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试验培训讲义综述

上传人:天****库 文档编号:36498241 上传时间:2021-10-31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原材料试验培训讲义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原材料试验培训讲义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原材料试验培训讲义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原材料试验培训讲义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材料试验培训讲义综述(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第一章 水泥试验 一、水泥现行检测方法标准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 水泥原料中氯离子的化学分析方法 JC/T420-200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1346-201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法)GB/T17671-1999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 GB/T8074-2008 二、样品名称及定义 普通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熟料掺入大于 5% 小于等于 20% 活性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三、取样方法( GB12573-90 ) (一) 水泥检验频率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4-

2、2002) , 混凝土结构工程用水泥取样按以下规定: 1 、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强度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 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 500t 为一 检验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2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 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二) 取样留样要求 1 、首先要掌握所购买的水泥的生产厂家是否有产品生产许可证。 2、水泥委托检验样必须以每一个出厂水泥编号为一个取样单位, 2 不得有两个以上的出厂编号混合取样。 3、散装水泥可连续取样,袋装水泥必须在同一编号 20个不同 部位处等量采集,经混

3、合均匀后装于干净的留样桶中,重量不少于 12kg。 (三)水泥样品制备与留样 1、 取样部位 a. 水泥输送管路中(适用于机械取样) b. 袋装水泥堆场 C.散装水泥卸料处或输送水泥运输机具上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取样 2、 样品的制备 (1 )样品缩分 样品缩分可采用二分器,一次或多次将样品缩分到标准要求的规 (2 )试验样及封存样 将每一编号所取水泥混合样通过 0.9mm方孔筛,均分为试验样 和封存样。 3、样品的包装与贮存 (1) 样品取得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容器应 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水泥发生反应。 (2) 封存样应密封保管三个月。试验

4、样也应妥善保管。 (3) 存放样品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 编号、取样时间、地点、人员的密封印,如只在一处标志应在容器壁 4)封存样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四、培训项目 3 1.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确定标准法 2. 水泥胶砂强度试验 3. 水泥的比表面积(观摩) 五、水泥试验 (一)水泥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1、水泥试验室温度(20 2 )C湿度50% ,每天每个试验期间 至少记录一次。养护箱温度(20 1) C ,湿度90%,每4h记录一 次,自动控制仪器每天不少于二次。 2 、样品器具温度应与水泥室一致:水泥、标准砂、拌和水、仪 器和用具提前 24h 放入水泥室,水泥应贮存

5、在基本装满和气密的容 器里,容器不得与水泥起反应 (留样筒内套塑料袋 )。 3 、对材料技术要求: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有争议时以蒸馏 水为准。标准砂应进行质量验收检查(每袋应为 1350g 5g)。 4 、标准物质:标准粉等。 5、所用仪器设备应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 ( 二) 水 泥 净浆 标准稠 度 用 水量 试 验 方 法( 采用 标准 GB/T1346-2011 ) 适用范围 该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 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 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试验内容也可分为标准法和代用法两种, 培训 进行

6、标准法维卡仪法。 1、仪器设备 4 (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 JC/T 729 的要求。 ( 2)标准法维卡仪: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有效长度为 50mm 1mm、由直径为 10mm 士 0.05mm 的圆柱形耐腐蚀金属制成。测 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 用试针代替试杆。 试针由钢制成, 其有效长 度初凝针为50mm 1mm、凝针为30mm 1mm,直径为 1.13mm 士 0.05mm的圆柱体。滑动部分的总质量为 300g 1g。与试杆、试 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 能靠重力自由下落, 不得有紧涩和旷动 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应由耐腐蚀的、 有足够硬度的金属制成。 试 模为深 40mm

7、0.2mm、顶内径 65mm 0.5mm、底内径 75mm 0.5mm 的截顶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边长或直径约 100mm 、厚度 4-5 mm 平板玻璃或金属底板。 2 、材料 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时应以蒸馏水为准。 3 、试验环境 (1) 试验室温度为20 C2 C,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水泥 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2) 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 C士 1C,相对湿度不低于90%。 4、试验前准备 (1) 观察室内温湿度是否满足要求,并做好记录; (2)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3)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 ( 4)搅拌机

8、运行正常。 5、水泥净浆的拌制 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 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湿布擦5 过, 将拌 和水倒人搅拌锅内,然后在5s10s内小心将称好的500g水泥加人 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座上,升 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 120s ,停 15s ,同时将叶片和 锅壁上的水泥浆刮人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 120s 停机。 6、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拌和结束后,拌和结束后 ,立即取适量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 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 ,浆体超过试模上端 ,用宽约 25mm 的直 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 5 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 ,然后在 试模上表面约

9、1/3 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向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 ,再从 试模边沿轻抹顶部一次 ,使净浆表面光滑。在锯掉多余净浆和抹平的 操作过程中 ,注意不要压实净浆。测试时,在试杆停止沉人或释放试 杆 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 升起试杆后, 立即擦净; 整个 操作应在搅拌后 1.5min 内完成。以试杆沉人净浆并距底板 6mm 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 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7、 操作注意事项 ( 1 )试验前用器具保持湿润状态; ( 2 )一次性装样; ( 3)直边刀轻拍 5 次,不再采用插捣、轻震试模成型; ( 4)模顶多余浆体 3 刀

