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总7篇.doc

上传人:古*** 文档编号:22591701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总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总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总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总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总7篇.doc(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总7篇关于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汇总7篇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教好这局部知识,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细致地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容许用题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根据解题要求找出题中直接条件和间接条件,构建起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络,确定数量关系。为了便于分析p 问题中的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审题时可要求学生边读题边考虑,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条件和问题或用线段图把条件和所求问题表示出来。为了培养儿童细致审题的习惯,我常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同时出现,让学生分析p 计算。例如:图书室的科

2、技书与故事书共3000册,科技书的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图书室有故事书3000册,科技书册数是故事书的2/3,有科技书多少册?题中3000册为共有数,题中3000册是一种的,因此计算方法不一样。经常进展此类练习,就容易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二、教给学生分析p 应用题常用的推理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习惯于模拟老师和例题的解答方法,机械地去完成。因此,教给学生分析p 应用题的推理方法,帮助学生明确解题思路至关重要。分析p 法和综合法是常用的分析p 方法。所谓分析p 法,就是从应用题中欲求的问题出发进展分析p ,首先考虑,为理解题需要哪些条件,而这些条件哪些是的,哪些是未知的,直到

3、未知条件都能在题目中找到为止。例如:甲车一次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运50千克,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指导学生口述,要求两车一次共运煤多少千克?根据题意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甲车运的和乙车运的?题中列出的条件哪个是的甲车运的,哪个是未知的乙车运的,应先求什么乙车运的300+50=350?然后再求什么两车一共用煤多少千克,300+350=650?综合法是从应用题的条件出发,通过分析p 推导出题中要求的问题。如上例,引导学生这样想:知道甲车运煤300千克,乙车比甲车多用50千克,可以求出乙车运煤重量300+50=350,有了这个条件就能求出两车一共运煤多少千克?300+350=650。通过上面题

4、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不管是用分析p 法还是用综合法,都要把应用题的条件和所求问题结合起来考虑,所求问题是考虑方向,条件是解题的根据。三、对易混淆的问题进展比照分析p 对一些有联络而又容易混淆的应用题可引导学生进展比照分析p ,例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往往容易混淆。一是他们分不清是用乘法还是用除法;二是分不清计算时需不需要加括号。因此,可安排以下一组题进展比照教学。page-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占梨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果园里有梨树240棵,占苹果树的1/3,有苹果树多少棵?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

5、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少1/3,有苹果树多少棵?果园里有梨树240棵,苹果树比梨树多1/3,有苹果棵多少棵?果园里有梨树240棵,比苹果树多1/3,有苹果树多少棵?两数相比拟,以后面的数为标准数,前面的数为比拟数,即与谁相比谁为标准数通常设标准数为1。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与一个数的几分几之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应用题的一样点是:都知道比拟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同点是:前者是标准数求比拟数,后者是比拟数求标准数。题、都是苹果树与梨树相比拟,梨树的棵数为标准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比拟数,梨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因此,它们属于前类用乘法。题、都是梨树与苹果树相比拟,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

6、梨树的棵树为比拟数,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数,梨树的棵数为比拟数,苹果树的棵数题目中都不知道,因此,它属于后类用除法。题、中比拟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已经知道,计算时不用“括号”,题、中比拟数占标准数的几分之几不知道,需由1加几分之几和1减几分之几求得,因此计算时需加“括号”。四、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构造,重视自编应用题的教学,是进步解题才能的重要环节。在低年级进展简单应用题教学时,就让学生理解一道应用题总题由条件和所求问题两局部组成,因此,可进展填空练习。如:1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发动153人,男运发动比女运发动多37人,?补问题2学校举行运动会,有女运发动153人,一共有多少人

