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24400660 上传时间:2021-06-2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49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描述:

《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导论 一、导 论 1.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 1.1.1 商业银行风险的界定 1895年美国学者海尼斯在其所著的Risk as An Economic Factor一书中将“风险”一词定义为:“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某种行为能否产生有害的后果应以其不确定性界定,如果某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时,其行为就反映了风险的负担。” 风险具有两大要素:损失和不确定性,排除了损失不可能存在和损失必然发生这两种情况。损失出现的概率是大于0、小于1。由于商业银行经营商品的特殊性货币,以及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商业银行的风险具有与一般

2、风险所不同的特征:(1)商业银行风险内涵的独特性。(2)商业银行风险来源的二重性。(3)商业银行风险的双重效应。 因此,商业银行风险可界定为: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与客户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其实际经营状况与预期经营状况产生一定的偏差,从而该商业银行资金的效益性或者安全性或者流动性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1.1.2 商业银行风险的分类根据巴塞尔委员会1997年9月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商业银行面临的各类风险如下:(1)信用风险(2)国家风险(3)市场风险(4)利率风险(5)流动性风险(6)操作风险(7)法律风险(8)声誉风险 1.1.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1)风险管

3、理的概念。著名的风险管理专家廉姆斯和汉斯给风险管理作了如下的定义:“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以最少的成本将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科学管理方法。”风险管理的目的与企业经营的目的是一致的,通过对企业各种业务活动和资源的计划、安排和控制,尽力减少各种具有副作用的不确定事件的影响。 (2)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概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的与其经营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目标相一致,即实现资金的“三性”平衡和利润最大化。“信贷”一词反映以信用为基础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狭义上指贷款或者放款,广义上指存款、贷款和与之相关联的结算工作。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内涵可

4、概括为:各商业银行在日常的信贷工作过程中,预测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和分析风险,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办法综合处理风险(包括降低和避免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信贷资金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平衡。 1.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系统性 1.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是一有机系统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中枢地位,它们与客户之间、中央银行之间、政府之间、其他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之间以及某一商业银行内部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信贷风险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所谓系统是指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我们所要确定

5、的具体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商业银行采用系统方法从事信贷风险管理将是行之有效的。系统方法的着眼处放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系统的最优上,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点: (1)整体性即银行经营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其各部分功能之和。相对于各部分的功能及其简单总和而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系统整体的性质会发生质变,且系统内任一要素或系统环境的变化都将影响系统内其他要素和整个系统的变化,系统内任一要素的变化又要受系统内其他要素和系统环境的制约。 (2)行为目的性和反馈控制性行为目的性指商业银行在对其外部客户发生作用时,趋近或逼近的状态。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是需要负反馈的行为,如果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要被达到

6、的话,那么在经营过程中,银行行为偏离该目标的信号就有必要用来校正系统的行为。 (3)信息相关性信息是对有序性的度量,或称为组织化的度。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信息的获取、传递、变换都是为了提高银行经营的有序程度,消除系统运动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日臻完善在于其自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自适应能力又必然与这一系统吸收信息、产生信息、降低干扰源变异度的能力有关。 1.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构建及运作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商业银行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系统时,须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各经营机构及相应业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分析、研究。 (2)反馈控制原则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在对周围环境发

7、生作用时,都带有行为目的性(达到三性平衡)。反馈指系统输出的信息通过一定的通道返送到输入端,从而对系统的输入和再输出施加影响的过程,见下图。系 统输入信息反馈信息 输出信息目 标 (3)层次性原则管理的系统化离不开等级结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等级结构有两种内涵,其一指系统内部组织有层次性,其二指各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秩序井然,即有序性。见下图: 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子系统A子系统B子系统Ca a a b cb b c c 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的风险管理责任制子系统为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行长管理责任制部门管理责任制行员岗位责任制 1.3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的整体框架 1.3.1 商业银行信

