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端州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23362771 上传时间:2021-06-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东省端州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端州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端州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端州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端州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东省端州区高三上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20浙江模拟) 在下列不同场合,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乒乓球比赛前,小李跟对手说:“能和你一决高下是我的荣幸,务请多多承让!”B . 小明发言完毕,谦虚地说:“我才疏学浅,谈点粗浅认识,目的是抛砖引玉,请方家指正!”C . 王小云对自己的学弟说:“侯教授德高望重,著作等身,你能忝列门墙,定要珍惜机会,刻苦努力。”D . 小王把一套南渡北归借给我,再三叮嘱道:“我很喜欢这套书,请你阅读的时候多加爱护,看完后尽早原物璧还。”2. (2分) 填入甲、乙两段话中括号内的语句

2、,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小河上的薄冰融化已尽,小草从暖融融的泥土中苏醒,(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乙、阳光融化了薄冰,细雨润泽了山色,( ),造化的神功又一次使人们惊异了。春风把柳枝吹绿柳树被春风吹绿春风吹绿了柳枝柳枝在春风中染绿A . 甲乙B . 甲乙C . 甲乙D . 甲乙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3. (3分) (2019高三上涟水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舞幽壑之潜蛟,_。(苏轼赤壁赋) (2) 不过数仞而下,_,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3) 无边落木萧萧下,_。(杜甫登高) (4) 顺风而呼,_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5)

3、从今若许闲乘月,_。(陆游游山西村) (6) 了却君王天下事, 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仰不愧于天,_。(孟子尽心上) (8) 苟利国家生死以,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4.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今年是话剧进入中国110周年。话剧初入中国之时,启发民智,旁不可挡。之后的几十年,话剧对现实产生巨大影响。百余年来,话剧界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以及雷雨北京人茶馆等大批优秀的本土原创作品。随着政府大力发展文化艺术,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许多扶持政策,对于当代本土戏剧的发展助力很大,形貌多样的演出剧目如

4、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鼓励原创的政策和措施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同时,难免有各种力量争相加入戏剧的运作,只为资助和奖励,而置艺术于不顾。这也是全国上演的剧目数量虽多,但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够引人思考的佳作依然稀少,在舞台技术和表演、导演技艺大幅提升的同时,很多戏剧作品的精神品质反而下滑的原因之一。戏剧常常是社会的缩影,折射出世态人情。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娱乐化的浪潮,近年来,戏剧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变化,戏剧乃至艺术的生存环境、审美情趣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放任票房、收视率成为作品效果唯一的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对于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的引导

5、作用不可小觑。一些原创剧目舍本逐末,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却忽视作品的内涵和本质;一些剧目明知文本基础差、有硬伤,却由于种种原因仓促上马;盲目投资、拔苗助长等问题也陆续出现。精美的舞台呈现配上严重缺失舞台剧特质的电视剧化、空洞、平庸的剧本,都阻碍着戏剧的进一步发展。戏剧作品若是缺失了精神世界、丧失了思想的光芒,任何所谓的新技术、新方法甚至薪形式都难逃被迅速遗忘和淘汰的命运。在舞台技术性大幅提升的情况下,戏剧返璞归真,加强剧作和演出的精神内涵越发显得迫切。艺在于技,更在于心,如果创作者没有发自内心的创作冲动,戏剧人物的心灵碰撞与选择必然显得虚假。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敬

6、业和操守是一切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创作者若果仍处于就事论事或者堆积材料的阶段,作品就会在整体上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更多的是以戏剧的形式来讲述一段生活、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这就没有深入到塑造独特角色,探索人物心灵轨迹以及体现独特情感色彩的创作轨道上来。戏剧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破除创作上的僵硬化、同质化和模式化,从而让戏剧作品透过外在形式,深入人物的内心,找到直抵人类心灵之路,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当戏剧创作者自觉抵御外部环境的各种诱惑,更多关注作品的内涵及其内在精神提炼的时候,中国话剧的潜力和活力才能真正迸发。(摘编自2017年6月28日光明

7、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话剧进入中国后,启发民智,影响现实,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艺术家、演出团体和大批优秀本土原创作品。B . 置艺术于不顾的做法,使得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能引人思考的戏剧佳作稀少,作品的精神品质下滑。C . 近年来,票房、收视率成为戏剧作品唯一的衡量标准,制作方、创作者乃至观众都陷入了功利主义泥淖。D . 创作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创作者的敬业和操守是戏剧艺术水平提高的前提与保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话剧进入中国后的发展、沿革现状,指出当前形势下面

