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护筒钢护筒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22213448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7.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护筒钢护筒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全护筒钢护筒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全护筒钢护筒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全护筒钢护筒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护筒钢护筒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2.1 工程概况 22.3 邻近营业线施工范围及作业内容 52.4 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5三、施工组织安排 63.1 技术准备 63.2管线的迁改工作准备及实施63.3人力资源配置及岗前培训63.4机械设备配置及安装7四、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74.1总体施工方案74.2人工挖孔桩7五、安全防护保证措施205.1安全保证体系205.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215.3既有管线安全防护措施215.4对既有铁路的监测23六、应急预案256.1组织机构256.2主要危险源266.3突发事件的预防306.4应急响应(预案启动)316.5应急响应程序316.6应急物资储备

2、32一、编制依据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2、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4.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5. 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6.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2006】第29号7. 铁路工务技术手册(桥涵)8.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J1167-2011)9. 新建铁路桥上无缝线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3】205号)10. 广铁集团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铁运发【2012】310号11.

3、关于发布工程管理所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工 管所安发【2011】01号)12. 江门市新会疏港公路上跨广珠铁路新建公跨铁立交工程相关图纸及现场 踏勘资料;二、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新会疏港公路工程,是新会公路网的组成部分,也是江门市公路的重要 组成部分。作为省道S270古港线新会地区高速公路,对内能缓解过境交通对 会城城区的干扰,减轻城区交通压力;本项目也是为开发新会的自然资源、 旅游资源,形成新会农业及旅游经济带的需要。路线于新会上跨广珠铁路, 交叉桩号为K1+437 (与广珠铁路交叉桩号K120+973)。跨线桥起点桩号为 K1+376,终点桩号为K1+502,桥梁中心桩号

4、K1+439,桥梁该联总长126m。与广珠铁路交叉,交角约为75。本项目上跨广珠铁路桥梁采用2*23m+34m+2*23m(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小箱梁),一孔跨越广珠铁路共2股道。 考虑铁路电气化高压线要求及防电棚结构、挂篮结构高度和安全距离,桥下 净空8.20m,下部构造桥墩采用双柱式桥墩、钻孔桩基础,桩端嵌入微风化岩 层。本桥桥宽27m,跨铁路主跨34m,双向6车道,设计速度60Km/h,铺装层 采用水泥砼厚10cm。2.2. 地质资料1. 地形地貌桥址区属山间冲洪积平原地貌区,桥位周边大多为鱼塘和农田。2. 工程地质概况桥址区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素填土(Qme),冲积相粉质土、中砂、砾砂和 海陆

5、交互相淤泥等组成,其中淤泥广泛分布,埋深2.03.2m,厚度约1516m 基底由白垩系的泥质粉砂岩及其风化层等组成。经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桥 内地层从上至下及具体工程地质特征描述如下:2.1第四系覆盖层 1素填土(Qm1):揭露层厚约0.901.60m,桥址区均有分布。黄色,湿, 稍密,土质不均匀,成分主要为粉质粘土近期就近堆积,未经压实。该层分 布于场地表层。 1粉质黏土(Q4a1):揭露层厚约1.401.60m,桥址区均有分布。灰色、 灰黑色,软塑,成分以粘粒、粉粒为主,含68%有机质及腐植质,味臭,局 部含10%左右中粗砂或粉细砂,粘结性较好,局部地段为有机质土。淤泥(Q4mc):揭露层

6、厚约9.1018.60m,桥址区均有分布。青灰色,灰黑 色,湿,可塑-软塑,粘性一般-较差,土质不均匀,成分主要为粉粘粒,含 有机质及腐木。 0粉质黏土(Q4al):揭露层厚约3.80m,桥址区仅ZK11孔处有分布。深灰 色、浅灰色、浅黄色、褐红色、灰白色,软塑-硬塑,由黏、粉粒组成,黏性 较好。 2粉质黏土 (Q4a1):揭露层厚约4.3010.60m,桥址区均有分布。褐红色, 硬塑,成分主要由黏粉粒组成,黏性较好,土质均匀。5中砂(Q4a1):揭露层厚约1.0m,桥址区仅ZK11孔处有分布。浅灰色、 黄色,饱和,稍密,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余为粉细砂及粉、粘粒。 承载力一般。7砾砂(Q