10、抹平 ,使净浆表面光滑, 注意不要压实净 (三)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 1 、采用标准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 1999 ) 2、适用范围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 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石灰石硅酸盐水泥的抗折与抗压强度的检验。 6 3、检验方法 将水泥和标准砂以 1:3 比例混合,以水灰比 0.5 拌制成一组塑性 胶砂,制成40mm X40mm X160mm 的标准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 护至规定龄期,用规定的方法测出抗折和抗压强度。 4 、试验设备 ( 1 )搅拌机 行星式搅拌机 (2) 试模 试模由三个水平的模槽组

11、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 40 mm x 40mm xi60mm 的菱形试体。 播料器和一个金属刮平直尺。 ( 3 )振实台 振实台应符合 JC/T682 要求。应安装在高度约 400mm 的混凝 土基座上。 ( 4 )抗折强度试验机 抗折强度试验机应符合 JC/T724 的要求。 (5)抗压强度试验机 抗压强度试验机最大荷载以 200-300kN 为佳。试验夹具应符合 JC/T683的要求,受压面积为40mm X40mm。 5、胶砂的制备 ( 1)配合比 水泥:标准砂:水: =450g :1350g :225mL (2)配料 水泥、砂、水和试验用具的温度与试验室相同,称量用的天平精 度应为1

12、g。应用自动滴管加225mL水时,滴管精度应达到士 1mL。 7 6 、搅拌 把水加入锅里, 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 置,立即启动,低速 30s ,在第二个 30s 开始是均匀加入标准砂,再 高速搅拌30s,停90s ,在第1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 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再高速搅拌 60s。 7、试件成型 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 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 用 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 每个槽里约放 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 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 60 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 料

13、器播平,再振动 60 次。卸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似 90的角度 以割据动作沿试模长度方向从试模一端向另一端移动, 一次将超过试 模部分的胶砂刮去,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 平。 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 位置 8、试件的养护 ( 1)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 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 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 水平架子上养护, 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 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 在其他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 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 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 在编号时 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14、 (2)脱模 脱模时可用塑料或橡皮锤或专门的脱模器,对于 24h 龄期的, 应在破型试验前 20min 内脱模,对于 24h 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 2024h 之间脱模。 已确定作为 24h 龄期试验(或其他不下水直接做试验)的已脱 模试件,应8 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 (3)水中养护 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 20 C1 C水中养护, 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蓖子上, 保持一定间距, 让水与试件的六个 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 5mm 。同类型的水泥试 件养护在一起。 养护水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或养护容器, 随后随 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温水位

15、,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除 24h 龄期或延迟至 48h 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 在破型前 15min 从水中取出,擦去试件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 试验为止。 (4)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开始试验时算起,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 列时间里进行。 24h 15min 48h 30min 72h 45min 7d 2h 2 8d 8h 9、抗折、抗压试验 (1) 总则 用规定的设备以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 然后在折断后的棱柱 体上进行抗压试验,受压面是试体成型时的两个侧面,面积为40mm X40mm。 当不需要抗折强度数值时,抗折强度试验可以省去,但抗压强度 试验

16、应在不使试件受有害应力情况下折断的两截棱柱体上进行。 (2) 抗折强度测定 9 将试件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 试件长轴垂直于支撑圆 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 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 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保持两个半截棱柱体处于潮湿状态 直至抗压试验。 抗折强度Rf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表示,按式计算 1 .5F f L Rf = l b 式中: Ff -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 L -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 - 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 10 (3) 抗压强度测定 抗压强度试验通过规定的仪器,在半截棱柱体的侧面上进行。 半截棱柱体中心与

17、压力板受压中心差应在 0.5mm内,棱柱体露 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 10mm。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 2400N/S 士 200N/S的速率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抗压强度Rc以牛顿每平方毫米(MPa )为单位,按下式计算: Rc = 式中: Fc-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受压部分面积,mm2 (40mm 40mm 1600mm2 ) 10、试验结果的确定 (1)抗折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当三个强度 值中有超出平均值士 10 %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 (2)抗压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 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

18、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士 10 %,就 用剔除这个结果,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 有超过它们平均数士 10 %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3)试验结果的计算 Fc A 11 各试体的抗折强度记录至 0.1MPa ,按规定计算平均值,计算精 确至 0.1MPa 。 各个半棱柱体得到的单个抗压强度结果计算至 0.1MPa ,计算其 平均值,计算精确至 0.1MPa 。. 11 、水泥强度等级的判断 按照水泥品种的不同, 根据水泥胶砂强度的检验结果, 作为水泥 强度等级判定的依据。 水泥强度等级的确定要从抗压和抗折两项强度指标和 28d 和 3d 两个龄期全面考虑,并依据 28d 抗压强

