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改进策略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4353479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用社(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改进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改进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改进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改进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改进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改进策略创新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也是农村信用社应对激烈市场竞争、提升社会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我们以为例,在认真总结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经验的基础上,力求客观阐释当前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并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强政策引导、强化协调机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推进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相关对策建议。一、省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的成效及做法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农村信用社以“解放思想、创新求变”为引导,创新服务理念、服务体制、服务机制、服务手段、服务产品,着力改善和加强金融服务,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 一是金融产品日益丰富。自2005年省联社成立以来,全省农村信用社开发了信贷产品二十多种,并推出了金融咨询、代收代付、“银银自助转帐”、“银基通”、“一本通”、“手机银行卡”、代理、保管箱、票据、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农村信用社业务品种日渐丰富,业务范围逐渐扩大。 二是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的拓展和业务的创新,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蓬勃发展。截至2008年12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6352.0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793.9亿元,存贷款总额在省内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二位。 三是收益结构持续优化,经营效益大幅攀升。通过持续的业务创新活动,全省农村信用社传统业务收入的比重逐步降低,创

3、新型业务收入大幅提高,初步实现了业务结构的转型和收益结构的多元化,全省农村信用社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也得到了快速提升。2005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账面利润7.36亿元,结束了长期亏损的局面;2007年实现账面利润36.61亿元、经营利润81.34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加39.91亿元和71.22亿元,经营利润比2004年增长了703.75%。 四是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品牌形象逐步提升。截至2008年12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42.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61.74%,贷款惠及中小企业4.2万户,带动了392万人就业,有力地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各级党政、社会各界

4、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全省农村信用社推出的订单农业贷款、小企业联保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信贷创新产品,已发展成为备受“三农”和中小企业青睐的特色品牌,这些内容丰富的业务品种不仅吸引了大量客户,同时也扩大了农村信用社的品牌效应。实践证明,在推进业务创新进程中,农村信用社必须坚持“以创新意识的培育为先导,以体制为保障,以机制为动力,以技术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目标”的工作思路,才能取得成效。1.培育创新理念,增强创新意识。 一是省联社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业务创新工作,并将“高起点、大思维、全方位”的服务观念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在年度工作会议上多次强调业务创新工作,要求各级农村信用社依托自身的

5、优势,以创新、求变为突破口,发扬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全方位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业务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是组织辖内业务骨干到商业银行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使其熟悉、了解和掌握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和创新经验,提高员工的业务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是开展方式灵活多样的培训,激发员工的创新兴趣,培养员工的创新思维,发展员工的创新能力,训练员工的创新技能,为培育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及时总结创新经验,宣传推广创新典型,在全省农信系统内营造“争先创新”的氛围。为及时总结交流各联社业务创新经验,省联社分别于2006年、2007年组织召开业务创新研讨会,介绍辖内

6、联社创新性金融产品及其工作经验;2008年9月,省联社又组织召开了全省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经验交流会,对在支农产品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联社进行表彰。2.建立完善组织体系,加强业务创新的组织指导。 一是成立业务发展部,专司指导、推动、组织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整合、规范和优化及金融创新工作,同时要求辖内各联社完善业务创新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集中高素质人才进行产品开发和业务创新,在全省农信系统建立起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协调、分工负责、整体营销的业务创新组织体系。 二是成立了以省联社主要领导为组长,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辖内联社业务骨干组成的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组,并拟定了业务创新相

7、关工作制度,积极引导基层农村信用社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三是多渠道、多层次引进掌握关键技术、曾有突出业务创新业绩的高层次研究开发专家和团队,建设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为推动业务创新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3.建立健全创新机制,激发干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一是加强与政府机关、商业团体、社会中介、公用事业单位、工商税务、信息服务机构等单位的联系和合作,逐步形成了推进业务创新和防范风险的合力。 二是建立联席会制度、定点联系制度和客户经理制度,不定期总结和交流创新工作经验,研讨业务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客户对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重点

8、为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政策、信息、科技、资金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三是建立业务创新工作考评机制,加强对各地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工作的考核和督促,并通过完善业务创新激励机制和奖励制度,提高员工参与业务创新的积极性。4.完善科技手段,为业务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推进支付结算体系的建设,相继建成并接入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金融结算服务系统,实现了资金跨地区、跨系统实时到账;在全省通存通兑的基础上,接入全国农信银系统,实现了与重庆、湖南、湖北等10多个省农村信用社的通存通兑。 二是全面启动和稳步推进全省数据大集中工程,为全省农村信用社开展业务创新搭建统一的技术平

9、台。 三是积极推进银行卡系统建设,发行了全省统一品牌银行卡珠江平安卡,为广大农村地区居民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现代化的支付结算工具。截至2008年年末,全省除梅州地区以外,其它发行珠江平安卡的81家联社已成功上线,并累计发行珠江平安卡89万张。经过几年的努力,省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服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初步实现了业务处理现代化、服务手段自动化、结算渠道多样化,为业务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5.以市场为导向,主动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 一是在研究和分析农村市场主体金融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单一功能产品进行改造和创新,研发具有差异性、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如,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企业(商户

10、)联保贷款、农信易中小企业贷款、农信三宝组合贷款、订单农业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城乡居民楼宇按揭贷款、仓储质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进口设备按揭贷款等。 二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整合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等信贷要素,推出贷款业务与结算服务相结合、贷款业务与国际业务相结合的新产品以及产业链条组合产品、循环授信特色产品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三农”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探索权利和现金流质押等新的担保方式,对中小企业贷款客户陆续推出仓储质押、应收账款质押、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拓展农户联保贷款领域,将农户之间的联保方式延伸到农户与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组成