7、?补适宜条件在高年级要引导学生自编应用题,通过自编,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各类应用题的构造特点。如:1、按指定算式编题:如按算式2401/3=?编一道应用题。2、把一种应用题改编成另一种形式的应用题:如我班有45名学生,女生占2/5,女生有多少人?把它改编成一道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3、指定题目类型编题,如编道反比例应用题。指导学生自编应用题,应让学生结合实际,编写他们自己所熟悉的事物。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2 十月底,我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习, 观摩了俞XX、刘XX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XX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袁XX等几位专家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令我感触较深的是俞XX

8、老师的平均数和强XX老师的圆的认识。第一天先听的是俞XX老师的平均数。首先,俞老师先理解了一下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掌握程度,同时活泼气氛。出示导入题目:二年级的学生测60米跑,并且要把测的成绩填表。小明跑了5次,分别是15秒、10秒、14秒、14秒、12秒,小明跑60米需要几秒?老师说出情景:小明一开场填了一个15秒,他考虑了一下,擦掉了。又填了一个10秒,后来又擦掉了。他应该填多少适宜呢?师:为什么把15秒擦掉?生:太慢了。师:为什么把10秒擦掉了?生:太快了。师:最快最慢都擦掉了,那填多少适宜呢?生:在10秒15秒之间。之后学生讨论,最后得出13秒是适宜的。师:小明没有跑过13秒啊,怎么能是1

9、3秒呢?有的学生就说,平均数不见得是跑过的数。老师说说5次都跑过哪些秒,然后问:第六次可能是几秒?第七次呢?师:每次都会离13较近,小磁铁展示,把五次的成绩平均为13秒的过程师:13秒在最中间,虽然没跑出来过,但是接下来的跑步可能会出现13了,13反映了他的真实程度。师:正好反映真实程度的数为平均数。接下来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1举例说明什么地方用到了平均数。2为什么要学平均数?这些题目有助于学生拓展关于平均数的用途以及加深归于平均数的理解。最后,老师又出了一个课堂练习,内容是这样的:男生女生投篮,男生有5人,分数分别为:4、7、5、4、5。女生有4人,分数分别为:7、3、5、9?问题是哪一组的

10、程度高?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又问了三个小问题1怎么来比?2假如男生组去掉最后一个,会比拟吗?这个问题意在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既可以比拟总分,也可以比拟平均数。3两组人数不一样时,可以比总数吗?应该比什么数?怎样比?此时,需要比拟的就是平均数了。通过这个题目,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最后,老师总结: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真正程度的数,中间数。通过听俞老师的这节课,首先感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活泼与学习。然后是老师教学首先要自己对于教材深挖,吃透教材,努力做到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听的第二节课是强老师的圆的认识,强老师的课堂气氛幽默幽默,很大的程度上激

11、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个人也比拟喜欢这种教学风格。课的开场首先用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导入对画圆的探究。老师是用一个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的,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1、怎么画圆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圆的方法,开拓思维。之后,请学生在纸上尝试画圆。让学生实际的体验,从实际体验中发现问题。2、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请学生大胆的发言,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实际的体验,根本上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来画圆要注意的地方。这时老师再出示正规的画圆视频,看完后学生再一次尝试画圆,加深对画圆应注意的点的理解。第三个环节是对圆的各局部的探究。由在操场上画圆引入对画圆工具的讨论,进而引入用绳子画圆。由老师用普通绳子和学生用

12、松紧带在黑板上进展画圆比赛,引入对画圆时一样点的探究。此时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来一样点有: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又问圆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学生说一说。接着顺理成章的引入对圆的各局部的介绍。为了加深对各局部的理解,老师出了两个小问题:1在画出的圆里找出圆心与半径,并画上。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半径是怎样的线段?然后由半径引入直径的学习,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是否是半径,不是半径而是直径。老师出示判断题请学生判断是否为直径,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直径是怎样的线段,加深对直径的理解。最后就是课堂练习了。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能清楚看到圆心和半径的圆。2、选辐条安装车轮。安装一个半径为3分米的