8、临的困境,并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B . 文章肯定了当前的扶持政策对于戏剧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又明确指出这一政策就是导致话剧艺术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C . 文章在探讨戏剧今年面临的困境这一议题时,先交代背景,接着列举了戏剧创作与演出中的种种弊端与怪相,发人深省。D . 文章采用了递进论证的结构,逐层深入地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脉络清晰,论述针对性强。(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关部门制度和实施的各种鼓励原创的扶持政策,激发了戏剧从业者的创作热情,盘活了演出市场。B . 当前,一些原创戏剧剧目追求外在呈现形式的新奇,忽视内涵和本质,剧本空

9、洞平庸,电视剧化。C . 创造者以戏剧的形式讲述生活和故事,侧重展示现象而忽略对本质的抓取,缺少创意和思想的火花。D . 只要精益求精,透过外在的形式深入人物内心,就能焕发出戏剧创作内在的精神力量,提升戏剧水平。5. (20分) (2017高三上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到乌镇,看木心美术馆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木心美术馆已经落成。人来人往的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一如木心从前慢的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

10、了人家就懂了行者以为千年往事都这般活在寻常巷陌里头,走着走着,不免发现整个镇却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那些缠绵的温情,忐忑的相思,在水中,在摇橹声里,在拐角的小桥上,在长街夜色拥挤的人群中,盈盈绕绕,都陈列在眼皮底下,久了让人无味。西栅的美术馆却安静。一方宁静的水上,横竖几抹白色的墙,极简约的外观,像是一顶桥。听说临终的木心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自语。今天的美术馆,进门就见到这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想到桥这个意象,就想到读木心作品的感觉。木心的作品,很有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2007年春天,我初读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片错愕,随手在页眉上涂写:“看木心的散文有点颠覆传统的感觉,不是习见的散文

11、,在形而上的思索中,隐约见到一些作者经历的影子,暗暗让人揣摩其家当是大户,生当盛世自然顾盼生姿 , 乱世也见许多讲究。”我揣测“木心也许是那种在欧美成熟的作家吧,眼界和视野都远较土生土长者开阔,也怪异。一些名篇,如明天不散步哥伦比亚的倒影,写得都异常,倒是上海赋,琐碎铺陈得淋漓尽致,算是能让人知晓许多上海旧事。”那时候不知道木心其人,不知道文字里头那些氤氲的味道,是做作还是自然流露?揣测的心境很像梁文道说的:“刚刚在大陆出版作品的时候,大家以为他(指木心)是台湾作家,或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海外作家;更早在台湾发表作品的时候,那边的圈子也在探听是不是一个民国老作家重新出土。”这么多年下来,木心也终于

12、只是在读者圈中知晓。仅此而已。乌镇东栅有木心故居,西栅有木心美术馆,都不引游人注目。我们在故居门口排队,蜂拥而过的游客会偶尔驻足问,这里边有什么好玩的?得到一个回答后,“哦”的一声,继续跟着导游的旗帜和小喇叭中的解说词远去了。“大家看门前的大狮子,传说王母娘娘”总是如此。劣质的导游词不知道谁写就,所有的景点都充斥着虚假的传说。游人们心底没有神话,对传说也“哦”的一声,和导游彼此心照不宣 , 又继续赶点去了。木心美术馆里并没有传说。庶几近之的,或者也有。陈列在展柜中细如蚊蚋的狱中书简,让狱中岁月一如传说。美术馆兴建背后的师生情谊,见古礼古风一如传说。传说有时候就是这不能言说的历史吧,有时候就是遗

13、失不再有的情怀吧。我们在美术馆前面拍照,雪在栏杆上积得有些厚。朔风射眼,冻得南来的人瑟瑟地抖。步行的游客经过,也取个背景拍几张照,听说要再购票进入,追问一句:“木心是谁?”转身走了。木心是谁?馆内还是有零星的介绍的,旧物如新,旧语如新,在展厅的光色声影中,拼凑起来,大抵如是。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后求学于杭州、上海,少时受教于夏承熹。1946年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后又转入杭州国立艺专,在林风眠门下学习中西绘画。四五十年代开始写作生涯。后因言获罪,被捕入狱18个月,早期作品全部散失,在狱中用写自白书的纸和笔写出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1982年,前往美国,从此长居纽约

