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乙炔厂5万瓶年氧气充装、2万瓶年乙炔生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收藏

编号:2874868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9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1-09-10
15
积分
关 键 词:
氧气 乙炔 万瓶年 生产 项目 安全 设施 设计
资源描述: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 5万瓶/年氧气充装、2万瓶/年乙炔生产项目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建设单位: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 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 建设项目单位: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 建设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 建设项目单位联系人: 建设项目单位联系电话: 2011年12月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 5万瓶/年氧气充装、2万瓶/年乙炔生产项目 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设计单位:山东润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 设计单位联系人: 设计单位联系电话 2011年 12 月 编制单位: 山东润昌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安全设施设计工作人员组成 专 业 设 计 设计签字 审核 审核签字 工 艺 谭 燕 给 排 水 张 勇 电 气 范 华 总 图 薛文飞 编 制 说 明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委托我公司编制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5万瓶/年氧气充装、2万瓶/年乙炔生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根据业主提供的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相关资料,并根据国家安监总局安监总危化[2007]225号文《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导则(试行)》的要求,本专篇对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设计中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应急救援措施、安全管理、安全设施投入等,对安全设施设计作出相应结论和建议,供设计和建设单位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设计和安全管理。 本专篇共八章,未加盖我公司资质印章及封页的无效。 目 录 1 建设项目概况 6 1.1建设项目内部基本情况 6 1.2建设项目外部基本情况 11 2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 14 2.1危险、有害因素 14 2.2危险、有害程度 46 3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采纳情况说明 53 4设计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57 4.1 总图布置设计安全措施 57 4.2 工艺、设备设计安全措施 58 4.3电气设计安全措施 59 4.4消防、给排水设计安全措施 59 4.5设计中采取的预防、控制、减少事故的措施 59 4.6安全警示标志 61 5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62 5.1应急救援组织或应急救援人员的设置或配备情况 62 5.2 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情况 62 5.3 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 63 5.4 应急救援措施 63 6 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 64 7安全设施投资概算 66 7.1间接投资 66 7.2直接投资 66 8结论与建议 68 8.1结论 68 8.2建议 68 1 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内部基本情况 1.1.1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工艺 氧气充装采用低温液体贮槽供气方案,通过对低温液体贮槽的液态气体进行汽化,汽化后的氧气通过汇流排对氧气瓶进行充装,生产出工业氧气。 乙炔生产采用电石与水反应生产乙炔气工艺。 本建设项目主要是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5万瓶/年氧气充装、2万瓶/年乙炔生产项目进行安全设施设计。 1.1.2 建设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储存规模 1)地理位置 建设项目所在地处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玉桐村,建设项目东侧有进厂与沙子镇至沿河的公路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2)用地面积 总用地面积约998 m。 3)生产规模 氧气:5万瓶/年 乙炔:2万瓶/年 项目设计范围:本建设项目的工艺、水、电、总图设计。 1.1.3建设项目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和品种(包括产品、中间产品)名称、数量 1.1.3.1主要原辅材料名称、数量、储存 表1-1 主要原辅材料名称、数量、储存 序号 物质名称 规格或型号 储存量 数量(年用量) 储存方式 一 主要原材料 1 电石 5t 500t 仓库储存 2 液氧 20m3 7500t 低温贮槽 二 辅助材料 1 丙酮 160kg镀锌桶 160kg 乙炔车间 2 硫酸 2t 3 氢氧化钠 1t 1.1.3.2主要产品、副产品、中间产品名称、数量、储存 表1-2 主要产品、副产品名称、数量、储存 序号 项目名称 数量(年生产量)(瓶) 储存量(瓶) 备注 一 产 品 1 氧气 5万 300 每瓶40L 2 乙炔 2万 100 每瓶40L 1.1.4 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和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的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 1.1.4.1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 建设项目工艺流程简述如下: (1)氧气充装工艺: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所经营的产品—液氧,主要来源于周边具有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委托具有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资质的单位运输液氧至厂区并卸至该站液氧贮槽,然后通过低温液体泵、汽化器,经过充装排充入合格钢瓶中发送给用户。