13、自行车车轮,选什么样的辐条适宜?有2分米、3分米、5分米、6分米的,请学生说一说选3分米的辐条的原因。得出半径长度都相等。由这个问题引入对半径的数量的探究,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请学生说一说选6分米的辐条的原因,进而得出直径=2半径,又问在不同的圆上也可以吗?进而得出结论,在大小一样的圆上,直径=2半径。听完这两个老师的讲课,我明白了以下几点:首先,轻松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承受,学生的思维能迸射出更多的火花。其次,就是讲课时对于知识传授的梯度一定要把握好,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课本,对学生有足够的理解了。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3 【摘要】:p 】数学

14、双语教学要用心跟学生交流,在教学中强化汉语,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教学设计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课堂练习要结合学生兴趣设计。近来,随着教育改革开展的需要,牧区双语教学形式已有所改变,数学教学要用汉语,对于不同语言的学生,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语言就是一大障碍,这就给老师和学生带来很多困难,根据我近年的教学理论就浅谈我的几点看法。一 用心跟学生交流,在教学中强化汉语。一交流是翻开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交流是沟通人们之间思想感情接收知识的必要桥梁和根底,也是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彼此间的交流可以加深感情,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既是情感的表达又是师生间的默契度表现

15、。跟刚入学的不懂汉语的新生交流,相当于你带刚学说话的3岁小孩。孩子具有很强的模拟力,老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刚开场我们可以用手势做简单的交流,指着实物多演示。在教学中每个动作,每个数字,每个数学符号,每个算式一遍遍用汉语重复,学生说纯熟了自己就渐渐领悟了。当然这需要时间,更需要的是你的耐心。二数学学习活动根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在双语教学中强化汉语更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展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根底之一。我们应当把强化学习汉语和数学知识的学习严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局部。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在教学中我是

16、这样做的:二、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感受学习的快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承受学习外,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老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益友的经历为根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时机。 其实数学活动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展开,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构建知识,进步才能,他们的思想活泼表现出积极的心情,有时会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如在教学高、矮时让学生上前演示比个。指高说高、指矮

17、说矮,教学长、短时让学生伸出胳膊两人为一组比拟。指长说长指短说短。教学多、少时可用学生的本子,3个拼音本,2个生字本比拟及时引入多、少。逐渐深化到3比2多-,2比3少-。最后学生自己互动起来比高、矮、多、少、长、短,一边操作一边用汉语述说,而且说得非常准确,这节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超越了我本节课的目的也给了我很多考虑。在教学数的分成时,让学生拿出学具按要求摆个数再分成两局部,边摆边教学生用汉语说。孩子的天性好动,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摆一摆做一做,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在互动中感知体验。三 、教学联络实际,设计得当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数学现实”原那么强调 数学是现实世界的抽象

18、反映和人类经历的总结。因此,数学来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据此,他提出数学教育应该是现实数学的教育,它应该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育应该通过详细的问题来教抽象的数学内容,它应该从学习者所经历所接触的客观实际开场,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归结为数学概念或运算法那么。他认为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现实客观事物各种关系的反映,只有教于现实关系、寓于现实关系的数学,才能使学生明白和学会如何从现实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数学课要上出“数学味”数学课堂中要让学生领会数学的本质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双语教学不同于普通教学不能照抄照搬专家的教案讲座,得寻找合适自己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容易承受听懂而且不枯

19、燥乏味。数学教学无论哪种语言只要引导方法得当学生还是可以承受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4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方案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络,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进步解决问题的才能。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展初步的分析p 、综合、比拟、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展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考虑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敏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详细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历,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20、: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详细目的。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进步学生口算的才能,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展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理解孩子计算的才能,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p ,找准打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二、在操作活动

21、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理论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那么,但在教学时老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才能。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如:2142866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络。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适宜,填写后进展交

22、流判断。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老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敏的题目时,无从下笔。三、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老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

23、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开展思维,形成才能,从而到达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假如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究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开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络,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兴趣性,进步学生的辩析才能,

24、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那么、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构造带来困难。假如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如今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放大细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

