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微创治疗发展现状

收藏

编号:21550785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84KB    格式:DOCX    上传时间:2023-06-02
10
积分
关 键 词:
骨科 治疗 发展 现状
资源描述:
骨科微创治疗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其在骨科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医生操 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关节镜及其配套设备的不断完善,内镜、腔镜设备与技术的 不断发展,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虚拟技术应用的不断拓展,组织工程技术基 因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提出的更高要求,促进和加速了 以人为本的微创骨科的快速发展。 标签:微创治疗; 骨科; 发展现状 随着微创理念在骨科领域的普及与不断深入,微创骨科涉及的领域和手术种 类不断拓展,特别是在创伤、关节、脊柱和导航辅助等骨科领域中的应用日趋广 泛。同时,人们也开始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微创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进行科学总结, 使一些骨科微创手术逐步走向成熟,成为定型手术。 1 微创技术与骨折治疗 传统的骨折治疗由于过分强调坚强内固定和解剖结构重建、以提高固定系统 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客观上常常以严重损伤骨的血运为代价,而忽视了骨的生物 学特性,结果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产生一系列并发症。诸如术后内固定失败、延迟 愈合、骨不连和钢板下骨质疏松等日益突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骨折治疗理念的 反思。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和对骨折生物学环境与骨折愈合关系认识的 不断深入,骨折的固定原则和固定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单纯强调骨折固定的 机械稳定性向间接复位、生物学固定方式转变,强调微创技术的运用和保护骨折 端局部血运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骨折个体化治疗的理念。对长管状骨骨折的治 疗,也由传统的解剖复位坚强固定转变为以维持长骨正常长度,不出现成角及旋 转畸形,注意保护骨折局部血供的间接复位和桥接固定技术,尽量维持良好的骨 折愈合的生物学环境。在内固定物的设计上,从生物学固定的理念出发,不断改 良、改进和更新用于骨折的内置入物,如可减少钢板与骨骼的接触面积的点状及 有限接触钢板,以降低或防止局部形成的骨质疏松;采用弹性模量接近骨骼的生 物降解材料或应力松弛钢板,以减少应力遮挡效应;增加兼有内固定钢板与外固 定架优点的锁定加压钢板和微创稳定系统,不仅与骨表面接触面积少,对血运破 坏少,而且便于复杂关节、干骺端骨折和假体周围骨折等固定。值得注意的是, 骨科疾患的微创手术治疗固然重要,但这与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并不矛盾。手法和 手术治疗骨折各有其适应证,而从微创手术角度来看,显然手法治疗更符合微创 化的要求,除非手法过于粗暴。此外,随着微创治疗观念的逐步形成,将医源性 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尽量采用简便有效的方法治疗骨科疾患,使组织修复处于 较理想的生物学环境中,以利于术后功能康复,客观上又促进了骨折治疗观念的 转变。 2 微创技术与关节外科 传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尽管已经取得满意的长期临床疗效,但由于髋关节 位置较深,周围肌肉发达,传统的手术入路切口长,软组织剥离多,致使患者失 血量增多,术后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肢肌力减弱,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随着微创 技术在骨科领域的不断拓展,全髋关节置换的微创术式应运而生,并具有以下优 势:失血和肌肉破坏更少,术后髋关节更加稳定,关节功能恢复更好;术后疼痛 更轻;住院时间缩短;减少了物理治疗程序;皮肤切口小,手术瘢痕小;降低了 医疗和护理费用,能迅速恢复劳动能力;术后髋关节感染率低,患者近期满意度 高。但由于手术视野较小,要求术者熟练掌握局部解剖和小切口操作技巧及微创 专用器械。本术式主要适用于初次髋关节置换,特别是身材瘦小者,而不适合肥 胖、有髋关节畸形、僵硬、旋转明显受限者和翻修者;需要严格的技术培训才能 掌握手术要领,胜任手术。 3 微创技术与脊柱外科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的内窥镜辅助下脊柱外科技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康 复快等优点,90 年代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脊柱椎间盘镜手术,胸腔镜 或腹腔镜辅助下胸、腰椎间盘摘除术,腹腔镜下腰椎病灶清除术,胸腔镜下脊柱 侧凸松解及矫形融合固定,脊柱骨折的前方减压和重建,胸椎病灶活检、清除, 感染的清创、引流等,均呈现其创伤小,疗效较满意的优点。传统的脊椎后路经 椎板间隙小开窗腰椎间盘摘除术经多年临床证实为一种经典的“标准术式”。自从 1996 年经椎板间隙途径的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 MED) 问世以来, 借助 MED 的辅助,可以有效实现开窗手术的内镜化,不仅使开窗切口更小,还 可通过内镜电视监视系统,将术野组织放大后便于更清楚的显露与分辨,在完成 开窗、神经剥离、椎间盘摘除等过程中使创伤减至最低,目前已经在国内广泛开 展,技术手段日趋成熟,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4 计算机辅助的微创骨科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可视化技术的进步,将透视成像系统 与影像导航结合形成的骨科手术导航系统已经得到了初步临床应用。通过手术导 航系统对手术区的结构进行三维立体定向和定位,对手术操作进行实时指导和评 价,不仅可以提高内固定装置放置的精确度,而且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 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放射线暴露,便于开展更加复杂的手术。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 用于骨科领域,特别是在脊柱外科、骨盆与髋关节外科、髓内钉固定技术等手术 中已经取得了初步的临床疗效,不仅缩小了手术切口,简化了手术操作,而且可 提高手术精确度,减少手术并发症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5 微创技术与显微外科 将微创技术应用于显微外科,是减少供区破坏的有效手段。兴起于 20世纪 80 年代末的穿支皮瓣,或称皮支皮瓣,指仅以管径细小的皮肤穿支血管供血的 皮瓣,是显微外科皮瓣移植的新发展,被认为是整形修复重建外科的新纪元。穿 支皮瓣不仅保留了供区的肌肉,减少了供区的并发症,而且设计灵话,使受区外 形更美观,可明显减少康复时间,目前受到了广泛关注。可以预见,随着全身各 种穿支皮瓣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将可能促进显微外科向着更加微创的超级显 微外科不断发展。此外,应用内镜技术切取皮瓣或处理皮瓣血管蒂,可以在不增 加皮肤切口长度的情况下扩大皮瓣切取范围,延长血管蒂的切取长度,方便转移 或移植。在采用膈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时,可在胸腔镜直视下于近膈肌处 切取全长膈神经,缩短靶器官失神经的时间,以较小的创伤取得与开胸手术相同 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裴国献.任高宏.21 世纪骨科领域的新技术 ——微创外科.中华创伤骨科 杂志。2002,4( 2):89 [2] 王正国.微创外科刍议.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27(2):104 [3] 裴国献 .任高宏 .21 世纪骨科微创技术发展的评价 .中国矫形外科杂 志.2003,11(2):151 [4] 王亦璁.骨折治疗的微创术式.中华骨科杂志.2002,22(3):19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骨科微创治疗发展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5507851.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