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收藏

编号:21529098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7.50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3-06-02
20
积分
关 键 词:
期末测试卷 人教版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期末 测试 答案
资源描述:
人 教 版 数 学 三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面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 A.2018+0 B.2018﹣0 C.2018×0 2.做下列事情,用时少于1分钟的是(  ) A.做熟饭 B.唱一首歌 C.打开电视 3.差与减数的和,等于(  ) A.差 B.减数 C.被减数 4.2和3是12的(  ) A.因数 B.公因数 C.最大公因数 D.质数 5.1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里可能是(  ) A.2 B.5 C.4 6.用1张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的形边长是(  )厘米. A.6 B.9 C.15 7.两根一米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第二根用去米,剩下的部分相比(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一样长 D.无法判断 8.一个书架每层能放40本书,下面是同学们计算这些书架一共有多少本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算式是(  ) A.40×3 B.6×40×3 C.40×5×3 9.五(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五(2)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两个班的女生人数(  ) A.一样多 B.五(1)班多 C.五(2)班多 D.无法比较 10.2000克铁和2千克棉花(  )重. A.铁 B.棉花 C.一样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 5分=   秒 1分8秒=   秒 9厘米=   毫米 70厘米=   分米 1千米+200米=   米 3200千克﹣1吨=   千克 12.用一根彩带沿一个边长是12厘米的正方形画框的四周绕了一圈还剩2厘米,这根彩带长   分米. 13.37的2倍是   ;3个125的和是   . 14.因为25×4=100,所以   和   是   的因数. 15.草地上有18只小鸡,走了5只,又走了6只,还剩   只. 16. 4000米=   千米 7吨=   千克 6000克=   千克 5时=   分 120秒=   分 3时15分=   分 2米=   分米 30毫米=   厘米 17.479+   =613 926﹣   =768    ﹣525=387 18.把下面的时刻改成24时计时法. 早上7时    凌晨4:30    中午12时    下午5时30分    晚上11:00    下午2时25分    19.画,要求的个数是的4倍.    . 20.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全班人数的   . 三.判断题(共5小题) 21.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比长方形的周长小.   (判断对错) 22.小巧和小亚练习书写毛笔字,小亚写了她所写字的,小巧写了她所写字的,那么他们两人写得一样多.   (判断对错) 23.甲筐苹果的比乙筐苹果的多.    24.钟面上时针走1圈就是一天的时间.   .(判断对错) 25.3千克棉花比2900克的铁重.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6.直接写出得数. 28+15= 1.3+2.3= 40﹣18= 75+15= 6﹣5.5= 13×4= 75÷5= 7.6﹣2.4= 16+1.8= 7×12= 27.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67+533= 634﹣182= 五.应用题(共5小题) 28.三年二班有50人,每人买一盒彩笔和一袋彩纸,全班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2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m,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30.看图回答问题. (1)3月22日下午5时爸爸开车走了这条道路,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2)爸爸晚上11时下火车,要坐207路夜班车,有车吗? 31.如表是“北京﹣﹣郑州”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北京﹣﹣保定 146千米 北京﹣﹣石家庄 277千米 北京﹣﹣郑州 689千米 (1)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2)一列火车早上8时从北京出发,每小时行驶95千米,下午4时能到达郑州吗? 32.一捆电线上午用去178米,下午用去297米,还剩下322米,这捆电线全长多少米?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分析】把每个算式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 【解答】解:(1)2018+0=2018 (2)2018﹣0=2018 (3)2018×0=0 2018>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0的计算的特征,比较简单. 2.【分析】根据对1秒、1分、1小时实际有多长的认识,结合生活实际即数值的大小,做熟饭要用“小时”作计量单位;唱一首歌要用“分钟”作计量单位;打开电视要用“秒”作计量单位. 【解答】解:做下列事情,用时少于1分钟的是打开电视.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3.【分析】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差与减数的和,等于被减数.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被减数、减数、差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要熟练掌握. 4.【分析】2、3都能整除12,即2、3都是12的因数;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2和3是12的因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因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质数的概念. 5.【分析】1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由于第一个因数末尾已经有1个0了,所以一位数与5的乘积不能再是整十数,由此求解. 【解答】解:15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5不能是整十数,所以□不能是2、4、6、8,选项中只能选择5;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乘积中末尾0的个数. 6.【分析】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在长方形中折成的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长方形的宽, 所以,用1张长15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纸,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的形边长是9厘米.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应等于长方形的宽. 7.