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

收藏

编号:2162404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67M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6-05
20
积分
关 键 词:
北师大 年级 物理 下册 第九 机械 单元测试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机械和功 单元测试题 第九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图1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图1 2.如图2所示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图2 A.图甲: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 B.图乙:司机推汽车,汽车纹丝不动 C.图丙: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 D.图丁: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地面上行走 3.某人用100 N的力提起了350 N的重物,那么他可能使用了(  ) A.一个定滑轮 B.一个动滑轮 C.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D.一个杠杆 4.如图3所示的简单机械,忽略各种摩擦及杠杆和滑轮的重力,当提起相同重物时,最省力的是(  ) 图3 5.如图4所示,大人与小孩爬相同的楼梯所用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两人功率相同 B.大人与小孩做功相同,小孩功率大 C.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大人功率大 D.大人比小孩做功多,小孩功率大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的效率越高,功率就越大 B.省力的机械一定费距离 C.省力的机械省力越多,则效率越高 D.费距离的机器一定省功 7.(多选)如图5甲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85 N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15 N,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图5 A.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为3 m/s B.0~10 s内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900 J C.0~8 s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684 J D.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30 W 8.如图6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 N的货物提到9 m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 N,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  ) A.1800 J 83.3% B.2160 J 83.3% C.1400 J 80% D.1800 J 80% 图6 9.小红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设计了如图7所示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 图7 A.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个数有关 B.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 C.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的重力有关 D.机械效率可能跟承受物重的绳子段数有关 10.如图8所示,不计摩擦和绳重,把一个重为20 N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在4 s内匀速提升了2 m,所用拉力F=12.5 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8 A.动滑轮重7.5 N B.4 s内拉力F做功为25 J C.4 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6.25 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 11.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_,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 改变动力的________。 12.如图9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 N的物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滑轮为________(选填“动”或“定”)滑轮,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细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竖直向上的拉力F是________N。 图9 13.如图10所示是搬运泥土的独轮车,独轮车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设车厢和泥土的总重G=1000 N,运泥土时从A点提起独轮车把手的力是F,F的力臂是________m,F至少是________N。 图10 14.小明用图11中的动滑轮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测出A移动的距离s、水平拉力F和A的重力G。 图11 (1)以上条件能求出此时滑轮的机械效率η吗?________。如果能,写出η的表达式;如果条件不足,写出还需补充的物理量的测量步骤和符号,并写出η的表达式(η用题目已知及补充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在10 s内运动了4 m,则A的速度为________。 三、作图题(共8分) 15.(4分)如图12所示为生活中使用的开瓶起子,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图12 16.(4分)画出图13中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图13 四、实验探究题(共23分) 17.(14分)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 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14甲所示:①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________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②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________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________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________N。 18.(9分)某小组同学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步骤有: a.按照如图15所示安装滑轮组,测钩码重力G并记录钩码和绳端的位置; 图15 b.用弹簧测力计缓慢拉动绳端,使钩码上升,读出拉力F的值,并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h和绳端移动的距离s; c.记录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表格略); d.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 e.用动滑轮质量不同的两个滑轮组吊相同的钩码,分别测机械效率; f.分析测量结果,讨论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 回答以下问题: (1)除了如图所示器材和弹簧测力计外,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 (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η=________(用直接测得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关于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该小组同学讨论后得到以下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可能不止一项正确)。 A.在相同情况下,摩擦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B.在相同情况下,摩擦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C.忽略摩擦,定滑轮质量相同,则机械效率相同 D.忽略摩擦,动滑轮质量相同,则机械效率相同 E.忽略摩擦,动滑轮质量相同,所吊重物质量越大,则机械效率越大 F.忽略摩擦,动滑轮质量相同,所吊重物质量越大,则机械效率越小 五、计算题(9分) 19.如图16所示是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场景,在10 s的时间内,工人师傅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建筑材料匀速提升了1 m,已知拉力F为400 N,建筑材料的重力G为900 N,求: 图16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拉力F的功率。 详解详析 1.B [解析] 起子、钢丝钳、订书机的动力臂均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2.C 3.D 4.A 5.C [解析] 爬楼梯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根据公式W=Gh,相同的楼梯,h相同,大人的重力大于小孩的重力,所以大人比小孩做的功多;根据功率的计算公式P=,时间t相同,大人比小孩做功多,所以大人功率大。 6.B 7.BC 8.B 9.D 10.D 11.省力 方向 12.动 200 [解析] 物体向上运动时滑轮随物体一起运动,故该滑轮为动滑轮。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不计滑轮重和摩擦,拉力F=G=×400 N=200 N。 13.省力 1.6 250  14.(1)不能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测出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记为f η= (2)0.4 m/s [解析] (1)以上条件不能求出此时滑轮的机械效率,需要补充的物理量和测量步骤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测出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记为f;水平方向拉动物体的有用功为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有用=fs;总功为拉力做的功,W总=Fs绳;由图可知,绳子段数n=2,则s绳=2s,滑轮的机械效率:η===,即η=;(2)A的速度:v===0.4 m/s。 15.如图1所示 图1 16.如图2所示 图2 17.(1)右 (2)①6 ②3 变大 F的力臂变小 (3)重力 4 18.(1)刻度尺 (2) (3)AE [解析] (1)由于要测量钩码上升的距离及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所以实验中还应备有刻度尺;(2)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而有用功是动滑轮对物体所做的功Gh,总功是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Fs,故机械效率η=;(3)从实验装置中可分析出滑轮组的额外功主要来源于摩擦力、绳重及动滑轮的重,所以当有用功相同时,减小额外功可增大机械效率;而当额外功不变时,增大有用功也能增大机械效率。 19.(1)由建筑材料被匀速提升的高度h物=1 m,动滑轮上承重绳数n=3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物=3×1 m=3 m。 (2)有用功:W有用=Gh物=900 N×1 m=900 J, 总功:W总=Fs=400 N×3 m=1200 J, 则η===75%。 (3)由功率P=得,拉力F的功率: P===120 W。 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机械和功-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624044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