19、度的大小进行命名。 12 、操作注意事项 (1)试验前用器具保持湿润状态; (2)用金属直尺割据及抹平时注意力度和方法。 观摩项目 (一)水泥比表面积测定 比表面积法是用来测定水泥细度指标的, 以往细度大多采用筛析 法,但新的水泥技术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要求硅酸盐水泥和 普通硅酸盐水泥进行细度测定时则要采用比表面积法。 而公路、铁路、 建筑等施工中多采用的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所以现在基本上都是用 GB/T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法渤氏法 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 以平方厘米每 克(cm2 /g )或平方米每千克(m2/g )来表示。 1、

20、仪器设备及条件 ( 1 ) 透气仪 本方法采用的勃氏比表面积透气仪, 分手动和自动两种, 均应符 JC/T956 的要求。 12 (2) 烘干箱 控制温度灵敏度为 1 C . (3) 分析天平 分度值为 0.001g 。 (4) 秒表 精确至 0.5s. (5) 水泥样品 水泥样品按 GB12573 进行取样,先通过 0.9mm 方孔筛,再在 110 C 5 C下烘干1h,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 6) 基准材料 GSB14-1511 或相同等级的标准物质。有争议时以 GSB 14-1511 为准。 ( 7) 压力计液体 采用带有颜色的蒸馏水或直接采用无色蒸馏水。 (8)滤纸 采用符合 G

21、B/T1914 中速定量滤纸。 (9)汞 分析纯汞 ( 1 0 )试验室条件 相对湿度不大于 50。 2、仪器校准 ( 1 )仪器的校准采用 GSB14-1511 或相同等级的其他标准物 质。有争议时以前者为准。 ( 2) 仪器校准按 JC/T956 进行。 3、校准周期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仪器设备使用频繁则应半年进行一次; 仪器 设备维修后也要重新标定。 4、操作步骤 (1)测定水泥密度 13 按 GB/T208 测定水泥密度 ( 2) 漏气检查 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 接到压力计上。 用抽气装置从压 力计一臂中抽出部分气体,然后关闭阀门,观察是否漏气。如发现漏 气,可用活塞油脂加以

22、密封。 ( 3) 空隙率的确定 P.I、P.II 型水泥的空隙率采用 0.500 0.005 ,其他水泥或粉料 的空隙率选用 0.530 0.005 。 当按上述空隙率不能将试样压至所规定的位置时, 则允许改变空 隙率。 空隙率的调整以 2000g 砝码( 5 等砝码)将试样压实至规定的 位置为准。 ( 4) 确定试样量 试样量按如下公式计算: m= pv 1- e) 式中:m -需要的试样量,单位为克(g) p- 试样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cm 3) v-试样层体积,按 JC/T956 测定;单位为立方厘米 试料层空隙率。 ( 5) 试料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凸缘上, 用捣

23、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 上,边缘放平并压紧。称取已确定的试验量,精确到 0.001g ,倒入 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 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形滤纸片。 每次测定需用新的 滤纸片。 ( 6) 透气试验 6.1 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 把它插入压14 力计顶端锥形磨口处,旋转 12 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 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6.2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 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 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 降到第一条刻度时开始计时(见图) ,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

24、 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线到第二条刻线所需要的时 间。以秒记录,并记录下试验时的温度(C)。每次透气试验,应重 新制备试料层。15 5、计算 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公式计算出水泥的比表面积。 (1)当被测试验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品相同,试验 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w 3C时,可按下式计算: 如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 C,则按下式计算: 式扎 S粗那的比棘那牺牌純剋曲妙 6 一标秣抽比表龈,单拉典方屋粕克(卅砂 7 枚團试样艮淮时虚力卄中液碰甘尊旳得呻时冋冲住力肌), 标斛觀般爲力廿中smit缺躺时亀輕为秒砂 厂WH潮t&urns歆樹t单飭繃釈津讪 衣斯矗林晶试新s度下的空

25、气耕埶问趾 II 计 图 1.1 :比表面积 U 型压力计示意图 16 (2)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样品试料层中空隙率 不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w 3 c时,按下式计算: 如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 3C时,则按下式计算: S 旦d 和 Ji 二、c 4耳 /厂孑11 _ J v 式中: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S标准样品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3) 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样品不同,试验时的 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w 3C时,可按下式计算: s = Ws 心 2 p /Ts 40 50 5d HRB400 HRBF400 625 4d 28 40 5d 40 50 6d

26、HRB500 HRBF500 625 6d 28 40 7d 40 50 8d 5、 试验速度要求:把试样放在弯曲装置上,缓慢施加弯曲力, 按规定的弯心直径条件在力的作用下弯曲至规定的弯曲角度。 关闭送 油阀,打开回油阀卸载,取下试样检查并记录,松开回油阀,关闭试验 机电源。清扫试验机及场所。 6、 结果评定: A.原材:检查试样弯曲初的外面及侧面。一般如无裂缝、裂断 或起层认为试样合格25 B.试验中,若由于操作不当或试验设备发生故障而影响试验数 据的准确时,试验结果无效。 六、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要求 1、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 2008) 表面 牌号 屈服点