8、贷风险的主要种类对商业银行风险可以有多种分类,通常有以下4大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环境风险 1.3.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框架从既定环境出发,把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界定为四大类: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境外业务。就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来说,在这四个业务领域,都需要有各自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因为它们的风险特点各不相同,不能按一个模式进行管理。 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收入和盈利的主要来源。国有商业银行都还是一个以贷款业务为主体的传统银行。这样,在构建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管理系统的业务框架时,可以将其分类为投资业务、信贷业务、其他业务三类。如图所示:资 产 业 务投资业务信贷业务其他业务

9、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仍然放在对信贷业务的管理上。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可分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环境风险 商业银行在构建信用风险管理框架时,至少应该按客户类型分为国家风险、公司客户风险、个人客户风险和金融机构客户风险等信 用 风 险国家风险公司客户风险个人客户风险金融机构风险 1.3.3 商业银行公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公司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框架见下图:公司客户信用风险客户等级行业风险地区风险产品风险信用组合 1.3.4 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与公司客户比较,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是:客户数量大,单户金额少,信息收集难,管理较分散,风险程度低。因此,对个人客户

10、的信贷业务只要按照信贷产品进行分类管理,就可以较好的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信贷产品方面,目前可按以下几类产品进行分类管理:1、个人汽车贷款 2、个人住房贷款 3、个人消费贷款 4、个人助学贷款 5、个人信用卡贷款。 1.3.5 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对金融机构客户发放贷款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一项新业务。目前此类业务有快速发展之势,但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信用控制方面则较为落后。 金融机构客户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金融机构的评级没有标准。金融机构的各类信息不透明、不真实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力量多头施管,很难统一控制风险抵押保证措施不能有效化解风险,保全银行利益,多为信用贷款内部管理分

11、工上,有的归入财务部门,有的归入中间业务部门,还存在极不规范的问题。 金融机构客户贷款风险管理的原则确定专管部门,统一集中授信建立评级标准,择优选定对象合理核定额度,量身定制产品完善规章制度,实施专业操作 二、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主要方法 2.1经济模型与会计模型分析资产负债管理战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资产负债平衡的管理方式,同时关注资产负债表两边的管理,并越来越重视表外业务的管理,把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展幅管理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协调管理。商业银行为了达到其长期和短期的工作目标,尽可能对其资产和负债的数量、结构、以及收益和成本加以协调和控制,争取实现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之差最大化。 2.1经济模型与会

12、计模型分析(2)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战略把利率风险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但利率风险最小并不是商业银行营运的最佳结果,在一定利率风险水平上的利润最大化才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追求的目标。 这一目标短期和长期和长期之分:短期(通常指一年以内)注重的是银行的净收入,通过会计模型进行分析。长期(通常指一年以上)注重的是银行股权的市场价值,通过经济模型进行分析。 2.1经济模型与会计模型分析(3)在资产负债管理的会计模型中,银行每股利润是其短期运营中关键的价值测度,由于净利息收入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源泉,故净利息收入就成为关键变量。在资产负债管理经济模型中,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市场价值的敏感性是利率风险

13、分析的核心。银行股权的市场价值是经济模型的关键变量。 2.1经济模型与会计模型分析(4)下面举例说明两个模型的运用:例一:假设某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简单,仅存在一笔5年期固定利率为10%的资产,共100单位;仅有一笔1年期利率为9%的负债,共90单位,(利率为浮动利率)。银行的股权为10单位。银行年利息收入为10单位,利息支出为8.1单位,不考虑税收,净利息收入为1.9单位。现假设从现在起该资产的金融产品利率升到13%,负债的金融产品利率升到12% 。 2.1经济模型与会计模型分析(5)会计模型分析:从第二年开始,年负债成本提高到10.8单位,资产的年利息收入保持不变(5年期固定利率),年净利

14、息收入下降到-0.8单位。经济模型分析:(1)利率变化前:资产的帐面价值100单位资产的市场价值100单位负债的帐面价值90单位负债的市场价值90单位银行资本的市场价值资产的市场价值负债的市场价值10单位 2.1经济模型与会计模型分析(6)(2)利率变化后:5 t 5t 1 10 100(1 13%) (1 13%89.4 资产市场价值)(单位)8.1 901 12% 1 12%87.6 负债市场价值(单位) 89.4 87.61.8 银行资本的市场价值(单位) 2.1经济模型与会计模型分析(7)在资本负债管理过程中,会计模型分析与经济模型分析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互补的。经济模型分析常常需要会

