分类孔隙比e密实度e0.750.75e0.90e0.90密实中密稍密表3.2.4.3-2 粉土湿度分类含水量湿度20203030稍湿湿很湿3.2.4.4 粉土的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描述等级,可参照表3.2.4.4执行。表3.2.4.4 粉土的描述等级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迅速、中等无光泽反应低低3.2.5 粘性土3.2.5.1 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应定名为粘性土。粘性土应根据塑性指数分为粉质粘土和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0,且小于或等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17的土应定名为粘土。注

24、:塑性指数应由相应于76g圆锥仪沉入土中深度为10mm时测定的液限计算而得。3.2.5.2 粘性土应描述颜色、状态、包含物、光泽反应、摇震反应、干强度、韧性、土层结构等。3.2.5.3 粘性土的状态应根据液性指数IL划分为坚硬、硬塑、可塑、软塑和流塑,并应符合表3.2.5.3的规定。表3.2.5.3 粘性土状态分类液性指数状态状态特征IL0坚硬 干硬,很难掰成块,无法用手按出凹痕0IL0.25硬塑 手捏感觉硬,不易变形,用力捏可裂成碎块,手按无指印0.25IL0.75可塑手按易变形,似橡皮,有柔性,手按有指印0.75IL1软塑手捏很软,易变形,土块掰时似橡皮,用力不大就能按出坑IL1流塑 土柱

25、不能直立,自行变形,放手中握拳,土便从指缝中挤出3.2.5.4 粘性土的包含物,应重点描述影响土性质的物质,如云母、氧化铁、贝壳、植物及钙质结构等。粘性土中含(混)碎石和砂土的包裹体时,应描述其含量、成分、粒径、磨圆度和分布特征。3.2.5.5 土的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描述等级,可参照表3.2.5.4执行。表3.2.5.4 粘性土的描述等级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韧性无光滑、稍有光滑高、中等高、中等3.2.6 特殊性土当岩土具有特殊成分、特殊结构或特殊工程性质时,应定为特殊性岩土,包括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混合土、填土、多年冻土、膨胀岩土、盐渍岩土、风化岩、残积土和污染土等。3.2

26、.6.1 湿陷性土和湿陷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土体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土。湿陷性黄土分为非自重湿陷性和自重湿陷性两种。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土的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不发生湿陷;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下受水浸湿发生湿陷。在50150kPa压力下变形敏感的黄土,称为新近堆积黄土。它具有堆积年代短、呈高压缩性、承载力低、土的均匀性差等特点。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野外鉴别方法,可参照表3.2.6.1-1执行。表3.2.6.1-1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野外鉴别方法主要鉴别项目工程地质特征颜色黄褐、褐黄或淡黄等色夹杂物质一般有白色条纹、钙质结构等,并有强烈的稀酸反应结构、构造

27、夹杂物质常清晰易见,结构上具有垂直大孔(肉眼可见)和垂直纹理,常出现垂直陡壁,原生黄土无层理构造浸水反应浸水后即行崩解而分成散的颗粒集团,在水面上出现很多白色液体湿土搓条情况搓条情况与一般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的强度一般相当于粉质粘土,但干燥后强度较高,手指不易捻碎新近堆积的黄土其工程地质特征和野外鉴别方法,可参照表3.2.6.1-2执行。表3.2.6.1-2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野外鉴别方法主要鉴别项目工程地质特征堆积环境河漫滩、低级阶地、山间凹地的表部,黄土塬、梁、崩的坡脚,洪积扇或山前破积地带颜色灰黄、黄褐、棕褐等色,常相杂和相间结构土质不均、松散;有的具有微层理,层面上有时含砂、砾;

28、大孔排列杂乱,常混有岩性不一的土块;多虫孔和植物根孔;锹挖容易,取土时土样易受扰动包含物常含有机质,斑状或条纹状氧化铁;有的含砂、砾或岩石碎屑;有的含砖、瓦、陶瓷碎片或朽木等人类活动的遗物;裂隙壁和大孔壁上常有钙质粉末,在深色土中呈菌丝状或条纹状分布,在浅色土中呈星点分布;如含有钙质结核,则分布零星,无淋滤和淀积作用的特征3.2.6.2 红粘土颜色为棕红或褐黄,覆盖于碳酸盐岩系之上,其液限大于或等于50%的高塑性粘土,应判定为原生红粘土。原生红粘土经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其液限大于45%的粘土,可判定为次生红粘土。红粘土的状态除按液性指数判定外,尚可按表3.3.6.1-1判定。表3.

