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收藏

编号:21589257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74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3-06-04
10
积分
关 键 词:
K2 分解 纤维素 微生物 分离
资源描述:
1.1.纤维素在生物圈的分布状况?纤维素在生物圈的分布状况?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物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其中的根、茎、叶等器官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其中棉花棉花是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2.2.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纤维素酶的组成及作用?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X酶酶、C1酶酶和和葡萄糖苷酶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糖分解成葡萄糖。练一练:练一练:1.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练一练:练一练:1.1.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纤维素酶的说法,错误的是A.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三种B.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纤维素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C.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纤维素酶可用于去掉植物的细胞壁D.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D3 3、纤维素的分解、纤维素的分解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此问题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此问题纤维素酶水解滤纸实验纤维素酶水解滤纸实验 练一练:下列生物能分解纤维素的是(下列生物能分解纤维素的是()人人 兔兔 牛牛 蘑菇蘑菇 纤维杆菌纤维杆菌A A、B B、C、D、C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二、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1.筛选方法筛选方法刚果红与纤维素(多糖物质)形成刚果红与纤维素(多糖物质)形成红红色色复合复合物,但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物,但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反应。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为中心的解为中心的透明圈透明圈。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筛选方法的原理筛选方法的原理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法刚果红染色法:方法一:方法一: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颜色反应方法二:方法二: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方法一方法一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缺点是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优点是这样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方法二方法二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优点是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缺点一是由于培养基中还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缺点一是由于培养基中还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缺点二有使能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出现假阳性反应;缺点二有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些微生物具有降解色素的能力,它们在长时间培养过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程中会降解刚果红,形成明显的透明圈,与纤维素分解菌不易区分解菌不易区分 练一练: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利用刚果红法可以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错误的是A.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B.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刚果红能与纤维二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C.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刚果红不能与葡萄糖形成红色复合物D.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若培养基上产生了透明圈,则说明已筛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选出了纤维素分解菌B.三、实验设计三、实验设计流程示意图流程示意图土壤取样土壤取样选择培养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明圈的菌落对比课题对比课题3 3与课题与课题2 2实验流程,实验流程,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课题课题2 2土壤取样制成悬液,直接稀释涂布在选土壤取样制成悬液,直接稀释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择培养基上课题课题3 3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土壤取样,选择培养,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浓度后,再稀释涂布。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浓度后,再稀释涂布。土壤取样土壤取样取样环境取样环境原因原因土壤取样土壤取样取样环境取样环境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原因原因土壤取样土壤取样取样环境取样环境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 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的含量相对提高,因此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得目的微生物的几率要高于普通环境。原因原因1.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下列哪一生物学观点?菌,符合下列哪一生物学观点?A.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生物结构与功能整体性观点生物结构与功能整体性观点C.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D.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练一练:练一练:1.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符合下列哪一生物学观点?菌,符合下列哪一生物学观点?A.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B.生物结构与功能整体性观点生物结构与功能整体性观点C.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D.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生物发展进化的观点练一练:练一练:选择培养选择培养 1.1.选择培养的目的:选择培养的目的:1.1.选择培养的目的:选择培养的目的: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确保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能够从样品中分离到所需要的微生物选择培养选择培养思考:用什么方法选择?思考:用什么方法选择?a.a.此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此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还是固体培养基?为什么?基?为什么?b.b.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这个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如果具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如果具有,是如何进行选择的?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凝固剂是液体培养基,原因是配方中无凝固剂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有选择作用,本配方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所以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可以大量繁殖2.2.制备选择培养基制备选择培养基c c.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与之对照c.c.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你能否设计一个对照实验,说明选择培养基的作用?选择培养基的作用?找规律:找规律:1:判断某个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时,:判断某个培养基是否具有选择作用时,应设立应设立_培养基进行对照。培养基进行对照。2:判断所使用的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判断所使用的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时,应设立时,应设立_培养基进行空培养基进行空白对照?白对照?基基 础础不接该菌种的不接该菌种的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浓缩缩”所需的微生物?所需的微生物?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思考:为什么选择培养能够“浓浓缩缩”所需的微生物?所需的微生物?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在选择培养的条件下,可以使那些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浓缩”的作用的作用将将“浓缩浓缩”改为改为“富集富集”含义是否相同?含义是否相同?梯度稀释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挑取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挑取产生明显的透明圈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一般即为分解纤维素的菌落。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上,在基上,在30300 0C C 37370 0C C培养,可获得纯培养,可获得纯培养。培养。练一练:练一练:从土壤中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步骤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某种微生物的步骤是土壤取样土壤取样梯度稀释梯度稀释选择培养选择培养 菌悬液涂布平板菌悬液涂布平板挑选出单个菌落挑选出单个菌落A.B.C.D.有关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有关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练一练:有关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有关选择培养正确的叙述是A.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可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B.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可以减少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C.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所用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D.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所用培养基是平板培养基练一练:四、课题延伸四、课题延伸 本课题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本课题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但是这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初步的筛选,但是这只是分离纯化的第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K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589257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