15、计运算的结果。经济模型分析属于战略性研究,会计模型分析属于战术性研究。高明的银行管理者不会只偏重于其中一种,而是将两种分析方法同时用于银行资产与负债的协调管理之中。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以下两种管理战略: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和持续期缺口管理。 2.2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资产的利息收入与负债的利息支出受市场利率变化影响的大小以及调整速度,称为银行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性。利率浮动的资产与负债,其利率随着市场利率变化而变化,故分别称它们为利率敏感性资产(用ISA表示)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用ISL表示)。利率敏感性分析通过资产与负债的利率、数量和组合的变化来反映利息收支的变化,从而分析它们

16、对银行利息差和收益率的影响。 2.2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2)利率敏感性缺口(GAP)等于一个计划期内商业银行利率敏感性资产(ISA)与利率敏感性负债(ISL)之间的货币差额,即 GAP=ISA-ISL GAP0 称为正缺口,意味着利率浮动的资产中有一部分来自固定利率负债。 GAP0 称为负缺口,意味着部分固定利率资产来自利率浮动的负债。 GAP=0 称为零缺口,意味着利率浮动资产等于利率浮动负债。 2.2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3)商业银行能够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谋求盈利或者套期保值。设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变化量为 NII=i GAP= i (ISA-ISL)由该式可得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变

17、动与银行净利息收入变动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2.2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4)不变(0)上升(+)下降(-)利率下降(-)不变(0)下降(-)上升(+)利率上升(+)GAP=0(0)GAP0(+)净利息收入变动利率变动G AP 2.2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5)商业银行若采取进攻性经营策略,则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组合、利用利率变动和缺口谋取利润。若采取防御性经营策略,则通过实现利率敏感性资产与利率敏感性负债之间的平衡,减少缺口,谋得资金的安全性。当然,无论采用哪种策略,都必须考虑资金的流动性需求,并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2.3持续期缺口管理持续期是一笔或一组金融资产或负债以现值方式收回其价值的

18、时间,有人将其视为金融工具的投资回收期。公式如下:n t tt 1n t tt 1 P t(1 i)D P(1 i) D为持续期;Pt为在时间t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和本金偿还的预期现金流;t为现金流发生时刻距期初的时间; i为利息率或收益率;n为现金流量次数。 2.3持续期缺口管理(2)商业银行的持续期缺口等于其资产组合的持续期D a减去其负债组合的持续期D l。即 GAP= D a - D l例题2:一张债券面值为100单位,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则其持续期为: 2 52 510 10 1101 2 51 0.1 (1 0.1) (1 0.1)D 10 10

19、1101 0.1 (1 0.1) (1 0.1)4.17 (年) 2.3持续期缺口管理(3)金融工具的期限与持续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期限是指金融工具的生命周期,持续期则须考虑该金融工具到期之前的全部现金流量特征。持续期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费雷得里克麦克莱(Frederick Macaulay)提出的,他定义无息债券的持续期等于实际期限,再定义息票债券的持续期等价于一组无息债券的持续期。如下例: 2.3持续期缺口管理(4)例题3:一张10年期、面值为1000元、年利率为10%的带息票债券的现金支付等价于如下一组无息债券:一张1年期、面值为100元的无息债券;一张2年期、面值为100元

20、的无息债券; 一张10年期、面值为100元的无息债券;一张10年期、面值为1000元的无息债券。 2.3持续期缺口管理(5)这张带息票债券的持续期等于这一组无息债券的持续期,这组无息债券的持续期是各单一无息债券持续期的加权平均值,权重为各单一无息债券价值占整个一组无息债券价值的比例。持续期的计算见下表 带息票债券持续期的计算年份现金支付(元)现金支付现值(PV)(i =10%)(元)权重PV /1000(%)加权的期限(年份数*权重)1 100 90.91 9.091 0.090912 100 82.64 8.264 0.165283 100 75.13 7.513 0.225394 100

