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309963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物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物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物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教案内容简析初中物理中的惯性是“运动与力的关系”知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又与实践知识紧密相联,明确惯性概念,理解惯性现象,是学习运动和力的关系乃至整个力学的基础。惯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但实际中,由于许多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发生改变,这影响了惯性的显露,干扰了人们对惯性的正确认识。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惯性”时,认为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才具有惯性。另外,基于初中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初中物理“惯性”教材中没有安排“决定惯性大小”的内容,学生在解释惯性现象时,往往会经验地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也大。为此,教学过程中,

2、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惯性概念,并让他们了解惯性的大小因素,是“惯性”教学的难点,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目标定位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一节中包含认识惯性、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两部分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惯性现象很多,但惯性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惯性现象的感知,才能使学生领悟惯性的内涵。基于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惯性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惯性现象。(2)会解释简单的惯性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方法阐释 物理是一门培养、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实验、讨论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分析、对比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会用惯性概念解释现象的目的。同时在设疑激趣、情境创设、生活体验、语言交际、激励评价等活动方式,更要完整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以此来提高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运用层次和效果。教学流程 环节一 视频导入新课引入:(多媒体演示)在一辆公共汽车里,人很多

4、,突然前面有个小孩横穿马路,司机一个急刹车,后面的男青年撞到了前面女青年的身上,“瞧你这德性!”“不,是惯性!”车里一片哄笑。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惯性。【设计意图】生动的视频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会带来良好的视觉冲击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调动起来,进入美妙的惯性学习。环节二 惊奇实验展示,感悟静止物体惯性1、精彩展示课前我选出6个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两人一组,提前练习如下三个实验中的一个,课上让他们精彩展示。(1)将纸条压在玻璃杯下,猛然抽出玻璃杯下的纸条。(2)将八个象棋叠起来,让两个学生展示迅速击打最下面一枚棋子的实验。(3)在装有水的杯子上放一硬纸片,纸板上放一鸡蛋,迅速击打鸡

5、蛋下的硬纸板实验。2、问题导引这几个实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启发引导学生从水杯、落下的棋子和鸡蛋的初状态、末状态的角度分析,同时还要进一步分析抽出去的纸条、硬纸板是否影响了水杯、鸡蛋原来的运动状态。3、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原来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设计意图】三个惊奇的实验展示,给学生带来非常强烈的感官刺激,会把课堂气氛进一步带入高潮。选取6个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学生课前提前练习展示的实验,一方面在全体学生惊奇、佩服的眼光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他们今后加强学习物理、学好物理注入了自信和兴趣。另一方面会活跃课堂气氛,也会增强其他学生课下试一试的欲望。环节三 实验演示,感悟运动物体惯性1

6、、实验演示(1)将小木块放在小车上,小木块随小车一块运动,小车突然停止,木块飞出实验。(2)匀速运动的电动车上面小球落下,恰好进入下面篮筐实验。2、问题导引这两个实验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启发引导学生从木块、小球的初状态、末状态的角度分析,同时还要进一步分析小车静止与运动是否影响了木块、小球原来的运动状态。3、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原来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的性质。【设计意图】在让学生感悟、总结惯性概念的过程中,分成了两步进行:第一步探究静止的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的性质;第二步探究运动的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的性质。这种拆分概念,小台阶、小坡度逐步总结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学生学习概念的难度。环节四 继续

7、感知,给学生一个全方位认识惯性的“天地”前面学生、老师分别展示静止的物体和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惯性的实验。基于教材上的几个惯性实验都是用固体做的,还应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和气体具有惯性的实例,有没有一些现象或实验能说明?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举出了一些液体和气体具有惯性的实例。如: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倒洗脸水”之类事例,我也做了“将杯中水泼出去”的实验,让学生来说为什么杯子静止下来了,水会继续向前运动,从而得出液体具有惯性的结论。还有的同学举出“用电风扇吹风”之类例子,来说明气体也具有惯性,我又做了一个“站在远处吹灭烛焰”的实验,让学生来认识气体惯性的存在。通过以上实验、观察和思考,学生对“惯性是

