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53412196 上传时间:2022-02-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更多资料请访问.()更多企业学院:/Shop/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Shop/40.shtml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Shop/38.shtml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Shop/39.shtml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Shop/41.shtml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Shop/44.shtml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Shop/49.shtml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Shop/42.shtml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2、13920份资料./Shop/43.shtml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Shop/45.shtml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Shop/46.shtml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Shop/47.shtml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动态监控管理系统 河北理工大学 李志2006年6月28日、八、亠刖言经过近30年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已经建成约 30亿平方米。这项彻底改观了我国城市形象的巨大成就在显着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水平、改善 人民生活方式的同时, 也为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 环境保护实现新的跨越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

3、 因此,尽快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 以节能降耗为基本目标的 城市集中供热集约化运行模式的任务就成为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以完成城市集中供热基础建设为特征的过去 30 年集中供热发展,我国供热 运行管理从理论和技术这两个层面都基本套用了供热系统的静态设计理论体系 和相应的技术方法。 实践证明, 应用这套静态设计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是不能适 用于真实动态运行供热过程的。 根据我们亲身参加的数千万平米供热网调节运行 的体会以及对部分热网运行的调查了解, 困扰热网科学化运行管理的 “热网平衡 问题”普遍存在。而引发“热网平衡问题” 的根源正是出自热网静态设计理论派 生的所谓“在流量平衡基础上的温

4、度管理方法” 。在这种不断改头换面的理论方 法指导下, 几乎所有探索节能供热的部门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 物力,从每年供 暖的第一天起就对热网展开不停的调整,直至供暖的结束,结果仍不尽如人意。 最终只能无奈的实施在热网不平衡情况下通过增加供热量缓解与不热户的供需 矛盾。这种在“三个被迫”压力下的供热(不热户被迫投诉、供热部门被迫增大 热源、过热户被迫开窗) 最终导致了能源的大量浪费, 增大了供热成本, 把供热 部门推入了进退两难的被动。 因此,建立热网运行管理的动态平衡运行理论方法 实际上就成为热网实现节能降耗科学化运行的关键问题。我们在2005 年提出了“基于线性系统理论的热网平衡方法研究”

5、,经过 05、06 取暖季在乌鲁木齐房产 局供暖所 120 万平米供热系统运行的跟踪实验表明, 应用周期供热量调节热网平 衡的方法不仅是一个理论上可行的方法, 而且也是一个便于操作使用的方法, 它 很好的解决了这个困扰供热界多年的难题。我们先后参与的 20 多个供热网的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实践表 明:在正确的运行管理理论指导下, 在可靠和完善的全网热量计量的基础上, 充 分发挥计算机可以实时完成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功能; 可以快速完成对大量 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决策功能以及对多个设备进行实时控制的计算机综合能力, 热 网计算机监控系统完全能够胜任热网科学化管理的工作, 甚至起到单凭人力

6、难以 完成的细致和准确作用。 特别当把热源和热网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交给计算机管 理后,它的可靠分析决策与控制能力会强有力的支撑起节能降耗的科学化管理。 2005-2006年取暖季我们在乌鲁木齐房产局供暖所热网运行的“锅炉热网统 一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以节煤 24、节电 27、单耗供热下降为 0.56GJm2 ( 183天供暖)的初步运行成果充分说明了只要把科学正确的运行和管理理念与 具有时代特征的计算机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 供热计算机系统就会对动态运行的 供热实行动态的规划和决策管理, 从而把我们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科学供热推向 前进,引向深入。1、节能供热的基本规律在 2002 年颁布的国家标

7、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 中明确规 定了具有冬季供暖条件的居民室内温度为16C -24 C。(供热界普遍执行16C-20C)。显然,这个标准的颁布实质上已经原则确定了冬季城市供暖一定要看 天气论供暖的基本供暖方式。 也只有看天气论供暖才有可能实现居民室温经常保 持在一个稳定而舒适的范围。 同时,这个标准也明确了节能供热的相关方向性内 容,大力推行节能建筑, 大力推广节能保温材料, 减少供热管网损失, 提高热源 热效率等等都是节能供热应当考虑的重要内容。 因此,在我们执行看天气供暖这 个基本供暖方式时密切关注相关节能成果的发展, 并且作出相应的调整, 将会对 节能供热产

8、生良好的效果。我们认为,看天气供热实质上可以进一步明确为看每一天的天气供热。 我国 北方室外气温的变化实际是受两个天气变化规律的支配。 一是以年为周期的四季 气候变化,这个规律会造成室外气温的变化范围在冬季严寒地区最冷时下降到零 下30-40C。京、津、唐地区下降到零下 15C左右。因此,这个规律对室外气 温变化的影响是一个温度变化范围大、但变化缓慢的长周期过程,平均到每1天的影响,气温变化都不大于 1C。但是应该重视的是,影响室外气温变化的另 一个规律是日复一日的昼夜温差变化规律, 这是一个以天为周期、 温差变化约为 10C左右的高强度短周期影响过程(不计短时寒、暖流袭扰)。唐山市一周环境温