14、。抵美之后,重新开始密集写作,作品发表于台湾的文学刊物,获得专刊、专访的待遇,并结集出版。从1986年到1999年,在台出版作品集十二种。2006年,他79岁,其作品集首次于大陆出版,也是这一年,他离开美国,回到了故乡乌镇定居。2011年,木心去世,从此转身也走不了了。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乌镇古镇其表繁华其里,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会不会被如织的游人的目光洗去特质,最终如不远处的茅盾故居一般,成了导游嘴里一处乏善可陈的老房子?木心的特质是什么?我曾经想,他的文字是荒原、雪域,越读越在阔大的平淡中觉出滋味。他的散文是当下散文界的一个异数。大量生僻字、典故,倾泻而下,文白相杂

15、,新意迭出,会让不熟悉的读者晕头转向。童明曾评价:“木心的文字令今日汉语读者略感陌生又新意盎然,直接原因是他把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入白话,文笔陶融了古今的语汇修辞,或叙述、或抒情、或点评,张弛抑扬,曲直收放,皆见独到之处。”有时候,读到“花叶茜明、萧闲、葛蕊”这样的词语,会突然怔住,觉得自己落到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推门出去,却突然是古长安的街巷。推门进去,却是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木心美术馆融合着现代建筑的干练和明快。走进去,沉浸,逐渐沉浸,彻底地沉浸。某条路的尽头,是一个有着落地大书柜的小图书馆,坐在阶梯上,目光尽处,枯山水一圈圈的涟漪仿佛年轮一圈圈。图书馆里收藏木心阅读过的大量作品。听说,木

16、心小时候是在其远房叔叔茅盾的书房中开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名著的。他的笔下,一会儿是琼美卡的小路,一会儿是哥伦比亚河边的倒影,一会儿是埃及的金字塔,一会儿又是盛唐的嘉峪关,欧风美雨,汉唐明月,衔接之处竟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没有丝毫觉得突兀,只剩下你的思绪跟着他做无尽的神游。这种风格,在他的文学回忆录里也很明显。在他对文学史人物和作品的亦庄亦谐点评中,可以看到,木心真是一个调皮的老小孩。他说:“卡夫卡就像林黛玉,肺病,也焚稿,应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谈到哪吒,“哪吒是尼采的先驱,武功上的莫扎特,是永远的孤儿。”这哪里是文论者有过的论调?美术馆里最多的自然是美术作品。那些画作,色彩和线条的想象中,

17、会有一些粼粼的思乡的梦么?或者只是一个时间的过客的信马由缰?灰白的展厅墙上,一行行镌刻着木心的诗。那韵味,像一颗琥珀,闪烁着时光流逝的光芒。“你这样吹过/清凉,柔和/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他写五月,低吟声里没有一丝的呜咽,却在最后让人怅然若失。他写离人:“十五年前/阴凉的晨/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梦中/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这些诗,是韦庄?晏殊?还是木心?思念的唯一,时空里头的荒凉,亘古以来的诗人各有意境,却有共同的悲凉。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只看一个木心美术馆。(取材于吴合众的同名散文)(1)

18、根据文意,用括号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划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陈列(摆设)B . 顾盼生姿(眉目传神)C .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D . 精粹(精到)(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中木心故居和木心博物馆不引人注目的根本原因是木心并不为大家所知晓。B . 文章段中,作者对木心美术馆“传说”的解读和导游口中的传说是一致的。C . 第19段的画线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木心诗歌的韵味在时光中悄然逝去。D . 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形式相近,内容互相照应,给读者以回旋的韵律之美。(3) 文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体现了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 (4) 请结合全文,概

19、括木心文字作品的特点。 (5) 文章第14段中说,“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 文章第18段提到了“黛玉焚稿”,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黛玉的经典情节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黛玉和宝玉共读西厢记,“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表现了她与宝玉志趣相投的一面。B . 黛玉葬花,一曲葬花吟,不仅表达了黛玉对落花的怜惜,更表达了她对自我命运的哀叹。C . 黛玉咏菊夺魁,咏菊中“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暗含了她清高自守的品格。D . 黛玉焚稿断情,是因为深恨宝玉甘愿娶宝钗,于是痛心烧掉诗帕。这是曹雪芹最为呕心之

20、作。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7高三下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并州路李宣远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注】李宣远,晚唐诗人,唐德宗贞元间进士。经历“泾原兵变”。(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 首联写秋日黄昏下的并州路,黄榆叶落在被敌人占领的城关上,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气氛。B . 颔联写穷边惨淡之气。“吹角罢”“射雕还”分别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并暗示了时间。C . 颈联写大军的军帐与临水遥相对应。征人看见牛羊下山,写出了战前的悠闲安适。D . 尾联两句

21、作者直抒胸臆,写征人正伤心垂泪,烽烟忽起,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的残酷。E . 古诗一般先景后情,而本诗最后依然写景,且景中有情,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同情。(2) 征人“垂泪”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 (19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光祖,字华父,婺州金华人。宝庆二年进士,调新喻主簿,已有能名。移浙两提点刑狱,时暂兼权浙西提举常平。拜户部尚书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加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使、江东安抚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始至官,即以

