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系统业务说明书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21619038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9.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CMS系统业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CMS系统业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CMS系统业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CMS系统业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MS系统业务说明书(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定义内容管理(Content Management,简称CM),主要是解决各种非结构化 或半结构化的数字资源的采集、管理、利用、传递和增值,并能有机集成到结构 化数据的商业智能(BI)环境中,电子商务和XML是内容管理市场发展的源动力, 内容管理解决方案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内容价值链的最优化。二、 应用领域内容管理目前广泛应用于网站、出版、医疗、保险、金融以及各种信息密集 型的企事业单位。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内容管理也划分成了网站内容管理、 企业内容管理(ECM)、出版内容管理等。同时,内容管理还广泛应用于数字 资产管理(DAM)、电子政务、数字图书馆、企业信息门户(EIP)等领域。( 1)网

2、站内容管理是对采集到的内容进行管理并最终出版到网站上(包括In ter net、In tra net、Extra net)。它的重点是格式模板和布局的设计、版本控制、内容 的安全和审核。网站内容管理不同于网站管理,网站管理的重点是网页的导航、 性能、可获得性以及站点的安全。网站内容管理不仅能让企业控制所有内容,还 应该能将动态、个性化的内容按照企业的业务要求提供给最终用户,以实现企业 经营的目标。( 2)媒体内容管理 媒体、平台和文档格式的不断增加对媒体公司(内容提供者)和他们的信息 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影响,即使传统的杂志出版企业也会在新的电子媒体上找到新 的机会和需求。灵活的内容管理基础设施可

3、以提供跨媒体的出版方法以满足不同 用户的要求,而不仅仅是为了单一渠道的出版而优化出版技术。( 3)企业内容管理 就是内容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它是用于在企业中采集、管理、存储、保存 及交付内容的技术、工具与方法,是企业面向客户的应用与内部处理过程之间的重要连接。企业内容管理结合了相关技术,使企业将文档、记录与片断以及更加 多样的文档格式与业务过程相连接,从而管理这些内容与其生命周期的活动。企 业内容管理经常要求无缝的集成企业文档和知识管理,有时还要求集成网站内容 管理的功能。实际上,企业内容管理再上基于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的商业智能, 就可以成为企业信息门户。发展趋势内容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从最初的

4、各自独立的Web内容管理(WCM)、文 档管理(DM)等过渡到集成Web内容管理(WCM)、文档管理(DM)、数 字资产管理(DAM以Rich Media为核心)、影像管理(Imaging)、记录管 理(RM)、协作管理(Collaboration )、知识管理(KM)、门户(Portal) 为一体的企业内容管理(ECM)。目前企业内容管理逐步形成六大核心功能组件:文档管理,包括文档发布和获取校验,版本控制,安全性检验以及对商 业文件提供存储检索服务; 网页内容管理,突破网站管理员的瓶颈,实现网页内容管理自动化,动 态内容的管理以及内容授权; 记录管理,为每一条单独的企业信息分配专门的生命周期

5、记录,从信息 产生、接收、维护、使用直到最后的处理都将被记录下来; 用于纸质文档的获取与管理的文档获取与成像技术; 为项目团队提供文档共享与支持的文档中心协作功能; 支持商业流程和内容传递的工作流,配置工作任务和状态,并创建查找 索引。内容管理技术的发展将出现还异构化、标准化、智能化、平台化的趋势,并 面临更多样化的内容应用管理需要: 异构化和标准化:需要具备管理越来越丰富的多元异构信息的能力,并需要支持和开放数据标准 XML 和相关元数据标准;智能化:引入类似内容挖掘等智能技术强化内容处理和分析功能,表现为独立的智能内容分析组件或嵌入内容采集、处理、组织、发布等各过 程中的智能增强功能; 平

6、台化:内容管理应用将和企业业务活动及专业系统紧密结合,呈现行 业化趋势。因而需要将内容管理技术抽象组合,实现成为组件化功能性 中间件应用平台,提供开放的内容应用服务或开发接口以支撑多样化的 上层应用。另外,内容管理平台需要能够管理日益丰富的或新兴的内容应用和分发渠道,包括BLOG平台、RSS内容聚合、搜索服务、内容商务、P2P内容搜索 和整合、3G内容等等。Web内容管理建设政府门户网站群,涉及大量子站建设以及原有网站和信息系统资源的整 合工作,也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管理、服务和运营模式。需要一个功能完善、伸缩 性强的技术支撑平台,即网站内容管理平台。网站内容管理平台(CMS)是专门面向门户网站的