27、 MPa 抗拉强度 MPa 伸长率 % 冷弯试验 180 形状 不小于 d弯心直径 光圆 HPB300 300 420 25.0 d = a 按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外表面不得产 生裂纹。 2、带肋钢筋(GB 1499.2 2007) 表面 形状 牌号 公称直径 屈服点 MPa 抗拉强度 MPa 伸长率 % 冷弯试验 弯心直径 mm 不小于 月 HRB335 625 d = 3a 牙 HRBF335 28 40 335 455 17 d = 4a 肋 40 50 d = 5a 月 HRB400 625 d = 4a 牙 HRBF400 28 40 400 540 16 d

28、 = 5a 肋 40 50 d = 6a 月 牙 肋 HRB500 625 500 630 15 d = 6a HRBF500 28 40 d = 7a 40 50 d = 8a 按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 产生裂纹。 26 第三章 粉煤灰试验 一、粉煤灰现行检测方法标准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1596-2005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T 5055-2007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 二、样品名称及定义 粉煤灰: 是从煤燃烧后的烟气中收捕下来的细灰, 粉煤灰是燃煤 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 三、取样方法( GB/T 159

29、6-2005 ) (一)粉煤灰检验频率 根据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粉煤灰取样按以下规定: 粉煤灰应按批取样检验。以连续供应的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 200t 为一批,不足 200t 者按一批计。 (二)取样留样要求 1 、取样方法按 GB12573 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 也可以从 10 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 总量至少 3kg 。袋装粉煤 灰应从 10 个以上包装袋内等量抽取; 散装粉煤灰应从至少三个散装 箱(罐)内抽取,每个集装箱(罐)应从不同深度等量抽取。抽取 的样品混合均匀后, 按四分法取出比试验用量大两倍的量作为试样。 2、对进场粉煤灰抽取的检验样品, 应留样封存

30、,并保留 3 个月。 当有争议时,对留样进行复检或仲裁检验。 (三)粉煤灰样品制备与留样 1、取样部位 27 a. 袋装粉煤灰堆场 b. 散装粉煤灰集装箱或罐内 需要注意的是:不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取样。 2、样品的制备 (1)样品缩分 样品缩分可采用二分器,一次或多次将样品缩分到标准要求的规 (2)试验样及封存样 将每一编号所取粉煤灰混合样通过 0.9mm方孔筛,均分为试验 样和封存样。 3、样品的包装与贮存 (1) 样品取得后应存放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加封条。容器应 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不与粉煤灰发生反应。 (2) 封存样至少12kg,应密封保管三个月。试验样也应妥善 保管。

31、(3) 存放样品的容器应至少在一处加盖清晰、不易擦掉的标有 编号、取样时间、地点、人员的密封印,如只在一处标志应在容器壁 上。 (4) 封存样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四、 观摩项目 粉煤灰烧失量 五、 粉煤灰烧失量试验 (一)米用标准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176-2008 烧失量又称为酌减量,是指粉煤灰在高温下灼烧时会发生氧化、 还原、分解及化合等一系列反应,整个过程中石膏会失去结晶水,碳 酸盐分解出的二氧化碳, 28 硫酸盐分解出的三氧化硫, 同时还会产生化 合反应生成碳酸钙,分解反应使重量减少, 而化合反应会使重量增加, 烧失量是增加和减少的代数和。 在粉煤灰检验中, 测定烧失

32、量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烧失量试验是 用于测定温度条件下灼烧至恒重的瓷坩埚后其质量损失百分数, 用以 评价粉煤灰产品质量。 (二)试验方法 试样在(950 25 )的高温炉中灼烧,驱除水分和二氧化碳, 同时将存在的易氧化的元素氧化, 通常矿渣硅酸盐水泥应对由硫化物 的氧化引起的烧失量的误差进行校正, 而其他元素存在的误差一般可 忽略不计。 (三) 试验仪器 ( 1)天平:精确至 0.0001g ( 2)瓷坩埚:带盖,容量 20mL-30mL ( 3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 4)高温炉:隔焰加热炉,在炉膛外围进行电阻加热。可控制 温度(700 25 )C、(800 25)C、(950 25)C

33、 (四) 试验步骤 称取约 1g 试样( m1 ),精确至 0.0001g ,放入已灼烧恒量的瓷 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 度,在(950 25 )C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29 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五) 恒量定义 经过第一次灼烧、冷却、称量后,通过连续每次 15min的灼烧, 然后冷却、称量的方法来检查恒定质量,当连续两次称量之差小于 0.0005g,即达到恒量。 (六) 结果计算 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3 LOI按式计算: m2 式中:3 LOI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数, mi -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m2灼烧后试料