9、度实测曲线( )图一、唐山供暖季一周环境温度实测曲线计算分析表明,昼夜10C温差变化在初、末寒期要求昼夜供热量有 40%左 右的差别,在严寒期也有 20左右,(因各地计算温度不同而不同) 。因此,执 行看天气节能供热方式就必须要立足看当天气温变化进而区分昼夜温差的对应 供热方式。 而初寒、严寒、末寒的大规律环境温度变化对于供热的影响则反映为 对昼夜供热量平均值的缓慢微量调整。因此,对于经常的环境平均气温变化不大的天气情况, 其供热过程可以用以 下周期函数表示 (一个取暖季可看作由多个相邻稳定的天气区间和突发的寒、 暖 流区间组成)(1) 式中气温变化不大的相邻几日供热周期函数时间变量周期 =1

10、 天周期数 =0、1、2、3 根据环境气温变化确定的供热量函数的计算式可由下式( 2)确定,(2)式中一一在一天中的实测环境温度或预测环境温度 C设计室内供热温度 C, 设计计算温度热指标供热面积进一步明确和强调这种供热思路正是针对目前大多数供热部门正在执行着 与此相反的思路,即用一个照顾每天夜间低气温的稳定供热量完成每天的供热, 而忽略了每天都有10C温差的变化。特别当连续多天气温变化不大的情况,相 应的供热量也不分昼夜, 保持不变。 显然,这种貌似合理的平稳供热方式是不把 太阳当回事的粗放供热方式。 尤其在热网不平衡情况下, 热源被迫升温, 再叠合 这种不分昼夜稳定供热的方式, 引发大量能

11、源浪费是必然结果。 这种供热方式在 热电联产供热系统中尤为突出。2、关于热网平衡调节的理论和技术问题我国城市集中供热普遍采用热源质调节供热方式。 显然,当热源管理立足于 根据昼夜气温变化调节供热量时, 热源供热过程将实施如式 1 给出的周期供热过 程。热源的供水温度、 回水温度也将相应的呈现为经常变化的状态。 由于热源的 供热是依赖于循环水的流动把热量输送到各个热力站和热用户的, 因此,热源供 热量的变化过程在各个热力站和热用户端观察,就会在时间上产生滞后的差异。 在离热源较近的用户能够较早的感受到热源供热量的变化, 而在远离热源的用户 则要延迟一段时间才会开始这个过程。 因此,通过比较各热力

12、站的供热温度进行 平衡调节的方法就失去了比较的基础各热力站的温度在每一个瞬时都可能 是不同的。根据“基于线性系统理论的热网平衡方法研究” 推导建立的热源与热用户基 本供热关系式可以给出描述热源与各热力站的供热方程组 (3),即供热网的动态 运行数学模型。(3)式中第 i 个热力站收到热源的热量函数热源的供热量函数从热源传输供热量到第 i 号热力站的时延时间第 i 号热力站得到的热量与前推时间热源供出总热量的比例系数时间变量热力站编号变量热力站总数由该供热方程组可以看出,各热力站在任何一个时刻得到的热量、分别对应了由当前时刻向前推不同时间、的热源供热量、。并且 热力站从热源得到热量的份额大小由比

13、例系数、确定。显然,热网的热 力平衡问题就是要通过选择合理的热力站设备和选择调整一、 二次网的运行参数 最终确定一组合理的比例系数、 、,使得各热力站能够根据自己所辖供热 面积的大小得到相应热源供热量的合理份额。因此,由方程组(3)可以得出热网平衡判别式: 在确定了从热源传输供热量到各热力站的延时时间基础上, 通过 实测热力站当前时刻供热量与前推时刻的热源供热量就可以计算确定各热力站供热比例系数、由于按供热面积收费供热方式决定的供热比例系数可以由各热力站所占面 积和总供热面积的比值确定。 (考虑到节能建筑因素,这些面积也可按当量面积 计算) ,5)因此,各热力站的供热平衡可以通过比较与是否相等

14、, 确定。如果 =,贝y该热力站得到的供热量是希望的供热量; ,则,该热力站供热量偏大;( 6),贝 ,该热力站供热量偏小。各热力站的平衡也可以通过下式( 7)由各热力站单位面积供热比例份额相 等确定:(7)式( 6)、式( 7)给出了热网平衡判别式,根据该判别式,可以方便的确定 分布在热网各处热力站的平衡情况。显然如果当某个热力站偏离了热网平衡状 态,那么就有:,( 8)式中 第 i 号热力站偏离平衡的偏离比例由该偏离比例 可计算确定出热量偏离量 为:(9) 因此,进一步可以根据该供热偏离量确定热力站的供水流量调节方向和大 小。由上述分析可见,实现由多个热力站组成的热网平衡分析和调节必须要在