7、内容管理和信息发布的 软件产品,包含信息门户框架、信息内容的采集/编辑/审核/发布、信息门户用户 和权限管理以及信息门户个性化等丰富的功能,使网站的运营管理、内容维护变 得更加方便快捷。网站内容管理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各种环境下以各类非结 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为主的内容的综合管理。相对于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的结构 化数据而言,内容范围广泛,包括各种文档、报表、账单、网页、图片、传真、 扫描影像,以及大量的多媒体音频、视频信息等等。内容管理提供内容采集、创 建、加工、存储、传递、组织、服务和反馈等内容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需的各项 功能,以及元数据管理、智能检索和分析、数字版权和内容安全等专

8、项技术,使 内容得到高效利用和增值,为内容所有者和服务对象带来效益。对于政府门户网站群的建设和发展而言,网站内容管理的核心价值在于:网 站内容管理平台为政府门户和部门网站共用,可实现站内单点登录、统一网站群 的界面设计和风格、标识和一站式网上受理,并可对部门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绩效 考核;实现多站点管理,信息多点同步发布;建立分布式网站架构,实现网站群 的集中管理、统一维护,不再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解决传统的 Web 网站建设 方法过多依赖手工操作的弊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技术难度、增加易用性和可 维护性,同时兼顾内部的工作流程;统一网站群搜索,可以为最终用户提供网站 内容的挖掘功能,提供方便快捷

9、的信息和服务访问途径,提高网站信息的利用率。强健的架构、良好的集成扩展性、方便维护和管理这是来自于最终用户,集成商和应用开发者的要求,随着内容管理在企业应用中地位的提升,层次基础化和功能丰富化趋势,以及应用互联信息交换要求的增长。过去一些孤立的、由分散的页面脚本程序汇集而成内容发布系统已经明显不能满足需求。新一代的内容管理平台必须基于优良强健的体系架构,遵从开放标准,易于与其他应用相集成和功能扩展;必须提供方便的管理维护功能或工具,并可以快速部署;乃至具备 某些企业级应用特点,如集群、负载均衡、缓存、高可用系统支持等等。 完备的功能、易用性、可用性和安全性同样是来自于最终用户,集成商和应用开发

10、者的要求,内容管理平台的基础功能覆盖内容创建和采集、加工、发布和反馈,还需要面向知识工作团队提供任务协作、流程管理等功能。而且,由于组织中基于内容的业务量持续加大,服务不断拓展,一些新的灵活多变形式被快速创新出来,这就要求新一代的内容管理平台除了具备完备的功能外,从界面交互友好性、需求符合度、功能应用灵活性到扩展选件的多样化等方面也需要表现出良好的易用性和可用性;同时随着内容应用环境进一步复杂 和开放,对系统安全保障机制也提高了要求。 系统管理和内容业务分离 , 更强的业务独立性和灵活性在 WEB 内容管理实际应用中, IT 系统管理人员和内容业务人员常常会产生争议,IT人员觉得业务人员需求变

11、化太快,系统使用不当;业务人员又觉得系统掌握不便,不能快速适应业务发展需要,限制了其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这固然是当前各类IT系统的通用痼疾,但基于内容系统本身的特性,其组织和表现形式的复杂度和灵活性要大大高于一般的业务系统,因此,对WEB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现来讲,能够提供更强的业务独立性和灵活性的需求尤其迫切。而且内容数据的管理 趋于集中化,而内容工作,包括内容的提交、更新和发布等趋于分布化, 新一代WEB内容管理系统必须符合这种趋势性要求。表现和内容分离,用户体验和内容质量的和谐统一与系统管理和内容业务分离相类似,内容表现和内容本身需要尽可能独立:无需内容生产人员关注过多的内容表现

12、形式的制作,由系统提供预设可选的页面模版、动态专题模版等机制灵活展现内容。同时,页面设计和内容创建应当符合设计人员和编辑人员的工作习惯,支持专业设计工具,提供符合常用操作习惯的易用的工作界面,使得工作人员和最终 用户均获得满意的用户体验,保证提供与完美表现相结合的高质量内容。 系统整体高效率和灵活性,低总拥有成本和高价值导向根据对不同层面的WEB内容管理软件用户的调研表明:从复杂的网站群建设、企业知识门户构建,到简单镇区级政府门户或中小型企业门户部 署,其核心诉求点是不一样的,应用需求也是多样的和不断变化的。传 统的将WEB内容管理定位于纯粹的应用系统的技术思想的结果是产品不 能满足日益复杂的