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低温液体泵 用户 钢瓶 液氧贮槽 外购液氧 充装排 汽化器 整个充装过程只有物理变化,无化学变化。 (2)乙炔生产工艺: 由电石制备乙炔的基本原理是 CaC2 + 2H2O = C2H2 ↑+ Ca(OH)2 将外购桶装电石装入乙炔发生器中,关闭容器,启动引风机将容器内的空气从乙炔发生器中排出,然后通入自来水,即产生乙炔气体,当乙炔气的含量达到99%以上时,送入生产系统,这时的乙炔气中含有磷化氢、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必须进行洗涤、净化,净化后的乙炔气经过压缩、冷却、油水分离、干燥充装到有填料及丙酮的乙炔气瓶中即得到溶解乙炔产品。 粗乙炔气的净化拟采用浓硫酸湿法净化,发生器排出的渣水经静置沉淀后循环使用。 其工艺流程如下: 电石 水 压缩 净化 洗涤 乙炔发生器 乙炔产品 罐充 高压干燥 1.1.4.2 选用的主要装置(设备)和设施的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 1)主要装置(设备)设施的总体布置 建设项目按照功能划分为2个区,即乙炔生产生产区、氧气充装区。乙炔车间布置在氧气充装区的东北面。具体布置如下: 乙炔生产区:从南向北依次布置乙炔发生间、乙炔车间、乙炔灌充排间、实瓶、空瓶和电石库。 氧气充装区:从南向北依次布置消防泵房、消防水池、氧气充装间、气化器、液氧泵、低温液氧储罐。 2)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 (1)氧气充装 低温液体泵 用户 钢瓶 液氧贮槽 外购液氧 充装排 汽化器 (2)乙炔生产 电石 水 压缩 净化 洗涤 乙炔发生器 乙炔产品 罐充 高压干燥 1.1.5建设项目配套和辅助工程名称、能力、介质或物料来源 1)给排水 (1)给水 项目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来自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玉桐村自来水网,入户水压为0.30MPa。。 (2)排水 建设项目氧气充装无生产污水产生,乙炔装置生产水采用封闭式循环使用属于零排放。 2)供电 电源由供电所规划,在厂区外变电后引入配电间内,整个项目的装机总容量160KVA,电压380V,频率50Hz。 3)消防 本项目在液氧充装区南侧设置有一座消防水池,消防水主管道为环状管网,干管管径DN100mm;在液氧充装生产区和乙炔生产区分别设置有一座事故水池,主要用于对发生事故后消防水进行收集,在生产区设置消火栓、固定式灭火系统等相关安全设施。 1.1.6建设项目的主要设备 表1-3 建设项目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备注 一 氧气装置生产设备 1 低温储罐 V=20m3 1台 2 充装排 GC-9B 1 3 空温式汽化器 VA-400/16.5 1 二 乙炔装置生产设备 1 发生器20m3/h 1件 2 安全水封 Φ4301600 98012 1件 3 气柜5m3/h Φ22004200 QGO-0.00 1件 4 净化下塔 Φ3501500 3204A31 1件 5 净化上塔 Φ3503000 3204A32 1件 6 中和下塔 Φ3501500 3204A12 1件 7 中和上塔 Φ3503000 3204A11 1件 8 硫酸泵带电机 FSB40-16 1台 9 碱泵带电机 FSB40-16 1台 10 中央安全水封Φ10202230 3801A 1套 11 水分器 Φ6601600 SF-04 1个 12 乙炔膜式压缩机(本厂配套)210012002600 mm Z1.2-0.38/25 1台 13 高压干燥器10L 长1500宽600高1850 2302A2000 1组 14 灌充排55003301600 mm GS-20/1型 2排 15 丙酮补充装置 1件 1.2建设项目外部基本情况 1.2.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条件 1.2.1.1 厂区地形、地貌、地质 场地附近无活动性及发震断裂存在,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场地无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地沉降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属于软地基、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等地质结构,地基对建构筑物不会产生影响。 1.2.1.2 当地的水文、气象、地质、地震等自然情况 1)水文条件 项目场地地表无大型水体,所选场地对项目无影响,符合《防洪标准》的有关规定,场地未见不良水文地质条件,氧气充装、乙炔生产区的建筑物均为单层简易房,且建设项目周围无工业废水、废渣等腐蚀性物质排放等因素,因此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对浅基础施工影响较小。 2)气象条件 (1)气温 年平均气温 14.5℃ 极端最高气温 34.5℃ 极端最低气温 -4℃ (2)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 (3)风 年平均风速 2.5m/秒 静风频率 13% 常年主导风向 南风 3)工程地质条件 建设项目所在地主要为荒坡,拟建场地平坦,场地总体稳定性较好,根据我公司评价组成员现场踏勘,未见不良地质现象。 4)地震 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建设项目所在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综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5万瓶/年氧气充装、2万瓶/年乙炔生产项目所处地无断层及地下水,自然条件较好。 1.2.2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后可能出现的最严重事故波及的范围 建设项目投产后可能出现的最严重事故主要为低温液体贮罐储存过程中发生超压爆炸和乙炔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泄漏在其爆炸范围内遇火源引起燃烧,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从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可看出,如果发生以上火灾、爆炸,主要影响到该厂的工业设施。 1.2.3建设项目中危化品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周边的距离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辨别,乙炔的储存临界量为1t,电石的储存临界量为100t,丙酮的储存临界量为500t,该厂储存乙炔最大为15.75t,储存电石最大为5t,储存丙酮最大为0.16t,故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5万瓶/年氧气充装、2万瓶/年乙炔生产项目构成重大危险源,业主应对其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 建设项目所在地处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玉桐村,东北侧有进厂公路与沙子镇至沿河的公路连接,厂区至公路约500m,东北侧约300m处有一散户,南侧约350m处有一散户,其余均为为荒山和耕地。 建设项目周边500m范围内无学校、铁路、重要公共建筑物、名胜古迹、水源保护区等区域及重要设施。建设项目周围500m范围内无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建设项目所在地不属于自然疫源地。 