15、准 确掌握全部供热网的管道信息和所有热力站及热源的流量、 热量测量值情况下进 行。特别麻烦的是在平衡调节过程中, 由于各热力站流量可能需要反复调节, 各热力站延时时间、也会跟随变化,需要反复的在线动态计算分析和确定。 显然这种繁杂的工作交给热网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是合适的。在“基于线性系统理论热网平衡方法研究” 中得出的依据周期供热量调节热 网平衡的方法, 是建立在供热管网情况不能准确掌握的前提条件上。 该方法利用 了节能供热具有近似以天为周期的特点, 根据实际测量的热源供热量和各热力站 的供热量确定了热网平衡的分析方法和调节方法。 该方法首先认定在一天里热源 供出的总热量与各热力站供出的总热量

16、相等 (在实际使用中应考虑热损失) ,即:(10)式中 第 i 个热源供热量第 i 个热力站供热量任意计算时间终点周期 T = 24小时热源个数热力站个数 该式(10)表明,这个等式成立仅与从任何一个时刻向前追溯一个周期 (24 小时)的累积热量有关,各热力站的延时特性及时延时间不会影响分析和计算。进一步可以给出热力站的热力平衡判别式:(11)式中:一一第i个热力站的供热面积由上可知, 由式(11)确定的热网热力平衡判别式由于采用了一天的累加热 量表示,因而热网供热的延时特性也不影响计算。当然,应用式( 10)、(11)的 前提条件是把供热过程可以看作周期变化的过程或近似周期变化的过程。 这种

17、平 衡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应对不能准确掌握供热管网信息, 因而不能准确确定各热力 站时延量的应用情况。 应当注意应用式 (11)的方法由于采用了一天的累计供热 量,因此比较由式 (6)、(7)直接使用实时量和计算量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和 可靠性。3、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动态监控管理系统创建以节能降耗为目标的供热运行计算机动态监控管理系统是供热界多年 探索建设的技术进步项目。但由于多种原因,例如:供热理念的科学化问题、热 源的可控性问题、热网平衡的调节理论和方法问题等诸多技术问题,以及计量、 控制元器件的适用性等设备问题都可能导致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无法完成对供 热主体任务的有力支持。

18、这是我国许多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只能用于数据采集或 其它日常管理工作,而未能形成对供热主体任务起到主力军支持作用的原因。因此,我们在这里首先明确了我们创建的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是以实现节能 降耗科学供热大目标作为中心任务的监控系统。其突出之处在于它将贯彻立足当 天天气变化实行供热负荷相应预报、规划和调节的科学供热思想;进一步它将贯 彻新的科学平衡理论方法,解决对应热源变负荷运行情况下热网平衡调节的难 题,执行在热量平衡理念下的动态分析和调节决策及提出指导性建议;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它还可以包括对用户网(二次网)提出调解控制的内容,完善 热力站无人值守的供热模式。因而我们进一步定位了这套计算机系

19、统应该成为节 能供热运行的主力军性质。由上述对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总体功能的要求可以看出我们的建设理念是: 突出供热一盘棋的热源一一热网统一调度管理理念,决不允许任何一个热力站游 离于这个统一管理的框架之外自行其事。 这是由于任何一个热力站(甚至站下一 个分支)的调节都会对集中供热整体造成影响,任何一个热力站供热效果的不理 想都可能引发热源的大幅度升温而破坏“看天气供热”这个节能降耗战略运行思 想的正常贯彻执行。图二给出了我们建造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总体方框图硬件系统监控中心软件系统热力站软件系统用户服务管理系统用户入网管理系统用户收费管理系统I一 通 自动报警 控制调节 数据采集热源经济分析地

20、理信息系智历史数据查眄用户管理诊断与报j警H网络发布与通I分析与控3数据采集与报表预报与规划用户室温检测通讯网络热源监控系统热力站监控系统环境温度检测监控中心图二、集中供热整体解决方案方框图由该图硬件组成可见,在大结构上,监控系统将热源监控和热力站监控以及 环境温度和用户温度的检测与监控中心统一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强调了这套监控系统跟随天气变化的统一调度管理理念。另外在监控中心软件系统的配套问题上 也突出了围绕当天运行的事前预报规划,并且在实时数据采集功能中突出了动态 运行的平衡分析和控制以及事后对供热的经济分析。 这就构成了监控中心软件的 核心部分。它们的主要目标是:平衡热网、看天气供热。关于