25、现教学内容,在创设情境中用计算机演示转动的风车,对称的蝴蝶不停地在挥舞着翅膀,小船平移的运动,实现教学的优化,由多媒体演示,旋转后的图形及平移和旋转的区别,通过风车转动动态,明晰地旋转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平移、旋转图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起盎然。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稳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兴趣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练习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

26、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进步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展练习,施行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中下生”吃得了,到达减负增效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合适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进步学生的

27、才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开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对于中低年级儿童数学教学,主要任务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较强的学科。对与刚从幼儿园毕业的一年级学生学好这门课程并打好根底是非常重要的。我这几年来一直是担任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这几年的理论与尝试,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历:首先,我觉得要培养中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我在

28、每节课上都尽可能的去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拟与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施行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老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才能、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老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

29、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成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一、故事导学,诱发兴趣由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详细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诱发学习兴趣。如,在教“认识时间”这一课时,我在课的引入局部就参加了一个谜语:“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由于是谜语,所以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争先恐后地要答复,课堂上的气氛很活泼。二、联络生活,增添兴趣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开展特点,结合他们的

30、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时机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络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兴趣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我在教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数学游戏:小猫钓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稳固整理加法表,发现运算规律。准备的教具有:鱼写满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算式鱼篓算式得数小猫头饰、池塘情境表格整理算式先让孩子们从池塘里把自己算出来的算式鱼送到鱼篓里,再让他们分组验证各个鱼篓的鱼是否符合要求。最后把所有的算式根据规律排入表格自己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表,说一说自

31、己发现的规律,整节课,孩子们是学习的主角,他们兴高采烈得参与游戏,参与学习,在游戏中积极地进展计算,不自觉地进展整理,非常有兴趣地交流计算规律,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本来枯燥的计算整理复习。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6 老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才能等方面的开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

32、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正确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几年来,在课程改革的施行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对我们的老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开展,充分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开展理念。下面我谈一谈我们几点粗浅的体会:一、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那么老师如何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亲近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呢?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联络起来,使学习真正效劳于学生的成

33、长,根据知识特点的不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材给学生提供的超市买玩具的情景是学生一般都经历过的,容易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也便于调动生活经历解决问题,因此老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机和宽松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同学的意见进展必要的反思,从而选择合理的、合适自己的口算方法。课堂教学中,老师更关注了知识过程的呈现,探究性的学习、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现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计算,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到了合适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些设计使数学学习摆脱了机械乏味技能训练,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究和考虑,

34、对知识的应用也变得灵敏。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设立了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考虑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而且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和自身全面、和谐的开展时机。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p 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才能,改变学生从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络,摒弃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思想,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才能,为学生的全面开展和安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三、评价方法的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开展”的课程

35、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施行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别人有“尽力那么行”的要求和评价,既成认个人的局限又能表现自己的才能。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因为努力是每一个愿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种结果却不是我们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经历根底上获得不同的心理开展程度,淡化“区分”,突出“转变”,追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心理开展程度上的进步和开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开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

36、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良与鼓励功能。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良。”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开展,更明晰、更准确地描绘学生的现状和进步。四、师生关系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开展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答复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时机,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气氛,为学生的全面开展和安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篇7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老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的活动

37、。课堂上一切活动都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材、老师转,先教后学的教学机制,使得学生只能跟着老师学,复制老师讲授的内容。这种传统教育造就的学生在很大程度下丧失了学的独立性和独立品格,自学才能低下。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施行之际,对新的教材与学生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讨论,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要基于学生经历的根底上学习数学因数学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大特点,使得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学科单调、枯燥、乏味,容易产生畏难的心理乃至厌学的情绪,平时作为老师的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去教,学生同样花很大的力气去学,但效

