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23591847 上传时间:2021-06-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16.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六章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张昱 作为一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一直都是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和经济学等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动因的探索一、古典经济学派的观点及其发展 色诺芬认为分工同城市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威廉.配第认为比较利益的差异是人口流动的直接原因;他发现城市能够降低交易费用,从而提高分工水平。 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学派提出,社会生产最初只有农业生产,没有制造业和城市,分工结构是自给自足。 随着农业的发展进而剩余产品的增加,出现了交换,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当提高到一定程度,分工结构从自给自足跳到局部分工,出现半

2、专业化的农业和工业。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制造业的内部出现了专门以制衣、修建房屋、制造家具等为职业的制造业者制造业者可以分散居住,也可以居住在一起,为了节省不同非农职业的制造业者,非农职业者必然选择居住在一起,于是出现了城市。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理论较好的解释了再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城市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并且他们得出了一个自由化的结论,即市场本身有能力选择出合理的城市分层结构。 二、社会分工与生产社会化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社会化导致人口的全面流动。列宁指出社会分工和劳动社会化对人口流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工具的革命,也正是农业和工业

3、中机器的普遍使用才促进和迫使人口在城乡间流动,共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共同推动了人口的城乡流动。 三、推拉理论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康纳德.博格提出了“推拉理论”,他认为,从运动学的角度,人口流动存在两种不同方向的作用力:一种是促进人口流动的积极力量;另一种是阻碍人口流动的负面力量。 积极力量: 推力:自然枯竭、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村劳动力过剩导致的失业和就业不足、较低的经济收入水平等拉力:较多的就业机会、较高的工资收入、较好的生活水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较完善的文化设施和交通条件、较好的气候环境等 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发生,对迁入地来说,主要是因为其有吸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对迁出地来说

4、,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存在着促进人口向外迁出的“推力”。这种引起迁移的推力和拉力,是由经济、文化、政治、宗教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的,其中经济是主要因素。 四、发展经济学家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理论(一)二元经济发展理论关于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动力的论述刘易斯认为农业剩余对工业部门的扩张和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剩余劳动力由边际生产力低的农村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城市转移,必然推动经济增长,而城市化带来的人力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的重新配置,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拉尼斯和费景汉做出了改进,进一步阐述了农业剩余向工业部门转移的进程及二者间的关系。第一阶段:农业存在着隐蔽性实业,农业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

5、,不会影响到农业总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也不会受到阻碍第二阶段:平均农业剩余低于不变工资,当农业劳动力转入工业部门后,农业总产量会下降,开始出现粮食短缺,粮价与工资上涨,农业劳动力转移受阻第三阶段:农民工资由市场决定,等于劳动边际率。此时,工业部门要吸引更多的农业劳动者,就必须把工资提高到至少等于农业的劳动边际率 (二)M.P.托达罗的乡村城市劳动力转移的经济行为模型托达罗从发展中国家城乡普遍存在失业的前提出发,提出了他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相反的政策含义:一、城市就业机会的创造无助于解决城市的失业问题二、改变政府干预城市工资水平形成的政策三、调整教育投资结构四、重视农村与农业的发展,

6、消除城乡经济机会的不均等,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 五、库兹涅茨的人口再分布理论库兹涅茨指出,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区域再分布相互紧密联系,互为变量。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人口增长会自发刺激人口从过度密集地区流向相对稀疏的地区,以开拓自然资源,从而进一步引起人口流动另一方面,现代社会技术造就的经济增长会通过工业化、城镇化等形式对人口分布产生更为重大的影响。经济增长有技术变革引导,二人口分布变动则是适应经济机会变化的结果。 技术进步往往十分具体,它的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不一,造就的经济机会也不同。通过人口流动而形成的人口再分布,能够迅速而直接适应这种变化。人口流动是适应技术进步变化而导致的经济变

7、化的主导机制。 第二节 人口迁移与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迁移关系的研究在工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人口迁入量比较大,而城市化发展速度也较快。人口流动的方向与方式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人口迁移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二)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差异性规律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在空间上存在发展速度的差异性。(不同地区其城市化水平是不同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不仅在空间上表现出差异性,在时间上也呈现出阶段,即不同的时期城市化速度不同,而城市化发展速度的时间差异是由工业化进展的快慢决定的。人口流动具有阶梯流动的特征,即贫困地区向中等发达地区

8、流动,而中等发达地区则向最发达地区流动。 二、埃弗雷特S.李对人口迁移方向和迁移者特征的分析(一)对人口迁移方向的总结人口迁移往往有特定的流向,一方面是由于迁移机会常集中于某些特定的地区,另 一方面则由于迁移往往遵循先行者的线路和方向,分享先行者的经验和信息,以减少中间的障碍。每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往往都时时伴随着与迁移方向相反的回流。其原因或是迁入地吸引力的消失,或是经济不景气,或是迁移者对迁入地和迁出地进行了重新评价。另外,一些社会原因也可能造成人口回流。 人口流向效率(迁移流和回流的比率)的变化取决于迁出地和迁入地迁移影响因素的变化情况。迁出地对迁移是负面影响 流向效率较高迁入地与迁出地景

9、况类似 流向效率很低流向效率与经济周期有密切的关系:经济景气 流向效率高经济萧条 流向效率低迁移中间障碍愈多和难以克服,则流向效率愈高,原因是使迁移者谋定而后动,减少了反向流动。 (二)对迁移者的特征的描述迁移者具有选择性(不同人对迁出地和迁入地正负因素评价不同,克服中间障碍因素的能力也不同)迁移者主要出于对迁入地正面因素的考虑而使其本身存在正向选择。迁移的选择具有两极性的倾向。(迁移者的某些特征用曲线表示为J型或U型) 三、人口迁移与城市化阶段的划分人口迁移是人口机械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它同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W.泽林斯基的人口迁移转变论,指出人们在时间和空间内的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他

10、把人口流动按照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五个阶段:一、工业化前传统阶段(非永久性迁移)二、早期转变阶段(短期性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三、转变后期阶段(人口增长率下降)四、工业社会阶段(自然增长率稳定)五、现代化社会阶段 根据人口迁移历史和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集中城市化阶段(工业革命-20世纪50年代)体现形式就是人口、工业向城市集中。景观上突出表现就是摩天大楼和贫民窟并存,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城市化的过程。二、城市郊区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70年代)全世界发达国家全面进入城市郊区化的过程。出现原因是汽车和道路的发展为郊区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中产阶级以上的白领为改善住房

11、条件 三、逆城市化阶段(70年代以后)原因多方面:高技术产业代替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土地要求很少,对交通要求不高,水的需求少,对环境要求高;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四、再城市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要原因是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使得城市中心衰落,城市中心空洞。 四、人口迁移类型的划分根据人口迁移到居住地所住时间的长短: 永久性人口迁移 暂时性人口迁移根据人口迁移的空间范围: 国内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根据人口迁移的流向: 农村向城市的城市化人口迁移 城市向农村的“逆城市化”人口迁移 乡村到乡村的平行迁移 根据人口迁移的组织形式: 自发迁移 强制性迁移根据人口迁移的原因: 政治性迁移 经济性迁移 社会性迁移 威廉彼得逊把人口迁移分为五种类型:原始的迁移、集团迁移、个人自由迁移、限制性迁移、强迫性迁移每种迁移分“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类主动型:把迁移作业一种获得更高目标的手段,动力是迁入地的拉力被动型:在原始居住地条件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迁移以谋求保持原有状态,动力是迁出地的推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