8、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刻都具有的属性”就会有一个比较全面而又深刻的认识。【设计意图】学生们通过这一环节感知,对“惯性”概念的建构将更加全面。环节五 惯性现象的解释,让概念了然于胸1、观看视频。让学生观看拍打灰尘、锅炉工人填碳、足球罚出的“香蕉球”在空中的运行轨迹、2008年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冲刺终点、驾驶员系安全带等方面的视频录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上述生活中惯性现象。在学生讨论补充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解释惯性现象的基本步骤:分析要研究的物体原来处于什么状态(运动或静止)哪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受到外力作用后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2、举例惯性的

9、 “利”、 “弊”。惯性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人类有利的一面我们要加以充分利用,同学们能不能举出一些利用惯性的例子?学生举例:例如斧头松了,利用惯性可将斧头牢牢地套在斧柄上,跳远运动员助跑后,利用惯性能跳得远些,我国摩托车运动员利用惯性飞越黄河,当然也有对人类不利的一面,对此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例子?例如,开车不可超速,驾驶员带上安全带等。【设计意图】通过上述事例的解释,培养了学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证的看问题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惯性概念的理解更进了一步。环节六 运用对比法,把学生从经验错误的“牢笼”中解救出来经过上述环节对“惯性”的知识的学习,

10、学生对“惯性”概念有了充分的理解,但仍有不少同学认为:“跳远时人的助跑速度越大,人的惯性就越大,因而人跳得就越远”;“交通要道上规定车速,是怕车速过大导致惯性过大而不能及时停车,造成交通事故”。很显然,学生认为: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惯性就越大。事实上,物体的惯性大小由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与速度大小无关。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直接把这一结论灌输给学生,他们会觉得这与实际不符,内心就不能真正接受。如何让初中学生能从情感上真正接受惯性的大小的因素呢?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对比实验,即让学生观察比较“质量大、速度小的物体与质量小、速度大的物体哪个的运动状态难改变”的实验,进而认识惯性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11、。我用表面光滑程度相同的铁皮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装置,两斜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相同,为了能便于碰撞,表面制成了凹槽形。取一只乒乓球和一个同体积的实心铁球作为研究对象,显然铁球的质量比乒乓球的大。实验时,让乒乓球从一个斜面顶部滚下,让铁球从另一斜面中部滚下,即保证它们刚运动到水平面时,在相撞前铁球的速度在数值上比乒乓球的大。接着让学生观察两球相撞后它们的运动方向。可以看到:乒乓球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而铁球的运动方向没有改变,这是要求学生思考,两球中哪个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哪个的惯性大?是质量大的铁球还是运动速度大的乒乓球?通过以上对比,学生就能比较顺利地接受惯性的大小应由物体质量的大小决定这一结论。

12、【设计意图】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学生经常存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的误区,教师在学生询问时常常感到不好解释,通过上述实验,使学生思维产生剧烈碰撞,真正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摈弃这种错误概念理解。教有所思 本节课我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来做实验,一方面迎合了中学生好奇、好胜、喜欢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另一方面弥补了实验器材的不足,在本节课的概念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了以下几点: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实验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每个学生自己去感受事物、观察、分析、思考、实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这是别人不能代替的,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既可活跃气氛,提高兴趣,同时还训练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的能力。如

13、击打棋子,击打鸡蛋下的硬纸板,这些实验能够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再如:运动小车上的物体,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物体会怎样?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的惯性表现,与生活经验紧密相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学习交往和合作的过程。在学生实验活动中,通过小组内互相学习、小组间互相合作,让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和方法,而且学会了合作,培养了同学间的团队精神。3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要能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个人成功的喜悦、人格上的完善,上课就不会把教师弄得心情焦躁、筋疲力尽。教师不必紧张会有不愉快的事发生,他不必去监视那些无事可做而调皮、坐不安稳的孩子们,因为上课时他们的精力会被吸引到正常的教学中去。总之,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大量生活感知在先,过程重于结果,走了一条学生想得通、看得见、做得出、会运用的概念学习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