38、果仍很不理想。我认为对于这情况,在教学中先分析p 新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有何相关的联络,然后从他们熟悉的事物出发,利用知识迁移使他们较易而且较快地掌握新知识。例如函数周期性的引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周而复始的例子:星期、时钟、季节、年、月、日、天体运动等。分析p 这些例子的共同特点:每隔一样时间事物的现象重复出现一次。把时间与事物重复出现的现象,看成是时间x与事物fx重复出现的对应关系,比方今天是星期一,七天后还是星期一,可表示为f1=f1+7。假设fx表示星期几,那么fx=fx+7,即七天后仍表示是星期几,从而引入周期函数。讲完定义后,我说白居易是是“数学家”,学生们大吃一惊,这时我说他有一首诗

39、早就提醒了周期现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的前两句提醒了周期函数问题,后两句还说明了假设T是函数的周期那么kTkZ,且k0也是函数的周期,学生会意一笑,课堂气氛掀起了小高潮。再如集合教学中,子、交、并、补的概念比拟抽象,我让学生举出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子集母子公司,子公司的产品都是母公司的产品;交集产研结合,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产品是他们的公共产权;并集名校合并;补集优势互补,中国是全集, 港澳台为其子集,大陆也为其子集,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中国。通过这些学生熟悉、贴近的生活例子,把一些看似难以理解的或没有实际意义的问题生活化,在课堂上既调动了学

40、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对概念的深化理解,而且使学生建立了一种新的认知构造,理解才能有了一定的进步。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学形式应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教应从学的角度考虑,从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传统形式转变到以鼓励学生为特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形式。通过创设好的问题情景,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历处理新的任务,并构建他们自己认可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数学该是学生自身的探究、发现与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承受过程。学知识应由学生本人在数学活动中去发现或创造出来,而不是由老师灌给学生。例如在复习对数函数这一章节时,我提问了几个学

41、生: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你认为对数函数的特点、应用范围如何,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细节?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答复举例。学生大多只能答到一两点,不能答复到问题的本质,我在他们答复的根底上加以补充深化,使他们脑子里有比拟明晰的认识。然后,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例题:自编题函数y = log4 x2 2x 3 为了照顾有些根底较差的学生,并没有要他们马上动笔,而是以提问及小组讨论的形式对这道题进展分析p ,学生讨论得比拟热烈,十五分钟后,我抽问了几个小组,并把他们的答复总结归纳及条理化。在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有满足感的同时,我改动了例题中的底数4,以a代替,又引发了他们第二轮的讨论这节课在学生热烈的讨

42、论中完毕了,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中发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教学组织者的老师,应主动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尊重学生的情感,理解和信任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对学生中出现的错误要有适当的宽容态度,并及时帮助他们改正和克制。老师要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时机,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要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以及成功的自豪感,这样学生的情绪会不断进步,主体意识会不断增强。如在学习球体体积公式时,假如直接提出问题V球=?,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会有较大的困难,但假如老师先出示一个半球及底面半径与高都等于球半径的圆锥与圆柱,让学生观察三个几何体,引导学主进展猜测,并且

43、用细沙实证猜测,再通过细沙实验的启示引导学主证明猜测,那么问题就会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考虑的过程中得以解决。三、创设思维情境,给学生营造民主平等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老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气氛,要解开束缚,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尽可能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辩、敢写,使他们在无拘谨无压力的课堂上自由地学习。课堂上,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大家紧跟老师的思路,朝着 预设的轨道前进,突然有位学生冒出一句与教学设计可能完全不同的“意外”发言打断了老师的思路,假如这时对这“意外”发言给予重视,抓住其合理成分施教,那么会激

44、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我曾讲解过这样一道例题:三角形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cosA=17/22,cosC=1/14,求a:b:c。当时我是用了有关的三角公式,比拟繁琐,学生也听得比拟烦闷,讲解完后,有位学生站了起来,他的小结:“我构造了这样一个三角形如图就得到了答案,这样可以吗?”我当时眼前一亮,借形论数,真的是妙照。试想,假如我当时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而不给学生插问的时机断言否认或搪塞过去,不但会错过合适学生思维开展与创新的教学契机,而且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如讲授抛物线一节时,我让学生画“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和定直线间隔 相等的点的轨迹”时,一位同学