13、需求,只能通过零敲碎打的应用开发模式来满足新的 需求,导致系统的总拥有成本不断上升,价值下降。从这个角度出发, 要求 WEB 内容管理产品必须是一个具有平台性概念的开放产品,面向快 速部署和灵活扩展,保证系统整体的高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总拥有成本。 高面向价值回报,令网站管理人员、IT人员或伙伴、系统使用者和最终 用户均能从中持续收益,从而使系统拥有者和投资者获得理想的效益。 五、 政府门户政府门户网站是指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基础上,建立起跨部门、综合的业 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 门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服务,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

14、的 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后台整合是政府门户网站区别于其他网站的关键所在,政府门户网站具有两 种“前台后台”关系。第一种是门户网站作为连接所有政府网站的前台,并不直 接面对各政府机构的业务职能部门,只是作为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快速便捷地 为客户找到办理相应业务的政府网站。客户可通过具体的政府网站直接面对业务职能部门,这是一种双重的 “前台 后台”关系。第二种是一种单一的“前台后台”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客户通过政府门户 网站即可直接进入业务办理程序,客户无须与具体的政府机构(网站)打交道, 也不用知道自己是与哪个政府机构打交道。此时,客户通过门户网站面对的是一 个“超级政府”,可办理包罗万象的业务

15、。政府门户网站不仅是政务信息发布和业务处理平台,也是知识加工平台、知 识决策平台、知识获取平台的集成,使政府各部门办公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 流更加通畅,通过数据挖掘、加工而使零散的信息成为知识,使相关人员能够在 恰当的时间使用恰当的知识,为行政决策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5.1 发展过程1. 政府网站的萌芽阶段: 委托网络公司制作静态页面构建的政府网站,用 以简单展示政府相关职能和信息。这种网站更新困难,每次更新都需要委托制作 公司进行。2. 政府网站的发展阶段: 利用简单的自助建站系统构建政府网站,用以简 单展示政府相关职能和信息。这种网站结构非常简单,只能满足在网上建有一个 政府门户网站这种

16、较低层次的需求,无法在网上实现对政府事务的管理。3. 政府网站的高级阶段: 利用内容与知识管理系统构建政府门户站点,展 示政府详细职能,发布地方新闻以及进行简单的政府事务管理等。同时可构建政 府内部知识网站,为政府内部工作人员学习提供平台。4. 政府网站的更高级应用: 在构建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利用电子政务 技术构建政府电子政务网站,开展网上电子政务,真正实现在网上为公众服务, 在网上进行政府部门之间的办公以及政府内部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等。5.2 门户网站所谓门户网站,是指通向某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 应用系统。门户网站的概念起源于互联网上的目录服务,世界上最早的门户网

17、站 应该是美国的雅虎网站。在我国,典型的门户网站有新浪、网易和搜狐等,主要 承担了媒体功能和服务及应用提供商功能。门户系统是一个应用框架,它将各种 应用系统、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之上,并以统一的用 户界面提供给用户。随着电子政务概念的发展,在互联网门户网站和企业门户的基础上,出现 了政府门户网站的概念。我国对什么是政府门户网站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目前, 我国许多政府网站都称自己为门户网站。一种观点认为,政府部门网站所发布的政务信息和提供的服务主要受到该 部门所承担职能限制,服务对象比较有限,不能称为门户网站。而代表一级政府 的网站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全体公民,服务内容和一级政

18、府所承担的所有行政管 理职能相关,这类网站才可以称为门户网站。这是一种以政府网站主办机构的职 能来对政府网站进行分类的思路。另一种观点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考察一个政府网站是否可以称为门户网站。 一个政府网站,如果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整合本部门和下级政府对应部门、其他相 关部门政府网站的相关资源,并将相关应用系统、数据资源集成到一个信息管理 平台之上,这一网站就可以成为政府门户网站。5.3 资源分类网站资源包括网站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资源。从政府网站的功能出发,政府 网站资源可以分为政务信息公开、在线事务处理、公众参与互动交流、网站技术 类功能等资源。(一)政务信息公开资源 政务信息资源有主题分类、行业

19、分类、服务分类和资源形态分类四种分类方 法。其中,主题分类是核心,是政务信息资源的基础性分类。行业分类、服务分 类和资源形态分类为辅助性分类。政务信息资源的主题分类体现了其内容的属性 或特征;政务信息资源的行业分类体现了政务部门职能的特点;政务信息资源的 服务分类体现了政务信息资源面向用户提供的功能服务的划分;政务信息资源形 态分类体现了政务信息的存在形式。对于政府网站来说,主题分类是主要的分类方法。一般可以分为:综合政务、 经济管理、国土、能源工业、交通、信息产业、城乡建设、环保农业、水利、财 税、金融商贸、投资旅游、服务业、气象、水文、测绘、地震、涉外、港澳台工 作、政法、监察、科技、教育