该厂区主要设施与周边环境之间的防火距离见表1-4: 表1-4 厂区设施与周边环境距离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平面距离m 规范要求不应小于m 结论 备注 1 建设项目-东北面沙子镇至沿河的公路 厂区至公路约500m — 合格 规范无明确规定 2 建设项目-东北侧一散户 300米 25米 合格 GB50030-2007 氧气站设计规范 3.0.5 3 建设项目-南侧一散户 350米 25米 合格 GB50030-2007 氧气站设计规范 3.0.5 4 建设项目-架空电力线 200m内无零散住房 1.5倍电杆高度 合格 GB50030-2007 氧气站设计规范 3.0.5 综上所述,厂区生产装置、设施与周边环境的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 70 2 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 2.1危险、有害因素 项目工艺过程中存在的中间产物磷化氢、硫化氢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因其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量极少,故本专篇不作重点评价。 2.1.2 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 2.1.2.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其分布 采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科学方法,参照同类企业情况,对项目中造成火灾、爆炸及中毒及窒息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性质作初步判断,分析见下表: 2.1.2.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2.2.1 生产(贮存)过程火灾、爆炸危险 建设项目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装置位置: 1)乙炔生产、储存过程 2)氧气储存、充装场所 (1)氧气充装过程 3)乙炔灌充间 4)电石库 2.1.2.2.2 中毒与窒息 乙炔生产中存在的有毒气体主要是乙炔、磷化氢、硫化氢;厂区储存的氧气也会引起中毒事故。可能引起有毒气体中毒的装置位置: 1)乙炔生产、储存过程 2)氧气储存、充装场所 3)乙炔发生器、乙炔气柜、净化及中和岗位 2.1.3 生产装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1.3.1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1.3.2电气设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1.3.3 机械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2.1.4其它危险和有害因素辨识 2.1.4.1危险工艺的辨识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建设项目采用的工艺不属于危险化工工艺。 2.1.4.2监控化学品、易制毒化学品、剧毒化学品的辨识 2.1.4.2.1监控化学品的辨识和分析 《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将监控化学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可做为化学武器的化学品,第二类是可作为化学武器关键前体的化学品,第三类是可以作为化学武器原料的化学品,第四类是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对照国务院令第190号《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及所附监控化学品目录,可以看出,该工程涉及的各种化学品中,无监控化学品。 2.1.4.2.2易制毒化学品辨识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将易制毒化学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对照国务院令第445号《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附表,易制毒化学品的分类和品种目录可以看出,建设项目涉及的各种化学品中,丙酮、硫酸属于易制毒化学品。 2.1.4.2.3剧毒化学品辨识 根据《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版)判定,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会产生少量的硫化氢、磷化氢,为剧毒化学品。 2.1.4.2.4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辨识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该公司生产的乙炔列入《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为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2.1.5重大危险源辨别 2.1.5.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临界量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表一、表二,建设项目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的危险物质为乙炔、丙酮、电石等,氧、硫酸、氢氧化钠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物质。 建设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危险化学品名称及临界量见下表: 表2-1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临界量 序号 危险化学品名称 危险性分类及说明 临界量(t) 1 乙炔 属于2.3类有毒气体 1 2 电石 属于8.1类酸性腐蚀品 100 3 丙酮 属于3.1类低闪点易燃液体 500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由于建设项目存在多种危险化学品,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定义,均存在于1个单元,因此应按公式①进行计算,若满足式①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 + q2 …… + qn ≥ 1 ① Q1 Q2 Qn 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单位为t;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t。 根据表3-11,运用公式①进行计算,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见表3-12。 表2-12 危险化学品实际数量、临界量及其比值 序号 所在场所 危险化学品名称 质量 临界量(吨) 质量/临界量 1 实瓶间 乙炔 6.45 t 1 15.75 2 气柜 9.3t 3 仓库 电石 5 t 100 0.05 4 乙炔车间 丙酮 160kg 500 0.32 5 合计 16.12 根据表2-12,所计算结果为16.12,大于1。因此,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的量构成重大危险源,业主应对其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向相关部门进行申报。 