7、4a1):揭露层厚约2.30m,桥址区仅ZK12孔处有分布。粘结性较 好。承载力一般,可作为路基持力层。2.2基岩及基岩风化层桥下基底由白垩系的泥质粉砂岩及其风化层等组成, 根据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全风化、强风化、 中风化和微风化四层。a-2全风化泥质粉砂岩(K):揭露层厚约1.80m,桥址区仅ZK13孔处有分 布。浅红色、紫红色,岩石风化剧烈,遇水易软化。b-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揭露层厚约3.0021.00m,桥址区均有分布。 紫红色、棕红色,岩体风化严重,裂隙发育,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土夹岩状, 碎块状。c-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K):揭露层厚约0.708.50

8、m,桥址区均有分布。 紫红色、灰紫色,变晶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 为主,少量块状,岩质坚硬。d-2微风化泥质粉砂岩(K):揭露层厚约2.0012.40m,桥址区均有分布。 结构有少量变化,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残裂隙,承载力d-3微风化粉砂岩(K):揭露层厚约1.20m,桥址区仅ZK8孔处有分布。结构基本未变,仅节理面有渲染或略有变色,有少量风化残裂隙,承载力高。以上各岩土层在桥址区的分布埋藏及岩性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平面图、工程 地质纵断面图和钻孔柱状图。4.水文地质条件桥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地表水主要为鱼塘水,水量受季节影响较 大。地下水主要为冲洪积层

9、中的孔隙水,水量较丰富;基岩裂隙水,富水性 一般贫乏。据工点所取水样简分析结果,桥址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有 微腐蚀性。6.不良地质条件本桥址范围内未发现不良地质地段。2.3邻近营业线施工范围及作业内容广珠铁路上下行桩号K120+953K120+993段,江门市新会疏港公路上跨 广珠铁路新建公跨铁立交桥14#15#墩,人工挖孔桩及条形基础施工。2.4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1人现场负责人:1人安全负责人:2 人现场领工员:1 人驻站联络员:1 人专职防护员:4 人三、施工组织安排3.1技术准备施工前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审核,对桥梁位置、标高及各部分几何尺寸进 行现场测量核对。中心试验

10、室做好各种原材料进场前的检验。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32管线的迁改工作准备及实施派专人对施工场地内的管、线、水管、标识牌、电线杆等需迁改的进行 统计汇总,并向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咨询施工场地内电力设施及地下管线设施、 贯通线等的分布情况。需迁改的管线应及时确定管线迁改方案及时间,在办 理迁改施工协议后,方可进行迁改。33人力资源配置及岗前培训营业线施工设置钻孔班、钢筋班、木工班和混凝土班等。挖孔班:负责挖孔、刚护筒安装、土渣清除等。钢筋班:负责钢筋笼加工、制作和安装等。木工班:负责模板加工、制作和安装等。混凝土班:负责浇筑以及混凝土的养护等。另外配备各类司机及设备维修人员,各班组人员随施工进度可调配

11、使用。施工前对于进场的施工作业人员,在进场前进行统一教育培训,专业知 识、电气化安全教育、营业线安全培训等,凡参加工作的人员在工作前都必 须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后才能准许进入操作岗位,并建立健全各岗 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到人,切实做到不蛮干、不盲目施工,不乱指挥 保证施工有序、安全的进行。3.4机械设备配置及安装邻近营业线施工配备有足够量施工机械,为了更好的完成施工任务,在 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可以调配施工。大型施工机械实行“一机一人”制,施工机械行走路线在施工前确定, 并在营业线侧用明显标记画出施工机械行走禁线,防止施工机械越过禁线, 对营业线造成威胁。桩基施工前,在施工地段临近营

12、业线侧采用彩钢瓦设置硬隔离防护措施, 把施工区域与营业线隔离,并在彩钢瓦上悬挂警示牌,严禁施工人员擅自上 道。四、邻近营业线施工方案41总体施工方案临近营业线施工采用人工挖孔桩对线路进行防护。由于挖孔桩位于广珠 铁路路基边坡上,桩基位置距离既有线较近,桩基及条形基础施工时对既有 线路路基造成影响,为保证既有线路基稳定以及行车安全,人工挖孔桩施工 完毕后,进行条形基础及防电棚的施工。42人工挖孔桩4.21设置情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江门市新会疏港公路上跨广珠铁路新建公跨铁立交 工程防电棚施工时对既有兰新铁路路基有扰动,为保证营业线在施工过程中 的行车安全,立柱的桩基采取人工挖孔桩的方法,对营业线进