34、的质量,单位为克(g) (七)注意要点 烧失量检测从表面上看做法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细节应该引 起注意,从标准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有:称量、 恒量、灼烧温度、灼烧时间、放置时间。我们用于称量的分析天平和 用于灼烧的高温炉都是检定过的,只要操作上注意,就不会产生大的 偏差。mi m2 100 LOI 30 第四章砂石骨料试验 一、现行试验规程标准 根据工程分类和行业标准不同,目前可将集料试验规程、标准划 分为以下五大类。见表4.1 工程分类及行业标准 试验规程标准 公路工程(交通部)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JTG/T F50-2011) 水利工程(水

35、利部)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SL 352-2006、SL*-2012) 电力工程(电力行业)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DL/T 5151-2001、DL/T 5144-2001) 建筑工程(建设部)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2006) 国家标准 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细集料一砂 普通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和机制砂。 天然砂是由自然 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小于 4.75mm的岩石颗粒, 但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按产源不同,天然砂分为河砂、湖 砂、山砂

36、、淡化海砂。机制砂是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 的,粒径小于4.75mm 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但不包 括软质、风化的颗粒,俗称人工砂。(注:在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 是指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机制砂,在水利工程SL 352-2006 中,细集料是指粒径小于5.00mm的天然砂、机制砂) 1、取样方法 (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 部位表层铲除, 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 8 份,组成一 组样品。 31 ( 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与皮带等宽的接料器在皮带 运输机机头出料处全断面定时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砂 4 份,组成一组 样

37、品。 (3)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随机抽 取大致等量的砂 8 份,组成一组样品。 2、试样处理 (1)用分料器法: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拌合均匀,然后通过分 料器,取接料斗中的其中一份再次通过分料器。重复上述过程,直至 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2)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合 均匀,并堆成厚度约为 20mm 的圆饼, 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 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 取其中对角线的两份重新拌匀, 再堆成 圆饼。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把样品缩分到试验所需量为止。 3、常规检测项目及试验方法 (1)颗粒级配 砂子的颗粒级配通常用筛析法确定,在砂筛析试

38、验中,应根据不 同工程分类和行业标准,合理选择筛网尺寸。 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粒径不同的砂粒互相搭配的情况。 同样粒径的 砂空隙率最大,若大颗粒间空隙由中颗粒填充,空隙率会减小,若再 填充以小颗粒,空隙率更小。如图 4.132 (a)单一粒径;(b)两种粒径;(c)多种粒径 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易犯错误: 1、 样品的取样、备样需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 2、 各级筛网应清理干净,以免影响下次试验试验结果; 3、 准确称量,正确取值; 4、 两次平行试验细度模数之差大于 0.2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5、 试样筛分后的质量损失率不得超过总量的 1%。 试验环境:20 5度。 试验结果计算:

39、称取试样500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 筛底)上进行筛分,然后称取各筛上的筛余量,计算各筛的分计筛余 百分率al、a2、a3、a4、a5、a6及累计筛余百分率 A1、A2、A3、 A4、A5、A6,其计算关系见表4.2。 表4.2 : 累计筛余率与分计筛余率计算关系 筛孔尺寸 筛余量(g)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4.75mm m1 a 仁(m1/500) x 100% A 仁 a1 2.36mm m2 a2=(m2/500) x 100% A2=a1+a2 1.18mm m3 a3=(m3/500) x 100% A3=a1+a2+a3 600m m4

40、a4=(m4/500) x 100% A4=a1+a2+a3+a4 图 4.1 骨料颗粒级配示意图 33 300m m5 a5=(m5/500) x 100% A5=a1+a2+a3+a4+a5 34 度模数Mx表示,其计算式如下: 砂的颗粒级配用级配区表示,以级配区或级配曲线判定砂级配的 合格性。对细度模数为3.7- 1.6的建筑用砂,根据600 gm筛的累计 筛余百分率分成3个级配区,为了更直观地反映砂的颗粒级配,以累 计筛余百分率为纵坐标,筛孔尺寸为横坐标,根据图4.2的数值可以 画出砂子3个级配区的级配曲线 试验结果评定: 根据试验结果绘制级配曲线,按其分为 1区、2区、3区砂,见 按

41、其技术要求分为I类、II类和III类,I类宜用于强度大于C60 的混凝土; II150 g m m6 a6=(m6/500) x 100% A6=a1+a2+a3+a4+a5+a6 M x (Ai A2 A3 A4 A5 A) 5 Ai 砂的 100 Ai 程度用细 图 4.2 砂的级配曲线 35 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它要 求的混凝土; 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 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按其细度模数分为粗砂 3.7-3.1、中砂3.0-2.3、细砂2.2-1.6三 种规格(注:在建筑工程JGJ 52-2006中,将砂按其细度模数分为 见粗砂3.7-3.1、中砂3

42、.0-2.3、细砂2.2-1.6、特细砂1.5-0.7四种 规格。) 表 4.3 :颗粒级配 砂的分类 天然砂 机制砂 级配区 1 区 2 区 3 区 1 区 2 区 3 区 方孔筛 累计筛余/% 4.75mm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36mm 35-5 25-0 15-0 35-5 25-0 15-0 1.18mm 65-35 50-10 25-0 65-35 50-10 25-0 600m 85-71 70-41 40-16 85-71 70-41 40-16 300m 95-80 92-70 85-55 95-80 92-70 85-55 150