29、2.6.2 红粘土的状态分类状 态含水比aW坚硬硬塑可塑软塑流塑aW0.550.55aW0.700.70aW0.850.85aW1.00aW1.00注:aW=/L3.2.6.3 软土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应判定为软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淤泥为在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其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5的粘性土。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而天然孔隙比小于1.5但大于或等于1.0的粘性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泥炭和泥炭质土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腐殖质,有机质含量大于60%为泥炭;有机质含量10%60%为泥炭质土。3.2

30、.6.4 混合土由细粒土和粗粒土混杂且缺乏中间粒径的土应定名为混合土。当碎石土中粒径小于0.075mm的细粒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时,应定名为粗粒混合土;当粉土或粘性土中粒径大于2mm的粗粒土质量超过总质量的25%时,应定名为细粒混合土。3.2.6.5 填土填土根据物质组成和堆填方式,可分为下列四类:1 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粉土和粘性土等一种或几种材料组成,不含杂物或含杂物很少;2 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等杂物;3 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4 压实填土:按一定标准控制材料成分、密度、含水量,分层压实或夯实而成。填土应描述物质成分、夹杂物成分及数量、均匀性、湿度、

31、密实度等。此外,尚应了解堆积方式、堆积年代、厚度均匀程度和浸水加密、沉陷情况。由高炉的炉渣及废矿渣等组成的填土,应重点描述其组成成分、胶结程度、钻探难易程度及均匀性等。3.2.6.6 多年冻土含有固态水,且冻结状态持续二年或二年以上的土,应判定为多年冻土。3.2.6.7 膨胀岩土含有大量亲水矿物,湿度变化时有较大体积变化,变形受约束时产生较大内应力的岩土,应判定为膨胀岩土。3.2.6.8 盐渍岩土岩土中易溶盐含量大于0.3%,并具有溶陷、盐胀、腐蚀等工程特性时,应判定为盐渍岩土。3.2.6.9 风化岩和残积土岩石在风化营力作用下,其结构、成分和性质已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应定名为风化岩。已完全风

32、化成土而未经搬运的应定名为残积土。3.2.6.10 污染土由于致污物质侵入改变了物理力学性状的土,应判定为污染土。污染土的定名可在原分类名称前冠以“污染”二字。3.2.6.11 对特殊性土的描述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特殊性土,应结合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综合定名。如淤泥质粘土、弱盐渍粉土、碎石素填土等; (2) 特殊性土除应描述上述相应土类规定的内容外,尚应描述其特殊成分、特殊结构、水理性质及特殊工程性质等。如对软土应描述嗅味。(3) 对特殊成因和年代的土类应结合其成因和年代特征定名。如新近沉积粉土、残坡积碎石土等; (4) 对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的土类定名。如含碎石粘土、含粘土角砾等;(5

33、) 对具有互层、夹层、夹薄层特征的土,尚应描述各层的厚度和层理特征。3.2.6.12 殊性土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是指大孔隙结构、龟裂、节理、层理或带状构造以及虫孔、土洞等特征。4 岩、土、水试样采取与记录4.0.1 野外技术人员对钻孔、探井进行编录时,应按照规范、规程和勘察设计(纲要)要求采取岩、土、水试样。4.0.2 技术人员要监督试样的采取质量。不合格时,必须重新采取,不得迁就,并对其质量责任。4.0.3 试样从上至下依次编号,并填好试样标签,并及时密封保存。扰动砂样可不封蜡。4.0.4施工机组人员负责将试样送到指定地点,并与技术人员办理交接和验收手续。原状土样冬天要防冻,夏天防晒,在运输中

34、要装箱,并采取防震措施。严禁土样在车上乱压、乱滚现象。土样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三周。对易于振动液化和水分离析的土试样宜就近进行试验。水试样冬天要进行防冻防护。4.0.5一批试样取完后,要及时填写送样单连同土样一起送交试验室,送样单应经工程负责人签字同意,并经试验负责人签字验收。4.1 土试样4.1.1 扰动土样(包括标贯器中之土样)的采取,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a)用于地层的鉴别和描述。每一回次采取的土样经详细观察、认真描述后,予以存放,备做检查。b)用于室内试验。粘性土、粉土做可塑性(或颗分)试验,砂土做颗分试验,以确定土的名称和作为液化的判定参数等。4.1.2 原状土样的采取,除了第4.1.2条