13、行防护。本工程共设人工挖孔桩 20 根,沿铁路路基纵向每侧对称设置 10 根(详 见防电棚纵、横断面图),桩径均为1. 2m,桩长25m,桩间距为4.0m。挖孔桩 桩身均采用C2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桩基础主筋为25mm,每根 桩设22根,箍筋采用直径8mm螺旋箍筋;桩身采用全钢护筒护壁,并与混 凝土一同构成桩身;钢筋笼制作完成后,由人工配合吊车下钢筋笼,钢筋笼 就位以后立刻灌注混凝土,桩身施工完毕后,进行条形基础施工。 人工挖孔桩设置情况详见下图:6.53T? |1:200制?亡問林卉IDt左邮亦齐HN冗仇龙的監集$时兀凤犬冲索电时壯SZKZK6Mti1*-20.97iHi6.5

14、8广杪血6.53Z_.5劇下筱B1酬财?F f)/、 脱Jt昶*珠海L4.2.2人工挖孔桩设计计算本防护方案人工挖孔桩桩径均为1.2m,按照间距4.0m布置,取离营业线最近的人工挖孔桩(距离为5m)进彳丁检算。(1)计算资料挖孔桩开挖位置为改良土路堤,按粘性土考虑。=30 c=10KN/m2 Y=18KN/m3。挖孔防护桩为形状特殊的挡土墙,忽略桩背于土体的摩擦,当填,., y h土表面作用均布荷载q (kpa)时,可把荷载q视为填土的自重产生。列车轴重取为220KN,外加道床及钢轨自重,换算土体高度为3.4m,本检算按 照最不利情况即列车通过时刻检算受力分析状况如下图:诜路路基面挖孔桩Tm&

15、u,承台底面GcdEa结构受力分析图由地质资料可知,-2 土层深22.20m,加上桩端扩孔深=1.3m,并考虑 土层上方有施工荷载为2.0 kN/tf,故有效埋深H=22.2+1.3+2.0/20.1=23.6m。由于本孔桩中埋深处以-1、-2 土层为主,且土体侧向压力远大于岩 石侧向压力,故为安全起见,均以土压力计算,即将6.1m (有效埋深)以下 均视为-2 土层。地下水位按柳江洪水期标高77.5m计,则地下水范围深度 为1 5 . 0m (有效埋深)以下。 (计算简图如附图) 。由朗肯主动土压力,得:P= Y h tg2(45/2)-2c tg(45/2) + Y h tg2(45/2)

16、1 1 1 1 1 2 2 2+ Y,htg2 (45 /2) +y h3333=20.1 kN/ m3X6.1mX tg2 (45 22.73 /2)-2X58.95kPaX tg(45 22.73 /2)+ 20.1 kN/ mX8.9mXtg2(45 20.44 /2)+16.0 kN/ nBX8.6m Xtg2 (45 20.44 /2)+10 kN/ m3X8.6m=54.3 kN/tf78.44 kN/tf+86.28 kN/tf+66.37 kN/tf+86 kN/tf=214.51 kN/tf护壁厚度 =5 mm,圆形护壁R=650 mm,6 =5 mR/10=65 故属于薄壁

17、圆筒。其环向压应力。二PR/ 6 =214.51kN/ m2X650 m5 m=27.89X 103 kN/ m2KoWy,取安全系数 K=2.0,Q235 钢材/=210X103kN/tf,27.89X2X 103 kN/ m2=55.78 kN/ m2W210X103kN/tf故本方案中的钢套筒护壁选择是安全的、可靠的。TOOR = 6)0 198.4kN m 故按822mm配筋可以满足要求。人工挖孔桩配筋图如下图所示:9ETF-r常百显7芝養需怨畫盟毎J5嫖-L葯L雷茹盂馬-IHW益*?b雷-II拥璃負eMm-=-=-S枣兔 ZPMinm零e 皿MTteECSI星召sELcFrstL05