43、m 100-90 100-90 100-90 97-85 94-80 94-75 注:1 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 2 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 级的混凝土 ; 3区 砂 宜 适 当 降 低 砂 率 保 证 混 凝 土 的 强 度 。 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细度模数为 2.9-2.6的中 砂。 (2)含泥量(筛洗法) 含泥量是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 75阿 的颗粒含量。本方法适用 于测定天然砂的含泥量,不适用于机制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多的细 集料。(注:机制砂含泥量应用砂当量试验确定) 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易犯错误: 1. 按上述要求正确取样、备样; 2. 试样需烘

44、干至恒重; 3. 淘洗试样前,应浸泡 24h,使泥土和砂粒完全分离;(注:浸 泡 2h,GB/T 14684-2011 ) 36 4.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5. 试验时务必不使砂(有不少细砂颗粒会小于 0.075mm )随水 一起冲走,切记不可用 0.075mm筛在水中淘洗或者直接将砂放在 0.075mm 筛上用水冲洗。 试验结果计算: 称取约400g(m 0)的试样,浸泡、淘洗后,将浑浊液倒入 1.18 mm至0.075 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 mm的颗粒。 砂的含泥量按下式计算至0.1 %。 Qn= Z 100 式中: Qn 砂的含泥量(%); m0 试验前的烘干试样

45、质量(g); m1 试验后的烘干试样质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渣 超过0.5 %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评定: 天然砂的含泥量应符合表 4.4 (GB/T 14684-2011 )和表4.5 (JTG/T F50-2011 )的规定。(注:除以下两种不同的评定标准外, 含泥量的结果评定还包含了 JGJ52-2006、SL*-2012等以及对不同 混凝土要求的标准。) 表4.4:含泥量 37 类另 U I II III 含泥量(按质量计)(% 1.0 3.0 5.0 表4.5 :含泥量 类另 U I II III 含泥量(按质量计)(% 2.0

46、 3.0 5.0 由上所知,砂子含泥量试验结果的评定,应根据不同工程分类、 行业标准和混凝土要求合理进行选择评定。 2.3.3泥块含量(筛洗法) 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 ,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 600 gm的颗粒含量。 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易犯错误: 1. 按上述要求正确取样、备样; (JTG E42-2005 中要求备样 2500g , GB/T 14684-2011 中要求备样 5000g ) 2. 试样需烘干至恒重; 3. 淘洗试样前,应浸泡24h ; 4. 淘洗过程中,可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 试验结果计算: 用1.18伽筛筛分, 取筛上的砂约400g分为两份备

47、用。 取试样1 份200g (m 1)置于容器中,并注入洁净的水,使水面至少超出砂面约 200 mm,(注:GB/T 14684-2011 要求水面超出砂面约 150mm )充 分拌混均匀后,再把试样放在 0.6 mm筛上,用水淘洗至水清澈为止。 砂中泥块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 38 m1 式中:Qk砂中大干 1.18 m的泥块含量(); m1 -试验前存留于 1.18 m筛上的烘干试样量(g); m2试验后的烘干试样量(g)。 取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 如超过0.4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评定: 天然砂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 2.6 (

48、GB/T 14684-2011 )和表2.7 (JTG/T F50-2011 )的规定。(注:除以下两种不同的评定标准外, 泥块含量的结果评定还包含了 SL*-2012等以及对不同混凝土要求 的标准。) 表4.6 泥块含量 类别 I II III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1.0 2.0 表4.7 泥块含量 类别 I II III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5 1.0 2.0 由上所知,砂子泥块含量试验结果的评定, 应根据不同工程分类、 行业标准和混凝土要求合理进行选择评定。 三、粗集料石子 普通混凝土常用的粗骨料分卵石和碎石两类。卵石是由自然风 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

49、径大于 4.75mm 的岩石颗粒。 按其产源不同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山卵石等。 碎石是天然岩石或卵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大于 39 4.75mm 的岩石颗粒。(注:沥青混合料中,粗骨料是指粒径大于 2.36mm 的岩石颗粒,应区分开来。 ) 1、取样方法 (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 部位表层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 16 份,组成 一组样品。 ( 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 应用与皮带等宽的接料器在皮带 运输机机头出料处全断面定时随机抽取大致等量的石 8 份,组成一组 样品。或皮带机骤停状态下区其中一截的全部材料,组成一组样品。 (3

50、)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随机抽 取大致等量的石 16 份,组成一组样品。 2、试样处理 (1)用分料器法:将试样拌匀后如下图 4.3 所示,通过分料器 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 再取其中的一份分成两份, 缩分至需要的数量 为止。40 fl mwi -2 分料胖 l分料推料斗 图 4.3 :分料器法 (2)用人工四分法:如下图4.4所示。将所取试样置于平板上, 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大致摊平,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把 试样由中向边摊开,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 图 4.4 人工四分法 3、常规检