21、其它功能软件则用 于为方便上述主体任务的完成而配置。而对于热力站的软件建设,则主要任务是 确保数据采集和执行控制任务的可靠完成,这种功能配置也体现了调度中心集权 管理的供热监控系统建设理念(热力站监控系统也有脱机独立运行能力)。另外, 考虑到供热部门的多方需求,该系统还包括了用户管理等系统。图三是该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图。二次网分支一一实现各分支单位面积周期供热热量平衡图三控制策略图由图三可见,该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控制策略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在热网动态运 行平衡基础上的热源看天气供热节能运行思想的具体方法内容。4、关于热源控制系统根据当天气温变化的动态供热节能供热理念,在热网运行的动态平衡得

22、到保 证之后,能否根据式(1)和式(2)确定的供热量实现跟随供热就成了夺取节能 成果的关键。对于集中锅炉房供热系统可以很方便的对应任何环境温度通过调节 锅炉的给煤量供出所需要的供热量。(12)式中一一锅炉燃煤量锅炉供出的热量锅炉燃烧效率燃煤的热值对于实际由多台锅炉组成的热源,只需要注意运行的每台锅炉尽可能工作在 其高效率工作区即可。当然,在实际供热运行中,为了确保锅炉的高效率稳定运 行,通常可以把由式(1)确定的供热量连续变化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稳定负荷过 程替代。值得提及的是,我们的锅炉输出供热量是以锅炉供出的热量来表示的(功 率),而不是大家习惯上采用的供、回水温度表示方法,这种用供热量表示的

23、集 中供热不仅使我们可以直观的掌握当前的供热幅度和环境温度的对应性,而且也有利于前推到对应的燃煤量进行效率分析和经济核算。另外,我们认为用锅炉供 出的热量,以及用各热力站供出的热量来管理供热,是还原了供热的本质表达, 它改变了过去由于不具备热量计量能力而被迫采用的温度管理方式,使得供热管理脱去了温度管理的神秘化供热外衣。(关于锅炉(链条锅炉)的自控系统的介绍由梁大为总工专门主题介绍,这里不作重复说明。 ) 这种看天气供热的节能运行方案对于热电厂作为热源的供热系统由于受到 热电厂稳定发电量的限制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 我们今年将与梅河口热电厂的同 志们对这个问题在其供热面积 200 万平米的供热网

24、上展开联合研究。 我们希望通 过这项研究能得到一些有利于热电联产实现节能供热的新成果, 从而对这种主体 供热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热电联产供热占总供热面积的60以上)。5、关于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基础建设计量 前面我们对建立的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从运行理念、 系统构成、 平衡理论和 方法、运行分析、 热源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论证, 这些内容是重要 的,它们构成了我们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灵魂、 大脑和身体的主体, 我们只要 再给它配备可靠的手和眼睛,它就可以成为我们科学供热的得力助手。18年前我们对弯管流量计研究起因于供热, 18 年后我们的研发成果已经在 供热界数十个热力公司得到应用

25、,连续运行时间最长的已有 10 几个年头。据我 们了解能够大范围装备长时间支持供热运行的流量计到目前为止只有弯管流量 计做到了。 它已经真正成为了供热行业的可靠助手。 当然,这主要应当归功于它 具有的那些本质优良的特点: 无附加压力损失、无插入件具有极高的运行可靠性、 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稳定而且多年运行重复性好等。根据对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建设的目的和运行分析要求, 我们建立的供热计 算机监控系统是一套全数字化的热量管理系统。 因此,选择合理可靠的流量和温 度计量是非常重要的, 它不但决定了供热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而且也 决定着管理的精度水平。 因此,我们推荐配套的流量和温度计量设备

26、是弯管流量 计和 Pt100 A 级铂电阻模式, 其测量精度可由下式计算确定(13) 把弯管流量计和 Pt100 A 级铂电阻的准确度代入即可计算出热量管理的准 确度水平为式中流量准确度为 1 级,温度准确度按 Pt100 A 级铂电阻最大误差限 0.15 + 0.002fC计算,供水温度按100C、回水温度按50C计算。实践已经证明, 在这些计量设备和技术的支持下, 我们的计算机监控管理系 统可以在热量准确度为 2的高水平计量基础上长期可靠运行。 另外,关于控制设备的选择, 我们认为应用性能可靠的电动调节阀门和分辨率高 于 0.1Hz 的变频调速设备即可满足我们锅炉控制和热网调节的需要, 对于这些设 备的确定最重要的配套原则是长期工作的可靠性。上面我们较全面的向大家汇报了我们近年来和供热界的朋友们共同探索对 城市集中供热走科学化道路的总结。 我们希望, 通过我们向大家的汇报, 引起大 家的共鸣, 以便于我们能做得更好, 更好的为大家服务! 错误和不当之处, 请批 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