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55870946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对我国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思考1概述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 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 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而要搞好这两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一个重 要方面是要解决富余职工和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笫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以及在改组、 改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企业兼并、破产等带来的大量失业,据多种资料的较为 保守的估算,由此带来的失业约为2000万人左右。据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 的

2、计算显示,我国城镇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隐蔽性失业人数 1995年就达3161万人左右。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5年底,我国在国有和 城镇集体所有制经济单位的就业人员为14408万人,而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比 较集中的区域,待剥离的企业冗员要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3,以此推算,全国的城 镇公有制经济单位要剥离岀4000到5000万富余人员。乂据有关部门按现有产业 技术水平的保守测算也将产生2000到3000万富余人员;第二,据国家权威部门预 测,九五”是我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在此期间我国城镇将有5400万左右新增劳动 力需要就业,而同期我国城镇能安排的人数约为3800万左右,2 L

3、I前导致我国失业压力大、失业人员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2.1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关。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乂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 不很高的发展中国家。山于人口多,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也多(我国在50 年代至70年代,产生了近3亿激增人口”,对今天的失业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它要经过儿十年的时间才能得到缓解)o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很高从根本上决定了 新增劳动力大大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从而不可能在短期内为大量的新增 劳动力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2.2与我国在儿十年内积累下来的矛盾在较短时期内迅速暴露和释放有关。我国 在儿十年的经济建设中,出于种种考虑,采取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方针,使企 业内部富

4、余人员长期积累下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这一矛盾被大锅饭”掩 盖了。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山面向政府转而面向市场,同时,经济增 长方式也山粗放型向主要依靠改进技术和管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 重视质量和品种、注重节约和挖潜及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内涵为主的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必须降低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迫使企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自身就业存量结构进行调整, 对历史积淀下来的大量富余人员进行剥离。企业要减人增效,不仅向劳动力市场 排放富余人员,而且还要减少招人的数量。这样,过去长期以来一直维持着的三个 人的活五个人干、三个人的饭

5、五个人吃”的现象就再也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长 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就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迅速暴露和释放出来。2.3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换有关。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产 业结构严重失调,这种惜况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改革 后,在对产业结构大幅度调整过程中,过去片面、畸形发展的一些产业部门必须压 缩其过于庞大的生产能力,这样,就造成了这些部门的大量企业出现亏损、破产和 倒闭,从而引起这些企业的失业人员猛增。同时,部分老工业基地资源面临枯竭或 产业过于单一,结构转换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结构转换过程中,也要产 生大量的失业人员。如曾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的辽宇省阜新市,

6、可采煤层已经告 罄,使40万煤炭职工需要重新安置,素有煤铁之城”之称的本溪市也面临同样困 境,统配煤矿需要全面转产,本钢在九五”期间将要减员1/4到l/3o2.4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有关。笫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人类上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科学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发展。大量机械化、自动 化机器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运用,既使人类从过去繁車的体力劳动下解放了 出来,同时,也山于资本有机构成的迅速提高,使传统产业部门出现了大规模的失 业现象。我国改革开放的近20年,也是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 20年,在企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迅速进步和提高的条件下,企业必然要尽可能 地降低

7、用人成本、减少就业岗位,从而,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出现了大规模的机器排 挤丄人”的现象。再加上近儿年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的 实施,在“抓大”过程中大量企业合并或者被兼并,使企业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 样,资本规模扩大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失业增加的规律也在较短时间内表现了 出来。2. 5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部分城镇职丄的就业、择业观念尚未 转变有关。众所周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相当成功的,一个包”字,把广 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迅速激发和调动了起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也迅速出现(据有关专家采用工日讣算法、经验计算法和 人力单位计算

8、法测算结果,LI前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为1.5亿人左右),这些农 村富余劳动力基本上是无序地拥进了城镇,与城镇劳动者竞争本来就不多的就业 岗位。而与此同时,我国城镇的广大职工却尚未从过去的大锅饭”条件下所形成 的就业、择业观念中解放出来,仍然不切实际地希望国家能为他们安排一个舒适 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从而,不愿意与拥进城镇的农村富余劳动 力进行就业竞争。这样,他们一旦失业,就不可能较快地实现就业岗位的转换,从 而,作为失业者在失业大军中滞留了下来。2.6与我国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的改革、对劳动力需求能力进一步降低有关。在 九五”期间,我国投资将更多地集中于保证农业、水利、能源、交

9、通、通讯和支 柱产业以及科技、教育、国防、住房等方面的重点建设项訂,而这些项目一般都 是投资大、用人少的行业和产业。这意味着新增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增加, 或单位资金投入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下降。3针对失业问题我们应采取的措施 失业是发达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同时,山于必要、合理的失业能够在社会再生产 过程中起到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因此,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消 灭失业。我们所要做的,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我国的失业控制在一个合理、适度的程度内。3. 1我们应当尽快采取必要措施,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这样,既可以减少国有企业下岗失

10、业的人数, 乂可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在这里我们想着重谈一谈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 中扩大企业家经营决策权同强化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的关系对企业的重要影 响问题。我国在企业改革过程中,扩大企业家的经营决策权当然是无可非议的, 但如何保证这种权力不被滥用却是任何人也不能回避并且在事实上也一直未能 解决的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国家、职工无法控制企业厂长(经理)的行 为,再加之有很多人事实上没有经营管理能力甚至没有责任心,导致企业经营决 策的失误并进一步导致企业破产倒闭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在企业 负责人权力膨胀棋至失控时,还往往导致腐败现象。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困难或 破产倒闭企业,