【分析】首先区分两个的区别:第一个是把绳子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二个是一个具体的长度;由此进行列式,比较结果解答即可. 【解答】解:1×(1﹣) =1× =0.75(米). 1﹣=0.75(米). 0.75=0.75,所以两根绳子剩下的部分一样长. 故选:C. 【点评】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有些表示是某些量的几分之几,有些就表示具体的数,做到正确区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量,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 8.【分析】由题意可知:有3个书架中,每个书架6层.每层放40本书,依据摆放总本数=每个书架放的本数×书架个数,每个书架放的本数=层数×每层放的本数即可解答. 【解答】解:6×40×3 =240×3 =720(本) 答:学这些书架一共有720本书. 故选:B. 【点评】本题解答的依据是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 9.【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可得:五(1)班女生人数=五(1)班全班的人数×,五(2)班的女生人数=五(2)班全班的人数×;然后根据两个班的人数的关系不确定,可得:两个班的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解答】解:因为五(1)班女生人数占全班的,五(2)班的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所以五(1)班女生人数=五(1)班全班的人数×,五(2)班的女生人数=五(2)班全班的人数×; 因为两个班的人数的关系不确定, 所以两个班的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以及分数乘法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10.【分析】2000克=2千克,即铁和棉花都是2000克或2千克,质量相同,即一样重. 【解答】解:2000克=2千克 即铁和棉花都是2000克或2千克,即一样重. 故选:C. 【点评】铁和棉花的名数相同,就是质量相同,由于铁和棉花的密度不同,相同质量的铁和棉花体积不同,不要被这一表象所迷惑.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分析】(1)高级单位分化低级单位秒乘进率60. (2)把1分化成60秒再加8秒. (3)高级单位厘米化低级单位毫米乘进率10. (4)低级单位厘米化高级单位分米除以进率10. (5)把1千米化成1000米再计算. (6)把1吨化成1000千克再计算. 【解答】解: (1)5分=300秒 (2)1分8秒=68秒 (3)9厘米=90毫米 (4)70厘米=7分米 (5)1千米+200米=1200米 (6)3200千克﹣1吨=2200千克 故答案为:300,68,90,7,1200,2200.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不同单位的名数加减计算要先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计算. 12.【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求出这个画框的周长,再加上2厘米,就是这根彩带的长度. 【解答】解:12×4+2 =48+2 =50(厘米) 答:这根彩带长 50分米. 故答案为:5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计算应用. 13.【分析】要求37的2倍是多少,用37×2;要求3个125的和是多少,用125×3. 【解答】解:37×2=74 125×3=375 答:37的2倍是74;3个125的和是375. 故答案为:74,375. 【点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解答. 14.【分析】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b≠0),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算式25×4=100,则:100÷25=4,所以 25和 4是 100的因数. 故答案为:25,4,100.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应根据其意义进行解答. 15.【分析】用小鸡的只数减去走了的5只,再减去又走了的6只,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18﹣5﹣6=7(只) 答:还剩7只. 故答案为:7. 【点评】考查了整数的减法,本题比较简单,是基础题型. 16.【分析】(1)低级单位米化高级单位千米除以进率1000. (2)高级单位吨化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1000. (3)低级单位克化高级单位千克除以进率1000. (4)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60. (5)低级单位秒化高级单位分除以进率60. (6)把3时化成180分再加15分. (7)高级单位米化低级单位分米乘进率10. (8)低级单位毫米化高级单位厘米除以进率10. 【解答】解: (1)4000米=4千米 (2)7吨=7000千克 (3)6000克=6千克 (4)5时=300分 (5)120秒=2分 (6)3时15分=195分 (7)2米=20分米 (8)30毫米=3厘米 故答案为:4,7000,6,300,2,195,20,3. 【点评】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 17.【分析】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因为613﹣479=134, 所以479+134=613; 因为926﹣768=158, 所以926﹣158=768; 因为525+387=912, 所以912﹣525=387; 故答案为:134、158、912.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18.【分析】把12时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凌晨0点到中午12点以前时分都不变;12点以后到凌晨0点只需给时加12,分不变. 【解答】解:早上7时 7:00 凌晨4:30,4:30 中午12时 12:00 下午5时30分 17:30 晚上11:00,23:00 下午2时25分 14:25 故答案为7:00,4:30,12:00,17:30,23:00,13: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化:熟练掌握两种计时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19.【分析】有3个,要求的个数是的4倍,就是画(3×4)个,即画12个. 【解答】解:3×4=12(个) 即画12个. 故答案为:. 【点评】求一个数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倍数. 20.【分析】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则男生人数就是(1+),即女生占3份,男生就是4分,全班人数为7份,女生人数是男生的; 用男生份数除以全班份数即可得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即4÷7=;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全班的几分之几,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是用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除以全班人数,即(4﹣3)÷7,据此解答. 【解答】解:1+=即女生占3份,男生就是4分,全班人数为7份.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3÷4= 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7=;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全班人数的:(4﹣3)÷7=.