22、常例公用器皿钱二十万缗支犒军民,减租税,养鳏寡孤疾无告之人,招兵置砦,给钱助诸军昏嫁。兴学校,礼贤才,辟召僚属,皆极一时之选。拜端明殿学士、知江陵府,去而建康之民思之不已。帝闻,命以资政殿学士再知建康,士女相庆。光祖益思宽养民力,兴废起坏,知无不为,蠲除前政逋负钱百余万缗,鱼利税课悉罢减予民,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修饬武备,防拓要害,边赖以安。其为政宽猛适宜,事存大体。公田法行,光祖移书贾似道言公田法非便,乞不以及江东,必欲行之,罢光祖乃可。召赴行在,迁提领户部财用兼知临安府。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明日往

23、,亦如之,又明日又往,卧客次,王不得已见焉。光祖厉声曰:“天下孰不知大王子为储君,大王不于此时收人心乎?”王以无粟辞;光祖探怀中文书曰:“某庄某仓若干。”王无以辞,得粟活民甚多。再以江安抚使知建康,郡民为建祠六所。乞致仕,不许。咸淳五年,拜知枢密院事兼参如政事,以监察御史曾渊子言罢。给事中卢钺复缴奏新命,以全紫光禄大夫致仕,卒,谥庄敏。(节选自宋史马光祖传,有删减)(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B .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C . 帝谕丞相

24、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D . 帝谕丞相谢方叔趣入觐/乞严下海/米禁历陈京师艰/食和籴/增价海道/致寇三害(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权,官职调动词语,指兼任官职。除此之外同样可以表示兼任官职的词语还有兼、领、假、摄、守等。B . 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土地、军需、赋税、户籍、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C . 鳏寡,及鳏夫和寡妇。鳏,指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指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鳏寡,可泛指老弱孤苦的人。D . 建祠,文中指为纪念官员功德,表达对造福当地的官员的感激之情而在其生前所立的祠

25、堂,即建生祠。(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兴祖兴办教育,重视贤才。他修建明道、南轩书院及上元县学,此外他对贤才也以礼相待,所征召的下属官员,都是当时最出色的人选。B . 马兴祖加强边防,以固境安。他在建康任上曾招兵设寨,甚至提供钱财帮助众位士兵娶亲,还曾修整军事装备,防守重要关口,边境得以安定。C . 马光祖广施仁政,深受爱戴。他第二次担任建康知府时,兴修废坏,免除前任拖欠钱款,减免鱼利赋税,以至于离任后建康百姓对他思念不止。D . 马光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他写信给贾似道说如果定要在江东实行公田法,除非罢免自己:任临安知府期间,他厉声指责荣王,获得

26、粮食,存活百姓。(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撙节费用,建平籴仓,贮米十五万石,发籴常减于市价,以利小民。会岁饥,荣王府积粟不发廩,光祖谒王,辞以故。8. (16分) (2017高二上衡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帝览之曰:

27、“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 , 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

28、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选自晋书李密传)(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祖母刘氏,躬自抚养 躬:亲自B . 数使吴,有才辩 数:多次C . 是知成败一也 是:这样D .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 内转:归家(2) 下列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B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C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D .

29、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李密几岁大的时候就成了孤儿是祖母刘氏把他抚养成人,他曾拜谯周为师,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B . 李密因为孝敬祖母而闻名也因祖母年老,无人奉养,上疏陈情表“辞不就职”;皇帝看后停止征召他为太子洗马。C . 李密在祖母去世后,服孝期满,到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夙愿。D . 李密做温县县令时,讨厌下属官吏,因给人写信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而被上告,司吏因为他在温县做官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4) 把文中

30、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9高三下来宾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其中11人已在6月按专科毕业。 2017年,该校就出台了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琛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未按要求完成本科学分的学生降为专科。2018年8月,教育部通知,要求高校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本科淘汰是全世界高校的通行做法,特别是国外著名高校,本科淘汰率较

31、高。有统计显示,美国常青藤盟校等名校的本科学生淘汰率都超过20% ,英国高校的本科淘汰率在10%左右。对此,你怎么看?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3-1、3-2、3-3、3-4、3-5、3-6、3-7、3-8、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4-1、4-2、4-3、5-1、5-2、5-3、5-4、5-5、5-6、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6-1、6-2、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7-1、7-2、7-3、7-4、8-1、8-2、8-3、8-4、六、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