45、竟然与众不同地画出一条直线,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可是笑后反思,不无道理:原来这位同学把定点画在定直线上,满足条件的轨迹确是过定点垂直定直线的一条直线。似乎谎谬,却蕴真理。同学们填补了教材中的疏漏,给出抛物线更确切的定义,在笑声中得到“创新”。“学起于思,思于疑”,学生探究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场,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开展和创新。近几年来很多省市的数学高考试题中都出现了一些具有综合性、探究性、应用性和创造性的开放题,它在考察学生思维程度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功能。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对老师更高的要求。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的才能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

46、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考虑、动口表达,探究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究过程,开展学生创新才能。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敏运用的完美范例。教学中再次通过展现体积问题

47、解决的思路分析p ,形成系统的条理的体积公式的推导线索,把这些思想方法明确地呈如今学生的眼前。学生才能从中领悟到当初数学家的创造思维进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才能。数学概念的形成一般来自于解决实际问题或数学自身开展的需要,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椭圆概念的教学,我分了几个步骤进展:1实验获得感性认识要求学生用事先准备的两个小图钉和一长度为定长的细线,将细线的两端固定,用铅笔把细线拉紧,使笔尖在纸上渐渐挪动,所得图形为椭圆2提出问题,考虑讨论。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间隔 时,其轨迹是什么?当细线的长小于

48、两定点之间的间隔 时,其轨迹是什么?你能给椭圆下一个定义吗?3提醒本质,给出定义。象这样,学生经历了实验、讨论后,对椭圆的定义的本质会掌握得很好。五、学已至用,强化应用意识一切都来于现实生活中,同时,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用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去考虑解决。比方,洗衣机按什么程序运行有利节约用水;渔场主怎样经营既能获得最高产量,又能实现可持续开展;一件好的产品设计怎样营销方案才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为此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经营和开拓市场的才能。擅长经营和开拓市场的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达为对一个数学问题或实际问题如何设计出最正确的解决方案或模型。例如,在学习“直线方

49、程”时,我引用了一道应用题:一家庭父亲、母亲和孩子们去某地旅行,甲旅行社说:“如父亲买全票一张,其余人可享受半票优惠。”乙旅行社说:“家庭旅行算集体票,按原价的三分之二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是一样的,试就家庭不同的孩子数,分别计算两家旅行社的收费建立表达式,并讨论哪家旅行社更优惠,请你用坐标图表示。这道题以“家庭旅行”为背景,介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越来越浓。又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时,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社会调查题“本市的一名普通工薪者,积储有限,能否为他设计出一套可行的供楼方案?”让他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访本市的银行、房地产开发部,通过自己的

50、调查研究,通过自己的计算与考虑,提出了比拟好的方案。如今是市场经济时代,这类问题的讲解不仅能进步学生的智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而且对进步学生的擅长经营和开拓市场的才能大有好处。六、教学创新必须具有开放意识现代教学的特征之一是开放性,老师要具有开放的理念和开放的心态,在教学目的、内容、方法,学习方式,教学时空,教学评价,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方面追求个性与开放,使教学活动能与时俱进,表达时代特色。现代教学要求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根底上,把学习过程和方法也作为教学目的,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手段进展学习,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结果,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交融起来,知识和才能和谐开

51、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才能。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乐观、进取、向上的人生态度。作为直接与学生对话的一线老师,有权利也有必要对教材进展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同时鼓励学生对教材的质疑和超越。教学内容要透过教材向外扩张开放,认识世界,理解社会。现代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不必片面追求课堂的完好,要适当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去考虑。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寻找结论。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有几十种不同的解答思路和观点;一份调查作业,可以有几十种形式和内容。以上几点是我在新时期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现代数学教学的空间已拓宽到校内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运用,数学已日益广泛地浸透到各个领域中,同时数学已被很多人认为是新时期每位公民整体素养 中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对我们这些数学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第 32 页 共 3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