18、4.2.3 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放线定桩位及高程f开挖第一节桩孔土方f安装第一节钢护筒(护筒随 挖随沉)一检查桩位(中心)轴线一架设垂直运输架一安装电动葫芦(卷扬机或 木辘轳)f安装吊桶、照明、活动盖板、水泵、通风机等f开挖吊运第二节 桩孔土方(修边)f安装第二节钢护筒(护筒随挖随沉)f检查桩位(中心)轴 线f逐层往下循环作业f开挖扩底部分f检查验收f吊放钢筋笼f放混凝土 溜筒(导管)f浇筑桩身混凝土(随浇随振)。1)桩孔开挖开挖顺序采用隔一挖一法,待前批孔灌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施工下 一批孔,开挖方法采用从上到下逐层用镐、锹进行开挖,遇坚硬土或大块孤 石采用锤、钎破碎,挖土顺序为先

19、挖中间后挖周边,按设计桩径控制截面大 小。孔内挖出的土装入吊桶,采用自制提升设备将渣土垂直运输到地面,堆 积到指定地点,防止污染环境,注意挖孔过程中,严禁超挖土体。2)钢护筒安装施工护筒采用厚度为5mm的钢护筒,每节护筒至少高出原地面30cm,使其成 为井口围圈,以阻挡井上土石及其它物体滚入井下伤人,并且便于挡水和定 位。护筒安装采用人工配合电动葫芦安装,护筒与护筒之间用电焊机焊接牢 固。护筒随挖随沉,严禁超挖土体,在施工过程中,要周围的铁路路基、铁 轨、铁路运营设备、管线等的位移、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如出 现异常变化,须立即停止沉护筒施工,会同各方研究处理措施。钢护筒沉桩 偏差应符

20、合下列规定:设计钢护筒顶平面位置偏差钢护筒为50mm,钢护筒身 垂直度为1。3)钢筋笼吊装和就位挖孔桩成孔后,需下放钢筋笼,钢筋笼不提前制作,先把单根钢筋依次 放入孔内,钢筋长度需分节放入,长度不超过4米,再进行绑扎、焊接,绑 扎完成后,检查长度、位置、间距,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4)混凝土灌注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孔径、孔深、孔型全部检查并报监理工程师,经检 验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灌注支架采用移动式的,事先拼装好,用时移至孔口,以悬挂串筒,漏斗底 口。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米以不发生离析为 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米时,应通过串筒、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 10米时,并

21、应设置减速装置。4.2.7安全措施1)人工挖孔桩施工时,施工人员严禁跨越隔离防护栏,严禁私自上道, 并在防护栏上悬挂相关警示牌。2)临近营业线施工时,通知相关设备管理单位,并在设备管理单位的监 护下进行。3)施工前对现场所有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营业线施工知识培训,施工前组 织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施工交底,主要做到以下几点对混凝土泵车、装卸汽 车的司机进行岗前培训,防止撞坏、压断铁路设施;人工运输钢筋笼要控 制长度,不得入侵铁路界限;机械吊装与拆卸钢筋笼、模板的施工安排在 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并在设备管理单位的监护下进行。4)施工期间我施工单位每日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环境,防止施工中遗留的 塑料袋、编织袋等吹

22、落到线路上。5)施工时,桩基础按跳跃施工,施工完一根后,间隔一根施工下一根桩, 以保证土层稳定。6)因本基坑一侧分布既有铁路线,在基坑开挖施工前、施工中,应注意 防护桩的状态,承台施工完毕后,尽快回填基坑。此外在施工防护桩前应对 现有的铁路轨面标高,及路肩标高做好原始数据的纪录,施工过程中应加强 观测频率,计录数据,如发现路肩、轨面标高变化值达到或超过警戒值时, 应立即停止基坑施工,必要时,回填基坑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保证铁路安 全。7)井底照明必须用低压电源(36V、100W)、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桩口 上设围护栏。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视观察桩孔下人 员的情况,互相响应,