20、、文化、体育、医药、卫生、人防、口岸、劳动、 人事、民政、社区、文秘、行政、民宗、侨务、其他等。(二)在线事务处理类资源这类资源是政府网站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建设开发的各类查询系统、在线事务 处理系统。政府网站服务对象包括居民个人、企事业单位、旅游者、投资者、政 府公务员、外国人等。政府网站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来组织资源。1. 面向个人服务资源的组织。从个人生命周期来组织主题,对资源进行分类。 一般设立如下主题:生育、户籍、证件、教育、婚姻、培训、住房、社区、就业、 转业、交通、车辆、法律、救助、旅游、娱乐、医疗、保健、社保、低保。2. 面向企业服务资源的分类。从企业生命周期来组织主题,对资源进

21、行分类。 一般设立如下主题:企业设立、变更、税务、保险、雇工、劳动、质监、检验、 进口、出口、环保、绿化、公安、司法、土地、城建、新闻、出版、破产、注销 等。对于其他服务对象,同样可以根据服务对象需求设立主题,对资源进行分类。 对于每项事务处理,可以按照服务深度对资源进行分类。一般每个事务处理 可以分为:表格下载、在线查询、在线咨询、在线申请等。(三)互动交流类资源这类资源,实际上是政府网站针对社会公众参与的不同需求开发的应用系 统,一般主要包括网上投诉、领导信箱、民意调查、在线访谈、公众留言系统等。(四)技术功能类资源这类资源是网站的共性资源。主要包括站内检索、网站群内容检索、个性化 设置、

22、用户管理、电子邮件、即时消息等和技术密切相关的功能性资源。5.4 资源组织(一)信息内容组织1. 采集模式政府网站的信息和服务主要依靠网站工作者通过各种渠道进行采集以实现 网站内容维护的建设模式。采集模式下,网站工作者通常依托各种媒体收集信息, 转载或极少量撰写原创信息,各业务部门通常不会直接参与网站内容维护。由此 导致很多网站维护工作已经超出网站工作者能力范围,政府网站发布信息权威性 很差。采集模式下,网站的网上办事服务资源也依靠网站工作者收集,由于协调 能力的欠缺,直接导致网站公共服务难成体系,形式无法统一,整合工作难度大, 服务内容单薄。2. 报送模式政府网站的信息和服务主要依靠部门报送

23、供给,网站工作者负责进行信息录 入及服务整合的建设模式。相比采集模式,报送模式下政府网站维护工作已经出 现分工与合作,政府各部门已经参与到网站信息的维护工作中来,基本解决了网 站内容供给渠道的问题。但由于信息化程度较低,政务信息并不能在“原产地” 上网,通常依靠网站工作者扮演“二传手”在网站上发布信息。3. 子网站模式各个部门建有独立维护的子网站,门户网站自动整合各个子网站内容以完成 维护工作的建设模式。子网站模式是在报送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统一网 站平台的建设,使得各个部门拥有独立的信息发布与提供服务的窗口,实现了各 部门政务工作与网站工作的有机结合。各子网站依据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同

24、时 由于“汇聚效应”使得门户网站内容逐渐丰富,从而形成网站建设的良性循环。 目前,子网站模式已经被很多高绩效的政府网站采用,并代表着未来政府网站发 展的潮流与趋势。(二)在线事务处理系统的组织1. 松耦合模式门户网站作为连接所有在线事务处理系统的前台,并不直接面对各政府机构 的业务职能部门,它只是作为一个服务目录或搜索引擎,快速便捷地为客户找到 办理相应业务的网站或系统。2. 紧耦合模式用户通过门户网站即可直接进入业务办理程序,客户无须与具体的政府机构 打交道,也不用知道自己是在与哪个政府机构打交道。此时,用户似乎在通过这 个门户网站面对一个超级政府,因为人们通过这个门户网站可以办理包罗万象的

25、 业务。5.5 技术功能(一)用户验证第一步是识别需要访问网站的用户。对于某些网站应用程序,可以通过较低 的用户识别方式(例如cookies)来实现。但是对其他网站而言,用户验证必须 更有力,这要求使用安全的用户 ID 和密码。如果网站上集中的不同系统各自要求本身的用户 ID 及密码,则进行验证会 带来麻烦。确保网站可用的关键在于用户本身仅需要验证一次(进行网站或系统 注册时),即可使用该网站提供的所有内容和功能。这就是单点登录 (SSO), 要求该网站上所集合的各个组件都能利用或集成相同的用户验证方案。(二)个性化个性化用于描述根据用户身份、在网站上所处位置、甚至他们与网站的过往 交互记录为