2.1.5.2设备或装置辨识 按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范围的规定,如下表对本项目中涉及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否应进行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进行了辨识。 表2-1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一览表 从以上辨识过程可以可出,建设项目氧气充装涉及氧气不属于毒性程度为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介质,也不属于易燃介质,且其PV<100MPam3,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装置涉及的压力管道不是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的长运输管道,不属于燃气管道,也不属于输送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险气体、液化气体介质的工业管道,因此也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 建设项目乙炔装置中,乙炔发生器、乙炔气柜以及附属的压力管道的压力为0.006MPa,压缩岗位操作压力在0.12~2.5 Mpa,未超过4MPa,均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乙炔发生器、乙炔气柜最高工作压力<0.1MPa,压缩岗位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从以上辨识结果可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均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1.5.3辨识结果分析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小结: 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的量构成重大危险源。 (2)设备、装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3)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因此整个生产单元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2.1.5.4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管理 我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企业是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主体,要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负有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的动态管理和监控、治理责任。具体讲主要包括十二个方面: 一是要按照安全监管部门关于辨识、申报、登记的要求如实申报本单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二是要建立本单位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基础档案。 三是要建立健全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 四是要定期对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根据评估等级和危险程度采取不同的监控措施。 五是要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定期对重要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并做好纪录。 六是要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害后果告知牌或标识。 七是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重大危险源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 八是要对存在事故隐患和严重缺陷的重大危险源及时进行整改治理,以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九是要确保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检测监控以及治理整改所必需的人财物的支持。 十是要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十一是要加强与重大危险源周边单位和人员的沟通联系,及时告知他们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时的危害后果和要采取的应急措施。 十二是对一些危险性较大、容易发生事故的重大危险源以及一些重点部位和关键设施要逐步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动态监控、实时监控。 2.2危险、有害程度 2.2.1固有危险程度 2.2.1.1具有爆炸性的化学品的质量及相当于梯恩梯(TNT)的量 2.2.2风险程度的分析 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是化工生产中较为常见的重大事故,建设项目存在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因此,本节运用火灾、爆炸、中毒事故后果进行分析评价,在分析中运用数学模型。该分析是在一个系列的假设前提下按理想情况建立的,有的可能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但对辨识危险性来说是可以参考的。 2.2.2.1建设项目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可能 由于设备损坏或密封点不严、操作失误引起泄漏从而大量释放易燃、易爆物质,将会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发生,因此,事故的预测首先应杜绝生产装置的跑、冒、滴、漏。 2.2.2.2可燃化学品泄漏后造成爆炸、火灾事故的条件 建设项目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气体乙炔,运行过程中发生泄漏后,在其爆炸范围内遇火源可引起燃烧。 2.2.2.3物理爆炸的条件 建设项目设置容积为20m3的液氧贮罐,液氧为低温液体,常温下会急剧蒸发,液体变为气体时体积扩大800倍,压力超过液氧贮罐的承压极限,会发生物理爆炸。 2.2.2.4爆炸、火灾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 2.2.2.4.1液氧贮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 1)建设项目在储罐区设置20m3的低温液氧贮罐一个。 2)以储存场所的危险化学品(质量)为分析对象进行分析。 项目存在的发生物理爆炸的主要危险源是低温液体贮罐储存过程中发生超压爆炸。 (1)压缩气体容器爆破能量      式中 Eg——气体的爆破能量,kJ; p——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MPa;    V——容器的容积,m3;    κ——气体的绝热指数,即气体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其中氧气的绝热指数为1.4。 