21、68.30 6.830 0.273205 100 62.09 6.209 0.310456 100 56.44 5.644 0.338647 100 51.32 5.132 0.359248 100 46.65 4.665 0.37320 9 100 42.41 4.241 0.3816910 100 38.55 3.855 0.3855010 1000 385.54 38.554 3.85500总计1000.0 100 6.75850 2.3持续期缺口管理(6)由上表可知,这组无息债券的持续期为6.7585年,因此,面值为1000元的这张带息票债券的持续期等于6.7585年。从商业银行长期利

22、率风险管理的角度看,持续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银行某一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的变化率近似地等于该资产或负债的持续期与对应的利率变化量的乘积,即 PV iDPV 1 i 2.3持续期缺口管理(7)银行某一资产(或某一负债)的现值PV 为,此式对求导可得该资产或负债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即 n t t 1i 1 t PdPVdi (1 i) n t ti 1 PPV (1 i) 当i值很小时上式可表述为右式 证明过程如下:PV D iPV 2.3持续期缺口管理(8)以上式子与持续期的定义式联立得故有:取其差分形式即得证d PV(1 i) D PVd i d PV d iDPV 1 i PV i

23、 DPV 1 i 2.3持续期缺口管理(9) PV /PV 为资产或负债市场价值的变化率,i为对应资产或负债利率的变化量。上式指出:商业银行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动与其利率变动反向相关,金融工具的利率风险与其持续期呈线性关系,持续期越长,利率变动引起的资产或负债价值变动率越大,银行资本市场价值的振动幅度就越大。 2.3持续期缺口管理(10)例1中,当利率提高3%以后,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幅度大于负债的幅度,这是因为资产的持续期Da(4.17年)大于负债的持续期Dl(1 年)的缘故。由例1,i = 3% ,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变化率分别为:a aaPV iDPV 1 i3%4.17 11.07%1

24、 13% l llPV iDPV 1 i3%1.0 2.68%1 12% 2.3持续期缺口管理(11)由此可见,资产的市场价值下降率大大高于负债的市场价值下降率,故该商业银行资本的市场价值损失相当严重。由于考虑到了每笔现金流的时间价值,持续期缺口为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利率风险管理的长期决策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测算指标。 2.3持续期缺口管理(12)如果商业银行希望利用持续期缺口盈利,可在能接受的利率风险前提下,调整缺口以争取获得额外利润。如果商业银行只是希望对其资产和负债进行套期保值,则应设法使其资产组合与负债的持续期相等,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到资产组合持续期与资产总额的乘积等于负债组合持续期与负债总

25、额的乘积。 2.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了实现银行短期和长期的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目标,保持银行的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到兼顾资金的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商业银行开始重视建立资产负债比例指标体系,通过比例指标指导、评价和管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业务,促进资本负债管理的发展。 2.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2)资产负债比例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资产与负债的比例,而是综合反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目标和工作策略的比例指标体系。 2.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3)西方商业银行常采用的资产负债比例主要指标有:(1)反映资产与负债关系的比例:资本期末总额资本比率资产期末总额 资产期末总额杠杆比率资本期末总额 资本充足率=资本

26、期末总额资本充足率风险加权资产期末总额 2.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4)(1)反映资产与负债关系的比例:各项贷款期末余额存贷款比率各项存款期末余额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比率流动性负债期末余额 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中长期贷款与定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期末余额呆帐准备金净额呆帐准备率各项贷款期末余额 2.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5)(2)反映资产结构的比例 各类贷款期末余额各类贷款与总资产比率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流动性资产与总资产比率资产期末余额 2.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6)(3)反映资产质量的比例一逾两呆贷款与报告期资产总额或各项贷款余额之比五级分类贷款与报告期资产总额或各项贷款余额之比 2.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7)(4)反映负债结构的比例 净拆入资金余额拆借资金率各项存款期末余额负债期末总额负债与资本率资本期末总额 2.4资产负债比例管理(8)(5)反映盈利性的比例- 税后净收益期末总额资本收益率资本期末总额税后净收益期末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期末总额运营总收入期末总额运营总支出期末总额运营净收入率资产期末总额税后净收益每股利润公开发行的普通股数生息资产期末总额生息资产率资产期末总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