11、各种形式的联保体。二、当前农村信用社金融业务创新面临的主要障碍从省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创新实践来看,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整体仍然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是创新类型单一,吸纳性多,原创性的特色金融产品少; 二是创新范围狭窄,创新资产类产品少,负债类产品多; 三是创新业务的投入产出比例倒挂,效益性不强。造成以上结果的因素很多,除了农村信用社自身基础较差、人才缺乏等原因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体制不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政策不配套等都是制约农村信用社业务创新的主要障碍。1.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创新环境差。长期的二元经济格局抑制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业务创新

12、的成本大,收效低。 一是法制环境差,逃废债问题突出。目前,农村金融体系法规法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法规建设落后,法律执行成本相对高,这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道德风险较大,逃废债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业务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信用环境差,征信体制不健全。我国的农村长期处于自然经济之中,信用记录缺失,征信体制不健全,这不仅给新业务的拓展带来较大的信用风险,而且致使农村信用社金融新产品在定价上面临“高低”两难的选择:定价过高难以达到支农的目标,而且还不利于新业务的推广;定价过低则会导致难以弥补信用风险所造成的潜在损失,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长远发展。2.农村信用社多级法人体制,难以

13、形成系统优势。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扎根“三农”,了解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的变化,但是,当前的多级法人体制难以形成农村信用社的创新合力,加大了新业务、新产品的开发成本,难以形成系统优势。 一是新业务产品的研发费用高,而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承担了过多的历史包袱,单个农村信用社的经济实力有限,难以支撑庞大的研发费用。 二是农村信用社人才缺乏,难以满足新产品开发的智力要求。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村信用社的员工队伍老化,懂业务、懂技术、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不足,无法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对金融业务开发的要求。 三是多级法人体制不利于新业务的推广。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aymond Vernon(196

14、6)所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产品有其自身的生命,一般都会经历开发、引进、成长、成熟和衰退五个阶段,只有通过在成熟阶段的规模效应,产品才能获得生命,才能弥补开发成本,取得较好收益。但是在目前的多级法人体制下,新产品、新业务的推广面临着较大的体制性障碍,规模效应差。3.协调机制不健全,协同效应差。 一是系统内部协同意识薄弱。农村信用社长期偏安于一隅,拘泥于地方经济,存在延袭传统业务、个体之间缺乏相互的沟通和学习,面对新需求新业务缺乏敏锐度等问题。 二是与相关行政部门间的协调机制不健全。目前,虽然“三农”问题已经是各级政府和部门关注的焦点,也出台了一些支持“三农”、支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政策,

15、但是由于政出多门,甚至出现了一些相互抵触之处,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无所适从,政策和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难以发挥,使得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创新的支农成效大打折扣。4.金融监管的“一刀切”,压缩了农村信用社的创新空间。农村信用社与其他商业银行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市场,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也有着较大的区别,面对新农村建设的新需求,客观上也要求农村信用社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和速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这就需要进一步改进对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监管模式和监管标准,区别对待,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以拓宽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的空间。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所执行的监管政策和监管标准,农村信用

16、社不仅面临着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的标准,甚至在一些新业务的拓展上还受到歧视性的待遇,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创新积极性,客观上压缩了其创新的空间。三、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金融业务创新的对策建议l 1.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凝聚系统优势。 一是充分发挥省级联社的作用,积极探索农村信用社的法人体制改革,整合农村金融资源,加大科技投入,构建符合现代金融创新要求的数据平台和电子科技平台,并以此为核心打造全省农村信用社的金融产品研发中心,做好产品研发和储备。 二是优化产品创新机制。构建和完善以交流机制为手段、以考核机制为依托、以激励机制为保证的系统内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机制,激发员工队伍对新产品开发和新业务推

17、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实施人才战略。以现代金融为标准,加大对高端复合型人才的引入力度,构建人才储备库,打造符合现代金融要求的创新团队。l 2.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体系。 一是积极发挥市场力量。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通过进入门槛的放低,积极引入各种经济主体组建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强化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在“鳗鱼效应”的影响下,激发农村信用社金融产品推广的积极性和效率。 二是强化政策法规的引导作用。作为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主体,市场化改革的趋向决定,农村信用社提供什么样的金融产品,往往是建立在是否具有经济收益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以社会效益为标准,因此,政府在相

18、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协调,通过放松利率管制等政策来引导市场,给予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以更大的支持。l 3.强化协调机制,形成创新合力。 一是强化农信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协调。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契机,强化内部的信息交流机制,积极推进系统内业务合作和交流,优势互补,降低农村金融产品研发的费用,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业务创新的空间。 二是强化政、农(企)、银三者之间的沟通机制。近年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于此,应强化支农主体之间的协调效应,理顺政府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机制,通过政策倾斜,引导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农村金融产品的积极

19、性,努力挖掘农村金融资源的支农潜力。l 4.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保持农村金融产品研发的持续性。 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信用评估体系及农业贷款担保机制,构建多层次担保体系。完善现行农业贷款担保体系,简化担保贷款手续、改进担保方式,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财政和民间资本相互分工、各得其所的农村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二是构建多层次农村保险体系。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完善各级政府财政、税收、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政策性保险公司的组建工作。同时,积极鼓励组建商业性农村保险公司,增加农村保险供给主体。当前可以考虑依托农村信用社,通过市场化的运作,由各地农村信用社参股组建商业性的农村保险公司,分散产品创新的风险,进一步增强其服务“三农”的能力。l 5.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优化创新环境。 一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征信评估系统。通过征信系统的完善,积极推进“三信工程”(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建设,完善农村个人、农户和企业的信用档案,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引致的道德风险,降低金融产品开发中的隐含成本。 二是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的法律法规。通过政策引导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通过法律完善保护金融产品开发者的合法权益,使创新活动规范化、有序化,降低创新的社会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