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45007196 上传时间:2021-12-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 课时计划,俗称“教案”。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应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人物的情感,弄清楚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箱钥匙交给娃丽。 2.会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二、自学 出示自学提纲: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2.爸爸为什么让哥哥把信

2、箱钥匙交给娃丽? 3.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什么? 三、反馈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逐一交流以上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相机进行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尤其是对第三题的处理要让学生说心里话,各抒己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四、总结 1.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些什么? 2.再读你最喜欢的部分,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表达。 五、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案点评: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内容引人入胜。一封被邮递员投错的信,哥哥哥什提亚把它丢在台阶上,妹妹娃丽却冒着风雪把信送到了收信人手中。这篇教学设计示例设计了一课时,主要以学生朗读课文为主,在

3、反复朗读中去体会情感,把握内容。 探究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自排课本剧表演。 2.以小组为单位,举行辩论会,针对哥哥与妹妹的不同表现,发表各自不同的观点。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2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预习了课文(板书课题),这个试验是谁做的,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的?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连起来说一说。 指导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 注意正音:着地违背的确固执 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提出自读要求,学生自读。 练习把课文读流利。 画出你最受启发的句子,想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小组交流自读情况。 全班交流。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流利。 说一

4、说自己受到的启示。如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或者人们身上各有什么不同的启示。 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随机解决问题,有价值的问题留待下一课时。 如,当时人们为什么那么信奉亚里士多德?(可补充介绍亚里士多德的伟大成就,确实值得人们敬仰)伽利略是怎样思考才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的?伽利略试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到比萨斜塔上做公开试验? 巩固生字词 指名读生字,自主记忆字形。 指导书写:辩(注意中间是言字旁)奉(下面是两横)妄(上面是亡,不要多点)执(右边是丸,不要少点)释(右下边不要多一横) 抄写生词。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合作研讨 (出示插图幻灯片)这就是意大利闻名世界的比萨斜塔,年轻的数学教授伽

5、利略要在这里做试验,楼下是想看他出丑和围观议论的人们,当然也有记者。在这个名垂千古的试验中,你是想扮演做试验的伽利略还是做见证现场的记者?(学生自由选择) 请大家认真研读课文,思考:如果你是记者,应向伽利略提什么问题?如果你是伽利略,有可能回答什么问题,怎样回答?在文中勾画重点语句,并在空白处进行批注。 同一组中扮演相同身份的同学互相交流: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回答才更加严密。 全班交流,深入体会(推选代表进行采访,同样身份的同学可以补充) 您是怎样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话有错误的? 我先假设他的话是正确的,但是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觉得无法解释,所以产生了怀疑,又经过反复的试验证明他确实错了

6、。 你能不能更简单明白地说一说“一个事实,两个相反结论”的意思? (引导学生共同研读第三自然段,以公式法、图示法、描述法等进行说明,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您的试验已经成功了,为什么要到比萨斜塔上来做公开试验呢? 因为人们过于崇拜和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置疑的真理,但他的话的确有错误。而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盲目迷信只会阻碍科学的发展。我要通过公开试验来让人们改变观念,那就是不要盲从,要追求真正的真理。 (教师指导:当时人们是如何信奉亚里士多德,又是如何讥讽伽利略的呢?请同学们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并适时引导学生理解“胆大妄为”和“固执”) 通过采访,你对伽利略

7、有了怎样的认识?(不迷信权威,执著追求真理,为了科学勇于献身等) 受到启示,延伸课外 到底实验结果怎样呢?(演示课件,范读最后一段,并出示最后一句话) 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全都是对的。 指名朗读这句话,说出自己的理解并读出来。 (突出“才”字,人们原来一直信奉亚里士多德,直到伽利略登上斜塔,仍在说他“胆大妄为”,直到看试验后才恍然大悟; 突出“大”和“全”,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伟大的哲学家,也有说错话的时候,更何况常人。所以不要迷信任何人,应该追求的是真理)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本课给自己的启示。 现在,如果老师把课文题目改成两个球同时着地,你认为可以吗?请课下仔

8、细研究,并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四年级下册语文25课教案3 一、目标: 1、教育: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2、教养: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读书能力和质疑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三、教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四、准备:家庭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 五、过程: (

9、一)复习: 1、齐读课题。 2、请用段意归并法简单说说全文主要讲什么? (二)学第三段。 1、教师边指图边感情引入:是的,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学生默读,抓重点词质疑,教师归纳具有深究性的问题。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一直”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 3、引出学习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联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个问

10、题:(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 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 b、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c、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三)学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用划句子。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他们肩上.保持平衡。”用简短的语句,形象地描画出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的样子。(登山姿势的特点) (2)“他们走的路线.扁担换一次肩。”(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出示几幅学生画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分辨对错。依据课文说理由。 2、老师小结:边读文字边想象,动手画图,也是一种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图说话(挑山工登山的特点),内化语言。

11、4、引读: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5、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指名读第二节,边听边想,交流。 6、过渡:对此,我觉得很奇怪。我的疑团是怎样解开的?课文讲了我和一个挑山工4次相遇,经过了解,终于解开了不解之迷。 (四)学第二段 1、快速默读,我和挑山工在哪4个地方相遇?用()括出。并且找出表现我们和挑山工速度变化的句子,用划出。 老师小结:这几次相遇,每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超过了挑山工,但结果又总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们前面去了?这使我感到很惊异,所以走过去跟他交谈,挑山工的哪些话解开了我的疑团,用划出。 3、汇报后,请抓住重点词提问题

1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提的问题(“随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为什么一步踩不实不行?“耽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4、教师贴出写有道理的字条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 并指着小结: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五)回头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从泰山回来,我就画了这样的一幅画,(指挂图)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幻灯(文章末句和学生质疑的3个问题) (1)“它

13、”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什么?第二个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2)教师:体会到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启发,所以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让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师小结:边读边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样是重要的读书方法。 3、“一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这样处理起强调作用,强调什么? 5、教师:对,这种精神不但需要它,老师同样需要它,同学们更加需要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指着写有道理的字条讲) 6、教师指着“一直、因为我需要它”小结:围绕写作目的精心用词造句。 (六)质疑。 (七)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试用“耽误、朴素”造句。 3、背诵第五自然段。 板书: 4挑山工 挑山工游人 沉甸甸没挑子 路程长一条道 速度快落在后面 一个劲儿走玩玩闹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