23、切实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8)桩孔口安装水平推移的活动安全盖板,当桩孔内有人挖土时,应掩好 安全盖板,防止杂物掉下砸人。无关人员不得靠近桩孔口边。吊运土时,再 打开安全盖板。9)桩孔内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地面人员应拴好安全带。孔内设置软梯, 供作业人员通行及发生危险情况时,能及时爬出孔。10)为保证施工安全以及行车安全,本次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将对既有 线进行减速慢行,广珠铁路上、下行线K120+000-K122+000处限速45 km/h, 施工结束后恢复常速运行。11)临时排水措施:人工挖孔桩施工时,将对既有线排水沟造成破坏, 为了确保既有线排水正常,在施工地段,准备四台抽水泵,现场利用编织袋

24、堆土堵水,利用抽水泵抽水。12) 承台基坑开挖后,对既有路基边坡造成一定的破坏,待施工完成后, 路基边坡恢复原貌。五、安全防护保证措施5.1 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成立以项目部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 面负责并领导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生产工作,建立营业线施工安全防护流程。 各级安全负责人应熟悉掌握列车运行情况,做到各负其责,确保行车和人身 安全。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推行“贯彻一个方针、坚持两个原则、实行三个结 合、运用四种手段、突出五个重点”的12345”安全管理创新工程,即:“安 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 则;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作业队管

25、理,工班落实,项目分部工程管理部监察” 的三结合体制;采取“教育、行政、经济、法制”四种安全管理手段;着重 抓好培训、防护、工序、检测、奖罚五项重点整治。(1) 施工方案审查未批准的、没有签订安全协议的、没有审核好设计施 工图纸及编写好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对施工现场的地下电缆、水管等隐 蔽设施,没有查明、标识并采取保护措施的、防护人员没有培训、工人无证 上岗的不准动工。做到先签协议后施工。(2) 机动车辆和施工机械靠近营业线施工,没有埋好标志鲜明的安全防 护限界桩,不准进场作业。(3) 安排经培训合格的防护员,施工过程中24小时担任安全防护工作, 并配带个人通讯、对讲设备及口笛、防护旗等现场

26、防护。发现问题及时向项 目领导报告,以便联系包括监理分站、铁路局、设备管理单位及医疗单位等。(4)施工前须与铁路局相关单位协调施工期,本工程接近既有铁路的预 计使用机具设备,施工内容、方案等需经过铁路有关部门批准,签订安全协 议,事先为铁路驾驶提供完整的施工状况资讯,避免铁路驾驶产生误判。每 天与相关部门联系,及时了解行车状况。(5)施工中大型设备如钻机、吊车、挖掘机及自卸汽车等实行一人一机 制防护,列车进过施工区域前,设备必须停止作业,吊车、自卸汽车等顺线 路停放,直至列车整体通过施工区域为止。(6)驻站联络员需进行培训,持证上岗,能力需胜任。(7)施工前,由项目总工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培训

27、,逐级进行交底, 使作业人员掌握工艺流程、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等。有关培训、 交底做好记录、签认,以备检查。5.2施工用电安全措施(1)施工用电必须符合用电安全规程。各种电动机械设备,必须有可靠有效的安全接地和防雷装置,严禁非专业人员操作机电设备。(2)施工用电采用“三箱五线”制,按“一机一闸一漏保”设置防护。(3)凡是移动式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均在配电箱内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电器设备的转动轮、传动轮、飞轮等外露部位必须设防护罩。(4)电杆的设置尽量远离营业线一侧,如没法避让,电杆基础一定要采用混凝土硬化,避免大风和雨水浸泡造成电杆倾倒,侵入铁路限界。(5)所有施工机具设备须有接地装置,

28、并且施工现场要有相同安全质量 工程师确认接地。5.3 既有管线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前会同相关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核对确认,探明地面电力设施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并做好防护工作。(1) 对设计文件未明确或情况较复杂的地下管线,应及时向相关设备管 理单位咨询,会同拆迁单位现场踏勘确认,并采用管线探测仪结合人力挖探 手段,查明路径,设立标志,向施工作业人员详细交底。待拆迁单位处理完 毕,产权单位确认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施工。(2) 如因施工需迁移管线、电杆等设备,及时联系拆迁单位提报计划, 在业主协助下会同有关产权单位、拆迁单位现场确认迁移方案,待其处置完 毕后方可施工。(3) 严禁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