液氧贮罐内压力为0.8MPa,1体积液氧气化可膨胀为800体积氧气,贮罐容积为20m3,则V为16000m3 取κ=1.4; 代入上式 爆破能量为Eg =2.06107 kJ (2)冲击波的超压 压力容器爆破时,大部分能量会产生空气冲击波,只要冲击波超压达到一定值时,便会对目标造成一定的伤害或破坏。冲击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下表。 表2-14 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作用 超压⊿P(MPa) 伤害作用 超压⊿P(MPa) 伤害作用 0.02~0.03 轻微损伤 0.05~0.10 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 0.03~0.05 听觉器官或骨折 >0.10 大部分人员死亡 表2-15 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 超压⊿P(MPa) 伤害作用 超压⊿P(MPa) 伤害作用 0.005~0.006 门窗玻璃部分破碎 0.06~0.07 木建筑厂房屋柱折断,房架松动 0.006~0.015 受压面的门窗玻璃大部分破 0.07~0.10 砖墙倒塌 0.015~0.02 窗框损坏 0.10~0.20 防震钢筋混凝土破坏,小屋倒塌 0.02~0.03 墙裂缝 0.20~0.30 大型钢架结构破坏 0.04~0.05 墙裂大缝,屋瓦掉下 因为1kg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kJ/kg~4836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为4500 kJ/kg,故TNT当量q为: q=E/qTNT 则液氧贮罐爆炸TNT当量为q=2.06107 /4500=4577.8kg q0取1000kgTNT,则爆炸模拟比为α=(q/q0)1/3=(q/1 000) 1/3=0.1q1/3 其中液氧贮罐爆炸模拟比为:α=0.14577.81/3=1.66 10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0=R/α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模拟计算距离液氧贮罐10m、20m、30m、40m、50m距离处的冲击波超压,计算见下表。 表2-16 液氧贮罐爆炸 距液氧贮罐距离R 相当距离R0 冲击波超压⊿P(MPa) 对人体伤害作用 对建筑物破坏作用 10 m 6.02 1.70 大部分人员死亡 大型钢架结构破坏 20 m 12.05 0.496 30 m 18.07 0.168 防震钢筋混凝土破坏,小屋倒塌 40 m 24.10 0.105 50 m 30.12 0.0567 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 墙裂大缝,屋瓦掉下 2.2.2.4.2乙炔气柜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范围 乙炔气柜发生爆炸冲击波的伤害半径分析 建设项目设置有15m3乙炔气柜,气柜内的乙炔以气态储存,如果瞬间泄漏后遇到火源,可能发生蒸汽云爆炸,其爆炸程度相当与4.9753t梯恩梯(TNT)的量。 1)死亡半径 R1=13.6(WTNT/1000)0.37 =13.64.97530.37 =24.62(m) 2)重伤半径R2,由下列方程式求解: △P2=0.137Z2-3+0.119Z2-2+0.269Z2-1-0.019 Z2=R2/(E/P0)1/3 △P2=△PS/P0 式中: △PS--引起人员重伤冲击波峰值,取44000Pa; P0--环境压力(101300Pa); E--爆炸总能量(J),E=WTNTQTNT 将以上数据代入方程式,解得: △P2=0.4344 Z2=1.09 R2=1.09(4975.345001000/101300)1/3 =1.0960.45=65.9014(m) 3)轻伤半径R3,由下列方程式求解: △P3=0.137Z3-3+0.119Z3-2+0.269Z3-1-0.019 Z3=R3/(E/P0)1/3 △P3=△PS/P0 式中: △PS--引起人员轻伤冲击波峰值,取17000Pa 将以上数据代入方程式,解得: △P3=0.168, Z3=1.94 轻伤半径: R3=1.94(4975.345001000/101300)1/3 =1.9460.45=117.273(m) 经过对该项目的设备设施的危险性、危险度进行分析,根据项目生产的特性,在设计中采用了一系列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详见第四章节的相关说明),按设计要求采用一系列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后,本建设项目的风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3 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中的安全对策和建议采纳情况说明 3.1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中安全措施和建议的采纳情况 在江西省赣华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提出了有关本建设项目的主要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设计部门已在设计中逐条落实,具体详见表3-1: 表3-1 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和建议 以及设计落实情况表 序号 设立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设计单位采纳实情况说明 一 建设项目选址对策措施与建议 1 厂址应满足工业企业近期所必需的场所面积和适宜的地形坡度,并应根据工业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需要,适当留有发展的余地。 采纳:厂址满足工业企业近期所必需的场所面积 2 厂址应有利于同邻近工业企业和依托城镇在生产、交通运输、动力公用、修理、综合利用和生活设施等方面的协助。 采纳:厂址处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玉桐村,东北侧有进厂公路与沙子镇至沿河的公路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3 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及发展规划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 采纳:厂址处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玉桐村 4 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 采纳: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 5 企业之间、化工企业与其它工矿企业、交通线站、港埠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规定。 采纳:距离符合安全卫生、防火规定。 6 厂址应符合当地城乡规划,按工厂生产类型及安全卫生要求与城镇、村庄和工厂居住区保持足够的间距。 采纳:符合当地城乡规划,与城镇、村庄和工厂居住区有足够的间距。 7 厂址必须考虑当地方向因素,一般应为于城镇、工厂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 采纳:厂址位于城镇、工厂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方向。 