35、的目的外,还可用来测定土的物理、水理及力学性质。4.1.3 土试样质量可根据试验目的按表4.1.3分为四个等级。表4.1.3 土试样质量等级划分级别扰动程度试 验 内 容不扰动土类定名、含水量、密度、强度试验、固结试验轻微扰动土类定名、含水量、密度显著扰动土类定名、含水量完全扰动土类定名注:1 不扰动是指原位应力状态虽已改变,但土的结构、密度、含水量变化很小,能满足室内试验各项要求。 2 如确无条件采取I级土试样,在工程技术要求允许的情况下可以II级土样代用,但宜先对土试样受扰动程度作抽样鉴定,判定用于试验的适宜性,并结合地区经验使用试验成果。4.1.4 取样工具或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按表4.1

36、.4选择,并由工程负责人确定,报技术审核人批准。 在钻孔中取样时,编录技术人员须检查核对取样工具与勘察设计(纲要)中规定的取样工具是否一致,并在记录中注明取样工具规格及型号。表414 不同等级土试样要求的取样工具或方法土试样质量等级取样工具或方法适用土类粘性土粉土砂 土砾砂、碎石土、软岩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粉砂细砂中砂粗砂薄 壁取土器固定活塞水压固定活塞+-+-薄 壁取土器自由活塞敞 口-+-+-回 转取土器 单动三重管双动三重管-+-+-+-+-+-+-+-+探井(槽)中刻取块状土样+薄 壁取土器水压自动活塞自由活塞敞 口+-+-回 转取土器单动三重管双动三重管-+-+-+-+-+-+-+-

37、+厚壁敞口取土器+-厚壁敞口取土器+-标准贯入器+-螺纹钻头+-岩芯钻头+标准贯入器+-螺纹钻头+-岩芯钻头+ 注: 1 +适用,+部分适用,-不适用。 2 采取砂土试样应有防止试样失落的补充措施。 3 有经验时,可用束节式取土器代薄壁取土器。4.1.5在钻孔中采取、 级土试样时,应满足下列要求:a)在软土、砂土中宜采用泥浆护壁。如使用套管,应保持管内水位等于或稍高于地下水位,取样位置应低于套管底三倍孔径以上的距离。b)采用冲洗、冲击振动等方式钻进时,应在预计取样位置1m以上改用回转钻进。c)下放取土器前应仔细清孔,孔底残留浮土厚度不应大于取土器废土段长度(活塞取土器除外)。d)采取土试样宜用

38、一次性快速静力连续压入法,压入速度宜为100300 mm/s,亦可采用重锤少击方法,但应有导向装置,避免锤击的摇晃,禁止打反锤。4.1.6 取样前技术人员应检查取样器和土样盒是否干净园整,并监督施工人员将取样器轻放孔底,核实孔深。4.1.7当孔底残留沉渣超过10cm时,必须把孔底土清除后,才能取土样。4.1.8取样深度的确定:取样下限=核实孔深+压入深度取样上限=核实孔深+压入深度-15cm。4.1.9 取样器放到孔底后,做好压入深度的标记。压入深度正负误差应不超过5cm,严禁不作标志、任意压入的作法。4.1.10 样取上来后,应轻放轻卸,如观察两端岩性不同,土质差异很大,除增划岩性界线外,尚

39、应重新采取土样。4.1.11 取土样后,要检查是否原状、土样盒两端的土是否饱满。虽是原状,如一端缺失深度超过2cm,亦不能当作原状样,应重新采取,到合格为止。若缺失量在2cm以内者,可用同层土填满或重新取样。4.1.12 土样标签要贴在土样盒上方。要注意原状土样的上下方向,不可倒置。需浸蜡的标签应用钢笔填写。4.1.13采取的原状土样难以满足要求时,可根据需要或作为扰动样,在记录表及土样标签上填写“扰动”字样;或决定重新采取原状样。对软流塑状态的粉土、细中砂等,取原状样确有困难时,可取扰动样,粘性土一般不取扰动样。粗砾砂一般可不取样或仅取少量扰动样,碎石土一般不取样(勘察设计纲要另有要求者除外

40、)。4.2 岩石试样4.2.1基岩一般可选取少量有代表性试样,但基岩遇断层软弱面等或工程上有要求时,应根据需要加密选取代表性岩样,其规格应根据要求确定。4.2.2岩样一般自钻孔中提上来的岩心中采取,软质易风化岩石应及时封蜡。必要时,也可从探井、探槽及平硐中刻取试样。4.3 水试样4.3.1水试样的描述项目应包括: 颜色、气味、混浊程度、透明度、赋存土层名称、取水试样深度、取水时气温、水温、天气情况以及取水目的、试样编号、工程名称和地址等,水试样应在72h之内送到试验室进行测定分析,受污染的水样不应超过12h。4.3.2水试样的数量可按测试目的分为两种。a)简分析:取水1.5L,其中0.5L 内