29、、履带式机械等大型机械在地下管线 2米以内动土或运行,进行盲目作业。(4) 在查明的地下管线、电缆路径两侧各1.5m范围内不得用机械挖掘, 并禁用铁镐和双齿尖耙挖掘,做到逐层轻插浅挖,并请设备管理单位、拆迁 单位派人进行安全监督,协助处置暴露的管线。(5) 架空线路杆周围3米范围内不得挖坑、挖沟、取土。当取土坑挖深 超过1米时,电杆周围护土保证有1: 0.6的坡度。站场施工需拆迁或改造既 有设备时,事先取得使用和维修单位同意。(6) 架空线两侧各10米范围内和地下管线两侧3米范围内不准建房、 搭棚。架空线离地面高度不足4.5米时,严禁机动车辆通行。(7) 严格报告制度,每项工程项目开工必须提前

30、5天报指挥部调度,经 指挥部相关部门检查确认后,方可开工。(8) 监护人员不到位、未指定管线位置,严禁施工。挖出电缆必须经现 场监护人员确认为旧或废电缆后就地埋置,不得拆断。9)施工前先对原地纵向和横向挖探沟,确定是否有线路光、电缆,若探出光、电缆后,及时联系相关设备管理单位人员到现场商议光、电缆迁改 及防护方案,确定后对其进行迁改及防护,确保临近既有线施工安全。施工 里程段沿线路绑红色警戒绳,防止人员上线路或者机具侵线。(10)临近既有线大型机械配合施工时,设置专人防护,严禁大型机械 碰撞接触网支柱、接触网杆及拉线,保证大型机械远离接触网线2米以外。 5.4对既有铁路的监测在施工区域的既有广

31、珠铁路线的路肩上埋设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观测点, 观测点设置在每个墩位垂直对应营业线的路肩上,每个墩设置一个观测点; 并在挖孔防护桩上埋设水平、垂直位移观测点,随时掌握防护桩的稳定情况, 挖孔防护桩观测点埋设在靠近营业线侧,每个墩埋设1个观测点。施工过程 中,安排专人每24小时对观测点进行观测一次,监控线路参数,并做好书面 记录,发现参数发生变化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观测过程中做好记录并绘 制沉降变形曲线,随时掌握营业线路稳定情况,观测资料单独建档存放。当 发现路基沉降量过大及铁路设施有异常时,立即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设备管 理单位加强轨面监测、养护或调整,分析研究处理措施,待路基稳定后方可 继续

32、施工(监测点布置如下图)。铁路设施监测布置图2424六、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安 全生产管理条例、广州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安全 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先防护,后处理”的原则,制定营业线施工突 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下:6.1组织机构为了确保施工中应急处置及时有效,作业队成立专门应急领导小组,具 体分工及任务如下:组 长:副组长:副组长:现场指挥部现场抢险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防护组(1) 工作职责 组长是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第一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紧急情况处 理的指挥工作。 副组长是事故应急小组第二负责

33、人,负责相应事故救援组织工作的配 合工作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触电事故、大型脚手架及高处坠落事故、电 焊伤害事故、车辆火灾事故、交通事故、火灾及爆炸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等。 现场抢险组:组长由生产副经理担任,成员由安全员、现场主管、技 术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 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 安全保卫组:组长由安全副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综合办、保安组成。 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 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后勤保障部:组长由项目部总工程师担任,成员由项目物资部、综合 办、计财部、

34、后勤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调集抢险器材、设备;负责解决 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 医疗救护组:组长由安全副经理担任,成员由物资部、后勤及桥梁架 子队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现场伤员的救护等工作。 事故调查组:组长由现场负责人、公司责任部门领导担任,成员有项 目部安质部长,公司相关部门,公司有关技术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 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和图纸的测绘,查明事故原因,确定事件的性质,提出应 对措施,如确定为事故,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防护组:组长由安质部部长监担任,成员有现场安全员、防护员。主 要职责是:负责营业线的安全防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监控施工现场,注意 维护营业线行车