二 工艺、设备与装置方面对策措施与建议 1 建设项目氧气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消防控制、建筑结构、电气及热工仪表、供电、采暖和通风、管道架设等均应按照GB50030-2007《氧气站设计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采纳:按照GB50030-2007《氧气站设计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2 项目乙炔生产装置工艺设备、工艺布置、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采暖通风及管道设置均应按照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要求执行。 采纳:按照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要求执行。 3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所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均应符合规范,同时为防止超压危险,均应设置各种压力表、安全阀、爆破板、安全联锁及报警信号等安全设施。 采纳:符合规范, 设置相关安全设施。 4 根据HG20571-1995《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要求,并结合各装置的特点,设置防火、防爆、放静电、防雷、触电保护、防机械及坠落等意外伤害、防尘防毒、防暑降温与防寒防潮、噪音及振动控制、采光照明、防化学灼伤、生产生活用室、安全色、安全标准等安全卫生设施。 采纳:设置相关安全卫生设施。 5 设计中必须严格按照《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等有关要求,设计相应处理装置,使排放的废气、废水达标排放。 采纳:生产用水循环使用,无外排。 6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安监总危化【2006】10号文件《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厂区应建设事故污水收集系统,生产厂房、储罐区场所必须建立相应容积且耐腐蚀材料的事故消防废水收集池,事故产物及事故污水必须经回收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采纳:设有事故水池。 7 项目防雷设施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由具体有相关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并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采纳:设有防雷设施。 8 厂区电气设施、装置应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进行,并应符合安全要求。 采纳:按设计规范进行,符合安全要求 9 项目选用的生产设备应选材合理,配管合理,凡对环境有害的废气排气管的排放管高度均应达到标准。 采纳:选用有资质的生产厂家设备。 10 高处作业岗位,如平台、栏杆、楼梯走道等设施的设计应遵守《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053-2009的有关规定。 采纳:按规范进行,符合安全要求 11 乙炔生产设备及储存装置应按照《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 进行,并应符合安全要求。 采纳:按设计规范进行,符合安全要求 三 主要装置、设备布局方面对策措施与建议 1 氧气生产装置的总图布置及与乙炔厂房之间的防火距离等均符合GB50030-2007《氧气站设计规范》第二章的要求。 采纳: 符合GB50030-2007《氧气站设计规范》,氧气生产装置与乙炔厂房距离20m。 2 乙炔厂房的总图布置与氧气厂房及其它生产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等要求均按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相关要求执行。 采纳: 按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设计,乙炔渣池与氧气厂房距离21.4m。 3 针对总图布置中不符合要求之处进行优化调整,使之符合安全要求。 采纳:总图布置合理。 4 建议在总图设计中明确生产辅助原料四氯化碳、硫酸、氢氧化钠的主要储存场所。 采纳:储存在化验室。 5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2条,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0米,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距离。 未采纳:厂区围墙与电石库之间的间距3.5米 6 生产车间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选用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第3.3.1条防火、防爆要求。 采纳:符合《建筑物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第3.3.1条防火、防爆要求。 7 厂区内建筑及厂房、库房的设计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防火、防爆、防震设计。 采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防火、防爆、防震设计。 8 设计中考虑将厂区人流、物流分开设置。 采纳:厂区人流、物流分开设置 四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设备方面对策措施与建议 1 站内应按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规定,设置消防车通道和消防给水设施。寒冷地区的消防给水设施应有防冻措施。还应根据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配备适当种类、数量的相应灭火器材。 采纳:设有灭火器材及消火栓。 2 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6.0.9条,厂区内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采纳:厂区内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大于5.0m。 3 为保证人员在事故是紧急疏通,每个操作区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步行至任何一个安全出口的距离符合规范,且通道上无任何障碍物。 采纳:安全出口符合规范。 4 生产装置主要生产车间、机器通道处及变电室入口处应设置应急照明灯。 采纳:设置应急照明。 5 在存在乙炔的场所按规范要求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采纳: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 五 建议 1 电石库与乙炔车间是毗连建造的,不符合《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标准要求,建议设计方在正式设计时调整防火距离至6m。 采纳:电石库与乙炔车间是分开建造的,乙炔车间面向电石库的墙为防火墙,防火距离6m。 2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丙酮、生产乙炔等有毒有害物质,如生产过程中发生泄漏,会对生产车间的人员造成中毒危害。本评价机构建议在相关位置设置易燃气体报警仪、有毒气体报警仪。 采纳:设置相关报警仪。 