41、加大理石粉或分析纯碳酸钙粉(约2g),以测定侵蚀性CO2的含量。b)全分析:取水2.5L,其中0.5L内加大理石粉或分析纯碳酸钙粉。如水质较混时,还应适当增加取水数量,等沉淀后进行测定分析。4.3.3取样前用温水将取样瓶洗刷干净,取样时再用取水点的水冲洗三遍,才能正式取样。4.3.4取样后,扭紧瓶塞,然后用石蜡密封瓶口。采用塑料桶取水时,可用白胶布密封。4.3.5取样时不宜装得太满,稍留空隙,严防破裂。4.3.6在钻孔中取样时,应于水面1m以下采取,可用抽水器代替取样器。4.3.7 钻孔进行抽水试验时,抽水完毕后,应立即取样,等水文电测井后,一般不能再取样。若进行注水试验时,应在注水前取样。水

42、样瓶上应贴标签,编好号码,在送样单上注明分析项目。5 钻孔原位测试记录5.1.1野外技术人员应按照勘察设计要求和技术规程,按排机组人员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及十字板剪切试验等。5.1.2触探器抓锤必须灵活,触探杆必须垂直,最大偏斜度不超过1%,落距76cm,误差不超过2cm,测试工具不合格者不准施工标贯及重型触探试验孔。5.1.3监督测具轻放孔底,并核实测试孔深,测试孔深等于测具总长减去地面上测具长度。5.1.4当残留岩心超过5cm,不能作动力触探试验;残留岩心超过10cm,不能作标准贯入试验。若已超过,要清除后再测试,残留岩心长度等于孔深减去测试孔深。5.1.5测具放好后,把预打深度

43、和正式打入深度画在测试钻杆上。重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无预打深度,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并记录每贯入10cm的锤击数。若土层很硬,连续贯入有相当困难时,可采用正式打入深度为10cm,分段进行,当有残留岩心时,重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可预打三锤后,把打入深度画在测试钻杆上,再进行正式打入。标准贯入试验预打深度15cm,正式打入深度为30cm。若土层很硬,达不到试验标准时,打入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一般不得小于50锤,若先软后硬,连续打三锤不进,估计有大块石可终止试验,记上锤击数和测试深度上下限。标贯试验一般应记录预打15cm锤击数。正式击入每10cm的锤击数和30cm的总锤击数、杆长、试验深度。5.1

44、.5若正式打入深度在套管外,试验的土被扰动,则不准做试验,标贯测试孔的孔径不宜过大,为了防止孔内涌砂,应优先考虑采用泥浆护壁。5.1.6标准贯入试验的探头取出后,应对贯入器中土样进行描述,并检查岩心,作为编录依据。5.1.7为防止锤击偏心和触探杆倾斜及侧向晃动,宜控制锤击速率不超过每分钟30击。5.1.8测试钻杆须接紧,不得有松脱现象。5.1.9粘性土、粉土、砂土及强风化以上岩石,一般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粗砾砂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碎石类土一般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或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5.1.10标准贯入试验深度可根据工程需要而定,不受21m限制,特殊建筑工程应适应当加深;重

45、型或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其深度一般可进行至16m,工程需要可不受16 m深度限制并注意锤击数按钻杆长度和地下水位深度进行修正。5.1.11触探测试深度计算测试上限=孔深+预打深度;测试下限=孔深+预打深度+正式打入深度。6 地下水位的观测记录6.1.1地下水与工程关系密切,必须仔细观测,认真记录,对于潜水必须每孔观测初见水位与静止水位,上层滞水一般不易观测,应尽量观测记录。承压水可选择代表性钻孔观测,所测水位应记录时间,如属干孔,要写上“未见”。个别因塌孔未测量地下水位时,应记录“未测”。6.1.2一般浅孔只遇潜水,应在钻进中观测初见水位,终孔后观测静止水位,并保护好孔口,日后复测一次,两次水