51、测项目及试验方法 (1 )颗粒级配 41 a. 最大粒径Dmax 粗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增大,则其总表面积相应减小,包裹粗骨料所 需的水泥浆量就减少,可节约水泥;或者在一定和易性和水泥用量条 件下,能减少用水量而提高混凝土强度。 b. 良好的粗骨料,对提高混凝土强度、耐久性,节约水泥是极为 有利的。 粗骨料颗粒级配好坏的判定也是通过筛分析法进行的。 在砂筛析 试验中,应根据不同工程分类和行业标准,合理选择筛网尺寸。 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易犯错误: 1、 样品的取样、备样需严格按照上述要求进行; 2、 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

52、两次筛 分; 3、 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mm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轻轻 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塞过筛孔; 4、 人工筛分或人工补筛时,应筛到 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 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避免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计算: 1. 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 总质量mo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按下式计算 若损耗率大于0.5 %,应重新进行试验。 m5=m o-( Zmi+m 底)42 式中: m5 由于师分造成的损耗(g); m0 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 0.075 伽、0.15 伽至集料最

53、大粒径的排序; m底 筛底(0.075 伽以下部分)集料总质量(g)。 2. 干筛分计筛余百分率。干筛后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按下 式计算,精确至0.1 % i依次为 0.075 伽、0.15 伽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3. 干筛累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以上 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 0.1 % 4. 干筛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 Pi 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 0.1 % 试验结果评定: 卵石、碎石按技术要求分为I、皿类。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 大于C60的混凝土; H类宜用于强度等级 C30C60及抗冻、抗渗 或其他要求

54、的混凝土;皿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 C30混凝土。 式中: P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5 由于师分造成的损耗(g);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P; mi mo 100 mi - 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43 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分连续粒级和单粒粒级。 粗骨料宜根据混凝土 最大粒径采用连续两级配,不宜采用单粒级或间断级配配制, 必须使 用时,应通过试验验证。粗骨料的级配范围应符合表 4.8的规定,如 下表。 表 4.8 : 粗骨料级配范围 序孑LAS (mm) 2.M 445 9. 50 16.0 19 耶S 3L.S 37.5 別Q 7S.0 呱0 05 Q 35*10

55、0 沖750 010 0 * 570 90 too Qr 10 0 OF Q 5-31.5 TO-90 痔“松 *fii OF 0 540 - 95-10& 0-5 0 10*-20 95* JOO S5*-l i O*0 16-31.5 S5-lX) ) 即一LQ 0 2040 Sfir IGU 0-10 0 I 歸一1開 75-1M OTQ 丄 n 彳OFD 対 FIX) 0 粗骨料最大粒径宜按混凝土结构情况及施工方法选取,但最大粒 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 ;在两层或 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最大粒径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 1/2,同时 不得超过75.00mm。

56、混凝土实心板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 的1/3且不得超过37.5mm。泵送混凝土时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除 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 1/3 ;对卵石不宜超 过输送管径的1/2.5。 4、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粗骨料中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 75阿 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是 指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 2.36mm的颗粒含 量。44 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易犯错误: 1. 按上述要求正确取样、备样; 2. 试样需烘干至恒重; 3. 淘洗试样前,应浸泡24h,使泥土和石子颗粒完全分离;(注: 含泥量浸泡2h,泥块含量浸泡24h,GB/T 14685-2011

57、) 4.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 5. 试验过程中应小心防止大于75 gm的颗粒流失。 试验结果计算: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 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 0.2 %时, 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注: 对沥青路面用集料, 此含泥量 记为小于0.075 mm颗粒含量。) 碎石或卵石中粘土泥块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 式中: Qn 碎石或砾石的含泥量(% ); m0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m 1 试验后烘干试样质取(g)。 m0 mr mo 100 式中: Qk 碎石或砾石中粘土泥块含量(%); m2 4.75 m筛筛余取

58、(g); m3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m2 m3 m2 100 Qn = Qk = 45 以两个试样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 值超过0.1 %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评定: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下表4.9( GB/T 14685-2011 )和表 4.10(JTG/T F50-2011 )的规定。(注:除以下 两种不同的评定标准外,含泥量和泥块含量的结果评定还包含了 JGJ52-2006、SL*-2012等以及对不同混凝土要求的规定。) 表4.9 :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类别 I n 出 含泥量按质量计(% 0.5 1.0 2.0

59、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0.2 0.5 表4.10 : 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类别 I n 出 含泥量按质量计(% 0.5 1.0 1.5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 0.5 0.7 由上所知,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试验结果的评定, 应 根据不同工程分类、行业标准和混凝土要求合理进行选择评定。 5、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 卵石和碎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相应粒级的平均粒径 2.4 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 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针片状颗粒易折断,且会增大骨 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降 低。 本试验方法