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比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这两数之差除以另一个数. 三.判断题(共5小题) 21.【分析】根据周长的意义,围成正方形、长方形的4条边的长度和叫做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可以通过举例证明. 【解答】解:如: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周长是5×4=20(厘米); 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周长是(4+3)×2=14(厘米); 20厘米>14厘米, 因此,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比长方形的周长小.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周长的意义,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及应用. 22.【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分数的意义,因为小巧和小亚二人所写毛笔字的总量不一定一样,所以小亚所写字的和小巧所写字的无法比较. 【解答】解:因为二人要写字的总量多少不知道,所以无法比较二人所写字的多少.所以说二人写得一样多是错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大小比较,关键分清单位“1”,单位“1”不同,无法比较大小. 23.【分析】甲筐苹果的,是把甲筐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取其中的1份;乙筐苹果的,是把乙筐苹果的质量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取其中的1份.由于甲、乙两筐苹果是质量相同、还是甲筐重、乙筐重无法确定,因此,无法比较甲筐苹果的、乙筐苹果的. 【解答】解:因为甲筐苹果、乙筐苹果质量是否相等不确定 所以甲筐苹果的与乙筐苹果的无法比较哪个多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只有在单位“1”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此题通过不能单纯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确定甲筐苹果的比乙筐苹果的多还是少. 24.【分析】钟面上一圈有12个大格,时针1小时走1个大格,一天有24小时,即走24个大格,刚好两周.据此解答. 【解答】解: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而一天是24小时, 所以时针走一圈就是一天,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钟面的认识.记住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一天的时间是24小时. 25.【分析】把棉花、铁都化成相同单位的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即可确定3千克棉花与2900克的铁哪个重. 【解答】解:3千克=3000克 3000克>2900克, 即3千克棉花比2900克的铁重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四.计算题(共2小题) 26.【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 【解答】解: 28+15=43 1.3+2.3=3.6 40﹣18=22 75+15=90 6﹣5.5=0.5 13×4=52 75÷5=15 7.6﹣2.4=5.2 16+1.8=17.8 7×12=84 【点评】考查了整数、小数加减乘除法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7.【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方法求解,并根据加减法的互逆关系进行验算. 【解答】解:(1)467+533=1000; (2)634﹣182=452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及计算能力,注意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五.应用题(共5小题) 28.【分析】彩笔每盒12元,50人需要50个12元,即12×50;彩纸每袋11元,50人需要50个11元,即11×50;然后再相加即可. 【解答】解:12×50+11×50 =600+550 =1150(元) 答:全班一共需要花1150元钱.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出彩笔和彩纸的总价,然后再根据加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29.【分析】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米) 答:它的边长是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形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情况. 30.【分析】(1)根据交通规则:上午11:00至12:30,下午5:30至7:00禁止小汽车通行.3月22日下午5时爸爸开车走了这条道路,在5:30之前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2)207夜班车首尾时刻为22:50,末班为4:50,晚上11时,即23:00,在22:50﹣4:50之间,爸爸晚上11时下火车,要坐207路夜班车,有车. 【解答】解:(1)3月22日下午5时爸爸开车走了这条道路,根据交通规则:下午5:30至7:00禁止小汽车通行.5时在5:30之前 答: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 (2)爸爸晚上11时下火车,207夜班车首尾时刻为22:50,末班为4:50,晚上11时,即23:00,在22:50﹣4:50之间 答:爸爸晚上11时下火车,要坐207路夜班车,有车. 【点评】(1)是看下午5时是否在禁止通行时间内;(2)是看晚上11时是否在22:50﹣4:50之间. 31.【分析】(1)北京﹣﹣保定的距离、北京﹣﹣石家庄的距离已知,用北京﹣﹣石家庄的距离减北京﹣﹣保定的距离就是保定﹣﹣石家庄的距离. (2)把时刻改为用24计时法表示,根据“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求出火车行驶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火车行驶的距离,然后再与北京﹣﹣郑州的距离进行比较即可确定能否到达郑州. 【解答】解:(1)277﹣146=131(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 (2)早上8时用24计时法表示是8时,下午4时用24计时法表示是16时 16时﹣8时=8时 95×8=760(千米) 760>689 答:下午4时能到达郑州. 【点评】解答图文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图、文所提供的信息,弄清条件和问题,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解答. 32.【分析】首先用上午用去的电线的长度加上下午用去的电线的长度,求出上午、下午一共用去多少米电线;然后用它加上还剩的电线的长度,求出这捆电线全长多少米即可. 【解答】解:178+297+322 =178+322+297 =500+297 =797(米) 答:这捆电线全长797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加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上午、下午一共用去多少米电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装配图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zhuangpeitu.com/article/215290985.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