3 建设项目净化过程中使用的浓硫酸、盐酸,具有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危险性较大,但在初步设计方案中,并未对其的储存方式场所进行说明,本评价机构建议设计方在正式设计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置硫酸、盐酸储存装置。 采纳:储存在化验室。 3.2建设项目设立安全预评价报告中安全对策与建议未采纳论证情况或者理由 建设项目未采纳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4.12条,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0米,且围墙两侧的建筑之间还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距离;依据GB50031-91《乙炔站设计规范》第2.0.9条,实体围墙(高度不应低于2.5m)为3.5m。 4 设计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除了落实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书提出的各项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外,在设计中严格按照国家、地方、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进行本建设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本项目设计中采用的主要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的内容详见表4-1~表4-7: 4.1 总图布置设计安全措施 表4-1总图布置安全设施和措施一览表 序号 相邻建(构)筑名称 设计距离m 规范要求(不小于)m 结论 备注 1 液氧储罐-厂区围墙 4.2 3.5 合格 2 氧气车间-东北面办公、维修用房 12 12 合格 3 氧气车间-消防泵房 13.3 12 合格 4 氧气车间-乙炔渣池 21.4 14 合格 5 乙炔车间-电石库 6 6 合格 防火墙有 6 电石库-厂区围墙 3.5 3.5 合格 总平面布置综合考虑厂区地形、周边用地条件和本建设项目生产特点,结合厂址特征及综合考虑风向、朝向等因素进行总平面布置。 项目建设用地998m2,地势较平坦,建设项目按照功能划分为2个区,即乙炔生产区、氧气充装区。乙炔车间布置在氧气充装区的东北面。具体布置如下: 乙炔生产区:从南向北依次布置乙炔发生间、乙炔车间、乙炔灌充排间、实瓶、空瓶和电石库。 氧气充装区:从南向北依次布置消防泵房、消防水池、氧气充装间、气化器、液氧泵、低温液氧储罐。 在液氧充装区南侧设置有一座消防水池,消防水主管道为环状管网,干管管径DN100mm;在液氧充装生产区和乙炔生产区分别设置有一座事故水池,主要用于对发生事故后消防水进行收集,在生产区设置消火栓、固定式灭火系统等相关安全设施。 4.2 工艺、设备设计安全措施 表4-2工艺和设备的安全设施和措施一览表 4.3电气设计安全措施 表4-3电气安全设施和措施一览表 4.4消防、给排水设计安全措施 表4-4消防、给排水安全设施和措施一览表 4.5设计中采取的预防、控制、减少事故的措施 4.5.1预防事故措施 1)在相应的压力管道设置压力表、安全阀等。 2)本工程设计中采用输送泵出口设有压力表观察。 3)电缆进入生产车间穿钢管保护,预防电缆绝缘层导致漏电事故的发生。 4)选用的电气设备为三防型,防护等级为IP65,防腐等级为WF2。 5)作业场所、清水池等处设有栏杆预防发生高处坠落及滑跌的危险。 6)露天泵设有防护罩、电器保护、生产电接地设施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 7)生产区配置有足够数量的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4.5.2设计采用的控制事故设施 1)为防止设备超压而造成的事故,在一些设备有关部位均设有通气孔等泄放设施,而且输送泵出口设置一个止回阀,防止液体倒流,损坏机泵,具体数量见表4-5。 表4-5泄压和止逆设施一览表 2)泵设在围堰外,并在就近设有按钮,以便能在事故状态下紧急停车。 4.5.3设计中采用的减少和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4.5.3.1防止溢流蔓延设施 1)设置有能承载一个最大罐完全泄漏时的安全围堰,控制当罐体大量泄漏时物料向低处流散的威胁。 2)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设计、《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91。 4.5.3.2紧急个体处置设施 乙炔生产车间是具有化学燃烧、爆炸危险的作业区,依据《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设有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 4.5.3.3 劳动保护用品和装备 根据《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国经贸安全[2000]189号文)及《中国石化个体防护用品配备管理规定》([2006]95号文)的要求,为了保护职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的个人安全防护,在就近装置内设置急救柜,内设空气呼吸器和相应的急救药品,对每个操作人员发放安全帽、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工作服等,并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配备的个人用品如下表4-6: 表4-6个人防护用品清单表 4.6安全警示标志 表4-7安全警示标志 5 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5.1应急救援组织或应急救援人员的设置或配备情况 本厂区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备,配置兼职消防人员,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消防培训、消防知识学习以增强消防自救能力。 现场指挥 厂长: 通讯联络组 安全警戒组 应急抢险组 外援机构 消防部门:119 沿河县安监局应急办: 沿河县政府应急办: 后勤保障组 安全管理员: 安全管理员: 安全管理员: 安全管理员: 5.2 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情况 本公司配备有相关的应急救援器材: 空气呼吸器1套、安全带4个、安全帽1顶/人、防毒面具3个、防护手套1套/人、消防防护服4套、应急灯2个、对讲机若干、担架2个、洗眼器2个等,同时还配备了抢险工具1套,急救药品等。 以上器材一般放在值班室或生产储存装置内。 5.3 消防器材的配备情况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第3.1、3.2、4.1、4.2、5.1、5.2条规定,氧气车间内配MP6和MF/ABC4手提式灭火器各2只,乙炔车间内配MP6和MF/ABC8手提式灭火器各4只及MFT/ABC35推车式灭火器1只,在电石库及丙酮库配MF/ABC8手提式灭火器2只。 5.4 应急救援措施 根据厂区生产及使用物质的危害特性,针对易发生的泄漏事故,企业已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见附件七)。 6 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 建设单位简介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成立于2011年5月,主要投资人是田忠,注册资金:100.00万元,注册地址: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玉桐村。