60、适用于测定水泥混凝土中试验的 4.75mm以上的粗46 骨料的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以百分率计。本试验使用专用规准仪测 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易犯错误: 1、 根据骨料最大粒径,合理选择该试验所需的试样数量; 2、 试验过程中,应认真、仔细对试样按规定的粒级分别用规准 仪逐粒检验; 3、 对石子粒径大于37.5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检验针片状 颗粒。 试验结果计算: 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 Qe=旦 100 mo 式中:Qe试样的针片状颗粒含量(); mi试样中所含针状颗粒与片状颗粒的总质量 (g); mo - 试样总质量(g)。 试验结果评定: 碎石

61、或卵石的针片状含量应符合下表 4.11 (GB/T 14685-2011 ) 和表4.12 (JTG/T F50-2011 )的规定。(注:除以下两种不同的评 定标准外,针片状含量的结果评定还包含了 JGJ 52-2006、 20 47 SL*-2012等以及对不同混凝土要求的规定。) 表4.11 : 针片状颗粒含量 类别 I n 出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5 10 15 表4.12 : 针片状颗粒含量 类别 I n 出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 5 15 25 由上所知,碎石或卵石的针片状含量试验结果的评定, 应根据不 同工程分类、行业标准和混凝土要求合理进行选择评定。 6、压碎

62、值试验 压碎值用于衡量石料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抵抗压碎的能力, 是衡 量石料力学性质的指标,以评定其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本试验用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测定,如下图 4.6。 E L r L 7 l A c中 J i rE 十1 图 4.6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该试验在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易犯错误: 1. 试样采用风干石料;取9.5mm13.2mm 试样备样;(注:取 9.519mm 试样备样,GB/T 14685-2011 ) 2. 试样重量以在夯击后石料在试筒内的深度 100mm为准;(注: 以装至距圆模上口 10mm 为准,GB/T 14685-2011 ) 48 3. 试样应分3次入模,每次均应

63、用捣棒插捣25次,(注:地面放 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 25次, GB/T 14685-2011 )整平试样表面,盖上压头; 4. 在匀速施加荷载过程中,在 10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总荷载 400KN,稳压5s,然后卸载;(注:按1KN/S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 并稳荷5s,然后卸载,GB/T 14685-2011 ) 5. 将压碎的全部试样用2.36mm 标准筛筛分,可分几次筛分, 均需筛到在1min内无明显的筛出物为止。 试验结果计算: 石料压碎值按下式计算,精确至 0.1 % Qa 旦 100 m 式中:Qa 石料压碎值(% ); m 1 - 试验前试样

64、质量(g); m0 - 试验后通过 2.36 伽筛孔的细料质量(g)。 以3个试样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值的测定值 试验结果评定: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应符合下表 4.13 (GB/T 14685-2011 ) 和表4.14 (JTG/T F50-2011 )的规定。(注:除以下两种不同的评49 定标准外,压碎指标的结果评定还包含了 JGJ 52-2006、SL*-2012 等以及对不同混凝土要求的规定。) 表4.13 : 压碎指标 类别 I n 出 碎石压碎指标(% 10 20 30 卵石压碎指标(% 12 14 16 表4.14: 压碎指标 类别 I n 出 碎石压碎指标(% 1

65、0 20 30 卵石压碎指标(% 12 16 100cm ”;特殊需要也可分别记录实测值。 3 个测定结果中,当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 100cm 时,若最大值 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满足重复性试验要求, 则取 3 个测定结果的平 均值的整数作 为延 度试 验结果 ,若 平均值大于 100cm , 记作 “100cm ”;若最大值或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符合重复性试验要 求时,试验应重新进行。 当试验结果小于 100cm 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 20;再现性60 试验的允许误差为平均值的 30o (四) 操作重点 1、试模有编号,不要混模。待沥青达到规定的温度后再将试样 倒入试模中,试

66、样一定要高出试模。在试模涂隔离剂时,端模内侧不 涂隔离剂,侧模一定要涂, 防止与试样粘连,刮模时沥青的刮法应自 试模的中间刮向两端,且表面应刮得平滑。 2、将试样放入试验温度士 0.1C的恒温水槽中保持规定的时间。 3 、试验时间较长,试验时仪器旁不要离人,记录试样拉断时的 长度。 (五)说明与注意问题 沥青延度的试验温度与拉伸速率可根据要求采用, 通常采用的试 验温度为 25 C、15 C、10 C或5 C,拉伸速度为 5cm/min 士 0.25cm/min。当低温采用lcm/min 0.5cm/min 拉伸速度时,应在 报告中注明。 (六)试验备注 延度试验测定沥青能够承受的塑性变形总能力, 在这个试验中温 度的控制最为关键,从规范中可以看出温度的变化对延度结果的影 响:在做A级70号沥青15 C时延度时标准是不小于100cm,在做 10 C延度时标准是不小于(1525cm ),说明温度的变化对试验结 果的影响较大,所以试验温度一定要严格控制。61 第六章 土工试验 一、土工试验现行检测方法标准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规程 SL237-199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