11、其负责人的责任是相当大的。这样,在企业职工对厂长(经理)的行 为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却要让职工来承担下岗失业的风险和后果,是极不正常和 极不应当的。因此,为了实现国有企业大面积的扭亏增盈,为了让企业职工的权力 与承担的风险相对称,我们必须强化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与监督。3. 2在解决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上,应当强化政府的作用。我们认为,从总体上来讲 应当建立就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的政府管理体制,把就业问题纳入宏观 调控政策和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项LI管理体系中。具体来讲,政府作 用的强化应当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一是政府应当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培育新 的经济增长点,以增加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

12、;二是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各种免费的 职业介绍机构,疏通就业信息,沟通就业渠道,并规范LI前部分收费的私人职业介 绍机构,坚决取缔那些存在欺骗行为的私人职业介绍机构;三是可考虑增加政府 对失业劳动者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经费投入,建立各种行业、跨行业的就业培训和 指导中心,通过加强职业培训,改进和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调整劳动者的知识 结构和技术结构;四是作为一种短期措施,可考虑在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的近 2-3年内,由政府投资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建设项山以暂时缓解再就业的压力;五 是可考虑帮助部分劳动者山失业问题较严重的老丄业城市和地区向新的经济增 长地带和城市实现地区迁移;六是作为一种短期措施,可考虑在近

13、儿年内适当限 制富余劳动力向失业问题较严重的城镇和地区的无序、过量流入,以减少他们与 城镇劳动力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3.3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应当指出的是,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我国是大有潜力可挖的。据统计,在 就业人数上比较,199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在全国就业总人数中,儿个国家的比 重分别为:美国72. 8%,日本62. 7%,德国59. 4%,俄罗斯56%,而我国仅为23%。在 发展第三产业中,大力发展区街经济、社区经济等不失为可供选择的方案。3.4大力发展弹性工作、非全日制工作、钟点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以拓宽 就业渠道3.5加大宣

14、传力度。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使他们曲目前相当部分人所 持有的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地希望找到舒适轻松、报酬优厚、相对稳定 的工作的思维定势中解脱出来,增强就业、择业的竞争意识。同时,政府应对苦、 脏、累、险等工作岗位实行必要的分配倾斜政策,如减免这些部门、行业的部分 税收等,以吸引劳动者到这些部门、行业就业。3.6对下岗和失业劳动者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众所周知,我国企业过去一直实 行低工资的政策,在这种制度下的工资实际上仅是工人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的一 部分,其余部分连同工人在剩余劳动内创造的价值则形成了积累。可以说我国庞 大的国有资产事实上是广大劳动者劳动的结晶。从理论上讲,这种劳

15、动的结晶理 应用于保证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从而进行劳动并获得劳动收入。我们在同许 多下岗失业劳动者交谈时,他们儿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 在企业工作多年,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我们老了,重新寻找工作的能力乂 有限,而企业亏损或破产倒闭,要我们自谋生路,那么过去的老帐应该怎样算?事 实上这是对劳动关系明确提出的补偿要求。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绝不应当视之 为无稽之谈而置之不理,在劳动者下岗失业时应当对他们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 具体办法可以采用一次性清算,如广东省实行的一次性工龄买断”的办法,也可 以采用分期支付的办法;既可考虑用货币形式支付,也可考虑以国有资产的债权、 股权甚

16、至住房等非货币形式支付。或者在职工自愿参加的原则下,将这部分资金 适当集中建立一种基金,用于失业劳动者的培训、为失业者自我雇佣”的开业提 供贷款或为他们到银行贷款提供抵押、担保等等。我们认为,实行这一办法至少 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增强失业劳动者再就业的经济能力(如失业者可以使用这 部分货币实现自我雇佣”,也可以使用这部分货币投资入股,在“股份合作制” 企业实现再就业,等等);其次,可以解决部分下岗劳动者事实上已重新就业,但仍 在原企业领取一定数量收入,企业的压力事实上并未减轻的隐性失业”问题。需 要指出的是,我们绝不能把这种对劳动关系的清偿视之为国有资产流失,从理论 上讲,这只是取之于民,还

17、之于民”。3. 7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数量,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规范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 和使用。U询,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过低(企业上缴部分及职工个人交纳 部分合计只占工资总额的2%-3%),因此,应当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收缴比例,特 别是应当把交纳失业保险金通过法律程序规定下来,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应当交纳, 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同时,也应当增加政府对失业保险基金的投入力度(政府应当 增加对失业保险基金投入力度的理论依据与上述关于对劳动关系清偿是相同 的)。在此基础上,应当扩大失业保险金的覆盖范围(H前许多地方只对儿种特殊 类型的失业人员发放)。在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上,应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 止基金时常被挪作他用的现象发生。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劳动者从整体上看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大家的整 体利益、长远利益是一致的。只要我们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把 我国的失业控制在合理、必要的程度内,并发挥失业的积极作用。参考文献1刘长明等失业:需要重新透视的经济社会现象新华文摘,1997(11):5321997(4) :273 ,1997(90):184鲁士海.再就 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环.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85) :305国家计委课 题组九五期间劳动就业形势与对策课题研究报告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7作者:张陆张江陈元刚周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