26、用户提供不同内容的过程。将网站个性化的基本方法分为两种:一是用户可自定义用户界面的特定部分,例如在什么位置布置什么内容、挑选不同的显示样式、选择要展示的服务和 后端系统等。二是浏览的内容通常结合了基础应用程序自动设置的用户喜好和选 择。它涉及运用数据发掘、基于点击流的用户信息收集和用户分隔来传达用于确 定绘制内容的复杂业务逻辑。(三)搜索搜索是所有网站的基础元素,因为搜索有助于用户准确找到他们需要的内 容,而不论他们需要访问的资源是否在网站的导航结构或分类系统中有直观的分 类。(四)协作协作是另一项应用广泛的网站功能。集会场所、项目地点、工作流、文档登 记和版本控制、登入/登出、讨论小组、实时

27、通信(聊天)、投票、预订和自定 义警告等协作功能都能促使工作人员高效地组合其工作。协作功能有助于用户进 行同步和异步协作。5.6 网页数据规范网页数据规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网页数据元素规范。要实现内容整合,首先应明确每一类信息内容必须 包含的数据元素(字段)。二是内容字段标注规范。对信息内容按规定的字段进行标注,使内容整合系 统在抓取信息后,能将各字段下的信息准确定位到政府门户网站对应网页的对应 区域。三是页面属性标注规范。一个内容网页中包含着标题、正文、作者、发表日 期、正文、来源、唯一标识等基本属性,如果没有格式规范,内容整合系统很难 确分析这些信息。通过制定统一的格式规范,可以

28、实现网页属性信息的准确提取, 并为分类检索打下基础。四是内容变更索引文件发布规范。用于标记网站单位时间内信息变更情况, 通过对索引文件的分析,可以使内容整合系统程序判断哪些内容需要抓取,并获 得这些内容的链接地址。5.7 发展方向(一)信息公开向法制化方向发展政府网站与新闻媒体的差别在于政府网站具有权威性,能够代表政府发布各 种信息。这种权威性不能仅仅体现在政府网站的招牌上,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一 整套规范化的制度保证政府网站能够获取具有权威性的政务信息。制定信息公开 条例,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通过信息公开条例要求各部门提供各自的政务信 息,这是提升网站政务信息公开质量和规范性、权威性的必然选

29、择。依法公开、 加强制度建设和部门参与维护的机制,是政府网站信息权威性的基础与保障。 (二)在线事务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是电子政务的生命线,更是政府网站内容的核心。少数领先的政府网站 已经具备政务查询和办理的能力,但是大多数政府网站的在线事务处理深度十分 有限,甚至连表格下载服务的实现程度都不能令人满意。从信息流的复杂程度来 看,大多数政府网站只能实现从网站到用户的单方向信息发布,实现形式以公开 办事指南为主。约 40%的政府网站能够实现简单的信息交互,网站能够提供表格 下载、在线咨询和在线查询等需要信息交互的服务。目前仅有不到20%的政府网 站能够实现网上的事务处理,在线受理用户的办事申请

30、。提高政府网站的网上办 事能力,应当成为我国现阶段政府网站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网站应当打破以往“以政府为中心”的观念,即强调细分用户对象,按照不同用户对象全生命周期的各种应用主题整合信息资源,努力避免按照政府部 门的构成来提供服务,甚至毫无分类、毫无主题的堆砌各种服务。政府网站工作者决不应当满足于对服务资源简单链接的水平。政府网站虽然 不是各种行政服务的提供者,但是作为行政服务的整合者,政府网站必须按照用 户需求提供重要的增值服务。每一项行政事项提供从办事指南、到表格下载、在 线咨询、在线查询、在线申请等不同深度的服务。“一站式和一体化”是政府网 站资源整合能力与效果的重要评价指标。(三)互动

31、交流不断深入政府网站作为官民活动的桥梁性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互动交流性栏目的 设置也进一步提升了政府网站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很多政府网站能够就当前焦点 性热点性的问题组织公众进行交流,或者为城市发展和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建 言献策,这些栏目吸引了大量用户访问政府网站,提高政府网站的点击率和绩效 水平。互动交流类栏目的成功将极大激发网站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网站互动交流能 力将进一步提高。(四)网站技术进一步提升目前,各类门户网站还处于信息内容的整合阶段。先进的门户网站技术好没 有得到很好的应用。随着政府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线处理能力的不 断提高,对门户网站用户管理、单点登录的要求将逐步提高,统一注册、统一认 证、统一受理、统一反馈将成为未来门户网站办事的基本要求。六、 LW-CMS内容管理站点管理1栏目管理X7工作流引擎用户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