35、安全。6.2 主要危险源6.2.1 危险源辨识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可能发生安 全事故的重点部位有:桩基施工、承台及墩身施工。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为:营业线沉降量过大、桩基坍塌、刮碰、大 型施工机械倾覆、高处坠落。6.2.2 应急预案项目部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了分析预测,并针对可能 发生的紧急情况制定如下对策:以“先防护、后处理”为原则,紧急情况下, 先拦停列车,并立即通知车站和相关设备管理单位。6.2.2.1紧急状况一:营业线沉降量过大当发现路基沉降量过大及铁路设施有异常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同时通 知建设单位中川铁路有限,监理单位、设备管理单位等

36、,并按规定启动相应的 应急预案。6.2.2.2紧急状况二:桩基塌孔、边坡失稳、塌方造成线路变形超限一旦发生桩基塌孔,或基坑涌水、涌砂等情况,必须果断采取措施,立 即停止施工,第一发现人员首先要及时通知现场负责人和现场安全员,如桩 基塌孔(流砂)、基坑涌水量大、涌砂严重等应直接回填处理,施工现场准备 充足的砂石作为回填材料。如现场有人受伤,需拨打抢救电话“ 120”,向当 地医院求救,现场可视情况进行包扎、止血等应急处理,并按一下步骤防护:第一步:防护人员立即报告兰州车站及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第二步:观察现场情况,如造成既有路基塌陷或线路变形超限影响营业 线行车安全的,应立即用厂制短路铜线进行短路

37、,同时立即向车站及相关设 备管理部门汇报现场情况,启动应急预案,寻求援助;第三步:如果已经有列车驶入该区间,应立即急速奔向列车,向列车显 示停车信号,白天用红色信号旗,夜晚用红色灯光,拦停列车,将响墩放置 在能赶到的地点钢轨上;第四步:抢修前需在现场显著位置安放应急程序铭文牌,详细写明步骤 及内容,并设好防护,线路抢修时必须有设备管理部门安全监督人员在场, 组织人员、机具、设备配合站段抢修路线及早恢复通车。6.2.2.3 紧急状况三:刮碰人员、物料及机具侵限与列车发生刮碰,现场负责人配合处理事故现场, 抢救受伤人员,移除侵限内物料、机具,尽快恢复线路、开通列车。通知作 业队负责人,并汇报有关情

38、况。作业队负责人到有关部门,就事故情况进行交班。组织分析事故原因, 制定有关措施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6.2.2. 4紧急状况四:大型施工机械倾覆在临近营业线施工过程中,若大型机械设备(钻机、吊车等)发生倾覆 事故影响设备及行车安全时,现场防护员马上通知车站驻站联络员,驻站联 络员马上报告车站值班员,并把调度命令通知现场。现场的施工负责人要立 即布置防护,危及行车时,立即用厂制短路铜线进行短路,禁止列车接近危 险地段并拦停列车,同时立即上报应急组,应急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 尽最大限度减少对列车的干扰。具体做法:(1) 现场防护员立即用对讲机通知车站驻站联络员,通报事故线路里程 及相关情况。

39、(2) 驻站联络员马上报告车站值班员,并把调度命令通知现场。(3) 工地负责人安排专人在发生事故线路前后按规定设好响墩及停车信 号,防护人员应在原地监视,若有列车应立即拦停。(4) 应急组立即组织人员、机械进行吊装,在最短时间利用备用的吊车将倾覆机械吊离线路,并配合站段抢修线路,检查线路状态和限界并养护拨 正起平线路,尽快抢修完成以最大限度减少对运输的干扰。(5) 起重指挥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并发给安 全技术操作证后,方可从事指挥。(6) 指挥人员对所指挥的设备必须熟悉技术性能后方可指挥,并且发出 的型号清晰明确。6.2.2.5紧急情况五:大雨、暴雨、大风天气通过上网、与

40、气象局联系,了解历年本地区天气情况,掌握施工间天气 变化的规律。确保在进行吊装时,天气良好。当确认吊装当天有台风、暴雨 等灾害天气时,停止吊装作业。当遇以下几种情况时,立即起动预防措施, 保证营业线行车安全和施工人员人生安全。施工现场随时准备雨具100套,当遇大雨、暴雨天气,派专职防护员 在施工现场巡视。如吊装作业时遇大风天气,立即将起吊的构件落地,人员和机械则迅 速撤至安全地区,距离线路中心50米范围外,停止吊装作业。11.2.2.6紧急情况六:挖断电缆(1) 现场防护员立即报告车站,汇报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原因及现场情 况、事故损失等情况;(2) 现场防护人员按相关规定设置防护措施,在原地监