46、位升降不超过5cm,可认为已达稳定,若相差很大,应多测几次,观测时间间隔应超过1h,若水位深,要用电测。在需要绘制等水位线图时,还应对所有钻孔的水位统一观测。6.1.3发现潜水后,又估计深部有承压水时,必须在套管隔绝此含水层之前观测。6.1.4对上层滞水,应在发现后及时观测,最晚在见到隔水层后立即观测。6.1.5对承压水,应用套管把上部含水层隔绝之后观测,若承压水位高出地面,溢出孔口,要接上套管,使其不溢流后再观测。7 钻探的记录7.1.1孔位的确定要以勘察设计为依据,施工前由测量人员测放孔位,立桩为志。一般情况下,编录人员可根据施工条件限制,允许施工单位在2m范围内移动(勘察设计纲要中另有规

47、定的除外)宜将移动情况及时报告工程负责人,并在记录中注明,如超过2m,须经工程负责人同意。7.1.2开钻前,应核定孔位,检查孔位下有否地下电缆及地下构筑物及其它地下管道或架空的电线。7.1.3遇有暗塘、暗浜、古井等,或地层起伏变化过大处,应及时建议补钻,孔数的增减由工程负责人最后决定。7.1.4钻孔某段地质资料不足,可在1m内补,按同一钻孔编录,不得重复计算进尺(钻孔间可互换者,经工程负责人同意,可不补孔)。7.1.5孔深的确定要以勘察设计为依据。当达到设计深度后,如遇基岩,应继续钻入强风层0.51.0m以上;如遇特殊性土,应根据需要尽量穿透该层;如遇卵砾石,应深入23m以上,对桩基尚应适当加

48、深。勘察设计(纲要)另有规定的,按勘察设计(纲要)执行。7.1.6孔深未达到设计深度,但已穿透基岩的强(中)风化层,可提前 终孔。孔深未达到设计深度,但已进入中密密实卵(砾)石层一定深度,可考虑提前终孔。7.1.7若孔深未达到设计的70%,无法继续钻进,且未达设计目的,钻孔之间又无法调换孔深,则可在距原孔1m以内补孔。原孔上段资料仍可利用,可不重复编录和计算进尺。7.1.8套管或贯入器超过孔底,若超过部分能鉴定岩性,亦应算作孔深。7.1.9非连续取芯钻进的回次进尺,对螺旋钻探应在1.0m以内,对岩芯钻探应在2m以内。7.1.10必须严格执行孔深验证,凡遇大的换层、见基岩面和终孔掉钻、溶洞等,均

49、须验证孔深,要求换层深度的正负误差不得大于5cm。7.1.11依据实际情况,编录人员应积极提出孔深增减的建议,报请工程负责人决定。除上述条件外,一般情况下允许编录人员在设计孔深的10%范围内变动,但必须满足设计要求。7.1.12技术人员应随时记录钻进中的异常情况,钻进过程中若发现不合质量要求的问题,应及时向工程负责人报告,并采取有效补救措施。7.1.13为了准确地划定界线,应按回次进行编录,每回次都应丈量孔深,同时连续观察岩心,随时分层,系统描述,不应积压,每一回次的土芯均应按层留样保存,以备复查。7.1.14岩性界线深度等于孔深减去钻头底端至岩性分界线的距离,换层深度记到小数点后两位。7.1

50、.15如岩性界线一带未取上岩心,则岩性界线按已见岩心的最大长度计算。7.1.16如连续1m未见岩心,必须要求施工单位改进钻进方法,如连续2m未见岩心,须要求补采或补孔,但已见岩心部分资料仍可利用。7.1.17两层岩性定名相同,但成因不同或物理力学性质相差悬殊,亦应划分岩性界线。7.1.18凡层厚大于20cm,一般应单独分层;对层厚小于20cm,原则上可不单独分层,但必须说明深度和岩性。7.1.19经室内试验,岩性名称有更改,可在编录表上注明,但不得涂改。岩性名称更改较大时应由工程负责人、审核人签字同意,同时必须找出原因。7.1.20在土层中钻进,宜优先选用回转钻进方式,尽量不破坏岩芯的原状结构,以利于鉴别描述。基岩部分的钻进,推荐采用金刚石钻头,其岩心采取率在较完整的岩层中,不应少于80%;在破碎的岩层中,不应少于65%,并应尽量提高岩心采取率,基岩部分钻进时,应详细记录岩芯采取率和RQD值等;在岩溶区钻探时,应详细准确记录掉钻位置。7.1.21从岩芯管内退出的岩芯,应按顺序排放在岩芯箱内,每一回次之间应按回次填写回次进尺岩芯卡片,并将各回次的岩芯编号记录在编录表上。易冲蚀、风化、崩解的岩芯,应用塑料袋封装,置于岩芯箱内,岩芯在箱内的排放次序是自上而下、从左向右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