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鸿发氧气乙炔厂是一家私营企业,项目负责人已从事该行业多年,积累有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 1)项目建成后,企业应制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并切实落实。 2)要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使其绝对处于完好状态,设备不带病工作。 3)完善安全管理各类台帐,包括安全会议、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安全奖惩等的台帐。 4)建立隐患排查管理制度,定期对各生产岗位进行隐患排查,隐患排查要细致,对查出的隐患应落实部门及责任人,并及时进行整改,不能及时整改,应报企业负责人和有关部门。 5)加强对作业人员职业培训教育,使作业人员熟悉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理能力,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新进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三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经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对转岗、复工人员应参照新职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考核,对职工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安全技术培训和考核。 6)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的要求制定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不定期地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提高员工事故处理和抢险能力。 7)电气、检修作业应严格执行作业票制度,禁止非电工作业人员从事任何电工作业。 8)对已发生的事故或异常工艺条件及操作失误引起的未逐事故应记录在册,并按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9)切实加强对工艺操作的安全管理,确保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贯彻执行,尤其要加强对工艺过程指标控制,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加强管理,确保安全作业。 10)不断加强对全体职工职业培训、教育,使职工具有高度的安全责任心、慎密的态度,并且要熟悉相应的业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具备有关物料、设备、设施、防止工艺参数变动等危险、危害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1)必须给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提供不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其它物品替代应当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按期更换。 12)所提供的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按规定使用,应经常监督从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情况,不使用劳保用品的从业人员要给予必要的处罚。 13)保证企业安全措施资金的投入,要建立年度安全措施计划安排,并根据计划实施。 14)加强生产厂区安全管理,严格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及带小孩进入厂区。 15)企业应把生产过程中使用及产生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应急救援知识及时告知厂区附近工矿企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 16)不断健全各种设备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尤其要完善设备的检维修管理制度,健全主要设备、特种设备档案,应作到一台一档。 7 安全设施投资概算 本建设项目总投资大概100万元,安全设施投资额约为15万元(含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安全设施投资占项目总投资中的比例为15%,具体各项投资如下: 7.1间接投资 本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投资大部分在工艺、给排水、电气、总图等专业设计中采用的各种安全设施及措施中体现,由于这些投资与主体设计投资很难分开,无法给出准确的投资额,故这部分安全设施的间接投资初步估算为5万元。 7.2直接投资 7.2.1消防系统投资 7.2.2安全检测费用 7.2.3安全及环保评价费用 7.2.4劳动安全卫生专项费用 7.2.5其他费用 8 结论与建议 8.1结论 通过对本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和分析,确定了本建设项目在运行期间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同时采纳了安全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通过分析与评价,得出如下结论: 1)根据改建项目安全条件论证,项目选址符合建设安全条件。 2)项目选址及总图布置设计中储存装置集中布置,与各功能区分区布置,与各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均符合要求,能满足安全要求。 3)本建设项目工艺设备选型合理、工艺流程成熟可靠,不属于淘汰工艺和设备。 4)本建设项目在工程设计中所采取的各项安全设施和措施,可以对项目建成后的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5)本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根据劳动安全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进行,并在项目的工程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设计理念,本建设项目所采取的安全设施可以满足安全生产要求,投入运行后可满足生产的长周期安全运行,虽然本身的固有危险度为中度危险,但采用了相应的安全设施和安全措施后,项目的风险程度大大降低,可以达到可接受的程度。 8.2建议 1)完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并加强对职工进行危化品生产安全知识的培训。 2)在建设过程中,制造、安装和检验,应由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并严格按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进行。 3)本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特种设备等的订购必须能满足设计要求和有相应的制造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氧气乙炔厂5万瓶年氧气充装、2万瓶年乙炔生产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8748687.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