41、视;(3) 现场停止施工作业,并在现场负责人和技术人员指导下,立即组织 劳力,人工用铁锹顺着挖断的电缆头两侧向后顺挖电缆 1 米左右,做好电缆 续接准备。(4) 设备管理单位现场确认,制定紧急方案后,立即组织人员、机具、2929材料,配合设备管理单位尽快抢修完成,最大限度减少对营业线的干扰。 11.2.2.7 紧急情况七:发生洪水(1)应急物资的准备:现有的施工机械如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抽水 机、发电机、指挥车、以及木板、钢管、槽钢、方木、铁丝、麻袋、碎石、 黄砂等急救物资。(2)安质环保部应密切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的联系,建立完善的汛期 洪水预警机制,做到早预防、早预报,提前督促物资部门

42、做好救援物资、设 备、人员的调配组织工作。(3)接到有关洪汛紧急警报通知后,防洪防汛领导小组的全体人员应立 即召开会议,并组织项目经理部和工程队人员作好抗洪准备工作,督促做好 防汛、防洪的各项应急措施,现场应加强巡逻检查,配备好抢险器材和物资 用品。(4)认真做好施工现场防洪排水工作,根据现场情况分别采用改沟、截 水、防滲、加固等措施。对低洼处的基础开挖做到随挖随填,保证施工地段 排水设施畅通无阻,确保运营行车和施工车辆的安全。(5)合理安排工期,尽量避免在洪水来临季节水上施工,合理布置生产 生活设施,以防止施工机械、材料、及营业线其他设施受洪涝灾害侵害。6.3突发事件的预防6.3.1 各参建

43、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观念, 做好日常的安全管理预防工作,积极开展对安全重点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建 立和完善以预防为主的日常检查监督机制。在施工过程中,作业队组织相关 人员进行专门的抢险培训,做到分工明确、行动迅速,遇险不慌不乱,出现 突发事件能及时应对。6.3.2 项目部要加强对队伍的用工管理,在使用劳务人员前必须审查该劳 务工的身份合法、身体健康后再签订劳务用工合同。6.3.3 项目部对合法的劳务工人在上岗前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工种岗前 培训,考核合格,做到持证上岗。6.4应急响应(预案启动)6.4.1当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采取措施紧急疏散 相关人

44、员,停止施工作业,并立即报告当班领导,同时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 小组,由项目部逐级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一直到指挥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 施应急救援。6.4.2应急救援小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规定迅速 成立事件应急处理指挥机构进行统一指挥,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采 取有关的控制措施。6.4.3项目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主管领导应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按照有 关规定采取措施,积极安排人员赶赴现场协助发生事件单位处理突发的事件。6.4.4发生突发事件后,各工区必须服从统一调度,按照要求积极调动人 员与设备参加事件的处理;各相关工区、部门要服从安排调遣,不得以任何 理由或借口推诿。6.4.5

45、各抢救小组成员要保持镇定,分秒必争实施救援,尽量把事故控制 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6.5 应急响应程序6.5.1 启动预案 当突发事件的评估已达到应急预案启动条件时,项目部应立即以最快捷 的方式逐级上报铁路主管部门以及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应急救援预 案。现场明显位置设立应急联络牌(大的标识牌),便于出现紧急情况时与相 关部门联络。必要时寻求消防(119)、医疗(120)、抢险救灾等社会救援部 门的帮助。6.5.2 实施救援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救援报告后要在半小时内赶到事发现场,按照预案有关规定实施救援;控制事态的扩大。6.5.3响应结束应急救援结束后,指挥中心宣布响应终止。由事故调查组按照有关规定 展开事故调查取证工作。6.6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如下表所示: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对讲机62信号旗红、黄23信号灯红、黄24停车信号灯、广 火光25短路铜线26编织袋10007道砟508挖掘机19吊车25T210应急车辆长城皮卡211发电机315KVA112锯轨机213电钻214短轨215铁锹2016撬棍3017箩筐30333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